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金属---铁
我的金属
课题1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纯金属
金属材料
合 金
铁 铝 铜
铜、铁、铝三种金属的比较
利用的早晚顺序: 铜> 铁> 铝 年产量多少顺序: 铁> 铝> 铜 导电性优良顺序: 铜> 铝> 铁
1、铁(Fe)
物理性质: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 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密 度7.86g/cm3,熔点1535°C, 沸点2750°C,是热和电 的良导体。
2、铝(Al)
物理性质: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密度2.7g/cm3,熔点 660°C,沸点2467°C, 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 性、延展性、和耐腐蚀 性
3、铜(Cu)
物理性质:
紫红色金属光泽,密度 8.92g/cm3,熔点 1083°C,沸点2567°C, 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 和延展性。
金属的物理性质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
9 4~5 2.5~4 2.5~3 2.5~3 2~2.9 1.5 (小)
分组讨论 — 探究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 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铁的硬度大,无毒,铅的硬度小,对人体有 害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 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导电性相近,,银的价格高,密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 不用锡制?如果用锡有什么后果?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锡丝易熔断,减少灯泡 使用寿命,造成极大浪费
(B )
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A )
A.钢 不锈钢
B.铜 青铜
C.铁 生铁
D.锡 焊锡
(D )
3、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缺少金属光泽 B.合金种类只有90余种 C.合金属于化合物
钢铁的分类
钢铁的分类钢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根据其不同的组成和制造方式,钢铁可以被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钢铁分类。
1. 碳素钢碳素钢是最基本的钢铁类型,由铁和碳组成。
其含碳量通常在0.1%至2.1%之间。
碳素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价格相对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机械和结构材料。
2. 合金钢合金钢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添加其他元素的一种钢铁类型。
常见的合金元素包括铬、镍、钼、钴等。
通过添加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改善钢铁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
合金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造船等高端领域。
3.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特殊的合金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美观性。
不锈钢中一般含有至少10.5%的铬元素,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铬层,从而防止钢铁表面的氧化和腐蚀。
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厨具、建筑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
4. 高速钢高速钢是一种用于切削工具的特殊合金钢。
由于切削工具需要具备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因此高速钢中含有较高的钨、钼、钴等元素。
高速钢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领域。
5. 铸钢铸钢是一种通过铸造工艺制造的钢铁材料。
铸钢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和可塑性,可以制造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
铸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等领域。
6.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和良好韧性的钢铁材料。
高强度钢的强度可以达到传统碳素钢的两倍以上。
高强度钢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机械制造等领域。
7. 彩钢板彩钢板是一种由钢铁和涂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其具有良好的防火、防腐蚀、保温和装饰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通讯、交通等领域。
8. 硅钢板硅钢板是一种特殊的钢铁材料,含有较高比例的硅元素。
硅钢板具有良好的导磁性能和低损耗特点,广泛应用于电机、变压器、发电机、电动工具等领域。
钢铁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钢铁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钢铁类型。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8.1金属材料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
知识点讲义——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知识点1 几种重要的金属〔重点〕1.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大类,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有铁、铜、铝等,合金有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等。
〔2〕金属材料开展史:商朝时人们开场大量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场冶铁;战国时期开场炼钢。
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场了铝的使用,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如今铝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铜,仅次于铁,而位于第二位。
