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气象卫星及其特点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遥感卫星是指通过从地球轨道上的卫星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卫星。
它们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辐射能并将其转换为可见或可测量的数据,从而提供了关于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遥感卫星及其具体参数:1.陆地卫星:- 名称:陆地卫星(Landsat)- 参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合作运行,最新一代是Landsat 8-分辨率:光学传感器的分辨率为30米,热红外波段分辨率为100米。
- 波段:Landsat 8有11个波段,从可见光、近红外到热红外。
-重要性:陆地卫星提供了大范围的空间覆盖,并用于土地利用、环境监测、植被研究等领域。
2.气象卫星:-名称:气象卫星(GOES)-参数: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运营,最新一代是GOES-16-分辨率:可见光波段的分辨率为0.5公里,红外波段的分辨率为2公里。
-波段:GOES-16有16个波段,包括可见光、红外和闪电探测器。
-重要性:气象卫星提供了全球气象观测,用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和自然灾害监测等。
3.海洋卫星:- 名称:海洋卫星(Jason)-参数:是由法国航天局(CNES)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的卫星测高项目。
-分辨率:测量海洋表面高度的精度为2.5厘米。
-波段:主要使用雷达测量海洋表面高度。
-重要性:海洋卫星用于研究海洋循环、海洋动力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等。
4.极地卫星:-名称:极地卫星(GRACE)-参数:由德国航天局(DLR)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运行。
-分辨率:提供的重力场数据的精度为微加仑级别。
-波段:使用微波测量卫星之间的距离变化,推测地球的重力场。
-重要性:极地卫星用于研究地球的重力场变化,包括冰川消融、地壳运动和海洋环流等。
5.火星卫星:- 名称:火星卫星(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参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行。
遥感-气象卫星.概要
2、美国“泰罗斯”号气象卫星系列:
美国发射的世界第一个试验气象卫星系列, 1960~1965年共发射10颗,除最后两颗为 太阳同步轨道外,其余的轨道倾角为48° 和58°。为红外观测卫星。呈十八面柱体, 质量是122~138千克,采用自旋稳定,星 上的主要遥感设备是电视摄象机,
3、“艾萨”号卫星:
美国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业务应用 卫星。1966~1969年间先后发射了9颗, 轨道倾角约102 °,轨道高度约1400公 里,云图的星下点分辨率为4公里。
4、“泰罗斯N/诺阿”卫星系列:
这个系列的第一颗卫星在1978年10月13日发射,第二颗卫星和第三颗卫星分别于1979 年和1980年发射。共计划发射8颗卫星,每年一颗,使用到1985年左右。卫星长3.7米, 直径1.9米,发射重量约1400千克,太阳电池阵在最小光照下可提供420瓦功率,采用 太阳同步轨道,倾角99°,高度约850千米,形状近似圆形,周期102分钟。由两颗卫 星同时观测,彼此相隔90°。 卫星携带的气象观测仪器主要有:改进型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 AVHRR)和泰罗斯 业务垂直探测器(TOVS)。改进型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有5个波段通道 。它拍摄的 云图等数据可以实时用137兆赫和1700兆赫两个频段传向地面;泰罗斯业务垂直探测器 由高分辨率红外分光计、微波探测计、平流层探测计3种气象遥感仪器组成 ,它们的星 下点分辨率分别为17、109和147千米。
5、“静止气象卫星”(GMS) :
日本的地球静止轨道气象业务应用卫星, 共2颗,分别于1977年和1981年发射,可见 光和红外云图的星下点分辨率分别为1.25公 里和5公里。
6、“气象卫星”(Meteosat):
欧洲空间局的地球静止轨道 气象业务卫星,共2颗,分别于 1977年和1981年发射,可见光、 红外云图和水汽图的星下点分辨率 分别为2.5公里、5公里和5公里。
气象卫星工作原理
气象卫星工作原理气象卫星是一种通过空间技术收集大气资料的无人机器。
它搭载在地球轨道上,利用先进的观测设备和传感器,能够实时观测和监测地球的大气状况、云图、气候变化以及各类天气现象。
本文将介绍气象卫星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采集、信号传输和数据处理。
一、卫星数据采集1. 天气成像仪天气成像仪是气象卫星上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它主要负责收集地球表面的图像信息。
天气成像仪利用光学技术,可以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通过记录不同波段的亮度和颜色信息,天气成像仪能够捕捉到云层、降雨、雪花等天气现象,还可以提供地表温度、风速等气象参数。
2. 辐射计辐射计能够测量地表的辐射能量,并将数据转化为温度信息。
它通常采用红外辐射测量技术,通过接收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辐射能量,计算出地表的温度分布。
辐射计是衡量地球能量平衡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
3. 气象雷达气象雷达是利用雷达波束扫描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并通过分析返回的信号来探测降雨或其他降水现象的设备。
它能够提供立体的方位信息,对短时强降水和潜在的暴雨天气进行预警。
二、卫星信号传输卫星信号传输是指将卫星上收集到的数据传送到地面的过程。
由于卫星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较远,传输信号存在一定的延迟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气象卫星采用了数码化信号传输技术。
1. 数字信号压缩卫星上收集到的原始数据一般体积较大,为了降低传输成本和时间延迟,需要对数据进行压缩。
数字信号压缩能够将大容量的数据通过特定的算法转化为较小的文件大小,同时尽量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传输协议卫星数据传输协议是卫星与地面接收站之间通信的规则。
常用的数据传输协议包括TCP/IP协议和FTP文件传输协议。
通过这些协议,卫星可以将压缩后的数据进行分组传输,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卫星数据处理卫星数据处理是指将接收到的卫星数据进行解码、解析和分析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借助计算机算法和数学模型。
气象卫星的发展与应用
气象卫星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卫星在气象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日益广泛。
气象卫星是指用于观测和监测地球大气、云系、降水、气候变化等气象要素的人造卫星。
