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睿智可爱的老人-听冯恩洪讲座有感
冯恩洪讲座心得体会
冯恩洪讲座心得体会冯恩洪讲座心得体会(精选10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冯恩洪讲座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冯恩洪讲座心得体会篇1近期,我校组织教师集体学习著名教育家冯恩洪的讲座,冯教授在讲座中精彩的言论给了我深深的思考,也给了我深刻的启迪,让我心头的诸多困惑迎刃而解,展望教育前路,豁然开朗。
一个最好的老师不应该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奉献,是一种悲壮的美,但我们应该照亮别人也发展自己。
教育既要给学生创造幸福,也要给教师带来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也要实现今天的幸福;既要谋求人类的幸福,也要获得个人的幸福。
教育追求不能取一个、舍一个,不能扬一个、抑一个。
“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我们要帮助学生播种好的信念、行动、习惯和性格,帮助学生收获幸福的人生。
当学生幸福着,那么我们的每一天都忙碌着,也都快乐着。
教育就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知识,让学生拥有学习能力和工作技能等;而学生是否享受学习似乎不是我们所要思考的,因为读书就是枯燥的,需要每个人勤奋的。
而冯洪恩在讲座中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所以,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教育者对学生的差异不应该埋怨,而是研究差异,关注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所以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让教育的感觉不是难受,教育的感受是走进享受。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
所以教育要让学生彻底释放自己潜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学生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没有哪一个学生是天生的坏学生,是不可教的,关键看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
听冯恩洪老师讲座有感
听冯恩洪老师讲座有感“当老师就要当最好的老师。
”这是冯恩洪老师的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他的理想,他有这样的理想,也为这样的理想而奋斗着——“让生命因讲台而精彩”。
他做到了,他也鼓励我们新一代的老师,让自己的生命在讲台上绽放!冯恩洪老师,之所以能成为“最好的老师”,当然也离不开他不间断的学习。
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我们自己了: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是“不断涌出新鲜的水的源头”,不断的给自己充电,像冯老师那样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的提高,才能像冯老师那样娴熟的驾驭课堂,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冯恩洪老师融合“建平经验”,说道至必须使“鸭子练习游泳,兔子练习长跑,老鹰学高飞”把个性充分发挥至极致。
其实这些见解和观点,在几千年前,我们的孔子就说道过“因材施教”,也就建议我们教师相同的孩子用相同的方法展开教育,“因材施教”才可以被剥夺真正意义。
就拎我们一班的丁宁同学来说吧,他就是一个调皮、害羞的小男孩。
但开学至今,我和姜老师都不了逗他讲出一句话。
上厕所便利必须必须人护送,要不然就要弄得浑身都就是。
上课时经常就是自娱自乐,他显然不晓得这里就是课堂呀。
今天我们终于诱导他骂人了,我和姜老师深感人生以来搞老师就是最富于的一天。
我和姜老师在想要:现在我们显然没有办法建议他写字、读书、算数,就是和我们老师同学交流还是一个难题。
全班除了43名幼儿,我们直面的就是许多个存有差异的幼儿,还要用差异的教学方法回去教育他们呢?冯老师的一句话说道得特别不好,“当我们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我们终生都在直面差异”。
在教育中我们就要哪壶先加哪壶!所以,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学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学会更富魅力的语言表达方式,多阅读,多思考。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最好的老师!。
听冯恩洪讲座有感
听《教育家冯恩洪的专题讲座》有感早就听说“南有冯恩洪,北有魏书生”。
今天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冯教授的讲座,非常快乐。
冯教授在讲座中,抑扬顿挫、娓娓道来,他风趣幽默,观点新颖。
听他的报告是轻松的,在笑声中,我一次次被他的话语所震撼,他的观点是斩新的,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听了他的报告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冯教授认为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发展学生的强势智慧。
发展每个学生的强势智慧,说白了也就是要去发现每个同学的优点,并加以培养,我想这其实也就是要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的现在与未来,一只眼睛盯眼前,一只眼睛看未来。
反思自己,身边每个学生的强势智慧在哪里,很少研究、发现过,不知道学生的强势在哪里,又怎么能为学生最需要的发展提供帮助?细细品味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冷静的反思自己了。
这个讲座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像冯教授说的那样,真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做到“哪壶先开提哪壶”,及时激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尊重和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自立自强;宽容和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重新振作。
让他们为自己的长处感到骄傲自豪,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做真正成功的自己。
张文颖 2011年11月观冯恩洪《撬起教育的质量》讲座有感阿基米德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给我们当教师的一个支点,我们可不可以撬起教育的质量?回答是肯定的。
那么撬起教育质量的支点是什么呢?冯恩洪教授说:撬起教育质量的支点是课堂变革和教育建设。
