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会考复习提纲(北京版)
高中地理核心知识图解(人教版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
功能分区
城 市
地 租
内
水 商业 平
部
空
住宅
间
结
构
商业区 住宅区
空间结构
2.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表现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最广泛)、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绿化用地……
特点
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
某一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的河流上游、上
风向 靠近风景区、绿化区 2. 低级住宅区 城区内部 靠近工业区
面状
从事工业生产活动,为生产、生活提 供工业产品
交通便利 协作条件好 考虑环境条件 地价与地价与付租水平相适应 1.污染较大的工业 城区外缘 河流下游 主导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 与住宅区间建设绿化隔离带 沿交通线路布局 2.对环境要求高的工业 城区外缘 河流上游 主导风上风向(最大风频上风向) 沿交通线路布局
工业集聚阶段 成本升高、环境恶化
工厂外迁 工业用地被改造为商业、其它用地
城市等级
不
同 等 级
城 市 等 级
城
决
市
定
的 服 务
城 市 服 务
功
功
能
能
服务功能 等级体系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衡量标准 划分类型
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超大城市:>1000万 特大城市:500-1000万 大城市:100-500万 中等城市:50-100万
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功能分区越明显
功能区 对比项
主要功能
区位需求
商业区
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 场所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一部分,以下是本册的知识点概述: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周长约为40075公里。
它的形状和大小对于进行地理研究和制作地图至关重要。
2. 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变化。
3.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从地球表面通过北极点的线路到达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长度,而纬度则是从南北两极到达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长度。
4. 地球的地理格局地球被划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地球上形成了多种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
地球的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1. 太阳系的结构和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一些卫星、小行星等组成,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2.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它位于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的轨道上。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地理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地球的内部圈层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薄壳,地幔在地壳之下,地核则位于地幔之下。
2. 地球内部圈层的运动地球内部的圈层运动主要包括地壳的运动和地幔对流。
地壳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而地幔的对流则影响着地球的地理形态。
四、板块构造与地理环境1.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地壳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地质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的对流作用下不断移动。
2. 地球地壳运动的地质灾害地质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地壳变形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地理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水资源的利用与水问题1. 水的分布和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宝贵,它广泛分布在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等形式中。
人类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自转而略呈扁球面,赤道稍胖而极地稍扁。
2.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根据密度的差异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层次。
二、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24小时-自转的意义:引起地球日变化和地球上东西时间的分区2.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公转的周期:365.25天-公转的意义:引起地球季节变化和地球上南北时间的分区3.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轨道相对于太阳的倾斜度和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度导致太阳直射区的变化,进而导致地球季节的变化。
三、地球的气候带1.气候带的划分:-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赤道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寒带、温带和热带:寒带、温带、副热带和热带-气候带的形成原因:地球纬度的不同决定了太阳斜射角度的差异,进而影响了地球的温度分布2.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三、地球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土壤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对植被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植被也能保护土壤不受侵蚀。
-水资源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植被对水分的蒸腾作用影响降水量和水资源的分布。
-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制约关系:植被可以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影响气温、湿度和降水量等。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破坏: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发农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水资源过度开发: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气候变化: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
-垃圾污染: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不合理处理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1.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主要分布在冰川、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
高一地理第二册重点知识点
高一地理第二册重点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与人类生活的学科,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加深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第二册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的行星。
其中,地壳是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最外层,地壳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自转使得地球产生昼夜变化,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和年份的长度。
二、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点位置的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经纬度坐标系统,经度指的是地球表面上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范围从0°到180°东经或西经;纬度则是地球表面上点与赤道的夹角,范围从0°到90°北纬或南纬。
三、大气环流与气候大气环流是指地球上大气层内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形成的大规模气流,主要包括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低气压带等。
气候是指长期时期内某一地区的天气状况,气候受地理位置、环流系统、地形和海洋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四、地球的天然资源地球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植被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等。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主要分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两大类。
水资源是维持生命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地下水和冰雪等。
五、经济地理经济地理研究的是地球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它包括资源配置、工业布局、农业布局、交通运输和城市规划等内容,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地区经济的特点和差异。
六、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的总和。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主要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城市是指人口较多、经济发达、社会功能较为复杂的居住地区,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和交通网络等因素密切相关。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中各种资源和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2.2 城镇化(教师版)
