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论第二章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重点

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1、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2、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产物)4、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选择教育、学习经验)○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评价教育计划)1.学校应该视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在泰勒看来,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来源第一: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泰勒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过程。

对学生自身的研究就是要确认教育机构力图产生的,学生行为模式中所需要的变化。

第二,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泰勒认为这首先是由现代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三,学科专家的建议。

泰勒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看法,是要求学科专家站在学科的立场上、从更广阔的的教育视野出发而提出的教育目标从上诉三个来源的分析,这样为了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哲学的甄选和心理的甄选。

{教育目标确立之后,接下来的程序是如如何有效的陈述目标。

为精确而又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的建议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标}3、学习经验: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映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互相作用,有可能达到的即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习内部引发或产生的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问题。

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6、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课程与教学论第2章课程概述

课程与教学论第2章课程概述

⒋ 从课程的微观种类分析 (1)学科课程与活动(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直线式课程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逻辑上前 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 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 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 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隐性课程的本质
隐性课程 是在学校环境中伴随着显性课
程的实施与评价而产生的,可能对学习
者产生实际影响而又不为某一(几个)
课程主体(开发者、实施者、学习者) 所意识的教育因素。 显性课程则是指有明确目标要求的,公 开性的,并为所有课程主体所意识到的 课程。即一般意义上的课程。
第三,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章 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第二节 课程的分类与结构
第三节 课程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课程与诸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科目、学科、课程的区别
课:有三种含义 1.一门学科或一类学科。如语文课、数学课等。或 工具课、基础课等。 2.教材结构的基本单位。如语文课就有许多课组成, 每一课既是全部教材的组成部分,但又是相对独立的 段落。 3.课堂教学的简称或其时间单位。如上课、下课或 一节课、二节课。每节课的时间由学生的年龄特点等 情况而定,在中国中小学,一般是35、40、45分钟 不等。
理解校本课程开发
从开发的自主决定权的角度来看,校本课程开 发可以分四个层次:
一是限于课时的课程开发,相当于目前教师的教 案; 二是限于科目的课程开发,即教师可以决定一门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三是限于一类科目的课程开发,即几乎所有选修 课程的开发; 四是限于一所学校的所有课程的开发,即学校中 的所有课程都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的表现形式

育活动作出总体安排,是编制课
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的基本依据。
1
课程计划是课程实施、评价 和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督导、 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课程计划实质是基于
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进行
整体规划。
2
3
你学会了吗?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孔 子
夸 美 纽 斯
杜 威 泰 勒
赫尔巴特
小军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本学期的课表后 他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课表上有了他感兴趣的“科 学课”,却也同时增加了让他有些担忧的“外语课”。 为什么会增设这两门课程呢? 原来啊,这都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里面规定好了 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吧。
程计划呢?
目 录
01
历史演变
02
定义详解
03
总结归纳
第一部分
历史演变
历史演变
教育计划
学校课程标准
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
第二部分
定义详解
定义详解
课程计划 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
规划,是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性 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机构制定的 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规范性、 指导性文件,重点是规定学校开设的课 程门类、各门类课程的学时数量以及开 设的顺序。
评价课 程三维 度
我们正在做的事 情有价值吗?
学生实际体验到的
内容
课程管理: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构成
课程管理即关于课程设置、开发、实施和评价等相关权利的 规范要求和组织机制。 制度安排、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三 级 课 程 管 理 体 制
第三部分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 地位和作用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开发与





2、教学设计的原则:逐渐分化原则与综合 贯通原则 1)逐渐分化原则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一般到个别 2)综合贯通原则 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 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 组合。

3、教学设计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 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他 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相关的、包摄性较广的、最 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




5、选择学习(教育)经验的内涵 1)为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 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 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 行为过程中获得满足(强化)。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 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 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





6、组织学习经验的内涵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 (如:5-6年级地理课)和“横向组织”(如:5 年级的地理和历史) 三个标准: 1)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元素” (如:主要概念) 2)序列性:超越连续性,而(对概念涵义)做出 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3)整合性:“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2、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条件 五类学习结果: 1)智慧技能-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 维的能力 3)言语信息-把知识传给下一代的主要方式。包括三类: 命名;用简单命题(句子)表述事实;知识群。 4)动作技能-动手操作能力 5)态度-习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物采取 行动的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 第2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话语

