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专业

合集下载

民间文学课程总结

民间文学课程总结

民间文学课程总结
一、课程概述
民间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本课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民间文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影响。

二、课程内容
1. 民间文学的定义与分类:课程首先对民间文学进行了定义,并详细介绍了其分类,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

2. 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课程梳理了民间文学从远古时代至今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其与社会、历史的紧密关系。

3. 民间文学的艺术特色:课程深入分析了民间文学的艺术特点,如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变异性和民俗性等。

4. 民间文学的跨文化比较:课程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以揭示其共性和差异。

5. 民间文学的现代应用:课程探讨了民间文学在教育、旅游、影视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三、课程收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民间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我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去欣赏和分析民间文学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我也明白了民间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四、课程建议
对于未来的民间文学课程,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增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作品,以展示我国丰富的地域文化。

2.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到民间文学的创作和表演中,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加强对民间文学跨文化比较的研究,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4. 进一步探讨民间文学与现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北大考博辅导班】北大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博士专业介绍申博考博条件考博目录选拔方式考博经验

【北大考博辅导班】北大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博士专业介绍申博考博条件考博目录选拔方式考博经验

【北大考博辅导班】北大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博士专业介绍申博考博条件考博目录选拔方式考博经验启道考博分享一、北大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介绍-启道中国语言文学即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学,指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

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

20世纪80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师范类大学出于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师资的目的,一般都开设了本专业;综合类大学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和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等,对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现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

二、北大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博士报名条件及资料-启道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品行端正。

2、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①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②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③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工作满6年(到录取年的9月1日),按照同等学力身份申请。

(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的申请者,须已在申请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与申请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3、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实用版】目录1.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定义与意义2.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领域与方法3.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发展历程4.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前景与挑战5.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正文【1.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定义与意义】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学科,主要关注民间故事、传说、神话、谚语等口头传统,以及民间歌谣、戏曲等书面传统。

这门专业旨在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探讨民间文学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关系。

【2.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领域与方法】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民间故事研究、传说研究、神话研究、谚语研究、民间歌谣研究、戏曲研究等。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结构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

【3.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当时一批有远见的学者开始重视民间文学的价值,并着手进行研究工作。

随着学术界的重视,中国民间文学专业逐渐发展壮大,至今已有一批博士、硕士、本科等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4.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前景与挑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学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民间文学资源的流失、研究人才的短缺、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

因此,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前景与挑战并存。

【5.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实际应用,如教育、文化产业、旅游业等。

研究民间文学,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文化,为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民间文学教学大纲

民间文学教学大纲

民间文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学分:适应对象:先修课程:文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国历代文论等。

使用教材:《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2月第1版。

参考书目:《中国民间文学概要》,段宝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民间文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俗文学概论》,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主要介绍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研究方法以及民间文学的类型和种类。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准和研究能力,有助于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和发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民间文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各类内容的特征;理解神话、传说、故事、史诗、歌谣、曲艺、戏剧的产生、发展和分类方法;识记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学作品。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课程内容: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要求:本章的目的在于从基本理论上说明什么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同时掌握民间文学的诸种特征,了解其社会功能.为以后的全面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章课程内容: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要求:本章是民间文学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相互影响。

第三章课程内容:民间文学的采录要求:了解民间文学采录的方法和基本原则,加强采录的自觉性,利用身边环境,主动进行采风。

第四章课程内容:神话要求:掌握神话产生时代所赋予它的全部特点,认识神话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古代著名神话。

第五章课程内容:民间传说要求:掌握民间传说的基本特点,传说的主要门类及代表作品。

第六章课程内容:民间故事要求:掌握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和分类方式,对各种主题的代表作、艺术特征及社会功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第七章课程内容:史诗与叙事诗要求:正确理解史诗的概念,掌握史诗的关键性特点;掌握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的分类依据和各自特色。

中国民间文学简介

中国民间文学简介

中国民间文学简介中国民间文学是指流传于民间、以口头传播为主的文学作品。

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智慧和文化传统。

中国民间文学的内容广泛,包括民间故事、谚语、民间诗歌、民间歌谣、戏曲、神话传说等。

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产物。

民间文学的形式多样,反映了中国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幽默、夸张的方式,讲述了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智慧。

