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脑导水管综合征眼颤
神经内科疾病综合征
Parinaud综合征(Parinaud syndrome)中脑的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及四叠体三个部分之一或全部发生病变时,出现动眼神经及滑车神经的麻痹,两眼球上视、下视瘫痪。
Claude症候群中脑背侧部近于大脑导水管处病变,同时伴有小脑结合臂的损害时,表现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及体征延髓外侧综合征(lateral bulbar syndrome)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吞咽、构音障碍,同侧软腭,咽喉肌及声带瘫痪、咽反射消失。
同侧头面部疼痛或麻刺感,面部痛觉、温度觉障碍。
对侧偏身痛觉、温度觉障碍。
向病灶侧倾倒和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同侧Horner 综合征。
延髓内侧综合征(medial bulbar syndrome)为延髓锥体发生梗阻时出现的对侧上、下肢的中枢性偏瘫及内侧丘系和舌下神经纤维受损时发生的对侧偏身深感觉障碍和同侧舌肌的瘫痪及萎缩。
Millard-Gubler综合征(Millard –Gubler syndrome)为脑桥的腹外侧病变,损害了外展神经、面神经或其核及锥体束所致。
表现为病侧眼球不能外展与周围性面瘫,及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若内侧丘系受损,出现对偏身的深感觉障碍。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双侧脑桥基底部局限性损害,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三叉神经以下的皮质脑干束受损,表现为两侧中枢性偏瘫。
除中脑支配的眼球运动尚存外,病人丧失任何运动、表达能力。
病人的感觉、意识基本正常,只能以眨眼或眼球运动示意。
中脑肿瘤(midbrain tumor)颅内压增高为本病常见的早期症状。
偶有以精神症状和智力改变为首发症状者。
常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嗜睡或反应迟钝、病灶侧Ⅲ、Ⅳ颅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瘫痪。
此外,可有同向偏盲、听力和视力下降。
中脑肿瘤常表现为Parinaud综合征、Benedikt综合征、Weber综合征及claud综合征。
脑积水分流术后致中脑导水管综合征1例报告
进 、 理 反 射 阳性 、 金 森 氏 震 颤 、 动 徐 缓 、 动 性 缄 默 、 病 帕 运 运 记
忆 力 障 碍 和 意 识 状 态 交 替 变 化 等 。 这 些 表 现 统 称 为球 间 脑 嘴 功 能 障 碍 ( lb lrs a mib a y fn t n J C n l g a ot l d ri d su ci ) 。 ia i等 o r n o l (99 在 2 19 ) 5年 期 间 统 计 报 告 了 2 8例 因 脑 积 水 分 流不 良引 起
现 颅 内 压增 高 症 状 , T 仍 显 示 脑 积 水 , 甘 露 醇 脱 水 治 疗 症 C 经
状 略 有 好 转 。 以后 症 状 时 好 时 坏 , 断 出 现 颅 内压 增 高 症 状 。 间
凝 视 障 碍 是 该 综 合 征 的 首 发 症 状 _ 。 我 们 观 察 患 者 的 临 床 表 6 J
ad S 合 征 ( aiad S ydo )顶 盖前 区综 合 征 ( rtc u ’综 P r u ’ n rme 、 n S P ee— tl y do e … , 见 于 松 果 体 区 肿 瘤 患 者 【 。 由 于 缺 乏 对 a S n rm ) 可 2 』 该综 合征的认识 , 床往 往因其他脑 积水术后并发症 所忽略 。 临
征 主 要 发 生 在 梗 阻 性 脑 积 水 , 别 是 中脑 导 水 管 狭 窄 引 起 的 特 梗 阻 性 脑 积 水 分 流 术 后 或 调 整 分 流 管 手 术 后 , 临 床 症 状 和 其
l 2月 1 日检 查 发 现 脑 室 腹 腔 分 流 管 头 端 梗 阻 , T 复 查 显 示 8 C
眼球震颤的诊断治疗
眼球震颤的诊断治疗*导读:眼球震颤是指两眼有节律不随意地往返摆动。
这是一种与视觉、迷路及中枢等控制眼球位置有关的因素所致眼位异常,也是为适应身体内外环境改变而出现的代偿性动作。
……眼球震颤是眼球的一种无意识的节律性运动。
它经常包括从一边向另一边的缓慢的或者快速的运动。
垂直方向的眼球震颤即上下运动不如水平方向的眼球震颤即左右运动常见。
它可能是先天的即从出生就存在或者是后天发展而来。
由于眼球运动是无意识的,所以眼球震颤会明显的影响视力深度(即能够辩明物体的远近的能力)的感觉,使之下降,从而导致病人容易摔倒或者行动不便。
一些病人还会有眩晕感即有旋转的感觉。
这些问题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开车,读书,上下楼梯。
有这种情况的一些人还会散失部分或大部视力。
引起眼球震颤的原因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包括以下:早期眼球运动发育不良,这可能是由于早期眼部疾病或者视力问题引起的。
家族成员之间的遗传。
唐氏综合症。
脑部损伤。
头部损伤或者包括身体运动系统的伤害。
眼病或者眼睛功能障碍,例如视神经退行性改变,严重的散光(角膜曲率的不对称),高度近视。
身体疾病,例如多部位硬化症,中风或者严重的耳朵炎症。
一定的药物治疗,例如锂制剂或者抗癫痫发作的药物。
酗酒。
白化病。
