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案第1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基础
第一节 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手电筒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用电器,同学们手电筒的电路图,观察此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

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

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巩固:观察下列连接,哪些是电路
二、电路的状态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思考、提问
观察
由学生观察
得得出电路
有哪几部分组成,并指出
讲解
练习巩固
提问回答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巩固:判断下面各是什么电路?
通路断路
短路短路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t
q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例题:有一导体在2 分钟的时间内有60C的电荷通过导体的横截面,则这段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流为多少?
3.电流的方向
(1)实际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参考方向:
a.任意选定的电流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或正方向。

如图所示:
b.参考方向可用箭头表示,也可用字符I的双下标表示,如图所示可用Iab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可由a指向b
c.在某一选定的参考方向下,如经过计算其电流为正值,表示参考方向与电流真实方向一致,如果电流为负值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真实的方向相反。

如:某电路中电流为I=-3A,说明电流I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d.只有数值而无参考方向的电流是无意义的
e求解电路时,必须首先选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且认为电路中所标电流方向都是电流的参考方向讲解其公式
说明其单位
引出例题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思考己知量求解未知量
重点讲解电流的方向,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引出例子
a b
I
(1)符号:R (在电路中的图形符号: )
(2)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k Ω,兆欧——M Ω 换算关系:1 k Ω=103Ω,1 M Ω=103
kΩ 典型例题:
1.有两根同种材料的电阻丝,电阻之比是4:3,横截面积之比是3:2,则它
们的长度之比是2:1
分析:由电阻定律R = ρ S
l
得 R1:R2=2:1
巩固练习:P 书15 (4)
2.有段电阻是16Ω的导线,把它对折起来后作为一条导线用,电阻值是4Ω
分析:电阻定律R = ρ S
l
电阻丝对折前后体积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则对折后的电阻为4Ω
巩固练习:有一根10Ω的电阻丝,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后并成一根新导线,其阻值为:2.5Ω 3.有一根10Ω的电阻丝,将它均匀的拉长为原来的2倍,拉长后电阻丝的阻值为:40Ω
分析:电阻定律的应用,电阻丝拉长后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面积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倍(此处学生理解有些困难,可用一条面来比喻,越来越长的情况下它的横截面积会变小),则拉长后的电阻值为40Ω
通过电阻定律公
式分析得出结果
电阻定律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快速进
行回答
练习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4) ~ (7)。

2.选择题(3) 、(4)。

小结
1.电阻定律的内容;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3.伏安特性曲线。

布置作业 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3.填充题(5) 。

4.问答与计算题(2)、 (4)、 (5) 、(6) 。

小结1.电能和电功的计算。

2.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概念。

3.焦耳定律的内容。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3.填充题(6)~(8);
4.问答与计算题(7)、(8)。

课题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
课型
复习课
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