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第八章齿轮精度设计方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1
(二)零件图中尺寸公差带的三种标注形式
a:标注基本尺寸和公差带代号,适用于大 批大量生产。 b:一般在单件或小批生产的产品零件图样 上采用。 c: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的产品零件。
五、常用和优先的公差带与配合 1、公差带
2、配合
在实际生产中,因特殊需要或其它充分理由 也允许采用非基准制的配合。如:G8/m7。
实际偏差前须标上相应的正、负号。
• 3、极限偏差 代数差。
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用ES表示,轴用es表示。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孔用EI表示,轴用ei表示。
ES=Dmax-D EI=Dmin-D
es=dmax-d ei=dmin-d
(二)公差单位和公差等级系数 IT=ia i——公差单位 a——公差等级系数
(三)尺寸分段 常用尺寸分为13个主尺寸段(尺寸至 500mm) 标准规定:用各尺寸段的首尾两个尺寸的几 何平均值作为该段的所有基本尺寸的计算 值。 几何平均值:D= D1D2
三、基本偏差系列
对应不同的基本尺寸,,标准对孔和轴各规定了28个公 差带位置,即28个基本偏差。
5、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此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最大间隙: Xmax=Dmax-dmin=ES-ei 最大过盈:Ymax=Dmin-dmax=EI-es 平均间隙(平均过盈): Xav(Yav)=1/2(Xmax+Ymax)
6、配合公差 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 它表明配合松紧程度的变化范围。 间隙配合:Tf= Xmax-Xmin = ( ES-ei )-( EI-es ) = TD+Td 过盈配合:Tf= Ymin-Ymax =TD+Td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及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洛阳理工学院《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统设课程,它适用于2006级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为3学分,54学时。
课程选用由周文玲主编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作为教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零件的设计、制造精度与测量方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公差设计的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末考试由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统一命题,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等。
第一部分复习要求课程的有关内容主要按“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如下:第一章绪论1、掌握互换性的概念。
2、了解互换性生产的特点、意义。
3、了解标准化的意义4、明确互换性与公差、标准化、检测的关系。
5、了解优先数系的概念及实质第二章尺寸极限与配合1、熟练掌握极限与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2、掌握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与特点:公差等级、公差因子、标准公差的计算及规律、尺寸分段、基本偏差系列、基准制、公差和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3、掌握正确地查用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的常用表格:标准公差数值表、基本偏差数值表。
4、了解一般公差的概念。
5、初步掌握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第三章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1、了解形状和位置公差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2、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种类、定义及其标注方法。
3、熟悉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公差带特性----形状、大小和方位。
4、掌握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概念、形位误差的评定及测量方法。
5、熟练掌握有关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熟悉独立原则、包容原则、最大实体要求等形位误差不同控制方法的概念及其正确标注。
6、掌握形状和位置公差选择的原则及方法。
第四章测量技术基础1、掌握测量的概念、测量过程四要素和基本测量原则。
2、了解长度量值传递系统及其重要的量值传递媒介----量块。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第8章
图8-2 滚刀的对中与齿位
3.齿坯精度 齿坯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齿轮加工精度。对于盘状齿坯, 端面应与齿坯孔轴线垂直(常以端面跳动要求提出),顶圆应 与齿坯孔轴线同轴(常以径向跳动要求提出),否则便会产生 误差。图8-3(a)表示当齿坯端面与齿坯孔轴线不垂直时的情形, 届时加工出的齿轮如图8-3(b)所示。该齿轮存在有螺旋线偏差, 若与正常齿轮啮合,则会出现接触斑点的位置游动的现象。
8.1.3 齿轮误差的来源 1.机床误差 以滚齿加工为例,滚齿机的各项误差会引起加工齿轮存
