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四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1.个体心理: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加工过程.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

4. 行为主义心理学:标志: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后期代表人物斯金纳,不否认人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S—O-R),称为新行为主义。

5. 认知心理学:标志: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7。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①描述②解释③预测④控制8 。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第二章1.心理学发展的含义: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3.心理发展内容包括: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埃里克森是精神分离学派的代表人物。

关注人性格中的自我方面。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平衡。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4.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发展。

5。

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

7.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8.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是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这段时间,将大学阶段作为成人早期或青年期的开始。

而西方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期是(从十一二岁到二十一二岁)这段时间,大学阶段仍属于青少年阶段.9.整个青少年期又可分为:①青少年早期(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②青少年中期(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高中;③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大学(√)成人期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第二节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4阶段:(记住名称)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6sui);③具体运算阶段(6—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上2。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精编打印版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心理学》精编打印版

1第一章 绪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包括以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需要: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有了需要就会产生求得满足需要的动力即动机。

兴趣:人对事物、世界好奇而进行探索认知的需要。

世界观: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决定人行为的基本方向。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个体认识世界、获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想)。

情绪过程:个体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对事物产生的态度(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即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内在的心理现象,也研究人外在的行为反应。

心理学有时也叫行为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测量和分析来揭示人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

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2 :①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②研由联想,分析梦境。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他们以无意识得形式:①创始人:华生;后期是斯金纳;②研观测的行为,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 )。

对教育的影响:开发了行为矫正技术,并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思想,对今天的教学改①奈塞尔1967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诞生;②采用与人类在某种活动上的操作模式在功能上相同,那么计算机的程序就能很好的解释人类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大学生学习心理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大学生学习心理ppt课件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理论实践及方法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总论概论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经验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偏执性精神障碍品管圈实践
大学阶段,学习仍然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但很多同 学到了大学,完全放松了,好像大学的学习任务一下子减轻 了,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没有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 争,同学们都轻松了很多。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学 习压力又会接踵而至,新的竞争、新的问题逐渐显现。因为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时期的学习,学习任务更重,学习的 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一方面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学习研究 更加深入,另一方面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要求大学生对 与专业知识相关的领域需要涉猎,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胆道疾病病人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理论实践及方法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总论概论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经验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偏执性精神障碍品管圈实践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心智和品德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其学习过程有如下特点:第一, 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第二,学生的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第三, 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学习 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服从于学习目的。第四,学生的学习不但 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而且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以及 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利于今后的生 活、学习与工作。
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心理 胆道疾病病人护理化工企业本质安全理论实践及方法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总论概论脾胃病常见症状及治疗经验偏瘫截瘫康复训练手册偏执性精神障碍品管圈实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3
启的育教等高对说学件条性作操解理确正。法看本基的习学对们他�点观本基的论用作件条性作操的纳金斯握掌、12 。律用作件条级高�律化分和化泛激刺�律退消和律得获。论用作件条性典经的夫洛甫巴�一论理关相 。果结的化强与习练复反是惯习而�惯习是的到学体个�中结联 R-S 在�答 。用作要重着起中立建的结联 R-S 在化强。程过的结联 接直立建间之 R 应反与 S 激刺在�用作件条过通是都习学切一�为认们他�法看本基的习学论理结联的习学解理、02 。合结相习学外校和外课与习学堂课�三第。强增 断不性觉自和性判批、性立独的习学�二第�位地的要重有占益日式方学自�一第�是点特其�看上法方习学从 。性议争和性次层高的容内科学�三第 。强较力能手动�富丰识知践实�二第。强较性向定业职�习学的高较度程化业专�一第�看上容内习学从�答 。点特本基的习学生学大解理、91 。度态�能技作动�息信语言�略策知认�习学能技慧智�果结的习学据根 ��习学的平水高最是�习学的题问决解�习学 则规�习学念概�习学别辩�习学结联语言�习学锁连�习学应反-激刺�习学号信�为分可习学�次层的习学据根 。类分行进动活习学对�果结的习学和次层的习学据根涅加�答 58�48。P。类分的习学对涅加解理�业专的己自合结、81 。的久持对相是化变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的起引所习学。生发的习学断推来�变改的能潜为行或为行借凭 可也。化变久持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生产能可有才�验经与习练的复反借凭须必习学。为行的得习天后种一是习学 。程过 的己自实充来此以并�识知学科化文的累积所人前受接内间时的短较在是�的行进地统系有、织组有、划计有、的目 有�下导指的师教在是�式形殊特种一的中习学类人是它。习学的生学指专�习学义狭�习学的类人指�习学义广次 。化变的久持对相的能潜为行或为行的生产而验经借凭�中程过活生在物动和人指�习学义广�答 。质实理心的习学解理确正、71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章节题型内容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2.个性心理二、辨析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教育工作中的“是为了不教”。

