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2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重点
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1、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2、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产物)4、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教育、学习经验)○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1.学校应该视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在泰勒看来,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来源第一: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泰勒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过程。
对学生自身的研究就是要确认教育机构力图产生的,学生行为模式中所需要的变化。
第二,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泰勒认为这首先是由现代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三,学科专家的建议。
泰勒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看法,是要求学科专家站在学科的立场上、从更广阔的的教育视野出发而提出的教育目标从上诉三个来源的分析,这样为了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哲学的甄选和心理的甄选。
{教育目标确立之后,接下来的程序是如如何有效的陈述目标。
为精确而又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的建议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标}3、学习经验: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映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互相作用,有可能达到的即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习内部引发或产生的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问题。
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6、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课程与教学论第2章课程概述
⒋ 从课程的微观种类分析 (1)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直线式课程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逻辑上前 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 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 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 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隐性课程的本质
隐性课程 是在学校环境中伴随着显性课
程的实施与评价而产生的,可能对学习
者产生实际影响而又不为某一(几个)
课程主体(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者) 所意识的教育因素。 显性课程则是指有明确目标要求的,公 开性的,并为所有课程主体所意识到的 课程。即一般意义上的课程。
第三,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章 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第二节 课程的分类与结构
第三节 课程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课程与诸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科目、学科、课程的区别
课:有三种含义 1.一门学科或一类学科。如语文课、数学课等。或 工具课、基础课等。 2.教材结构的基本单位。如语文课就有许多课组成, 每一课既是全部教材的组成部分,但又是相对独立的 段落。 3.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如上课、下课或 一节课、二节课。每节课的时间由学生的年龄特点等 情况而定,在中国中小学,一般是35、40、45分钟 不等。
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从开发的自主决定权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开 发可以分四个层次:
一是限于课时的课程开发,相当于目前教师的教 案; 二是限于科目的课程开发,即教师可以决定一门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三是限于一类科目的课程开发,即几乎所有选修 课程的开发; 四是限于一所学校的所有课程的开发,即学校中 的所有课程都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
课程与教学论(李森版)2
课程与教学开展的条件是什么?构成了课程与教学丰富的知识,也丰富了课程 与教学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指导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体验学习、研究性学习、共同 体学习,这样的主题至今有很强的话题性。
来愈能启发大量新问题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领域中时刻发生着的现象,并不都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正如我们每
天都遇到、没有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事,它们与我们并没有多少的交集。只有当 它引起了我们注意,或是因为愉悦、或是痛苦、或是不安、或是向往,它才成为我 们关注的对象、需要被克服的对象、奠定我们成长的对象。
因此,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课程与教学问题。 包括: (1)课程与教学的理论问题,包括发展历史、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学科结 构及内在逻辑等问题。 如思考是脑的功能还是身体的功能?
我也试过建立文件夹, 但是会变的太琐碎 还是喜欢按大类 扔在一个文件夹
综上,我所使用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使用的笨方法 有不少文献管理工具,都很好用,推荐一种 endnote
1.自带摘要、关 键词,你阅读过 的都有记录,查 找起来很方便。 2.直接生成参考 文献,还能随意 编辑格式。
()文献资料的分析
•2
作为一名师范生,我们多少可以从案例中看出一些问题
比如:
从诗歌教学的特点看,重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发现作者的写作手法,掌握优美的词句。
教师的问题可以问的指向性再明确一点,比如: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笔下的西湖非常的生动美丽,在描写晴天的西湖时, 作者使用了一个什么词呢?
就要比教师自问自答式的问题好一些
课程与教学操作的研究,构成了课程与教学大量的技术,提高了课程与教学的 效率,如创客教育、翻转课堂、智慧课堂,仍然是很新的话题。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篇:语文课程设计与教学原则导言在现代社会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原则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语文课程设计的原则及其与教学的联系。
一、语文课程设计的原则语文课程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 教育目标导向原则:语文课程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培养目标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语言应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参与原则:语文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能力,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3. 个性化发展原则:语文课程的设计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批判性思维培养原则:语文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的文本,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素质。
5. 教学资源整合原则:语文课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具、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语文学习环境和信息支持,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教学实施的要求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施应符合以下要求,以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注重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各种文本的感染力和表达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思考,提高学生的情绪品质和人文素养。
2. 注重阅读能力培养: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类文本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 注重语言实践能力培养: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任课教师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2主要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 历史基础
自主教学:三星S4小组
二、课程与教学 历史基础的涵义与功用
教师讲解
自我 反思 学习
请每位同学静思3分钟,反思 和挖掘: 1、自己已有的历史 概念有哪些内容?存在什么疑 问? 2、你学习了本单元内容 后形成的课程与教学历史基础 的概念有哪些内容?存在什么 疑问?
