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堂三分,促进目标达成(2018小班化文稿)
小班化方案 让课堂更精致 让效益更凸显
让课堂更精致让效益更凸显——东坑镇小小班化教学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景宁县教育局推进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深入推进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经校委班子研究,结合我校实际和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有关策略制定本实施方案。
实现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方式方法求小求活,全体教师协同作战,有条不紊、扎实稳妥地推进小班化教学的进程,形成具有东小特色的小班化教学,提升东小教育质量。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实施目标:探寻高效优质的课堂,激发精彩个性的活力,构建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教学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二、领导小组组长:刘建华(全面负责)副组长:蓝伟标(教学管理)许炳伟(研究培训)成员:教研组长(检查落实)全体教师三、实施原则1、充分性原则小班化教育是优质教育的载体,注重个体教育质量的充分性。
在推行个别化学习指导中,增强师生间交往的密度,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提高每个学生接受指导的深度,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充分发展,让每个家庭的子女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2、平等性原则个别化教育是基于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
”随着办学效益观的变化,越来越强调每个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与机会的平等,注重教育过程平等公平地满足所有儿童的发展需要,3、差异性原则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的一种条件。
只有针对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这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个别化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自身不同的条件都得到发展,这就是成功。
4、发展性原则个别化学习指导突出以人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发展的不平衡。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洞察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强调个性的可持续性发展。
让小班化教学开出快乐的学习之花小班化教学论文
让小班化开出快乐的学习之花柳行中心小学吴彩芳小班化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都将发生革命性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施小班化教育,首先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交往,得到老师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享受教育资源。
其次,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应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服从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新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
第四,在小班化教育中,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双方共同学习探索,发现规律,教学相长。
当然,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落实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让每个学生享有老师同等的关怀。
师生的交流机会增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一从教室空间入手,创设快乐学习的氛围小班化的教室里,学生只坐着二十几个,相对来说自由活动空间占到二分之一左右,依据“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一理念,结合教室的空间和低段学生的实际,在教室布置的造型和色彩以及静态和动态上,都做了整体的规划设计,力求最佳的安排和有效的使用与布置。
1、课桌椅的摆放位置发生变化,有原来的秧田型,变化成各种形状,近两个月来,我共更换了六次。
有十字形的,马蹄形的,工字形的,圆形的,有些事我自己也叫不出名字。
起先是一个星期更换一次,觉得合适的就两个星期更换一次。
位置的摆放给任课老师的上课确实带来一定的困难,给班主任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如铃声响了,以前是能很快安静下来,改变位置后,眼保健操开始了,还有同学要交流几句,提醒后才能慢慢静下来。
所以后来的几星期,行为规范总是不理想。
圆形的摆放最不好,一些任课老师向我反映这样摆放不好,纪律很差,我自己也有同感,于是马上更换。
我觉得最好的小组分配是四人一组,桌子可以多样化摆放。
2、创设优美环境,让每堵墙说话。
全力推进“三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去年: 春季 开展 “自主学习策略”专题研究。 秋季 开展“启发点拨策略”专题研究。 今年:春季 开展“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专题研究。
重点研究。
全力推进“三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三) 活动提升
1、强化学习,
转变观念。
总体原则:“走出去,请进来”。 强化学习:“邀请制、派遣制、申报制”三结合。 每学年:举办一次课改论坛(校长讲坛和教师论坛)。 每学期:各教研组精心打磨一堂“样板课”。 每学年:开展“三分”课堂精品课件、教案评选。 每学年:开展“三分”课堂教学论文评选。 校内同学科教师之间开展两个层次的同课异构进行对比研究。 与教育专家开展同课异构接受专家指点。 与校外教师开展同课异构进行联合教研。 学校赛课:春季 “新秀杯教学大赛”,秋季“明星杯教学大赛” 建立全员参与、层层选拔、精心磨课的赛课制度 承办并参加各级赛课:积极承办并参加省、市、县及学区组织的 赛课活动
全力推进“学导用”三分课 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龚安学
全力推进“三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自主学习 启发点拨 拓展应用
“学导用”三分课堂教学模式 从探究“实现行为目的的途径” 入手,将课堂主要流程分段为学 (自主学习)——导(启发点 拨)——用(应用拓展)三个环节, 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 么样”为研究重点,以“学---导---用”为教学主线,以“三分课 堂· 学导用” 校本教材开发为载体, 促使师生观念行为发生变化。 “学”是“导”的前提和基 础,“导”是“学”的完善与发展, “用”是“学”“导”的巩固、深 化与评价。
1.情境创设简洁、新颖、高效,有启发性、有激励性。
“三分”为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自学互 学→自学检测)→启发点拨(更正讨论→重点 归纳→难点点拨)→拓展应用(拓展延伸→随 堂演练→总结提升)三个教学环节,并在自主 学习前设置了辅助环节(情境导入→出示目标 →重点提示)。
浅谈小学数学三分课堂教学模式
内容提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数学教学改革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而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和组织者”虽已成为一种时髦的流行语,但很多时候,这个理念仍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落实。