在长周期误差和短周期误差。所谓长周期误差,是指加工齿 轮在一转范围内的整周误差,该误差会降低齿轮的运动准确 性精度。短周期误差往往会影响齿轮的运动平稳性精度。如 滚齿机回转工作台蜗轮的偏心(即运动偏心)会导致齿轮的分 齿疏密变化,最终导致齿轮的运动准确性精度的降低,因此 蜗轮的偏心可致齿轮存在长周期误差。而与蜗轮相啮合的蜗 杆的偏心,则会导致滚齿机工作台在一周范围内角速度发生 多次脉动变化,从而使齿轮的齿距偏差和齿廓偏差变大,最 终导致齿轮的运动平稳性精度降低,故可将蜗杆的偏心视为 短周期误差的来源之一。
2.加工调整误差 加工调整误差有以下几种: (1) 齿坯轴线是否与滚齿机工作台中心重合,若不重合, 则会导致几何偏心的存在。 (2) 刀架是否安装正确,若安装不正确,会使加工出的齿 产生轴向歪斜。 (3) 滚刀是否对中,若未对中,则加工出的齿位置不正。 滚刀对中后的正确加工位置如图8-2(a)所示,此时加工出 的正确齿如图8-2(b)所示;若滚刀未对中,则加工出的齿位如 图8-2(c)所示。
可用测量公法线为例来说明绝对测量和微差测量(相对测量)。图 8-17(a)所示为绝对法测量公法线的示例,测量时会由公法线千分尺读 得实际公法线的全值;图8-17(b)所示为用公法线卡规采用微差测量方 法测量公法线的示例,测量前由代表公法线公称值的量块将公法线卡 规的表头校对到零位,此时卡规测头间的距离为公法线的公称值。实 际测量时,卡规表头将显示实际公法线相对于其公称值的偏差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八章齿轮
• 5)螺旋线总偏差F
• 螺旋线总偏差(total helix deviation)是指在齿廓计值范
围La(profiler evaluation range)内,包容实际螺旋线迹
线的两条设计螺旋线间的距离,如图8-10所示。它在端 面基圆切线方向上计值。计值范围是不包括齿端倒角或修 圆在内的部分。倒角或修圆部分的数值,取以下两个数值 中较小的一个:5%的齿宽或一个模数。
• 齿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电产品中,其制造经济性和工作性 能、寿命和齿轮设计和制造精度有密切关系。当前齿轮精 度国家标准体系的构成如下:
GB/T10095.1《圆柱齿轮 精度制 第一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0095.2《圆柱齿轮 精度制 第二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GB/Z 18620.1《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 GB/Z 18620.2《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 GB/Z 18620.3《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 GB/Z 18620.4《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4部分: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
• 齿距累积总偏差(total cumulative pitch deviation)是指齿轮同侧 齿面任意弧段内的最大齿距累计偏差。它表现为齿距累计偏差曲线的 总幅值,如图8-8所示。
图8-8 齿距累积总偏差Fp
• 4)齿廓总偏差Fα
• 齿廓总偏差(total profiler deviation)是指在计值范围内 ,包容实际齿廓迹线的两条设计齿廓迹线间的距离,如图89所示。它在端平面内垂直于渐开线齿廓的方向计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及教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代码:14627 学时:42学时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工程,农业机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
参考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标本课程是一门机械通用工种具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技术基础课的性质,应用性极强,以理论课或设计课为基础,应用几何量公差设计知识和检测知识,为专业课或工艺课进行设计,特别是保证零件(或部件)的工作功能进行几何方面的精度设计,给出合理的公差范围,使误差被较好地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是机械零部件功能实现和工作寿命的保障和措施的体现。
课程目标就是:为在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提供机械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理论和方法,并让学生熟悉相关国家标准及典型几何量测量技术。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几何量测量基础一章是测量技术方面的重点内容,难点是涉及计量学范畴宽广,学生不易理解,解决办法是对常用仪器或量具规范分类,明确测量方法属性和常用计量技术指标的含义。
2.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关系(公差原则)为基础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并存的内容,教师不易讲清,学生更难学懂,也是本课程中间时段的关键环节,处理不好的话,会影响学生对后面特殊用途零件精度问题的理解,特别是量规、齿轮等类型的精度问题,解决方法是,采取分析过程条理化(将大难点化为若干小难点)、应用特征明显化(不同公差原则有显著不同地方,但相互之间又有联系)、讲解概念准确清楚化(各个小难点被击破),实质要点就被抓住了。