有时候,眼球震颤没有明确的病因。
眼球运动也可能受到精神和体力的影响,例如压力,疲乏或者紧张。
眼科学医生或者神经学医生会使用不同的检查来判断你眼球震颤的原因,类型或严重程度。
需要做哪些检查?为了获得关于你的疾病的更多信息,眼科医生或神经科医生会进行下面的检查或者测试。
CT断层扫描MRI,即通过磁场或者电波形成脑部图像。
使用眼底镜检查眼睛内部方向检查,医生会要求你注视或者向特定的方向移动脑袋视力检查如何治疗眼球震颤?有时治疗引起该病的原因可能会改善症状(例如,停止药物治疗,减少药物以及酒精的摄入)。
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治疗眼球震颤的症状可以改善,但是不能治愈。
治疗方法包括:棱镜、眼镜或者接触镜的使用来改善眼球震颤引起的表现通过手术来改变引起不自觉眼睛运动的肌肉使用眼睛的一个角来更好的观看(例如,坐在电视的一边)在许多情况下,使用低视力技术和助剂能够提高视力。
眼球震颤名词解释
眼球震颤名词解释眼球震颤,又称为眼球震颤症(nystagmus),是一种眼球正常运动受到干扰或异常引起的眼球震颤的症状。
它通常表现为眼球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的无意识快速摇动。
眼球震颤可以出现在水平、垂直或两者方向上,且有时会伴随头部位移。
眼球震颤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1. 生理性眼球震颤:生理性眼球震颤是一种相对正常的现象,常见于疲劳、焦虑、过度疲劳、饮酒或服用某些药物后。
这种震颤通常是暂时的,可以在休息、放松或恢复体力后自行消失。
2. 病理性眼球震颤:病理性眼球震颤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异常或疾病引起的眼球震颤。
常见于以下情况:- 红斑性狼疮: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损伤,包括眼球震颤。
- 外伤性脑损伤:例如颅脑损伤或脑震荡,可以干扰视觉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眼球震颤。
- 震颤性共济失调: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影响小脑的功能,导致眼球震颤和肌肉协调的问题。
- 眼肌麻痹:由于肌肉麻痹或神经损伤导致眼球运动不协调,出现眼球震颤。
- 中脑损伤:中脑是控制眼球运动的重要结构,其损伤会干扰眼球正常运动,引起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的症状包括眼球快速来回摇动、视觉模糊、眩晕、头痛和眼睛疲劳。
诊断眼球震颤通常需要通过眼科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病史询问。
治疗眼球震颤的方法根据病因的不同而异。
对于生理性眼球震颤,通常只需要休息和放松即可。
对于病理性眼球震颤,需要针对具体疾病进行治疗,如治疗红斑性狼疮导致的眼球震颤,需要使用抗炎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总之,眼球震颤是一种眼球运动异常的症状,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对于长时间持续的眼球震颤,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眼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的帮助,以确定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常见的脑干损害综合征-迷宫中的+迷宫
b 其他同Foville综合征
桥脑损害:
4 Raymond-Cestan综合征〔桥脑被盖部综合征〕
描述: 1903年由法国神经病学家Raymond报道 病灶:结合臂、内侧丘系和内侧纵束 病症:a 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b 对侧肢体本体感觉障碍 c 核间性眼肌麻痹下型 d 可有同侧面神经麻痹 病因:肿瘤或血管病
延髓损害:
6 Tapia氏综合征 病灶:疑核和舌下神经核 病症:同侧咽喉及软腭麻痹 同侧舌肌下运动神经元麻痹
延髓损害:
7 Avellis综合征〔延髓后部综合征〕
描述: 1891年由德国喉科医师Avellis首先报道, 但后来证实其病侧为颈静脉孔综合征, 目前仍沿用此病名
病灶:疑核和脊髓丘脑束 病症:吞咽困难,病灶侧软腭和喉麻痹,病灶
觉消失,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伴眩晕、呕吐和眼球震颤, 病侧对侧别离性感觉障碍,伴肢体偏瘫,同侧 Horner综合 征〔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及面部少汗〕; 病因:椎动脉或脊髓前动脉闭塞、炎症、延髓空洞症和多发性硬化。
内侧纵束综合征〔Bielschowsky-Lutz-Cogan
syndrome、 Lhermitt syndrome、 One-and-A-Half syndrome〕
中脑损害:
〔2〕Claude综合征〔红核-动眼综合征〕: 为中脑被盖部红核和动眼神经受损,1912 年由法国精神病医师Claude最先报道。临 床表现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共 济失调;病因为血管病或肿瘤。
中脑损害:
〔3〕Benedict综合征〔动眼麻痹-不自主运动综 合征〕:为中脑被盖部腹侧动眼神经、黑质受 损,1874年由奥地利医师Benedict报道。临床 表现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舞蹈、手 足徐动或震颤;病因为血管病或肿瘤。