(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3.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4.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5.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6.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

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7.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三、简答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4.简述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5.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四、论述题1..结合《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谈谈学习该课程的现实意义。

章节题型内容第二章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一、名词解释 1.教师胜任力2.教育机智3教学反思.4.自我效能感5.教师期望效应6.教学监控能力7.教师角色8.教学风格9.教学效能感二、辨析题 1.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2.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专家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

三、简答题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2.简述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和作用。

3.简述教学反思的过程。

4.简述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5.联系实际分析说明教学效能感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复习大纲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复习大纲

大纲《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选择:2分×10=20填空:1分×10=10判断:1分×10=10简答:6分×5=30论述:15分×2=30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2.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了门独立科学(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研究无意识或潜意识现象,通过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主要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外在刺激及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4.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及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6.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可能论述):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7.教师的教学分为三种水平:(1)尝试式教学:知道应该“教什么”,不懂得“如何教”(2)因循式教学:知道应该“如何教”,不懂如何有效教(3)策略式教学:不仅懂得如何教,更懂得如何有效教第二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一实践):●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一结合)●自学方式日益点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课堂学习及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2.理解尝试错误说中的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高级条件反射4.布鲁纳认知发现学说(1)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3)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4)提倡发现学习(5)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5.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尤其在中国6.“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了解37页)7.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见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学生观:每个人头脑里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学生观: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传授第三章学习动机及教育激励1.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1)认各内驱力: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利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第四章答案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第四章答案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第四章答案1. 以下对于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怒是由于事物或对象再三妨碍和干扰,使个人的愿望不能达到或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情景时,紧张感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哀是指所热爱对象的遗失、破裂以及与所盼望东西的幻灭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不能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

惊是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紧张感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正确答案)2. 战国策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布衣之怒,免冠徒跌,以头抢地。

志土之怒,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林冲上梁山,岳飞要“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皆为怒。

这些论述是对于愤怒情绪的描述,对于愤怒这一情绪,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愤怒是一种富于冲动性的情感,它是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的受到妨碍而逐渐积累起来的紧张爆发的情绪。

大脑中有一个分管情绪的中枢,叫“杏仁核”。

理性中枢叫“大脑皮质”。

愤怒的同时,杏仁核激动过久,容易让人失去理智。

题项中的描述,是由于愤怒过久,而失去理智的表现。

(正确答案)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对悲哀情绪的描述: [单选题] *悲哀作为一种负性基本情绪,通常指是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

悲伤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东西的重要性和价值大小;也依赖于主体的意识倾向和个体特征。

悲伤包含沮丧、失望、气馁、意志消沉、孤独和孤立等情绪体验。

悲伤根据其程度不同,可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极度悲痛。

以上描述都正确(正确答案)4. 俗谓“胆战心惊”、“腿灌了铅”,更为准确的是指 [单选题] *一种恐惧情绪人们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苦于无力的情绪恐惧往往欠缺处理或摆脱可怕情景的力量和知识而造成的人们在恐惧状态下,身心过程的特征是:血管收缩、忽急忽缓、战栗。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23、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有四个教学原则。P98 答�布鲁纳是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说”。认知心理学
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 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答�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 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1 善于 因势利导 2 善于随机应变 3 善于对症下药 4 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16、正确理解教师威信的含义�了解教师威信的形成。
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述
17、正确理解学习的心理实质。 答�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次广义学习�指人类的学习�狭义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 过程。
答�教师威信的涵义�是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 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教师威信的形成�威信的形成取决于一 系列的主客观因素。党和国家对教师的重视和关怀�社会对教师劳动的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提高�学 生及家长对教师的态度等都是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社会条件�而教师的主观因素则是威信形成的根本性的决定因 素。1 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 2 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 切的交往�对教师的威信形成具有积极意义。3 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 教师给学生的 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 要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

