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课时作业10鸦片战争岳麓版必修1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总结课件岳麓版必修1
5.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战败的根源是清 政府军事实力的落后。 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战败的根源不 是军事实力的落后,而是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清政府的政 治腐败才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 6.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正义性,因而具有历史的进 步性。 错误。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正义性,但不具有历史进 步性。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具有鲜明的爱国性和正义性;但其盲目排外,排斥包括先进生产 力在内的西方文明,带有浓厚的愚昧落后色彩。
三、中国人民探索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 1.广泛性:这是由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列强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各阶 级的利益,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必然具有 一致性。 2.趋外性:具有普遍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特 点。人们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 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 3.层次性:在学习西方内容上具有不同层次。出现这一特 点的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 更主要 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
13.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与西方的宗教理论完全相同。 错误。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与西方的宗教理论不同。洪秀 全的“拜上帝教”是把西方基督教教义、 中国古代儒家大同思想 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而创立的宗教理论。 14.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在太平天国控制 的大部分地区实行。 错误。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这一 纲领只在少数地区实施, 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原来的封建剥削方 式——“照旧交粮纳税”。
二、近代前期重大抗争与探索的特点、贡献及影响 1.近代前期民主革命运动的特点 (1)革命具有广泛性。 (2)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 (3)革命具有层次性、阶段性。 (4)革命具有继承性。 (5)取得一定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作业14 五四爱国运动 岳麓版必修1
课时作业14 五四爱国运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83页]一、选择题1.(2017·兰州高三统测)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
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
这突出表明(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
答案:A2.(2017·大连调研)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
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
……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在此,梁漱溟( )A.赞扬了“五四”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肯定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解析:本题考查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由材料关键信息“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等,材料主旨强调的是要理性爱国,要在法治框架下爱国,D项表述准确。
A项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
B、C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答案:D3.“……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
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
……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解析:戊戌变法没有工人参与,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农民,故B 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与列强争抗”,故C项错误;“学子激扬焚佞府”指学生烧毁了曹汝霖的宅子,“群团奋起激街巷”指群众的游行,“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是指上海工人罢工,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故D项正确。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作业13 辛亥革命 岳麓版必修1
课时作业13 辛亥革命[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81页]一、选择题1.(2017·广安模拟)19世纪60年代,汉族地主官僚为核心的清朝统治集团发起洋务运动,史称“同光中兴”;1898年力主变法的光绪帝被囚,百日维新流产;1911年“皇族内阁”的诞生导致清廷汉官离心,空前孤立。
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曲折B.统治者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C.地主阶级阻碍近代化进程D.权力结构变动影响近代化进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错误,题干中的洋务运动不是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B项错误,百日维新流产不能体现统治者对西学的认识逐步加深;C项错误,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掀起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由题干描述的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的结果可知D项正确。
答案:D2.(2017·天津滨海新区五校联考)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该诏书(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C.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析:材料中“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说明清帝退位时没有发生重大流血事件,属于和平方式,故A项正确;“共和立宪国体”指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共和体制,故B项错误;封建制度结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是1912年1月1日,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3.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
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
”这表明(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解析:材料“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说明不是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国外的动态,故B项错误;袁世凯只是表面赞成民主共和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多数人支持共和制,说明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故D项正确。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元评估检测(三)第三单元(45分钟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江西模拟)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免滋讼端.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藉此条款内容,英国获得了下列哪项特权( )A。
协定关税 B.领事裁判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D。
永久居住权【解析】选B.材料未涉及协定关税,故A错误;据材料“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可知为领事裁判权,故B正确。
2.(2017·湖北重点高中模拟)“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
”这里的“它"应是指()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
鸦片战争【解析】选C。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材料中“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相符,故C正确。
3。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进行对外交涉—-五口通商大臣,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驻广州。
1859年,将五口通商大臣移驻上海。
1861年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
1866年,改称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兼任.这种转变实质上反映了( )A。
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B。
中国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C。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启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解析】选D。
材料描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涉外部门地理位置的变化,管辖范围逐渐扩大;涉外部门的规格不断提高,这实质上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故选D。
4.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这段言论( ) A.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B。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作业10 鸦片战争 岳麓版必修1-岳麓
课时作业10 鸦片战争[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5页]一、选择题1.“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B.制止某某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解析:依据材料判断“害人之物”为鸦片,鸦片走私是“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导致某某大量外流。
材料与医治官场腐败无关,故A项错误;禁烟运动打击鸦片走私,制止某某外流,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危机,故B项正确;禁烟运动需要整顿海防,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禁烟运动与增加政府外贸收入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7·威海高三统测)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
……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对此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瓦解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客观上使中国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向西方学习D.没有西方打开中国古老帝国的大门就不会有中国的近代化解析:本题材料“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
