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计算方法_7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In places deeper than night, there must be darker eyes than nigh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就在下面,欢迎大家一起学习高中化学解题技巧、高中化学题解题技巧、高中化学解题方法哦!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一.守恒法: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质量守恒1、某露置的苛性钠经分析含水:9%(质量分数,下同)、Na2CO3:53%、NaOH :38%。
取此样品 10.00 g放入 100.00 mL 2.00 molL-1 的 HCl(aq) 中,过量的 HCl 可用 1.00mol/L Na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____克。
2、Fe、Cu合金42g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无色气体为13.44L,将此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充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最后得混和氧化物,求氧化物的总重量。
二.估算法:1、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 两种元素,甲、乙中 X 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 30.4% 和 25.9%。
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只可能是( )A.XYB.X2YC.X2Y3D.X2Y52、有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铝、钙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将5.6克样品跟足量稀H 2SO4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则此样品中一定含有(A)Cu(B)Al(C)Ca (D)Mg三.差量法:遇到反应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物质的量、体积发生变化时,可尝试用“差量法”解题:总压强为 3.0107 Pa 时,N2、H2 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 1∶3)通入合成塔中,反应达平衡时,压强降为2.5107 Pa,则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NH3 的体积分数为( )A.35%B.30%C.D.四.和量法:与差量法相反,为解决问题方便,有时需要将多个反应物(或生成物)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高中化学化学式计算题解题要点
高中化学化学式计算题解题要点高中化学中,化学式计算题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学生们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正确解答化学式计算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和规律。
本文将以具体的题目为例,分析解题要点,并给出解题指导,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考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化学式计算题:题目:已知氧化铁(III)的化学式为Fe2O3,求氧化铁(III)的氧原子数目。
解题思路:要求氧化铁(III)的氧原子数目,我们需要根据化学式Fe2O3计算出氧的个数。
在化学式中,下标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数目,Fe2表示铁原子的个数为2个,O3表示氧原子的个数为3个。
解题步骤:1. 计算铁原子的个数:Fe2中铁原子的个数为2个。
2. 计算氧原子的个数:O3中氧原子的个数为3个。
3. 综合计算:根据化学式Fe2O3,氧化铁(III)的氧原子数目为3个。
解题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化学式中的下标数字,它们表示该元素的原子数目。
通过计算每个元素的原子数目,我们可以得出化学式中各元素的个数。
除了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个数外,有时我们还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一些转化和计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题目:已知硫酸铜(II)的化学式为CuSO4,求硫酸铜(II)中铜离子的个数。
解题思路:要求硫酸铜(II)中铜离子的个数,我们需要根据化学式CuSO4计算出硫酸铜(II)中铜离子的个数。
在化学式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离子的个数。
解题步骤:1. 计算硫酸根离子的个数:SO4中硫酸根离子的个数为1个。
2. 计算铜离子的个数:根据化学式CuSO4,硫酸铜(II)中铜离子的个数为1个。
3. 综合计算:硫酸铜(II)中铜离子的个数为1个。
解题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化学式中括号内的数字,它表示该离子的个数。
通过计算化学式中各离子的个数,我们可以得到离子的个数。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解答化学式计算题的要点和技巧:1. 注意化学式中的下标数字和括号内的数字,它们表示元素和离子的个数。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化学计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通过化学计算,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或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推导出一些未知的化学量,进而解决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
下面将总结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
一、摩尔计算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个基本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计算是指根据物质的摩尔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摩尔计算最常见的应用是计算物质的质量、体积、浓度等。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从而确定生成物的摩尔量;或者根据物质的摩尔量和摩尔质量计算质量之间的关系等。
二、质量计算质量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根据物质的质量和化学式来计算摩尔数或质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质的摩尔量,从而确定生成物的质量;或者通过已知的摩尔量计算出物质的质量等。
三、体积计算在溶液稀释、气体体积比计算等化学实验中,体积计算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通过体积计算可以了解不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据气体体积的变化来推导出化学反应的结果。
例如,根据浓度计算出一定体积溶液所含的溶质的质量;或者通过气体体积比计算出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等。
四、浓度计算浓度计算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
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通过浓度计算可以推导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质的摩尔数等重要信息。
例如,通过浓度计算出一定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摩尔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出质量等。
通过以上四种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和理论问题,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题型之分子式的计算