究其原因,是我们没有把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取得新的突破,我校至2009年起开始提出“小学数学三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并在邻水县立项进行课题研究,我们研究的核心理念是更加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分课堂模式(每节课“1/3时间自主学习、1/3时间启发点拨、1/3时间应用拓展”)是在“个性化的有效性教学”思想的引领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切实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全新教学模式,努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主题词:小学数学三分课堂有效教学自主学习我校自2009年9月起开始实施“三分课堂教学模式”(即每节课“1/3时间自主学习、1/3时间启发点拨、1/3时间应用拓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实施“五步”教学流程。
即“明确目标——创设情景——合作探究——启发点拨——应用拓展”五个教学环节。
“三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汲取了“自学──辅导”模式、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精华,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启发点拨、拓展应用的教学模式,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完成知识横向建构和纵向建构的教学设计。
2009年开始,我校全面开展研究“三分课堂教学”模式,各个教师也积极参与实践这一模式,从初试到熟练再到运用自如,最后到无模无法,作为实验教师的我略有一些想法与感悟,现总结如下:一、初试时的改变经过几个月的尝试和听课交流,我和老师们在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备课时做到了重心下移备课重在备学生:备学生学什么,思考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怎样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
努力促成三维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探索・
2 0 1 4年 第 l 1 期
努力促成三维 目标的达成 ,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高级 中学 严 兆宏
众所周知 , 无论 “ 教改 ” 如何变 换 内容 , 课堂教 学在教 育过程中的重要 性毋 庸置疑 , 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 , 而新课程 的三维 目标 的达成是检验课 堂
现今 的英语课 堂上 , 教学主导语言知识与能力 的传授 和培 养, 教学的主要角色似乎 以教师为主 。如传统 的讲授法教
学实践 中, 英 语 教 师 主持 课 堂 教 学 见 容 , 包括语音 、 语法 、
词汇 、段 落等内容的分析 占用了学生学习的大量时间 , 课 堂效果难免消极 、 沉闷 , 这和教师角色不相符 。 在课 堂教学 中, 从学生角度来讲 , 他们存 在着个体差异 , 同时他们也拥
点。 英语课 堂教学不但使学生具有英语 的基本素养还能提 高学生听 、 说、 读、 写这几种基本 能力 。于这几种基本技能
引导合作教学法等都是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 提高教 师课
堂教学有效性 的实用教学策略 。 ( 三)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维度 目标 的达成
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属于体验性 目标 , 在英语教学 中容 易被教师所忽视 。首先 , 情感 教学 既包 括培养学生英语 学
主导 的问题 。 处 于教学 目标主导地位角色其实还可 以分层 理解 为课 堂教学 的中介 者( m e d i t o r s ) 、 建议者( a d v i s o r s ) 、 协 助者 ( f a c i l i t a t o r s ) 、 咨询顾 问 ( c o n s u l t a n t s ) 、 合作交 流者 ( C O — c o r n m u i c a t o r s ) 、 学习伙伴( p a g e s r a n d i o i n t p r o b l e m s o l v e r s ) 及 反馈者 ( P r o v i d e r o f f e e d b a c k ) (Wi l l i a ms &B u r d e n ) 。在
浅谈课前三分钟巧利用(黄烈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课前三分钟巧利用泸县梁才学校黄烈兰镜像一:老师已经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中央,用目光扫视全班发现陈同学的座位是空的。
当老师正走向他的同桌准备询问时,教室门被推开了,陈同学满头大汗,手里拿着一块乒乓拍,气喘吁吁地叫“报告”……镜像二:当老师还在走廊另一头时,老师已经隐约听到小伍同学的“大嗓门”了;当老师走到教室门口时,教室仍是一锅温度达100度的水,沸腾着,除了少部分同学正在将数学书、草稿本和笔放在课桌上以外,其他学生全然不顾那“叮铃铃”的上课铃声,继续热烈地说着、笑着……而老师刚才为上好课而调整的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内心燃起熊熊烈火……这样的场景如果每天都上演的话,这个学科的学习效果应该也是不言而喻的。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小,适应能力差,许多同学虽然身在教室心却还在课间有趣的活动中游弋。
如何帮助同学们做好课间游戏向课堂学习的过渡,不让课前三分钟在吵闹中、在等待中溜走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开始了对班上数学课前三分钟的大胆尝试——一、数学课堂“3+1”装备,保证数学课顺利进行的前提。
下课时,收起上一节课书本后立即拿出数学课所需要的“数学书”、“草稿本”、“笔”(一支铅笔、一支钢笔)和“一副套尺”(含圆规、量角器)四种配备整齐置于课桌上,然后再离开教室。
这样做原因有二,一是为上课铃声响后,开足三分钟的活动;二是避免当老师要求课堂练习时,有学生离身去书包柜翻书包、低头搜抽屉、转身找同学借等情况发生,保证上课的良好秩序。
二、争分夺秒3分钟,让学生从“此”爱上数学1、30秒钟,心理调适为了让学生静心平气,我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出了以下几个动作:端坐教室里,闭目调气息,心无杂念,一呼一吸。
在做这几个简单动作时,整间教室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学生放松了身心,也开启了平和稳定的心理模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120秒钟,数学活动120秒钟很短,但天天都有120秒种,“积硅步,至千里”。
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大 的弹性 , 教材蕴含 了事富 的教学资源。因 在有趣 的语 文实践活动 中学 语文 、用 语文
此, 我们 教师 应 围绕 ‘ ( 三维 ” 目标 充分 挖掘 和感受语文 的魅力 。教学时 我将课文 以一
的积极作用 。因此评价制度作 为一种 极为
重 要 的导 向, 将为 落实 “ 他 三维 ” 目标起 到
是不可 分裂的有机统一 体。一个好 的学习 学生通 过探究 、 理解 、 亲身 实践 、 分享 与合 活动应该是 融洽的三个 目标 ,也就是 让学 作 的过程 中发展 创造性 , 张扬个性 , 成积 形 生在兴趣 盎然 中 , 通过一定 的过程和方 法 , 极 的学 习态 度和正确 的价 值观 。例 如我教
课 程标 准强调 :评价要 突出整体性 和 “ 因此 , 如何更好地 落实 “ 三维” 目标 , 高课 要 比较长 的阶段 才能形成 ,它要贯穿 于每 综合 性 , 从知识 与 能力 , 程与方 法 、 提 要 过 情
一
节课 的过程 中 , 真正 体现 “ 要 三维 ” 目标
感态度 与价值观几 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
价值观 的问题对一个人 的一 生意义影 响更 望 , 这一教学活动就是使“ 三维” 目标能有机 头脑 , 让他 们 能想 ; 解放 学生 的 双手 , 他 让 加深远 。在 实践教学 中普遍 存在 以下 困惑 结合在一起所产生 的效果 。因此 , 只要我们 们 能干 ; 放学 生 的眼睛 , 解 让他们 能看 ; 解