它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和仪器,能够实时获取地球大气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回地面,为气象预报、气候研究、灾害预警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本文将从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气象卫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美国和苏联分别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
这些早期的气象卫星主要通过可见光和红外线传感器来观测云系和降水等气象要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卫星的观测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1980年代,随着微波辐射技术的应用,气象卫星开始能够观测到更多的气象要素,如海洋表面温度、大气湿度等。
1990年代以后,随着多通道、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传感器的应用,气象卫星的观测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气象信息。
二、气象卫星的技术特点1. 多通道观测:现代气象卫星通常搭载多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负责观测不同的气象要素。
通过多通道观测,可以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气象信息。
2. 高分辨率观测:气象卫星的传感器能够以较高的分辨率观测地球表面,从而提供更详细的气象数据。
高分辨率观测对于气象预报和灾害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 实时传输:气象卫星能够实时将观测到的数据传回地面,使气象部门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从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 全球覆盖:气象卫星的轨道设计使其能够实现全球范围的观测,从而提供全球气象信息。
这对于全球气候研究和国际气象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气象卫星的应用领域1. 气象预报:气象卫星提供的实时观测数据可以用于气象预报模型的输入,从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气象卫星还可以监测气象系统的演变,帮助气象部门及时预警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
2. 气候研究:气象卫星观测到的大气温度、海洋表面温度等数据可以用于气候模型的建立和验证,从而深入研究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卫星气象整理
182第一章年4月1日,TIROS卫星升空,开创了人造卫星应用于气象的新纪元。
2.什么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用以什么目的气象卫星: 人造星体,在宇宙空间、确定的轨道上飞行,携带着各种气象探测仪器,以对地球及其大气和海洋进行气象观测为目的,测量诸如温度、湿度、风、云、辐射等气象要素和降雨、冰雹、台风、雷电等天气现象。
3卫星气象遥感探测的特点在空间固定轨道上运行自上而下进行观测全球和大范围的观测使用新的探测技术(遥感探测)提供丰富的观测资料,受益面广(气象+其他领域)4.遥感探测概念在一定距离之外,不直接接触被测物体和有关物理现象,通过探测器接收来自被测目标物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辐射信息,并对其处理、分类和识别的一种技术。
分类按工作方式分为: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按波段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按对象分为:大气遥感、海洋遥感、农业遥感和地质地理遥感等。
设备传感器,运载工具,接收系统内容各类物体的辐射波谱特性及传输规律的研究;遥感信息获取手段的研究;遥感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判读技术的研究。
气象卫星资料直接在天气预报、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气象气象学内容)5.气象卫星的种类按轨道划分: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倾角90度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倾角为0度非同步轨道卫星倾角在90到0之间按功能划分:试验气象卫星业务气象卫星6.现有和未来静止业务气象卫星(了解)中国:FY-2C/D/E(105°E, °E,…)(后续FY-2F, 未来FY-4)美国:GOES –E/GOES-W(135°W , 70°W )(未来GOES-R)欧洲:METEOSAT-5/7, MSG(63°E, 0°E)(未来MTG)日本:MTSAT-1R/2R(140°E)三轴稳定俄罗斯 :GOMS (76°E ) 印度:INSAT (83°E )7.中国的气象卫星的命名: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奇数号 地球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偶数号第二章1.卫星运动三定律(1)卫星运行的轨道是一圆锥截线(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地球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2)卫星的矢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即面积速度为常数); (3)卫星轨道周期的平方与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2.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总能量为:W (总能量)=(m 2v )/2(动能)– μm/r (势能) = –μm/2a 因此,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为2v = μ( 2/r – 1/a ) —— 卫星活力公式 3. 卫星运行周期椭圆轨道: 2T = 4μπ/32a圆轨道: 2T = 42π(R+H)3/μ轨道越高,速度越小,周期越长4.(1)轨道倾角:指赤道平面与轨道平面间的(升段)夹角。
遥感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1、遥感的概念(狭义);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2、遥感系统的组成;信息源: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的信息源。
信息获取: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胶片上。
胶片是由人或回收舱送至地面回收,而数字磁介质上记录的信息则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的卫星接收站。
信息纪录与传输:地面站接收到遥感卫星发送来的数字信息,记录在高密度的磁介质上(如高密度磁带HDDT或光盘等),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信息恢复、辐射校正、卫星姿态校正、投影变换等,再转换为用户可使用的通用数据格式,或转换成模拟信号(记录在胶片上),才能被用户使用。
信息处理:地面站或用户还可根据需要进行精校正处理和专题信息处理、分类等。
信息应用:遥感获取信息的目的是应用。
这项工作由各专业人员按不同的应用目的进行。
