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2018年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
1. 性质定理的证明方法 . 2. 性质定理及其推论在解题中的应用 . 讲一讲 例 1:已知,Rt△ ABC中,∠ ACB=90°,AB=8cm,D 为 AB中点,DE⊥AC于 E, ∠A=30°,求 BC, CD和 DE的长 分析:由 30°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 BC可求,由直角三角形 斜边中线的性质可求 CD. 在 Rt△ADE中,有∠ A=30°,则 DE可求 . 解:在 Rt△ ABC中
1
BC AB
∵∠ ACB=90∠A=30°∴
2
∵AB=8 ∴ BC=4 ∵D为 AB中点, CD为中线
1
CD AB 4
∴
2
∵DE⊥AC,∴∠ AED=90°
1
1
DE AD AD AB
在 Rt△ADE中,
2,
2
1
DE AB 2
∴
4
例 2:已知:△ ABC中,AB=AC=BC(△ ABC为等边三角形) D为 BC边上的中 点,
数学思维与交流活动。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推导与应用。
教学难点:?操作—探究—讨论—交流—讲评 ?得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
质定理。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引入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回答。 2、 什么是直角三角形?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与直角三角形有关?请举
例说明。 3、 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之间的关系,故可求题目中的角度,利用角度相等得证 . 证明:作 DF⊥BC于 F,AE⊥BC于 E ∵△ BDC中,∠ BDC=9°0 , BD=CD
八年级下期湘教版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期湘教版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能够掌握初窥代数、图形的旋转、变形、平移等基本概念与方法,能够灵活地应用初等代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熟练掌握二次根式、图形的面积、体积等概念与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使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形成系统思维、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美丽和价值。
二、教学内容:1. 初窥代数(1)代数基本概念(2)代数式及其基本性质(3)平方差公式(4)因式分解2. 图形的旋转、变形、平移(1)图形的旋转(2)图形的变形(3)图形的平移3. 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定义和性质(2)二次根式的简化和运算(3)二次根式的应用4. 图形的面积和体积(1)平面图形的面积(2)空间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内容:1. 初窥代数的代数基本概念、代数式及其基本性质、平方差公式和因式分解的掌握和应用。
2. 图形的旋转、变形、平移等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应用。
难点内容:1. 二次根式的简化和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应用。
2.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空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前置式讲解法2. 讲解和示范结合法3. 案例分析法4. 探究式教学法五、教学要求:1. 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2. 认真思考,记录笔记,巩固复习。
3. 课后总结,重点练习,掌握重要知识点和方法。
4. 积极参与课内外课程,加强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制考试试卷,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考核鉴定能力。
2. 平时评价: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质量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湖南数学八年级下册》2. 辅助教材:《八年级下册数学辅导与测试》3. 视频资源:八年级数学相关知识点视频4. 网络资源:数学学习网站、数学学习软件等。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反思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教育科学的发展观,积极贯彻执行教育局和学校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
配合学校达成“安全校园”和“家长满意学校”的办学愿望。
积极深入探索“分组合作”学习方式,关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放眼于学生终身能力培养,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的栋梁之材。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习现代科技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十二章数的开方由平方根和立方根开始,进而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
第十三章整式的整除主要介绍了幂运算、整式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几个基本的运算,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主要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为主。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变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总结规律。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几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几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落实通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能力的培养。
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因人而宜,制定课堂上有效的辅导、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四、教学常规落实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学习,团结协作。
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密切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好多媒体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为教学服务。
上好每一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全教案
第1章因式分解
一、背景介绍
因式分解的教学是在整式四那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式分解方式的理论依据确实是多项式乘法的逆变形。
它不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角函数式的恒等变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关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一、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二、明白得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彼此关系;
3、初步了解,运用因式分解的提取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关系的明白得,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培育学生的
观看、发觉、对比、化归、归纳和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2、在彼此交流的进程中,养成学生表述、抽象、类比、总结的思维适应,初步培育学
生在探讨和归纳新知识的进程中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一、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欢乐,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感受多项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对立统一观点,从而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
熟悉论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一辈子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的运用,难点是明白得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彼此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彼此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式。
●课时安排
7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新湘教】初二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总序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定理。
2、巩固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几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教学过程】:引入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备哪些性质?二、新授(一)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1请学生看图形:1、提问:∠A与∠B有何关系?为什么?2、归纳小结: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巩固练习:练习1(1)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0,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2)在Rt△ABC中,∠C=900,∠A -∠B =300,那么∠A= ,∠B= 。
练习2 如图,在△ABC中,∠ACB=900,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1)与∠B互余的角有(2)与∠A相等的角有。
(3)与∠B相等的角有。
(二)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1、实验操作: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l)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表示(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4)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有何关系?三、巩固训练:练习3 :在△ABC中,∠ACB=90 °,CE是AB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若∠A=35°,那么∠ECB= _________。
练习4:已知:∠ABC=∠ADC=90O,E是AC中点。
求证:(1)ED=EB (2)∠EBD=∠EDB (3)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练习6 已知:在△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 M是BC的中点。
如果连接DE,取DE的中点 O,那么MO 与DE有什么样的关系存在?四、小结:这节课主要讲了直角三角形的那两条性质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五、课后反思:3.5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1、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套)
Ⅴ.课后作业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课题
1.3公式法(第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1.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
2.能较熟悉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师]能不能用语言叙述呢?