高教心理学完整版习题答案

高教心理学完整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名解1.高等教育心理学(P14):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个性心理(P3):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3.心理过程(P2):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辨析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校教师如何教的一门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P14) 不全面:名解1,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没有多大现实意义。

(P20)×简答44.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P20) 不正确。

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

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

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5.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

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20)×见46.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例外。

你对此论有何看法?(P15)×见4简答题1.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及其对象。

(P12)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①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②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③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④要为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对象: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2.试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师资培训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PPT课件
19
(二)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20
斯金纳条件反射的应用:程序教学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 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 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 照知识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 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 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 的教学目的。
18
一天,郑板桥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恭候学官的 到来。等学官骑驴走到他面前时,他走过去对着 驴深深地作了一个揖。驴大叫一声,猛地跳了起 来。学官没防备,被狠狠地摔下了驴背,跌了个 鼻青脸肿。他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地 大骂:“这头蠢驴!”
以后的几天里,郑板桥总是守候在学校门口,对 着这个骑着驴的势利学官作揖,每次都让驴把学 官摔得鼻青脸肿。学官害怕,以后再也不敢让学 子们对他作揖行礼了。
直接动机:指向学习活动本身,效果明显,稳定 性差。
间接动机:指向学习活动结构,与学习的社会意 义(高尚的间接学习动机)和个人前途(低级的 间接学习动机)相联系
9
根据学习动机作用的主次不同
主导性学习动机:居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影响最强烈、最稳定。
辅助性学习动机:居于辅助地位、发挥辅助作用, 影响较微弱、不稳定。
学习动机
学习内驱力
学习诱因
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7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高尚的(正确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与社 会的利益相联系。
低级的(错误的)动机:核心是利己主义,以自 我为中心,来源于眼前的利益。
举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找个好工作而 读书。
8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 的久暂性
5
(二)学习期待与诱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焦雨梅)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焦雨梅)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
下面分析其中几种。
1.自卑
2.害羞
3.怯懦
4.懒惰
5.狭隘
第 24 页
完善人格
五、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
开展缺陷及调适
第四章
7.抑郁
8.焦虑
9.虚荣
6.拖拉
10.自我 中心
第 25 页
完善人格
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心理特征 第四章
良好的道德修养
较强的适应能力
积极向上的心态
2
1
3
4
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 26 页
完善人格
六、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心理特征 第四章
5.做事富 于责任感
7.独立和 创新的 个性追求
6.宽容和 幽默的态度
8.自律和 合作的处 事原那么
第 27 页
完善人格
七、塑造完善人格的途径
第四章
大学生要想很好的地适应社会开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就要 形成一种适合中国现代化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开展的新型人格模式,努力寻找 塑造完善人格之路,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
1
良好的性格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2 良好的性格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
3
良好的性格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第 13 页
优化性格
精选案例
第四章
性格决定命运
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的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沃伦·巴菲特 和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道“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 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 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
不要总用阴暗 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乐于交际, 与人和谐相处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教学讲义PPT课件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 (三)学习的专业性 ❖ 大学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的专业方
向后进行的,因此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 较为明确,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 应社会需要所进行的学习;专业与学科 群的划分也为大学学习与未来职业生涯 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专业学习要求大学 生既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与经典理 论,又要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与 专业基础。
❖ 评分规则:“是”1分,“否”0分,将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 11—15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严重问题和困惑,需要调整。 ❖ 5—10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一定问题和困惑,可调整。 ❖ 0—4分:说明学习动机上有少许问题,必要时可调整。
❖ (二)பைடு நூலகம்习心理的概念
❖ 李宪英:“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 其规律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章
第四章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 【案例】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回忆说:
“几年前,我如愿以偿地跨入了大学校园。
你是否出现过 这样的心理?
当时,对于我来说,大学已是我‘理想的 如何解决?
顶点’,满足感油然而生,放松紧张的神
经,休整疲惫的身体,上课读小说,下课
逛大街,早晨睡懒觉,晚上看录像,整天
❖ 明兴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在 与外在因素的影响或刺激而形成的各种心理反 应。”
❖ 陈新叶:“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到其学习行为和 学业成绩的心理过程、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它 由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因素构成。”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二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 (一)学习的自主性 ❖ 大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较多,学习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性。
第一节 大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 (四)学习的广泛性 ❖ 第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等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