脑干病变的综合征
脑干病变的综合征中脑病变的综合征:1大脑脚底综合征(Weber综合征):中脑腹侧部的病变损害了同侧位于脚底中部3/5的锥体束及动眼神经,因而发生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及对侧偏瘫,动眼神经麻痹完全者居多,表现为同侧上睑完全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丧失,眼球处于外下斜位,眼球向上、内收及向下运动麻痹。
对侧中枢性面瘫、舌肌瘫及上下肢瘫痪。
2中脑红核综合征(Benedi kt综合征):病变损害了一侧红核,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不完全性偏瘫,伴有不全瘫侧上下肢震颤或舞蹈、手足徐动样运动,内侧丘系损伤造成对侧触觉、振动觉、位置觉减退,黑质损害造成对侧强直,以肌张力增高多见。
因动眼神经的髓内根丝只有一部分由红核穿过,大部分由红核后侧向内侧迂回而行,故动眼神经,麻痹多为不完全性。
3红核下部综合征(Claude综合征):中脑背侧部大脑导水管附近的病变,损害了同侧动眼神经及小脑结合臂,表现为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共济失调,无肢体瘫痪。
4红核上部综合征:红核上部的病变,引起对侧肢体的意向性震颤,病变侧瞳孔缩小。
5Nothn agel综合征:病变位于中脑背侧部,并涉及四叠体部,出现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一侧或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6四叠体综合征:四叠体病变以上丘为主时,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丧失、眼球运动障碍,以垂直运动障碍为主,主要为上视麻痹。
7Parin aud综合征:属于四叠体综合征的一部分,可表现为三种类型,即上视麻痹、上下视皆麻痹、下视麻痹。
以上视麻痹最常见,伴有会聚障碍及瞳孔散大,对光反射丧失。
实际上当病变侵犯两侧顶盖前区、中脑背盖侧和后连合时才出现上视麻痹,如侵犯双侧中脑背盖部腹侧时才出现下视麻痹。
8大脑导水管综合征:病变位于大脑管周围时,出现垂直注视麻痹,回缩性眼震或垂直性眼震、会聚障碍、瞳孔散大、眼外肌麻痹等,回缩性眼震是当眼球向不同方向注视时,出现向后收缩性跳动。
眼球震颤的症状和康复训练
眼球震颤的症状和康复训练眼球震颤,又被称为眼球颤动或震颤眼动,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无意识的眼球震动或颤动。
这种不自主的眼球震颤可能会导致视力障碍、眼睛疲劳和视觉稳定性下降。
尽管这种症状可能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一、眼球震颤的症状眼球震颤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1.体动眼震: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眼球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迅速震动。
这种震动通常是节律性的,可以持续数秒或数分钟。
2.返神经性扫视眼震:这种类型的眼震包括一个短暂的、突然的、非周期性的眼球向一个方向大幅度移动,然后迅速返回原位置。
3.多系统萎缩症眼震:在多系统萎缩症患者中,眼震可能是水平性或垂直性的,通常与眼球无力和视觉损伤相关。
4.上颈性眼震:这种类型的眼震倾向于发生在头颈运动期间,它与颈部神经损伤有关。
5.其他症状:眼睑震颤、眼球不自主移动、模糊视觉、视觉不稳定等。
二、康复训练方法目前,对于眼球震颤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眼球震颤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震颤药物、镇静剂和抗焦虑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眼球震颤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多种方法,如康复训练、眼球运动矫正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a.视觉稳定性训练:通过训练患者的追踪和注视能力,提高眼球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b.眼球运动矫正训练:通过训练患者的眼球运动,改善眼球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c.平衡训练:通过平衡器械和平衡训练器械,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并减轻眼球震颤症状。
d.眼脑协调训练:通过视觉和空间认知训练,提高眼球和大脑之间的协调性。
e.眼球瑜伽:利用眼球运动和眼球放松来缓解眼疲劳和紧张感。
三、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牢记:1.寻求专业帮助: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意见。
眼球震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眼球震颤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眼震颤是一种不自觉、有节奏、来回摆动的眼球运动。