高中化学题型之分子式的计算在高中化学中,分子式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题型,它要求我们根据给定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及其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其分子式。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这个题型以及解题的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分子式的含义。
分子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相对原子数的一种化学式。
例如,水的分子式为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在计算分子式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 确定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及其相对原子质量。
这是计算分子式的基础,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化合物的成分,确定其中的元素种类以及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例如,题目给出一个化合物由钠和氯组成,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
那么我们可以得知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为NaCl。
2. 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元素的摩尔数。
在计算分子式时,我们需要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每个元素的摩尔数。
例如,题目给出一个化合物由氧和氢组成,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
如果题目给出氧的摩尔数为2,氢的摩尔数为4,那么我们可以得知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为H2O2。
3. 确定元素的比例关系。
在计算分子式时,我们需要确定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各元素的摩尔数之比。
例如,题目给出一个化合物由碳、氢和氧组成,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如果题目给出碳的摩尔数为1,氢的摩尔数为4,氧的摩尔数为2,那么我们可以得知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H4O。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分子式的计算主要是根据给定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及其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元素的摩尔数和比例关系,从而得出分子式。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所给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及其相对原子质量。
2. 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计算出各元素的摩尔数。
3. 确定元素的比例关系,从而得出分子式。
4. 检查计算结果,确保分子式的元素种类和相对原子数符合化合物的组成。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在每年的化学考试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占15%,但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得分率却不高,高中化学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就一定能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⑴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和物质所含微粒数(N)之间的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n=m÷M或M=m÷n或m=n×M⑵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N)之间有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微粒数(个)÷6.02×10∧23(个/mol)n=N÷NA或N=n×NA或NA=N÷n⑶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的换算关系气体物质的量(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22.4(L/mol)n=V÷22.4或V=n×22.4⑷ 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体积(V)的换算关系: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n(B)=C(B)×V或C(B)=n(B)÷V或V=n(B)÷C(B)⒉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g/L)=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气体摩尔体积(L/mol)=M/22.4mmol/Lρ(g/L)=M÷22.4mmol/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质量M=22.4ρmol/L⒊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⑴ 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m(混)÷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常用解题技巧(7)------关系式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常用解题技巧(7)------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关于多步反响,可依据各样的关系(主假如化学方程式,守恒等 ),列出对应的关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质的数目与题目给出物
质的数目之间成立定量关系,进而免去了波及中间过程的大批运算,不但节俭了运算时间,还防止了运算犯错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最常常使
用的方法之一。
[ 例 9]必定量的铁粉和9 克硫粉混淆加热,待其反响后再加入过度盐酸,
将生成的气体完整焚烧,共采集得9 克水,求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A.14g
B.42g
C.56g
D.28g
由于题目中无指明铁粉的量,因此铁粉可能是过度,也可能是不足,则
与硫粉反响后,加入过度盐酸时生成的气体就有多种可能:或许只有
H2S(铁所有转变成 FeS2),或许是既有 H2S 又有 H2(铁除了生成 FeS2外还有节余 ),因此只凭硫粉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不易成立方程求解 . 依据各步反响的定量关系,列出关系式: (1)Fe--FeS(铁守恒 )--H2S(硫守
恒)--H2O( 氢守恒 ),(2)Fe--H2(化学方程式 )--H2O( 氢定恒 ),进而得悉,不论铁参加了哪一个反响,每 1 个铁都最平生成了 1 个 H2O,因此快速得出铁的物质的量就是水的物质的量,根本与硫没关,因此应有铁为
9/18=0.5 摩,即 28 克。
;..。
大单元一 第二章 第7讲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2025年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教版
第7讲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桥梁”作用。
2.了解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3.初步建立化学计算的思维模型。
类型一差量法计算及应用1.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