【易错点津】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的物理性质〔1〕相似性: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和良好的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2〕差异性:①金属导电性比拟:银、铜、金、铝、锌、铁、铅,导电性从左至右逐渐减弱。
②金属密度比拟:金、铅、银、铜、铁、锌、铝,密度从左至右逐渐减小。
③金属熔点比拟:钨、铁、铜、金、银、铝、锡,熔点从左至右逐渐降低。
④金属硬度比拟:铬、铁、银、铜、金、铝、铅,硬度从左至右逐渐减小。
⑤金属的颜色: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3.决定物质用处的因素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处,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处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引申拓展] “性质决定用处〞,这一传统的说法正在受到挑战。
我们不能完全根据物质的性质来确定物质的用处,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使物质的应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价值。
身边的化学——【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案设计
铁的重要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⑵掌握二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实验相互转化,巩固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实验,探究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探究方法。
使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创设的真实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课堂以外的现实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⑵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真正感悟到生命健康与化学的紧密联系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的性质、Fe2+和Fe3+的检验及相互转化重点:Fe(OH)2难点:Fe2+和Fe3+的相互转化三、教学与学习方法生活联系化学导入法、启发式教学、教师演示实验、讨论对比法、实验探究法四、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有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相关知识,并对铁盐和亚铁盐、氧化铁等铁的化合物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对于掌握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支持;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上,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
学生可以从化合价角度预测并通过实验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途径。
但由于刚刚开始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在实验探究Fe3+、Fe2+的相互转化时会遇到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实验探究] [提问] [演示] [小结] 如:Fe、Zn、Cu、I—、H2S、S2—等Fe2++2e—→Fe :强还原剂,如:Zn等Fe3++3e—→Fe :强还原剂,如:Zn等最后总结得出“铁三角”:设计实验检验补铁试剂中铁元素的价态。
1、为什么与维C同服有利于吸收?2、维C有何性质?起何作用?在血红色试管中加入一片维C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铁的三种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做了很多实验。
几种重要金属
铁的氢氧化物
色态
氢氧化亚铁 白色固体
Fe(OH)2
氢氧化铁- Fe(OH)3 红褐色固体
水溶性
难溶于水
与酸反应 Fe(OH)2 + 2H+ = Fe2+ + 2H2O Fe(OH)3 + 3H+ = Fe3+ + 3H2O
与强氧化 3Fe(OH)2 + 10HNO3 = 酸反应 3Fe(NO3)3 + NO↑+8H2O
Fe3O4 + 8H+ = 2Fe3+ + Fe2+ + 4H2O
+2
+2、+3
Fe3+的检验方法:
Fe3O4(磁性氧化铁)
色、态 FeO + 2H+ = Fe2+ + H2O 黑色粉未
红棕色粉未
黑色晶体
难溶于水
铁Hale Waihona Puke 氧化物: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水溶性 铁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含量为4.
均不溶于水
铁分布很广,能稳定地与其他元素结合,常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3H2O)、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TiO3)
等进。行和铁及弱其氧化合物的F计e算O 时+应注2意H的+ 事=项:Fe2+ +
FF③F2Feee323e向和化OO+2反待34+的强性(检+磁检+应6液性C验氧 酸H中氧l+2方滴=化=法2加铁:2FKFe)3e3SF+C3e=++NO溶3N+H3液O22+FCO,↑el-溶1(+液0NH呈O5N3血HF)O红e2333O色(++稀,+说3)S明C含N-Fe3=2+FFF.eee(2S(OCN3NO)3+3)36H+NO33H2=O
8种常见金属材料
8种常见⾦属材料1铸铁——流动性下⽔道盖⼦作为我们⽇常⽣活环境中不起眼的⼀部分,很少会有⼈留意它们。
铸铁之所以会有如此⼤量⽽⼴泛的⽤途,主要是因为其出⾊的流动性,以及它易于浇注成各种复杂形态的特点。
铸铁实际上是由多种元素组合的混合物的名称,它们包括碳、硅和铁。
其中碳的含量越⾼,在浇注过程中其流动特性就越好。
碳在这⾥以⽯墨和碳化铁两种形式出现。
铸铁中⽯墨的存在使得下⽔道盖⼦具有了优良的耐磨性能。
铁锈⼀般只出现在最表层,所以通常都会被磨光。
虽然如此,在浇注过程中也还是有专门防⽌⽣锈的措施,即在铸件表⾯加覆⼀层沥青涂层,沥青渗⼊铸铁表⾯的细孔中,从⽽起到防锈作⽤。
⽣产砂模浇注材料的传统⼯艺如今被很多设计师运⽤到了其他更新更有趣的领域。
材料特性:优秀的流动性、低成本、良好的耐磨性、低凝固收缩率、很脆、⾼压缩强度、良好的机械加⼯性。
典型⽤途:铸铁已经具有⼏百年的应⽤历史,涉及建筑、桥梁、⼯程部件、家居、以及厨房⽤具等领域。
2不锈钢——不锈的爱不锈钢是在钢⾥融⼊铬、镍以及其他⼀些⾦属元素⽽制成的合⾦。
其不⽣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中铬的成分,铬在合⾦的表⾯形成了⼀层坚牢的、具有⾃我修复能⼒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我们⾁眼所看不见的。