必须在课改 的新理念 的指导下 , “ 使 三 池活水 , 堂焕 发生命 的活力 , 教师创 感 受 ,一起互 相倾 听心 声 ……学 生在教师 效果 , 使课 使
目标有机整合 , 师设 法改变教学方式 , 教 造性地 教 , 使学 生创造性地学 , 努力 为学生 创 设有趣轻松 的情景 中 ,通过亲 身体 验和 维 ”
发挥小班教学优势,切实打造高效课堂
发挥小班教学优势,切实打造高效课堂小班额是当前农村学校的实际,如何针对班级人数少的现实,实施有效教学,构建小班额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农村教学工作的一项紧迫课题。
小班额教育发展到今天,有其特有的优势,它是小班额、小批量、高投入、高质量的教育;是分层教、高效率、个性化、精品化的教育;是教室设施个性化、学习方法多样化、师生关系亲近化、学生发展多元化的教育。
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其有实效,出成绩呢?本人略谈一下自己一年来的感受。
一、转变观念,充分备课,把工夫用在课外面对一个教学班学生少的实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变、要善变,教师要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作业布置与完成等环节都要有针对性地去完成,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形成以教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做好上课前的备课。
(1)要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要了解学生。
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等。
(3)要选好教法。
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4)要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
二、增强教学反馈的强度和效度,优化课堂时间,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每堂课教师占用时间总量不得多于15分钟,其他时间安排给学生阅读、练习、自学、讨论等。
每堂课要用不同方法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准确把握学生问题所在,当堂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教学的每个环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虽说是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但是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也不能忽视教师的积极引导。
小班目标准确设定与达成计划
小班目标准确设定与达成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为了确保小班目标的准确设定与达成,本人作为有着丰富经验的工作计划人员,结合部门环境和主要工作内容,特制定如下详细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准确设定小班学习目标,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挑战性。
2.制定达成目标的实施策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环境与部门:本计划适用于我国某幼儿园小班教学部门。
该部门共有教师5人,学生20人。
教学环境温馨、舒适,设施齐全。
三、工作内容与数据分析:1.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结合课程大纲,与教师共同制定符合小班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
2.收集并分析学生过往学习数据,了解学生优势与不足,为制定实施策略依据。
3.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定期检查教学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
四、实施策略:1.强化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共同促进孩子成长。
五、工作计划时间表:1.第1-2周:了解学生需求,与教师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2.第3-4周:收集并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制定实施策略。
3.第5-6周: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第7-8周:检查教学进度,调整工作计划。
5.第9-10周:加强家校沟通,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我们有信心确保小班目标的准确设定与达成,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小班教学的目标准确设定与达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某幼儿园,我们面临着学生需求多样化、教师团队建设亟待加强、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挑战。
为了确保小班目标的准确设定与达成,我们特制定本工作计划,以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小班化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小班化教学是指班级规模控制在40人以下,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将以某小学小班化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其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
二、案例介绍某小学是一所位于城市郊区的公立小学,近年来,该校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下是该校小班化教学实践案例。
1. 班级规模控制该校小班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班级规模控制在40人以下。
通过合理分配师资力量,确保每个班级都能得到充分关注。
同时,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2. 教学模式创新(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和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层、提高层和拓展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翻转课堂:教师提前将教学内容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在家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和展示,提高课堂效率。
3. 教学评价改革(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多元化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如作业、作品、获奖证书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实施效果1. 学生方面(1)学习兴趣提高:小班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学习成绩提升:小班化教学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综合素质提高:小班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师方面(1)教学能力提升: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高。
