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第一课时)
《化学键》说课稿(第一课时)各位评委、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第一课时《化学键》指导思想:新课程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材仅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资源的情境化、问题化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基本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我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思路选择教学资源,按照“资源—情境—问题”的思路利用教学资源,从提供简单的实物素材、多彩的情境入手,进入微观分析,深刻化学键的本质,最后到形成原因。
鉴于此,我对本节课做了以下分析:一、教材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对化学键概念的学习,课本是通过从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件断裂,新键的形成,从而在宏观上才有能量的变化,说明了化学键的存在性。
由于能量的课堂展示不那么容易理解,因而对化学键的存在的说服力不那么鲜明。
因此我通过学生已经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外结构,能够分析从原子到离子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够掌握溶液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离子的移动等相关的知识,所以,宏观上我采用了从固体不导电和熔融导电的对比情境中,进行证明化学键的存在,这样更有说服力。
然后通过化学键的形成的环节,来从微观上说明化学键存在的原因。
这样的设计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为后面的能量变化的原因做了铺垫,这就是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二) 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外结构,能够分析从原子到离子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够掌握溶液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离子的移动等相关的知识。
2、能力储备:高一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和自信心、上课时积极性高,对已有的知识能够应用为目标,因此上课时要充分利用这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不足之处:学生对电解质熔融导电的原因理解可能有所难度,因此,容易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学生对物质构成的认识;(2)通过氯化钠和水的微观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键;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H2O、NaCl的微观分析,建立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力;(2)由宏观的感性认识到微观的理性认识,自主的建立起离子键、共价键以及化学的相关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键的学习,体会科学概念建立的探索过程。
人教版高一化学《化学键》说课稿
三一文库()/高一〔人教版高一化学《化学键》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
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典型化合物形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氯化钠生成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微观想象,产生探究*(2)、了解模型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化学键》说课稿(优秀7篇)
《化学键》说课稿(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键》说课稿(优秀7篇)。
说课稿说课稿高中化学篇一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折线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
(课件示图)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外,较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节内容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学习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和已有知识经验,我拟订如下:1.知识技能目标: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问题解决目标: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预测。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依据折线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
本节课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基于上述思考,我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二、旧知迁移,探究新知;三、自主练习,应用提高;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下面就根据这四个环节具体说说我是如何展开教学的。
引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上海世博会的介绍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为继续学习统计,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做了铺垫。
化学键说课稿优秀5篇
化学键说课稿优秀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的我为您带来的化学键说课稿优秀5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化学键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课本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在此之前同学已学习了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同学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得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为下一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奠定基础,也为第三章解释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和学双方合作实现的共同目标。
既是老师教的目标,也是同学学的目标,表现为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同学结束行为的变动,它着眼于老师的教而落脚于同学的学。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我深入的讨论课标、教材、同学找到三者的结合点订立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1、通过阅读自修,能正确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找出离子键的构成微粒、形成条件;2、通过讨论、总结、练习,能用电子式精准表示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育同学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本领;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育同学的归纳比较本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育同学用对立统一规律认得问题。
2、培育同学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培育同学由个别到一般的讨论问题的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得事物的科学方法。
依据教学实际和同学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
难点: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化合物及形成过程二、学情分析同学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加度和参加状态是决议教学效果的紧要因素。
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要落实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之上。
A.学问基础1、同学已经具备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基本学问,知道粒子在最外层电子为2或8时稳定。
化学键说课稿7篇
化学键说课稿7篇化学键说课稿1第三节化学键一、离子键1、氯化钠的构成过程氯化钠构成过程分析:2、离子键①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离子键②相互作用指同种电荷之间的排斥和异种电荷之间的吸引③构成离子键的元素特点二、共价键1、氯气、氯化氢构成过程分析氯分子的表示:Cl-Cl2、共价键:原子间经过共用电子对所构成的相互作用3、构成共价键的元素特点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是《化学(必修)2》中第二章第一节资料,继初中的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之后,经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忙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利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构成,增进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经过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使学生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理解。
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构成特点的理解。
二、说教法1、情景激发本节课教学资料抽象,这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小组讨论采用讨论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小组讨论,学会思考、分析和总结。
3、多媒体教学本节教材概念多,资料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三、说学法本节课我经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然而然提出问题,经过观看动画、问题讨论,并让学生用自我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同时又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
关于化学键说课稿3篇
Words are the shadow of action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关于化学键说课稿3篇化学键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
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化学反应及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典型化合物形成的分析,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含义,进而认识化学键的含义(2)、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3)、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重组(4)、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简单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氯化钠生成过程的实验观察和微观想象,产生探究欲望(2)、了解模型方法在解决化学问题上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化学键 说课稿 教案
第三节化学键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3化学键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路本节的化学键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
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以及化学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五、教学难点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的涵义。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导思,激[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发兴趣。
[引入新课]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
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构成了世界的万事万物。
必修二离子键说课
H
元素周期表
Li
Be
……
N
O
F
Na
Mg
P
S
Cl
K
Ca
As
Se
Br
Rb
Sr
Sb
TeICsBaBiPoAt
Fr
Ra
3、融会贯通,理性提升
启发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NaCl到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发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对化学学习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离子键形成的认识。也为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判别打下基础。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激发思考 引入新课
思考:1、改变分子的聚集状态和破坏物质结 构都需要吸收能量,说明什么? 2、改变分子的聚集状态吸收能量少,破坏物质结构需要吸收能量多,说明什么?
