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化外部危机为本国契机的启示

合集下载

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

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

苏东巨变的历史教训苏东巨变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苏联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也改变了整个东欧地区的格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汲取一些重要的历史教训,以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苏东巨变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的崩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是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积累的结果。

在苏联,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民主缺失等问题长期存在,最终导致了体制的瓦解。

因此,我们应该警惕并及时解决这些潜在问题,以免重蹈覆辙。

苏东巨变也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当民众的不满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走上街头,争取自己的权益。

苏联的改革和东欧的民主化都是在广大人民的压力下实现的。

因此,我们要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听取他们的呼声,并尽量避免对他们的压迫和剥削。

苏东巨变还揭示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需求。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导致了经济的衰退。

而东欧国家的一党专政制度也无法满足人民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

因此,我们要及时调整政治和经济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苏东巨变也给我们上了一堂重要的历史课,那就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苏联的崩溃不仅对苏联本身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对东欧国家和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共同推动和平与发展。

苏东巨变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我们应该警惕问题的积累,保障人民的权益,调整制度以适应社会需求,并加强国际合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苏东巨变的覆辙,走上一条更加繁荣和和平的道路。

大国崛起苏联观后感

大国崛起苏联观后感

大国崛起苏联观后感提起苏联,那可真是一段波澜壮阔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看完关于苏联崛起的种种,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

苏联的崛起,就像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但这可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传奇。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苏联从一片混乱和困境中站了起来,一步步走向强大,成为了世界舞台上的巨人。

想当初,苏联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

国内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得就像一张破网,到处都是窟窿。

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

可苏联人民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们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和不服输的劲儿。

就拿工业发展来说吧,苏联政府那是下了狠心要改变局面。

大规模地建设工厂,成千上万的工人从农村涌进城市,投身到热火朝天的生产中。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工人们,脸上沾满了油污和汗水,却眼神坚定,手里的工具不停地挥舞着。

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让苏联强大起来!这种拼搏的精神,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农业方面,苏联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集体农庄的出现,让土地不再是零散的小块,而是连成了一片广阔的田野。

农民们一起劳作,分享经验和资源。

虽然一开始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技术不够先进,管理经验不足,但他们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想象一下,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农民们弯着腰辛勤劳作,汗水滴落在土地上,那场面真是既感人又充满希望。

苏联的科技发展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载人航天的成功,每一次突破都让世界为之侧目。

那些科学家们,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凭借着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们不在乎条件艰苦,不在乎困难重重,一心只为了实现苏联的科技梦想。

教育也是苏联崛起的重要支柱。

国家大力普及教育,让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富贵的孩子,都有机会走进学校读书识字。

学校里,老师们充满激情地授课,孩子们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

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仿佛是苏联走向未来的脚步声,坚定而有力。

苏联的崛起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挫折。

苏联的兴衰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苏联的兴衰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苏联的兴衰教训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1917年11月7日,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的政权——苏维埃政府诞生了!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兴盛与衰亡深刻影响了近百年来的世界历史。

能够从别国的颠覆中吸取灭亡的教训并结合自身实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等体制加以适应性的调整和改革,才能够有效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

苏联的建立与急速发展,为20世纪浴血追求独立的受压迫民族指明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道路;实践了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了马列思想的先进性与正确性,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壮举。

而另一方面,苏共的垮台与苏联的最终解体,是苏联社会各种问题总爆发的结果,也是苏共执政能力逐渐下降直至完全丧失政权的结果;苏联的解体,有许多外部原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苏共的内部原因。

现在,中国正面临着必要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因此,中共领导人有必要从前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等改革中吸取教训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来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一、苏联兴衰的经验苏联实行的是斯大林模式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对苏联的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弊端也就逐渐的显现了出来。

斯大林之后,苏联几代领导人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均以失败告终。

赫鲁晓夫改革针对的主要是斯大林本人,而没有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大框架,改革思路也存在着严重失误。

勃涅日涅夫改革是在统一计划的原则下进行的,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改革按照严重僵化的教条主义进行。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的是要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改革步伐过快,没有从农业开始改革,且没有解决好改革与发展的结合、微观与宏观改革措施的结合,最后转变为政治体制改革,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