3、遥感的分类(按平台、波段、工作方式);(1)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气球等;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地球的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船上,指对地月系统外的目标的探测。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一0.38μm之间;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一0.76μm之间;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一1000μm之间;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一1m之间;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气象卫星工作原理
气象卫星工作原理气象卫星是一种通过卫星技术来观测和监测地球大气状况的设备。
它可以实时获取地球大气的各种数据,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预测天气情况,提供重要的气象服务。
那么,气象卫星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气象卫星的工作原理。
1. 探测原理气象卫星使用一种叫做遥感技术的手段,通过接收和解析来自地球大气的微波辐射,来获取大气的各种信息。
这种微波辐射包含了大气中的水汽、云层等信息,通过对这些辐射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到大气的温度、湿度、云量等数据。
2. 探测手段气象卫星一般携带有红外线和微波探测器。
红外线探测器可以对地球大气的温度进行测量,通过不同波段的红外线辐射,可以获取不同高度和区域的大气温度信息;微波探测器则可以探测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云层情况,进而推断大气的湿度和云量。
3. 数据传输与处理在获取到这些气象数据之后,气象卫星会通过卫星信号传输到地面用户站,进一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地面用户站会将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气象图像,供气象学家和气象预报员进行分析和研判。
同时,这些数据也会通过卫星数据中心整合到全球气象网络中,为全球气象监测提供支持。
4. 应用气象卫星的工作原理使其在天气预报、气候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气象卫星获取到的大气数据,可以有效地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及时发布气象预譔信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帮助。
总的来说,气象卫星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和解析地球大气中的微波辐射来获取大气信息,通过不同的探测手段和数据处理手段,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气象卫星的工作原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测手段,为气象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遥感作业-中国气象卫星简介
中国气象卫星简介注:数据来自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网、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共计成功发射14颗气象卫星数据截止2014年12月31日气象卫星根据其运行轨道不同可以分为太阳同步极地轨道卫星(简称极轨气象卫星)、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简称静止气象卫星)。
极轨气象卫星轨道高度在800~1000公里之间,卫星绕地球南北两极运行,三轴稳定姿态,可以获取全球观测数据。
极轨气象卫星可以为天气预报提供全球的温、湿、云、辐射等气象参数,监测大范围的自然灾害,研究全球生态与环境变化。
静止气象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距离地面约35800公里,与地球自传同步运行,相对地球静止,可以观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其姿态有:三轴稳定、自旋稳定两种方式。
静止气象卫星主要优点是观测频次高,可以捕捉到时间变化比较快的天气现象,主要用于天气分析,特别是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的警报和预报。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种气象卫星的国家,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已经成为国际气象卫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
我国气象卫星以“风云”命名,用单、双数来区别是极轨卫星还是静止卫星。
极轨卫星用单数序号表示,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三号。
静止卫星用双数序号表示,第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二号,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四号。
用英文字母A、B、C等命名同一代卫星中先后发射的在轨运行卫星。
例如,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中的第一颗星命名为风云三号A星,代号为FY-3A。
气象卫星实质上是一个高悬在太空的自动化高级气象站,是空间、遥感、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等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轨道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即:太阳同步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
前者由于卫星是逆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同步,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后者是与地球保持同步运行,相对地球是不动的,称作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又称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
在气象预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卫星云图的拍摄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借助于地球上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向程度而拍摄的可见光云图,只限于白天工作;另一种是借助地球表面物体温度和大气层温度辐射的程度,形成红外云图,可以全天候工作。
卫星种类详细区分介绍
卫星种类详细区分介绍
卫星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和轨道高度等因素,可以大致分为多个类别。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卫星种类及其简要介绍:
1.通信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广播、电话、互联网等通信服务。
这些卫星通常位于静止轨道(静止轨道卫星)或者近地轨道
(低轨通信卫星)。
2.气象卫星:用于监测和研究地球的气象状况,提供天气预报