三分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三分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在我担任教师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三分课堂教学的魅力,以下是我对三分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三分课堂教学的定义及特点三分课堂教学,即把课堂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展开、总结。
导入阶段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展开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总结阶段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三分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重视师生互动。
三分课堂教学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强化实践操作。
三分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突出教学效果。
三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二、三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1. 导入阶段导入是三分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
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明确目标,激发斗志。
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 展开阶段展开阶段是三分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组织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注重实践操作。
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支持。
幼儿园小班目标达成反馈
幼儿园小班目标达成反馈一、背景介绍幼儿园小班是教育中的重要阶段,主要针对3-4岁的儿童,旨在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个阶段,幼儿需要通过各种适合他们的教育活动来促进他们的认知、语言、身体、社交等多方面的发展。
针对小班的目标,幼儿园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并通过观察和评估幼儿的表现来进行反馈,以确保目标的达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小班的目标、反馈方法以及一些可行的实施措施。
二、小班目标小班的目标主要包括儿童的认知、语言、身体和社交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认知发展:帮助幼儿培养观察、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初步认识数字、颜色、形状等基本概念。
2.语言发展: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扩大词汇量,初步学习简单的句子,注重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3.身体发展: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迅速提高大肌肉运动、精细动作、平衡能力等,鼓励他们参与各种体育和运动活动。
4.社交发展: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等。
三、反馈方法为了评估幼儿是否达到了小班的目标,教师需要采用多种反馈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记录他们的进步和特点。
这可以包括他们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度、兴趣点、与他人的互动等。
2.个别测试: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个别测试来评估幼儿对认知、语言、身体和社交目标的掌握程度。
这些测试可以包括问答、观察和操作等形式。
3.作品展示:通过幼儿的手工制作、绘画、模型等作品展示,可以评估他们在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发展情况。
4.家长交流:与家长定期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反馈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
四、实施措施为了达成小班的目标,幼儿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游戏、手工制作、音乐、运动等,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案的新策略:宁让三分钟
幼儿园教案的新策略:宁让三分钟宁让三分钟,何为新策略?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老师往往会按照预先制定的教案来进行教学活动。
无论是幼儿园大班还是小班,教案都被认为是教学的重要工具,用于引导教师的教学过程和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
然而,尽管教案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教学的有序性和规范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是否能够给幼儿更多的自主、探索的空间,是否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这就引入了“宁让三分钟”的新策略。
宁让三分钟,即给予幼儿三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探索。
在这三分钟内,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教室内的各种玩具和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保持观察,还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这种新的教学策略,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为什么要宁让三分钟呢?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自己的指导和控制,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学习的需求。
幼儿正处于认知和社交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
如果我们只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活动,限制了幼儿的自由选择和创造性发展,势必会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造成抑制,甚至阻碍幼儿的全面发展。
宁让三分钟的策略,正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的这一弊端而提出的。
在这三分钟内,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和探索教室内的各种玩具和材料,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成为一个观察者和支持者,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支持。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探索空间。
宁让三分钟的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也能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自主选择和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和其他幼儿进行合作和交流。
宁让三分钟,不打乱幼儿园游戏规则教案