如何进行课堂变革呢?一、相信学生具有潜能,释放学生的潜能依我看学生确实具有潜能,他们真正投入到学习上的精力连50%都不到。
如果把学生精力的80%调动起来用于学习,他们的成绩将不可估量,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优秀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改变他们的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指挥棒,思想改变了,行为自然就发生了转变。
冯恩洪讲座心得体会
冯恩洪讲座心得体会
冯恩洪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演讲风格幽默风趣,内容丰富有深度,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他首先谈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让人们了解到他是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勇气取得成功的。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让我明白只要有目标和决心,就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他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知识和技能,才能保持竞争力。
他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例和数据,给人们展示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要持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除了学习,他还谈到了家庭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支持和后盾,只有有着良好的家庭关系,才能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他还提醒我们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因为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总的来说,冯恩洪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他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都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他也提醒我要注重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建立,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十分重要。
感谢冯恩洪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
听冯恩洪教授讲座有感(3)
听冯恩洪教授讲座有感听完讲座,我不由得羡慕建平人,因为他们有了一个如此美好的教育环境,而想想自己走过来的这么多年的学校生活,我不得不感叹。
然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事实,只能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能够从这里得启发,创造出更好的教育制度,让下一代能更好发展。
一.教育实践家冯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经历冯恩洪——一个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1985年提出了德育改革的新思维新思考。
1987年提出了合格加特长的目标模型,提出卓越不止一种表现形式,卓越也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某个统一认定的所谓的优秀标准。
1990年提出了用规范保证合格,用选择支持特长,校园里不能只有就范而没有选择。
1993年提出了优秀教育资源最大化,使之进入寻常百姓家。
2000年提出了教育的真谛在于人的社会化与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有思想的老师。
二、冯恩洪教授的每天自学一小时的学习习惯冯恩洪教授在书中谈到他从1980年7月1号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自学一小时,先读书,后休息。
一次他和同事在学校讨论教育问题,回到家已经是凌晨四点十分了,他洗完了澡以后,想到今天的自学一小时没有完成,于是他深深呼吸了三口气,提起精神,强迫自己坐到书桌旁。
自学一小时后,他再拉开窗帘,太阳已经升起。
他的这种读书习惯从1980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他说读书给他带来了成功和乐趣,当读书使他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走向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这时他发现他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善于获得知识增量的老师,是善于学习的老师。
三、冯恩洪校长追求有生命力的教育的执着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就在苦苦地追求着有生命力的教育的两个支点,即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这要求教育的思想者能够在今天的现实中敏锐地洞悉并遇见和把握两者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的实践者在今天的体制下实施明天的理想。
冯恩洪讲座有感
做新课改的忠诚战士——听冯恩洪讲座有感广平小学杨荷花2012年5月17日上午,我十分荣幸地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的讲座,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工作十四年来听到的最精彩最有意义的讲座。
冯教授站在台上,娓娓道来,侃侃而谈,他的讲座如涓涓溪流,灌溉着在座的每一个听众。
短短的九十分钟,我们觉得时间过得真快;短短的九十分钟;却又让我们学到了那么多曾经迷惑不解的知识。
我不禁感慨,冯教授真的不愧是国家级的教育专家,他真的无愧于“南魏北冯”的荣誉,我们每一位听众都被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所感染并为之折服,在此,我要向他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您!”冯教授所提出的每一个教育思想、每一条教育理论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化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把自然的人打造成社会需要的人,课堂是主要手段,也是第一手段。
”“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砍知识总量,提教育质量。