2、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5、认知决定人的情绪和意志(知之深,爱之切),情绪和意志又影响人的认知(情人眼里出西施)。

6、注意作为一种比较积极的心理状态,使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使人对被注意的事物进行清晰的反应。

7、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8、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有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如:笔误、梦境等)。

9、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基本观点:(1)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奥地利)研究对象:异常心理和行为,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研究方法:自由联想和分析梦境(2)行为主义学派(美国)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研究对象:可以观察到的行为研究方法:客观实验法研究外在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S--R)(3)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奈赛尔(美国)《认知心理学》研究对象:刺激与行为之间内在的认知过程及学习者内在的特征对学习的影响(S—O--R)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美国),后来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为罗杰斯。

研究对象:健康人(以人为本,主张人化)研究方法: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研究,影响美国和世界其它各国的教育改革运动。

改变了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强调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出版)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教师的威信包括:教师的职业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电子版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极为密切。

教育教学的开展是基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同时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受教育者心理的发展。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了解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也要理解这些规定和要求背后的真正意图,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能够有效地执行这些规定,不折不扣地实现教育要求。

心理学对教育的支持:1.心理学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行为选择的基础2.心理学有关心理发展、认知与学习的研究结论是构建科学教育教学观的基础3.心理学有关个性差异的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4.心理学关于群体的社会心理研究为学校与班级管理提供了依据5.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后思考题: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领域包括:异常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神经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精神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

应用领域包括:临床心理学、辅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法医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健康心理学、预防心理学、工业及组织心理学、学校心理学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简称心理,主要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

在学校的情景下,有关学习的动机、兴趣、需要和世界观构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系统,存在于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主导动力。

(二)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心理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三)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八章第四节

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教材《大学心理学》第八章第四节

一、什么是创造力大学生进行科研就包含着发展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问题。

科研活动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创造力是一种根据已知信息重新组合新系统的统摄与联结的能力。

由于这种组合产生现有观念之间的新的联系,能提供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的有社会意义的产物。

创造力是以已知信息或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重新组合,其中包含着多种认识能力,特别是运用想象力和思维的加工能力。

科学研究的结果总是有自己的独特性和新颖性的。

独特性是指在创造中不同于其他人的方法,而不是复制已有的产品。

假设与实验设计都是指向揭露未知因素,发现新的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的。

新颖性是指创造的产物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新意,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的发明或发现。

例如,1965年以前普遍认为广阔的宇宙空间除了天体或星际云能够辐射能量以外,是没有能量辐射的,温度只能是绝对零度。

而彭齐阿斯(A.Penzias)和威尔逊(R.Wilson)经过反复测定,发现了来自星际空间的微弱的无线电信号,这就是“过剩天线噪音”,相当于绝对温度3度半的微波波段的辐射。

这一发现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说明了天体和天体系统周围的空间也有能量辐射,因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物理奖。

对个人来说,在科学探究过程超出自己的经验而从已有资料中获得新的理解,提出新的问题,也带有新颖性。

虽然这方面的内容或问题早已为别人所知,但个人原来是不理解的。

独创性与新颖性是表示创造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或社会价值,对于解决问题起促进作用的因素,而不是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

个人产品的新颖性,独创性并不能一概都给予创造性的评价。

一个精神病患者发出的词组,它的作用是不能与正常人相比的。

独创性与新颖性都必须对社会具有适当的意义才能发挥作用。

创造力中包含着认识能力、个性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心理因素。

创造力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创新能力,它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认识、情感、意志过程的各种特性和个性特征达到最高水平的表现。