宁让三分钟,不打乱幼儿园游戏规则教案教案主题:宁让三分钟,不打乱幼儿园游戏规则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园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2. 理解“宁可让三分钟,不打乱游戏规则”的精神3. 提高孩子们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1. 游戏规则的重要性2. “宁可让三分钟,不打乱游戏规则”的精神3. 游戏规则的正确执行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游戏规则的意义,并让他们在游戏中自觉地遵守规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在幼儿园大厅或教室开展)在孩子们集合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游戏规则的视频或歌曲。
让孩子们通过这些视频或歌曲来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步骤二:引导(15分钟)(在教室开展)1. 让孩子们谈谈什么是游戏规则?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2. 引导孩子们想象一下,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有人违反游戏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3. 通过以上讨论,让孩子们深刻理解游戏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步骤三:教学(30分钟)1. 讲解“宁可让三分钟,不打乱游戏规则”的精神,并让孩子们听懂这句话的含义。
2.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来感受遵守游戏规则的乐趣。
教师可以选用简单易学的游戏,如抢夺小球等,然后要求孩子们在游戏中严格执行游戏规则。
3. 通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若遇到孩子违反规则,可以提醒并解释规则的重要性。
步骤四:巩固(10分钟)(在教室开展)1. 给孩子们分发一些包含“宁可让三分钟,不打乱游戏规则”的卡片,并要求他们写下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想。
2. 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遵守规则的体验,并强调游戏规则对于一个团队或集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步骤五:总结(5分钟)教师简要总结今天讲解和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强调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要时刻保持严格的游戏规则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坚持遵守规则。
教学评价:通过以上过程,让孩子们理解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感受了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的乐趣,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有效利用小班教材提升课堂实效
有效利用小班教材提升课堂实效随着教育的改革,小班化教学逐渐成为了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模式,小班教育的关键在于带给学生更好的教育体验,而对于教师而言,小班教育的特点就是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和实效。
小班教育的一大关键是教材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使用,本文就为大家分享一些有效利用小班教材提升课堂实效的建议。
1、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选取教材在小班教育中,一个教师需要同时面对很多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都不同,在选取教材时就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材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比如,学生之间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阅读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可以选择符合不同学生基础和阅读水平的教材,让不同学生都能够理解和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教材与教学方法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择十分重要,但是单纯的教学材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教学语文方面,如果是在教授诗歌方面,则可以采取音乐、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多元化课堂活动在小班教育中,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比如,在做理科实验时,教师可以搭配课件来进行实验现场的演示,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进行相关实验,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在中外古诗词诵读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诵、编写故事情节接龙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神奇和艺术性。
4、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小班教育的环境是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教授数学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各种题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
在教学语文方面,可以采取边讲边写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构思故事情节来活用所学语文知识。
5、精益教学、整合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所涉及的知识点整合起来,设计出适合小班教学的教学方案。
小班幼教实践分享——经验总结,提升教学效果
小班幼教实践分享——经验总结,提升教学效果小班幼教实践分享——经验总结,提升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全球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幼儿教育的普及,小班幼教的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小班幼教老师,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对小班幼教的教师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特点,灵活运用针对性教育策略。
在我的实践中,我通过参加幼儿教育学习班、听取专家讲座和教研活动等多种途径,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不断学习和反思,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可以更好地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
其次,对幼儿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的深度了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幼儿教育方法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编制教学计划和选择教育资源。
此外,了解幼儿生活和教育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的家长、其他教师及其他专家的交流是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实际思路和建议,并更好地制定实际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第三,适当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教育设施,也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措施。