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
眼震颤是最严重的眼病之一,属于难治性弱视。
它也被分为水平震颤和垂直震颤。
眼震颤涉及眼科、耳科、神经科,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常发生在眼病患者身上,称为眼震,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角膜浊度、先天性玻璃浊度、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无虹膜、全色盲、白化病。
斜视、弱视、高度远视、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的儿童也有一些较大的眼球震颤。
有些眼球震颤与眼病无关,称为非眼源性眼震。
眼球震颤是指眼睛不自主、有节奏的往返运动。
它是一种影响交互神经供应协调功能的病变,是中枢神经系统、眼外肌、视觉系统和前庭系统疾病的常见体征。
根据眼震的节律,可分为冲动型和钟摆型,根据眼震的形式可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旋转型和混合型,根据病因可分为眼源性、耳源性、中枢性和先天性眼震。
大多数眼震是由婴儿期双眼视力障碍和黄斑中心凹陷引起的,很少是由长期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工作引起的。
1.眼球震颤是指黄斑中心视力障碍使注视反射难以形成的眼球震颤。
(1)生理注视眼震颤:包括斜眼震颤、视觉动力眼震颤和隐性眼震颤。
(2)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包括盲性眼球震颤、弱视性眼球震颤、职业性眼球震颤等。
2.前庭性眼球震颤。
3.中枢性眼球震颤。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眼震颤,简称眼震,是一种不自觉、有节奏、来回摆动的眼球运动。
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
那么眼震的症状是什么呢?一、震颤方向水平、垂直、旋转、斜动和混合是眼球震颤的常见方向。
二、震颤形式眼球震颤有两种形式:冲动性和摆动性。
冲动性眼球震颤是双节奏的。
眼球以不同的速度向两侧移动,以慢相向一侧旋转,然后以快相向相反方向旋转。
快相通常被用作眼球震颤的方向。
摆动性眼球震颤是指眼球从中点向两侧摆动,其运动范围和速度相等,没有快慢相。
三、眼球震量的自觉症状先天性注射反射尚未发育,一般无意识症状,后天性成年后可出现自觉症状。
脑积水分流术后引起的中脑导水管综合征9例分析
ds nt n 。Cnl 等… (9 9 在 2 yf ci ) iai u o l 19 ) 5年期 间统 计报告 了 2 8
例 因脑积水分流不 良引起 的中脑导水管综合 征 , 对其 临床 并 表现 、 产生机制 、 断和治疗进行 了详细描述 。 诊
例, 6例均有分流过度表现 。C T或 MR 显示裂隙脑室 4例 , I 合 并硬膜外血肿 2例 。相应 的处理是再次 分流或调整分 流管 , 包括分流管部分结扎控制分流过度。
一
1 3 诊断依据 : . ①有 脑积水和手术分流 的病 史 ; 有手术后 ②
分 流不 良 的经 历 , 现 为 再 次 脑 室 扩 大 或 脑 室 缩 小 ,T 表 现 表 C
致的 , 但有些患者 在眼球垂 直凝 视障碍首 发症状 出现之前
有 些 先 兆症 状 值 得 注 意 , 心 悸 、 前 区 不 适 、 汗 、 卧 不 如 心 盗 坐
有裂隙脑室或合并硬膜外血肿等 ; ③合并不 同程度 的眼征、 锥 体和锥体外系体征和影像不相符合的意识 障碍。
14 治疗 : . 目前 尚没 有明确的治疗 方法 , 只能对脑 室扩大患
安、 强迫走动和昼夜睡 眠失调等异 常变化。该综合征 主要发
生在梗阻性脑积水分 流术 后或调整 分流管手 术后 , 临床症 其
顾性分析 2 8例患者 中, 除具有 眼部症状 以外 , 伴有 意识 障碍
占 5 %、 7 运动性缄默 占3 % 、 体症状 占3 %、 2 锥 2 锥体外系症状
理反射 阳性 、 帕金森 氏震颤 、 运动徐缓、 运动性缄默、 记忆力障
碍和意识状态交替变化 等。
占 2 %、 9 记忆力障碍 占 1% , 8 并认 为眼球 垂直凝视 障碍 是该 综合征的首发症状。作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文献描述是
中医眼科如何诊断和治疗眼球震颤
中医眼科如何诊断和治疗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异常,可能会对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在中医眼科领域,对于眼球震颤有着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眼球震颤,首先会进行详细的问诊。
医生会询问患者眼球震颤出现的时间、频率、诱因,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耳鸣、视力下降等。
通过了解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包括饮食、睡眠、二便、情绪等方面,来综合判断病情的可能原因。
望诊在中医诊断中也十分重要。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眼部外观等。
比如,面色苍白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面色潮红可能与肝火上炎有关。
观察眼部时,会留意眼球震颤的幅度、方向、频率,以及是否有眼结膜充血、眼周肌肉紧张等情况。
切诊主要包括脉诊和触诊。