通过实例分析、数据比较,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使分子聚集的作用力较弱,使原子或离子相互结合的作用力较强,从而引出化学键概念及分类。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0℃
100℃
1200℃
熔化热:6KJ/mol
汽化热:44KJ/mol
分解热:918KJ/mol
列举实例 直观感受微粒间作用力
2、理论探究 形成概念
氯化钠微观形成过程的分析是构建离子键概念、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的关键环节,是新知识的生长点,要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时间,学生有了初步的设想后,再给出动画演示,验证学生的推测是否正确。这样,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了新知识的发掘过程中,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自信心的树立。
常见离子化合物包括:①大多数盐:如 NH4Cl、Na2SO4、KNO3等;②强碱:如 NaOH、KOH、Ba(OH)2等;③活泼金属氧化物:如 Na2O、CaO、MgO等④活泼金属氢化物:如NaH、CaH2等
化学键说课稿四篇
化学键说课稿四篇化学键说课稿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3) 了解金属键和氢键的形成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引起学生思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 理解金属键和氢键的形成和特点;(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质的性质,引起学生对化学键的思量,例如:为什么水能溶解盐类?为什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 知识讲解:(1) 化学键的概念和特点: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氢键。
(2) 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共价键是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键,共用电子对的形成使原子的价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的八个电子,共价键通常为非极性或者极性共价键。
(3) 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离子键是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转移而形成的键,电子的转移使金属原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形成阴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通过电荷的吸引力形成离子键。
(4) 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云的共享而形成的键,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形成电子云,金属键的特点是导电性和延展性。
(5) 氢键的形成和特点:氢键是氢原子与氧、氮、氟等电负性较高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氢键通常为氢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的极性共价键。
3. 实验展示:(1) 通过实验演示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形成和特点,例如:通过火柴模型演示共价键的形成和断裂,通过电解水演示离子键的形成和断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节化学键》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节化学键》说课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的第三节课,主要讲解化学键的概念、特点以及化学键的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化学键的本质和作用,进一步拓展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1.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定义和特点;3.了解一些典型物质在化学键中的应用。
通过达到以上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1.区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化学键的本质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包括:1.通过现象认识化学键的作用;2.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物质的化学变化与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例如可以提问:“为什么铁钉会生锈?”,“化学键对物质的性质有什么影响?”等问题。
2. 知识讲解与示范(20分钟)2.1 化学键的概念与特点(5分钟)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化学键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化学键是由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连接力,是物质存在和变化的基础。
2.2 离子键的概念与特点(5分钟)介绍离子键的定义和特点,强调离子键的形成是由于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通过举例如氯化钠等典型物质,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意义。
2.3 共价键的概念与特点(5分钟)介绍共价键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共价键的形成是由于原子间电子的共享。
通过举例如氧气、甲烷等典型物质,让学生了解共价键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意义。
2.4 金属键的概念与特点(5分钟)介绍金属键的定义和特点,强调金属键的形成是由于金属离子间的电子云的共享。
通过举例如金、铁等典型物质,让学生了解金属键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意义。
3. 练习与巩固(25分钟)3.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15分钟)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教材中相关章节的习题,巩固对化学键概念的理解和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区分。
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
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能够判断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离子键和共价键,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世界的规律性和多样性,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2、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化学键概念的理解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2、演示法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增强直观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出化学键的概念。
提问:为什么原子能够结合成分子或化合物?2、讲解离子键以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为例,讲解离子键的定义、形成条件和特点。
展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如何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强调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
3、讲解共价键以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例,讲解共价键的定义、形成条件和特点。
展示氢原子和氯原子的电子式,分析它们如何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
比较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异同点。
4、化学键与物质类型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引导学生判断常见物质所属的化合物类型。
举例说明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5、电子式的书写讲解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书写一些简单物质的电子式。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化学键的概念、类型、形成过程及相关知识。
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
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化学键》说课稿(第一课时)《化学键》说课稿(第一课时)各位评委、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中的第一课时《化学键》指导思想:新课程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教材仅是教学资源的一部分,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资源的情境化、问题化是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基本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我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思路选择教学资源,按照“资源—情境—问题”的思路利用教学资源,从提供简单的实物素材、多彩的情境入手,进入微观分析,深刻化学键的本质,最后到形成原因。
鉴于此,我对本节课做了以下分析:一、教材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对化学键概念的学习,课本是通过从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件断裂,新键的形成,从而在宏观上才有能量的变化,说明了化学键的存在性。
由于能量的课堂展示不那么容易理解,因而对化学键的存在的说服力不那么鲜明。