3.齿轮精度标准是本课程最难理解的难点问题,又是课程近尾声处的重点内容,机械中用齿轮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懂怎么行呢?解决办法是追溯齿轮渐开线的形成原理,齿轮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标准规定项目深入浅出地讲解,引领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处理,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认真地对待每项指标的含义,概念清楚为最好是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根本所在,再配以多媒体图片的讲解方法,使问题清晰明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机械类专业课程提供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结构及其测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1)互换性和公差的基本知识,包括:孔轴极限与配合、尺寸公差与圆柱结合的互换性;形位公差及其检测;表面粗糙度的相关概念、应用和检测方法。
(2)测量技术基础的基本概念、测量器具和检测方法等。
(3)学习典型零件的互换性:轴承、螺纹联接、齿轮等。
本课程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知识,并掌握一定的测绘基本技能。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孔轴配合为研究对象,围绕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参数精度设计,讲授互换性与公差和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授典型零部件的公差与配合。
实践环节以尺寸测量实验、形位误差测量和表面粗糙度实验为主。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机械专业大学生掌握互换性与公差的以及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一定的机械零件检测技能,将精度设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后续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并能够将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精度设计理论中。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的互换性及测量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开课依据:对毕业要求的能力支撑矩阵。
本课程是培养本科生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机电控制等领域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为达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能力矩阵1.4、1.6、2.1、2.2、2.3、2.4项要求见下表。
- 1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孔轴配合的互换性、几何量测量技术基础、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及选用。
(1)孔轴配合的互换性本模块内容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孔轴配合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孔轴配合的国家标准,重点讲授广义孔和轴的基本术语、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的概念;讲授形位公差和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以及部分形位公差的评定和检测方法;讲授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和评定方法及其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等。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点
完整版)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点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知识点第1章绪言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部件中,任取一件都可以装配在整机上,并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互换性应具备的条件包括:装配前不需更换、装配时不需调整或修配、装配后满足使用要求。
按照互换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按照标准零部件和机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外互换和内互换。
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包括:节省装配和维修时间、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机器的使用寿命、便于实现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减轻装配工的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减轻设计人员的计算、绘图的工作量、简化设计程序和缩短设计周期。
标准与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标准可以按照一般分、作用范围和法律属性进行分类。
第2章测量技术基础测量过程的四要素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计量器具可以按照原理、结构和用途进行分类,包括基准量具、通用计量器具、极限量规类和检验夹具。
测量方法可以按照测量值获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包括绝对测量和相对(比较)测量法、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法。