通过触摸患者的眼部周围,感受肌肉的紧张度和温度。
脉诊则能反映出患者的脏腑气血盛衰情况。
例如,弦脉可能提示肝郁气滞,细脉可能表示气血亏虚。
中医认为,眼球震颤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常见的有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导致目窍失养;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不能上荣于目;也可能是风邪侵袭,扰动肝经,引起眼球震颤。
此外,情志失调,如长期焦虑、抑郁,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也可能影响眼部的正常功能。
在治疗方面,中医强调辨证论治。
对于肝肾亏虚型的患者,治疗以滋补肝肾为主。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
这些药物能够填精益髓,滋养肝肾,从而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
脾胃虚弱型的患者,则以健脾益气为主要治法。
常用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可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上荣于目。
对于风邪侵袭型,治疗多以祛风解痉为主。
会使用一些具有祛风通络作用的中药,如防风、荆芥、蝉蜕等,以平息肝经风邪,缓解眼球震颤。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有一些特色的疗法。
针灸治疗就是其中之一。
通过针刺眼周的穴位,如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等,以及全身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来调节经络气血,改善眼部功能。
三偏综合征的名词解释解剖学
三偏综合征的名词解释解剖学三偏综合征是一个医学术语,用来描述神经系统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症状。
这三种症状分别是眼球不自主转动(眼球震颤)、肌肉僵硬(肌张力增高)和运动协调障碍。
在解剖学上,三偏综合征涉及到多个脑区和神经途径的损害。
眼球震颤是指眼球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快速、无规律的运动。
这种运动可能是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并且可能是快速来回震颤,也可能是螺旋状的旋转运动。
眼球震颤的产生涉及到眼球运动神经核和眼外肌的调节异常。
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或抑制导致的。
肌张力增高是指肌肉的收缩变得异常僵硬,导致关节运动的不灵活和肌肉的僵直感。
这种增高的肌张力是由于脊髓和脑干中对肌肉的控制损害导致的。
具体来说,这些损害可能发生在皮质脊髓束、纹状体运动通路和上行植物神经纤维等神经结构上。
肌张力增高还可以导致肌肉的普遍性紧张和抽搐。
运动协调障碍是指运动的控制和协调变得困难,表现为不连贯、不稳定的动作。
这种障碍可能表现为手指的不协调、步态不稳和姿势的不稳定等。
在解剖学上,这种运动障碍是由大脑皮质、小脑和脑干中与运动控制和协调相关的脑区损伤引起的。
这些脑区之间的信息传递受到障碍,导致运动执行的不顺利和精确性的下降。
三偏综合征可以是遗传性的,也可以是后天性的。
遗传性的三偏综合征通常由基因突变引起,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相关的神经结构和途径发育异常。
后天性的三偏综合征可能是由于脑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或中毒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因素会导致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
三偏综合征的诊断通常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来进行的。
其中,眼球震颤可以通过眼动追踪检查和眼电图来评估。
肌张力增高可以通过肌张力测量和肌电图来评估。
运动协调障碍可以通过动作分析和步态分析来评估。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治疗三偏综合征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制肌张力增高和减轻眼球震颤的药物,例如肌松药和抗震盪药。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科普知识PPT
为什么会发生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可能会影响该综合征 的发生和发展。
某些研究表明,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为什么会发生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相关疾病
与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相关的疾病包括多发 性硬化症、脑瘤和视神经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加重症状或引起并发症。
如何诊断眼球震颤阻滞综合 征?