课程与教学论 第2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话语

1918 年正式出版的《课程》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 域在西方的诞生。
博比特围绕“如何开发课程”这一核心问题来建构课 程理论,他将泰勒“科学管理”思想运用于学校课程之中, 重视效率和控制,将科学等同于效率,把学生视为“机器”, 把学校视为“工厂”,课程开发须遵循某种科学规律进行, 使得学校最终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出合格的“成人”。
课程内容 “七艺” 经院哲学
现实主义课程
说明 “七艺”包括逻辑、修辞、文法研究、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中世纪学校教育受到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科学知识不再是学校课程的 主要内容,取而代之的是神学知识,而经院教育家所写的诸如《忏悔 录》《神学大全》和《反异教大全》等著作则成为课程内容的标准。
以涂尔干和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倡导现实主义课程,他们要求从 国家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来思考教育。为了达成使学生“能够适应 政治社会的要求,及将来所处特定环境的要求”,现实主义教育家开
“仁者爱人”的“君子”教育目标观 “为仁由己”“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和
“学”“思”结合的学习观 《诗》《书》《礼》《易》《乐》等经典文献的分类教材
观与内容观 “有教无类”“愤启悱发”和“举一反三”等教育原则观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倡导“产婆术”教学法,也称作“苏格拉底教学 法”, “产婆术”主要包含反诘、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并遵循准确设问、适时提 问和渐次推进三个实施原则。
发展,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官学、私学和书院的理学课程实践。
鸦片 战争 后
儒家人文主 义课程与实 用主义课程
实用主义课程受到重视,课程内容增加“西文”“西艺”,开始开设外语、数学、 格致、化学等人文和科学技术课程。 但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下,仍然

课程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教学论第二章
社会本位课程:从社会的现状出发,突出强调社会当前的需要。
(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这是新的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
1、“学科课程”: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
优点:学生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为身心发展打下知识基础。
缺点:课程内容较抽象和理论化。
2、“活动过程”: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第二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世界上最早的内容是原始社会人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内容,也就是儿童学习的内容。比如:采摘、织布、打猎、耕作等。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
学校诞生之后,教育内容从生活和劳动中分离出来,我国主要以乐教和孝的教育为主;西方主要以军事、体育、政治等教育为主。
1、理想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是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所倡导的课程,这种课程停留在观念层次上,是最抽象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这种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3、理解的课程:是由教师理解的课程,也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课程,体现了教师的个人风格,比正式的课程要具体。
4、运作的课程:指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个人风格还体现了具体的教学情景,是一种动态的教学形态。
课程的办学形式有两种
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一)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教材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制定课程计划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0467课程与教学论_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模式

0467课程与教学论_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的价值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
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它倡导过程原则,强 调过程本身的教育价值,主张教育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 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 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 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思想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其他目标模式 塔巴模式:线性 惠勒模式:环状 坦娜模式:立体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其他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的地位 20世纪50.60年代课程开发唯一科学的模式。确定了课程开发与研究 的基本思路和范围。统合了当时有影响的教育学流派和思想。 目标模式具有合乎逻辑性,合乎科学精神,合乎当时政治的、经济 的、教育的要求等特点。当学生学习的结果是可预先详述的,并可 通过行为加以表现时,这一模式则最为适合。该模式中,学习的内 容相当明确,学生学习的结果十分客观。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
确定教育目标的内涵: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 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了解学生现状(学情) 对比常模找出差距 最开始是片面强调教师自身的人生哲学和教育哲学,忽视学生的作用和 要求。泰勒也在逐步修正。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1.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
学习经验:是学习者与他能够做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选择学习经验,五个出发点 学习经验必须能提供学习者有机会去实践目标所含的内容 使学生由于实践该目标而获得满足感 学习经验中所期望的反应,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同一种学习经验也可能产生数种结果(隐性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程的历史发展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原始社会(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最古老、最持久的教育内容,是学习课程的源泉)二、学习课程的诞生1.学校诞生后,教育内容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分离,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要素。

2.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内容不同中国古代:“成均之学”,内容以乐教为主,‘虞痒之学’,内容以孝的教育为主。