”“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释放出来的时候就是一节课最棒的时候。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社会职业。
”“眼界有多高,心底有多高,成就才有多高。
”“不想发展自己的人才是误人子弟的人。
”“读书的人,无限风光在险峰。
”“最好是一时的现象,更好是永恒的追求。
”“要有目标,要读书,要学会反思。
”……冯教授的讲座真是妙语连珠,句句堪称经典名言。
他的讲座主要围绕“创建新课堂”这一主题,从教材的处理,教法转变,到学法的转变给我们做了阐述和举例。
讲座完毕,冯教授和我们进行交流,焦校长提出了如何推行新课堂的问题,冯教授的“新课堂五大标准”给了我们很有实际意义的指导:标准一:合理的教学目标。
冯教授说课堂有效率达到85%的教学目标,才是最合理的教学目标。
这就需要老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学生,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依据,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既不能定得太低也不能定的太高,难易程度要把握在“学生伸手够不到,跳起来能抓住的目标。
”标准二:即情导入。
听冯恩洪老师讲课 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8月21日上午10点至12点在我校教务处的组织安排下,全体教师观看了冯恩洪老师主讲的《享受讲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频,看完此视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实践家冯恩洪在教育改革道路上的经历冯恩洪老师不仅是一个具有远见卓实的老师,还是一个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1985年提出了德育改革的新思维思考。
1987年提出了合格加特长的目标模型,1990年提出了规范保证合格,用选择支持特长,校园里不能只有就范而没有选择。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报告中,冯教授讲述了他37岁参评全国特级教师的故事,课堂上当遇到学生的质疑时,他能当场承认自己不会,并倡导学生问台下教师,与台下教师合作教学,充分利用资源,体现了教育的大智慧。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老师,我体会到,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常常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冯校长巧妙的处理方式充分展示了他的教学机智,更让我深深体会到高效课堂和实效德育的理论真谛。
二.做最好的老师,挑战自己一个最好的老师不应该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奉献,是一种悲壮的美,但我们应该照亮别人也发展自己。
教育既要给学生创造幸福,也要给教师带来幸福;既要追求明天的幸福,也要实现今天的幸福;既要谋求人类的幸福,也要获得个人的幸福。
冯教授说:“搞教育的人,是想大道理做小事情。
”每天身处三尺讲台,作为教师,努力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注重知识存量,更要扩充知识增量。
在平日里,教师也要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冯教授从1985年至今,不管工作多繁忙,也都能做到每天自学一小时,大教育家都能如此,更何况我们呢?要做就做优秀的教育,而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我们就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展教育。
听了冯教授的报告,我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要及时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他们为自己的长处感到骄傲自豪,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自信自强、脚踏实地、做真正成功的自己。
听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报告有感(1)
听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报告有感东平小学谭雅9月1日,在乐从教育局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全镇的中小教师在乐从中听了上海建平教育集团冯恩洪校长的报告。
冯恩洪向在座的老师们,讲述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办学理念,教育的目标和成效,事例具体而又生动,每一个小故事都发人深省。
他首先先介绍了我国德育的现状,提出要想把无效的德育变为有效的德育,首先要实现高效的课堂,其中有几点印象较为深刻:1,指出了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享受,而不是难受,不同的学校,应该根部各自不同的学生分数线情况,本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同水平,对教材的把握就要有不同的倚重点,切忌“书本中心论”,对于有差异的学会少年宫,要有不同的教育,强调了教育不能以书本为主,要以学生适合为本,使书本走向生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2,教师应该怎样教。
通过学习效率金字塔,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知识巩固率有着不同的效果,越是释放学生的潜能,收到的效果越无法估量。
,而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知识的教授不如能力的获得,解决好三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可能就会有质的飞跃,即:书本走向生本;教师走向兼容并包;学生走向团队探究。
3、怎样才是实效德育冯恩洪列举了几所他在参观走访的几所学校的所见所闻的具体事例,告诉大家,怎样的德育才是具有时效性的,介绍了走在德育前线的几所学校的做法,并通过自己在当校长期间怎样抓好德育工作的事例生动有趣地叙述出来,强调实效德育就是要达到“掌握规范,承担责任”的目标。
4,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强调现在的教育者们,正处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打好时期,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打好实际,从改变自己,努力钻研自己的业务做起,寻找适合自己并且适合学生的教育,让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听了冯恩洪的讲座,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位关心我国教育,关心教师成长的可亲可敬的长辈,他浓缩了自己人生经验中重要的内容,希望能够使新的岗位线上的教师们,能够得到一些收获。