在我的实践中,我注重在教室布置、学生课桌、教学材料选取、教学用品购买等多方面进行概括考虑。
在安排份,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点,设计出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和游戏,组织带领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其中。
同时,我重视教室环境和课堂安全的管理,营造舒适、安全的学习氛围,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同时考虑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尤为重要。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跟家长及时沟通反映孩子们的情况,增加家长的参与度,分享亲身的教学经验,便于双方的合作,协同育儿。
此外,我把家长和孩子们有意义的项目和活动联系起来,使家长在家庭中加深了对孩子的认同和对孩子学习实际情况的了解,同时孩子们也相应体会到了家长对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关注和支持,发挥了家庭与园所双重育人的功能。
落实“课堂三分” 促进目标达成——数学课课堂三分的实践和感悟
落实“课堂三分” 促进目标达成——数学课课堂三分的实践
和感悟
朱广樑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下旬》
【年(卷),期】2017(0)A01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主要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方面加以描述。
而从课程内容来看,无论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等都离不开三方面,包括教师的'精导(讲)',学生的'感悟'和生生(师生)的'交流',即所谓'课堂三分'。
文章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这三方面阐述如何落实课堂三分,促进目标达成。
【总页数】3页(P76-78)
【关键词】课堂三分;精导(讲);感悟;精练;归纳概括
【作者】朱广樑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相关文献】
1.多彩课前三分钟高效课堂兴奋剂--浅谈高一英语教学中课前三分钟的探索与实践[J], 李菁
2.美的世界在“美术课前三分钟”展开——教改课堂实践之基于欣赏活动的“美术课前三分钟”探索 [J], 李志群;
3.让课前三分钟活起来r——浅议运用课前三分钟有效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J], 田立秋
4.多彩课前三分钟高效课堂兴奋剂——浅谈高一英语教学中课前三分钟的探索与实践 [J], 李菁;
5.小学数学课堂三分钟活动实践探讨 [J], 郑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班化课堂教学建议
小班化课堂教学建议第一篇:小班化课堂教学建议小班化课堂教学建议1、给学生科学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课堂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学生的分组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任务的落实和教学的效益,教师应事先对每一名学生做充分深入的了解,必要的时候还应掌握学生的社会关系(亲戚的情况、邻居的情况、比较要好的伙伴等)2、讲究合作。
这不仅是学生和学生间的合作,其实教师之间的合作更重要,例如学生的分组是否科学合理,不能由班主任或哪个老师说了算,应该顾及到对其他学科,应和其他老师商量协调,寻求最优化方案;课堂上一些指令的落实,学生的习惯要求,课堂评价的标准等,教师间也应互相通气;3、建立“版块教学”的模式。
低年级以字词教学为主,高年级以段、篇教学为主,学生的小组学习的模式,教师课堂教学的模式如何,应该有个比较固定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上可以寻求一些变化,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益的提高。
例:学生的小组合作,教师是这样操作的:(高段语文段的教学)1、从学生的提问中获取了小组合作的任务:解决,他短暂的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找出两段的相同点。
2、提示:先给自己两分钟的时间自习,然后在到小组里交流。
3、小组学习,教师巡视,主要提示:你们组选择哪一节重点学习。
要自己先自学再讨论。
4、小组交流后,选择其中一个号码的同学走组。
走组的要求是将自己组的观点带到的别的小组进行交流、争论。
5、抽其中一个小组上台发表观点:小组齐读学习的句子——小组长发表主要观点——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说明看法6、教师小结。
4、关键在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对课堂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小班的学生活跃、想问就问,教师应做好随时调整教学步骤的准备,课堂才有思维碰撞的精彩,这样才有小班化教学的味道。
第二篇: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实施建议小班化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语文教研组为进一步规范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全面提高小班化实施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
在自己的课堂上真真正正的落实三维目标
在自己的课堂上真真正正的落实三维目标青龙桥小学邵晓朋这学期在进行三维目标的研究过程中,有一本书给了我许多启示,这就是郑毓信老师的《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虽然有很多专业性的知识看不懂,更有许多专业术语听都没听过,但是,经过自己反复阅读,从字里行间我有读懂的地方,还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虽然我的想法可能很粗浅,但是对自己的三维目标的教学研究却有了新的指导和质的改变。
书中郑老师认为由于我们数学教学法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造成了我们数学教学法的真谛与现实教学法产生了偏差,这导致了现实教学法与理想的教学法“形似儿神异”的现象,以致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这样的偏差:①对于数学教育长期目标的忽视,即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发展性目标的忽视;②未能给学生的自由创造留下足够的空间;③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不够。
看到这里,我发现这不就是我吗?以前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就是在课堂上要刻意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错误的使之从“三维目标”中游离出来,力图通过创设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情景,对学生施以“说教式”的教育。
殊不知,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为载体,情感目标的达成也无从谈起。
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认真思考郑老师的话后,激发了我重新实践的想法。
进行了教学实践:课一开始,学生积极踊跃的展示课前参与作业:身边的时间问题资料!有的孩子搜集的是学校里的时间资料,有的孩子搜集的生活中的时间资料。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这节课的设计实践证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乐此不疲。
接下来,学生在一次接一次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尽最大的可能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