西方:教育内容走向专门化。

(斯巴达:军事体育为主;雅典:不仅有军事训练,还有文化知识教育)3.根据学习者的年龄、季节安排进程三、古代学校的课程1.我国古代学校的课程:四书五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2.西方的古代学校课程:七艺、三科、圣经四、现代课程的形成1.文艺复兴期间,学科的范围迅速扩大2.17、18世纪,现代课程体系基本确立成型为什么现代课程会在17、18世纪正式形成呢?(1)从社会制度看,17、18世纪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期(2)从时代状况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3)现代学制的确立,为课程的完善提供了条件(4)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给现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现代课程的形成特征1.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地位2.从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3.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4.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六、现代课程的发展1.18世纪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2.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提出了课程史上一个永恒的话题3.20世纪20、30年代,出现了儿童中心课程与教材中心课程之间的对立4.20世纪50年代,课程开始现代化,具有学术性七、当代各种各样的课程形态(一)知识本位、儿童本位、社会本位(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注:隐性课程又叫潜课程或者潜在课程,主要是指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者全部的教育活动,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先驱的课程论遗产第一节古典课程论的形成第二节裴斯泰洛齐主义的课程论第三节功利主义的课程论第四节赫尔巴特主义的课程论第五节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第六节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与课程第一节古典课程论的形成一、人文主义者的儿童观及其教育思想二、古典课程论的创立三、启蒙思想与洛克、卢梭的课程论一、人文主义者的儿童观及其教育思想(一)文艺复兴以前的人文主义从12世纪开始发展的城邦国家,使中世纪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文主义是以城邦国家的出现为背景,作为新的思想潮流表现出来的,并在14、15世纪达到了顶点。

人文主义的思想基于“人的尊严”,追求人的价值,探究人类的自然,亦即人类的本性。

因此,人文主义是把儿童作为人这一整体进行全面培养为中心课题的。

人文主义儿童观的特点就在于注重儿童本来的自然本性。

1.人文主义的第一个教育宣言人文主义的第一个教育宣言——是由韦杰里奥(P.P.Vergerio,1370—1445)作出的。

他的《论绅士风度与自由学科》全面地概括了人文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为了实现人类历史上获得的认识与知识的总体的统一性与发挥人类自身的潜力,他倡导“自由教育”,并且据此展开了他的关于自由的主体的全面的人的形成论。

认为教育需有两根支柱——心智训练与身体训练。

他所推荐的心智训练课程是作了大幅度修改的“七艺”。

基本科目是历史与道德、诗歌与音乐、数学、天文学和自然学。

作为身体训练的科目是游戏、体育、军事训练。

但是,他并未系统地论述课程和教学,但他明确表达了人文主义所追求的教育方向。

2.这一时期的其他人文主义代表意大利文学家、历史学家布鲁尼(L.A.Brnmi,1370—1444)着眼于依据古典研究的艺术侧面所具有的培养人的价值。

阿尔贝蒂(L.B.Alberti,1404—1472)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哲学家、建筑家、画家、音乐家,博学多艺,被称为“万能人”、“天才”。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类型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类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课程类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如下说法:①活动课程有利于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②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以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为逻辑范畴进行的分类;③活动课程造成和加深了学科间的分隔;④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辅相成;⑤学科课程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⑥学科课程容易导致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忽视;⑦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一致;⑧活动课程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

观点全部正确的是A. ①③⑤⑦B. ①③④⑥C.②③⑤⑦D.②④⑥⑧答案:D2. 以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为逻辑范畴进行的分类是A.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B.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C.必修课程与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答案:D3.“始终没有被其他课程设计所取代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分科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B4.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都属于A.学科课程B.必修课程C.活动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A5.关于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有如下说法:①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都属于学科课程;②综合课程割裂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③学科课程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④分科课程也叫科目本位课程;⑤传统的学科课程就是分科课程;⑥分科课程包括相关课程和融合课程;⑦综合课程对于系统知识的掌握不如分科课程;⑧综合课程不受师资素质的制约。