从教育泰斗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那对教育的一腔热诚,在仰望巍峨的教育圣堂的时候,也稍许增添了一点美好的憧憬。
冯恩洪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聆听了著名教育家冯恩洪教授的讲座,主题为《享受讲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冯教授以其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
以下是我在聆听讲座后的心得体会。
首先,冯恩洪教授强调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讲座中,冯教授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方面:师德修养、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
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其次,冯恩洪教授提出了“享受讲台”的理念。
他认为,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享受教育过程。
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讲座中,冯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教育、享受讲台的教师形象。
第三,冯恩洪教授强调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他指出,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在讲座中,冯教授提出了“要素引领中国好课堂”的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还强调了课堂文化的重要性,认为课堂文化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第四,冯恩洪教授分享了他在教育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他以上海市建平中学为例,介绍了学校在课堂改革、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成果。
这些经验对于我们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最后,冯恩洪教授对教师提出了几点期望。
他希望教师们能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他还希望教师们能够关注自身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聆听冯恩洪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的一些具体体会:1.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为提高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2. 热爱教育事业,享受教育过程,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3. 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
听冯恩洪讲座 业务学习体会
听冯恩洪讲座有感——业务学习体会中教王瑜本学期很荣幸有机会听到知名教育家冯恩洪老师的系列讲座,感受颇多。
不仅对我的工作进行了指导,同时让我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冯恩洪:1946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
冯恩洪先生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张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主张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实践中探索了建平模式。
曾先后六次获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颁发的教育科研成果奖一、二等奖,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专著。
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教师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冯恩洪因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理论和实践的建树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以整版篇幅发表的专题报道计有:文汇报《探索者的足迹》,新民晚报《校园的魅力》,中国青年报《合格+特长》,上海青年报《教育魂》,人民教育《跨世纪教育工程》等。
1993年,冯恩洪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当代世界名人录》;1995年,受上海市教育局委托,上海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五集电视纪实片《冯恩洪和建平人》并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对冯恩洪专访。
同年,中央儿童电影制片厂将他的教育理念编成故事影片《世纪桥下》全国上演;1999年以来,人民日报曾六次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中国,呼唤明天的教育》,《建成人民心中满意的学校》,《未来人材的摇篮》,《追求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品牌输出,浴火重生》,《好学校就是“梧桐树”》;2002年,中央电视台将他倡导的教育改革以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形式搬上荧屏;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教育英才”之一。
冯校长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客座教授。
冯恩洪讲座感受
用心灵赢得心灵
——听冯恩洪校长讲座有感
“教育应远离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
这是冯恩洪校长讲座中说过的一句话,很简短,却让我印象深刻。
在当下,我们的教育一直鼓吹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实际则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
而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的学生,似乎更多的是在忍受着我们的教育,顶多是在接受我们的教育,何谈享受?而听了冯恩洪校长的讲座,不禁让我思考,我们真的不能让学生享受教育么?我们难道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喜欢学校么?