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例⼀般是18:10。
“不锈钢”⼀词不仅仅是单纯指⼀种不锈钢,⽽是表⽰⼀百多种⼯业不锈钢,所开发的每种不锈钢都在其特定的应⽤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
20世纪初,不锈钢被引⼊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过的领域。
这⼀系列设计尝试都是⾮常具有⾰命性的:⽐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的设备⾸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主要类型:奥⽒体、铁素体、铁素体-奥⽒体(复合式)、马⽒体。
家居⽤品中使⽤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体。
材料特性:卫⽣保健、防腐蚀、可进⾏精细表⾯处理、刚性⾼、可通过各种加⼯⼯艺成型、较难进⾏冷加⼯。
常用金属材料
不受剧烈冲击、高硬度、 耐磨的工具。如冲头、
手锯条等。
不受冲击、要求高硬度、 高耐磨的工具。如锉刀、
量具等。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牌号:例如 Q390A
“Q”表示屈服点, “390”表示屈服点值为390MPa, “A”表示质量等级为A 级。
用途: 低合金高强度高强度结构钢一般不用热处理, 综合力学性能良好,
用途:铸铁件占铸件总产量的 80%左右。
如机床床身、箱体等。
w(S) ≤0.15%
w(P) ≤0.3%
1.铁碳合金双重相图
铸铁中,碳的存在 形式有渗碳体(Fe3C) 和游离状态的石墨(G)两种。
铁碳合金实际上存在两种 相图: (1)Fe-Fe3C相图, (2)Fe-G相图。
图1-19 铁碳双重相图
(3)变质处理(孕育处理)
• 变质处理:在浇注前向铁水中加入变质剂(孕育剂),如 Si-Fe、Si-Ca合金,以增加石墨的结晶核心,促进石 墨化,使石墨片细小、均匀,获得高强度铸铁。
用于桥梁、船舶、车辆、高压容器、管道、建筑物等。
(3) 合金钢
1)合金结构钢 牌号: 例如 60Si2Mn, “60”表示平均w(C)=0.6%, “ Si2 ”表示平均w(Si)=2%, “ Mn ”表示平均w(Mn)<1.5%。
用途:合金结构钢的力学性能优于优质碳素结构钢, 常用来制造重要的零件,如齿轮、轴类、弹簧等。 例:渗碳钢,20CrMnTi;
化学成分(质量分 数,%)
力学性能(最小值)
牌号
C
Si
Mn
σs (σ0.2)
Σb
δ
/MPa (%)
/MPa
主要特点及应用
ZG200 -400 0.20 0.50 0.80 20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课题1 金属材料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金属单质的特性:⑴大部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呈银白色固体。
★特例: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Hg液态。
★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的不一定是金属。
例如:石墨。
⑵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⑶密度、熔点、硬度差别较大。
⑷物理性质差异大。
3.金属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⑷熔点最低的金属——汞4.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⑴金属的性质(主要原因,性质决定用途)⑵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混合物)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⑴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⑵24K黄金纯度为99.99%,近似看作纯金,可用化学符号Au表示。
⑶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填“是”或“不是”)铁的合金。
2.常见合金⑴铁合金:生铁含碳量 2%—4.3% ;钢含碳量0.03%—2%⑵铝合金:成分Al、Cu、Mg、Mn ;轻而硬用做飞机材料。
⑶铜合金:黄铜Cu—Zn ;青铜Cu—Sn ;白铜Cu—Ni⑷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能好、抗腐蚀性能好。
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
3.合金的特性★⑴合金的硬度大于组分金属。
⑶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组分金属。
★⑵合金的熔点低于组分金属。
⑷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好、强度大。
4.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5.淬火:冷却后不能弯曲,硬度增大,钢针的塑性和任性降低。
回火:冷却后可以弯曲,硬度降低,钢针的塑性和任性提高。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O 2的反应⑴常温下Mg 、Al 与O 2反应 2Mg + O 2 = 2MgO 4Al + 3O 2 = 2Al 2O 3⑵Cu 在加热条件下与O 2反应 Fe2Cu + O 2 2CuO 3Fe + 2O 2 ⑶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O 2反应 Au+ O 2 ≠ 不反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铁钴镍铜锌的关系
铁钴镍铜锌的关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铁、钴、镍、铜、锌是五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五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本文将探讨铁、钴、镍、铜、锌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铁、钴、镍、铜、锌的性质和特点。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等领域。
钴和镍也是重要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电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子元件等领域。
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镀锌钢板、合金制品等领域。
其次,铁、钴、镍、铜、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铁、钴、镍是三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它们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种类的合金,如不锈钢、合金钢等。
这些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其次,铜、锌也常常被用于合金制品中,如黄铜、白铜等。