观点全部错误的是A. ①③⑤⑧B. ①④⑥⑦C.②③⑥⑧D.②⑤⑦⑧答案:C6.科目本位课程就是A.显性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C7.以课程的表现形态为标准,可以把课程类型分为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D.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答案:D8.隐性课程概念产生于A.20世纪30-40年代B. 20世纪40-50年代C. 20世纪50-60年代D. 20世纪60-70年代答案:D9.“公开课程”就是A.学科课程B.显性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B10. “自发课程”就是A.学科课程B.隐性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1.隐性课程的概念是由或最先提出的。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 要的方面,在确立课程目标时明白哪些才是课程目标 需要重点反映的社会需求,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的需求系列层级,并在课程目标中体现出来。 4.在将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还 应注意考察社会生活需求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
三、学科的发展
2.“行为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是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作为课程 所要达成的结果的目标陈述方式,它以课程与教学 过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为指向 3. “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取向是对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随着 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的描述
4.“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 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 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旨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
第二章
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及相互关系
一、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依据一定 的哲学或政治见解,推演出具有普遍或一般性质的 教育宗旨或原则,再将这些宗旨或原则运用于课程 领域,使之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 针的课程目标选定方式。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我国课程目标体系的变革 “课程标准”替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强调以知识为中心,而“课程标准”突 出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教学大 纲”追求的是获得知识的多少,学习的结果是其关注 的焦点所在,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而“课程标准”更 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课程整体功能是建立在所有课程都能恰当地发挥自己 的功能,并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 协调的整体性之上的。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的表现形式

数学 4 5 5 5 5
外语
33 3
社会
22
自然 1 1 1 1 2
音乐 3 3 2 2 2
体育 2 2 3 3 3
美术 2 2 2 2 2
劳动
11 1
周学科 课时 23 24 27 28 28
定义详解
六年 小学总 六 课时
1
204
7 1734
5
986
3
366
2
204
2
272
2
476
3
544
2
408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构想的集中体现,课程政策具体的、制度化了的载体,
承载课程政策信息的有形文件,落实课程政策主要精神理念的
01
重要渠道
02
制定、编撰教学材料的依据
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稳定教学秩
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03
地位
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01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精神
目 录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构成
02
03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
04
05
总结归纳
第一部分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的基本精神
指导思想
A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精神
核心价值观
B
改革目标
C
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基本精神
“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体 现
“社会主义”核心
你学会了吗?
课 程 与教学论
课程标准的概念与特点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第一节教案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识记并理解掌握课程的涵义;了解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熟练掌握课程的分类,了解当代主要国家的小学课程。

2.识记并掌握教学的涵义,了解教学任务。

;掌握教学组织形式,熟练运用教学原则;了解教学管理的内涵。

3.能够辩证的看待课程与教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课程的内涵;教学原则的运用2.难点: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三、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四、课时:12第一节课程的涵义及分类导入复习导入:绪论中我们讲解了课程论及教学论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我们来回忆一下,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是什么?用两个字来概括(整合)。

具体来描述下(有区别……,有联系……)总结:在了解了课程论、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的涵义以后,我们要来具体看看什么叫课程,什么叫教学。

这就是我们本章所要学习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

(板书:第二章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我们先来学习何谓课程(板书:第一节课程的涵义及分类)讲授新课一、课程的涵义(板书)课程,是目前争议比较多的一个概念。

随着西方课程理论的引进和我国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课程逐渐以一个独立的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受到重视。

尤其是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如何理解课程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板书)“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孔颖达用“课程”一词指“寝庙”及其喻义“伟业”。

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朱熹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 。

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 /kə’rikjulə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1.课程的表现形式有三个层次:宏观的课程计划(基本依据),中观的课程标准(直接依据)和微观的以教科书(主要依据)为核心的课程资源。

2.课程计划:也叫课程方案,也可以是教育计划,学校课程标准,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根据一定教育目的和学校的性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机构制订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规范性、指导性文件,重点是规定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各门类课程的学时数量以及开设的顺序。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五个部分组成。

3.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围绕“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理解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5.见到以下字眼“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资源开发”想“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关于某课程科目的学科性质、目标、内容构成、教学与评价建议等的纲领性规定,是关于一个课程科目的内容选择组织及其教学进程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特点:导向性、标准性、专业性6.必备内容:课程标准的教育意义(1)关于课程内容的实质性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地方和学校管理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地方和学校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通过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的具体表述和规定,解决具体科目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构成与学习水平问题。

(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统领作用,是教材编制、教学实施和学生评价的依据、基点和标尺。

(3)检查教学质量的直接尺度课程标准总体预设了学生学习特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效果,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高低的基本尺度。

(4)指导教师教学的官方文本课程标准对特定课程科目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均提出了原则性要求,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和规定,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