用笔记录下来。
3、四个特性
历史至少有四个特性: 一是“变化”; 二是“发展”; 三是“进化”; 四是“积累”。
(二)课程与教学 历史基础的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四个层面的所指
一是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个分支学 科的历史。”比如《课程史》和《中国 教学论史》。
二是指“教育历史。”比如:《中国古 代教育史》和《西方现代教育史》等。
然后倾听教师所讲。
(一)历史的概念
1、六个所指
历史的概念至少涵括六个意义或 所指: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 是指已过去的事实;三是指经历, 底细;四是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 进程,沿革,来历;五是指已过去 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六是指历史 学科。
2、三个层面
历史至少由三个层面构成: 一是生活史; 二是制度史; 三是思想史。
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 课程与教学历史基础 第二单元 课程与教学哲学基础 第三单元 课程与教学文化及社会基础 第四单元 课程与教学科学基础 第五单元 课程与教学心理学基础
1
课程与教学论 任课教师 黄甫全
主
小组代表自主教学:课 程与教学历史基础
要 内 容
教师深入讲解:课程与 教学历史基础的涵义与 功用
(4)研究只有在历史和间接实践中才 是活的和发展的。
二是从课程与教学的条件看,历 史是一种产生和积累课程与教学条 件的必要条件。
课程与教学论2
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现象、问题、规律 现象定义为主体意识到的存在 问题定义为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 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我们定义为解决问题方法。 现象、问题、规律都有特定的历史性(具体性)。 现象、问题和规律三者最核心的是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3.学科发展的需要 学科是知识的主体。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也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之一。这要研究知识的价值,知识的组织方式。
《课程与教学论》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结合学生、 社会、和学科等多方面的要求,采用恰当的目标取向,运用需要 评估模式,对学校课程的要求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具体环节: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4.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第一节: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
教育宗旨(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 整体。这些概念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 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从技术上看,又可以看成课程的水 平和标准。一门课程目标总是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的目 标组成。
《课程与教学论》
四、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节 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2.儿童观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儿童观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组织。 今天,我们强调课程与教学的编制和实施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 儿童本位的课程观更是把儿童看作课程的中心。 3.知识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知识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知识的发展与知识观情况决定了课 程的发展面貌、动力以及组织方式。
课程与教学论 第2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话语
1918 年正式出版的《课程》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 域在西方的诞生。
博比特围绕“如何开发课程”这一核心问题来建构课 程理论,他将泰勒“科学管理”思想运用于学校课程之中, 重视效率和控制,将科学等同于效率,把学生视为“机器”, 把学校视为“工厂”,课程开发须遵循某种科学规律进行, 使得学校最终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出合格的“成人”。
课程内容 “七艺” 经院哲学
现实主义课程
说明 “七艺”包括逻辑、修辞、文法研究、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中世纪学校教育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科学知识不再是学校课程的 主要内容,取而代之的是神学知识,而经院教育家所写的诸如《忏悔 录》《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等著作则成为课程内容的标准。
以涂尔干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倡导现实主义课程,他们要求从 国家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来思考教育。为了达成使学生“能够适应 政治社会的要求,及将来所处特定环境的要求”,现实主义教育家开
“仁者爱人”的“君子”教育目标观 “为仁由己”“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和
“学”“思”结合的学习观 《诗》《书》《礼》《易》《乐》等经典文献的分类教材
观与内容观 “有教无类”“愤启悱发”和“举一反三”等教育原则观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倡导“产婆术”教学法,也称作“苏格拉底教学 法”, “产婆术”主要包含反诘、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并遵循准确设问、适时提 问和渐次推进三个实施原则。
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官学、私学和书院的理学课程实践。
鸦片 战争 后
儒家人文主 义课程与实 用主义课程
实用主义课程受到重视,课程内容增加“西文”“西艺”,开始开设外语、数学、 格致、化学等人文和科学技术课程。 但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下,仍然
教师学与教学论2
第七章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1、如何理解教学过程的含义?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
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心理过程、社会化过程的复合整体。
2、如何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接受式教学的基本阶段。
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来掌握现成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
有准备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运用阶段(2)发现探究式教学的基本阶段。
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形式。
有1、设置问题情境;2、发现问题;3、提出假说4、验证假说5运用结论解决新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接受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接受式教学要求的教育设施水平较低,因而经济易行。
但是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的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发现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保证教学中学生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主动解决问题过程中,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掌握了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记忆并形成迁移能力。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费时较多,效率不高,适用范围有限。
只有将接受式教学和发现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不仅能向学生传授科学结构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发挥最大的效能。
3、如何理解启发式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原则要求,“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活而不乱。
”而启发的标志在于,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地思维活动。
启发式原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深刻阐述。
第八章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体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并具体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课程与教学论2