测量误差是指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
基本尺寸相同时,可以使用Δ来评定测量精度高低,基本尺寸不相同时,可以使用ε来评定。
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
随机误差是无法消除的,只能减小,而系统误差是可以消除的。
粗大误差可以剔除。
控制几何参数的技术规定称为“公差”,是实际参数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在加工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公差是由设计人员确定的,它是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在第3章中,孔和轴的结合尺寸精度的设计和检测是重要的。
当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单位的名称或符号。
公称尺寸是指设计给定的尺寸,而实际尺寸是指零件加工后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尺寸。
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端值。
其中允许的最大尺寸为上极限尺寸,允许的最小尺寸为下极限尺寸。
公称尺寸和极限尺寸是设计给定的,而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得到的。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齿轮新标准概要
坯公差
第六节 齿轮副中心距极限偏差和轴线平行度公差 第七节 齿轮侧隙指标的极限偏差
第八节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制国家标准及圆柱齿轮 精度检验实施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GB/T 10095.1——2008《齿轮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 10095.2——2008《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GB/Z 18620.1——2008《齿轮同侧齿面的检验》 GB/Z 18620.2——2008《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 GB/Z 18620.3——2008《齿轮坯、轴线平行度的检验》 GB/Z 18620.4——2008《表面结构和齿轮接触斑点的检验》
第一节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图10-34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一节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一节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上述4项要求,对于不同用途、不同工作条件的齿轮其侧重点 也应有所不同。 如:对于分度机构,仪器仪表中读数机构的齿轮,齿轮一转 中的转角误差不超过1′~2′,甚至是几秒,此时,传递运动准 确性是主要的; 对于高速、大功率传动装置中用的齿轮,如汽轮机减速器上 的齿轮,圆周速度高,传递功率大,其运动精度、工作平稳 性精度及接触精度要求都很高,特别是瞬时传动比的变化要 求小,以减少振动和噪声;
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分度蜗轮的角速度在最大值(+)至最小 值(-)范围内变化。即由于分度齿距分布不均匀的误差按一定 比例复映到被切齿轮上,这称为齿轮运动偏心。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
图10-6 分度涡轮几何偏心与齿轮运动偏心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第八章)
第 八 章 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
8.1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目录
CONTENT
8.2 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检测 8.3 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 8.4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
8.5 齿轮副侧隙、齿厚偏差及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的确定
8.6 齿轮坯精度及齿轮主要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本章内 容提要
了解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掌握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检测; 掌握齿轮副精度的评定指标; 掌握圆柱齿轮的精度设计;
图8-6 基节偏差
图8-7 基节偏差测量
4.齿廓总偏差Fα
齿廓总偏差Fα是指在计值范围Lα内,包容实际齿廓迹线的两条设计齿廓迹线间的距离,如图 8-8所示。齿廓总偏差Fα仅能反映齿轮的齿廓形状误差,属于评定齿轮传动平稳性的单项性指标。
齿廓总偏差Fα通常用渐开线检查仪进行测量。如图8-9所示为单盘式渐开线检查仪的测量原 理图。测量时,将杠杆的测头与被测齿面的接触点调整在直尺与基圆盘相切的平面内,则测头端 点相对于基圆盘的运动轨迹即为被测齿轮齿面的理论渐开线。
用于高速传动的齿轮:如汽轮机、高速发动机、减速器,由于其传递功率大、 转速高,且工作时要求有较小的振动、冲击和噪声,故对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载 荷分布的均匀性要求较高,且要求侧隙较大。
8.2 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及检测
8.2.1 传动准确性的评定指标与检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齿轮新标准