因此我通过学生已经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外结构,能够分析从原子到离子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够掌握溶液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离子的移动等相关的知识,所以,宏观上我采用了从固体不导电和熔融导电的对比情境中,进行证明化学键的存在,这样更有说服力。
然后通过化学键的形成的环节,来从微观上说明化学键存在的原因。
这样的设计既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为后面的能量变化的原因做了铺垫,这就是这节课的教学思路。
(二) 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学生已经学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的核外结构,能够分析从原子到离子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够掌握溶液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离子的移动等相关的知识。
2、能力储备:高一学生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和自信心、上课时积极性高,对已有的知识能够应用为目标,因此上课时要充分利用这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不足之处:学生对电解质熔融导电的原因理解可能有所难度,因此,容易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高中《化学键》 第一课时的说课稿.doc
高中《化学键》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响的本质。
2)能力目标:对立统一论思想:阴、阳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响、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响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响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响的本质。
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
这局部内容属于化学根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局部内容。
内容调整:这节课先讲解化学键相关的知识,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内容放到下一课时去学习。
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键”。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物质结构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化学键的概念是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变化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形成过程、表示方法以及化学键与物质构成和性质的关系等。
教材通过实验、图片、模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对于原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化学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还比较陌生。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表示方法。
(2)了解化学键的类型,知道化学键与物质构成和性质的关系。
(3)能熟练书写常见物质的电子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离子键和共价键形成过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键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物质构成和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化学键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专家上午好,。
我们明白化学是一门充满神秘色彩的科学,它经过探索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的运动,将人们从宏观世界带入到了神秘的微观世界,并指导人们合理创造新物质。
今日我就选取了鲁科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资料《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进行说课。
下头我简要的向各位专家介绍一下我的说课资料。
本节课我将从教学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和特色共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知识的冰山模型”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就像冰山露出水面部分,是表象的;“隐性知识”就像冰山藏在水底部分,是潜在的。
“显性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而“隐性知识”则占冰山的绝大部分。
它启示我们,化学教学不能只把眼睛盯着显性知识,即知识与技能,而要努力挖掘潜在知识价值,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有机结合。
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所以在此基础上,针对本节课我采用了“知识——知识价值”的教学理念,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力求将具体的建构性知识上升为认识知识的多重功能与价值进而实现认识价值、情意价值、探究价值三重价值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节课经过挖掘知识潜在价值,将以往单纯的建构性理论知识,上升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认识。
体现了本节课的认识价值。
探究价值则体此刻经过理论探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和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本事,从而逐步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经过对科学足迹的探索及其在社会生活实际中所产生的巨大贡献的学习,体会化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艰辛,进而激发学生用化学知识来创造新物质的兴趣与热情。
由此体现情意价值要想实现三重价值的有机融合,合理分析教材是必不可少的。
下头我就从地位作用和知识脉络两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的教材。
首先从地位作用上来看,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认识了化学变化其实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而到了高一,经过上一节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对原子的结构有了必须的了解,能够从核外电子角度预测物质结构和性质,而本节课化学键的学习,则是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作用力的角度上对之前的知识更深入的学习,并为下一节能量的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理解化学键的概念,掌握化学键的种类和特点;b. 掌握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能量变化;c. 能够运用化学键的概念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量能力;b.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c. 通过讲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b.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创新思维;c.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守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a. 化学键的概念、种类和特点;b. 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能量变化;c. 化学键在物质性质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a. 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能量变化的深入理解;b. 化学键与物质性质和变化过程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a. 引入化学键的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化学键的兴趣;b. 展示一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现象,引起学生对化学键的思量。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介绍化学键的概念和种类,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b. 讲解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原理,包括电子转移和共用电子对的形成;c. 讲解化学键的能量变化,包括键能的概念和键能的计算方法。
3. 实验探索(40分钟)a.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b. 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探索物质性质和变化过程与化学键的关系;c. 小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化学键在物质性质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4. 拓展应用(20分钟)a.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应用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b. 学生进行个人或者小组讨论,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c.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量和拓展应用。