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或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等。
2.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理论差量”,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
如:2C(s)+O2(g)===2CO(g)Δm(固)/Δn(气)/ΔV(气)2mol1mol2mol24g1mol22.4L(标况)[应用举例]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请列式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气体差量法应用1.标准状况下,将20L CO2和CO的混合气体全部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在相同状况下,气体体积减少到16L,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为()A.4L B.8L C.12L D.16L2.在一个容积为6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 X(g)和2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g)+n Y(g)2Q(g)+6R(g),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大了5%,X 的浓度减小13,则该反应中的n 值为()A .2B .3C .4D .5二、热重差量法的应用3.(2022·全国乙卷,11改编)NH 4B 5O 8·4H 2O 的热重曲线如图,在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
高中化学题型之平衡反应的计算
高中化学题型之平衡反应的计算化学平衡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们容易遇到困惑的题型之一。
在平衡反应中,我们需要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浓度、质量等相关问题。
本文将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平衡反应的计算方法和考点,并给出解题技巧和指导。
例1:对于反应2A + 3B → 4C,已知反应物A的质量为10g,B的质量为15g,求生成物C的质量。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将反应物的质量转化为摩尔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2mol A与3 mol B反应生成4 mol C。
因此,10g A对应的摩尔数为10g / 2g/mol = 5 mol A,15g B对应的摩尔数为15g / 3g/mol = 5 mol B。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来确定生成物的摩尔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2 mol A与3 mol B反应生成4 mol C。
由于A和B的摩尔数相同,所以生成物C的摩尔数也是5 mol。
最后,我们将生成物的摩尔数转化为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4 mol C的摩尔质量为4 mol × 4g/mol = 16g。
因此,生成物C的质量为16g。
这个例子涉及到了平衡反应的质量计算。
关键点在于将质量转化为摩尔数,并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来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和质量。
例2:对于反应CaCO3 → CaO + CO2,已知反应物CaCO3的摩尔数为0.2 mol,求生成物CO2的摩尔数。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1 mol CaCO3反应生成1 mol CO2。
因此,反应物CaCO3的摩尔数与生成物CO2的摩尔数相等,即0.2 mol。
这个例子涉及到了平衡反应的摩尔比例计算。
关键点在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来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数。
例3:对于反应N2 + 3H2 → 2NH3,已知反应物N2的浓度为0.5 mol/L,H2的浓度为0.2 mol/L,求生成物NH3的浓度。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1 mol N2与3 mol H2反应生成2 mol NH3。
高中化学计算八大解题模型
溶液中阳阴离子正负电荷守恒
浓度守恒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浓度(或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不变
溶质守恒
溶质的质量在稲释前后保持不变
价态守恒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
2.方程组法
反应方程组
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反应总量,求解其组分含量
组成方程组
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组成总量,求解其组分含屋
3.关系式法
反应关系式
能从多步反应或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提取物质转化关系式
终态关系式
能从整体出发找出最终的物质成分与起始成分的守恒关系式
对应关系式
能从混介物反应或组成中挖掘出特定的定量对应关系式
组成关系式
能从物质或溶液的组成中找出组分之间的定最关系式
4.差量法
变化差量
/变化和量
能利用物质单一变化的某个实际差最(质最差、物质的最差、 摩尔质量差、气体体枳差、压强差、密度差、反应热差、溶 解度差)及理论差量列出比列式求解
7•十字交叉 法
能找出平均值(A),且符合x A:+y A:=(x +y) A的数学 关系,用十字交叉法求解混合物中两个组分的含屋
8.讨论法
极值讨论
能找出边界条件(极值),讨论混介物组成的可能范1制
范围讨论
两种反应物的最之比不确定时,找恰好反应点讨论取值范闱
结果讨论
两种反应物的帛:之比不确定而产物不同时,讨论町能的结果
高中化学计算八大解题模型(解题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常用方法
方法分支
适用条件
1.守恒法一一已知变化 前后某一特 定不变的 量,建立等 式计算的系 列方法
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物料守恒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有机化学的有关计算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有机化学的有关计算有机化学的相关计算:包括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元素质量比,所含原子个数,有机物燃气确定其组成,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元素质量分数,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等。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计算: (1)先求有机物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再根据题中给的信息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进而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2)商余法适用于烃分子式的确定:商为C原子数,余数为H原子数。
注意:一个C 原子的质量=12个H原子的质量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判断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对应的产物若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则其组成元素可能为 C、H或C、H、O。
欲判断该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首先应求出产物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及H2O中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将C、H的质量之和与原来有机物的质量比较,若二者相等,则原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若有机物的质量大于C、H的质量之和,则原有机物中含氧元素。
