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名篇导读》-雨巷》与《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美

合集下载

《雨巷》和《再别康桥》的复沓之美

《雨巷》和《再别康桥》的复沓之美

《雨巷》和《再别康桥》的复沓之美作者:钱卓玛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12期从《诗经》《楚辞》一直到现当代新诗,复沓手法散发出不朽的艺术魅力,发挥着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暗示思路脉络、加强韵律节奏等作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收录的《雨巷》和《再别康桥》体现了现当代新诗对复沓手法的完美秉承,代表了中国现代新诗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弘古创新和对外来文化元素的兼收并蓄,彰显出中国新诗“和而不同”、秉承民族文化温婉典雅的特色。

以下拟从《雨巷》和《再别康桥》传承中国古典诗词的复沓艺术手法方面,谈谈作品在复沓回环中深化诗人复杂深沉而又强烈鲜明的情感。

一、《雨巷》:复沓,让怅惘更深《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当时的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怅惘与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怀融于其间。

1.首尾“起结复见”的段式复沓《雨巷》的首尾两节仅仅更换了一处动词,即由首节的“逢着”变为末节“飘过”。

动荡的社会现实给诗人带来了“孤独”“彷徨”“迷茫”和“愁怨”,但是诗人的内心还“希望”“逢着”一位与自己同病相怜“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人在雨巷中经历了短暂的、带有浪漫情调的、梦幻般的“奇遇”之后,隐隐的希望变成了深深的失望:“逢着”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只能如梦幻中“飘过”。

从“逢着”到“飘过”,两个动词的变换不仅形象地再现出诗人的心绪变化,而且使诗中渲染的那种因理想破灭而无法挽回的苦闷、哀怨与无奈、怅惘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了。

2.贯串“我”与“丁香姑娘”雨巷相遇过程中的词句复沓《雨巷》的每一节都有词句复沓。

在2~6节中,诗人用一组镜头,通过大量的词句复沓描绘了“我”与丁香姑娘的“雨巷奇遇”:2~3节写丁香姑娘现身雨巷(出现),三个“丁香一样的”和两个“哀怨”写其容颜,两个“像我一样”写其神态;第4节写丁香姑娘走近(相遇),两个“走近”和两个“像梦一般的”构成对眼神“凄婉迷茫”的特写;第5节写与丁香姑娘擦肩而过的相离(分离),两个“飘过”突出相遇相会之短促,两个“远了”突出“我”目送之依依不舍;第6节写丁香姑娘远去(消失),“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形成意义复沓,突出了雨巷中“逢着”丁香姑娘就是一场短暂的“梦”,更大的失落、更深的悲哀占据了诗人的内心。

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2 诗两首从容说课《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

望舒先生的《雨巷》是先生的成名之作,发表于1928年。

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他重游当年求学之地——英国剑桥大学后的返国途中,诗中缠结着诗人难以挥去的万千离愁。

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

因此,教学上,重点在品味诗歌的“美”,品味纯美的意境、绝美的语言、唯美的情思,尤其应品味语言所呈现出的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

一定要紧扣语言本身去感受,通过反复诵读、潜心品读等手段,辅之以音乐的效果,调动联想、想象的能力,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拟定两课时。

教学设想:第一课时:简介两位诗人及其创作的相关背景,然后通过听录音范读,学生以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诗歌,并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二课时:品析诗中最优美的语言,借助音乐的力量,运用配乐朗诵的方法,进一步感悟诗歌之美,并最终达成背诵的目的。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美之所在、美之真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维目标1.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方法,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2.理解诗歌的情感,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体会优美的意境所造就的艺术效果。

3.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反复诵读,感受语言之美。

4.合作探究,品悟意境之美。

5.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感悟诗人的情感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获得一次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创设氛围,营造气氛【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以徐志摩先生的诗谱上曲演唱的歌,同时多媒体展示诗作】师怎么样,大家有什么感受呢?生我陶醉了。