和气象数据。
气象卫星通常位于静止轨道。
3.导航卫星:提供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导航服务。
GPS卫星
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常位于中等地球轨道(MEO)。
4.科学卫星:用于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观测,如空间天文观
测、地球科学研究等。
这些卫星的轨道高度和轨道倾角会根据任务需求而变化。
5.间谍卫星:用于军事目的,进行地面情报搜集。
通常会采用
各种技术手段来保护其信息安全,轨道信息也可能是保密的。
6.地球观测卫星:用于监测地球表面的变化,包括环境监测、
资源管理、农业监测等。
轨道高度通常在低地球轨道
(LEO)。
7.技术验证卫星:用于验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例如新型
通信、导航或传感器技术。
这些卫星的任务主要是测试新概
念。
8.人造卫星:这包括了载人航天任务中的空间站、轨道飞行器
等。
空间站是一种长期驻留在轨道上的人造卫星,为科学实验和航天员居住提供平台。
9.轨道器:用于探索其他行星或天体的卫星,如月球轨道器、
火星轨道器等。
10.小型卫星:包括小卫星、微型卫星和纳米卫星等,这些卫星
通常较小、轻巧,用于低成本、短周期的任务。
气象卫星的发展与应用
气象卫星的发展与应用气象卫星是一种通过在轨道上运行的人造卫星,利用其搭载的各种传感器设备,对地球大气和地表进行观测和监测的卫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卫星在气象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深入。
本文将就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气象预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气象卫星的发展历程气象卫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和苏联率先发射了第一批气象卫星。
这些早期的气象卫星主要通过拍摄地球表面的图像来获取气象信息,但由于技术限制,分辨率较低,且只能提供静态的信息。
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卫星的观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动态监测和预报,为气象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气象卫星的技术特点1. 多波段观测:现代气象卫星搭载了多种传感器,可以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多个波段进行观测,实现对大气、云层、地表温度等多种气象要素的监测。
2. 全天候观测:气象卫星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的观测,不受地面气象站点限制,能够及时获取大范围内的气象信息。
3. 全球覆盖:气象卫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覆盖,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极地,都能够进行监测和观测,为全球气象监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三、气象卫星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1. 提高预报准确性:气象卫星可以实时监测大气环境的变化,为气象预报员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灾害预警:气象卫星可以监测台风、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政府和民众做好防灾准备工作,减少灾害损失。
3. 气候监测:气象卫星可以长期监测大气、海洋等要素的变化,为气候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规律。
四、气象卫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1. 大气污染监测:气象卫星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重要的监测数据,帮助制定环境保护政策。
2. 海洋监测:气象卫星可以监测海洋表面温度、海洋环流等信息,为海洋科研和渔业生产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气象卫星介绍
风云2号气象卫星
2010年1月风云二号卫星气象卫星 云图。
风云三号卫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为了满足中国天气预报、气候 预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建设的第二代极 轨气象卫星,由三颗卫星组成(FY-3A卫星、FY-3B 卫星、FY-3C卫星),1994年“风云三号”列入航 天技术“九五”规划,风云三号气象卫星2000年11 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目 标是获取地球大气环境的三维、全球、全天候、定 量、高精度资料。
地区的观测网。
➢ 飞行高度约为 600~1500千米,卫星 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 保持相对固定的交角, 这样的卫星每天在固定 时间内经过同一地区2 次,因而每隔12小时就 可获得一份全球的气象
资料。
静止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工作分区
遥感器
接收和测量地球及 其大气的可见光、 红外与微波辐射, 并将它们转换成电 信号传送到地面
空间环境状况的监 测
2
气象卫星的发展 Development
这个部分介绍世界气象卫星的发展史,主要将分为三个阶段对世界气象 卫星发展历程进行介绍。
气象卫星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 第一代气象卫星
1970-1977 第二代气象卫星
1978至今 第三代气象卫星
第一代气象卫星
(1)泰诺斯,电视和红外辐射卫星。 1960-1965年共收射了10颗。均为级轨卫 星。 (2)艾萨,即环境科学服务业务卫星。 (3)云雨实验气象卫星。专用于进行新 的观测仪器的实验,以及对船舶,浮标站 等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方式进行实验。 (4)艾托斯,即应用技术实验卫星,是 静止卫星。
风云1号气象卫星
2007年5月,风云气象卫星未发现 鄂伦春旗火场有明显火点。(对 火情进行观测)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像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像特性及其应用前景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成像特性及其应用前景一、引言气象卫星是现代气象观测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提供大范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对天气预报、气候研究、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风云四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颗高轨气象卫星,于2016年推出并成功升空。
本文旨在介绍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成像特性,并探讨其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成像特性1. 高精度成像能力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搭载了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传感器,能够实时获取多个波段的高清图像。