5. 归纳总结(10分钟)a.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化学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b. 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者笔记整理,巩固所学知识。
化学键说课稿
化学键说课稿化学键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方式。
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是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特性的基础,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制、分析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准备1. 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并能够应用化学键的知识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
2. 教学资源准备:PPT演示文稿、化学键模型、实验器材和实验物质。
3. 整个课堂分为导入、知识讲解、实验展示和复习巩固四个环节。
二、课堂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关于化学反应的视频短片,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有哪些化学反应可以产生新物质?这些新物质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讲解(20分钟)(1)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回忆并总结化学键的概念,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2)化学键的形成原理:以氢原子的价电子与氯原子的价电子形成氯化氢分子为例,解释共价键形成的过程和原理。
(3)化学键的性质:以共价键为例,介绍了共价键的键长、键能和键级等性质,以及共价键的单、双、三键和芳香性键的概念。
3. 实验展示(15分钟)通过实验展示,展示化学键的实际应用和现象。
例如:通过电解水实验,展示离子键的形成和离解过程。
通过铁与硫粉反应实验,展示金属键的性质和产物稳定性。
4. 复习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化学键的概念和性质,并对常见的化学键进行比较与分析。
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和讨论。
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化学键的概念、形成原理和性质,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
化学键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化学现象和应用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学习,学生将会了解更多类型的化学键和其它相关概念、原理,为进一步探索化学世界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
离子键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本次说课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
说教材:
1. 本节地位及作用
这次的教学课题是人教版必修 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主要讲述了离子键的含义,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
本节课是《化学键》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认识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由于前面已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进而分析离子键的形成。
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
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
若能在这章的学习中很好掌握变化规律及学习方法,并能把这些规律和方法运用到后面的化学学习中,那么原本琐碎的知识将会系统化,学习也会轻松很多。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涵义。
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3.重、难点
离子键是指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
重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涵义
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离子化合物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说学情: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但知识的储备不充分,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虽然他们在初中已学习了物质的微观构成,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构成物质。
简单分析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也能画微粒结构示意图。
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弱。
所以必须设法把理论直观化,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之主动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并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
作为物质组成的重要理论,离子键是一个纯理论、极其抽象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离子键没有具体感官认知,是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所以如何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就很重要了。
而启发-讨论式教学就重在教师的启发,创设问题情景,以此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另外,电脑多媒体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这样一节完全是理论知识的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放大,通过动画、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说学法:
(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对学生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
使学生基础知识得以巩固。
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
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提高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知识入手,让他们能很快并清楚地体会什么是作用力,从而引出新知识。
首先请学生回答: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物质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呢?
(学生回答: 分子、原子和离子)
然后又提出这些微粒又是怎么样构成物质的呢?由情景问题引出新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意识。
(二)新课教学:
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让学生思考这这个实验的微接着由金属钠与Cl
2
观实质是什么,并要求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然后可以提出在氯化钠晶体中,Na+和Cl- 间存在哪些作用力?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的电荷是否会中和?由四个问题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离子键。
而这四个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透过实验现象,探究变化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并引出怎么样用简单的方法表示这些离子,然后带领学生熟悉电子式的书写,练习硫原子,硫离子,溴原子,溴离子的电子式,使同学们能确实掌握电子式。
而这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题能力,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Na原子和Cl原子发生变化生成NaCl的过程,通过对NaCl形成的讨论,思考并理解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从原子结构入手,可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分析综合能力。
学生讨论完成练习氧化镁和硫化钾的形成过程,并进行归纳。
巩固新知识展示学生的习题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三)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
我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这个问题来进行总结。
(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
(四)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布置了作业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CaCl2、MgO 、NaF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教学反思:
本节课堂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演示实验、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用问题设置情景,把握教学梯度。
在每个新知识点学习之后都及时配置习题,巩固新知识,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独立解题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我从教材、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