其中既有传世的名篇如《白蛇传》、《西游记》等,也有来自民间的小故事,如《捉鬼记》、《孟姜女哭长城》等。

这些故事不仅富有趣味性,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中国民间文学中最为广泛流传的莫过于谚语。

谚语是人们长期积累的智慧结晶,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经验。

比如“吃一堑,长一智”、“宁可做鸡头,不做凤尾”等,这些谚语在民间流传已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智囊。

民间诗歌和民间歌谣也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它们通常以朗朗的歌声传唱,表达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民间诗歌多以五言、七言绝句为主,内容涉及爱情、家庭、友情等各个方面。

而民间歌谣则以朗朗上口的曲调和简单的歌词,传唱于民间。

这些歌曲往往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心情。

中国民间文学中的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以歌舞、音乐和表演为主要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将故事情节展现给观众。

戏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戏曲剧种,如京剧、豫剧、越剧等。

每个戏曲剧种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深受人民喜爱。

中国民间文学中还有丰富多样的神话传说。

这些传说讲述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神灵和宇宙的理解和想象。

比如《女娲补天》、《伏羲氏》等,这些神话传说既是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也是对于人类起源和历史的思考。

总的来说,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传承了人们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

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

民间文学的当代价值
民间文学是指由劳动人民直接创造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歌谣等。

在当代社会,民间文学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传承: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智慧。

通过民间文学的传承和传播,可以使后代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 艺术价值: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形象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人们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理解和感悟。

民间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对当代文学、艺术创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教育功能:民间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它通过故事、传说等形式,传递着诚实、勇敢、善良、勤劳等价值观,对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作用。

4. 心理调适:在当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中,民间文学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理调适的方式。

民间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轻松、幽默、乐观的特点,能够让人们在阅读或欣赏中释放压力,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5. 旅游资源:民间文学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可以为地方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通过挖掘和利用民间文学元素,可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应该重视民间文学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绪论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

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英国威廉。

约翰。

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历时追溯法共时比较法第一章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1、作者的差异。

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

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

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

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

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北京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北京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政治学专业;201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总分387分。

考研政治:70分;考研英语:68分;考研专业课一(科目为中国民间文学):132分;考研专业课二(科目为中外文学基础):117分。

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有很多学弟学妹们今年也选择报考这个专业,但又不知道此专业的科目情况及参考书,今天新祥旭老师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此专业考试科目和该专业基本情况,以及参考书目
该专业考研的基本情况是:
本专业考试科目为:中外文学基础
本专业考研报考录取情况为:见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本专业考研情况介绍:考试以基础知识为主,范围较广。

基本要求是阅读相关文学作品与文学史,提升要求为进一步提出自己对于作品的见解。

本专业考研考试特点:题型常见,题量一般,但是对于答题思路与视野要求较高。

[参考书目]
文学史教材(古代、现代、当代、外国各类至少一种)
文学理论教材(文学原理、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西方文学理论史、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各至少一种)
重要作品文本
相关学术著作
2017年北京大学050120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
招生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计划招生数48人
拟接收推免人数10人
备注说明本院系仅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2017年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招生说明及导师信息见本系网页。

招生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050120) 计划招生数:
拟接收推免人数:
备注: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01.(全日制)中国民间文学
01.(全日制)中国民间文学
跨专业选题。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中国民间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中国民间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介绍:中国民间文学[摘要]为帮助各位报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类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更好地展开复习备考,凯程考研辅导老师为大家梳理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备考手册,帮助大家全面地了解相关情况。

华中师范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中文系开设“民间文学”课。

1987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民间文学硕士点(1997年全国统一调整为民俗学硕士点)。

2003年被批准建立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

博士点下设三个研究方向:中国故事学、中国神话学和中国风俗史,以刘守华、陈建宪、黄永林、林继富等正副教授为学术骨干,并有国内外一批知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

