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姓名差异
好听的中文名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 纯洁) 名字取自古诗: 纯洁) 问冰 (名字取自古诗:一片冰 名字取自古诗 心在玉壶) 惠茜(贤惠, 心在玉壶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 漫妮(生活浪漫, 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 称呼,没什么意义) 称呼,没什么意义) 语嫣 (嫣:美好 嫣 鲜艳 )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 茹雪( 谐音如; 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欢馨( 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欢馨(快 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好听的英文名
Lain爱丽娜,古德语,『高贵』的意思。 爱丽娜,古德语, 高贵』的意思。 爱丽娜 Amanda 拉丁名,其词根表示爱的意思。amanda 拉丁名,其词根表示爱的意思。 表示可爱的人。被描绘为保守,美丽纤弱的女子, 表示可爱的人。被描绘为保守,美丽纤弱的女子, 甜美富有 Demi(法国 一半或小的意思。demi moore是这个 法国)一半或小的意思 法国 一半或小的意思。 是这个 名字的代表人物。人们认为demi是个流行的名字适 名字的代表人物。人们认为 是个流行的名字适 合聪明,美丽, 合聪明,美丽,受欢迎喜欢寻找乐趣的女孩 Emma(古德文 全球的,护士的”,emma被看做 古德文)“全球的 古德文 全球的,护士的” 被看做 是丰满,平常,年长的居家型女人,快乐,文静, 是丰满,平常,年长的居家型女人,快乐,文静, 教养良好, 教养良好,个性依赖 Eva对大部份人来说,eva是个优雅美丽的女子, 对大部份人来说, 是个优雅美丽的女子, 对大部份人来说 是个优雅美丽的女子 也是个很有主见及直接的人,有人则认为eva是性 也是个很有主见及直接的人,有人则认为 是性 优雅的谋略者。 感,优雅的谋略者。 Frieda(老式德语 宁静 的意思。freda被描绘为告 老式德语)"宁静 的意思。 老式德语 宁静"的意思 被描绘为告 朴实,古板的德籍女士,友善,温和, 大,朴实,古板的德籍女士,友善,温和,个性积 极。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姓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文化的媒介。
中文姓名和英文姓名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反映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接下来从中英姓名的构成、命名方式、命名意义和特殊情况几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英姓名的构成中文姓名通常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姓氏通常放在名字的前面。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姓至关重要,也就是说,姓氏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祖宗,还体现了家族的荣誉和地位。
而名字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父母的意愿命名的。
二、中英姓名的命名方式在中文文化中,姓名的命名通常是非常重视的。
中文姓名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祖辈传承:有些家族会将祖先的名字嫁接在新生儿的名字上,这种命名方式代表了对家族传统和古代文化的尊重。
2. 字取偏旁:许多传统的中国家族将其不同的姓氏和不同的字取偏旁结合,以便更容易记忆和识别。
3. 取格律:某些家族或宗族会使用特殊的格律或规则来命名其后代,这种格律通常反映了祖先的姓名、家族成员的重要性和家族的荣誉。
1. 宗教意义:许多基督徒和穆斯林家族经常是按照圣经或古典古籍进行命名的。
2. 职业或地点:很多英国和爱尔兰的姓氏都源于职业或地名,比如Smith、Baker、Cook,以及London、York等。
3. 传统和家族:英语文化也有许多使用传统和家族的命名方法。
一些家族和宗族经常使用较明显的文字和音节组合来表示特定的家族名,例如,Rutledge、Kennedy、Kennicott等。
中文姓名中,名字通常与其含义相关联。
特定的名称通常传递着特定的意义,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意义与名字的音乐相一致。
例如,名字“嘉禧”意为好的品德和幸福,而名字“家乐”意为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在英文名字中,名字的含义通常没有特定的规则。
许多英文名字源于古老的传说或圣经,它们的含义可能与名字的发音无关。
例如,名字John源于希伯来语Johanan,即“上帝仁慈”,但与发音没有太大联系。
从姓名窥探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英语可 以说是 当前世 界上使 用 国家最 多的一种语 神面前 所有人都是平等 的,因而他们 更加 崇尚 自由,渴
言,诸如:新西兰 、南非和英美 等国,因受历 史因素影响, 求公平 :然而 国人 受儒 家尊卑思想较 多,自古 以来便将
导致这 些 以英语 为母 语的 国家 .无论是在 血统上 .还是 人分成“三六九等”.某 些文化欠缺的家长直接给小孩取
有一些讲究,俗话说 :“有名则有实 ,名为实之本”。姓名 层次含义 ,越是繁琐便越能体现 出取名者有深厚学问。
有着其特 有的含义 ,甚至有的姓名能反映出某一个 人性
f2)给 名 字 赋 予 的 意 义 不 同
格特征 ,诸如 :“自强”便是希望其 自强不息 :“慧敏”便是
名字不仅 能够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文化素养 ,而且
可 以这样认为 ,姓名 文化蕴 藏在 其深处的 内容十 国被 称 为 “布 什 总 统”.而非 “乔 治 总统 ” 但 是 ,西 方 人 总
分 丰富,不 单单是某一历史 文化的反馈形 式.更反 映 的 是按 照 自己的习惯去理 解中国人 的姓名。比如 ,你是“张
是某一 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政治现 实,这其 中蕴藏着人们 三”,他们就 以为你姓“三”,名“张”。随着时 间流逝 ,社会
最深层次 的希望 与情感 .甚至还包含有或 多或少 的无 的发展 .考虑到读者 的接受能力和 文化 习惯 .人们 开始
奈。诸 如:清朝姓爱新觉罗的都为皇室成 员.他们 自出生 适 当照顾译语 文化 。姓名均第一个字母大写。如 ,王小