其高空间分辨率和快速数据更新的特点,使得其成像质量能够满足复杂气象系统的观测需求,特别是在云图的生成上有显著优势。
2. 全球覆盖能力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采用了高轨道的设计,使得其能够实现全球范围的覆盖。
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无论是日间还是夜晚,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观测数据,满足各种气象环境下的需要。
3. 多模态观测手段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不仅具备可见光和红外线的观测能力,还搭载了多种微波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具备云图、水汽、降水等方面的观测能力,对于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应用前景1. 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风云四号气象卫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气象观测数据,对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风云四号的数据,可以准确地识别云图形势、大气温度、降水量等信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
2. 气候研究和环境监测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成像特性使得其在气候研究和环境监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长期观测和数据积累,可以深入研究地球气候变化规律,为气候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风云四号的观测数据还可以用于空气质量监测、环境污染评估等方面,对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 航空、航海等领域应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提供的实时观测数据对航空、航海等领域的应用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风云四号的数据,可以准确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提供飞行和海上航行的安全保障。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是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具有范围大、及时迅速、连续完整的特点,并能把云图等气象信息发给地面用户。
气象卫星的本领来自于它携带的气象遥感器。
这种遥感器能够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的可见光、红外与微波辐射,并将它们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地面。
地面接收站再把电信号复原绘出各种云层、地表和洋面图片,进一步处理后就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趋势。
气象卫星的轨道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太阳同步轨道,一种是地球静止轨道。
按照前一种轨道运行,卫星每天对地球表面巡视两遍,其优点是可以获得全球气象资料,缺点是对某一地区每天只能观测两次。
若运行于地球静止轨道,则可以对地球近1/5的地区连续进行气象观测,实时将资料送回地面,用四颗卫星均匀地布置在赤道上空,就能对全球中、低纬度地区气象状况进行连续监测;它的缺点是对纬度大于55度地区的气象观测能力差。
这两种卫星如果同时在天上工作,就可以优势互补。
气象卫星: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
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
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图片,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
气象卫星按轨道的不同分为太阳轨道(极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按是否用于军事目的分为军用气象卫星和民用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
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等众多国家都发射了气象卫星。
1958年美国发射的人造卫星开始携带气象仪器, 1960年4月1日,美国首先发射了第一颗人造试验气象卫星,截止到1990年底,在30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共发射了116颗气象卫星,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气象卫星网,消灭了全球4/5地方的气象观测空白区,使人们能准确地获得连续的、全球范围内的大气运动规律,做出精确的气象预报,大大减少灾害性损失。
气象卫星练习题
气象卫星1一填空题1、卫星气象学是指如何利用气象卫星探测各种(气象要素),并将其探测到的资料如何应用于(大气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
2、静止气象卫星则对(灾害性天气)系统,包括对(台风)、暴雨和植被生态动态突变的实时连续观测具有突出的能力。
3、气象卫星遥感探测的特点:(固定)轨道上对地球大气进行观测;实现(全球和大范围)观测;在空间(自上而下)观测;气象卫星采用(遥感)探测方式;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4、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太阳是(被动)遥感最主要的辐射源。
5、积雨云在可见光图像上是(白) 色调,在红外云图上是(白) 色调;卷云在可见光云图上是(灰) 色调,在红外云图上是(白) 色调。
6、对于一个成熟的逗点云系,常表现为大尺度的逗点云系,由以层状云为主的(斜压叶状云系)、对流性中低云为主的(涡度逗点云系)和以卷云为主的(变形云带)构成。
7、对一个成熟的锢囚锋气旋来说,锢囚锋要定在云带(后边界)附近;静止锋定在云带的(前边界)附近;冷锋定在云带的(中间)部分。
8、冷锋云带是(气旋性)弯曲,向南(凸)出;高空急流云带是(反气旋性)弯曲,向(北)拱。
9、目前利用卫星资料估计降水主要分为两类:(云指数法) 和(生命史法) 。
10、卫星云图上,飑线形成和发展的四种类型是:(断线发展型)、(向后拓展型)、(碎块合并型)和(嵌入块发展型)。
11、卫星云图上中尺度天气系统的云系有:(飑线)云系,中尺度高压雷暴云团,(局地热力)对流云系等.12、热带云团云团在垂直方向上分成三层: 流入层、(垂直运动)层、流出层。
其中流入层:从地面到(1500m)的边界层。
13、东风波云型包括(倒V)云型和(涡旋状)云型。
14、暴雨云团一般出现于(风垂直切变较小)的情况下,其型式可以为圆形、多边形、涡旋状和不规则形状。
15、热带气旋的云型变化通常(超前于)热带气旋的气压变化。
二、单选1、暗影只可能出现在(B)A.红外云图 C.水汽云图2、水汽的强吸收带中心为(B)um3、当人造卫星离地心的距离约等于(C)时,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相同。
气象卫星阅读答案