因而它与智力和个性有密切的联系。

最新《大学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记忆讲学课件

最新《大学心理学》课件 第四章 记忆讲学课件

(2)多通道协同记忆
(3)巧用联系记忆
(4)灵活运用对比记忆
(5)情感记忆
1-31
二、良好记忆力的培养
(三)掌握记忆术 1、PQ4R法 PQ4R 即 预 习 ( Prepare ) 、 提 问 ( Question ) 、 阅 读 ( Read ) 、 思 考 ( Reflection ) 、 复 述 ( Repeat ) 、 复 习 (Review)。 2、定点记忆法 3、谐音记忆法 4、韵律法 5、记笔记策略
1-5
第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在一 定条件下才成为记忆的内容。
第三,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包 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 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第四,记忆以感知为基础,而且是 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 梁。
1-6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指个 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 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记忆。
(一)再认(recognition) 1、定义:对已感知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辩
认出来的心理过程,称之为再认。 2、影响再认的因素 A、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材料的相似性)。 B、时间间隔。 C、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比较、推论等)。 D、个体的经验、定势和期待等。 E、人格特征(场独立性的人再认成绩较好)。
1-19
二、保持与遗忘
(一)保持 1、定义:它是识记过的信息在头脑
中的存储,即已经识记了信息在头 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 2、保持的变化 A、保持材料的量变 B、保持材料的质变
1-20
(二)遗忘(forgetting)
1、定义: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 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再认或 回忆就是遗忘。 2、分类: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 忘

王振宇主编心理学教程及复习知识要点

王振宇主编心理学教程及复习知识要点

王振宇主编心理学教程及复习知识要点王振宇主编心理学教程及复习知识要点李桂忠小学心理学教学及复习知识要点第一部分说明本课程教学及复习要求的层次:[识记]是指学员通过学习能知道名词、概念、原理的基本内容,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包括必要的记忆,即能回答“是什么”。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为全面的领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把握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和联系,即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

[应用] 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单一的或能综合运用多项心理学原理分析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见解、方案,即能回答“怎么办”和“如何做”。

本课程教学及复习的重点:第一章第一节一第二节一二第二章第一节一三第二节二三第三节一三四四第四节三第三章第一节一二三四第二节四第三节一二第四节五第四章第一节一二三四五第二节二第五章第一节一二第二节二第三节一二三第四节一第六章第一节一二第二节四第八章第一节一二第二节一二第九章第一节一二第二节二第十章第一节一二三第二节一第三节一三第十一章第一节一二第二节一二本课程建议参考书:《心理学教程》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二部分各章的知识要点李桂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科学。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至今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3、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第二节对心理的基本认识, 识记:1、人脑的结构: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2、神经系统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机体的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3、反射可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易变的反射。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第一章绪论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老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与老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高校老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age 6)1。

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2。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怎样开展教育3.研究高等学校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4。

研究大学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5.重点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心理6。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7。

研究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具体开发8。

研究现代技术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9.讨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10。

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1。

客观性,2。

发展性,3.理论联系实际,4.教育性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实践观察法-上课的时候看到学生表现有一些不积极的,有一些值得纠正的地方,如现在学生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果我们发现了学生不愿意上课或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上课积极性不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

问卷调查法—到底想干什么?想学什么?最后想成为什么人才?你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课程?经验总结法—教师应该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经验的总结。

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统称为实验法)—做比较试验,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经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会呈现出一些基本规律.比如,有的班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心理素质的拓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看两个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个案分析法—为什么学习动力不足,为什么人际交往不良,为什么就业压力大,有助于我们自身的学习与应用,有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

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开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类型与阶段一、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类型大学生在感知和观察方面更富有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在记忆方面,机械识记的运用越来越少,理解的记忆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想象方面,能够围绕一个中心的问题、实验项目等进行连贯的、缜密的构思。

这都表明青年期学生思维的组合系统和思维能力进一步的分化和发展。

大学生的思维类型与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形式运算思维与理论思维1.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和阶段,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对思维阶段的划分,可分为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和形式运算思维。

后两个思维阶段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他认为达到形式运算思维阶段的年龄是15岁。

那么,超过15岁的青年是否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呢?根据美国近几年的研究证明,18~22岁的美国大学生,大约半数或更多的学生思维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或者处于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之间的过渡期。

因此了解与研究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思维。

形式运算思维是在学会了各种守恒(如数目、性质、面积、重量和体积等)概念、连续运算、分类运算、因果概念、空间与时间概念、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