在这三场改革中,没有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采取教条主义,没有把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同时没有相适应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此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

苏联模式教训

苏联模式教训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牢固树立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吸收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永远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进行创新。

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牢固树立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它是以确立科学的实践为前提的,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纵观前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更证明了这个观点。

十月革命前列宁对俄国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认为,当时的俄国有一定的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和统治能力比较薄弱,难以照旧生活下去;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具有高度的革命热忱,不想照旧生活下去;有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和指导。

苏联剧变的原因及启示

苏联剧变的原因及启示

苏联剧变的原因及启示苏联剧变20年了,当我在高中学到苏联剧变时曾会有这样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可以与强大的美国相对抗的苏联顷刻间倒台。

又是怎样的国内状况使曾经那么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付诸东流。

而且当1991年8月苏共被停止活动,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无论是民众还是苏共党员都没有站出来表示抗议。

这想必是国内的最根本的问题出了状况。

我们应该知道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根本。

我觉得苏联剧变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苏共在执政的那么多年时间里并没有以人为本,而所声称的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新制度实质上是在倒退的,苏共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是违背社会发展的,脱离群众的。

我们应该都明白,执政党失去广大群众的拥护就必然垮台。

在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和人们群众是密切联系,互为一体的。

正是这样一个原因,使十月革命得到胜利并且苏联成立称为当时世界两大霸主之一。

但是随后在党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路线、方针、政策的偏差损害了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脱离了群众,人民对党的执政能力有怀疑,对党的执政效果不满意。

随着这种怀疑和不满的积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由亲到疏、由冷到热,最终发展到离心离德的地步。

所以,我国要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坚持三个代表思想路线。

其次,我认为苏联人民没有得到参与国家事务的机会也是一大原因。

苏联宪法上规定的公民权长期只停留在字面上,人民主权原则没有落实。

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就可看到,违背民主和法制,实行“大清洗”,扼杀了苏联的重要人才,使苏联一步一步走向解体,权力高度集中。

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才开始重视公民权的落实,但是,长期没有经受民主训练的苏联国民,实际上已经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这一权利,他们被叶利钦等人的蛊惑宣传所左右,成了推动国家解体的重要力量。

民众没有权利,对国家的决策没有影响,才使政府明显侵犯民众利益的政策长期坚持不改。

苏联虽然是世界上超级大国之一,但苏联人的生活水平却远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

苏俄局势感悟心得体会(3篇)

苏俄局势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在这段时间里,我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经历了起伏和变化。

作为一名热爱和平、关注国际事务的青年,我对于苏俄局势有着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一、苏联解体与俄罗斯崛起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

此后,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继承国,并逐渐崛起为世界大国。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政治上,俄罗斯经历了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转变,政治体制逐渐走向民主化。

经济上,俄罗斯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经济长期低迷。

社会上,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族矛盾和地区冲突不断。

然而,在经历了多年的动荡和挑战后,俄罗斯逐渐崛起为世界大国。

政治上,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经济上,俄罗斯已成为世界能源大国,对国际能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

军事上,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

二、中俄关系的发展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经历了从合作伙伴到战略伙伴的演变。

1992年,中俄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在政治上,中俄两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场合密切沟通和协调。

在经济上,中俄贸易额不断增长,成为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在军事上,中俄两国开展了一系列军事合作,包括联合军演、武器装备交易等。

近年来,中俄关系呈现出以下特点:1. 地缘政治因素:随着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遏制,俄罗斯将中国视为重要的战略伙伴,而中国也将俄罗斯视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2. 经济利益:中俄两国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

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两国合作不断深化。

3. 国际合作: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

苏东剧变对社会主义的启示

苏东剧变对社会主义的启示

第一,必须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新技术革命提出的挑战和长期形成的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使得改革成为迫切的历史要求。

苏东国家长期以来未能顺应时代要求和国情的发展及时调整政策、进行改革,或者虽然进行过改革的尝试,但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苏东剧变是苏联模式弊端造成的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一次总爆发。

它告诉我们,必须改革,而不能像勃列日涅夫那样自己不改革还反对别人改革,这个改革必须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根本改革,而不是对苏联模式的修修补补;这个根本改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而不能搞教条代替。