多年以来,在中国民间文学和中国民俗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10多届硕士研究生,并于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成为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从80年代以来,学科点承担了国家科研课题多项:“中国民间故事史”(刘守华,中华社会科学基金)、“比较故事学”(刘守华,国家教委社科基金)、“中国民间故事的类型与传承研究”(刘守华,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外洪水神话形态之比较”(陈建宪,中华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中国神话多元一体格局研究”(陈建宪,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

90年代以来,研究中心出版研究著作20多种,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还编辑出版了许多资料集,显示了雄厚的学术实力。

从2001年起,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由刘守华任主编,承担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的重要任务。

刘守华教授在民间文学领域耕耘近半个世纪,从多侧面对中国民间故事学作了系统的、原创性的开拓。

主要论著有《中国民间故事史》(1999)、《比较故事学》(1994)、《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主编,2002)、《民间文学教程》(主编,2002)、《中国民间童话概说》(1985)、《故事学纲要》(1988)、《道教与中国民间文学》(1991)、《口头文学与民间文化》(1989)、《民间文学导论》(主编,1993)、《文化学通论》(主编,1992)。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50120 授予文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华中师范大学1987年经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民间文学硕士点,2003年被批准为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

下设三个研究方向:中国故事学、中国神话学、中国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学科点以刘守华、陈建宪、黄永林、林继富、晓苏教授为学术骨干,承担了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学术成果不断获得各级奖励,成为我国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07年被文化部表彰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单位,在全国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和教学高层次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具有本专业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和社会文化工作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格。

三、研究方向编号研究方向简介民间叙事(神话、传说、史诗、故事等)是民间文学中的主体部分。

本专业长期从事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的研究,在故事学、神话学等领域积累时间长,成果丰硕。

本方向的目标是通过研究中国民间叙事的发展历1 中国民间叙事文学史、民间故事类型、民间文学母题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叙事理论,为建构中国民间文艺学体系打基础,为民间叙事在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民俗是世界各民族集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中国民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本方向通过田野考察、社会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2 中国现代民俗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化急剧转型之际民俗传承与变化的规律性,构建现代化的中国民俗学理论。

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总结经验,探索道路。

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三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总学分为37学分。

其中:1、一级学位课程5门,15学分(公共课程3门,9学分;专业学位课程2门,6学分)。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124)博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124)博士生培养方案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124)博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系统的民间文艺学专业知识,以及调查、采录、教学、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实际能力,勇于在民间文艺学领域开拓创新的专业人才。

二、研究方向1.中国神话学2.中国故事学(含传说学)3.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三、学习年限及学分一般为三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可酌情延长1-2年。

总学分:19学分四、课程设置(一)公共学位课程(7学分)(二)专业学位课程(15学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任课教师12401 民间文艺学学术史批判54 3 1 刘守华12402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研究54 3 2 黄永林12403 中国神话研究54 3 2 陈建宪12404 中国民间故事学、传说学研究54 3 3 刘守华12405 宗教文化研究54 3 3 刘守华(三)选修课程由博士生导师根据需要为博士生开设,或在其他专业博士学位课程中选修。

选修课程应列入《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五、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调研方式主要有下乡从事田野考察,参加学术研讨会,及向有关方面搜求原始资料等,调研实施前要制订计划,完成后要写出调研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

计3学分,安排在第3、4学期。

六、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1、本专业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完成3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

其中应至少有2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

2、博士生应在第3学期初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开题报告,并拟定学位论文写作计划。

3、学术水平要求:提倡严谨务实与大胆创新相统一的优良学风。

论文应在充分掌握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与创新,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意义,在国内外本专业学术发展中居于前沿地位。

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2401 课程名称:民间文艺学学术史批判总学时:54 学分:3 开课学期:I开课单位:文学院任课教师:刘守华内容概要:现代民间文艺学术史,在欧洲以十九世纪中期德国格林兄弟为早期代表,中国则发端于二十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民间文学硕士

中国民间文学硕士

中国民间文学硕士摘要:1.介绍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概念和背景2.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研究领域和课程设置3.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4.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著名院校和优秀毕业生5.总结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价值和意义正文:【提纲】1.介绍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概念和背景中国民间文学硕士是一门研究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专业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等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研究领域和课程设置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