这些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红外热敏电阻等领域。
再次,铁、钴、镍、铜、锌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建筑领域,铁被用于制造钢筋混凝土,钴和镍被用于制造合金材料,铜被用于制造铜管、电线电缆等,锌被用于制造镀锌钢板等。
在机械制造领域,铁被用于制造机床、汽车等,钴和镍被用于制造高温合金,铜被用于制造轴承、齿轮等,锌被用于制造合金材料等。
在电子领域,铁、钴、镍、铜、锌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电路板等的制造中。
总的来说,铁、钴、镍、铜、锌是五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
这五种金属元素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铁、钴、镍、铜、锌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金属元素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第二篇示例:铁、钴、镍、铜、锌是五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属材料 金属的性质
【主要内容】一、几种重要的金属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生活中很多日常用品都是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这些纯金属按一定比例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
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地壳中最多的金属是铝,应用最广泛的是铁。
1.物理性质的共性⑴状态:通常情况下,除Hg外,其余金属都是固态。
⑵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⑶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⑷有延展性。
⑸密度、硬度较大,熔点较高。
注意:以上是金属物理性质上的一般通性,除此以外,金属还具有各自的特性。
要在学习中把握一般通性的同时,把握特殊性。
2.金属的用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铁制、银制?因为铁的导电性比铜差,银的价格高,不经济。
为什么电灯中的灯丝用钨丝而不用锡制?因为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锡受热会熔化,而引起断路。
为什么菜刀、镰刀用铁制而不用铝制?因为铁的硬度更大。
为什么铁制水龙头表面镀铬?为什么不镀金?因为铬的硬度大,而金的硬度较小,且价格高。
3.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二、合金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这些纯金属按一定比例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
合金的特殊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硬度和强度:如纯铝的强度低,只有通过合金化才能得到可作结构材料使用的各种铝合金。
关于铁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铁的知识点总结铁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现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电器等许多领域。
以下是关于铁的知识点总结。
1. 铁的性质铁是一种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Fe。
它的熔点为1538℃,比较容易被氧化,所以在常温下容易生锈。
铁的原子结构中有4个价电子,所以它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各种化合物。
2. 铁的历史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那时候埃及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已经开始使用铁器具。
但是,直到公元前8世纪,铁才开始普及。
中国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非常发达,可以制作出高品质的钢铁。
3. 铁的制备铁的制备通常分为两种方法:(1) 炼铁方法:利用高温还原反应把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去除杂质,然后铸造成型。
炼铁的过程分为露天炉、高炉和直接还原炉三种方式。
(2) 冶金方法:利用铁的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将铁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冶金方法常常用于高品质钢铁的制备。
4. 铁的应用铁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建筑:铁钢材料在建筑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如钢结构、铁路轨道、桥梁等。
(2) 交通: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中大量使用了铁材料。
(3) 机械:机械制造、锅炉压力容器、石油化工等领域都需要大量铁产品。
(4) 电器:电子元器件、电力设备中也广泛使用了铁材料。
5. 铁的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大。
同时,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铁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研究改进。
未来,应该还会有更多新型的铁材料和应用方式呈现出来。
总之,铁是人类发展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了解铁的性质、制备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铁这种材料。
初三化学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大小比较
初三化学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大小比较化学中金属的电极电势是指金属在标准状态下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它是评价金属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了解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参考数据。
本文将介绍初三化学中几种常见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钾(K)钾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标准电极电势为-2.92V。
负号表示钾在化学反应中起电子给予的作用,即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2. 钠(Na)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标准电极电势为-2.71V。