开始便拥有 尊贵的身份 。过着锦衣 玉食的生活 .但名前 丽 ,可译为 :WangXiaoLi。相信 随着 国际交流 的扩大 ,外
面冠 上这 一姓 氏并 非全部都是好处 ,如:爱新觉 罗?韫娴 国人会逐 渐 了解和接 受中国人姓名的排列顺序 的。当然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摘要:姓名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
中西方的姓名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无可否认的相同之处,当然也不乏不同之处,且各具特色。
本文仅以中西方姓氏起源、中西方姓名结构等,从语言及文化方面来对中西方姓名的异同做简要对比分析。
在了解本国姓名文化的同时也认识西方国家姓名文化,有助于两种语言国家的互相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姓名语言文化英文姓名异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渐频繁。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占了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大国,一个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面积大国,理所当然的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加深,外语的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打交道。
与人结识的第一步往往是打招呼、互相介绍姓名称谓,此为相互了解的初始,与此同时,姓名文化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正确的恰当的称呼对方的姓名是做好人际交往的首要任务。
一、姓名的含义及来源1、中国姓名来源姓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姓名,即为一个个体的姓氏和名字。
中西方姓名究竟从何而生?我国在汉代之前既有姓也有氏,姓与氏是分开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的概念。
《通鉴外纪》里刘恕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的这么一种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郭维森 2007:90)。
姓作为一种族号,是不属于个人的或者家族的,而是属于整个氏族或者部落的称号。
姓的由来源远流长,古老的姓有姚、姬、姜等,它们都带有“女”字,可见,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姓的分别。
随着子孙的繁衍及人民迁徙,同姓的氏族分为若干的支部分散于各地生活,而每一个支部又有自己的称号来与其他支部区别开来,这就形成了氏。
例如姬是周代祖先的姓,姬姓的下面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等;姜氏是齐国祖先的姓,姜姓的下面又分为申氏、吕氏、许氏、纪氏等。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中东最早的宗教是犹太教,而西方的最早宗教是古希腊的多神教。
古希腊人认为各个区域有相应的守护神,并且经常给这些神祭祀。
犹太教则是唯一的神,没有其他神可以崇拜,并且在圣经中明确规定了每年要遵循的节日。
后来,基督教在西方逐渐兴起,并成为主要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强调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教徒们必须信仰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并且遵循圣经中规定的道德准则。
基督教根据教义进行礼拜,其中包括祈祷、颂歌和圣餐等仪式。
而天主教与基督教分离,强调圣职人员的权威地位,并且教徒必须通过圣洗和做多次忏悔来获得上帝的宽恕。
然而,在中国有一系列的宗教信仰,包括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
佛教强调修持,提倡“解脱”和追求人的内在平静。
道教注重个体内观与自修,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伊斯兰教则是中国最年轻的宗教,强调对真主的信仰和对先知穆罕默德的顺从。
回族是中国最大的穆斯林民族,他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戒律。
在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宗教信仰:西方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而中国则以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
西方人注重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而中国人则倾向于修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2.宗教仪式: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礼拜有固定的仪式,包括祈祷、颂歌和圣餐等。
而中国的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则强调个人的修行和内在的祷告。
3.教义和教义解释:基督教强调相信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并在几个教义上有固定的规定。
天主教则更注重圣职人员的权威,教徒必须通过圣洗和做多次忏悔来获得上帝的宽恕。
而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注重个人体验和理解教义。
4.圣地和圣物:基督教有耶路撒冷和梵蒂冈等重要的圣地,信徒会去朝拜。
天主教强调圣物的重要性,认为圣物具有神圣的能力。
而佛教和道教则没有特定的圣地和圣物,他们认为信仰是一种内在的修行。
5.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基于基督教的价值观和法律制度建立的。
宗教在西方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在法律中得到相应的保护。
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有何区别?
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有何区别?