7.课程标准的构成: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以及附录构成。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课程与教学论课件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知识,同时获得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发现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 这种学习的特征: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注重直觉思维,注
重内部动机,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学习中的发现行为的价值:
一切真知都是学习者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 发现行为有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 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 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2、 局限: (1)过程模式虽论证了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但在课程开发的程序设计上没有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 案,使课程开发者因缺乏具体的步骤难以开展卓有成效的工 作。 (2)过程模式在否定目标模式通过阐述课程目标来开发 课程的同时,又走向了否定目标的反面,而把整个课程开发 局限于对学科体系进行抽象、演绎的单一来源中,忽视了社 会需要、知识实用性,以及儿童的可接受性。
音乐 美术
艺术
音乐 美术
综合实践 外语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
外语
外语
地方与学校编制的课程
综合实践 外语
与现行课程的比较(各学科精品课课程时《课数程与)教学论》
现行课程
思想品德
404
语文
2200
数学
1486
外语
400
科学
865
社会
557
体育与健康
744
艺术
1016
新课程 416
1850-2126 1200-1386 555-740 752-937 525-615 832-1017 832-1017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二)泰勒模式 1949《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泰勒原理四个构成部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
*
第三节文化及社会基础
文化及社会基础的研究“知识是变化的动因” 西方与我国均开展了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及社会基础的研究,逐渐孕育起课程文化学、教学文化学、课程社会学以及教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 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学研究 在西方,课程与教学文化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了“文化分析”理论和多元文化理论。 劳顿:。。。。,班克斯。。。;
*
(四)“经验” 课程与教学
“经验” 课程与教学,又称“活动”课程与教学。萌动于19世纪,在20世纪初脱胎而出,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60年代。急剧变革时期,强调“经验” ,是科目主题里成人的经验与儿童自身经验的有机结合;
在 “经验” 课程与教学里,教师,教材和课堂都不再是中心了,课程中各个科目的联络中心也变了, 杜威。。。。p29
第三节文化及社会基础
#2022
*
三、文化及社会基础的基本内涵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可以说,不同的价值取向对课程与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我国与美国不同“从社会到个体” 的价值取向,其强调。。。。。
在美国“从个体到社会” 的价值取向,其强调。。P40
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及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
第五节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为理解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提供了基础。而这两个过程对于课程工作来说多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当学生学习并理解课程,获得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后课程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心理学一直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产生着重大影响,在当代甚至决定这课程与教学质量的高低。 西方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
第二章 课 程 与 教 学 理 论
第一节历史基础:一,二,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第二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世界上最早的内容是原始社会人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内容,也就是儿童学习的内容。比如:采摘、织布、打猎、耕作等。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
学校诞生之后,教育内容从生活和劳动中分离出来,我国主要以乐教和孝的教育为主;西方主要以军事、体育、政治等教育为主。
古希腊:“七艺”
“四艺”:算术、音乐、几何、天文
伟大哲学家柏拉图提出
中世纪以后,教会垄断了教育,神学是学校的主导课程,《圣经》是最基本的教材。
四、现代课程的形成
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得到广泛发展,学科的范围迅速扩大。
(一)17——18世纪现代西方学校课程正式形成的原因:
第一:从社会制度看,17——18世纪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期。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和工业革命成为促进课程现代化三姑重要的社会动力。学校教育的等级性和阶段性受到了挑战。
应用目标:了解课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
难点
课程的概念、课程定义的相关概念、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堂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与思考题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一)从词源来追溯课程的内涵
我国“课程”一词最早的出处是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说到:“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从我国古籍记载看,“课程”一词既包括教学科目(学科),又包括这些科目的顺序和时间。教育学上讲的“课程”,严格的说是“学校课程”。
课程以自然学科为主
赫尔巴特认为:制定课程需考虑两部分,人的知识和物的知识。
2、19实际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发表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整理了“全面发展教育”课程表,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位。
3、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
儿童中心课程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是目的。儿童成高
于一切课程,儿童的个性和性格比教材更重要。学习的主动,
第二:从时代状况看,这是一个科学知识大发展的时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从古代的人文科学中独立出来。
第三:现代学制的确立,为课程的完善提供了条件。17——18世纪,中等教育兴起,学校教育系统由上到下打通,学校课程在纵向上的连贯性就成为人们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四:现代教学制度的确立,给现代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确立了一套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工作方式。
(二)我国现代课程的形成:
鸦片战争以后,科举制度和“四书五经”的教育内容受到强烈的抨击,我国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课程最早是在京师同文馆诞生,1876年,京师同文馆已经具备现代课程的雏形,分别设置了八年制课程和五年制课程。
辛亥革命胜利之后,古代课程消失,现代课程开始全面实施。
1912年,课程计划是转变的典型标志。
而不是靠外在灌输进去,儿童决定了学习质量。
教材中心课程论:课程教材比儿童经验重要,儿童的经验混
乱,生活狭隘,有计划、有目的的去学习。教材既是目的,也提供了学习方法。
4、20世纪50年代:科技迅速发展。学校课程内容被迫更新。世界范围出现了教学改革及课程改革。影响较大的有:
美国布鲁姆“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