……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反映了该西方学者片面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客观积极作用。
因此D没有西方打开中国古老帝国的大门就不会有中国的近代化,是不正确的,应选D。
答案:D3.(2017·某某高三统测)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某某条约》中的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的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高效整合 岳麓版
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高效整合岳麓版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全面认识列强侵华1.主要侵略方式(1)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
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3)从结果看:除了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说明了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二、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1.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觉醒的本质内涵是民族认同感和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各民族之间空前形成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也在各民族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达到了升华。
(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中日甲午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中日甲午战争、列强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的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
(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地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跟踪演练·强化提升3.7Word版含答
跟踪演练·强化提升【高考真题】1.(2016·江苏单科·T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解析】选D。
本题以《天朝田亩制度》为切入点,考查这个纲领所处的时代背景。
“财产共有”即平均主义的思想,A、B、C都对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思想产生了影响,故不选。
“中体西用”思想是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强调“师夷长技”,与《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思想不符,故D错误,符合题意。
2.( 2015·海南单科·T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解析】选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来之所以进行调整,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即立法服从于政治需要,故A表述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故B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修订是因人设法,所以不能标志中国从人治走向法治,C错;1912年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错。
3.(2014·海南单科·T1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
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解析】选B。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课时跟踪检测五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岳麓版
课时跟踪检测(五)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淮南模拟)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
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
这种变化说明( )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解析:选A 工业资产级的利益是推销商品掠夺原材料,而鸦片贸易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无力购买商品,故A项正确;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是1840年,推行鸦片贸易合法化,说明鸦片贸易是有利可图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1905年自由党上台提出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但并未充分体现政党的利益,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并未有反思的意思,只是客观陈述英国对鸦片贸易的态度的转变,故D项错误。
2.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
这( )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C.是出于保护林则徐的需要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解析:选A “林则徐禁烟”是道光帝所批准的,但材料中其又“向英军表示”要“重治其罪”,故A项正确。
3.(2016·贵阳一模)“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
故特明宣定例。
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B.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C.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D.是清朝皇帝天朝上国思想的反映解析:选A 根据材料“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将鸦片永断来源”可知,清政府允许外国进行正常的贸易,但是明令禁止鸦片贸易,故A项正确;根据“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可知,并未剥夺洋商的在华贸易权,故B项错误;材料论述外商在华贸易,而非对他国立法、执法,故C项错误;材料部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思想,但更多体现的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管理和主权,故D项错误。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3.6
国封建自然经济国卷Ⅰ·T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
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
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
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
2.经过: (1)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_________,攻占 广东海面 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 (2)第二阶段:1841年初强占_______,并攻占东南沿海一 些城市,清政府屈辱求和。 香港岛
3.结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割 _______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开放_____、厦门、 香港岛 广州 福州、_____、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英双方协定关 宁波 税。 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
天津条约 》 承认《_________ 有效
4.影响: (1)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2)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_________兴起。 洋务运动
【纵横联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国情对比
中国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 朝政日益腐败
英国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 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
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 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 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
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 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 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 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
2018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3.单元总结 课件(58张)
答案:示例一 主题: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程。(或近代西方列强的侵 华史)(2分) 关键词: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2 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 侵华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鸦片 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使中国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被迫签 订《马关条约》,西方列强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
面貌焕然一新。
主题一 【重点分析】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三大阶段
1.19世纪40—60年代 (1)特征:①侵略方式上,以发动俄美两国随后。
(2)影响:①政治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思想上,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④外交上,国 门大开,清王朝被迫开放。
【观点拓展】 马克思论第二次鸦片战争 简单地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 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 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 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 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
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 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 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 衡量。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1)特征:①侵略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 实行“以华制华”;经济上,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 输出为主。②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
(2)影响:①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推动了民主革命运 动的高涨。②经济上,严重摧残了中国的民族经济,自 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③思想上,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思 想对封建思想形成了巨大冲击,新文化运动更是动摇了 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④外交上,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 结,反动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课时作业11 太平天国运动 岳麓版
