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高考知识点解读:1、概括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1)开始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
将奴隶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除强调“仁义”和“王道”外,又提出“舟水”说,并且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礼法并施”的主张。
这样将儒家思想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遭受重创: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开始复兴:隋唐时期,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7)继续发展:宋明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理学。
(8)遭遇批判: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2、“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主要派别及主要代表人、影响。
3、注意点:(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孔子和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着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孟子、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3)当时流行最广的两大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4)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
(5)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赢政所采用,主要是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迎合了赢政的需要。
(6)法家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8)“百家争鸣”阶级基础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3.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
恶 道 无为而治
庄子
韩非子
大一统专制
思想解放
归纳拓展分析孔子政治思想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中,“仁”的思想,对于 缓和阶级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
所提倡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
代同步的精神。“礼”的思想主要是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 “克己复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 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的 法家 战国的 作是相对的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迎合了建立
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墨家 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的墨子
影响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运动。②中国学术文化、思
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答案:春秋战国 士 仁 有教无类 仁政 性本善 仁义 人之性
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
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春秋时期老子创立道教。
错误。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是东汉时期创立的,是道家学
说和神仙方术相结合形成的。 4.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本质上都是一种 思想专制。 正确。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本质上都是
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
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思想专制。
核心理解深化 ◎拓展升华思维的加油站◎
要点一
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及地位
1.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化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并步入正常
轨道时,宜用儒家思想。
【新】海南省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三 文化成长历程 第1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
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____[时空坐标__单元概览]____考点1|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应学生用书第198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1)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思想文化上:私人讲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
2.流派:主要有道家、法家、墨家、儒家等流派。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影响(1)思想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2)文化上: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早期儒学的形成1.道家(1)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都在不停地运动。
(2)庄子: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1)代表:韩非子。
(2)主张: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3.墨家(1)代表:墨子。
(2)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等。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史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
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
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史料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
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
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9“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
(2)儒、道、法各家彼此吸收、融合,共同构筑了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思想。
2.现实意义 (1)儒家的“仁政”。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 系、 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 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 有借鉴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 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 保意识, 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道家思想构 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史料解读:由①可知韩非子的治国思想是严刑峻法。
史料三反映出韩非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归纳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的三种主要治国思想 (1)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 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 产。 (2)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 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 (3)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 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 家。
5.韩非子的“法治”和现在的“依法治国”一样吗? 试 答
提示:否。韩非子的“法治”不是“依法治国”,而是 君主利用刑律镇压人民、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6.儒、法、道、墨四家的思想主张有哪些相互对立的观 点? 试 答
提示:(1)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 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 在人性上,孟子主张 “ 性本善 ” ;荀子主张 “ 性本 恶 ”。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 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天与人,不相胜”。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 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必考部分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单元检测:(十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含解析
单元检测(十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这表明他主张()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解析:选B材料中“士之仕也”表明知识分子应重视仕而非耕,故A项错误;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与材料中“士之仕也”“士之失位”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孟子关注重点是“士”,没有涉及分封制与民本意识,故C、D两项错误。
2.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思想属于()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解析:选B该思想反对“大国之攻小国”,主张非攻;反对“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主张兼爱,故B项正确。
3.“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应该出自()A.《论语》B.《道德经》C.《孟子》D.《韩非子》解析:选D由材料“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得知,作者主张严刑峻法,反对实行“仁政”。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与材料观点相符,故D项正确。
4.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
……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解析:选C墨家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墨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
5.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课件
[复习对策] 一、多元史观认识百家思想主张
1.唯物史观角度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 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2)从阶级史观看,孔子、老子、庄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 动者群体的利益,其他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
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 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
火药 唐代: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三、古代农耕科技没有及时转化为近代科技的五大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本专题文化和科技均属于高频考点,在古代史选择题中占到一半(3到4题)。强调
对书本知识的精读和细读,注意对思想文化概念理解的同时要求注意时空的把握。
同时要求强化对具体细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牛皮,促进了
欧洲文化的发展 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
印刷 隋唐:雕版印刷术 术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战国:司南
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
会的进步
指南
针
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 13世纪传入西欧 航海 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
二、传统儒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1.具有和谐意识。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全国通用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
考向4 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汉代的法律与儒家伦理 (2018·重庆一模,25)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 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 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 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经朱熹、王守仁等人汲取佛、道的精华,儒学完成
儒家思
宋明儒学处
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体现了唯心主义的
想正统
于转型和成
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
地位依
熟时期