生美!实在是美!师对,美!诗美,音乐也美。

而今天我们的确要欣赏中国新诗当中两篇唯美的佳作。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两遍。

师同学们都已经从感性上接触到这两首诗了,请把你的直觉告诉大家,你觉得更喜欢读哪一首呢?生我喜欢《雨巷》。

高考语文必修课《雨巷》《再别康桥》课文分析与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必修课《雨巷》《再别康桥》课文分析与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必修课《雨巷》《再别康桥》课文分析与知识点总结第2课《诗两首》《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诗两首》知识点1、《雨巷》在艺术上有何特色?《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

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乐感。

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2、《雨巷》在意象选用上的特点及好处是什么?《雨巷》中应该说有三个主要意象:“雨巷”、“我”和姑娘,这三个表面上看似并不特别的意象事实上深藏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时空关系,不仅使整首诗所营造的情境显得模糊、虚幻、迷离,更使得对诗的意义的理解也有了含混复杂的多义性,三个意象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它们统一于一个空间画面内,而且有着同样的情感底色:“独自”、“彷徨”的“我”、“悠长”、“寂寥”、“颓圮”的“雨巷”和“哀怨”、“凄清”、“迷茫”的“姑娘”共同构成了一个黯淡、低沉,迷离而幽长的空间,给人们带来一种孤独、冷寂又带迷茫的情绪。

这三个意象的空间关系又是动态的,三个意象在移动中彼此衬托相互呈现:移动是随着“姑娘”的“飘过”展开的,在这种轻缓的“飘过”中,“姑娘”展演着她的颜色、眼光、气味和姿态,“雨巷”也逐渐因为不断绵延的“悠长”、“雨的哀曲”和“颓圮的篱墙”变得更为具体,而“我”的期待和梦想、失望和迷茫随着“姑娘”的身影隐隐显显。

《雨巷》《再别康桥》诗两首学案课后知识总结

《雨巷》《再别康桥》诗两首学案课后知识总结

诗两首1.重点字词彷徨寂寥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哀怨凄婉太息颓圮青荇招摇揉碎浮藻长篙漫溯斑斓笙箫2.文学常识“新诗”又称“现代诗”,与旧体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等。

自由诗,是现代诗的一种,是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方面都较为自由的诗,它不受格律的严格约束,可以根据内容和感情的需要在形式上自由变化,但必须要有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

创始人为美国诗人惠特曼,我国“五四”以来很流行这种诗体。

《雨巷》和《再别康桥》都属于自由诗。

戴望舒(1905~1950),笔名有戴梦鸥/江恩等。

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32年曾赴法国留学,1935年回国。

1936年与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人创办《新诗》月刊。

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四部。

《雨巷》是他的前期代表作以及成名作,因此他又有“雨巷诗人”的雅号。

戴望舒早期熟读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作品,受法国象征主义/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

《雨巷》写于1927年,当时《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这样评论这首诗:“它给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徐志摩(1897~1931),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人。

1918年赴美国留学,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大学求学的两年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以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徐志摩1923年参与并发起创立新月社(新月社是五四以来最大的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的文学社团,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新月派反对诗歌散文化,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浅议《雨巷》中的意象及艺术特点

浅议《雨巷》中的意象及艺术特点

浅议《雨巷》中的意象及艺术特点《雨巷》是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创作的一首颇具影响力的诗作。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多雨的静谧巷子,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如梦如幻般的诗意境地。

接下来,我们将从意象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从意象方面来看,《雨巷》中运用了许多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味的意象表达,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诗中的“雨巷”意象展现了无尽的孤寂与希望,是诗人内心挣扎的象征。

此外,“丁香般的姑娘”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涵:一方面,它传达了美丽、纯洁与希望的美好形象;另一方面,它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

同时,“泥泞的地”、“漫无边际的雨”等意象都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助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愈发深邃。

从艺术特点来看,《雨巷》在辞藻和修辞方面展现了独特之处。

首先,诗的辞藻优美清新,诸如“深深的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等描绘都显得极具诗意。

词汇的选用既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同时又形成了恰如其分的对仗,令人耳目一新。

其次,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也堪称惊艳。

仿佛通过拟人手法,诗人把“雨”视作生活中的敌人,寓意着生活的不易。

同时,“顺着泥泞的地,再走五步,和寄一封信”是一种夸张的比喻,强调了雨对生活带来的困扰和压抑。

这样的技巧使得诗中的情感愈发饱满与立体。

此外,句式和语法的特点也为这首诗增色不少。

诗中采用了一种简洁明快的句式,如增强了对意境的表达。

而整首诗的叙述和抒情紧密相联,使得作品在既描绘了静谧雨巷的景象,又表达出诗人自我情感的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启示意味,展现了生活在压抑和困境中仍需要勇敢面对与突破的觉悟。