[生]能.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
问题2其实就是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表示.即:a2+2ab+b2=(a+b)2,a2-2ab+b2(a-b)2.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Ⅱ.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
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出示投影片
[做下列填空题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迅速地把一个单项式写成平方的形式. 也可以对积的乘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给予一定时间的复习,避免出现4a2=(4a)2这一类错误]
填空:
(1)4a2=()2;
(2) b2=()2;
(3)0.16a4=()2;
(4)1.21a2b2=()2;
(5)2 x4=()2;
3.会用提公因式、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
4.能灵活应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通过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联想能力.通过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灵活应用公式分解因式.
教 学 程 序
a2-b2=(a+b)(a-b).
2018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8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018年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我现担任的是八年级的数学,该班学生的成绩中下较多,但真正拔尖的基本没有,学生非常活跃,有个别学生不求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
有的学生思想单纯爱玩,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厌学无目标。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5章,第1章直角三角形,第2章四边形,第3章图形与坐标,第4章一次函数,第5章数据的频数分布。
本册内容以几何为主,即使是最后一章一次函数也是与几何结合在一起的,前两章以上学期学过的三角形全等为基础,这些内容都是初中代数、几何的重要内容,起作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又是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第1章直角三角形:本章的重点是会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全等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简单问题;以及联系角平分线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第2章四边形:本章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因为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是学好本章的关键。
如矩形、菱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性质都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为基础推出来的。
梯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的中位线定理都是以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为依据推导出来的,这实际上也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综合运用。
平行四边形的有关定理还常用来作为证线段相等、两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两线段互相平分的依据。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是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因为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交错,内容混淆,常会出现把相互之间的性质搞错,或者出现用错或多用或少用条件的错误。
中心对称也是本章的难点,它渗透了图形旋转变换的概念,学生也不容易掌握。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5篇)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精选5篇〕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精选5篇〕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进步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为重点,努力施行新课改。
学习“杜郎口”经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理论,进步学生的数学素养,让所有的学生学到有价值的富有挑战的数学,让所有的学生学会数学的考虑问题,并能积极的参与数学活动,进展自主探究。
二、学情分析^p本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130班数学教学工作。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自学理解才能,自主探究才能得到开展与培养,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才能得到开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较好的开展,但局部学生没有到达应有程度,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才能几乎没有,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重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培养,绝大不分学生可以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展学习与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开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泼,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蔼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理论。
上期末数学平均分58分,最高分81分,及格20人。
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展探究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表达现代信息社会的开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三、教材分析^p1、教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取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
2、教材内容的呈现,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和时机,适当编排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究理论,促进学生思维才能、创造才能的培养与进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开展奠定良好的根底。
3、教材内容的编写坚持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以满足高程度学生的需要,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开展。
2018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教案完整版
新化十五中学数学教案八年级下册肖志光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课题第1章直角三角形§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目的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定理。
2、掌握“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定理。
3、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
4、稳固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几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教学方法教学课时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备哪些性质?二、新授〔一〕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1请学生看图形:1、提问:∠A与∠B有何关系?为什么?2、归纳小结: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稳固练习:练习1、〔1〕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0,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2〕在Rt△ABC中,∠C=900,∠A -∠B =300,那么∠A= ,∠B= 。
练习2 在△ABC中,∠ACB=900,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1〕与∠B互余的角有〔2〕与∠A相等的角有。
〔3〕与∠B相等的角有。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1、提问:“在△ABC中,∠A +∠B =900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推理3、归纳: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练习3:假设∠A= 600,∠B =300,那么△ABC是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1、实验操作: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l〕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
〔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 表示。
〔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
〔4〕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有何关系?归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稳固训练:练习4:在△ABC中,∠ACB=90 °,CE是AB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假设∠A=35°,那么∠ECB= _________。
新版湘教版初二数学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1、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2、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 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教学策略
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教 学 活 动
课前、课中反思
(一)引入:如果你是设计师:(提出问题)
2008年将建造一个地铁站,设计师设想把地铁站的出口建造在离附近的三个公交站点45路、13路、23路的距离相等的位置。而这三个公交站点的位置正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把地铁站的出 口建造在哪里?