课时作业11 太平天国运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7页]一、选择题1.(2017·湛江模拟)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解析: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如上海开埠、《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海军控制广东一带海域和基督教在广东流行,实际上都与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关,故A 项正确。
答案:A2.(2017·苏锡常镇模拟)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
”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宣扬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但定都天京后却贪图享乐,特权思想严重,结果导致“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与农民阶级无关,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主张“扶清灭洋”,与“平等的许诺”无关,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与农民阶级无关,故D 项错误。
答案:A3.(2017·景德镇模拟)《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
”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解析:《天朝田亩制度》的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与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是不相符的,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古代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体现,故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下每户劳动所得仅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广大农民群众为追求平等、平均社会而做出的选择,不是因为战争环境才颁布的,故D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过关训练 岳麓版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过关训练岳麓版(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 )A.国际地位的变化B.社会的变迁C.战败的结局D.经济的落后B[从“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可以看出该观点并不是强调中国国际地位变化和战败的结局,故A、C两项错误;从“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中国社会的变迁,从传统的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故B项正确;材料中重在强调中国社会的转变,与中国的经济落后与否无关,故D项错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
这表明( )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C.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太平天国运动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开埠设关”可知,中国重视自身利益,故C 项正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项错误。
] 3.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D[A项只能表明“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排除;B项只能表明“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排除;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故C 项错误;根据材料“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故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0 鸦片战争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5页]
一、选择题
1.“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病疾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解析:依据材料判断“害人之物”为鸦片,鸦片走私是“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材料与医治官场腐败无关,故A项错误;禁烟运动打击鸦片走私,制止白银外流,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危机,故B项正确;禁烟运动需要整顿海防,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禁烟运动与增加政府外贸收入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7·威海高三统测)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
……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对此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瓦解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客观上使中国知识分子抛弃自大陈腐的观念,开始注目世界,向西方学习
D.没有西方打开中国古老帝国的大门就不会有中国的近代化
解析:本题材料“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
……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反映了该西方学者片面强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客观积极作用。
因此D没有西方打开中国古老帝国的大门就不会有中国的近代化,是不正确的,应选D。
答案:D
3.(2017·长沙高三统测)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中的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的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信息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据材料“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可知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当时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材料不能说明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予西方国家某些特权,并非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故B 项错误。
答案:D
4.(2017·济南高三模拟)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对外界的世界不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其他地区皆是“蛮夷之地”。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加深,清朝统治者的传统观念受到强烈冲击,不得不改变对西方国家的看法和称谓。
答案:B
5.(2017·嘉兴月考)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
该条款涉及( )
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
解析:“诉讼推给外人处置”说明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故A项错误;领事裁判权使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故B项正确;巡查贸易权使中国丧失了对自己领海的控制权,故C项错误;关税协商使中国丧失了关税主权,故D项错误。
答案:B
6.(2017·黄山模拟)
右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
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
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TREATY)的是( )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D.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解析:从漫画的时间和事件,可知体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外国签订《天津条约》的史实,A项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故A项错误;B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故B项错误;C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故C项正确;D项是《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故D 项错误。
答案:C
7.(2017·邯郸模拟)1877年,清政府派出郭嵩焘、刘锡鸿一正一副两位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为此郭嵩焘不得不要求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英国以不符合国际惯例为由,拒绝承认刘锡鸿的外交身份。
这反映出当时( ) A.传统“理藩”理念依然存在
B.清政府不具备近代外交的理念
C.清朝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D.英国政策的出发点是国际惯例
解析:“清廷只是按照传统方式给其谕旨”,故A项正确;“清政府派出……驻外公使到达伦敦……清廷补版国书,充当公使”可知,具备近代外交的形式,故B项错误;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而当时是“1877年”,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8.(2017·宝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回顾历史,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
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
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
比鸦片问题远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
确实,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与中国人对商业的鄙视态度是无法共存的。
由工业革命产生的力量与通过变化获得的进步思想,推动了西方向海外扩张,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这股潮流。
不幸的是,清朝宫廷与中国的士大夫对这些事实一无所知,因此,中国与西方碰撞时便显得极其痛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催化剂,使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产生了变化。
——刘卫川《鸦片战争前后差异》
材料三鸦片战争用火和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潮流。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双方冲突表现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三,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催化剂。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以及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可从国家观念、国际体系、经济观念等角度分析。
第(2)问从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回答即可。
答案:(1)国际体系上:中国朝贡体系,讲究尊卑有序原则。
英国外交往来体系讲究平等原则。
国家类型上: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英国民主政治确立。
治理模式上:中国人治,英国法治。
经济模式上: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下手工劳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下机器生产。
经济观念上:中国重农抑商,英国自由贸易思想。
思想观念上:中国思想专制,英国思想解放。
外交体制上:中国闭关锁国,英国海外扩张。
(任答三点即可)
(2)政治转型: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转型:自然经济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化起步。
思想转型:盲目自大到向西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