这都使得这首诗逐渐成为现代诗坛一颗耀眼的明珠。

总之,《雨巷》的意象及艺术特点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寓意性、深入人心的情感抒发和易于引发读者共鸣的诗意美。

它既展示了戴望舒对生活现实和理想的深刻体悟,又通过诗歌修辞的巧妙运用,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精神世界。

正是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得《雨巷》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作。

《雨巷》和《再别康桥》

《雨巷》和《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 1921 年,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1922 年学 成回国。 他在 1922 年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 《康 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第二次是 1925 年 4 月,他重游康桥,归国后写下了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 年,徐志摩第三次游 康桥,7 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 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 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体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音乐美:①押韵。韵脚为:来、彩; 娘、漾;摇、草;箫、桥;来、彩。②音乐和谐,节 奏感强。 ③回环复沓,首节和尾节句式相似,节奏 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绘画美:①全诗选用“云彩、金柳、夕阳、 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语, 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②通过动作性词语, 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 等,使每一幅画面包含动态,给人以立体感。 建筑美: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单行和双行 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字数上看,都 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没有将“我”无限的心事明白地道出来。“似 乎在期待、追求着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 却是那样的遥远而渺茫。” 思路提示二:单从字面上来看,我们完全 可以把诗的情感归结为对“姑娘”的朦胧的爱 情,但优秀的诗作一般都可以有多样的解读。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它其实 也表达了作者陷入人生苦闷时的彷徨心情。诗 中可遇不可求的“姑娘”代表了作者追求又幻 灭的理想。
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 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 下了这首诗。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本诗是他一游康 桥回国前夕写的)
3.文学常识 中国现代诗 中国现代诗歌是指 “五四” 运动以来的诗歌, 主要指新体诗(新诗)。 其特点是用白话语言写作, 表现科学、 民主的新的时代内容,打破旧诗词格律 的束缚,形式上灵活自由。 胡适的 《尝试集》 “五 是 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最早从思 想艺术上显示出一种崭新的面貌。而为新诗地位 的确立作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

《死水》《再别康桥》《雨巷》导读

《死水》《再别康桥》《雨巷》导读

《死水》《再别康桥》《雨巷》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等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2、理解《死水》一诗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反讽”手法,体会“三美”主张。

3、对《再别康桥》,能够借助诗歌意象体会诗歌的画面美。

4、指出《雨巷》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复沓叠句、讲究韵律的音乐美。

死水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当你看到臭水沟里的一沟污水、死水时,你会想到什么?你能把它写成诗来讽刺一种社会现象吗?1925年,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就以“死水”为题,写了一首诗歌《死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原名闻家骅,后改名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他强调新诗要具备“三美”: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称﹚,作品有诗集《红烛》和《死水》。

1946年7月15日闻一多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分子暗杀。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赞扬了闻一多:“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

”1922年,作者旅美留学,他看到了西方文明丑恶的一面,以及旅美侨胞身受的歧视和屈辱,写下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了本诗的深层根基。

【诗歌赏析】师:请大家阅读第一节,并思考这节中“绝望”、“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突出了死水的什么特点?生:突出了死水的凝滞、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特点。

师:“不如”、“爽性”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生:这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表达出作者对死水的厌恶。

师:因此,这一节总写凝滞的死水,并表达了作者的厌恶。

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死水的呢?请一个同学朗读2-4节。

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

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

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引导语:戴望舒的《》和的《》都是意境很美的现代诗,今天小编就分享一篇雨巷和再别康桥对比赏析文章。

中国现代唯美诗之双璧《雨巷》《再别康桥》比较赏析在中国现代发展史上,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说具有举足轻重的经典性意义,堪称现代唯美诗之双璧。