【帮课堂】-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2 城镇化目标导航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2. 理解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3. 掌握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4. 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镇管理中的应用。
2.结合实例,理解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3.结合具体实例,掌握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4.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空间信息进行查询,对城市进行规划和管理。
知识精讲知识点01 城镇化的意义1.城镇化(1)含义:城镇化也称,一般是指人口向地区集聚和地区转变为的过程。
(2)主要标志:①城镇人口;②城镇人口占的比例上升;③城镇建设(3)衡量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化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的表现。
城镇化与密切相关,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程度和发展水平。
2.城镇化意义(1)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社会繁荣、改善。
(2)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推动进程。
(3)促进区域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增强和谐。
限时思考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统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七次人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口普查年份城镇人13.26 18.30 20.91 26.44 36.22 49.68 63.89 口比重(%)1.据表可知()A.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比重降低 B.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C.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 D.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后期2.与五普至七普间城镇人口比重数据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上升最快B.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C.农业用地面积增加D.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加大【答案】1.C 2.B【解析】1.图中没有总人口数,农村人口所占比重降低,农村人口不一定减少,A错误;图中没有给出逐年数据,无法判断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况且1982年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是曲折的,B错误;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接近50%。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1)第二节城镇化 (9)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6)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1)类型: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3.乡村土地利用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城镇的功能区(1)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2)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大城市的中心往往形成中央商务区(CBD)。
(3)工业区: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4)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远离商业区和住宅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 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交通便捷程度②距离城镇中心远近(2)其他影响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
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是随着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城镇功能分区≠城镇用地城镇功能分区和城镇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等。
全册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版选择性必修2
全册综合复习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2010年2月开工且预计到2024年完成全面开发的双鱼岛项目(如图)位于福建漳州,是国务院批准的首例经营性用海项目,岛上将打造养老地产、旅游休闲地产、教育文化地产,一般性普通住宅地产将受到限制。
项目呈双鱼环抱的圆形,规划面积221.67公顷,其中填海形成陆域面积182.30公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双鱼岛形成的关键自然因素是()A.气候温和B.海水较浅C.距海岸近D.海流缓慢2.填海造陆需要克服的困难有()①海水运动①缺氧环境①海洋气象①生态环境保护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漳州建设双鱼岛有利于()A.保护海洋环境B.缓解人地矛盾C.提高经济效益D.扩大生产空间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具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的村庄,被认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
我国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早年发展程度较低,近年来不断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下图示意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机制。
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推测,早期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口数量B.生态环境C.基础设施D.旅游资源5.近年来,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坚持以“集群系统性保护发展,差异化发展”为规划策略,可以避免()A.产业模式多样化B.冲击原住民生活C.游客体验感欠佳D.同质化现象突出长江上游量大面广的陡坡耕地,既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区域粮食自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补充。
基于对当地农民采用的“大横坡+小顺坡”耕作模式(如下图)的调查,专家分析了其优点,并提出了改进方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上中游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势高,气温低B.夏季降水集中C.耕作习惯落后D.石灰岩分布广7.横坡沟的主要生态作用是()A.提高肥力B.方便耕作C.沉积泥沙D.提高产量8.与坡地改梯田工程相比,该模式()A.水土保持效果较差B.劳动力需求量大C.资金需求量更多D.需要更深厚的土壤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范文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范文地理必修2主要涉及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对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的范文。
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范文(二)第一部分世界地理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扁球形。
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通过地球两极的全球总长360条线。
纬度是指垂直于经线的12条圈。
世界时区:地球上按照经线分为24个时区,各个时区之间相差1小时。
二、中国地理位置中国的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面是太平洋,南面是南海,西南和西面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面是亚洲大陆。
四温带:中国地处暖温带和寒温带交接区,划分为北亚寒温带、北亚暖温带、南亚暖温带和南亚热带四个温带带三、气候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时间内的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和降水等现象的统计数值。
气候因素:气候的形成受到地球自转、气候圈、地形、高度和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气候: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寒冷型、温带季风型、亚热带季风型、热带雨林型等。
四、地理区域地理区划:中国地理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和西部高原三大区域。
地貌特征:中国地形多样,主要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等。
水资源:中国水资源丰富,主要有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五、生产活动与城市工业化: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工业国,工业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中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活动。
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对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和资源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
第二部分中国地理一、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人口分布: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内陆地区。
传统习俗:中国有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
民族特征: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