恰逢看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一本书,书名中有一句话,“用心灵赢得心灵”,给我很大的启发。
都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塑造人的艺术。
所以如果教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用心去交流,那么我想学生是不是就会享受教育了呢?是不是就不再只是单纯的接受甚至是忍受教育了呢?而教师想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我想是需要正确的方法的,而这方法中,最最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相互信任。
教师首先应该赢得学生的信任,同时,教师也要信任学生。
人与人之间,有了信任,才会有进一步的心灵上的交往。
所以,让我们一起先和我们的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教育家已经给了我们如何走进学生心灵的方法,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努力去实现,一定可以达成走进心灵这样一个教育的最高境界,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走进享受!。
听教育专家冯恩洪讲座有感
听教育专家冯恩洪讲座有感五月十八日下午,我静静地聆听着教育专家冯恩洪的报告《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感觉像五月的和风吹进我的心田,轻轻的,缓缓的,好舒服呀!静心体会,有几点尤其让人深思。
一、我们该做怎样的教师?一直以来,教师在众人的心目中一直是这样一种形象: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也许,这就是教师的崇高之处,这就是教师一直以来受人尊敬的原因所在,然而静心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错误,一种极端的错误:如果教师都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那今后的教育又有谁来接班呢?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新时代的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实现这一新时代的教育真谛,就必须做到在照亮别人的同时发展自己。
照亮别人,发展自己,多贴切的说法呀!要想更好地照亮别人,就得好好地发展自己;唯有好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照亮别人!对,我们就要做这样的教师!二、我们的学生该怎样发展?一直以来,对于学生的发展我们都听熟了“全面发展”这个词儿,也一直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奋斗着,但同时也迷茫着:让每个孩子都全面发展,我们真的能做到吗?看看眼前为学习而累的孩子们,我们有时真的觉得他们好可怜呀!但我们却不敢有半点的疏忽,害怕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孩子一辈子的落后,为了“全面发展”这面旗帜,我们在痛苦地努力着。
而今天,冯教授的一席话终于解开了我心头的一块沉重的石头:国家提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加一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强势智慧发展。
哦,原来如此!做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有了新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去挖掘、去发现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强势发展区吧!三、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说,这次聆听冯教授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我就要说,是这句话。
是的,三尺讲台上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清醒地承认孩子之间的差异。
差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优秀的教育不是排斥差异的教育,而是适应差异的教育。
听冯恩洪讲座有感
听冯恩洪讲座有感前些日子,我们学校部分老师在东河区区委听取了著名教育家冯恩洪先生的讲座,我感触颇深,为了进一步了解冯恩洪先生,我特地上网查阅了一些关于他的资料,使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这位中国现阶段的伟大教育家。
冯恩洪,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英国剑桥教育委员会中国总顾问,上海冯恩洪校长培训工作室主任,中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工商管理硕士,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教育英才。
在这些光环之下,我却看到了冯恩洪先生那颗对教育孜孜追求的心。
听讲座的一个下午我如坐春风,冯教授没有用讲稿,也没有用课件,甚至没有一个发言提纲,而且一直坐着,说出的话没有啰嗦,没有重复,许多话还是哲理般的,名言般的,格言般的话语。
除了个别我听过读过的话语和例子以及观点外,我听得是聚精会神,受益非浅。
其中的几个例子我映像非常的深刻。
我想谈一下我的感受。
冯恩洪先生在讲座中提到了一个日本弱智老师的故事,当时我的震动简直是太大了。
原因有三点一.这位老师的学历是硕士。
这在我们现阶段的中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这些硕士生们认为以他们的学历教几个弱智简直就是大材小用。
二.他仍然在学习,所学的课程是对弱智学生的深造,并且是自费。
在我们中国就业后学习的一般来说是公费,但是大部分人仍然不愿意学。
三.还有就是他对这个学生的教育目的。
他说如果他能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一个自力的人,那么国家就少了一个负担。
这种高尚的令人折服的教育理念让我这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感到自愧不如。
魏书生老师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那么对于这位教弱智学生的老师来说我感觉他就是“神”,甚至比“神”还伟大。
如果我的教育理念或者是教育的境界能过达到这位老师的话,那么我的教育水平自然而然的就会上升。
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人最难解决的就是思想问题,一旦思想问题解决了,那么其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也就引出了冯教授在对学生早恋为题上所做的思想工作。
早恋是我们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听冯恩洪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听冯恩洪教授讲座心得体会老庄小学学梁甲宝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国家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向广大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的要求,身为教育战线的一名老教师,我深感迷茫,不知道怎样上好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课,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今天听取了冯教授的讲座,我豁然开朗。
“一根链条的水平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一个人群的水平决定于领头人的水平。