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是运用假设和命题思维,这种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引导出来的,能够组织论据进行科学的推理和形成假设。

在具体运算阶段,事物的“关系”和“分类”受到各种具体条件的限制,在命题思维阶段,思维的形式从内容解放出来,思维超过了事物的具体内容和感知的事实,而可以把任何因素单个的、两个的或三个的结合在一起,这种关系运算和分类运算,最后发展成为一个组合系统。

思维的组合能力能够把物体和物体、因素和因素、概念和概念、命题和命题组合起来。

因此,青年期思维组合的特点是在命题思维水平上,把形式与内容分开,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和条件,组成逻辑结构的整体或系统,进行比较复杂的推理活动。

2.理论思维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又分为两种形式,一为经验思维,一为理论思维。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是本质上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前者是在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属性和特点的比较而形成的,少年期的思维主要是经验思维,与此相适应的是以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的方式表现出来,逻辑思维与记忆正处于形成过程。

后者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属性或特性的关系的分析而进行的思维,在青年期随着理论思维的发展,语词—逻辑记忆也向高水平发展,理论思维把记忆课题改造为认识性课题。

大学生在熟记时,能抓住主题、标出重点、编拟提纲、写出摘要,把新材料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组合起来。

这种学习方法的改变使记忆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改变了中学时代把记忆课题仅仅当做记忆任务的方式。

青年期学生的思维是从经验思维向理论思维过渡而来的,大学生的理论思维在四年的学习期间应该得到足够的发展和培养。

因为理论思维是理论化的辩证思维,把它与经验思维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经验思维是依靠具体形象、感性经验从个别到一般地进行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比较。

其特点是具有抽象性、固定性和外在性,这种抽象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感性经验材料进行初步抽象的结果,把事物的属性、关系从整体中分离和罗列出来,不免带有片面性和孤立性。

它所分离出来的各项抽象的规定,只是依据形式逻辑规律,得出“非此即彼”的结论来,而不能得出在一定条件下的“亦此亦彼”。

理论思维是依靠抽象和概括从一般到个别地进行思维,它能够从一般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指导来分析和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有步骤的合乎逻辑的推理。

因此理论思维也就具有辩证逻辑思维的特点,如具体性、流动性和内在性。

理论思维的概念是具体的,“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某大学在生物系三年级对学生61人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内容为对生理学中关于血液的组成与特性和血液与免疫功能两节教材掌握的概念和推理的水平。

这三类水平是A类属于具体概念(理论思维水平),B类属于抽象概念(经验思维水平),C类属于感性概念。

(《思维科学通讯》,1985年第4期,第29~30页。

)实验结果如下(未答卷者除外)。

A类:答案中使用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者,共9人,占交卷人数的17%。

例如:稳态和内环境相对稳定,卷面回答是“血液调节是维持稳态的机制之一”。

B类:答案中使用了大学教材中有关血液成分和机能的概念之一者,共18人,占交卷人数的35%。

例如:免疫、缓冲、传递信息等,卷面回答如“血液具有运输、免疫、缓冲作用”。

C类:答案中未使用一个大学中的概念,还停留在中学《生理卫生》教材水平者,共23人,占交卷人数的44%。

例如:“血液是一种液体”,“血液是红色的”,“血液是循环于全身血管中的”。

根据这项实验来看,C类的概念是最低一级的概念,抽象概念是经验思维的结果,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有待于深化和上升到运用具体概念与发展理论思维。

“稳态”概念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它属于具体概念,是比免疫、缓冲等抽象概念更高一级的概念。

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思维结构中,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两种对于学习起重要作用的思维形式。

前者是从有关的学习资料,探索出合乎逻辑联系的规律,引出一定的结论来的思维形式,在问题解决中倾向于有某种固定的解决方式;后者是根据有关的资料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探索,对一个问题能设想出多种解答方案的思维形式。

这两种思维,都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必要形式。

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所起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在培养大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上,更需要探索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种有机组成的特性。

内容包括三个因素:图形、符号和语义。

上海地区对大学生595人的测试结果如下(潘洁等:《上海地区大学生发散思维的测验研究》,载《心理科学通讯》,1984年第4期。

)。

(1)大学生发散思维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语文测验结果在60分钟内(每测验题10分钟,共6题),平均每人发散量为49.10,变通量达到13.59,有2.73是新颖、独特、确切的内容。