物理治疗和视觉训练可以帮助改善眼球运动 和视觉功能。
患者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训练可提高生活质量 。
如何治疗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手术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以改善 眼球运动或纠正结构问题。
手术治疗需在全面评估后进行,以确保安全 性和有效性。
生活方式如何帮助管理眼球 震颤阻滞综合征?
生活方式如何帮助管理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健康饮食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科普知 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2. 为什么会发生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3. 如何诊断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4. 如何治疗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5. 生活方式如何帮助管理眼球震颤阻滞综 合征?
什么是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
什么是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定义
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 果。
早期发现并调震颤阻滞综合征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类型。
先天性通常在出生时就存在,而后天性则可能由 于各种原因如中风、脑外伤等引起。
为什么会发生眼球震颤阻滞 综合征?
为什么会发生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病因
该综合征的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神经系 统疾病或外伤等。
例如,某些遗传性疾病或脑部受伤可能会导 致神经功能受损。
保持均衡饮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 升整体健康。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科普宣传课件
如何治疗?
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可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 和心理上的挑战。
情绪支持在缓解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非 常重要。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和适量休息可以降低患 病风险。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 力。
如何预防?
谁会受影响?
谁会受影响?
人群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可以影响各个年龄段的 人,但在儿童和年轻成年人中更为常见。
一些先天性或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
谁会受影响? 相关疾病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脑瘤或 中风可能与此综合征相关。
持续的医学监测对于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
谁会受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
何时就医?
专业评估
专业的眼科和神经科医生可以提供更深入的评估 和治疗方案。
确保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如何治疗?
如何治疗?
药物治疗
某些药物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例如抗癫痫 药物或抗抑郁药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如何治疗?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特定的眼睛运动训练来改 善眼球运动和协调。
避免有害物质
减少酒精和药物的摄入,以降低对神经系统的影 响。
教育自己和他人有关药物滥用的危害。
如何预防?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潜在 健康问题。
尤其是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更应重视定期检查 。
谢谢观看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科普宣传
演讲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录
1. 什么是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2. 谁会受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 5. 如何预防?