”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作为教师对学生终身发展所起的引领作用,也让我们深思应当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界素有“北魏南冯”之说,即“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
”可见冯先生在教育界特别是德育领域的领军地位。
冯教授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承认和尊重“差异”,每个学生在智能发展方面都存在差异,简单堆砌知识不是力量,学会应用知识才是力量。
如果我们每天都在思考,会发现每个每天都是新的。
一个最好的老师应该照亮别人发展自己。
在认真聆听了冯教授的报告后,我有深切地体会: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创造性、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由教学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使用教材,并能根据教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创造性地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数学规律、自己去推理结论,要善于创设问题学习情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结论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跳起来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做到讲的少而精,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尽量多些,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教师绝不和盘托出。
这样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冯教授说:“搞教育的人,是想大道理做小事情。
”我领悟到身为教师,应有目标引领,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告别低层次需求,让精神需求引领物质需求,用脑袋富裕引领口袋富裕。
心得
冯恩洪教授讲座学习心得冯恩洪先生1946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业界普遍认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冯”的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
他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
他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张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主张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实践中探索了建平模式。
他推行“走班制”,首创并践行“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
曾先后六次获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颁发的教育科研成果奖一、二等奖,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专著。
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教师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
中央电视台曾将他的教育改革事迹以23集电视连续剧形式搬上荧屏。
假期业务学习有幸聆听了冯老先生的教育讲座,心中充满感动!中国的教育、民族的未来在今天已被推倒了风口浪尖上,所幸有冯先生这样像夜航中的灯塔一样为我们指引方向,选对的路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无论这条路有多么艰难险阻、布满荆棘!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正迎合了孔夫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如何做到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呢?其支点就是今天被隆重推出的“高效课堂”!这是我首次直面高效课堂,我虽肤浅,但我却毫不怀疑有了这个支点,加之教育专家的指引和大家的不懈努力定将撬起教育这个地球!冯先生说:“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把学生管住而是让学生感动”。
听到这我惊奇的发现,这和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的初衷是一样的。
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面对学生的时候我想:我没有做过老师,但是我做过十几年学生啊!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喜欢崇敬的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能把学生当亲人一样的老师啊,所以我只要做这样的老师,他们就一定会喜欢我!因此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对学生们好,像关心自己的弟妹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我尽力去做了!一开始很好,同学们和我就像朋友,我们课上课下都很开心快乐,但时间长了我发现个别同学利用这一点开始调皮捣蛋了,美好的感觉慢慢变淡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个睿智可爱的老人,他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演讲充盈着无限的魅力!他酣畅淋漓地叙述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教育故事,蕴涵着教育的哲理,揭示了教育的真谛!
一、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有的教育行为只是一种假象的表演,不是发自真情,只是学学样子,所以有了冯校长讲述的那个《裙角的五角星的女教师》的故事。
其实,这样的故事几乎在我的身边每天每时都在上演:孩子,只是教师工作任务的对象而已,如同工人面对机器一样,有多少教师真正发自真情的关爱关注着每个孩子顺其生命成长规律的成长呢?我们的老师已经被生活、被工作的压力变得麻木了,或者是变得无奈了!说得多好:教育的真谛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教育的艺术是把握分寸的艺术。
人的个性化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互为基础,互为平台!想想我们今天的老师:是不是少一了一份对教育的理解,少了一份对教育的真情呢?我们只有从自然人走到职业人,从职业人走到个性人,教师才能真正意义上做教育人!
二、教师,要照亮了别人,还要发展自己。
教师,不应是被神化了的神,而应该有着是血肉之躯的活生生的人。
所以,我们不应该用教育人最高的职业操守来要求所有人。
因此,当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激情照亮学生前程的时候,我们还得成就和发展自己,我们应该坚守属于自己的舞台,并且把握住机会让自己在这个舞台上熠熠生辉。
教师,需要成就,需要荣耀,需要头戴光环,手捧鲜花,需要有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状态,而非为了工作舍弃了属于自身的全部。
所以,身为老师,我们要思考,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是什么?自己有哪方面的才能能够得以发挥和成就?