两首诗在艺术风格、意境上既有相通、相似处,又有相反相成相衬的绝妙旨趣。

而且,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某种难以逾越的高度,作为中国现代唯美诗的经典范本,可以说名至实归。

仔细比较欣赏两首诗的艺术风格和情趣,就可以更深刻的领悟到两位诗人殊途同归的艺术氛围、境界和旨趣所在,享受到一种蕴藉风流酣畅淋漓的诗意之美。

一我之所以把这两首诗称之为“现代唯美诗”,是因为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都明显的体现了一种唯美的艺术追求,都体现了一种玲珑剔透、精致典雅的形式美以及和谐铿锵、轻盈柔婉的音韵节奏美;而在诗歌意境的营造上,二者都特别注重追求一种单纯典雅的艺术氛围,而并不特别注重诗意的深刻蕴藉。

所以,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所吸引,也就是说,两首诗首先都是凭借这种形式上的“唯美”风格而引起读者的喜爱的,以至于诗歌艺术内涵上的真正价值反而并不为人注意,或者说,反而显得并不重要了。

这个事实也许正好说明诗歌的形式美其实也可以视为诗歌的真正价值而独立存在的。

然而,当我们在强调二者的形式美的重要意义时,却并不意味着二者在诗意内涵上或许存在着某种缺憾;事实是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品味这两首诗的诗意内涵时,不难发现,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形式和内涵完美组合的结晶,在这里,形式和内涵水乳交融的揉在一起,以致很难将二者严格区分。

当我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轻盈柔美的节奏氛围里、情不自禁的轻轻吟诵出声时(不吟诵出声就觉得不过瘾、不尽兴),就很难说得清诗歌吸引我们的究竟是形式还是内涵了。

这就是这两首诗的迷人之处。

然而我觉得更迷人的是两首诗在同样轻盈柔美节奏中呈现出来的相反相成,交相辉映的艺术境界,构成了两幅风格迥异、色彩对比强烈,然而却同样精美绝伦的画图。

《再别康桥》意象选择的古典美

《再别康桥》意象选择的古典美

《再别康桥》意象选择的古典美《再别康桥》意象选择的古典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虽是一首现代诗,但意象的选择却充满古典韵味,这些蕴含着独特含义的意象不仅为本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浸透了诗人无限眷恋的情感。

诗中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沉默等意象的选择独具特色,既传统又有创新,营造了一种唯美的离别氛围。

在诗歌的第二节,诗人写道“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诗人把柳树比作夕阳中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夕阳下的柳树的美好姿态,也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浓烈而温柔的爱。

在这里,诗人选取“柳”意象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中国古诗中的传统意象,被赋予了“离别”的特定含义。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便是士卒回忆当初离家时,庭院、村落细柳飘飞的景象:当征人与亲人都沉浸在离别之中时,路边的杨柳似乎也变得善解人意起来,那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柔枝,仿佛正张开温情的翅膀,想再与征人握手或拥抱,希望他能再多停留一会,杨柳依依正寓含征人不忍与亲友分别的依恋之情。

自此,这一含有依恋、留别内涵的“杨柳”意象,遂成为后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亲友离别时常用的专有名词。

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柳”因与“留”谐音,所以,亲人、朋友离别常攀折杨柳,以“折柳”来表达祈求吉祥平安、生命常在、早归故里的情感和愿望,通过攀折杨柳来抒发离别之痛,诉相思之苦,道平安之情,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这样的例子在古诗中比比皆是,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通过夜中听《折杨柳》曲,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其中的灞桥柳色是年年送别的见证人;无名氏的《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烟柳织成愁”写出了离别的轻愁;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伤别名句……可见,在古诗中,“柳”是书写离愁别绪必不可少的“背景”或“道具”。