气象卫星阅读答案【篇一:卫星气象习题】章1. 什么是气象卫星?什么是卫星气象?卫星气象的主要内容主要有那些?2. 什么是遥感 ? 什么是传感器 ? 什么时候是运载工具 ? 什么是卫星遥感?它包括那几部分 ?3. 什么是主动遥感 ? 什么是被动遥感 ? 它们有那些主要特点 ?4. 气象卫星观测与常规气象观测相比较,有那些特点 ?5. 当前气象卫星可以获取那些资料?可以获取那些信息?6. 气象卫星资料在大气科学和其它领域中主要有那些应用?7. 我国的气象卫星分为那两大类?fy-1和fy-2卫星有那些主要特点?中国气象卫星观测体系有那几部分组成?卫星观测仪器的主要性能和用途有那些?8. 美国气象卫星有那几类?业务卫星已有几代?每一代卫星较前一代卫星的改进主要有那些?9. trmm卫星携带有那些仪器?主要功能有那些?10. 什么是地球观测系统?它的目标和任务有那些?11. 陆地卫星、海洋卫星的主要观测目的有那些?它主有那几种观测仪器?第二章1.开普勒三定律主要的内容有那些?它主要说明那三个问题?卫星轨道形状有那几种?卫星的周期主要决定于什么?卫星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什么?2. 在天球坐标系中卫星的轨道参数有那些?什么是近地点角和平均近点角?什么是真近地点角和偏近地点角?星下点?轨道数?升交点?截距及其轨道升交点的计算?前进轨道和后退轨道?其主要表示轨道的什么特性?3. 如何确定卫星在空间中的位置?4. 什么是卫星轨道的摄动?引起卫星轨道摄动的原因有那些?它使卫星的那些轨道参数发生改变?5. 什么是卫星轨道平面的进动?它决定于那些因素?6. 试证明:vmin ?vmax = (1? e ) (1 + e )7. 为什么卫星受地球大气阻力的作用使轨道半径减小?且轨道越来越圆?为什么卫星受摩擦阻力越大,卫星的速度却越来越大?8.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近地点为439km,远地点为2384km,试求卫星轨道的偏心率,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速度?卫星的周期和卫星的轨道方程?9. 若人造卫星发射到300km高空,以8km/s的速度沿与矢径垂直方向运动,试计算远地点速度、长短半轴、偏心率和周期?10. 什么是准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它是如何实现的?主要的优点和缺点有那些?11. 什么是静止卫星轨道?它是如何实现的?主要的优点和缺点有那些?o12. 若在30上空向正东水平方向发射一颗卫星,试问卫星的倾角是多少?o13. 若卫星的倾角为180,试问卫星每隔6小时、8 小时观测同一地点的卫星高度和速度为多少?14. 我国风云1号卫星为高度900km的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试求卫星的周期和截距?卫星轨道的倾角是多少?o o15.若风云1号卫星第n条卫星轨道的升交点经度为17 e或175 w,升交点时间为世界时13时20分,试求第n条卫星轨道降交点的时间和经度?第n+1条卫星轨道升交点时间和经度?地方时间是多少?16.若气象卫星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ae,试证明卫星仪器对地球张的立体角为1/22?[]?(aeh+h2)/(ae+h)]17.试求fy-1和fy2卫星对地球所张的立体角?18. 什么是卫星蚀?静止卫星轨道漂移的原因那些?如何克服卫星在轨道上的漂移?19. 试述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的发射过程?20. 什么是卫星的姿态?实现稳定的卫星姿态的方法有那些?它是如何实现的?21. 卫星星体的形状与那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自旋稳定的卫星星体呈圆柱形?重力梯度稳定的卫星的形状是什么样子?三轴定向稳定卫星形状又是什么样子?它与能量间的关系如何?第三章1.电磁波谱主要由那些波段组成,这些波段的范围是多少?它遥感中的作用是什么?2.试求波长? =0.5?m,1.0?m,5?m,10?m,15?m的频率和波数?3.试问等式bf(t)= b?(t)= b?(t)是否成立?为什么?4.卫星上的红外扫描辐射仪测量地表10?m大气窗区发射的红外辐射,假定卫星和地表之间大气效应忽略不计,问当在波长10?m处观测到的辐亮度为0.98?102尔格/秒/厘米/微米/球面度时,地表的温度是多少?o5.温度为15c的黑钵地面在所有频率发射辐射,试求它在0.7?m,1000cm?1,和331.4ghz处发出的辐亮度是多少?o6.一束平行辐射以铅直方向交60角入射, 并通过100米厚的气层,吸收气体的平均密度为0.1千克?米?3,该气层对波长?1,?2,?3 的辐射的吸收系数分别为210?3,10?1,1米?千克?110?m,试求该气层对这三波长的光学厚度?,透过率和吸收率?7.考虑温度为t的等温无散射大气,地表温度为ts,试求光学厚度为?的大气顶处射出的通量密度表达式? 48.若假定地表为黑体,大气散射可以略去,又如果大气温度t和地面相同,试求大气顶发出的辐射,且问大气是否为黑体?9.若有一块云层为黑体,其云顶和云底温度分别为tt和tb,试写出地对空和空对地的遥感方程?10.试用气压对数压力坐标?= ln (pm / p )表达红外辐射传输方程,假如吸收系数不随高度变化,试证此时的权重函数为k( ?, ? ) = p / pm exp( ? p / pm )11. 考虑大气中从气压p1 / p2(p1 ? p2)到之间的吸收气体,假定温度变化略略不计,吸收气体混合比q为常数,则证明a) p1 到 p2(p1 ? p2)之间的吸收气体含量为 u = q(p1 ? p2)/gb)??~1t? = 1? ??12. 若卫星在大气窗区观测视场内有云,云量为,不计大气效应,地表和云为黑体,则卫星测量到的辐射率为l? = ncb? (tc) + (1?nc) b? (ts)式中ts和tc分别为地面和云顶温度,设有个窗区? 1=3.7?m,? 2=11?m,且令tc = 260k,ts = 300k, nc = 0.5, 试求出这两个通道的亮温,那个通道受云的影响大?13. 在无云的夜间,卫星在窗区测到的辐射为l? = ??s b? (ts)若地面温度ts = 300k,地面发射率为??s= 0.5,试求出这两个通道的亮温,那个通道受地面发射率的影响大?14. 卫星用3.7?m和11?m窗区测量地面温度为300k的地表,则辐射率的测量的准确度为百分之几时,温度的测量精度才能达到1k?(提示:由l? = b? (t),计算? l? / l?, 令?t = 1k, ts = 300k)15. 如果卫星观测到的红外辐射传输方程为1~~l? = b? (ts)t? s + ~b? (t(z))dt? ?t?s利用中值定理写为 ~~l? = b? (ts)t? s + b? (t) (1 ?t? s) ~式中t=t(z) 为大气的有效辐射温度,若t = 270k,t? s = 0.8,ts = 300k试求出3.7?m和11?m亮度温度?那个通道受水汽影响大?16. 卫星在红外大气窗区测量到的地表温度为ts,在co2的? 1通道测量的辐射率为l?1,则卫星在波长测到的大气辐射为多少?17. 若地球大气系统的反照率为a,大气的反照率为aa,地面反照率为as,证明~~aat1t2a = aa + (1?aaas)式中t1和t2分别为入射和反射的透射函数18. 假如大气中有云量为的云层,和分别为云层以上和以下大气的透过率,为地面反照率,证明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为式中为入射大气顶的太阳辐照度,为云层反照率。
什么是气象卫星
什么是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是对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卫星,属于一种专门的对地观测卫星或遥感卫星,具有范围大、及时迅速、连续完整的特点,并能把云图等气象信息发给地面用户。
气象卫星具有除一般卫星的基本结构和部件外,还携带各类遥感仪器,包括电视摄像机、红外探测仪、射电探测仪、多谱段探测仪、气象雷达以及数据传输设备。
气象卫星的轨道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太阳同步轨道,它的轨道高度较低,能够实现全球覆盖,用于观测天气变化的细节;一种是静止轨道,它能够观测地球表面40%固定区域天气大系统的变化。
这两种卫星获得的云图共同使用,可完成天气的近期和远期预报。
气象卫星(meteorological satellite):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