学生交流
方法(1)取AB的中点,连接CD,判断△BCD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60°,从而
∠A=30°
(2)沿着AC 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
(3)你能把上面问题用文字语言表达吗?
归纳: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度。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定理应用
四、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五、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六、作业布置:
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课后反思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学会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证明与作图,了解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在定理的证明中培养学生的拼图能力
3、定理的证明方法
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
方法三:“总统”法.如图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 梯形
以上证明方法都由学生先分组讨论获得,教师只做指导.最后总结说明
1、定理的应用
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1章直角三角形§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I)(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定理。
2、掌握“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定理。
3、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
4、巩固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几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备哪些性质?二、新授(一)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1请学生看图形:1 、提问:/ A与/ B有何关系?为什么?2 、归纳小结: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 、巩固练习:练习10,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1)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oo,那么/ A=/ A - / B =30 ABC (2 )在Rt △中,/ C=90, / B= 。
0, 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1)与/ B2 练习在△ ABC中,Z ACB=90互余的角有(2)与Z A相等的角有。
(3)与Z B相等的角有。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0那么△ ABCB=90是直角三角形吗?”Z中,Z在△“ 1、提问:ABCA+页1第2、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推理3、归纳: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00,那么△ ABC是A= 60三角形。
,/B =30练习3:若Z ------------ (三)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1 、实验操作: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I )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表示(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4)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有何关系?归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巩固训练:练习4: 在厶ABC中,/ ACB=90°, CE是AB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 与/ 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 若/ A=35°,那么/ ECB=ED=EB 1 )求证:(EDBZZ EBD=(2))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3的中BC上的高,AB M是中,ABCBDCE分别是边AG练习6 已知:在厶?有什么样的关系存在与DEDE取的中点O,那么M0点。
2018-2019学年湘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18-2019学年湘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全册教案(含教学
反思)
第1章直角三角形
1.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
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掌握“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并能利用“两锐角互余”判断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重点)
2.探索、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小学时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同学们可以用手上的三
角板和量角器作直角三角形,并和小组成员一同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如图,AB∥DF,AC⊥BC于C,BC与DF交于点E,若∠A=20°,则∠CEF 等于( )
A.110° B.100° C.80° D.70°
解析:∵AC⊥BC于C,∴△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0°-∠A=90°-20°=70°,∴∠ABC=∠1=70°,∵AB∥DF,∴∠1+∠CEF =180°,即∠CEF。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学任务,根据这两个班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相对较差,而且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实际状况,本学期制定以下教学计划:一.教学方面1.课前备课.课前认真备课,研究教材、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章本节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分析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状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成每一节的教学任务.2.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明确技能,能力培养要点.3.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4.认真考虑如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研究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5.备教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备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7.课堂教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组织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抓准,语言简洁生动,板书条理分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另外, 要关注学困生,多到他们身边站一站,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对于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及时帮助其解决,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这样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8.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身边的数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从而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2)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 八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2018 年 月课题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I (一)本课(章节)需 10 课时 ,本节课为第1课时,为本学期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验直角三角形应用的广泛性,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进一步认识直角三角形;2、学会用符号和字母表示直角三角形;3、经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探讨,掌握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的性质;4、会用“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判定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5、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猜想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引导逆向思维,探索性质的推导方法——同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和“逆向思维”方法,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重点 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及运用难点 直角三角形性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判定探索过程教学方法课型教具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 从定义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性质,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需要判断这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直角三角形除了有一个角是直角这条性质外还有没有别的性质呢?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除了判断一个角是直角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些问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动脑筋:如图,在Rt △ABC 中,两锐角的和 ∠A+∠B=______.为什么?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试试看:(1) 如图:在△ABC 中,∠ACB=90°,CD ⊥AB 于点D ,若∠A=40°,则∠BCD=_____.[来源:](2 )在△ABC 中,∠B=50°高AD 、CE 交于H ,则∠AHC=____ 2、利用两锐角互余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个案修改 j H E DC B AD C B A C BA C BA动脑筋:如图,在△ABC 中,如果∠A+∠B=90°,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定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试试看:如图,AB ∥CD ,∠A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H 点,那么△AHC 是直角三角形吗? 为什么?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探索过程 (1)按要求作图: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作出斜边上的中线,(2)量一量各线段的长度。