三、一个和谐社会需要一代人的全面发展和一个人的差异发展。
一个生动的《老虎校长》的寓言故事,让我们每个人为之震惊。
把这个故事附录在此,让更多人受启发。
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回顾前半生,喜忧参半:喜的是前半生生活得还像模像样,什么香的都吃过,什么辣的都喝过,好歹也是个王,而且不是一般的王,是百兽之王。
忧的是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尊师重教,科教兴国,最受人尊敬的角色——校长他没当过。
老虎决定后半辈子什么事都不做,就当校长。
于是老虎投资办了一所民办学校——森林动物学校,并获得有关主管部门立项批准。
招生的时候,家长问老虎一个问题,把孩子交给你跟把孩子交给其他校长,哪儿不一样?老虎脱口而出一句话:我们要培养的是样样都会的动物!森林里也望子成龙,家长想,送到其他学校只会一两样,送到森林动物学校样样都会。
所以森林动物学校第一年招生盛况空前。
可惜,好景不常在,一个月以后,出现退学了。
首先申请退学的是鸭子。
鸭子退学的原因是:“我的腿又短又细,决定了我到水
里行,我到岸上就不行。
”老虎校长脸色严肃地要求:“到我这里,就让你水里行,陆地上也行。
每天给我老老实实跑五公里。
”鸭子说:“我不可能样样都会。
我爸爸也没样样都会,他就会水里游,不也活得挺好、挺自在?”于是鸭子退学了。
第二个退学的是兔子。
兔子退学的原因是:“遗传基因决定一切,我一见到水,腿就抽筋。
现在老虎逼着我游到河对岸,我还没游到河中央就会沉下去。
命重要还是发展重要?没有了命,怎么可能样样都会呢?”于是兔子退学了。
鹰是第三个退学的。
鹰说:“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教育是全世界最僵化的:学会爬树对我有什么用?我张开翅膀就可以飞上去!”对于鹰的一飞上树,老虎脸色严峻地批评:“错了,动作不规范,重来!标准的上树动作应该是沿着树干爬上去。
”鹰说:“爬着上树的应该是松鼠,哪是我鹰呀?”于是鹰退学了。
由于森林里没有一个动物能样样都会,结果开学三个月以后,最后一只动物也退学了。
森林动物学校黯然关门的时候,一个小报记者采访老虎,做名人专访,问他当了三个月的校长有何感受时,老虎一言以蔽之,说:“校长这个活,不是人干的!”
多么聪慧的校长啊,多么深刻而犀利的见解。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让我们的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这是群体而言。
而针对每个活生生的个体,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我们根本不能要求每个人求全发展。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而现在我们的学校还愚昧的用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教育和要求所有智力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的所有学生,而经济、科学发达地区的上海,早已经领先20年了。
正是让不同的个体差异发展才能托起一代人的杰出发展啊,扬长避短历来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有谁去调查过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有谁在刻意的为他们自身发展的潜力奠定基础呢?我们都被目前的考试任务蒙蔽了双眼,我们用一张试卷评价了所有人的成长!难道不觉得可悲吗?至今还有某些人说:一个好校长只有30%的精力用在思考教育教学方面,其他的精力应该用在对外对上的联系上面,而上海的校长,他们在思考什么呢?对比一下,我就深刻的知道我们为什么落后了。
四、社会需要的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人。
从美国哈佛大学两次社会实践活动:想总统推荐过时的劳动工具的案例中,我们看到社会需要的是有实践力和创新力的人才。
的确,可持续发展需要学术能力、需要实践能力、需要交际能力,而我们现在的教育,除了大量灌输间接的书本知识,我们给予了孩子多少社会实践的时间和指导。
冯校长说:没有知识的积累是不行的,只有知识的积累是不够的。
这需要我们的学校教育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实践,在体验中获得发展,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正如他女儿在社会调查中总结出的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四个层面:让陌生人接受,让陌生人喜欢,让陌生人满意,让陌生人感动。
这样体会在书本上是获取不到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获得体验。
学校教育让
孩子考进优秀大学,还应该让他们优秀的走进社会,这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才是实现了人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春暖花开,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