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能及时从体制改革中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和本国国情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就会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从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那里去寻找出路。

第二,必须开放。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2]。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

在对外开放中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关系。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尤其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既要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又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

第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品。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好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苏东剧变的发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经济上不去。

它告诉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上;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第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不要像过去那样把苏联模式等同于社会主义,把许多妨碍生产力发展、不利于人民生活改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

苏联的兴亡对于中国的启示

苏联的兴亡对于中国的启示

苏联的兴亡对于中国的启示编号:12艺术学院油画系李双龙学号:2010202698苏联在过去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它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起来并取得巨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大起大落的发展史是一段精彩传奇的过程,这也给人类和世界各个国家留下了启示。

当然对于同是社会主义大国的我们,更是需要分析借鉴。

如果我们对于苏联的过去的悲剧性教训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有清醒的认识,就不可能客观地评价今天的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

在苏联的兴亡中,可以借鉴到的启示有很多,我在这里从一个角度出发,那就是经济角度的启示。

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来看,经济发展无疑是世界各国争相竞争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国的发展也在注重把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而对于苏联经济发展对我们的启示主要看它运用的经济发展方式。

苏联的经济模式应当放在生产方式变革中去评价。

两次科技革命给生产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在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变革中起着不同作用。

苏联经济模式对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规模经济可以发挥集中、整合的优势,但是当规模经济生产中科技力量上升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科技创新和传播方面的缺陷日益明显。

简而言之,苏联的经济体质是一种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的定义是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

“指令型经济”通常和计划经济用法相同,但是详加区分的话,指令型经济是指生产工具公有的经济体制。

所以指令型经济必定是计划经济,但计划经济却不必然为指令型经济。

计划经济的起源是与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开始。

一般来说,最早出现计划经济构想的是李斯特对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的批判,当时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第一次理论阐述,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更是系统的阐述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主导性。

受其影响德国诞生了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大力宣扬政府控制经济行为,同时以这种思想主导德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德国的快速经济发展,也形成了马克思口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靠政府干预执行计划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计划经济。

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

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

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苏联解体已近十五年了,但是关于“苏联解体经验教训”这个问题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特别是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找到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才能真正汲取其教训,否则或者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或者是“缘木求鱼”。

只有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借鉴意义,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此,我认为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希望同仁们指正。

一、社会主义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指导思想的最明显特征是背叛和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苏共28大制定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修改苏联宪法、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就是最明显的证明。

这一时期当然也有“教条主义”,主要表现在戈尔巴乔夫等人对西方政治经济体制的教条主义崇拜。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当然要吸收全人类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经验成果。

但如果不假思索对资本主义的一切顶礼膜拜,甚至把其糟粕当成精华,后果必然是毁灭性的。

由于不能始终贯彻把马克思主义结合本国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使苏联在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推进世界革命等重大理论上的僵化问题始终没能有大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但同样更应当清楚苏共垮台的真正思想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由于苏联共产党背叛了马克思主义,不注重自身建设,导致它严重脱离群众,甚至在苏联国旗降下之时群众也无动于衷,“没有一个人出来捍卫自己的国家”。

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真正丧失群众支持。

由于苏共一系列的错误路线,造成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使人民丧失对苏共的信任。

首先是大批苏共党员退党。

如苏联最大的乌拉尔汽车制造厂,在1989年还有9072个党员,到1991年1月,只剩1646个党员,其中还有300个人不交党费。

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启示

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启示

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启示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震惊了全世界。

苏联作为一个拥有超级大国地位的国家,解体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那么,苏联解体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1.国家需要持续改革和创新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其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的僵化。

苏联在冷战时期曾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下,苏联经济逐渐失去了活力。

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需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苏联政治体制的缺陷在于缺乏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

在苏联解体之前,苏联共产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国家缺乏独立的司法体系。

这导致了国家的腐败、犯罪和社会不稳定。

因此,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成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3.民族和宗教问题需要得到妥善处理苏联解体的另一个原因是其民族和宗教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苏联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其中有许多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人。

苏联的统一靠的是强制性的政治手段,而不是各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和谐共处。

这导致了各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因此,民族和宗教问题需要得到妥善处理,各民族和宗教信仰之间需要和谐共处。