一、宗教文化的演变历史
在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中,历史的演变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的宗教文
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的传统信仰主要是儒家、道家和佛教,这些信仰
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风貌。
而在美国,宗教文化的发展主要源于移
民的不同信仰而多样性,从基督教到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多元开放。
二、信仰的核心价值
在中美宗教文化中,信仰的核心价值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中国历史
上的三教强调了“人文”、尊重道德和真理,其核心价值在于“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而在美国,基督教强调了“义务、服务”等口号,体现了
其信仰强调助人为本的关怀精神。
三、对待信仰的态度与方式
在中美两国,对待信仰的态度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中国长期以来强调“宗教归于私人领域”,国家和社会在宗教事务中相对“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而在美国,保障宗教自由是基本法律原则,公众场所允许礼拜、说教等活动。
四、宗教信仰在生活中的影响
中美两国的宗教信仰在大众生活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中国的宗教文化
影响着婚礼、葬礼、乃至日常生活中许多细节的处理方式,这种宗教
文化的影响因历史和地域的因素又有所不同;而在美国,基督教的影响力极为深厚,例如,星期天这一天在美国几乎被普遍认为是属于教会的一天,许多商店和机构都有休息,许多人自愿参加礼拜。
总结:
中美两国的宗教文化和信仰体系有其独特性,从信仰的形成历程、核心价值的关注点到对待信仰的态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
二者之间的差异,反映出国家的不同历史、文化、法律和社会背景。
同时,也是它们之间的互相学习、尊重与交流的契机和基础。
从姓名的涵义来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从姓名的涵义来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姓名的涵义来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摘要:文章从多方面比较了中西方姓名的差异性,并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历史变迁、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也简单地论述了中西方姓名的相似性。
通过上述对比,xxxx加强中西方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关键词:姓名涵义中西方文化差异相似之处一名字,从某种意思上来说只是一种符号,代表的只是一个人的称谓,然而,起名字却不是随意的,其代表的往往是每个人的愿望,爱好,以及名字本身所折射出来的一种文化。
从狭义上理解,名字反映的仅仅是起名字的人本身的教育背景,性格,以及世界观等综合因素,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背景之下的,因此个人的文化,政治等背景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由此,我们可以从人们的名字中看出其寄予的涵义。
同样,从广义上来研究中西方人的名字涵义的差异,就不难发现,名字背后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首先,中国是一个几乎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因此,名字里面很少出现宗教中的人物的名字,而西方人有宗教信仰,名字中会出现很多传说中神灵的名字。
譬如,佛教很早就传入了中国,但是,我们且不说有多少中国人真正信奉佛教,就说说名字里,又有多少人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以佛教中神灵的名字来命名呢?也许你会认为,在中国人眼里,以神灵的名字来命名是对神的亵渎,那么,传说或小说中的人物呢?比如,《西游记》是一部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古代小说,是与佛教有关的名著,但是,你听说过有人给孩子起名为唐僧、孙悟空或者猪八戒吗?然而,西方人的名字中很多都是沿用的了宗教传说中的人物的名字,很多名字都似乎和上帝有关,有的涵义代表是上帝的恩赐,有的代表的是上帝誓约,如Ann(安妮)--希伯来语,代表优雅的和仁慈的上帝;Athena(阿西娜)--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及战争的女神,雅典的保护神;Lisa(莉萨)--希伯来语,意思是对神奉献;Aurora(奥劳拉)--来自拉丁语,意思是黎明女神;Christine(克里斯汀)--古希腊语,意指基督的追随者或门徒;Dominic(多明尼卡)--拉丁语,意思是属于上帝的;Phoebe(菲碧)--古希腊语,意思是会发亮之物,显赫的人,月之女神。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中西方宗教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为基础,而西方文化则以基督教为主。
这两种宗教文化的差异在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以下是关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一些主要观点。
首先,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宗教信仰的根源。
在中国,宗教信仰主要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之上。
中国传统宗教和哲学思想强调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主张通过遵循道德规范和思考人生意义来达到灵性上的满足。
与之相反,在西方,基督教的宗教信仰是以神为中心的,并强调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基督教文化认为人类的存在和目的是为了敬拜并遵循上帝的旨意,通过信仰上帝来达到灵性上的满足。
再次,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体现。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道德和伦理观念是通过儒家的“仁爱之心”和佛教的“舍己为人”来体现的。
这种观念认为道德行为是为了培养个人的美德和修养,同时也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基督教文化中,道德和伦理观念是通过《圣经》中的戒律和教义来传达的。
基督教强调的是爱的原则,即爱上帝和爱邻舍。
最后,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在于对宗教艺术的态度。
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对宗教艺术的态度较为宽容开放。
中国的庙宇、佛塔、石刻、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都是为了表达对神灵和自然的敬意和崇敬。
而在基督教文化中,对宗教艺术的态度较为保守。