二、资源与环境资源:中国资源丰富,主要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等。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会考必修二复习提纲必修2知识结构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2、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发达国家增长如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增长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3、人口问题: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我国的人口问题:4、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分布地区: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落②传统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分布地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③现代型:特点: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分布地区:多数发达国家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①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目前仍处于型转向型的过渡阶段;B、②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从型向型的转变。
二、人口的迁移1、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迁移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2、我国的人口迁移①改革开放前,主要由沿海迁到边疆迁移原因:受政策影响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人口迁移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是:迁移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3、人口迁移的影响①对迁入地的影响:利:人才流入,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弊: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②对迁出地的影响:利: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减小弊:人才、劳动力流失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如经济发展,就业机会等②政治因素:如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③社会文化因素:如宗教、民族等④自然环境因素生态因素:如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等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指环境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①资源状况正比——主要因素②科技发展水平正比——影响资源开发数量③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反比——影响资源消耗数量④地域的开放程度正比——影响区域外资源的输入会考示例:1.图1中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2.图1中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A.甲B.乙C.丙D.丁3.人口合理容量A.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B.等同于人口容量C.等同于环境承载力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内部主要功能分区及其特点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3、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外围,多靠近河流、公路、铁路等交通便捷地带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②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越发达,地租越高2、历史因素:早期功能分区的延续如北京故宫3、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种族等如唐人街4、行政因素:政策、城市规划等三、城市的服务范围特点: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人口规模1、小城市级别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 ;大城市级别高,服务种类,服务范围。
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 70亿人口日”(2011/10/31;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4、 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 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医疗水平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 (行政区位的改变 ; 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 (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5、人口迁移的意义 [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利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利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弊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2完整的复习提纲
高中地理必修2完整的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特点:层次性:区域具有等级;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可变性:区域界线的模糊性。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的比较长三角松嫩平原地理位置北纬30度附近,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度,东北地区中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土地以经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成的水稻土为主黑土分布广泛矿产资源贫乏丰富(3)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4)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改变而改变——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开发早期:由于经济、技术条件落后,稠密的水系和黏中的土壤成为制约因素,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发展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社会:成为我国粮食、桑蚕、棉花生产基地工商业发展时期:人口密集水系稠密,耕地被分割得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粮仓”让位于东北华北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1)遥感概念: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关键装置:传感器遥感类型:按装载平台: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按探测波段: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等(2)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简称GIS,它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3)全球定位系统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系统,简称GPS组成:空间部分——GPS卫星基座(共24颗卫星分布在六个轨道内,任何地面上空都至少有4颗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测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高程)、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高中地理_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型:复习课内容: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授课人:教学设计一、【考纲展示】: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考试预测】:根据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地理部分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新课标)变化解读,我们可以看出,本部分内容的考试范围较往年保持不变,依然是作为基础进行考察,考试内容包括: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纵观近几年考题,我们发现这部分知识,每年都有考察,而且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
结合上面情况组内老师进行了精心的集体备课,经过认真探讨后,对本单元的知识复习,我们做出以下部署:1、紧靠大纲,夯实基础。
引导学生熟记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与特点,重要的工业区的分布与特点,重点掌握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2、本单元与现实生活,历史、政治结合密切,有些知识需要从历史上寻求帮助,如三次产业革命的始建于标志,殖民扩张与英联邦国家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这就要求学生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客观理性的把握本部分知识点。
三、【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4、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5、结合实例,说明工、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难点】: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农业地域类型。
3、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4、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1、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混合农业的特点。
3、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讨论法六、【教学内容】:七、【教学过程】导入:直接点出本节复习内容课堂讲解:第一步:结合课前填充的基础知识提纲,小组学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同桌作为小组,快速回扣)第二步:重点突破:【?重点是什么】核心知识,重点突破(让学生黑板板出,小组更正。
2高中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第3章导航)