4.国际关系需要和平友好相处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了苏联的继承国,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际社会需要在和平友好的基础上相互合作,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5.历史不能被忘记,不能重蹈覆辙苏联解体是一段历史,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历史不能被忘记,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我们需要学习苏联解体的原因,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苏联解体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改革和创新,加强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处理好民族和宗教问题,和平友好相处,珍惜和平稳定的环境,避免重蹈覆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年苏联解体反思帝国主义与分裂势力的崩溃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年苏联解体反思帝国主义与分裂势力的崩溃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年苏联解体反思帝国主义与分裂势力的崩溃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这一事件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解体的背后是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包括帝国主义斗争的冲击以及国内分裂势力的挑战。

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给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应对全球事务。

本文将就苏联解体对帝国主义和分裂势力的冲击以及全球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和反思。

帝国主义的冲击苏联作为二战后美苏两强对峙的一个巨大势力,被视为东方社会主义力量的象征。

然而,苏联解体的出现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帝国主义势力在苏联解体后迅速扩张,并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

这促使各国政府重新考虑与帝国主义的斗争方式。

首先,各国政府普遍认识到,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得到巨大加强。

因此,他们必须加强合作,通过建立国际组织、签订多边协议等方式来平衡和抵制帝国主义势力的扩张。

其次,各国政府要在经济上寻求独立和自给自足。

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被迫中断,很多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各国政府明白了经济上的脆弱性,开始加强本国产业,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另外,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关系的变化也给各国政府提供了机会。

许多国家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合作。

一些国家认识到,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可以更好地应对帝国主义的挑战。

分裂势力的挑战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分裂势力的崛起和挑战。

苏联由于国家体制的僵化和中央集权体制的弊端,导致了民族主义和地方分裂趋势的抬头。

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苏联的国家统一和稳定。

首先,苏联解体后,很多独立国家的诞生引发了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在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

这些国家要面对领土争端、民族问题以及资源分配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其次,苏联解体后,世界面临着分裂势力的挑战。

分裂势力可能对全球秩序和地区稳定造成威胁,引发战乱和动荡。

苏联模式的失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苏联模式的失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苏联模式的失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作者:王艳艳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7期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成功建立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但随着东欧剧变,苏联最终解体。

人们开始质疑苏联模式。

本文分析了苏联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了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力求通过对苏联模式的分析,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重要的经验。

关键词: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启示1、苏联模式的特点:其政治经济体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它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方面一探究竟。

1.1. 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把国家的工业发展作为唯一目的,忽视农业的发展,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实行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和惩罚机制。

1.2. 政治方面苏联模式又表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

实行一党制,实行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合一。

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

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

1.3. 外交方面苏联模式又是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

它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

在这点上,从我国的外交政策就可以看出来,建国之初,我国由于国际地位尚不稳固,国家经济落后,只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因此,苏联的这种外交政策必然会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1.4. 文化思想方面在思想文化方面,实行高度的舆论统一。

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被高度政治化。

并采取行政手段特别是“学术批判”和“组织处理”的办法对待不同意见和观点。

2、苏联模式存在的问题:2.1 政治上实行专政集权,破坏民主、法治,最终造成离心离德,导致最终政治体系奔溃苏联在政治方面存在严重的个人崇拜问题,官员的一切任用、罢免都由上级领导直接决定,存在个人高度集权的问题,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特权阶层顺势而生。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斯大林所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从总体上说来,它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都为人类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它既在苏联大地上播种了社会主义,又在同一片土地上败坏了社会主义。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它既创造了一度震撼人心、激越进步的雄伟事业,向全世界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打败反人类的德日法西斯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又使苏联人民付出了不必要的、空前惊人的牺牲。

苏联解体了,不只是在历史的篇章上留下了它的印痕,更多的是激发我们进行无穷的思考。

十几年来,中国依旧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所谓前车之鉴,研究苏联衰败的原因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从根本上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苏联解体乃是其制度性缺陷导致的。

苏联政治体系的上层处于一种麻痹僵化状态,它对苏联面临的深刻的社会问题置若罔闻,社会长期存在三个矛盾。

第一,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过早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亦难以提高。