齿距累积总偏差 Fp是指在齿轮端平面上,接近齿高
中部的一个与齿轮基准轴线同心的圆上,任意两个同侧齿 面间的实际弧长与理论弧长代数差中最大绝对值。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三节 齿轮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 标、侧隙指标及其检测
图10-11 齿距累计总偏差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三节 齿轮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 标、侧隙指标及其检测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
山东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仪器科学与技术系 互换性教学组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The tolerance and inspection for cylindrical gears)
三、影响轮齿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误差
图10-8 刀架导轨径向倾斜的影响
图10-9 刀架导轨切向倾斜的影响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
三、影响轮齿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误差
图10-10 切齿时齿轮坯端面的轴向圆跳动产生的螺旋线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一节 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对于轧钢机、起重机、运输机、透平机等低速重载机械,
传递动力大,但圆周速度不高,故齿轮接触精度要求较高
,齿侧间隙也应足够大,而对其运动精度则要求不高。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二节 影响齿轮使用要求的主要误差
一、影响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主要误差
三、影响轮齿载荷分布均匀性的主要误差
滚切直齿轮时,刀架导轨相对于工作台回转轴线的平行度 误差、心轴轴线相对于工作台回转轴线倾斜、齿轮坯的切齿定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1)
(2) 齿轮副的接触斑点 :安装好的齿轮副,在轻微制动下 运转后,齿面上分布的接触擦亮痕迹。(%)
周文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2版) 配套课件
(3) 齿轮副的侧隙 :齿轮副的侧隙分圆周侧隙jwt和法向侧 隙jbn
周文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2版) 配套课件
度来检查齿厚偏差的
检
测: 公法线千分尺
跨齿数k计算:标准齿轮 k = Z/9 + 0.5 (取整)
周文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2版) 配套课件
8.3 齿轮副的误差项目和评定指标
8.3.1齿轮副的传动误差
(1) 齿轮副切向综合偏差 Fic′:装配好的齿轮副,在啮合转动足够多的 转数内,一个齿轮相对于另一个齿轮的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最 大幅值 。
周文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2版) 配套课件
2.传动的平稳性 即保证齿轮传动的每个瞬间传动比变化
小,以减小振动,降低噪声(主要控制齿轮以一齿为周期的
短周期转角误差)。
3.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即要求齿轮啮合时齿面接触良好,
以免引起应力集中,造成齿面局部磨损加剧,影响齿轮的
使用寿命。
4.传动侧隙的合理性 即保证齿轮啮合时,非工作齿面间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第8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互换性
第8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互换性
第8章 章节内容
8.1 齿轮传动基本要求及加工误差 8.2 齿轮的误差分析和评定参数 8.3 齿轮副的误差项目和评定指标 8.4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及应用
周文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2版) 配套课件
第8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互换性
学习指导
学习目的:了解圆柱齿轮的公差标准及其应用。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螺纹与齿轮
• (2)针对单个螺纹,由泰勒原则: 外螺纹: d2m ≤d2max ,d2a ≥d2min ; 内螺纹: D2m ≥D2min , D2a ≤D2max 。 ▲讨论:由 d 2 m d 2 a f p f / 2 d 2 max
D2 m D2 a f p f / 2 D 2 min
f p 1.732 P
f / 2 0.073 P( K1
1
2
K2
2
2
)
螺距累积偏差对旋合性的影响示例(1):
L实际=nP1 L理论=nP 内螺纹 ΔPΣ
Fp/2
外螺纹
螺距累积偏差对旋合性的影响示例(2):
• K1 、K2为系数,对于外螺纹:当△α1/2 (△α2/2)为正时,K1(K2)取2;当△α1/2 (△α2/2)为负时,K1(K2)取3,即正2负3; 对于内螺纹:反之,当△α1/2(△α2/2)为正 时,K1(K2)取3;当△α1/2(△α2/2)为负时, K1(K2)取2,即正3负2。 五.作用中径、中径公差及保证螺纹互换性的条件 1、作用中径:d2m、D2m • 由于△ PΣ 、 △a/2均用中径来补偿,对外(内)螺 纹来讲,d2a (D2a)需减小或增大fp∑ 、 fα/2。即: d2a= d2m- fp∑ - fα/2 D2a = D2m+ fp∑ + fα/2 于是:
§ 8-3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保证螺纹旋合性及 使用性能的其它因素) 一、普通螺纹公差带 :
(H/h配合)牙型公差带,在⊥螺纹轴线方向 上计量。
1、关于中径、顶径(d、D1): 中径:影响螺纹互换性的主要因素; 顶径:便于测量,能保证足够的联接强度——通 过顶径大小保证旋合高度。 (1)公差等级:3~9级,见表9-1。基本级为6级; (2)公差值:表9-3 、9-2. (3)基本偏差:内螺纹:G 、H.外螺纹:e 、f 、g 、 h。基本偏差值:表9-2。常用配 合:H/ h(间 隙最小,保证接触高度)。 2、关于底径(d1、D):
互换性与公差测量齿轮结合精度设计资料
螺旋线检查仪测量非修形螺旋线斜齿轮偏差,原理是将被测齿轮的实际螺旋线与标准的理 论螺旋线逐点进行比较并将所得的差值在记录纸上画出偏差曲线图。
没有螺旋线偏差的螺旋线展开后应该是一条直线,即设计螺旋线—线1。如果无螺旋线总 偏差Fβ,仪器的记录笔应该走出一条与线1重合的直线,而当存在 Fβ 时,则走出一条曲 线2—实际螺旋线。虚线线3—平均螺旋线。
公法线长度变动Δ
影响齿轮传递运动的平稳性的评定参数:
单个齿距偏差
齿廓偏差
一齿切向综合偏差 f i′
一齿径向综合偏差 〞
影响齿轮载荷分布的均匀性的评定参数:
螺旋线偏差
接触斑点
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影响齿轮齿侧间隙的评定参数:
最小法向侧隙
齿厚偏差
公法线长度偏差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距偏差
要求掌握的评定参数 单个齿距偏差 齿距累积总偏差 径向跳动 齿廓偏差 (齿廓总偏差Fα ) 螺旋线偏差(螺旋线总偏差Fβ) 公法线长度变动Δ 公法线长度偏差 齿厚偏差
齿廓偏差
齿廓偏差是指实际齿廓对设计齿廓的 偏离量。
齿廓总偏差Fα 齿廓形状偏差α 齿廓倾斜偏差α 在齿轮端平面内且在垂直于渐开线齿
廓的方向上计值。
齿廓总偏差Fα 在计值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廓迹线的两条设计齿廓迹线间的距离。 Fα 主要影响齿轮运动平稳性精度。
螺旋线偏差 在端面基圆切线方向上测得的实际螺旋线与设计螺旋线的偏离量。 螺旋线总偏差Fβ 螺旋线形状偏差β 螺旋线倾斜偏差β
三、齿厚偏差及齿侧间隙 齿厚偏差 是指分度圆柱面上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齿厚测量可用齿厚游标卡尺。
公法线长度变动Δ 公法线长度偏差 齿侧间隙
见教材P184 见教材P1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圆柱齿轮的互换性一、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精度要求运动精度:是指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运动精度,应限制齿轮一转中最大转角误差。
运动平稳性精度:要求齿轮运转平稳,没有冲击、振动和噪声。
要限制一齿距角范围内转角误差的最大值。
接触精度:要求齿轮在接触过程中,载荷分布要均匀,接触良好,以免引起应力集中,造成局部磨损,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齿侧间隙:在齿轮传动过程中,非接触面一定要有合理的间隙。
一方面为了贮存润滑油,一方面为了补偿齿轮的制造和变形误差。
二、不同用途各有偏重上述4项要求,对于不同用途、不同工作条件的齿轮其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如:对于分度机构,仪器仪表中读数机构的齿轮,齿轮一转中的转角误差不超过1'2',甚至是几秒,此时,传递运动准确性是主要的;对于高速、大功率传动装置中用的齿轮,如汽轮机减速器上的齿轮,圆周速度高,传递功率大,其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精度及接触精度要求都很高,特别是瞬时传动比的变化要求小,以减少振动和噪声;对于轧钢机、起重机、运输机、透平机等低速重载机械,传递动力大,但圆周速度不高,故齿轮接触精度要求较高,齿侧间隙也应足够大,而对其运动精度则要求不高。
三、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制造误差影响上述4项要求的误差因素,主要包括齿轮的加工误差和齿轮副的安装误差。
为了便于分析齿轮的各种制造误差对齿轮传动质量的影响,按误差相对于齿轮的方向特征,可分为径向误差、切向误差和轴向误差;齿轮为圆周分度零件,其误差可分为以齿轮一转为周期的长周期误差,或低频误差,它主要影响传递运动的准确性;以齿轮一齿为周期短周期误差,或高频误差,它主要影响工作_平稳性。
1、几何偏心误差2、运动偏心误差以上两项误差均以齿坯一转为周期,是长周期误差。
3、短周期误差机床分度蜗杆误差影响,如蜗杆为单头,蜗轮为n 牙,则在蜗轮 <齿坯)一转中产生 差。
滚刀偏心<ed )、轴线倾斜及轴向窜动。
此误差使加工出的齿轮径向和轴向都产生误差,如 滚刀单头,齿轮z 牙,则在齿坯一转中产生 z 次误差。
滚刀本身的基节、齿形等制造误差。
此误差会复映到被加工齿轮的每一齿上,使之产生基 节偏差和齿形误差。
以上三项误差在齿坯一转中多次重复出现,为短周期误差。
四、圆柱齿轮精度的评定指标运动精度T 第I 公差组平稳性T 第n 公差组接触精度T 第川公差组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总幅度值。
它以分度圆弧长计值。
△ F i '是几何偏心、运动偏心加工误差的综合反映,因而是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最 佳综合评定指标。
n 次误侧隙T 齿厚偏差1运动精度的评定指标 < 第I 公差组)<1)切向综合误差<△ F i ') 切向综合误差< △ F i ')指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但因切向综合误差是在单面啮合综合检查仪<简称单啮仪)上进行测量的,单啮仪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生产车间很少使用。
<2)齿距累积误差<△ F p)及K个齿距累积误差<A F pQ<3)齿圈径向跳动<△ F r)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与齿高中部双面接触,测头相对于齿轮轴线的最大变动量称齿圈径向跳动。
△ F r主要反映由于齿坯偏心引起的齿轮径向长周期误差。
可用齿圈径向跳动检查仪测量,测头可以用球形或锥形。