相较于钾,钠的标准电极电势稍弱,但仍表明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3. 铝(Al)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标准电极电势为-1.66V。
相对于钾和钠,铝的标准电极电势更为接近标准氢电极,这意味着铝在化学反应中起到的电子给予或接受的作用较弱。
4. 锌(Zn)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76V。
与前面提到的金属相比,锌的标准电极电势更接近于标准氢电极,因此它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适中。
5. 铁(Fe)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44V。
相对于锌,铁的标准电极电势更接近于零,表明铁在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能力相对较小。
6. 铅(Pb)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13V。
相对于前面提到的金属,铅的标准电极电势最接近于零,意味着铅在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能力最弱。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与其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有一定的关联。
标准电极电势越负,说明金属的氧化性越强;标准电极电势越接近零,说明金属的氧化还原能力较小。
这种比较和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列举的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大小比较仅仅是一种对比和分类的方式,这并不是说标准电极电势的数值大小就反映了金属的全部化学性质。
金属的活性还与其它因素(如环境条件、反应物浓度等)有关,所以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或应用中仍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襄樊五中】第11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2节《铁和铁的化合物》第1课时
高二化学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2课时)第一课时【说明】:本练习配套人教版化学读本,题目有一定的难度,适合省级示范高中或一些学校的优生使用,也可以作为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资料适用。
完成本练习的时间为30分钟,如果是高三第一轮复习,完成时间为20分钟。
后面有配套的标准答案,是经过认真审查的。
【练习题】1.在氯化铁与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搅拌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固体残渣的质量与原铁粉的质量恰好相等,则原溶液中FeCl3和CuCl2物质的量之比为()A.7︰2 B.2︰7 C.5︰2 D.2︰52.将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当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的质量变为8.2g,则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5mol·L―1B.0.25mol·L―1 C.0.025mol·L―1 D.0.125mol·L―13.常温下把铁片分别加入到下列溶液中,铁片能溶解,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稀硫酸B.浓硫酸C.硫酸铜D.硫酸铝4.为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瓶被腐蚀,钢瓶装氯时必须()A.充入稀有气体B.除去铁锈C.彻底干燥D.放入铁粉5.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反应制得的是()A.CuCl2B.FeCl2C.CaCl2D.ZnCl26.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铁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其原子M电子层上有______个电子,Fe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Fe3+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
7.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所示框图进行反应。
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1)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请填化学式)(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金属强度排名
常见金属强度排名各种金属的硬度排名:钨,钛,氚,锇,铁,钢,锆,铬,钒,钽,这几种金属的硬度非常高,并且也很稀有。
这些金属能够用于生活以及工业,并且在生活中以及工业上是必不可少的金属。
金属的硬度排名:1、钨钨是世界十大最坚硬的金属之一,这种物质是在地球上发现的稀有金属,是自然形成的一种金属。
在1781年这时候就已经被发现,并且成为了一种新元素。
这种金属的燃点非常高,并且沸点也非常高,但是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带有一定的毒素。
2、钛钛本身有光泽度,从外表上观察成银色,并且密度很低,强度却非常的高。
不怕海水的腐蚀,一般用于工业生产。
这种金属具有一定的友好性,所以能够提供给人类使用。
3、氚氚也是新发现的一种金属,非常的稀有。
主要出自于美国,中国,斯里兰卡等等地区。
这种金属与其他的元素很难分离,有一定的聚合性。
4、锇锇在所有金属中密度最高,并且也非常的稀有。
表面有一定的光泽,不会受到水以及酸的改变。
经常会被当作催化剂使用,也会用于工业生产中。
5、铁铁在所有的金属中是最丰富的,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并且价格比较低廉,与其他金属相比较。
用途非常的广泛。
不论是食品还是容器,甚至到制造汽车,都会使用到铁。
6、钢钢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其硬度非常好,并且还有一定的韧性。
主要用于船舶工具,机器武器等等。
在建筑材料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且在人类的生活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7、锆锆属于过渡金属,表面呈银灰色,有很强的耐腐蚀性。
经常会用于制造管道以及管件等物品,同时还会用于制作钢铁合金,砖,陶瓷等等。
8、铬铬本身具有很强的光泽,但是非常易碎,表面也是银灰色,具有一定的抛光度与空气结合,不会出现褪色的情况。
但是如果在氧气中,那么会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9、钒钒具有一定的柔软度,非常稀有,韧性很强。
表面呈灰白色,大多会用于制作发动机,轴承,齿轮灯的。