第二,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

第三,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更是雪上加霜。

其次,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上逐渐堕入了教条主义。

在教条主义方面,苏联表现得尤为典型。

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联曾经搞过短暂的直接民主的尝试,随后便建立起议行合一,高度集权的政体并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种转变虽然确实与当时应对国外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匪叛乱有关,但主要还是基于全面贯彻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基本构想。

此外,这样做也是执政前革命作法的惯性延伸,更为共产党人熟悉和欢迎。

然而,来自前人书本上的理论原则和革命的惯常作法与现实的实践需要,特别是与苏联当时落后的社会条件所产生的实际生活需要毕竟存在较多矛盾和较大差距。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精选资料】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精选资料】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发生于1989年到1991年间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20世纪震惊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

这一连锁事件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其结果直接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崩塌,它是苏东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

虽然苏东剧变至今已时过二十年,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远没有结束。

这个事件像一把双刃剑,必然从正反两方面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我们必须历史地评价苏东剧变,同时我们也要从苏东剧变中获得必要的教训和启示,以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

关键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启示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

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

苏联的兴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

苏联演变并非命中注定,但却事出有因。

为了深刻反思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以史为鉴”,以便对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下面分析一下苏东剧变的原因:一、内部原因:苏联东欧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积弊太深、矛盾逐渐加剧,而又不能得到及时克服。

苏联所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权制未能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及时调整,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特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期有着它的合理性和巨大优势,但长期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隐藏着巨大弊端,并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苏东剧变是指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及其东欧盟国发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的事件。

这一剧变不仅颠覆了原有的社会体制和经济秩序,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苏东剧变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历史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单一的意识形态统治是不可持续的。

在苏联和东欧盟国,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长期统治并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创造力,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僵化和经济的停滞。

苏东剧变的发生表明,人们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追求是不可抑制的,任何试图通过强制手段维持单一的统治的做法都注定会失败。

苏东剧变也揭示了计划经济的局限性。

在苏联和东欧盟国,计划经济长期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和经济的失衡。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是,市场经济的机制更加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只有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苏东剧变也警示我们,政治体制的不合理会导致社会动荡。

在苏联和东欧盟国,权力高度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导致了腐败、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等问题的严重积累。

苏东剧变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和法治体系,保障人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

苏东剧变还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能忽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

在苏联和东欧盟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民众的不满。

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是,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通过改善民生、减少贫富差距,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苏东剧变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一些国家的政治体制仍然集中权力、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计划经济或过度依赖外部资源;一些国家的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

阐述苏东剧变的历史经验教训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期发生在苏联及其东欧盟友国家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这一剧变不仅对苏联及其盟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一些历史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告诉我们,政治体制的僵化和腐败会严重削弱国家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苏联及其盟国,长期以来一党专政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政治上的僵化和腐败的滋生。

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和抗议,进而导致了剧变的爆发。

因此,一个政治体制应该保持活力和适应性,以及有效的反腐机制,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

苏东剧变也提醒我们,经济改革不能过于急进和片面。

在苏东剧变前夕,一些苏联及其盟国领导人试图通过大规模的市场经济改革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这些改革导致了经济的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经济改革应该逐步进行,平衡考虑市场机制和国家规划的作用,避免经济的剧烈波动和社会的不公平。

第三,苏东剧变还揭示出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竞争时的一些弱点和不足。

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的相对落后,使其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苏东剧变后,一些国家选择了向市场经济和多党制转型,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这表明,一个国家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

苏东剧变还告诉我们,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应该被充分尊重和保障。

在苏东剧变中,人民的不满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腐败和剥削,以及对基本权利的限制。

因此,一个国家的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保障人民的言论、新闻、组织等基本权利,并与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以便了解和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

苏东剧变也提醒我们,国际社会应该保持和平与合作的态度。

苏东剧变后,东欧国家和苏联经历了艰难的转型期,国际社会给予了他们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这表明,各国应该坚持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建立一个稳定、公正和有序的国际秩序。

苏东剧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苏联解体的教训和启示

苏联解体的教训和启示

苏联解体的教训和启示
苏联解体的教训和启示,是人们从历史发展的错误中进行教训和启示的重要方式。

苏联的解体以及西方市场经济体和社会主义经济体相续伴随而来的重大变革,不仅使世界社会发生了卓越的变革,也为世界各地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条同社会经济体改革过程中勇于改革、坚持持之以恒的重要前车之鉴。