第二章第一节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概念学科中心课程又称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是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最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是指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内容,组成不同的学科,并按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地、并列地安排它的顺序、学科时数和期限。
主要观点: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二)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优点与缺点优点:(1)根据学科组织起来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2)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的教材,能充分发展学生智力;(3)把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基本要素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符合教育任务的要求;(4)便于教师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缺点:(1)由于教材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性,学习时往往偏重于记忆而忽略理解;(2)偏重于学科知识结果的传授,而忽略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过程的教学;(3)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因学科较多,对学生来说,难以将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统一。
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一)社会中心课程理论概念又称问题中心课程论。
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标和课程活动,强调学校课程应该成为维护社会结构、保持社会平衡,建立社会新秩序和手段。
在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康茨和拉格为代表,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主观设想的蓝图“改造社会”,把学校作为形成“社会新秩序”的主要工具。
为此,他们主张围绕社会改造的“中心问题”组织学校课程,并给与“天才生”以独立研究的机会。
到了50年代,以布拉梅尔德为主要代表的改造主义教育学派有所发展。
60年代的课程改革遭到挫折以后,他们抓住美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战争问题、贫富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设计问题中心课程,并在一些学校中实施。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
二、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历程 (一)课程名称“语文”的内涵 “语文”,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概念。探讨“语文”的含义,须把它区分为普通语词和学科术语。 作为普通语词,它可以是多义的;而作为学科术语,它应该是单义的。 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 现代语言学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言语是人们说话或写作的行为 和结果。语文课实质上由学习言语作品和训练言语行为入手,进而掌握语言文字,提高言语能力,这应该是语 文课程的核心内涵。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分歧 人们给语文学科定的“性”,归纳起来不下20种:工具性和思想性,民族性和基础性,知识性和技能性, 文学性和移情性,社会性和实践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螺旋性和直线性,应用的广泛性和层级的模糊性,人文 性和综合性,言语性和交际性,等等。下面择引若干有代表性的观点,以见一斑。
1、语文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学科。 2、中学语文科是由多重性质构成的综合体:(1)工具性和思想性;(2)知识性和技能性;(3)语言和思维;(4) 语言和文学;(5)艺术性和科学性;(6)螺旋性和直线性;(7)综合性。 3、语文是一门应用的广泛性和层次、等级的模糊性相结合的学科。 4、工具性是语文科的基本属性。思想性是语文科的重要属性。文学性是语文科的一般属性。还有知识性, 以及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 5、就其最终目的论,语文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就其突出特点论,语文科具有深刻的移情性;就其重 要地位论,语文科具有全面的基础性 6、要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其从语言出发,从语言是工具这个比喻出发,还不如着眼于言语和言语 能力,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从而肯定语文学科绝不是一门工具学科,而是一门人文学科。 7、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8、语言和文字的性质体现为互相有联系的三个方面:符号性,工具性,社会性。语文学科作为以训练学生 正确掌握语文工具为己任的学科,它的性质还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基础性,人文性,技能性。
数学教学论2
教学过程(名词解释)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是学生改造主观世界、构建自己的理解,形成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有什么特殊性?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专门设计的、已有的、最短时间掌握的; 学生的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而教师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士; 学生的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全面实现学习目标包括从知识到价值观的各种要求。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教学过程有什么特殊性?实践目的具有特殊性:服务于掌握理性知识和将理性知识运用到实际; 实践环境具有特殊性:在教室或学校; 实践的方式、方法具有特殊性:演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直观教具。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中介教师、学生、教学中介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并且与学校文化等其他要素构成了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动力是: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水平,与数学教学的进程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学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而其它 因素如教法和教学环境等从属于或服务于这些主要因素的。
从而,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主要应该从教师、教材和学生以及它们的关系入手。
儿童现有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发展水平和教师对他们提出的任务要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否可以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后果是什么?对你还有什么启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交往与互动有什么作用?交往和互动使得课堂气氛融洽; 交往和互动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凸现; 交往和互动使得学习得以实现(学习的社会理论)。
如何实现师生之间有效的交往和互动?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原因和兴趣; 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见教材)。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程的历史发展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原始社会(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最古老、最持久的教育内容,是学习课程的源泉)二、学习课程的诞生1.学校诞生后,教育内容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要素。
2.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内容不同中国古代:“成均之学”,内容以乐教为主,‘虞痒之学’,内容以孝的教育为主。
西方:教育内容走向专门化。