现代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现代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雨巷—象征手法
• 油纸伞:冷漠凄清,神秘、迷蒙、复古、 怀旧的象征
• 雨巷:幽深寂静的雨巷,象征着:①阴暗 的社会环境②追求理想的道路
• 姑娘:空虚、幻灭,令人心生感慨,是美 好理想的象征
•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 • 我:迷失方向,彷徨苦闷的知识分子 • 篱墙:哀怨凄凉
雨巷—中心思想
•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 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 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 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 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并给人 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围。 丁香:未做具体描写,但是丁香在古典文学 作品中一直都是美丽、高洁、愁怨、 哀婉、冷艳的代名词,与诗歌低沉幽 怨的意境相契合。
雨巷—丁香
• 为什么要用丁香形容姑娘? 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 所以中国诗人往往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 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 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自古以来便是纯洁、美好、忧愁的象征 ,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伤连在一起成为 高洁、美丽、忧伤的代名词。
•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 和《灾难的岁月》。
雨巷—戴望舒
雨巷—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反动派对革命 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 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空中 坠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 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 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暗中盼望飘 起绚丽的彩霞。《雨巷》一诗就是诗人的这种心 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 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 的。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意韵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意韵

论徐志摩《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意韵论徐志摩《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意韵摘要: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最为读者钟爱,流播广泛。

其深层原因是此诗频繁运用古典意象,这些古典意象恰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吻合,从而激起审美共鸣。

该文从分析具体的诗歌意象入手,探讨徐志摩《再别康桥》所具有的古典意韵。

关键词:《再别康桥》意象古典意韵在中国新诗史上,徐志摩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其诗作影响力至今不衰,尤其是《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如此为读者钟爱,自有其深层缘由。

表面看,此诗不过抒写诗人的一种不寻常的情感态度,即用潇洒告别来求得情感失意后的内心平衡和安慰,这种诗情又辅以委婉和谐、铿锵清脆的韵律节奏,自然易为多数读者喜爱、接纳。

但细究起来,其深层原因恐怕还是这首诗浓郁的“中国古典诗的味道”[1]。

这“味道”的形成恰是由于诗中多处运用读者熟知的古典传统意象,如“云彩”“金柳”“青荇”“彩虹”等。

而这些意象很容易与读者阅读经验中的古典传统意象吻合,从而激起审美共鸣。

本文从分析具体的诗歌意象入手,探讨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古典意韵。

《再别康桥》中的“康桥”即剑桥,是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诗人为何“再别”康桥?这需从诗人1920年第一次到康桥,并于1922年第一次别离康桥说起。

1920年10月,徐志摩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后,追随哲学家罗素来到英国伦敦,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

其间,1920年10月,作者正是在康桥认识被诗人目为“灵魂之伴侣”的林徽因,并开始热烈追求林徽因,为此,诗人与妻子张幼仪于1922年3月离婚。

可以说,“康桥”是诗人这段炽烈浪漫情感的第一见证。

1921年10月林徽因回国,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爱情亦因林徽因的拒绝而告终。

此时,他处于低潮期,陷入“绝对的单独”的情感之中。

正是在“绝对的单独”中,徐志摩才重新亲近自然。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诗人赞美康河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他经常徜徉在康河岸边,享受康河美景,“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

《雨巷》《再别康桥》

《雨巷》《再别康桥》
这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 1、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 娘”;彩虹似的梦” 2、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 招摇” 3、顶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 康桥” 4、有反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 来”。
中心思想
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 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 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 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
诗中的意象: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 然景物。 这些意象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柔婉清幽的 康桥夕阳图。 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 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 然属性。 在这里,云彩是飘忽不定的,是作者即将离 别的隐喻;金柳与柔波都灌注了作者对康桥 的依恋;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 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 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 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
3.丁香。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 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 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 愁怨。 4.姑娘:一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 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又 可把她当作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 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 未来渺茫的憧憬。
《雨巷》的诗歌意境
作者通过油纸伞、我、雨巷、 丁香花、丁香姑娘、篱墙等意象, 营造出一个晦暗深幽、哀婉忧愁 的意境与氛围,表达了自己失意 惆怅、哀伤颓废的情绪。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 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 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 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 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 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 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 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 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 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 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学年论文《再别康桥》与《雨巷》的比较