(3)猜想:你能猜想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寻找理论依据:A 、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问题中的条件和结论吗? 已知:Rt △ABC 中,∠C=90°,CD 是中线,问:CD=12AB 吗?: B 、分析:直接证明很困难,不妨假设CD=12AB,那么,∠A=∠ACD,因此,考虑作射线C 'D ,使∠A=∠AC 'D ,看看C 'D 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C 'D =A 'D =B 'D =12AB, C 、比较CD 和C 'D 的位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CD 和C 'D 都是Rt △ABC 斜边上的中线,D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有几条中线?由此你想到什么? CD 和C 'D 重合。
因此CD=12AB, (5)归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 变式训练例1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交流讨论)归纳:若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长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只给你一个圆规和一把直尺,你能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吗?2、教材P4 练习 1、2四、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今天我们学习哪些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两锐角互余,②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H D C BA AD C BO C B A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五、作业教材P7 A 组 1、2 题初中 八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2018 年 月课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I (二)本课(章节)需 10 课时 ,本节课为第2课时,为本学期总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度的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性质的发现过程。
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和“逆向思维”方法,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重点 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难点 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教学方法课型教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两锐角互余;(2)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按要求画图:(1)画∠MON ,使∠M ON=30°,(2)在OM 上任意取点P ,过P 作ON 的垂线PK ,垂足为K ,量一量PO,PK 的长度,PO,PK 有什么关系(3)在OM 上再取点Q,R ,分别过Q,R 作ON 的垂线QD,RE,垂足分别为D,E ,量一量QD ,OQ ,它们有什么关系?量一量RE,OR ,它们有什么关系?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探究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为什么等于斜边的一半。
个案修改D CB A K P O M如图,Rr △ABC 中,∠A=30°,BC 为什么会等于12AB 分析:要判断BC=12AB,可以考虑取AB 的中点, 如果如果BD=BC ,那么BC=12AB ,由于∠A=30°,所以∠B=60°,如果BD=BC,则△BDC 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所以考虑判断△BDC 是等边三角形,你会判断吗?(由学生完成)归纳: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这个定理的得出除了上面的方法外,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呢?(让学生交流,得出把△ABC 沿着AC 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2、上面定理的逆定理[来源:]上面问题中,把条件“∠A=30°”与结论“BC=12AB ”交换,结论还成立吗?(学生交流)方法: (1)取AB 的中点,连接CD ,判断△BCD 是等边三角形,得出∠B=60°,从而∠A=30°(2)沿着AC 翻折,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
(3)你能把上面问题用文字语言表达吗?归纳: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几何中的运用例1 在△ABC 中,△C=90°,∠B=15°,DE 垂直平分AB ,垂足为点E ,交BC 边于点D,BD=16cm ,则AC 的长为______例2 如图在△ABC 中,若∠BAC=120°,AB=AC,AD ⊥AC 于点A ,BD=3,则BC=______.2、实际应用例3在A 岛周围20海里水域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到O 处时,发现A 岛在北偏东60°的方向,且与轮船相距303海里,该轮船如果不改变航向,有触礁的危险吗?四、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P6练习 1、2[来源:学科网ZXXK] 五、反思小结,拓展提高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怎样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六、作业:教材P7 A 组 3、4、5DC BAD C AB 北东B D AO ED C AB初中 八 年级 数学 学科 主备人: 2018 年 月课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II (一)本课(章节)需 10 课时 ,本节课为第3课时,为本学期总第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2、掌握勾股定理;3、学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操作、归纳和猜想,用面积法推导作出肯定结论的过程,来了解勾股定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发现、推导和应用勾股定理中的贡献与成就,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知识运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重点 勾股定理 难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教学方法课型教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国际数学大会(ICM--2002)的会标图徽,并简要介绍其设计思路,从而激发学生勾股定理的兴趣。
可以首次提出勾股定理。
二、做一做通过学生主动合作学习来发现勾股定理。
(1)、让学生尽量准确地作出三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cm 和4cm ,6cm 和8cm ,5cm 和12cm ,并根据测量结果,完成下列表格:a b c2a 2b +2c3 4 6 8 512三、议一议 1、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在图象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板书: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 和b ,斜边为 c ,那么222c b a =+。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2、分别以9cm 和12cm 为直角边长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长度,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讨论,三边关系符合勾股定理吗? 四、想一想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 ,画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将4个这样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按下图放置。
教师个案修改提出3个问题:(1)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分别为多少?(用 a,b 表示) (2)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看成哪几个图形面积相加得到? (3)据(2)可以写出怎样一个关系式?化简后便验证了勾股定理。
可以启发学生其他的验证方法。
五、用一用通过例题的讲练使学生体验勾股定理应 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练习1、已知△ABC 中,∠C=90°,AB=c, BC=a, AC=b,(1)如果,2,1==b a 求c ;(2)如果,17,15==c a 求b ; A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基本训练, 但教师应强调解题过程的规表述。
例1、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已知 AB=AC=13cm ,AD ┴BC 于点D 。
你能算出 BC 边上的高AD 的长吗?解:略 B D C 练习:教材P11 练习题 全课小结: 1、勾股定理2、至少了解一种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除了掌握勾股定理外,还应初步学会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应用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