(斯巴达:军事体育为主;雅典:不仅有军事训练,还有文化知识教育)3.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季节安排进程三、古代学校的课程1.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2.西方的古代学校课程:七艺、三科、圣经四、现代课程的形成1.文艺复兴期间,学科的范围迅速扩大2.17、18世纪,现代课程体系基本确立成型为什么现代课程会在17、18世纪正式形成呢?(1)从社会制度看,17、18世纪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期(2)从时代状况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3)现代学制的确立,为课程的完善提供了条件(4)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给现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现代课程的形成特征1.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地位2.从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3.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4.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六、现代课程的发展1.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2.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了课程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3.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儿童中心课程与教材中心课程之间的对立4.20世纪50年代,课程开始现代化,具有学术性七、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一)知识本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注:隐性课程又叫潜课程或者潜在课程,主要是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者全部的教育活动,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2
+4
4.3% 4.2% 3.9% 5.2%
(2)科学教育标准
美国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 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2000)
资料卡片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构成
第1章 导 言 第2章 原则与定义 第3章 科学教学标准 第4章 科学教师专业进修标准 第5章 科学教育中的评价 第6章 科学内容标准 第7章 科学教育大纲标准 第8章 科学教育系统标准
2.科学课程标准
①规定科学课程目标、学习目标和教学要 求 ②设置科学课程的教育范围及知识内容体系;
③规定所设课程体系的教学顺序及其教学安 排; ④提出教学法方面的基本要求,说明编制教 材的原则。
二、科学教材的类型与特性
1.科学教材的构成 ①教科书:体现科学课程知识内容体系的课
本。它可分为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两类。
(1)学科型科学课程 (2)活动型科学课程 (3)探究性科学课程 (4)跨学科科学课程 ①学科间交叉 ②学科内交叉 (5)综合型科学课程
第三节 科学课程的形式
一、科学课程的设置 1.科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 (1)科学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科学的发展顺序; (2)科学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顺序; (3)科学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性顺序。
“课程”的含义归;③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④课程即 学习经验;⑤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⑥课程即社会改造。
( 施良方.课程理论[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6:3~7)
“课程”含义 的三个维度
★着眼于从课程的形式构成上来定义课程概念 :学 校教育中设立的各种教学科目统称为课程,既可 以泛指理科、文科等教育科目,也可以指数学科、 语文科、物理科、化学科等一类具体的学习科目;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 要的方面,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明白哪些才是课程目标 需要重点反映的社会需求,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的需求系列层级,并在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来。 4.在将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还 应注意考察社会生活需求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
三、学科的发展
2.“行为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是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 所要达成的结果的目标陈述方式,它以课程与教学 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 3. “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对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随着 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的描述
4.“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 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 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旨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
第二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及相互关系
一、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 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 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 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 针的课程目标选定方式。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我国课程目标体系的变革 “课程标准”替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而“课程标准”突 出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教学大 纲”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的结果是其关注 的焦点所在,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而“课程标准”更 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课程整体功能是建立在所有课程都能恰当地发挥自己 的功能,并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 协调的整体性之上的。
课程与教学论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纽曼(Neuman)1994,认为基于方法论的区别,存 纽曼(Neuman)1994,认为基于方法论的区别,存 在三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研究:实症主义、解释性 社会科学与批判性社会科学。 现有的课程实施研究,采用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 忠实取向还是占主流(张华1999)。素尔蒂斯 忠实取向还是占主流(张华1999)。素尔蒂斯 (Soltis,J.)指出,教育研究需要以下类型的研究:1、 Soltis,J.)指出,教育研究需要以下类型的研究:1 实证研究即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发现因果关系; 2、解释研究即运用日常语言哲学、现象学以及解 释学等方法3 释学等方法3、规范的研究即奠定选择学科内容、 教学程序和教学实践的伦理基础4 教学程序和教学实践的伦理基础4、意识形态批判 即去掉教育观念的神秘性,只揭示它们与社会权 力结构的联系。作为课程研究应采用多种研究方 法,以便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获得不同的答案。
结论
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历史进程,我们获得 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 “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步转向“实践兴 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步转向“ 趣”,最终指向“解放兴趣”;课程研究 ,最终指向“解放兴趣” 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 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 的规律、规则、程序,逐步转向“课程理 的规律、规则、程序,逐步转向“ 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起蕴 ——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起蕴 涵的意义。
概念重构主义范式两种理论倾向
第一种倾向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 为理论基础,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 经验的发展,也称“存在现象学” 经验的发展,也称“存在现象学”课程论。以派 纳、格鲁梅特、威利斯、范梅南等为代表。此派 认为课程是“具体存在个体” 认为课程是“具体存在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 活生生的经验” 或“存在体验”,课程更主要的是个体的“自我 存在体验”,课程更主要的是个体的“ 知识” 知识”,而不只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两种 知识并不对立?),强调个体在本质上是知识和 文化的创造者,意识水平的提升与人的自由解放 是课程的终结目的。
生物学教学论(第三版)(二)2024