眼球震颤诊疗心得
眼球震颤诊疗心得摘要】眼球震颤为一种有节律的不自主的眼球摆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眼外肌、视觉系统和内耳迷路疾病的常见体征。
目的讨论眼球震颤诊疗心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婴儿型眼球震颤矫正屈光不正,尽量提高视力。
对于小角度的面部转动代偿头位,配戴三棱镜,其基底朝向与面部转动相反。
隐性眼球震颤如果伴有斜视并有症状时,可考虑眼肌手术。
眼球震颤阻断综合征对于大角度的面部转动代偿头位,一般采用手术矫正内斜视。
【关键词】眼球震颤诊断治疗【概述】眼球震颤为一种有节律的不自主的眼球摆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眼外肌、视觉系统和内耳迷路疾病的常见体征。
按其震颤节律分为冲动性和钟摆型两类。
前者有快、慢相的差别,后者无快、慢相的差别。
按其震颤形式分为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和混合性四型。
眼球震颤又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后者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眼球震颤和后天性眼球震颤两型。
根据病变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传入性(知觉性)和传出性(运动性)眼球震颤。
知觉性眼球震颤主要是由于视力损害或丧失引起的,如矿工性眼球震颤。
运动性眼球震颤的损害部位位于大脑额叶至眼外肌的传出通路上,如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又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情况。
隐性眼球震颤当两眼无遮盖时没有眼球震颤,当遮盖一眼时未遮盖眼显示眼球震颤,原因不明。
显性震颤和隐性震颤可以合并存在。
【临床表现】1.生理性眼球震颤发生于正常眼,例如两眼极度向侧方注视时的终位性眼球震颤,采用旋转、冷热、注视黑白条纹转鼓或其他刺激所诱发的眼球震颤。
2.先天性眼球震颤先天性者无症状(1)婴儿型眼球震颤:生后即发现眼球震颤,且终生不变。
双眼多见,极个别为单眼。
部分患儿常以侧头视物为主诉。
生后2~3个月发病者,有大的摇摆性眼球运动;到4~6个月时又有小的钟摆样眼球运动;6~12个月时出现冲动性眼球震颤和零点征(双眼处于眼球震颤最轻或完全消失位置,即为零点位或称中间带)。
常为水平摆动性,偶为斜向性、旋转性或混合性。
眼球震颤
眼球震颤
*导读:眼球震颤nystagmus;眼震眼球跳动;眼球摆动;双眼黑蒙;弱视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眼震。
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
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引起。
……
前庭迷路受刺激反射性地改变眼外直肌的活动而造成的眼球的
反复颤动。
包括一个向一侧快速移动的成分和一个向另一侧缓慢回转的成分。
前庭迷路病变,有时也会引起眼球震颤。
可用检查眼球震颤来判断前庭迷路的功能。
眼球震颤的方向,通常以快动相为准。
当头部前倾30°,绕身体垂直轴全身迅速旋转时,旋转开始阶段,快动相方向与旋转方向一致。
旋转持续进行,眼球震颤消失。
如旋转突然停止,则眼球震颤又出现,但其方向与旋转开始时相反。
这可用内淋巴与半规管相对位移运动的变化来解释。
前庭迷路功能发生障碍时,会产生眩晕、旋转的感觉,且常伴有呕吐、耳鸣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反应。
此时还可有自发性眼球震颤(未加旋转刺激),此即眩晕症,也称美尼尔氏综合症(Meniere′ssyndrome)。
旋转加速度除刺激半规管而反射性地改变眼外直肌运动外,颈部和四肢的肌紧张度也受影响,它们都称为旋转加速度姿势反射,其结果同发动这些反射的刺激相对抗,有利于机体尽可能地保持原有的空间位置。
中医眼科如何治疗眼球震颤
中医眼科如何治疗眼球震颤眼球震颤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先天性眼部缺陷、神经系统疾病、耳部疾病等。
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视力,还可能对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困扰。
在中医眼科领域,对于眼球震颤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眼球震颤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密切相关。
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若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目失所养,就可能导致眼球震颤。
此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也会影响眼部的正常功能。
心主神明,若心神失养,也可能影响眼部的协调运动。
在诊断方面,中医眼科医生会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的诊断方法来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望诊时,会观察患者的眼部表现,包括眼球震颤的频率、幅度、方向,以及眼部的色泽、形态等。
同时,还会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整体情况。
闻诊主要是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以了解其身体的大致状况。
问诊则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经过、症状特点、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
切诊包括切脉和触诊,通过脉象的变化和对眼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触摸,来判断病情的虚实寒热。
针对眼球震颤的治疗,中医有着多种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中药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对于肝肾不足型的患者,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牛膝等,以滋补肝肾,填精益髓。