优点:能激发学习动机,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技能学习和个性发展。
缺点:不能系统掌握知识结构,难以涉及到深层次领域。
(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两种不同课“分科课程”:分门别类的设置。
程组织方式“综合课程”: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又叫综合学科课程
“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六)经验:主要以名词性质存在。
(七)活动:课程在学校里展开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八)计划或方案: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实施方案。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文本形式:
课程计划
课程标准
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教材
(二)实践形式:
理想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
第二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一、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四)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
课程总是处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不断否定自己的过去,此过程也就是课程不断上升和进步的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一)从词源来追溯课程的内涵
“课程”一词最早的出处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
教育学上讲的“课程”,严格的说是“学校课程”。
(二)学者的分析
1、理想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是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所倡导的课程,这种课程停留在观念层次上,是最抽象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这种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3、理解的课程:是由教师理解的课程,也是一种观念形态的课程,体现了教师的个人风格,比正式的课程要具体。
4、运作的课程:指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个人风格还体现了具体的教学情景,是一种动态的教学形态。
(二)学者的分析
主要有三个地方学者对课程概念或定义分类如下:
美国学者,将课程定义分为六大类:课程是学习方案;是学程内容;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是在学校领导下“已经获得的”;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书面的)活动计划。
香港学者,将课程概念分为五大类:以课程为学科、学程及学科内容;以课程为计划;以课程为目标;以课程为经验;其他的课程定义。
现代课程与古代课程相比存在的主要特征:
第一,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教学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涉及到几个西方学者:培根、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等。
第二,在课程内容的进程上
纵向:增强了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
横向: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及其目标逐渐明确。
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具有显著特征,如: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
原始社会人民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如:采摘、织布、打猎、耕作等。
二、学校课程的诞生
学校诞生之后,我国主要以乐教和孝的教育为主;
西方主要以军事、体育、政治等教育为主。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一)我国的古代学校课程
“四书五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春秋时期,孔子以六书:《诗》、《书》、《礼》、《易》、《乐、》、《春秋》为主要教材。
第二,基础性。
第三,开放性。
2、课程标准
当前课程标准是指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前言
(2)课程目标
(3)内容标准
(4)实施建议
(5)术语解释
3、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教材
(二)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课程的实践形式的五个层次由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提出:
社会本位课程:从社会的现状出发,突出强调社会当前的需要。
(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这是新的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
1、“学科课程”: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
优点:学生能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为身心发展打下知识基础。
缺点:课程内容较抽象和理论化。
2、“活动过程”: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经验得到丰富和增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经验)本位综合课程
(四)隐形课程与显性课程
1、隐形课程:正式课程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全部的教育活动。如:校风、班级活动等。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
2、显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
3、两者关系:相伴相随。
(五)必修课与选修课
1、必修课: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课程教学论》课程章节教案首页
章节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课程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学时
4
班级
13小学教育
时间
2015.9.2
2015.9.9
教学目标与
要求
识记目标:掌握课程的概念,了解课程发展的历史概况,熟悉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理解目标: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课程。
课程的办学形式有两种
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一)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教材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制定课程计划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整体性。
我国课程论专家施良方,将课程定义归纳为六大类:课程即教学科目;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习经验;赎回文化的再生产;社会改造。
(三)给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课程概念。
学生进行讨论及思考,说出自己的课程概念。
二、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一)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二)教学进程:是“怎么教”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展开。
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多样化;课堂活动丰富,重视课外拓展。科学且合理的编写教科书。
五、现代课程的发展
现代课程确立后,课程领养学生的能力(如:悟性、理性能力、思维能力)
课程以古典学科为主(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等)
实质教育: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
(三)学科:课程意义上的学科是一种“活动课程”相对应的课程类型。
(四)科目:狭义的指教学科目。
(五)知识:人类认识成果的结晶。
(六)经验:主要以名词性质存在。
(七)活动:课程在学校里展开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八)计划或方案: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实施方案。
三、课程的表现形式
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教材
3、人类对知识的探究方式影响着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