<4)径向综合误差<△ F i ”)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转内,双啮中心距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径向综合误差△F i"。
径向综合误差主要反映由几何偏心引起的径向误差及一些短周期误差。
被测齿轮由于双面啮合综合测量时的啮合情况与切齿时的啮合情况相似,能够反映齿轮坯和刀具安装调整误差,测量所用仪器远比单啮仪简单,操作方便,测量效率高,故在大批_______________ 量生产中应用很普通。
但它只能反映径向误差,且测量状况与齿轮实际工作状况不完全相符。
在被测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公法线长度变动,△F w=W max —W min。
公法线长度的变动说明齿廓沿基圆切线方向有误差,因此公法线长度变动可以反映滚齿时_______________ 由运动偏心影响引起的切向误差。
由于测量公法线长度与齿轮基准轴线无关,因此公法线长度变动可用公法线千分尺、公法线卡尺等测量。
2、平稳性的评定指标<1) 一齿切向综合误差<△ f iA > U _______________ 360* ---------实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单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距角内,实际转角与公称转角之差的最大幅度值。
<2) —齿径向综合误差<△ f i ”)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时,在被测齿轮一齿角内的最大变动量。
在双啮仪上测量简单,操作方便,故该工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场合。
<3)基节偏差< △ f pb)基节偏差是指实际基节与公称基节之差。
基节偏差可用基节仪和万能测齿仪进行测量。
的两条设计齿形间的法向距离。
设计齿形可以根据工作条件对理论渐开线进行修正为凸齿形或修缘齿形。
齿形误差会造成齿廓面在啮合过程中使接触点偏离啮合线,引起瞬时传动比的变化,破坏了传动的平稳性。
)齿距偏差<△ f pt,△ f px)<53、接触精度的评定指标:接触线百分比设计齿线实际齿线齿轮工作时,两齿面接触良好,才能保证齿面上载荷分布均匀。
<1)齿形误差厶f f会影响两齿面的接触(齿高方向)<2)齿向误差<△ F B):在分度圆柱面上,齿宽有效部分范围内<端部倒角部分除外),包容实际齿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向线之间的端面距离为齿向误差。
<齿宽方向)<3)接触线误差<△ F b):在斜齿轮基圆切平面内,平行于接触线并包容接触线的平行线间距离。
4、侧隙的评定指标齿侧间隙定义:主从动齿轮非啮合齿面间的距离功用:补偿热胀冷缩的影响、减小传动阻力、储存润滑油、太大则形成回程运动死区侧隙形成途径:1>箱体中心距加大;2>将轮齿减薄。
工程上采用:基中心距制T减薄齿厚的方法获得齿侧间隙加工制造方法:齿厚减薄量是通过调整刀具与毛坯的径向位置而获得的影响侧隙的因素:几何偏心和运动偏心也会引起齿厚不均匀,使齿轮工作时的侧隙也不均匀。
评定指标:齿厚偏差<△ E s),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 E wm )齿厚偏差是指在齿轮分度圆柱面上,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对于斜齿轮,指法向齿厚。
为了保证一定的齿侧间隙,齿厚的上偏差<E ss),下偏差<E Sj) —般都为负值。
<2)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 E wm)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E w是指在齿轮一周内,公法线长度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
即:△ E w m=<W 1+W2+ …+W z) /z—W 公称齿轮因齿厚减薄使公法线长度也相应减小,所以可用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作为反映侧隙的一项指标。
通常是通过跨一定齿数测量公法线长度来检查齿厚偏差的。
五、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精度的设计1、齿轮精度等级的确定齿轮及齿轮副共规定有12个精度等级,用1 , 2,…,12表示。
其中1级精度最高,12级精度最低。
齿轮和齿轮副的误差工程都规定了相应的公差或极限偏差T误差代号去掉△;齿轮的公差工程分为I、□、川公差组,各公差组中的公差工程、代号、所用公差值符号、公差值计算公式及齿轮副的有关公差列于表。
<1) a.齿轮的用途;b.使用要求;c.传递功率;d.圆周速度;e.其它技术要求;f.工艺及经济性。
<2)齿轮3个公差组,可采用同级,也可以不同级,但同一公差组中的工程必须同级。
齿轮副中两齿轮对应公差组的精度采用同级,也允许不同级。
圆周线速度确定第n公差组的精度等级运动准确性确定第I公差组传递的功率确定第川公差组,一般采用和第n公差组相同的精度等级。
2、齿轮副的最小法向极限侧隙j nmin齿轮副的最小极限侧隙工作时的温度和润滑条件确定,与齿轮的精度等级无关。
高温工作的传动齿轮,为保证正常润滑,避免发热卡死,要求有较大的侧隙;而需正反转或读数机构的齿轮,为避免空程,则要求较小的侧隙。
故设计选定的最小法向极限侧隙国标规定了14种齿厚极限偏差的数值,并用14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
每一种代号代表 的齿厚极限偏差的数值均以齿距极限偏差<f pt )的倍数表示。
4、标注示例例:7— 6—6GMGB10095 — 88表示齿轮第I 、n 、川公差组的精度分别为 7级、6级、6级,齿厚上、下偏差代号分别为 G 、M 。
如果三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相同,则只需标注的一个数字:例:7 F LGB 10095— 88表示齿轮第I 、n 、川公差组的精度同为 7级,齿厚上、下偏差代号分别为 F 、L 。
nmin °j nmin 应等于为补偿温升变形而引起的最小侧隙量需的最小侧隙j n2之和。
即:j_nmin =i n1+[n23、侧隙获得方法和齿厚极限偏差代号 j nl 和为保证齿轮工作面的正常工作润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