在天主教教堂和东正教教堂中,壁画、雕塑和装饰品旨在向信徒传达宗教故事和义务。
综上所述,中西方宗教文化在根源、仪式和礼仪、道德和伦理观念以及对宗教艺术的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宗教文化差异是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一步。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第一篇: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浅谈中西方姓名的异同摘要:姓名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紧密相连的。
中西方的姓名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文化上都有着无可否认的相同之处,当然也不乏不同之处,且各具特色。
本文仅以中西方姓氏起源、中西方姓名结构等,从语言及文化方面来对中西方姓名的异同做简要对比分析。
在了解本国姓名文化的同时也认识西方国家姓名文化,有助于两种语言国家的互相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与学习。
关键词:姓名语言文化英文姓名异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渐频繁。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占了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大国,一个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的面积大国,理所当然的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加深,外语的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打交道。
与人结识的第一步往往是打招呼、互相介绍姓名称谓,此为相互了解的初始,与此同时,姓名文化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正确的恰当的称呼对方的姓名是做好人际交往的首要任务。
一、姓名的含义及来源1、中国姓名来源姓名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姓名,即为一个个体的姓氏和名字。
中西方姓名究竟从何而生?我国在汉代之前既有姓也有氏,姓与氏是分开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的概念。
《通鉴外纪》里刘恕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可见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的这么一种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郭维森 2007:90)。
姓作为一种族号,是不属于个人的或者家族的,而是属于整个氏族或者部落的称号。
姓的由来源远流长,古老的姓有姚、姬、姜等,它们都带有“女”字,可见,在远古的母系氏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姓的分别。
随着子孙的繁衍及人民迁徙,同姓的氏族分为若干的支部分散于各地生活,而每一个支部又有自己的称号来与其他支部区别开来,这就形成了氏。
例如姬是周代祖先的姓,姬姓的下面又分为孟氏、季氏、孙氏、游氏等;姜氏是齐国祖先的姓,姜姓的下面又分为申氏、吕氏、许氏、纪氏等。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中,人们的姓名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人们的姓名用不同的方式构成,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通过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中国人的姓名通常由姓和名组成,姓氏在前,名字在后。
姓氏是家族的标志,几乎所有的家族都有自己的姓氏。
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常常含有寓意和注重音韵美。
名字中经常使用一些美好的词语,如春、秋、霞、雨等,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而在英语国家,姓名的构成通常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英文名字通常源自拉丁或希腊语,有着历史悠久的背景。
在英语国家的姓名中,姓氏通常是家族的继承标志,但并不像中国那样,家族的传承与姓氏的关系如此密切。
中西方在姓名选择上也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为了表达家族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父母通常会给孩子取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
这个名字可能会由祖辈的名字中提炼出来,也可能会源自古代文学典籍,寓意深远。
在英语国家,取名往往更加注重个人的偏好和个性。
英语国家的名字来源更加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基督教名字,还会有一些独特的名字,来自于文学作品、历史事件或者其他特殊的来源。
在取名这一点上,中西方文化对于名字的含义、来源和传承上存在不小的差异。
在社会交往中,中西方对姓名的使用和称呼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使用称呼加姓氏的方式来称呼他人,这体现了对长辈和上司的尊重,也体现了家族血统的传承。
但在英语国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名字来称呼他人,特别是在非正式的场合。
在工作场合,也常常使用称呼加姓氏的方式来称呼同事,但不像中国那样严格。
这个差异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中对于尊重和亲近的不同理解。
中西方对于姓名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国,名字被赋予了很高的含义和价值。
一个好的名字被认为可以给孩子带来好运和成功,而一个不好的名字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厄运。
在中国,取名是家长非常慎重的事情,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挑选一个合适的名字。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名字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通过人们的名字可以清晰地感知到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家族传统的影响,通常比较注重意蕴和含义,而英国人的名字则更多地受到历史和宗教因素的影响,简单明了,重视其音韵美和实用性。
通过比较中英两种文化的名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两种文化差异。
中国名字的特点中国名字在取名时通常注重意蕴和含义。
家长们往往会选择富有文学意境的词语或者给孩子取寓意美好的名字,比如“智慧”、“梦想”、“秋天”等。
在中国文化中,名字是代表一个人的命运和性格,一方面希望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名字能给他带来好运,另一方面也是对孩子的期许和祝福。
中国名字也往往融入了家族传统和历史文化。