细化降低教学目标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细化降低教学目标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合理评价正视错误实施分层指导练习——打造小班额高效课堂阶段性思考通过一年来的小班额教学的研究,听取领导的检查指导意见,并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从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出发,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课改道路。
我报着学习的态度从四个方面与各位老师交流,与大家共勉,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一、细化降低教学目标。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习惯借鉴教案书,连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都是照搬照抄,而且多达数条,看似面面俱到,但对照自己的环节设计和课堂实际,有些目标的制定形同虚设。
比如:“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感受成功的体验”等等——5、6个人班级的教学中组织活动、合作交流方面是弱项,无法或者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需要从我们所任班级的实际出发,进一步细化和降低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它变成切实可行的,在40分钟内能够完成的导学目标。
二、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课堂40分钟的分配,小班教学占很大方面的优势,学生回答问题、上台扮演的频率大大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缩小,课堂把控变得更简单,环节的实施进度加快,从时间上相比大班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效率的提高方面有很大优势。
怎么更大程度的发挥这一优势,就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这40分钟。
在这方面,我校延续“先学后教,以学促教”的教学模式,分为“先学——再教——后练”三大板块,课堂前5至10分钟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和教师要求进行自学,准备汇报交流;中间10至15分钟: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板书重点,并适当提示和讲解;最后15至20分钟由易到难分层练习,内容简单时可以安排独立完成的作业并进行面批。
当然,教无定法,我们要求尽量趋向与这种模式,避免死讲滥练,打造以学生“学”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三、合理评价正视错误。
刚开始实验教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学完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回答不尽人意,错误频出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重点知识无法及时完成,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批评和指责——既浪费时间,也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课堂三分”,促进目标达成
——数学课课堂三分的实践和感悟
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朱广樑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主要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方面加以描述。
而从课程内容来看,无论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等都离不开三方面,包括教师的“精导(讲)”,学生的“感悟”和生生(师生)的“交流”,即所谓的“课堂三分”。
本文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这三方面阐述如何落实课堂三分,促进目标达成。
【关键词】
课堂三分、精导(讲)、感悟、精练、归纳概括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主要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方面加以描述。
而从课程内容来看,无论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等都离不开三方面,包括教师的“讲”,学生的“悟”和“练”,即所谓的“课堂三分”,其理念已经深深地植根于我的教学中。
本文我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这三方面从我实际的教学中出发,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堂三分,促进目标达成。
一、教师精导(讲),细化知识技能目标。
教学目标,它包括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知识点的具体目标等。
而一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把《课程标准》中宏观的、上位的目标分解,并细化为微观下位的教学目标,即每一节、每个知识点的课堂目标。
这个课堂目标必须是教师在一节课中一定要达成的教学任务,具有微观性、短期性.具体性,并且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尤其是一些操作技能知识,例如几何的作图、加减乘除的竖式教学等等。
在这一类的目标我们把它称为“结果目标”,在表述时一般都用“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目标动词。
在达成这一类目标之前,教师必须对目标进行细化,用精准的语言,简洁的板书突出这个知识点的每一步细节,令学生轻松地突破难点,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的教学,《教师用书》
只提到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旧知和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自主迁移类推出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这里面除了算理外,它的难点还在于具体笔算的操作——书本中虚线的作用(如右图)。
这需要老师在
教学中对其进行细化并精导:“虚线必须延伸到竖式中积的位置,并且虚线的左边是0前面的数,虚线的右边是因数末尾的0。
”并同时板书,如右图。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和因数的中间有0的情况混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其实虚线的左边就是乘法的旧知,右边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这一计算法则。
这样的例子在计算教学中比比皆是,通过教师的精讲和系统的板书细化知识技能目标的过程其实就是其根据学情、重难点优化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很好地突破了学生的知识上的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思考感悟。
《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同样,在课堂三份理念中,学生的思考感悟是目标达成的最重要环节,教师应在课堂上提供充足的素材和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而素材的选取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层层推进,逐渐过渡,直达目标,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与学生一直以来所认识的整数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异,为了缓冲这种差异,教师做了以下设计
(1)
0前面的数因数末尾的0