《高中地理》必修2期中考试复习导航复习目标: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课本难重点,并能解决相关问题;强化地图和图表的判读和运用;能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因素。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4.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素)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因素)5.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6.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自然区位条件:温和,降水适中;肥沃;平坦;丰富;社会经济条件: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技术先进;便利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经营生产特点:①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③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 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①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同期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③人口稠密,丰富④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丰富⑤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①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原因:;②单产高,商品率低——原因:;③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①自然条件优越(温和、平坦、肥沃)②便利③市场广阔;④;⑤程度高;⑥农业先进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①气候,茂盛;②地广人稀,低;③距离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①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②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中欧、、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①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地形平坦,适合牧草和的生长②水平高,生活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章末练习题1.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技术密集型的农业 B.全分布在东亚季风区C.比其他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过程复杂 D.单产一般比小麦低3.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A.五大湖流域 B.古巴 C.葡萄牙D.潘帕斯草原4.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最优越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5.水稻喜高温多雨,绝大部分分布在()A.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B.南美洲热带雨林区C.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6.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A.日本 B.加拿大 C.美国 D.西班牙7.既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又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的是()A.美国B.新西兰C.澳大利亚D.阿根廷8.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 B.日本 C.印度D.中国9.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10.影响乳畜业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市场和饲料供应 B.市场和机械化水平 C.交通和气候条件 D.劳动力和饲料供应11.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12.下列各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取决于灌溉水源条件的是()A.青藏高原的青稞B.河西走廊的水稻 C.海南岛的橡胶树 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13.上海市郊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A.以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14.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是因为()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③农业自然条件的改善④国家政策的调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东京鲜花市场上,有荷兰与中国的鲜花,中国的竞争优势有()①运费少②科技含量高③劳动力成本低④生产资料投入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A.政策 B.交通运输C.科技D.市场17.谷物和牲畜混合农场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其优点在于()A.牲畜需要不断地更换环境B.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C.有利于节约用水 D.有利于农业的管理18.澳大利亚混合农场的主要特点是()A.多为家庭农场,规模小,机械化水平高B.主要由外国公司出资兴办C.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D.小农经营,规模大,雇佣工人多19.下列不属于亚洲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是()A.小农经营B.机械化水平高C.科技水平低 D.商品率低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一、人口的变化1.人口增长:全球人口从1830年约10亿到20世纪60年代不足30亿,到21世纪初的60多亿,再到2020年的75亿,总体呈增长趋势。
2.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自然环境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等。
现代社会的人口迁移主要体现为:城市化的推进,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迁徙。
3.人口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二、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的形成:因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聚集而形成和分散形态的城市。
2.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中工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3.城市化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秩序混乱等)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热岛效应等)。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农业地域分异的结果。
由于地球各地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不同,如季风水田农业具有分散性、商品率低等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具有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特点;乳畜业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等。
四、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的效应,同一地域的工业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这也使得工业地域的形成成为必然。
2.工业分散和工业的地域联系: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采取了分散生产的策略,形成了跨国公司等组织形式。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五、区域可持续发展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通过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治理等措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会考复习(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人口的自然变动(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人口的变动人口的机械变动(由人口的迁入和迁出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变化)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人口不断增长2、特点:①持续性:不断增长;②阶段性:古代缓慢、近代快速、现代迅猛。
3、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变动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结果(自然增长率高则人口增长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3、影响人口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2、人口问题:①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等问题;②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等问题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高收入地区)4、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内地→沿海、西部→东部);其中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三、人口迁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就迁入地而言:(1)有利:合理的迁移可以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2)不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出现城市交通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等。
2、就迁出地而言:(1)有利: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缓和当地的人地矛盾。
(2)不利:造成人才流失。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人口合理容量则体现了人口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 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人口合理容量”。
4.人口合理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 城市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除此以外,还有行政中心区、文化区等其他功能区。
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分界线。
二、城市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1、城市的空间结构概念:也称地域结构。