同时还可以作为药品的辅助元素,发源地是南非以及俄罗斯。
10、钽钽表面会有氧化膜,在工业上用途比较广泛,经常会用于制作发动机,电容器等等。
镁、铝、铁的性质
镁、铝、铁的性质镁、铝、铁、铜等是常见的几种重要的金属元素,特别是铁和铁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因此铁和铁的化合物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
铁的考查重点是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铝及其化合物也不容忽视,铝的考查重点是铝三角关系,这部分知识常以实验题、推断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出现。
该部分知识点易出现的问题:①不能正确书写镁与二氧化碳、铝、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以及溴化亚铁与氯气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误认为氢氧化铝能溶于氨水等。
未来高考预测:以铁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为线索,设计实验题;利用Al3+、AlO2-、Fe3+的双水解知识命制无机框图或离子组合题;围绕铝三角、铁三角设计创新题型;另外利用Al3+、AlO2-、Fe3+的双水解知识以及Fe2+的还原性考查离子共存问题。
我们认为这些题型在今后的高考中都是出现几率较大的题型。
镁、铝、铁、铜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重要的金属,在高考中频频出现,现将其化学性质归纳、比较如下,供同学们复习参考:化学性质镁铝铁铜与O2反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2Mg +O22 MgO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4Al +3O2 2 Al2O3过度元素,第四周期,第Ⅷ族,在氧气中点燃燃烧3Fe +2O2Fe3O4过度元素,第四周期,第I B族,加热氧化2Cu + O22CuO与其它非金属反应Mg+Cl2MgCl2Mg + SMgS3Mg+N2Mg3N24Al+3Cl22AlCl32Al + 3S Al2S32Fe +3Cl22FeCl3Fe +S FeSCu + Cl2CuCl22Cu + S Cu2S与酸反Mg + 2H+===2Al + 6H+===2Al3++ Fe + 2H+=== Fe2++ 稀盐酸、稀硫酸不反应应Mg2+ + H2↑(与硝酸反应复杂,硝酸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可以是NO2、NO、N2O或硝酸铵等)3H2↑(常温下遇浓硝酸、浓硫酸钝化)H2↑(常温下遇浓硝酸、浓硫酸钝化,加热时反应,且反应复杂,硝酸的浓度、用量以及铁的用量不同,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不相同)Cu+2H2SO4(浓)CuSO4+ SO2↑+2H2OCu+4HNO3(浓) ==Cu(NO3)2+ 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与碱溶液反应不反应2Al + 2H2O +2NaOH ===2NaAlO2 + 3H2↑不反应不反应与某些盐溶液反应Mg + 2NH4+===Mg2++H2↑+2NH3↑2Al + 3Cu2+===2Al3++3CuFe + Cu2+=== Fe 2+ +Cu湿法炼铜Cu +2Ag+=== 2Ag + Cu2+与氧化物反应2Mg + CO22MgO + C 8Al+3Fe3O49Fe+ 4Al2O33Fe + 4H2O(g)Fe3O4+ 4H2【例题1】(2011广东高考10)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究讨Mg的活泼性B. 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 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 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解析:本题考察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2个铁原子化学符号
2个铁原子化学符号Fe(铁)和Fe(铁)是两个铁原子的化学符号。
铁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Fe,原子序数为26,原子量为55.845。
铁是地壳上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用于建筑、制造业、冶金过程等领域。
铁的化学符号Fe源自拉丁文Ferrum,代表了这个金属元素的起源和历史。
在化学中,化学符号用于标识元素,并在元素周期表中进行分类和排列。
每个元素的化学符号由一个或几个字母组成,通常来自元素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
铁原子的化学符号Fe表示了一个铁原子的存在。
化学符号Fe由大写字母F和小写字母e组成。
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符号用于表示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变化过程。
两个Fe原子可以通过化学键形成Fe-Fe键和Fe2+离子,参与各种化学反应和复合物的形成。
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金属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矿石的形式存在。
铁矿石主要包括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可以通过矿石的提炼和冶炼得到铁金属。
铁的冶炼过程包括矿石的选矿、炼焦和高炉冶炼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净的铁金属。
铁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建筑、制造业、交通运输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铁和碳可以合成钢,钢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建筑结构、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等领域。
铁还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工具、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
铁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人体中起着关键作用。
人体中的血红蛋白含有铁离子,负责携带氧气,供给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缺铁会导致贫血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摄入适量的铁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总结而言,Fe(铁)和Fe(铁)是两个铁原子的化学符号,代表了这种重要的金属元素。
铁在工业和生物学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人类的发展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