从苏联的得失中所反映出的重要启示是:改革者要秉持均衡发展的思想,在经济发展中注重质量,做到综合考量,减少商业和社会上可能存在的不良现象;要有效利用新技术,改善就业和生活状况;要充实政府财政状况,树立社会公平正义感。

要建立自我实现改革的机制,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综合竞争力;要强调科学和省级发展,使经济结构更具激励性、妥善的衔接,全面提高企业的规模、品质和效益。

苏联解体的教训和启示可以让我们明白,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全面把握改革历程,自觉遵循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作为一种国家现代化改革的理性选择,把握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经由政策的指导,实现充沛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如何看待苏联模式的成败和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如何看待苏联模式的成败和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指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

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是在一个特殊的国度、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

其宗旨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带动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而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这种实践方式的形成是由于在1919年苏联建立政权后不断遭受国外列强们的牵制,且一战中的教训也使苏联的各代领导人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于是斯大林就带领苏联走出了这一条“苏联特色”的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以下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2、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形成了重工业占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3、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的统一,经济以部门管理,即"条条"管理为主,中央部门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决策权于一身,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4、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指令性特点。

就是说,主要的计划指标由国家自上而下地、集中制定,它囊括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一旦制订出来,经最高苏维埃批准,就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总之,“斯大林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并且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上。

在苏联解体之前,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

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的理论分析

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的理论分析

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的理论分析苏联是20世纪最显著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然而在1991年,苏联发生了剧变,解体成了独立的国家。

这个剧变引发了人们对于苏联的原因和教训的深思。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对苏联剧变的主要原因和教训进行分析。

一、经济体制失灵与市场经济的崛起苏联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在早期确实为苏联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计划经济模式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在其他国家的兴起展示了私有产权和市场机制的优势。

这促使苏联内部出现了一部分渴望改革的人群,他们坚持改革和开放,寻求新的经济体制。

二、中央集权的制度弊端苏联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初期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也给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弊端。

中央集权模式导致了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和控制,这使得经济决策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缺乏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交流和全球化的兴起,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框架变得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复杂性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存在着多种民族和宗教。

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苏联政权通过加强统一意识、禁止宗教活动等手段,试图维持国家的稳定。

然而,这种政策也引发了一些民族和宗教的不满,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凝聚力。

苏联剧变的发生,部分是因为基于民族和宗教问题的不满情绪的爆发。

苏联剧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教训。

一、不能忽视经济改革的重要性苏联的剧变是在经济发展滞缓和计划经济模式失灵的背景下发生的。

这也提醒我们,经济改革是国家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全球化的时代,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加强市场机制的改革,提高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都是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

二、合理权力分配和制度建设的必要性苏联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局限性。

权力过度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中,导致国家无法及时有效地做出适应性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化外部危机为本国契机的启示摘要:本文旨在简述、总结苏联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利用当前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契机,以及在更长时间跨度上如何利用经济周期不同步的机遇,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苏联经验金融危机引进外资中国经济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也是其不可消除的痼疾;只要各国之间没有实现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经济周期就不可能完全同步,政治和社会变动就将进一步加剧各国经济周期不同步。

在存在经济周期不同步的情况下,对于没有陷入危机或受危机传染甚微的国家而言,现实和潜在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危机就是可资利用的契机,因为对方在危机压力下将不得不放低姿态,减少要价。

由次贷危机引爆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最高潮虽然已过,但余波未尽,二次探底风险犹存,我国发达的出口制造业也一度备受冲击。

然而,即使不考虑出口绝对数额下降与市场份额上升完全可能同时并存,只要把对外经贸的思路从单纯的出口转向包括进口、从单纯的引进外资转向包括对外投资,就会发现,外部危机也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升层次创造了契机,这一点在突破西方对华出口管制、扩大进口其先进技术和设备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

在化别国经济危机为本国发展契机方面,苏联曾经以主动姿态创造过非常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曾经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我国发挥了重要启迪作用,在1978年11月10日~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上,就向与会者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等材料;时至今日,有了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回顾这些史实时认识当可更加深入。