教师的设计意图是想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体验在实际中用整数已无法满足数数的需要,必须用一种“新”数来描述一个物体“部分”的数量,从而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出将要学习的分数。
(2)
教师提供生活中大量有关
2的素材,并给以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感悟,以达到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有关“2
1”的数学模型,最后提出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以此引导学生从大量的素材中去归纳21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2
1。
为接下来学习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指出了思考的方向。
在感悟概念环节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一手包办,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丰富的、贴近教学目标的素材,帮助学生建立将要学习的概念的数学模型,并舍得投入时间给学生不断地对概念的理解进行碰撞和修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生全方位理解概念这一教学目标。
以上教学思路一般可应用在概念的新授课上,例如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比和比例、百分数的认识等等。
三、题组精练,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题组精练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精选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并按层次组成一组练习题,把“四基”融合其中,以独立完成、个人感悟和小组交流结合,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能第一时间得到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把基础知识夯实,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题组精练与题海战术相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深刻得多,教师也通过它达到了“以少胜多”的目的。
例如在五年级《同分母比较大小》的题组精练中,我设计了以下题组:
(一)填上适当的数。
把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的把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的把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的
1、53>5)(>5)( 35<)(5<)
(5
53<5)(<5)( 35>)(5>)(5 2、5)
(>1 5)(
=1 5)(
<1
3、53>7)( 53<7
)( (二)动手操作
1、51<a b <53(a 、b ≠0),请在下图中a
b 所在的范围内涂上颜色。
思考:a
b 可以表示多少个分数? 2、请找出两个51和53之间的分数。
51<)()(<)()(<5
3 以上题目的设计意图:
第一题,巩固同分母(分子)分数和异分母(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方法的练习,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
第二题,拓展学生从有限到无限的数学思维方式,渗透集合思想里面的区间概念,并巩固通过化成同分母(同分子)寻找区间内分数的方法。
学生完成练习并在巩固和强化了有关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完成涂色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形成有关集合和区间的概念。
在中年段时,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同分母(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在五年级的下册,教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异分母分为避免只是把它当作一种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略了它蕴含的数学内涵——集合思想,我充分利用教材中一个完整的例子,通过分数意义切入,在中年段知识的基础上再次深入地阐述同分母(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的依据,同时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渗透集合的思想,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从特殊到一般,从有限到无限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四、利用板书设计,提升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0 1
51 53
归纳概括,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进而得出一般的结论,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归纳概括能力是需要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化、简化、系统化所学知识,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一些教师尝尝困惑于学生的学习积累不够,归纳概括需要花大量时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提供足够多的机会让学生形成归纳概括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由“不会”变成了“不能”;二是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素材引导学生归纳,让学生“概”无所依导致无“话”可说,尤其是低年级血红色给你。
针对这个问题,在课堂三分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在师生和学生交流的两个环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利用系统的板书的设计,逐步呈现归纳总结的过程,最后把这个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引导他们“概”有所依、有“话”可说。
而这个过程也是检验课堂三分是否有效的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的《混合运算例2》的教学中,学生从具体情景中,感悟到在各种情况下,先算“×、÷”,再算“+、-”的合理性,而教师把这个过程逐步呈现,如图1,
图1 图2
学生面对各种情况的整体呈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把混合运算的这一规定归纳成简洁而严谨的一句话,这个归纳的过程如果是让学生都手操作的话,更凸现归纳的过程,更有助于学生深化、简化、系统化所学知识,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如图2。
我的课堂坚持“课堂三分”至今,已有10年时间了。
在这10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逐渐地认识到,“课堂三分”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阐述,它更是植根于教师头脑里面的一种理念;“课堂三分”也绝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划分,它是《课程标准》对课堂结构的导向性指引。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追求高效的课堂,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必须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精讲,师生的互动感悟,学生的精炼,切实地落实课堂三分,促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