图形、符号测验的结果也类似。

(2)大学生发散思维的个体差异很大。

符号测验的结果,在60分钟内,流畅性最好的连续发散量为109,最差的仅39,相差70,样组标准差为17.01;变通性最好的发散量为22,最差的为7,样组标准差3.26;独立性最好发散出10个新颖独特的内容,而最差的得分为0。

(3)在发散思维的三个因素,图形、符号、语义测验的平均得分都是流畅性高,变通性次之,独特性最低。

按照这项测验的分析认为:流畅性主要的是发散性思维量的指标,只要按照问题去发散,发散越多得分越高,而变通性则要求从不同的方面去发散,思维运算涉及信息的重组,如分类、系统化,甚至转化蕴含。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在规定时间内得到不同方面的散发量肯定是大大低于流畅性的。

……至于独特性因素,要求以新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意味着思维空间的重新改组,难度是最高的。

因此得分是最低的。

由于独特性更多地代表发散思维的本质,它在发散思维三因素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说明发散思维的三个因素的表现趋势,是“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在大学阶段可在流畅性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独特性上。

(三)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如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都非常强调直觉思维的价值,他们在解答一道课题的过程中,花了很多的时间在思考,并没有明显的推理步骤,却直觉地作出了正确的解答,然后再去证明。

有时具有良好直觉思维的科学家,能够对一个问题作出迅速的猜测,判定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或证明哪种解题方法更有效,直觉是直接的了解和认识。

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作家、美术家和戏剧家都谈到直觉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M.A.马兹马尼扬(1962,1963)曾对60名杰出的歌剧和话剧演员、音乐指挥、导演和戏剧家的创作进行过研究。

他们都认为直觉在创作中有重要意义。

O.N.尼季伏洛娃提出直觉思维有七个特点:(1)直接性;(2)没有推理;(3)不存在某种努力和困难,过程似乎是自己进行的;(4)过程伴随着对直觉结果的正确性和坚信感;(5)这一过程的理智性使直觉有别于冲动性行为;(6)直觉过程同解决新任务的联系,使它有别于习惯和熟练;(7)快速性。

([苏]O.N.尼季伏洛娃著:《文艺创作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2页。

)直觉思维虽然有这些特点,但它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的。

这样才有可能使思维快速、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然后才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再检验它所作的结论。

分析思维就是按步骤进行的逻辑思维,运思过程和顺序层次是明显的。

其中包含仔细的演绎推理,也包含逐步的归纳过程。

在科研活动中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是相互补充的。

有时,我们对某些问题无法用分析思维解决,但在某种情境中,由于某种因素或条件的诱导,可以通过瞬时间发生的直觉思维获得解决,甚至直觉思维能够发现分析思维不能发现的问题。

这种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也要用分析的方法去验证。

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也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有的科学家根据这两种思维的特点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把科学家分成两种类型。

一类是推测型,思维的特点是先于事实提出敏锐的判断或假说,善于运用猜测。

著名科学家牛顿、惠威尔(W.Whawell,英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和高斯都把推测或猜测作为科学发现的一个重要思维特点。

赫胥黎认为凡是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

另一类是条理型。

这一类型的人注意知识的积累,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进行科学研究。

他们首先提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加以证明。

条理型的人适宜从事发展性研究,而推测型的人适宜从事探究性研究。

不同类型的人,有可能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不同的成就。

如果过分注重条理,就有可能忽视独创精神,不能作出创见性的发展。

更多的科学家和大多数专门研究人员兼有两种类型的某些特点。

这些特点可以互补,但个别差异也是明显的。

(四)创造性思维与再现性思维再现性思维是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直接地而不需要改变地去解决一个问题。

这种思维依靠过去经验或知识的类似性,并在这个基础上与任务的解决直接联系起来。

创造性思维也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也要依赖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只是把它们加以改变,综合起来组成新的东西,在思维中产生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在思维基础上获得成果的新颖性,这种思维与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理论思维都有密切的联系。

创造性思维同样是通过抽象和概括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这种思维带有更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存疑、假设、推理、验证等阶段达到对新事物或真理的认识,因而表现出独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