学年论文《再别康桥》与《雨巷》的比较

学年论文题目:《再别康桥》与《雨巷》的比较学院(直属系):人文学院专业/年级/班:汉语言文学2009级(1)班学生姓名:陈思位学号:20092101102指导教师:龙瀛老师开始时间: 2011 年 4 月 27 日完成时间: 2011年 5 月 15 日目录摘要 (3)引言 (3)一、新诗的经典绝唱 (3)二、《再别康桥》与《雨巷》的比较 (4)(一)、比较《再别康桥》与《雨巷》的思想感情——轻轻柔柔康桥水,郁郁悠悠雨巷情 (4)1、异国康河情,江南丁香结 (4)2、梦醒悄悄是别离,寻梦悠悠有希冀 (6)(二)、比较《再别康桥》与《雨巷》意境 (7)(三)、比较《再别康桥》与《雨巷》的意象 (8)1、金柳新娘和丁香姑娘 (8)2、沉默的康桥和寂寥的雨巷 (9)(四)比较《再别康桥》与《雨巷》的艺术美 (10)1、音乐美 (10)2、建筑美 (11)3、绘画美 (11)4、语言美 (11)三、结语 (12)四、注释 (13)五、【参考文献】 (13)摘要今天,随着文化的繁荣,各种文学样式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仍然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贴近生活,涌动人们内心的澎湃血液.因此,更多的人在写诗、读诗、赏诗、论诗。

这篇文章从思想感情、意境、意象、艺术技巧等几个重要的方面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戴望舒的《雨巷》进行比较,从而,让我们更进一步体会他们的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出的意境、意象美,艺术技巧对新诗创作的作用。

“康河情"和“丁香结”向我们展现出同一时代的两位青年诗人寻梦路和忧伤的无限柔情。

【关键词】:思想感情意境意象艺术技巧寻梦忧伤引言江南出才子佳人,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的共识,佳人的柔情似水,才子的浪漫不拘,给人无限的憧憬和美的享受!江南的水土孕育出多少优秀的诗人,他们有着水一样的柔情,又有着花间月下的浪漫。

风云变幻的20世纪20年代,涌现出了一批用白话文写自由新诗的开山诗人,其中,徐志摩和戴望舒是最具代表的两位。

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

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

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的《》和戴望舒的《》应该说是新诗的经典绝唱。

这可以看成是新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更多内容请关注网名著阅读栏目。

在中国现代发展史上,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说具有举足轻重的经典性意义,堪称现代唯美诗之双璧。

两首诗在艺术风格、意境上既有相通、相似处,又有相反相成相衬的绝妙旨趣。

而且,两首诗在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某种难以逾越的高度,作为中国现代唯美诗的经典范本,可以说名至实归。

仔细比较欣赏两首诗的艺术风格和情趣,就可以更深刻的领悟到两位诗人殊途同归的艺术氛围、境界和旨趣所在,享受到一种蕴藉风流酣畅淋漓的诗意之美。

比较一我之所以把这两首诗称之为“现代唯美诗”,是因为两首诗在艺术风格上都明显的体现了一种唯美的艺术追求,都体现了一种玲珑剔透、精致典雅的形式美以及和谐铿锵、轻盈柔婉的音韵节奏美;而在诗歌意境的营造上,二者都特别注重追求一种单纯典雅的艺术氛围,而并不特别注重诗意的深刻蕴藉。

所以,一般的读者刚一接触这两首诗,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被两首诗歌轻盈柔和的节奏、美丽单纯的意境所吸引,也就是说,两首诗首先都是凭借这种形式上的“唯美”风格而引起读者的喜爱的,以至于诗歌艺术内涵上的真正价值反而并不为人注意,或者说,反而显得并不重要了。

这个事实也许正好说明诗歌的形式美其实也可以视为诗歌的真正价值而独立存在的。

然而,当我们在强调二者的形式美的重要意义时,却并不意味着二者在诗意内涵上或许存在着某种缺憾;事实是当我们进一步深入品味这两首诗的诗意内涵时,不难发现,两首唯美诗蕴藉的诗意之美其实是形式和内涵完美组合的结晶,在这里,形式和内涵水乳交融的揉在一起,以致很难将二者严格区分。

当我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诗歌轻盈柔美的节奏氛围里、情不自禁的轻轻吟诵出声时(不吟诵出声就觉得不过瘾、不尽兴),就很难说得清诗歌吸引我们的究竟是形式还是内涵了。