2.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方法(1)实验式法:实验式又叫最简式。
(2)物质的量关系法:由密度或其他条件求摩尔质量求1moL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求分子式。
(3)化学方程式法(代数法):利用化学方程式列方程组求解未知数值求分子式。
(4)通式法:题干要求或物质性质类别及组成通式n值分子式。
3.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质谱法,找最大质荷比,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4.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规律(1)设烃的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平均分子式为则:①若<26,则一定有CH4;②则一定有CH4;③若y<4,则一定有C2H2。
(2)最简式相同规律①含有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与含有2n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n≥2)。
②含有n个碳原子的炔烃与含有3n个碳原子的苯及其同系物具有相同的最简式。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复习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复习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化学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化学实验和计算题的问题。
了解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对于学习化学和备考考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进行复习。
一、摩尔计算摩尔是用来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化学计算中常用摩尔来进行计算。
在化学方程式中,摩尔的概念非常重要,它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已知反应物的摩尔数,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进而计算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
摩尔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基础,大家要熟练掌握。
二、质量计算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质量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摩尔计算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可以轻松地进行质量计算,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在质量计算中,还需要注意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体积计算在一些化学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物的体积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体积计算也是化学计算的常见方法之一。
在体积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摩尔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
同时,体积计算还需要考虑到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压力和温度,这对于体积计算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溶液浓度计算溶液浓度是溶质溶于溶剂中的比例。
在化学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或摩尔数来计算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计算常用的单位有摩尔/升、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等。
在溶液浓度计算中,还需要注意到浓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浓度的变化。
五、热量计算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现象。
热量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热量计算中,我们需要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反应的热量变化。
热量计算也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需要注意到放热和吸热的情况,以及热量与其他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常见的化学计算方法的复习内容。
高中化学第二章 第7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化合物 K2FeO4 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可由 FeCl3 和 KClO 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得,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S+6OH-===2S2-+SO23-+3H2O (2)2Fe3++3ClO-+10OH- ===2FeO42-+3Cl-+ 5H2O[或 2Fe(OH)3+ 3ClO-+4OH-===2FeO24-+3Cl-+5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电子转移 ,而氧化剂得电子 总数(或元素化合价降低总数)必然等于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或元素化合 价升高总数),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配 平。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考向精练提考能] 考向一 直接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故 H2S 的化学计量数为 3,NO 的化学计量数为 2。 第四步:配系数,先配平变价元素,再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元素。 3H2S+2HNO3===3S↓+2NO↑+4H2O 第五步:查守恒,其他原子在配平时相等,最后利用 O 原子守恒来进行 验证。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类型 1 正向配平
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方法——电子守恒法
解析
答案
2.(2016·全国高考卷Ⅰ节选)“有效氯含 量”可用来衡量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
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
能力相当于多少克 Cl2 的氧化能力。 NaClO2 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计 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高中化学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计算方法剖析
高中化学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计算方法剖析化学配位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金属离子的化合价是确定化合物性质和反应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计算金属离子的化合价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计算方法进行剖析,并给出一些实际例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
一、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计算方法1. 根据配位数确定化合价金属离子的化合价与其配位数密切相关。
配位数是指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配体的个数。