许多中国人的名字都会蕴含着家族的传承和历史的沉淀,这些名字既有着相当的文化内涵,也代表了家族的延续和传统价值观。
相比之下,英国人的名字更多地受到历史和宗教因素的影响。
在英国,很多名字源于圣经或者历史人物,比如约翰(John)、玛丽(Mary)、彼得(Peter)等,这些名字通常都有着深厚的宗教意义或者历史渊源。
英国名字也更加简单明了,重视音韵美和实用性。
英国人的名字通常都比较短,易于记忆和书写,同时也注重名字和姓氏的搭配,以确保整体的音韵美。
中西文化差异的反映从中西两种文化的名字特点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在名字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于意蕴和含义的注重程度、历史和宗教因素的影响、名字长度和音韵美等方面。
中西两种文化对于名字意蕴和含义的注重程度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名字往往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家长们希望通过给孩子取一个美好的名字来祈福和寄托对孩子的期许。
而在英国文化中,名字更多地来源于历史和宗教,与信仰和传统相关,注重名字的历史渊源和宗教意义。
中西文化对历史和宗教因素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中国名字融入了家族传统和历史文化,代表了家族的延续和传统价值观。
而英国名字的来源更多地与圣经或者历史人物有关,顾名思义,更多地考虑了历史和宗教因素。
从审美角度看中英姓名文化的异同-2019年精选文档
从审美角度看中英姓名文化的异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们的祖先为了区分个体, 发明了特定 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 从横向来看, 姓名的特点体现出了一个特 定区域的文化、宗教、历史、语言等特点。
每个时代,每个区域 独特鲜明的韵味风格渗透在风格迥异的姓名文化中,体现出美 感。
中英文作为世界上两大语言,有着各自的审美特点。
本文从 审美角度,对现代中英文姓名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中英姓名研究概述姓名的翻译理论这一角度。
跨文化交际研究专家曾举例说明姓名是开端, 同时又是了解 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成员价值观念的窗口( Scollon & Scollon , S.W., 2000: 122)。
美国商人、作家兼社会观察家 Robert L.Shook 1977)曾做过一个实验,分别向他的 20 位男性朋友询问是否 愿意与一个新调来的叫“ Harriett Finkelstein ”的女秘书约 18 个人说没时间。
一个月后,他询问这 20 个人,是 否愿意与一个叫 Jill Connors 的女秘书约会, 16 个人表示愿意 做进一步了解。
可怜的 Finkelstein 小姐仅仅因为姓名不讨人喜的文字符号姓名。
从纵向来看,姓名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近几十年, 姓名一直是人类文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由于跨 文化交际学的发展及成熟, 姓名更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中西姓 名文化的差异被许多学者和专家拿来分析并讨论过,甚至延伸到会,他们中欢而失去了机会。
显然,她们的名字与实际长相、能力等并无关 系,但是由于姓名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文化和宗教文化, 在未见其 人、先闻其名的情况下, 姓名以其刺激受众听觉的首因效应给人 们以强烈的情感反应,促使人们做出喜欢与否的表态。
李玉燕2008)也曾通过研究不同的文化及其起源, 分析了中西姓名的 文化内涵及翻译技巧。
以往研究主要从文化角度,即姓名结构、起源、宗教等方面 讨论中西姓名文化的异同。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英姓名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英文化差异是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其中人名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文姓名和英文姓名在构成、命名方式、含义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更是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通过比较中英姓名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构成差异中文姓名通常由姓和名组成,姓氏在先,名字在后,姓氏通常是祖辈留传下来的。
在中国,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家族的传承和根基,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字在中国也具有特殊的意义,除了传统的命名方式外,还包括了一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英文姓名的构成方式与中文有很大的不同,英文姓名通常由名和姓组成,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而且英文名字通常没有特定的含义,父母给孩子取名是基于他们喜欢的音韵或者人名,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人而选择的。
在英国,姓氏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个人的名字更多是根据个人意愿和个性来选择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中英姓名在构成方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文中,姓氏和名字都在名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体现了中国人关于家族、传统和宗教的重视。
而在英文中,名字更多是一种个人选择,反映了西方人更加重视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二、命名差异中英姓名的命名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父母给孩子取名通常是经过精心考虑和研究的,名字往往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文名字通常取自古典文学、历史典故、传统思想或者与自然相关的事物,常常蕴含深远的哲理和文化。
在中国,人们会借助八字、风水等方式为孩子选择一个“雅名”,相信好的名字能够给孩子带来好的运势。
三、含义差异中英姓名的含义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对名字的寓意要求比较高,名字的意义往往与家庭的期望、人生的愿望、以及传统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名字不仅仅是一个标识符,更像是家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传承,所以名字的涵义非常重要,一般起名字时都会很注意名字的五行、音律、寓意等。
中西方姓名宗法与宗教信仰异同
东方宗教:注重家族 传承,强调家族荣誉
和责任
西方宗教:姓名中常 包含宗教元素,如十
字架、天使等
东方宗教:姓名中常 包含宗教元素,如佛、
道、仙等
西方宗教:姓名中常 包含个人信仰,如上
帝、耶稣等
东方宗教:姓名中常 包含个人信仰,如佛、