本文旨在简述、总结苏联在此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如何利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契机、以及在更长时间跨度上如何利用经济周期不同步的机遇提出一些意见。

一、赶超战略是四面受敌落后国家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不是一种资本主义以外的阶段,而是对它的替代——一种没有分享工业革命的国家能够效仿工业技术成就的手段,一种在不同的竞争规则下取得迅速积累的手段。

”[1] ——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之所以对社会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在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之后全力以赴推进工业化,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不长时间内就将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成了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工业化大国。

当布尔什维克党成功夺取政权并在内战和外国干涉中取胜之后,他们所赢得的不是一个国际环境友好的发达国家,而是一个四面受敌的落后农业国。

沙皇俄国在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面前穷凶极恶,在西方国家面前却十足是个经济落后的“泥足巨人”。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革命前俄罗斯帝国的落后状况作了如此描绘:“革命前的俄国按领土来说,在世界各国中占第一位;按人口来说占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印度),按工业品总额来说,占世界第五位、占欧洲第四位。

它拥有的现代化生产工具,等于英国的1/4,德国的1/5,美国的1/10。

在国内重工业的主要部门中,外国资本家主宰着一切。

” [2]即使在技术层次较低的采掘业,也有很大一部分控制在外国资本手里。

19世纪末,俄罗斯帝国87%的煤炭出自顿巴斯,而法、比、英国资本在顿巴斯矿业扮演了重要角色,以至于顿巴斯工人出身的赫鲁晓夫后来回忆青年生涯时说法就是:“我在德国人的工厂干过活,也在法国人的矿上工作过,还在比利时人的化工厂里待过”, [3]却没有说自己在俄资企业有何经历。

就总体而言,正如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帝国最著名国务活动家谢·尤·维特伯爵评定的那样,俄罗斯帝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截至1913年,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品产值仅占40%强,工业品产值中现代工业、生产资料所占份额甚微,生产资料只占1/3,机械制造业只占6.8%。

[4]正因为如此,帝俄时代的知名诗人尼·阿·涅克拉索夫为之喟然长叹:“俄罗斯母亲呵!你贫穷而又富饶,强大而又软弱!”(《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给苏维埃政权雪上加霜的是,在连续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中,如此薄弱的现代工业基础又遭到了严重破坏。

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时,俄国工业产值仅相当于战前1913年的13.8%,其中,生铁产量为2.4%,棉纱为5%,食糖为6.6%,植物油为3.4%,[5]农业总产值也比1913年减少了1/3。

[6]自然条件、地理区位和产业基础较好的波罗的海地区、波兰、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分离或被割让,进一步撕裂了俄罗斯原有的经济体系。

直到苏联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计划编制者们对苏美经济差距的评估仍然高达50年:“如果把我们1927年~1928年间的国民收入和资本能力的指标与美国相比,以便对我们现时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有一个概念,那就是我们落后美国50年。

”[7]比规模差距更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技术差距,如在农业生产中仍广泛使用木犁。

1927年~1928年,苏联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情况下发生了谷物收购危机,在探讨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时,斯大林曾指出,当时苏联使用的木犁至少有500万部,只要把这些木犁换成铁犁,就能大大增加粮食产量。

[8]经济与科技落后令罗曼诺夫王朝末期的俄罗斯帝国在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中迭遭重创。

明治维新晚于彼得大帝改革170年,日俄战争中俄国却惨败得令全世界瞠目不已;曾几何时,普鲁士之辈德意志诸侯国不过是托庇于俄罗斯帝国的附庸,而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与高度工业化的德国甫一交手,其全面落后状况便暴露无遗,《静静的顿河》等众多俄苏文艺作品对此作了生动的描绘, [9]更在被迫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条约》城下之盟的布尔什维克领导层脑海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到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经济基础本来便优于俄罗斯本土而且受到西方列强加意扶植、极端反共反俄的波兰,也完全有潜力成为威逼苏联西疆的一个经济领先的死敌。