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表现为城市中不同功能的区域(功能区)有规律的结合。
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1)历史原因:如北京的中心商务区(CBD )没有位于市中心。
原因是市中心故宫,历史上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是文化游览区。
(2)经济原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的高低。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城市中心地区土地价格昂贵,一般为中心商务区、商业区(a ),向外土地价格逐渐降低,为住宅区(b )和工业区(c )。
如图:a 区域商业付租能力最强,b 区域住宅付租能力最强,c 区域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3)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如城市中的种族或宗教的聚居区(美国城市中的黑人区、北京的牛街);因收入不同而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好莱坞的高级住宅区)(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三、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功能分区 占用城市土地面积 主要影响因素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中心商务区 小 经济因素:租金最高市中心交通便捷、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商业区 小 经济因素:租金高 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或交通干道旁 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 价高,土地利用集约住宅区 大 经济、交通、环境 是城市最普遍的土地利用方式有配套的服务性设施,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工业区大经济、交通、环境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地带。
因协作关系而聚集,因环境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形成片状工业区1、城市规模与地域分化: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分化越明显。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1)一般以人口规模表示城市规模;(2)我国按城市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多少把城市划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3)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
(4)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或强弱不一定成正比。
有些城市规模不大,但是某一方面的功能很强,服务范围较大,如桂林对旅游的服务功能远远超过的同等规模的非旅游城市。
第二节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人口的集中过程: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规模的扩大表现:地域的转换过程: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城市化的本质内容)二、城市化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进程加快三、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特大城市迅速发展出现了巨大城市带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五、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城市交通问题(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城市住宅问题城市社会问题(就业、贫困、种族歧视、社会争端等)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一、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二、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
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最重要的自然要素)包括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
热量: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光照:四川盆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光照条件(多阴雨天气)水分:水稻——湿润多雨区,小麦——降水较少地区土壤江南丘陵(红壤)种茶树,山东丘陵(黄壤)种花生;东北(黑土)种大豆地形平原——种植业,山区—林业、畜牧业山区立体农业:缓坡—种植业,陡坡—林业、牧业、副业水源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黄河水灌溉,吐鲁番盆地——高山冰雪融水社会经济条件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鲜花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花卉、乳牛等应布局在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例:上海城郊的园艺与乳畜业交通1、鲜花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花卉、乳牛等应布局在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2、随着交通、冷藏条件的改善,海南、山东为北京供应蔬菜政策例:德国政府补贴,向日葵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包括优良品种培育、机械化耕作,使用化肥;例:以色列无土栽培劳动力地价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条件变化不大,社会经济条件经常变化,因此农民要经常关注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4、知道如何评价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我国东部平原为例(1)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邻近河流,有灌溉水源等(2)评价某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丰富(东北地区除外)、交通便利、生产历史悠久、市场广阔、技术支持等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传统稻作农业(又叫季风水田、水稻种植业)(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典型)(2)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a.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b.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区位条件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e.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a.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精耕细作,生产效率低;(4)特点 b.单产高,商品率低;c.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d.水利工程量大2、澳大利亚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和重要的小麦生产国。
(1)分布: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2)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主要供出口)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3)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业(4)主要特征:a.种植业和放牧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农场成为良性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b.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是互补的,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适应市场能力强;c.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d.劳动力使用少,生产效率高;e.商品率高。
(5)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会污染环境(污染土壤、水源),还有一些残留在农产品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二节工业区位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导因素工业指向类型工业生产特点典型实例原材料原料指向型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材料变成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早期钢铁厂市场市场指向型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或易破碎),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动力动力指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电能)有色金属冶炼,如炼铝厂、冶金,化工等劳动力廉价劳动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箱包、制鞋、玩具等技术技术指向型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交通运输条件现代便捷、多样的运输系统使钢铁工业、石化工业界接近市场和消费区。
中国宝钢;日本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加拿大炼铝业分布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 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2、工业地域(1)我国四大工业地域: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塘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1、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a.辽中南工业区的形成条件: 2、充沛的水源3、交通便利,海陆空运输条件发达。
4、工业历史悠久和优越的工业技术;1、丰富的煤炭资源,距离铁矿近 b.鲁尔工业区的形成条件:2、充沛的水源3、便捷的水陆交通4、广阔的市场三、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 地域联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1、 交通运输:五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运量最大、运费最低)、航空、管道(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气体、液体状货物) 2、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交通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