道、仙等
05
中西方姓名文化交 流与融合
THEME TEMPLATE
中西方姓名宗法异同
起源:中国姓名宗法源于古代宗法制度,西方姓名宗法源于基督教文化 结构:中国姓名宗法以姓氏为主,西方姓名宗法以名字为主 传承:中国姓名宗法注重家族传承,西方姓名宗法注重个人独立 意义:中国姓名宗法注重家族荣誉,西方姓名宗法注重个人信仰
04
中西方宗教信仰对 姓名的影响
THEME TEMPLATE
中西方姓名文化交流现状
西方姓名文化:以字母和单词 为基础,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
中国姓名文化:以汉字为基础, 注重家族传承和伦理道德
交流现状:中西方姓名文化交 流日益频繁,相互影响和融合
融合趋势:中西方姓名文化在 交流中逐渐融合,形成新的文 化现象
中西方姓名文化融合趋势
西方姓名文化逐渐被中国接受,如英文名、日文名等 中国姓名文化逐渐被西方接受,如中文名、中文姓氏等 姓名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姓名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西方姓名文化交流与文化交流,增进 中西方人民之间 的相互了解和友 谊。
丰富文化内涵: 中西方姓名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 丰富了各自的文 化内涵,增加了 文化的多样性。
推动社会进步: 姓名文化的交流 与融合,有助于 推动社会进步, 促进人类文明的 发展。
THEME TEMPLATE
从取名方式(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取名方式(姓名)特色看中西方文化差异由于不同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命名体系。
姓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人的姓名中国人名由姓、名构成,姓在前,名在后,即“重姓轻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共性、重视宗族的裙带关系有关。
他们的姓氏有单姓、复姓、单姓和双姓。
中国人名一般是两个字,现在一个字的数量越来越多。
人的命名,在含义和形式上都有区别,也有性别区别。
男人的名字多用英武之词,一般带有男性化的气质;而女人的名字往往带有那种美丽、贤淑、可爱的形象。
中国人命名的方法很多,历朝历代都有其特色,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用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寄托和抱负为名。
例如,建国、治国、安国、定国、建华、永清、永康、永发、长生、超尘、招弟、志坚、志高等。
2、用出生的季节或天气为名。
例如,春生、秋生、冬生、雨生、雪生等。
3、用出生的地方为名。
例如,衡(阳)生、京(北京)生、沪(上海)生、黄河、长江(湘)生等。
4、用植物、花命名的。
常用于女子名。
比如梅、桃、菊、荷、莉、兰、花等。
5、中国人习惯把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组合起来计算,缺一行则用行字命名。
如果没有水,要在名字中加上水字或带“大大写”的字;如果没有木,名字中要有木字或带“木”字。
6、按婴儿出生的顺序命名。
我们国家在周代叫老大,老二是仲,老三是叔,老三是叔,四是叔。
从那时起,伯、仲、叔、季这四个字经常作为名字使用。
7、用历史事件的名义这种现象在当代普遍存在。
例如:解放、新生、卫东、跃进、振华等。
名称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这或许是中国人名的最大特点。
在中国古代,名与字是分离的。
生来就是取名,直到长大成人后才叫命。
在某些身份和地位上有一定的地位的人,如孔丘字仲尼。
孔子家家排第二,所以命字中有“仲”字。
刘备的字义为孔明,“明”和“明”的意思相似。
普通的老百姓往往都是有名的没有文字的。
社会交往中,尊敬他人时称字不称名,自称时称名不称字。
姓氏与宗教信仰关系考察
姓氏与宗教信仰关系考察在许多文化中,姓氏与个人的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而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够看到其影响。
本文将考察姓氏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姓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个人的宗教信仰。
在一些特定的宗教中,人们的姓氏可能与其祖先信仰的宗教有关。
例如,在中国,许多人的姓氏与道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有关。
这是因为古代中国社会中,信仰宗教的人往往在姓氏中加上与宗教相关的字词,以示对信仰的承认和尊重。
其次,姓氏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源于家族传统和血缘关系。
在某些宗教中,信徒会将宗教信仰视为血脉相承的一部分,姓氏则是传承家族血脉的象征。
因此,一些姓氏可能会被特定宗教的信徒所采用,并成为一个宗教团体或家族的标志。
此外,姓氏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还可能体现出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某些文化中,个人的姓氏可能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因为宗教在这些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印度的婆罗门教徒通常拥有与印度教相关的姓氏,这反映了该宗教在印度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姓氏并不一定决定一个人的宗教信仰。
尽管有些姓氏可能暗示着特定的宗教信仰,但每个人仍然有自己选择信仰的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宗教信仰往往是由自己的思想和选择所决定的,并不受姓氏的限制。
总结起来,姓氏与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姓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宗教信仰,与家族传统、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宗教信仰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不受姓氏的限制。
因此,在研究和理解姓氏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不误解或歧视他人的宗教信仰。
浅谈中西宗教的异同.
浅谈中西宗教的异同.浅谈中西宗教的异同2008-09-25 12:49:16关于中国人有无宗教信仰、宗教意识是否淡薄的讨论,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
现在中国人宗教意识淡薄几乎已经成为定论,也很少有人怀疑这个说法。
这里我们不是想为这个问题翻案,更不是想提出什么更新颖的观点,只是就自己的一点理解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人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其实都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了一个假定的事实,或者说预先假设了一个特定的前提或标准。
这就是西方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意识相对浓厚。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情况,就得出了上面的结论。