具体课程设置有民间文学概论、民间故事研究、民间艺术赏析、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等。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民间文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学生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中国民间文学硕士毕业后,可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出版社等单位从事民间文学研究、民间文化传播、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等工作。

随着国家对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这一领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在职业发展方面,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可从研究员、教师、编辑等岗位开始,逐步发展为行业专家和领导者。

4.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著名院校和优秀毕业生我国有许多著名高校开设了中国民间文学硕士专业,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这些院校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此外,这些院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毕业生,他们在民间文学研究、民间文化传播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5.总结中国民间文学硕士的价值和意义综上所述,中国民间文学硕士在研究领域、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

这一专业为我国民间文学研究、民间文化传播、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承等领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对于传承和发扬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北师大民间文学

北师大民间文学

北师大民间文学
北师大民间文学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派之一,其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北师大民间文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民间故事、传说、神话、谚语、民歌等多种民间文学形式,其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运用。

北师大民间文学的研究团队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对民间文学的内在规律和表现形式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们积极采用田野调查、口述史、数字化技术等手段,以确保研究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同时,他们还注重民间文学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致力于挖掘民间文学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作用。

北师大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丰硕,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他们的工作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间文学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摘要:一、引言1.中国民间文学的定义与特点2.学科发展背景与现状二、中国民间文学的主要内容1.神话传说2.民间故事3.民间歌谣4.民间艺术三、中国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应用1.文化传承与保护2.文学创作与研究3.旅游业发展与民间文学资源的开发四、当代中国民间文学的发展趋势1.跨学科研究2.数字化技术与民间文学传承3.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五、结论1.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性2.当代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3.展望未来民间文学的繁荣正文:一、引言中国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精神。

它既有别于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又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学者们广泛关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民间文学在文化传承、文学创作、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民间文学的主要内容1.神话传说神话传说作为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历史事件、民族起源等方面的解释和想象。

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等传说,既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又有现实主义的影子。

2.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又一瑰宝,包括了生活故事、传说故事、笑话等。

这些故事以口头传播为主要方式,体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故事,已成为中国民间文学的经典之作。

3.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是中国民间文学中具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反映了劳动、生活、爱情、风俗等方面的内容。

各地民间歌谣风格各异,如陕北的信天游、江南的采茶调等,都是民间文学的瑰宝。

4.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包括了民间舞蹈、戏曲、绘画、雕塑等。

如京剧、昆曲、剪纸、皮影等艺术,既是民间文学的载体,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三、中国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应用1.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国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民间文学硕士

中国民间文学硕士

中国民间文学硕士(最新版)目录1.中国民间文学的概述2.民间文学的重要性3.硕士课程设置与特点4.就业前景与方向5.结论正文【1.中国民间文学的概述】中国民间文学是指在人民群众中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口头传统文学。

它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谚语等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文学不仅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情感世界,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民间文学的重要性】民间文学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民间文学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最后,民间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丰富文学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3.硕士课程设置与特点】中国民间文学硕士课程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民间文学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课程设置主要包括民间文学理论、民间文学史、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与研究方法、民间文学与文化产业等。

课程特点如下:(1)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2)跨学科交叉,培养学生具备较广泛的文化视野;(3)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民间文学人才。

【4.就业前景与方向】中国民间文学硕士毕业后,可在文化部门、新闻出版机构、教育机构、研究机构、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具体方向包括:(1)民间文学研究与保护;(2)民间文学编辑与出版;(3)民间文学教育与普及;(4)文化产业策划与运营;(5)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5.结论】中国民间文学硕士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民间文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还为毕业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前景。

中国民间文学结课报告

中国民间文学结课报告

中国民间文学结课报告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丰富多样,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民间文学作为一种口头传承的文化形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间文学扮演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塑造形象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民谣和戏曲等方面对中国民间文学做一综述。

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些故事通常以神话、寓言、传说等形式传承于民间,并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流传至今。

故事如《白蛇传》、《山海经》、《木兰辞》等持久而广泛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传说作为中国民间文学的代表之一,记录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然、神灵、英雄等等一切非常规事物的历史和传统认知。