生物学教学论(第三版)(二)引言概述:生物学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生物学教学的相关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评价的方法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正文: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明确生物学教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要素2.确定学生对于生物学的认知层次和能力需求3.设定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目标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5.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二、教学内容的选择1.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内容2.注重以生活实例和案例为基础的教学内容选择3.引入具体实验和观察案例,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4.结合新技术手段,选择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学内容5.采用多样化的教材和教辅资源,丰富教学内容的来源和形式三、教学方法的运用1.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2.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互动和合作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工具5.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展开综合性的教学活动四、教学评价的方法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知识考查和能力评价2.采用定期考核和平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3.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的培养4.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增加互动和交流5.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五、总结生物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可以提高生物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以适应现代生物学教育的发展要求。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2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标志:“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这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它的诞生受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的影响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20世纪初~1950s):(1)教育的本质 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
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 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而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
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分七个步骤,思想与博比特大致相似。
(1)通过研究社会背景中的人类生活,确定教育的主要目标;(2)把这些目标分析成各种理想和活动,然后再继续把他们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层次;(3)将分析成教学工作单元的理想与活动按其重要性的程度排列顺序(4)把对儿童有很大价值,对成人价值不大的理想和活动提到较高的位置;(5)删除在校外学得更好的理想与活动,然后确定在学校教育期间能够完成的最重要的理想与活动;(6)收集处理这些理想与活动的最佳实践措施。
(7)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这些理想与活动,以便用一种适当的教学顺序获得他们。
博比特与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的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更强调人类所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而查斯特为"活动分析"。
"工作分析"主要是对人类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而且包括非职业领域。
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贡献:开创性:(1)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 教学的概念(名词解释):对于我们一般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2. 教学的地位(填空题):就是因为以上这些缘故,教学工作被视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3.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现代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在于探讨教学的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
4.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5. 教学活动中最有实质性的因素:教学内容或者说是课程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中心地位。
7.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或者说是主导作用第二章过程论1. 什么是教学过程(选择题):(理解各种本质说p21)认识发展说、双边活动说、多重本质说、交往本质说2. 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与交往实践的统一过程3. 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1) 从认识方面来看第一: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第二:学生的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第三:学生的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
(2)从交往实践方面来看第一:交往实践目的的特殊性。
第二:交往实践环境的特殊性。
第三:交往实践的方式与方法的特殊性4在欧洲19世纪上半叶“教育心理化运动”的推动下,首次由赫尔巴特把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需要;(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3)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4)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6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知识传递、技能形成、智能培养、个性发展第三章目的论1.我国教学论对教学目标的阐述一般是在教学任务的标题下进行的2.布卢姆和他的学生们认为,教学目标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按他们的说法称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3.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和苏联学者主要用演绎法,美国学者主要用归纳法4.我国普通中小学的基本教学目标特点:第一,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各级学校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教学目标系统。
第二,学科目标之间具有连续性和递阶性;第三,在学科内部,各个分项目标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包括实质性目标,教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第四,各个学校目标之间不仅有纵向联系,而且有横向联系5教学目标的作用:指向作用、激励作用、标准作用(分别理解,p63)6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简答):(1)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2)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3)难度适中(4)便于检测7.教学目标总的要求是目标的表述尽量作业化8.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应从四个方面做出规定:完成作业的条件、完成作业的难度、完成作业的质量、作业的类型(具体理解68)第四章原则论1.教学原则概念(名词解释):所谓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2.教学原则的依据(1)、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3)、教学原则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3教学原则的性质:教学原则是一种规范性知识,或者说是一种策略性知识。
.4. 教学原则的特点(多选、简答):(1)主观性与客观性(2)继承性与发展性(3)全面性与系统性(4)实用性与有效性5教学原则的作用:教学原则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教学规律的具体体现,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作用4. 名词解释:教学整体性原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