这就是这两首诗的迷人之处。

《雨巷》与《再别康桥》赏析

《雨巷》与《再别康桥》赏析

《雨巷》与《再别康桥》赏析一、《雨巷》写作特点1、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描绘*南小镇“雨巷”的图景,诗中的“雨巷”、“独行者”及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无不都是象征*的意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具有象征*的意境。

2、其另一写作特*就是富于音乐*,全诗旋律回荡,节奏流畅,一韵到底,韵律*,停顿分明。

3、诗中还运用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乐感宛转悦耳。

二、《再别康桥》写作特点1、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

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

而这首诗只着*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其三,独具特*的意象选择。

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

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诗人使用了**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

而且通过动作*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3、表现对个人自由天*的追求,从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

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

评《雨巷》意象美

评《雨巷》意象美

评《雨巷》意象美评《雨巷》意象美引言:《雨巷》之美到底美在哪里呢?以下是小编精选的一篇《雨巷》意象赏析,看看戴望舒的雨巷美在哪里?雨巷意象赏析《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品和代表作。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累,诗人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象。

1、雨巷:当时阴沉、黑暗的社会现实。

作者把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的黑暗社会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

2、“我”:抒情主人公,就是在雨巷中孤独的行走着、彷徨着的人。

“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在“我”的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

她默默地走近“像我一样”看来两颗心灵已接近于互相理解了。

然而终于从身边飘然而过。

她的眼光又与“我”重新拉开距离。

相同的抑郁病——彷徨又追求着。

3、姑娘:其实是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的出现,她的步履,颜色连同她的态度与惆怅,莫不带有可望而不可即——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

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这种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重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隍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

4、丁香: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显然寓有深意。

“丁香体弱,乱结拔犹坠”“丁香空结雨中怨”“也蕉不展丁香结,月向春风各自愁”等。

丁香花在仲春时节,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他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爱的诗人的青睐——它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花,丁香姣好,却又容易凋谢。

和丁香一样的姑娘,即做脆,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恐怕也少不了吧。

《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的色彩,抒情主人公“我”也有悲剧的色彩——追求那种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丁香”是用来比喻姑娘的意象,而“雨巷”是“我”和“姑娘”相会的地点或言是环境,在这里,“我”所期待的“姑娘”是心灵美丽、外表妩媚,但难以找到。

雨巷和再别康桥赏析

雨巷和再别康桥赏析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雨巷》和《再别康桥》音乐美的异同:
异:《雨巷》诗的头两节,徨,长,长。

巷,望,香,娘等,这些ang韵的音,每隔一些字交错地出现。

全诗都是这样一韵到底的,既有音乐感,又有鲜明的节奏,抑扬起伏,简直就像唱歌。

这诗中还有芬芳(fenfang)、一样(yiyang)、凄清(qiqing)、惆怅(chouchang)、
迷茫(mimang)、彳亍(chichu)等有共同声母的词,叫双声词,计有15处。

同时,
诗中还有彷徨(panghuang)、消了(xiaoliao)等有共同韵母的词,叫叠韵词。

双声叠
韵词又叫连绵字。

汉语之中的联绵词像辉煌、踌躇(双声),荡漾、清明(叠韵),特
别多,难以计数。

沈约的诗句“偏眠船旋边”,皆同韵母;温庭筠的诗句“檐楹溢艳阳”,皆同声母。

苏东坡还写过全篇叠韵双声的诗。

古人在饮酒时还把双声叠韵作为行酒令,小说《镜花缘》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并先后列出双声叠韵的词一百余个。


声叠韵很有音乐感,这也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该诗韵律自然和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每两行押一韵,每节换新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追求音节的波动和
旋律感,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造成音乐美的艺术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现当代文学名篇导读》
主讲教师:李润霞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5)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你认为现代作家中对乡村与农民描写比较真实的是谁?为什么?请举例详加分析。

2、请从各个角度比较分析《雨巷》和《再别康桥》的异同。

3、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几种类型?你最欣赏哪一类?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4、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迅速,谈谈你最喜欢的网络文学作品和作家。

5、你认为莫言小说中哪个人物写得最好?请结合具体文本详细讨论。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

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雨巷》与《再别康桥》意象的古典美1927年、1928年,中国的社会正是风起云涌,中国的文坛也正孕育着激流。