须知,由于波兰统治阶层极度目光短浅而又贪婪成性,不自量力,苏波矛盾在许多方面甚至比与德日的敌对关系更为强烈。

这种敌对不仅源于较远时期的波兰17世纪屡次侵略俄罗斯和俄罗斯反攻后瓜分波兰的历史,更源于一战后复国的波兰奉行了极端的反共反俄和民族压迫、扩张主义路线,特别是1926年毕苏茨基(Józef Klemens Pisudski,1867年~1935)建立军事独裁政权后实行的赤裸裸的法西斯主义统治(参见正文末附录)。

倘若再回顾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西方列强在日俄战争中大力支持日本,[10]一战中对俄罗斯利用多于帮助,内战中借机大肆掠夺和削弱俄罗斯,……这一系列痛苦的历史必然令任何一个具备国际视野的俄罗斯爱国者分外警惕,因此,突破于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现实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带上了浓烈的“赶超”色彩,追赶先进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现实社会主义政权立足后的中心使命。

十月革命前夜,列宁就强调,在技术和经济方面赶超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俄国生死攸关的大事。

“革命所已经做到的,是俄国按其政治制度来说,在几个月以内就赶上先进国家了。

但是这还不够。

战争是铁面无情的,它斩钉截铁地提出问题:或是灭亡,或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

……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

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11]三、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成功实践(一)利用经济危机突破外部经济封锁然而,在充满竞争、冲突的现实世界里,苏维埃政权领导集团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的良好意愿必然遭到无情政治现实的阻挠。

苏维埃俄罗斯自诞生之日起就饱受西方封锁和武装干涉之苦,难以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西方开展经济合作;即使开展合作,对方索价也极为高昂。

1918年10月,英国带头决定禁止向苏俄出口商品;翌年10月,协约国和美国正式宣布封锁苏俄,并要求中立国配合,导致苏俄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沦为孤岛,无法发展正式对外经济关系,只能通过民间关系进口极少量商品。

特别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大银行对苏俄实施的黄金封锁,等于剥夺了苏俄当时惟一的国际支付手段,导致苏俄进出口交易额微乎其微,1919年进出口总额仅1100万卢布(按1950年汇率计算),仅相当于1913年的0.1%;1920年也仅有1亿多卢布,[27] 根本谈不上是真正的对外贸易。

战后经济社会危机使西方市场问题尖锐化,为苏维埃政权打破封锁、取得西方资金和压低对方要价创造了有利时机。

1918年11月,协约国与德国签署停战协定之后,胜利者未及庆祝,便面临全面的经济与政治震荡,生产下降,物价高涨,贸易极度萎缩,罢工席卷各国。

即使在英国这个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中心,工人罢工也一路增长,1917年~1919年分别为730次、1165次和1352次,1919年参加罢工者2591万人次,比1917年增加两倍。

在战争中丧失了数百万壮劳力的法国,1919年罢工2026次,罢工参加者超过115万人,均比前几年增多数倍。

从1920年7月起,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危机,其中英国整个工业生产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降46%以上,超过英国此前历史上任何一次危机。

[28]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西方国家有识之士转向开发对俄贸易之利。

正是在一战之后欧洲的萧条年代,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指出,西欧和中欧对俄国粮食的需求在战前已经很大,1920年以后会更大,因此,协约国封锁苏俄极为愚蠢和短视,与其说是他们封锁俄国,莫如说是他们封锁自己;他倡言,英国人要想救自己的命,挽救英国的经济,就应当设法恢复同德俄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关系。

[29]也正是在危机的冲击下,本已动摇的对俄封锁之墙一段一段倒塌:1920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当年1月,面对国内严重饥荒和商品滞销,协约国最高会议被迫决定撤销封锁。

同年7月,美国解除对苏俄的贸易禁令,苏联趁机从瑞典获得一笔4100万卢布的18个月期商业贷款,一举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从此开始了与西方经济技术合作的历程。

1921年3月,《俄英临时贸易协定》签署,英国在事实上承认苏俄,并允许苏俄在伦敦出售黄金,从而打破了西方对苏俄的黄金封锁,对苏俄获取国际支付手段、发展对外经贸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借一战后欧洲经济萧条之机打破外部封锁之后,苏联再接再厉,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70年代西方经济危机期间,再次演出了大规模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本国经济建设的精彩戏剧,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和引进外部智力三个方面。

(二)利用经济危机大举引进技术设备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此处所说是“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正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概括源于斯大林的论述:“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生产不断发展的方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