例如,《封神演义》描绘了战国时期崇尚道德的历史,讲述了人与神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牛郎织女》则通过草台班子的表演方式,诠释了中国人民对于爱情和孤独的理解。

谚语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的精华,代表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些简洁而富有哲理的句子往往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民间思想和态度。

如“滴水穿石”、“不怕慢,就怕站”等,一方面具备着启迪思维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

女性地位在中国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故事和歌谣中往往有着对女性的歌颂和表扬。

比如《沂蒙山小调》、《敖包相会》等民谣中歌颂了农民女性的坚韧和勤劳,以及对爱情的无尽期盼和忍耐。

戏曲是中国民间文学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不仅以娱乐为目的,更是民间文学的重要承载体。

从京剧、豫剧、评剧到河南坠子、苏州评弹等戏曲剧种,这些艺术形式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民间文学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是记录历史、传承文化、塑造形象的重要载体。

中国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民谣和戏曲等形式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

这些民间文学作品,以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一直在推动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民间文学简介

中国民间文学简介

中国民间文学简介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民众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如谚语、民间故事、童谣、民间诗歌等。

这些文学作品以其朴实、生动、贴近生活的特点,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教育资源匮乏,人们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将知识和智慧传递给后代。

这种传统的口头文化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学。

谚语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比如,“不怕慢,就怕站”、“一寸光阴一寸金”等谚语都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之言。

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故事往往以寓言或寄托的方式,传递了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比如《孟母三迁》讲述了孟子母亲为了教育孩子而多次搬家的故事,启示人们要重视教育。

《白蛇传》则以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表达了人性的善恶、爱情的伟大以及对生命的执着。

童谣是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由儿童创作和传唱的歌谣,内容通常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

童谣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性。

比如《一二三四五》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谣,通过数数的方式培养了儿童的数学意识。

而《小白兔乖乖》则告诉了儿童要听话、乖巧的道理。

除了谚语、民间故事和童谣,中国民间文学还包括了丰富多样的民间诗歌。

民间诗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作的歌谣和诗歌,它们通常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青春舞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诗歌,它以欢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表达了对青春的美好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国民间文学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多元化,中国民间文学也呈现出新的面貌。

比如网络文学的兴起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为中国民间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其朴实、生动、贴近生活的特点,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谚语、民间故事、童谣和民间诗歌等形式丰富多样,传承至今,并不断发展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
摘要:
一、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简介
1.民间文学的定义
2.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3.民间文学的研究意义
二、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
1.民间故事
2.民间歌谣
3.民间谚语
4.民间戏曲
5.民间艺术
三、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2.田野调查
3.比较研究
4.社会历史文化研究
四、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应用价值
1.文化传承与保护
2.文艺创作与创新
3.社会教育与传播
4.国际文化交流
五、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发展趋势
1.跨学科研究
2.数字技术与民间文学的结合
3.民间文学的产业化发展
4.民间文学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挑战
正文: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戏曲和民间艺术等。

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在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

许多先秦典籍、汉魏六朝的笔记小说以及宋元话本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民间文学素材。

20 世纪初,随着西方民俗学的影响,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开始系统化、专业化。

著名学者如鲁迅、胡适、周作人等都为民间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民间戏曲和民间艺术等。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多种形式。

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韵律和生动的形象。

民间谚语是民间文学中的智慧宝库,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价值观。

民间戏曲包括各种地方戏、曲艺等,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和丰富的剧目。

民间艺术则包括了剪纸、年画、土俑等各种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和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等。

文献研究主要依据古代典籍、地方志、族谱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

田野调查是指研究者深入民间,实地搜集、记录和整理民间文学作品。

比较研究则是通过对比不同地区、民族或国家的民间文学作品,挖掘其共性和差异。

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则是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角度,分析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和意义。

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首先,民间文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其次,民间文学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作家、艺术家都从民间文学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此外,民间文学在教育、传播、文化产业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间文学专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跨学科研究、数字技术与民间文学的结合、民间文学的产业化发展等趋势日益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