根据配位数可以大致确定金属离子的化合价,常见的规律如下:- 配位数为1时,金属离子的化合价等于其电荷数;- 配位数为2时,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通常为+2;- 配位数为3时,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通常为+3;- 配位数为4时,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通常为+2或+4;- 配位数为5时,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通常为+3或+5;- 配位数为6时,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通常为+2或+3。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规律,具体的化合价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化合物和配体进行分析。
2. 根据电荷平衡确定化合价在化学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配位键,配体通常具有负电荷。
为了保持电荷平衡,金属离子的化合价需要与配体的负电荷相抵消。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电荷平衡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化合价。
例如,对于配位数为6的六配位配合物[Co(H2O)6]Cl2,氯离子Cl-的负电荷需要与Co2+的正电荷相抵消,因此Co的化合价为+2。
3. 根据氧化还原性确定化合价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性也可以用来确定其化合价。
一般来说,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越大,其化合价越高。
例如,对于铁离子Fe3+和铁离子Fe2+,由于Fe3+的氧化还原性较高,其化合价为+3;而Fe2+的氧化还原性较低,其化合价为+2。
二、实例分析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说明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计算方法。
1. 例题一:计算配位数为4的四配位配合物[Co(NH3)4Cl2]的金属离子的化合价。
高中化学计算常用方法总结
固体差量
2C(s) + O2(g)===2CO(g) 24 g
Δm=24 g
物质的量差量 2 mol 1 mol 2 mol Δn=1 mol
体积差量
1
2
ΔV=1
或22.4 L 或44.8 L 或22.4 L
(标况) (标况)
(标况)
高中化学计算常用方法总结
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1)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2)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即“上下一致,左 右相当”。
M+2HCl===MCl2+H 2↑
1 mol
2.24 L
mg
nL
x
1mmgol=22n.4LL,解之得
x
= 22.4m n
g·mol-1。
x
答案 D
高中化学计算常用方法总结
2.差量法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 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 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 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
高中化学计算常用方法总结
解析 (1)n(NaHSO3)=0.3 mol,依据化学方程式
2NaIO3+ 6NaHSO3===2NaI+3Na2SO4+3H2SO4
2
6
n(NaIO3) 0.3 mol
2=n NaIO 3,得出 6 0.3 mol
n(Na
IO3)=0.1
m
ol
V(NaIO3)=0.05 L 即 50 mL。
ol,求出
n(I
2)=0.03
m
ol。
m(I2)=M(I2)·n(I2)=2×127 g·mol-1×0.03 mol=7.62 g。
高中化学摩尔比的关系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摩尔比的关系计算方法摩尔比是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化学课堂上,学生经常需要根据给定的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数来计算摩尔比。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摩尔比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每种方法的应用。
方法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在化学方程式中,每个物质前面都有一个系数,表示该物质的摩尔数。
利用这些系数,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
例如,考虑以下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根据方程式,我们可以得知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这意味着,每2摩尔的氢气与1摩尔的氧气反应会生成2摩尔的水。
如果给定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摩尔数,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得到另一种物质的摩尔数。
例如,如果氢气的摩尔数为4,那么氧气的摩尔数就是2。
方法二:利用物质的摩尔质量每种物质都有一个摩尔质量,表示1摩尔该物质的质量。
利用物质的摩尔质量,我们可以将质量转化为摩尔数,从而计算出摩尔比。
例如,考虑以下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根据方程式,我们可以得知葡萄糖和氧气的摩尔比为1:6。
如果给定了葡萄糖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将质量转化为摩尔数来计算氧气的摩尔数。
例如,如果葡萄糖的质量为180克,那么葡萄糖的摩尔数就是180克除以葡萄糖的摩尔质量。
然后,根据摩尔比,我们可以得到氧气的摩尔数。
方法三:利用物质的体积在一些化学反应中,物质的体积也可以用来计算摩尔比。
例如,考虑以下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根据方程式,我们可以得知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如果给定了氢气的体积,我们可以通过将体积转化为摩尔数来计算氧气的摩尔数。
例如,如果氢气的体积为10升,那么氢气的摩尔数就是10升除以氢气的摩尔体积。
然后,根据摩尔比,我们可以得到氧气的摩尔数。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我们可以灵活地计算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比。
第二章 第7练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2025年高中化学大一轮复习
1.将a L NH3通过灼热的装有铁触媒的硬质玻璃管后,气体体积变为b 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该b L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是()A.2a-ba B.b-abC.2a-bb D.b-aa2.将12g铁片放入150mL的CuSO4溶液中,当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质量增加0.3g,则原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25mol·L-1B.0.175mol·L-1C.0.25mol·L-1D.0.50mol·L-13.常温下,某氮的气态氧化物15.6L与过量的氢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之生成液态水和无污染的气体单质。