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以及卫星导航系统反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
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风速风向。
地表和海面图片,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
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
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
一、气象卫星特点1轨道(低和高轨两种)。
2短周期重复观测。
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
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
轨道:气象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或地球静止卫星轨道。
为了保证云图的质量,气象卫星的太阳同步轨道呈圆形,偏心率要求小于千分之一,倾角大于90°,高度一般在800~1500公里,以便飞经地球各地区时获取的图像具有相同的光照条件。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对位置保持的精度要求不高,东西向为0.5°左右,南北向为1°左右,偏心率小于千分之一。
气象卫星的概念
气象卫星的概念气象卫星是一种人造卫星,用于在太空中收集和传输气象数据,以便科学家和气象学家预测和分析天气现象。
气象卫星在全球气象观测和预警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象卫星的历史气象卫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TIROS-1,它于1960年4月1日升空。
随后,各国开始发射自己的气象卫星,气象卫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气象卫星的类型气象卫星主要分为两类: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极地轨道气象卫星:这类卫星沿着极地轨道运行,可以覆盖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地区。
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的优点是可以观测到地球的整个表面,并且由于轨道速度较快,可以实时传输数据。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这类卫星位于地球静止轨道上,相对于地球静止不动。
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优点是可以持续观测某一特定区域,适用于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
气象卫星的功能气象卫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观测天气现象:气象卫星可以实时监测地球表面的天气状况,如云层、降水、温度等。
2.预测天气:通过收集气象数据,气象卫星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天气变化趋势,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3.气候研究:气象卫星可用于长期观测地球气候的变化,分析气候趋势,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4.环境监测:气象卫星可以监测地球环境的变化,如大气污染、森林火灾、海冰融化等。
5.灾害预警:气象卫星可以帮助预警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等,为灾害防范和救援提供数据支持。
我国气象卫星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经历了从试验性到业务化、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颗气象卫星,包括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于1988年9月7日发射升空。
虽然初期卫星发生故障,但后续成功发射了多颗风云一号卫星,为我国气象观测提供了重要支持。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于2004年发射。
中国卫星气象云图
中国卫星气象云图
中国卫星气象云图是指通过卫星对地球表面的云、降水等气象要素进
行观测和监测,从而获取和提供天气信息的一种气象观测技术。
下面
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卫星气象云图的特点、应用和优势。
一、特点:
1. 实时性:天气变化瞬息万变,卫星气象云图能够及时反映出云量、
云型、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状况,为预测气象变化提供有力数据支持。
2. 全球覆盖:卫星气象云图不受地形、气候等制约,能够覆盖整个地球,提供全球天气信息。
3. 高空观测:卫星气象云图通过高空观测,能够获取大范围、全面的
天气信息,不受地面污染、易受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二、应用:
1. 气象预报和预警:卫星气象云图能够提供即时的天气信息和预测,
为气象预报和预警提供了数据支持。
2. 公共安全:卫星气象云图不仅能够帮助气象部门进行天气监测和预警,还能够为医疗、救援、水利等部门提供重要的天气信息,保障公
共安全。
3. 交通运输:卫星气象云图对于交通运输业也有重要的应用,能够帮
助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避免风暴、台风等天气灾害,减少事故发生。
三、优势:
1. 高精度:卫星气象云图拥有高精度的遥感探测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天气信息。
2. 非接触式:卫星气象云图的观测和监测是非接触式的,不受地形限制,同时能够勘测到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
3. 低成本:卫星气象云图的建设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不仅可用于气象部门,也可用于社会公共服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中国卫星气象云图是一种先进、高效、可靠的气象观测技术,在气象预报、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气象卫星可以干什么
1、气象预报。
气象卫星可以预报各种天气现象。
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降水、降水时间、降水量大小等。
它还能提供各种自然现象的天气变化规律;它还能在发生灾害性天气时发出预警信号,让人们及时作出有效的防范。
2、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的防灾减灾工作,开展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工作,发布警报,为受灾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3、灾害监测。
气象卫星的高度分辨率,其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时,因而能够准确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预报。
4、气候预测。
卫星数据能够提供降水、温度、风向等多种气候信息。