可以说这个结论的得出是在中西宗教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来的。
自从西学东渐以来,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西方文化渗透并影响了中国的方方面面。
虽然在对代西方文化的态度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在西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度发展的科技面前,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不免会有一种自卑感。
这种心态也是很正常的。
在西学的影响下,很对人在衡量问题的时候,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把西方作为衡量的标准,以此来评判中国文化的优劣。
直到现在这种状况仍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对于宗教问题的认识,也不例外。
很多人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总是以中国没有产生像西方基督教那样的宗教为理由,就认为中国不存在真正的宗教;又认为中国人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宗教意识那么强烈,从而得出中国人宗教意识淡薄的结论。
再进一步,又得出中国人缺乏宗教感情,并把此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缺陷。
但是,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以西方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作为衡量的标准。
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去比较的话,也许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而这就是比较史学所产生的自然结果。
比较的方法可能是在学术研究中用得最多的方法,多数搞学术研究的人都会有意无意的运用这种方法。
但是,人们尽管在用这种方法,却很少有人对这种方法本身作过深入的思考。
比较的方法存在者一个弊端,就是多数人在运用比较方法的时候,总会预先设定一个衡量的标准,以此标准作为基点进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中西方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各自的姓名称谓文化中,尤其是宗教信仰与宗法观念的命名上有其共性,也有其差异,本文就各自文化中宗法与宗教观念的比较及姓名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历史及姓名的内涵与外延,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姓名宗法观念宗教信仰共性差异引言: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常敬宇,1995:1),而“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人际称谓系统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特殊系统,‘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和发展。
”(田惠刚,1998:1)西方一些学者(Gilman和Brown,1958;Brown和Gilman,1960;Brown和Ford,1961;以及SusanErvin-Tripp,1972)曾对称谓语和社会的关系,称谓语的社会功能,以及称谓语的使用规则等作过调查研究,其成果得到普遍运用(贾玉新,2003:332),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浩瀚的中西称谓语中有许多语用隐喻含意在里面,常根据人的社会地位高低贵贱、体型、性格特征、语言文化、头衔、区域及宗教信仰等来进行相互间的称呼。
因为我们知道“现代隐喻理论明确地把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
语言中的隐喻正是这种认知活动的反映和手段之一”。
(束定芳,2000:50) 一、汉语宗法成分称谓:1.1汉语称呼系统中的宗法成分:由于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两千年封建制度的文明古国,因此,宗法观念比较森严,也表现于称呼中。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以家庭为核心向外扩展所建立的社会关系,必然回形成社会的差序结构。
与社在这种中国特有的家庭一社会结构中,亲属关系的重要性按照秩序井然的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来排列……家庭会的联系完全以家庭与家庭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宗族有宗法,尊卑有序,等级森严。
”(田惠刚,1998:222)汉语称谓中直系血亲的称谓十分复杂和严格。
古代有五种“六亲”之说。
“1、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2.父、子、兄、弟、妇。
(《周易·家人》3.父、子、兄、弟、妻、子。
(《汉书·贾谊传》)”4.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贾谊《新书·六术》)……等”(田惠刚,1998:225)现代一般只有第三种,即:“父、子、兄、弟、妻、子”。
所以,古代有“六亲不认、株连九族”之说。
古时候,信奉宗教及其普遍,所以有的姓氏反映出宗教色彩,华人有“佛/佛图”等姓,皆因先人习佛图之教,所以以此为姓。
佛图为梵文/Buddha的音译,现已借用英语词,意为“佛,如来佛”,而中国宗教中的佛教与道教,特别是自汉代从印度传人中国的佛教,对中国的思想和人名文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佛教宣扬的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等思想渗透人心,人们甚至在姓名中也表示出对佛的虔诚。
如:隋末武将有宋金刚,唐代武后手下有高力士,晋到隋朝,名和字全部用佛教人名或术语的数不胜数,如:“悉达、菩提、菩萨、弥陀、文殊、师利、普贤、药王、罗侯、目连、须拔、须达、舍利、提婆、修罗、夜叉、罗刹、伽陀、沙罗、沙门、三藏、三宝”等(杨泳江,1998:202)道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宣掦“清静无为”,“逍遥自在”,“绝仁弃义”等思想。
道教文化为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美术音乐等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素材,同时也影响到中国的人名文化,如:“人们多以丹、黄、庄、道、道德、全真、正一、本、元、玄、一、得一、天师、清静、仙、紫、斋、观、道台、”等有关道教的字或词取名(杨泳江,1998:203)。
[!--empirenews.page--] 1.2西方宗教信仰人名:从研究中发现,人们在大量称谓中都应用了隐喻、换喻、提喻等形式。
我们人类社会的名字就是在长期的生活斗争经历中所获得的。
如:美国新奥尔良原是一个法国城市,许多人名、地名都是法国、西班牙的命名,许多建筑物也是以法语命名的。
由于西方国家许多人都相信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信仰,英语中的所谓“教名”,也叫“洗礼名”。
这个词在法语中称为“Nom de Bapteme”。