恢复到原状态,反应后气体体积比反应前气体体积减小了46.8L,则原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2O3B.NO2C.NO D.N2O4.将15mL2mol·L-1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0.5mol·L-1MCl 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中n值是()A.4B.3C.2D.15.用足量的CO还原13.7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PbO B.Pb2O3C.Pb3O4D.PbO26.在氧气中燃烧0.22g硫和铁组成的混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把这些二氧化硫全部氧化成三氧化硫并转变为硫酸,这些硫酸可用10mL0.5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则原混合物中硫的百分含量为()A.72%B.40%C.36%D.18%7.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绿矾样品(主要成分为FeSO4·7H2O)的纯度,称取11.5g绿矾产品,溶解,配制成1000mL溶液;分别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1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0.00mL。
高中化学原子与化学键的相互作用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原子与化学键的相互作用计算题解题技巧在高中化学中,原子与化学键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计算原子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力,以便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假设我们要计算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能。
根据库伦定律,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成正比,与离子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离子键能:E = k * (q1 * q2) / r其中,E表示离子键能,k是一个常数,q1和q2分别表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电荷量,r表示离子间距离。
在这个例子中,钠离子的电荷量为+1,氯离子的电荷量为-1。
离子间距离可以通过晶胞参数来确定。
假设晶胞参数为a,那么离子间距离为2a。
将这些值代入公式中,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能。
除了离子键,共价键也是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化学键。
共价键的形成涉及到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在计算共价键能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E = k * (q1 * q2) / r^n其中,E表示共价键能,k是一个常数,q1和q2分别表示两个原子的电荷量,r表示原子间距离,n表示一个指数,取决于共价键的类型。
例如,假设我们要计算氢气分子中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能。
氢原子的电荷量均为+1。
原子间距离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得到,假设为r。
根据实验结果,氢气分子的共价键能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E = k * (1 * 1) / r^2通过代入实际数值,我们可以得到氢气分子中两个氢原子之间的共价键能。
除了离子键和共价键,还有其他类型的化学键,如金属键和氢键。
对于金属键,我们可以使用自由电子气模型来计算金属中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
对于氢键,我们可以使用库伦定律和氢键的特殊性质来计算氢键能。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原子与化学键的相互作用计算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公式和概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最困难考点系列: 考点7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考点7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提升对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的理解,重点是pH的计算方法,特别注意温度对水的离子积的影响。
【精确解读】1.单一溶液的pH计算:(1)强酸溶液的pH计算:由c(H+)直接求出pH,c(H+)=-lg[H+].(2)强碱溶液的pH计算:由c(OH-)结合离子积常数K w求出c(H+)再求pH.2.稀释溶液的pH计算:(1)强酸稀释: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一个单位.例如:pH=2的盐酸,稀释100倍后,pH=4.(2)弱酸稀释:弱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增大不到一个单位.例如:pH=2的醋酸,稀释100倍后,2<pH<4.注意:①当酸提供的c(H+)较小时,不能忽略水电离的c(H+).②无限稀释酸,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大于7;无限稀释碱,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小于7.(3)强碱稀释:强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一个单位.例如:pH=10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后,pH=8.(4)弱碱稀释:弱碱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不到一个单位.例如:pH=10的NH3•H2O溶液,稀释100倍后,8<pH<10.注意:①先求c(OH-),再结合离子积常数K w求出c(H+),进而求出pH.②当碱提供的c(OH-)较小时,不能忽略水电离的c(OH-).③无限稀释酸,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大于7;无限稀释碱,pH只能无限接近7,不能小于7.稀释规律总结: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1/m,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但弱酸中c(H+)的减小小于m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3.混合溶液的pH计算:(1)两种强酸溶液混和,先求c(H+),再求pH.(2)两种强碱溶液混和,先求c(OH-),再求c(H+),最后求pH值.(3)强酸和强碱混和,先确定过量离子的浓度:若酸过量 c(H+)=(c(H+)V酸-c(OH-)V碱)/(V酸+V碱)若碱过量 c(OH-)=(c(OH-)V碱-c(H+)V酸)/(V碱+V酸)注意:当酸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H值;当碱过量时,必须以剩余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来计算溶液的pOH值,再求pH值.(4)强酸与弱碱混合:一般不涉及计算,但需要判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情况.(5)强碱与弱酸混合:一般不涉及计算,但需要判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情况【精细剖析】1.溶液混合pH计算的规律总结:(1)两强酸等体积混合后的pH混=pH小+0.3.如pH=3的强酸和pH=5的强酸混合后pH=3.3.(2)两强碱等体积混合后的pH混=pH大-0.3.pH=9的强碱和pH=11的强碱混合后的pH=10.7.(3)强酸与强碱的等体积混合:①pH酸+pH碱=14时,pH混=7;②pH酸+pH碱<14时,pH混=pH酸+0.3;③pH酸+pH碱>14时,pH混=pH碱-0.3;(4)酸碱等体积混合:①pH=2某酸与pH=12某碱混合pH难定;②pH=4某酸与pH=10NaOH混合pH≤7;③pH=4H2SO4与pH=10某碱混合pH≥7.【典例剖析】某温度时,测得0.01mol/L的NaOH溶液pH为11,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 a L 与pH=b的硫酸V 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12,b=2,求V a:V b=___________;【答案】 1:10【变式训练】25℃时,将amol/L、pH=m的一元酸HX溶液与bmol/L、pH=n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则m+n<14B.若a=b,则HX一定是弱酸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X-)>c(OH-)>c(H+)D.