气象卫星还能预报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移动速度,预测台风、强台风在北半球形成过程;研究气候与季节的关系等。
5、生态环境监测。
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气污染物数据和环境辐射数据及相应的地球物理参数,用于指导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情监测
在AVHRR图象中,由于高温目标在通道三的亮温大大高 于背景象元的亮温,因而在通道三图象上,含火点象元与周 围象元产生明显反差。 利用增强,多通道彩色合成、阈值判断等处理技术,可 以从AVHRR资料中得到反映地面明火区、过火区、未燃区 (森林、草原、农田)、烟雾范围和方向等各种反映林火和 草原火的信息。并可探测到面积低于一个象元的亚象元火点。 极轨气象卫星(FY、 NOAA)覆盖范围宽广,每天观测 频次在中高纬度达8-10次,可以多频次的监测火情。
气象卫星观测的优势和特点
资料一致性优势 与地面和高空常规观测相比,卫星资料具有内在的均一性 和良好的代表性。 尽管世界气象组织(WMO)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来统一常 规观测仪器的性能和观测方法,但仍不能避免不同国家和 地区、使用不同仪器和方法获得的资料的不一致性。 测站分布的不均匀等,也使资料的不确定性增加。 气象卫星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使用同一仪器对全球进行观 测,资料的相对可比较性强、分布均匀一致性好。卫星资 料则是对一定视场面积内的取样平均值,具有较好的区域 代表性。
3、气象卫星的应用领域 、
天气分析与气象预报 ② 气候研究与气候变迁的研究 ③ 资源环境领域:海洋研究、森林火灾、 水污染
①
FY-1C\ 通道编号、 FY-1C\D通道编号、波长范围及其主要用途
通道1、2的探测波段分别处 于植被反射的低谷和高峰区, 利用二者的差值可以计算各 种植被指数,植被指数能反 映作物、森林、草场的生长 情况,病虫害及作物缺水状 况,并能进行作物估产,这 个通道还可以做判识水陆边 界,河口泥沙海冰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气象卫星作用
热 带 气 旋
沙尘暴监测
气象卫星作用
沙尘暴
气象卫星作用
卫星遥感•产品
海温分布
热岛效应
火山爆发
祝贺风云一号D气象卫星发射成功!2002.5.15
气象卫星观测的优势和特点
综合参数观测优势 与其它观测方法相比,气象卫星是从大气层 外这个新视角观测地球—大气系统的,所以有些重要的气 候变量,特别是通过整个垂直方向大气层的积分参数,如 地气系统的反照率、大气顶的地气系统的射出长波辐射, 只能通过气象卫星观测才能获得。 目前已成功地从气象卫星观测资料中导出了全球大气温度 和湿度廓线、辐射平衡、海陆表面温度及云顶温度、风场、 云参数、冰雪覆盖、云中液态水含量和降水量、臭氧总量 和廓线、陆地下垫面状态、植被状况等诸多重要气候和环 境参数,这是任何其他观测手段所不能观测的。
气象卫星观测的优势和特点 空间覆盖优势
极轨气象卫星在约900km的高空对地观测,一条轨道的 扫描宽度可达2800km。每天都可以得到覆盖全球的资料 地球静止卫星在3.6万公里的高空观测地球,一颗静止 卫星的观测面积就可达1亿7千万平方公里,约为地球表 面的1/3 只有通过卫星的大范围观测,才使人类获得了几乎无常 规观测的大范围海洋、两极和沙漠地区的资料。 目前已经可以通过卫星观测系统,获取全球或任何感兴 趣区域的空间连续的高分辨率气象和环境资料,不受国 界限制
FY-1C\ 通道编号、 FY-1C\D通道编号、波长范围及其主要用途
通道3处在红外短波窗区, 它对检测地面高温热源, 比如,森林和草场的火灾 特别有效。
FY-1C、D通道编号、波长范围及其主要用途 FY-1C、 通道编号、
通道4、5处于红外 窗区,用以测量地面 温度,这两个通道相 结合的目的在于对海 面温度反演中对大气 削弱进行订正,计算 的地表和海表温度在 农业、渔业、洋流、 城市热岛等方面有广 泛的应用。
气象卫星及其特点 1. 气象卫星概述
A. 美国的“泰诺斯 ”(TIROS)卫星系列:第一代实验气 象卫星,从60年-65年共发射了10颗,极轨气象卫星。 B. 美国的雨云(Nimbus)卫星系列: 64-78年共发射了 7颗,太阳同步轨道。 C. 美国的艾萨(ESSA)卫星系列:66-69年共发射了9颗。 D. 美国的NOOA卫星系列:70-94年共发射了16颗。太阳 同步轨道。
气象卫星观测的优势和特点
时间取样优势 气象卫星观测可以大大地改善资料的时间取样频次。特 别是静止气象卫星可以获得每小时一次的大范围实时资 料,必要时甚至可以获取半小时的资料。有利于对灾害 性天气的动态监测。 双星组网的极轨气象卫星也可以每天提供4次全球覆盖 的图象资料和垂直探测资料。而常规高空站每天只在00 时12时(世界时)进行两次观测,且无法观测海洋和无 人地区。
气象卫星分布
我国气象卫星情况 1、 1988年9月7日 FY-1 A星发射 试验星 2、 1990年9月3日 3、 1997年6月10日 FY-1 B星发射 试验星 FY-2 A 星发射 业务星 B星发射
4、 1999年5月10日 FY-1 C星发射 5、 2000年 6月25日 FY-2
2、气象卫星的特点 、 ① 轨道:低轨和高轨。 ② 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 数据处理容量。 ③ 短周期重复观测:静止气象卫星30分钟一次; 极轨卫星半天一次。利于动态监测。 ④ 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
LST SST
FY-1C\ 通道编号、 FY-1C\D通道编号、波长范围及其主要用途
通道6对雪的反射率较低,与其它通道结合有助于云、雪 的判识,同时此通道对土壤湿度比较敏感,有助于干旱监 测。 通道7-9是海洋水色通道,海洋水色反映海洋中叶绿素的 含量,他还可以反映海洋浑浊度和海洋污染以及赤潮等情 况。 通道 10是低层水汽通道,用于大气修正和大气透过率的 计算。
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 年 月 泰罗斯-1(Tiros-1)。随后,前苏联也 泰罗斯 。 相继发射了自己的气象卫星。目前,在轨道上运行的大多数气象卫星是由美国 和俄罗斯发射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为极地轨道卫星,简称极轨卫星。 1966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业务气象卫星艾萨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业务气象卫星艾萨(ESSA)是极轨卫星,主要提供可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业务气象卫星艾萨 见光云图。 1970年、1978年美国又相继发射诺阿 诺阿(NOAA)和泰罗斯-N系列 泰罗斯- 诺阿 ) 泰罗斯 业务气象卫星。这些卫星都属于极轨气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的飞行高度一般 在800-1500公里左右。由于卫星的飞行高度低,因此卫星照片分辨率高,图 象清晰。 1974年,美国成功地研制了第一颗静止业务环境监测卫星 年 美国成功地研制了第一颗静止业务环境监测卫星(GOES)。静止 。 业务环境监测卫星在赤道的某一经度、约36000公里高度上,它环绕地球一周 约需24小时,几乎与地球自转同步。从地球上看好象卫星是相对静止的,故又 称为地球静止卫星。 目前,日本GMS系列静止气象卫星、俄罗斯的GOMES卫星、欧盟 METEOSAT-3 卫星、印度的INSAT以及美国的两颗静止卫星(GOES-E和 GOES-W)共6颗卫星组成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监测网。这些卫星位于赤道上空约 36000公里高,每半小时向地球发送一次图片。 中国也先后成功地发射了6颗气象卫星 颗气象卫星( 颗风云 颗风云- 和 颗风云 颗风云- )。 )。依靠 中国也先后成功地发射了 颗气象卫星(3颗风云-1和3颗风云-2)。 这些卫星,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卫星天气预报和监测系统。风云-1是一种极地 轨道气象卫星。风云-2是一种静止气象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