闻一多的《死水》,鲁迅的《野草》这种情感激烈的文字占据主流。

在这众多文
学作品中,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不得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
的焦点。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成诗于1927年的作品注定承载着那个年代的
记忆——风云激荡的夏天,阴沉狭窄的雨巷,那踽踽独行的孤独者和那个像丁香
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灰白的墙壁,青石的小路,紫色的迷茫,这是诗人留给我
们的隽永的记忆。

不管《雨巷》的文字中透露的是时代的感伤,还是个人情感的
抑郁,这首诗给我们的情感的体验都是一种具有中国古典色彩的含蓄之美。

这种
美让我们整个人安静,沉浸在紫色的忧郁之中。

而1928年,另一位前去悄悄拜访老友的男子,也在那条寂静的康桥上回味
着自己的一幕幕往事。

从马赛归国的途中,他展纸执笔,写下了“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样经典的诗句。

千般不舍,万般离愁正如康河的涟漪荡漾开
来,散发着儒雅的气息。

风云激荡的社会中,这两篇诗歌就像是两点星光,细小却明亮,他们在与整
个社会写作风格大潮流不相应的同时,却彼此相似。

比如:文章结构、韵律上的
音乐性,语言文字上的运用风格,音节、节奏、句读、平仄、或轻重音等音乐元
素。

反复,复沓重叠等表现手法,诗人情感的含蓄性,朦胧性,诗歌在陌生化的
表现上等等,可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对中国古典意象的运用,也就是他们意象运用
所体现的古典美。

首先,这两首诗从整体内容和风格上来看就很符合中国诗歌的写作要求。

《尚书》有云:诗言志。

《诗大序》有:“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的说法。

《文赋》指出:诗缘情而绮靡。

这两首诗都从诗人的个人体
验出发,写自己内心深处对情感、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
闻一多的《死水》还是鲁迅的《野草》,他们都于诗人本身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感。

那条北京的普通臭水沟被诗人赋予了过多的情感,或者说,我们普通人无法
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人生。

但是戴望舒和徐志摩不同,我们作为普通人也会对
雨巷中邂逅的姑娘有所挂牵,我们也会对生活过的学校,与爱人共度过的康河有
深深的眷恋。

我们可以说这两首诗就像古代《诗经》中的诗歌一样,用最淳朴的情感体验来打动我们。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我觉得《雨巷》和《再别康桥》正是《蒹葭》和《关雎》经典的穿越与对接。

《雨巷》和《蒹葭》都是一种“邂逅情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每一次看到这句诗,我们都仿佛看见一位衣袂飘飘的男子,于水边抚琴,用哀伤的嗓音在独唱。

那个“在水一方”的伊人成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伊人或远方理想的追求,“在水一方”也成了若即若离的代名词和诱惑的象征。

《雨巷》中那个“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象征,她代表着诗人心中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

用邂逅来表达希望,穿越千年,这是在水一方的伊人和现代诗人的真正“邂逅”。

戴望舒的邂逅当然也更具有时代性,在思想层面已经超越爱情,他更能激活读者的生命想象。

《再别康桥》和《关雎》在爱情层面也是如此的共通。

故地重游的诗歌在中国不少见,怀念学校生活的文字也很多,但是,我们无法找到一篇比《再别康桥》更悲伤的文字,因为,这里面还有他对爱妻的祭奠。

林徽因的《那一晚》告诉我们,这条康河,是他们共同走过的象征。

而林徽因也正是徐志摩心中的“窈窕淑女”。

同时,徐志摩采用了和《关雎》一样的意象,来表达情感,“波光里的艳影”“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寻梦放歌”,就如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琴瑟友之”。

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同样,我认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更是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点。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看似他告别的是剑桥,是康河,但其实是康河中所承载的他已逝去的爱情。

《关雎》所具有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之美,在这首时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其次,这两首诗对意象的运用更具有古典美。

五四以后的诗人都有自己情有独钟的意象,就像艾青的“大地”“太阳”,冯志的“蛇”,而徐志摩和戴望舒的温婉则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意象美感。

《再别康桥》中,“云彩”、“杨柳”是告别的象征。

让我们联想到“以柳寄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而“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又让我们想到“以柳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