二是指教学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
启发创造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指示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的矛盾关系。
积累与熟练原则:是指教学应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广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并进而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教学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实行综合控制,进行最优的教学,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5. 要求:整体性原则要求(简答)(1)、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2)、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3)实现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及培养非认知因素相统一(4)实现身心发展的统一(5)实现教学诸要素的有机结合有序性原则要求(1)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序(2)抓好教学过程的序(3)抓好学生学习的序因材施教原则要求(1)深入细致的研究和了解学生(2)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3)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4)针对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第五章主体论1.(1)学生中心论(2)教师中心论(理解103)2.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关系:(1)教学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①教与学的关系首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②教与学的关系也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2)教学关系的本质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①教为主导、学要主动反映了教学的基本规律②“教为主导”的着眼点是“学要主动”③教为主导,学要主动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认识3.大题学生观P114(1)学生是人(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完整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接受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人(5)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4.教师的职责及其职业的角色特征:教师的职责是多方面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在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节和控制影响教学的各种变量,以产生最佳效果。
换句话说,教师的职责是通过他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特征体现出来的。
(1)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的榜样(3)集体的领导者(4)人际关系的艺术家(5)心理治疗工作者(6)学者和学习者5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1.理解与运用教材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4.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5.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6.霍桑效应:反映的是教师的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
罗森塔尔:反映的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P143 理解7.关于教师对班级的领导方式:权威式领导、放任式领导、民主式领导第七章方法论……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名词解释): 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或研究的独立操作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2教学方法的特点:(1)教学活动的双边性(2)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相互联系与作用(3)教学方法的构成(4)方法从实质上说,就是一种运动规律的规定性和活动模式,他规定人们按一定的行为模式去活动3教学方法构成宏观上可以分化为:组织结构、逻辑结构和时空结构4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4.恰当的配合和运用板书5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5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6.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6教学方法的运用:1.运用教学方法要树立完整的观点。
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3.要善于综合地、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7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必考简答)1.教学方法的现代化2.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3.教学方法的个性化8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特点: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2.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3.以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教学方法理论第八章方法论……教学组织形式1. 教学组织形式(必考)(名词解释):他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或者说,是师生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2. 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理解)小题P2143. 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的意义:1.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的理论意义2.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意义3.教学组织形式对教学工作有积极意义的理论依据4.研究教学组织形式与推进素质教育5.研究教学组织形式与实施创新教育4.理解:P219 贝尔一兰喀斯特制、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文纳特卡制5.班级授课制(名词解释):班级授课制就是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6.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分析: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5.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局限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面向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领域主要局限于课堂,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
因此,还必须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给予补充,班级授课制本身也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提高7.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的种类,有单一课、综合课两大类。
8.综合课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多选,简答):(1)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上课(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的好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3)布置检查课外作业、(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0.复式教学(理解):复式教学是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的时间里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1.当代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1.改革的目标与基本策略* 2.重视和改进班级授课制:(1)改革班级授课制的空间和时间结构(2)改革班级授课制的过程(3)改革班级授课制中的个别化工作3.教学组织形式向多样化、综合化方向发展4.教学组织形式更加重视课外、校外活动5.教学组织形式逐渐向个别化方向发展12.当前班级授课制的改革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方面进行:(1)改革班级授课制的空间和时间结构(2)改个班级授课制的过程(3)改革班级授课制中的个别化工作13.什么是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