若a=2b,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2c(OH-)=c(HX)+2c(H+)【答案】B【解析】常温下pH=n的Na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mol/L=10n-14mol/L,pH=m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m mol/L;A.若a=b,当HX为强酸时,混合液呈中性,所以HX为弱酸,由于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则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小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即10-m mol/L<10n-14mol/L,整理可得:m+n>14,故A错误;B.若a=b,HX为强酸时溶液呈中性,所以HX为弱酸,故B正确;C.NaOH 的物质的量较大时,溶液中可能满足:c(OH-)>c(X-),故C错误;D.若a=2b,且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HX一定为弱酸,根据电荷守恒可知:①c(Na+)+c(H+)=c(X-)+c(OH-),两溶液体积相等,根据物料守恒可得:②2c(Na+)=c(X-)+c(HX),结合①②可得:c(OH-)=c(X-)+2c(HX)+c(H+),故D错误;故答案为B。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化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
物质的量及计算化学中的常用计算方法(含答案)课标要求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定量关系进行相关计算2023年6月浙江,T20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物质的量在化学定量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验或生产、生活中的实际数据,并应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组成和物质转化过程中的质量关系利用关系式法解答连续反应类计算题2023湖北,T18;2022年6月浙江,T27;2019全国Ⅱ,T26利用守恒法简化解题过程2023全国乙,T26;2023山东,T18;2023年1月浙江,T18;2022年1月浙江,T27命题分析 预测1.高考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计算的考查,其中依据方程式法、关系式法和守恒法的定量计算居多,主要用于求解产率、纯度、质量分数、浓度等。
2.预计2025年高考对滴定类的定量计算,质量分数、产率类的定量计算等的考查力度会有所加大考点1 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定量关系进行相关计算1.应用原理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若各物质均为气体时,同温同压下各物质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2.解题步骤命题点 依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定量关系进行相关计算1.[浙江高考]为测定FeC 2O 4·2H 2O (M =180 g·mol -1)样品的纯度,用硫酸溶解6.300 g 样品,定容至250 mL 。
取25.00 mL 溶液,用0.100 0 mol·L -1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重复实验,数据如下:序号 滴定前读数/mL滴定终点读数/mL1 0.00 19.982 1.26 22.40 31.5421.56已知:3Mn O 4-+5FeC 2O 4·2H 2O +24H +3Mn 2++5Fe 3++10CO 2↑+22H 2O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该样品中FeC 2O 4·2H 2O 的质量分数是 95.2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计算方法
1.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方法
(1)物质的量(mol )=(g)
(g /mol)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mol)⨯23微粒数个6.0210个
(3)气体物质的量(mol )=(L)
22.4(L /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
2.有关溶液的计算方法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g)
(mL)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g)
100%()(g)⨯+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mol)
(L)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mol/L)1L (g /mol)
(mL)(g /mL)⨯⨯⨯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1000溶液密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mL (g /mL)(g /mol)1L ⨯⨯⨯1000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3.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方法
(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m()
n()M =混混
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22.4()M ρ=g 混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1.01×105
Pa )的混合气体。
4.化学平衡计算方法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ƒ
(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
(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
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
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
mA(g)nB(g)pC(g)qD(g)
(mol) a b c d
nx
px
qx
(mol) x() () () () m m m nx
px
(mol) a-x b- c+ d m m ++ƒ起始量变化量耗耗增增平衡量qx
+m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①恒温、恒容时:1122
p n p n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
1122V n V n =,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③恒温、恒容时:1122
Mr Mr ρρ=,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5.溶液的pH 值计算方法
(1)pH=-lg[c(H +)]
若c(H +)=10-n mol/L ,则pH=n
若c(H +)=m ×10-n mol/L ,则pH=n-lgm
(2)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 +)与c(OH -)总是相等的,即:c 水(H +)=c 水(OH -)
(3)常温(25℃)时:c(H +)·c(OH -)=1×10-14
(4)n 元强酸溶液中c(H +)=n ·c 酸;n 元强碱溶液中c(OH -)=n ·c 碱
6.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对于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于氢元素,负价为-1,正价为+1)。
(2)主族元素的最高价=主族序数=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7.烃的分子式的确定方法
(1)先求烃的最简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再依(最简式相对分子质量)n =相对分子质量,求得分子式。
(2)商余法:12→烃的相对分子质量
商为C 原子数,余数为H 原子数。
注意:一个C 原子的质量=12个H 原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