欧美各国有姓基督(Christ),圣经(Bible),教皇(Pope)等以宗教名命名的。
英语名字中的Elizabeth的隐含意为(神的誓言),丹斯为(酒神之子),John为(神的恩赐),Mike为(神之宠)”等(杨,1998:203),这些名字来自宗教或希伯莱语,即来自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以及古西腊、古代罗马神话或者其它宗教里的人名。
如:男子叫“John,Adam,Jacob,David,Paul,Peter,Daniel”,女子叫“Susan,Mary,Elizabeth,Eva,”等的较多。
这也是为什么英语里重名特多的缘故。
因此英语有James,Peter,Diana(等取自《圣经》中人物名为姓者;还有那些圣徒在姓前加ST(stunt之略),如ST.Leger(圣莱杰),(圣莫尔),(圣路易士)等如此形形色色的姓,这些人名足以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宗教的某种信仰与神往。
不少英语国家名字来自于希腊或罗马神话,如:(1)、Alex-tinder(阿里山大)——源于希腊语,意为“男人的保护神”,取自希腊神话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王子的尊称。
(2)、Diana(黛安娜)源于拉丁语,取自罗马神话中月亮与狩猎女神的名字。
(3)、Hector(赫克托)源于希腊语,意为“保护者”取自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名。
(4)、Helen(海伦)源于希腊语Helios(太阳),转义为“灿烂的”;取自希腊神话,以美著称,她引起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故而有“Hden Of Beauty”(美人祸水)一说。
(5)、Irene(艾琳)源于希腊语,意为“和平”;取自希腊神话,和平女神。
(6)、Ulysses(尤里西斯)源于拉丁语,意为“愤怒的”,取自罗马神话中的英雄。
英语中还有许多源于希腊语与拉丁语的,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人名,如:Alice(艾丽斯),源于希腊语,意为“真理”。
Katherine,源于希腊语,意为“纯洁之人”。
Jewel,源于拉丁语,意为“宝石”Susan(苏珊)源于希伯来语,意为“百石花”等(1998:362,363)根据认知科学中的范畴学理论以及隐语理论的构思法,以上宗教命名法也是中西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所归纳出来的。
束定芳先生在他撰写的隐喻学研究中谈到:“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之一。
人们通过对不同事物的相似性的比较而认识事物的特征。
尤其是创造相似性的隐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为人们了解某一事物提供了新的角度。
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也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束,2000:99)宗教命名就是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所生活的世界,研究中西方文化更是让我们与世界同步,让我们更了解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
二、英语民族宗教命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的一大部分居民都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他们的名字大多与英国人的名字相似,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考究一些英国命名。
英国人的祖先是五世纪左右由欧洲大陆的滨海地带移居不列颠岛。
英国民族根据《圣经》中的人物取名已成惯例;人们依此为荣。
如以下命名:1、“Adam”(亚当)《圣经》故事中的人类社会始祖。
源于希伯莱语,隐含义为“出自红土”。
2、“David”《旧约》中的人物,伯利恒人耶西之第八子,因杀死巨人歌利亚而著名,系古以色列第一任国王。
该名源于希伯莱语,意为“可爱的”。
3、“Jacob”(雅各布),《旧约》中的人物,系耶稣12名使徒之一。
4、“Paul”(保罗),《新约》中的人物;耶稣死后传播新法,名扬四海。
5、“Eva”(伊娃)即夏娃,亚当之妻。
来源于希伯莱语,意味着“生命”。
6、“Peter”(彼得),《新约》中的人物;又名西门,是耶稣12名师徒中的第一名,以善于体会耶稣的意图而著名;该名源于希腊语“石头”。
(田,1998:362)而圣经中“Judas,Nero”等叛徒、暴君的名字则没有人愿意用。
由于英美国家使用教名取名的较多,故重名现象相当普遍。
[!--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三、汉英姓名宗法及宗教观念比较中华民族由于悠久的宗法观念,汉族人名的宗法色彩非常浓厚,又因这一民族比较含蓄,其中隐喻、转喻的命名比比皆是。
汉族人名有所谓族名,如笔者母亲出生地安徽望江县有一“方上村”,全村除外乡人外,都姓“方”。
福建省某一乡村解放前一农民大户人家有四百多口人,连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实行配给制,姓名也是家族式的宗法命名。
《红楼梦》里贾、王、薛、史都是金陵城里的四大家族,每家势力都极大,连新来的官也必须拜见并巴结他们,否则轻则丢官,重则丢掉性命。
“族名既是宗教结构次序的形象观照,也是社会交往时的识别表征,还是宗教结构次序的形象观照。
”(田,1998:416)如:《红楼梦》中贾氏子孙有文字辈(贾赫、贾政、贾敏等),草字辈有(贾兰、贾蓉、贾蔷等),玉字辈有(宝玉、贾琏、贾环、贾珠等)。
汉族的某些人名常常从内容上体现出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
如:“继祖、绍祖、光祖、耀祖、显祖、述祖、敬先、耀宗、”等名字的语用现象表示出中国人敬宗延嗣的传统观念。
又如:中国人名中常出现“孟德、信德、礼德、敬德、爱德、帮德、宗德、宗仁、自忠、克检、忠良、忠义、忠信”等表示民族风格与美德的隐含意义,这些美德表示了中国人“温良、仁义,忠贞、忠孝、诚信、贤良、方正、节俭”等优良品德。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幼有序”的国家,“有一些特殊的排行字,如:伯(孟)、仲、叔、季、稚、幼等,从周代以来沿用至今,用以区分长幼次序。
例如周末有名的伯夷、叔齐两兄弟,观其名可知是老大、老三;孔子、字仲尼,当是老二;东汉班彪二子班固、班超的字分别为孟坚、仲升;三国孙策、孙权两兄弟的字分别为伯符、仲谋;先秦故事中的孟姜女等,都使用这些排行字。
”(王国安,2003:31-32),以上称谓现象,我们可知,中国的人名文化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亦非常讲究的。
而西方国家宗教出现以后,取名开始成为一种重大的宗教文化仪式。
因此,其取名时的宗教色彩相当浓厚,按照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义,孩子出生后要行洗礼,并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
以前对小孩命名的人必须是牧师。
后是父母亲,而现代人连亲戚好友也可为小孩命名了。
而虔诚的教徒家庭中,仍很重视请牧师命名仪式。
无论是否受洗礼,大多数孩子的名字一般用教名,这反映出宗教信仰在西方国家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用教名为婴儿取名是父母对子女、对家庭的未来表达良好祝愿并寄托殷切希望的一种传统习俗;所以,尽管重名现象严重,仍然乐于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