对于气血不足型的患者,则会使用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熟地等中药,以益气养血。
对于肝风内动型的患者,可能会选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白芍等中药,以平肝熄风。
这些中药通过合理的配伍,能够调理患者的身体内部环境,改善眼部的营养供应,从而缓解眼球震颤的症状。
针灸治疗在眼球震颤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眼部周围的穴位,如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等,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穴位,如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眼部功能的恢复。
针灸的手法和刺激强度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脑导水管旁梗死致典型的前核间性眼肌麻痹1例报告
中脑导水管旁梗死致典型的前核间性眼肌麻痹1例报告
王志军;杨金娥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前核间性眼肌麻痹表现为两眼向病变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外展时伴眼震;由于脑干细小,出现病变时常出现感觉、肌力、意识等多种异常,单纯出现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少见。
现报告1例中脑导水管旁梗死致单纯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如下。
1病例男,67岁,因“眩晕、视物重影、恶心、呕吐15 h”于2013年2月26日入院。
【总页数】1页(P301-301)
【作者】王志军;杨金娥
【作者单位】061000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061000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041
【相关文献】
1.桥脑梗死致孤立性单侧核间性眼肌麻痹1例报告 [J], 刘健;李翔宇;王金秋;李胜
2.以单侧核间性眼肌麻痹为孤立表现的急性脑干梗死1例临床报告和影像学分析[J],
3.脑桥梗死致孤立性前核间性眼肌麻痹一例 [J], 梁伟健; 姜立阳
4.表现为孤立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的脑桥梗死一例 [J], 赵鑫; 常立国; 郭富山; 王卫胜;
王伟; 霍成举; 张柳英; 夏章勇
5.孤立性一侧前核间性眼肌麻痹1例报道 [J], 刘天龙;方明;刘维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球会聚功能麻痹或痉挛诊断详述
眼球会聚功能麻痹或痉挛诊断详述
*导读:眼球会聚功能麻痹或痉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多见于松果体细胞瘤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眼征:四叠体上丘综合征(Parinaud综合征)和Sylvian导水管综合征。
肿瘤破坏上丘和顶盖区引起眼球活动障碍。
两眼上视不能。
瞳孔光反射障碍。
Parinaud综合征通常只有两眼上视不能。
由皮质顶盖束受到肿瘤压迫或破坏引起。
如上丘后半部受损。
则两眼下视不能。
Sylvian导水管综合征除了眼球上视不能外。
还伴有瞳孔光反应改变。
眼球会聚功能麻痹或痉挛。
眼球震颤。
提示导水管周围(包括导水管前部和第三脑室后下部)受损。
鉴别诊断应注意区分位于松果体区以外部位发生的肿瘤,如脑膜瘤血管瘤;邻近部位如脑干小脑蚓部等的肿瘤;松果体囊肿等这
些疾病与松果体肿瘤的区别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
预后:
有人报告放疗后一年有 20%的肿瘤复发,即使 CT扫描显示肿瘤已完全消失者也可迅速复发,因此所有病例应定期CT复查。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眼球会聚功能麻痹或痉挛的诊断,眼球会聚功能麻痹或痉挛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眼球会聚功能麻痹或痉挛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
更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脑导水管综合征眼颤
*导读:中脑导水管综合征患者头痛、眩晕、共济失调、退缩性眼震(迅速地凹陷,再缓慢向前还原),向上或向下垂直注视麻痹,阵挛性辐辏运动发作。
……
中脑导水管综合征又名:Koerber-Salus-Elschnig综合征;sylvian导水管综合征;退缩性眼震综合征;Kestenbaum综合征。
本征于1903年由Koerber报道3例,推断病灶在脑干,1910
年Salus发现囊尾虫囊胞浸入第四脑室与中脑导水管,发生同样症状,1913年Elschnig报道1例具有退缩眼震的患者,检查发现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神经上皮细胞瘤伴松果体后连合的完全破坏。
此后有类似报道,总之这些病变部位均与中脑导水管邻近,但具体部位尚待研究,故以sylvian导水管综合征命名为宜。
【病因】可由于肿瘤。
常为松果体瘤,胶质瘤,其次为血管病,炎症,多发性硬化等引起。
发生在SyIvian导水管或其周围,亦可由于先天性畸形所致之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之导水管狭窄导
致婴儿脑积水。
【临床表现】头痛、眩晕、共济失调、退缩性眼震 (迅速地凹陷,再缓慢向前还原),向上或向下垂直注视麻痹,阵挛性辐辏运动发作,于向上凝视时有紧张性辐辏痉挛,瞳孔反射异常,并可有一条或更多的眼外肌麻痹,尚可伴眼睑回缩,闪电式眼球运动,其中眼球退缩震颤最有特征性。
视乳头水肿,气脑造影示3、4
脑室扩张。
【诊断】退缩性眼球震颤、辐辏眼震或伴向上注视麻痹,垂直性眼颤等,结合辅助检查,可定诊断。
【治疗】无特殊疗法,对交通性脑积水,以清热利尿,兼用活血化瘀;对先天性脑积水,实证以通络利水,虚证以益脾肾、调血气。
实践证明,中药对先天性脑积水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