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儒家思想走向了极端,
然如故
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传统儒学遭到 明清之际的批
怀疑,但未动 判继承
摇正统地位
必修第三册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科技文化
专题综合提升
知识结构
内容索引
知识线索纵横 热考命题聚焦
知识线索纵横
主线一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历程
地位
原因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 春秋战国儒学创 儒家思想受到 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 立和发展时期 统治者的冷落 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
条件
级力量
壮大
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受到 欧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
条件 封建制度束缚
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
明清之际理学和心学成为官方哲
思想
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
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
条件
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课件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15-
4.(2014海南单科,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 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B( )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解析: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材 料“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 项正确;材料“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东汉时并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 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而非儒家独尊 地位的动摇,故D项错误。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18-
7.(2014课标全国Ⅰ,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 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D ) A.本质是善 C.非善非恶
B.本质为恶 D.本善习远
解析:“人性本善”是孟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不符,故A项错误;“人性本恶”是荀子的思想,与题干“基于对人性 的新认识”不符,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性善 论,并对其加以发挥,主张本善习远,因此需要“存天理,灭人欲”,故 C项错误,D项正确。
Ⅰ卷
2017 年
Ⅱ卷
Ⅲ卷
Ⅰ卷 2016 年 Ⅱ卷
Ⅲ卷
全国卷考点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 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 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 儒学思想
24.汉代 崇尚儒学
-9-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试题 年份
Ⅰ卷 2015 年
Ⅱ卷
全国卷考点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 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 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 儒学思想
-16-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单元高效整合解析版
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纵向梳理]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1.(2018·江苏四市一模)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反映出董仲舒( ) A.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A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没有涉及道家、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的是君权神授,故C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将“德治”思想提升到天意的高度,故D项错误。
]二、儒家思想特点及现代价值1.特点(1)注重道德修养: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等。
(2)注重血亲人伦: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3)注重民本思想: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注重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等。
(5)注重现实社会:关注现实政治、伦理生活、具有理性精神。
(6)注重群体意识:重视并积极维护群体秩序与和谐,个人服从群体。
(7)注重开放意识:外儒内法、宋明理学(三教合流),具有很强适应性。
2.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对点训练]2.(2016·海南高考)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
第五页,共40页。
(三)中外关联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 起源的异同
第六页,共40页。
第七页,共40页。
02史学(shǐxué)前沿 百 家争鸣
第八页,共40页。
1 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不同看法 究竟什么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 种不同的看法: (1)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教材取该观 点。 (2)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 “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 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 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
选出关键词
提炼主题
由①②③得出
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由④⑤⑥得出
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由⑦⑧⑨得出
外交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步骤三:根据确定的主题选出三个关键词,再补充一个
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
第三十六页,共40页。
例如,以“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为例,符合条件的 关键词有美国 1787 年宪法、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任选一个。
欧洲的工业化
由②得出
“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 义大
由③得出
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第二十六页,共40页。
步骤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第二步观点的原因, 即“为什么”。
步骤四:结合上述分析,调动所学知识,指出帕特里克·奥 布莱恩的观点是片面的,应坚持全球史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第二十七页,共40页。
[答案] 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 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 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高二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1911整理)
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构建基本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要注意把古代思想家的主张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分 析评价;三要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体会古代思想文化成 果的现实意义;四要注意阅读相关著作,扩大知识面。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 成
; 公司起名 https:/// 公司起名
人教版·历史·必修 3中国传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透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本单元主要探索 了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演变,并对导致这种演变的社会背景进行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走向崩溃,封建 社会逐渐形成。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 了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 形成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 响。在秦汉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加强的背景下,儒学因顺应维护社 会秩序需要而取得独尊地位,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汉唐时期因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促进了理学 在宋代的形成和发展。明代的王守仁进而强调内心“良知”的发 掘,形成了儒学发展史上继宋代之后又一次重大变革。明朝中后 期新经济因素萌发与明王朝的崩溃,孕育了批判君主专制、倡导
;
拜太学博士 多有不好欢兴 初 复引为主簿 恭杖节受之 咸称神勇 频被案劾 盛行于时 ’郭璞云 追增国封 人吏怀之 "大人未见 脂韦便辟导其诚 荣辱定其一言 悉订私马 年百二十卒 天下蚩蚩 性仁恕 故以铁代之尔 简文乃选精兵以卫宫内 一夜梦数百人拜谢而去 字文明 招隐逸 具观修 意 显棣华之微旨 失田者与粮种 乃伪云士反 清白其优乎 不图小人固陋 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 入直西省 天下称其悌 以为"过于董生 因求改封 活三千余人 元帝遣与相闻 出为南海太守 《东南谱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教案:模块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含解析 精品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
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24讲 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轻巧识记——1.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2.“百家争鸣”儒学成为正统,1.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
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C.活字印刷广泛采用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解析:选A由题目中表格信息儒家“支派”占有103,作品“篇数”是3 123,明显高于其他各派别,这说明汉代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选A项。
2.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解析:选C孔子的“仁”“为政以德”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C项正确。
3.“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
”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A.以德治国,反对刑罚B.以法治国,厉行赏罚C.无为而治,崇尚自然D.兼爱非攻,提倡节俭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其代表的是法家思想,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厉行赏罚,故B项正确;A项是儒家思想;C项是道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
4.《列子·黄帝》记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
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黄帝既寤,悟然自得。
”材料中黄帝所悟出的治国之道是()A.无为而治B.以德治民C.非攻尚贤D.以法治国解析:选A由材料中“……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1宋明理学课件新人教版
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 朱子学 ”学派。
第六页,共34页。
二、陆王心学 1.形成背景 (1)明中期后,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 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 整治人生 ,才能挽救统治。 2.思想主张
第七页,共34页。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三教合一”是不是三教合并呢? 试答
提示:“三教合一”不是简单的三教合并,儒、道、 佛在中华文化的体系里是不断从对抗、排斥到互相融合, 而又独立并存的,故“三教合一”是指将儒家的纲常伦理, 佛教的劫变、来世观念,道教的修炼理论和方法融合在一 起,而不是“合并”。
第二十八页,共34页。
1.[2017·华中师大测评]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 庭教育模式兴盛。王租要求子孙“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 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 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 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 )
A.儒家思想日益衰落 B.“贵儒”又“尊道” C.传统文化走向断裂 D.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第三十二页,共34页。
3.[2018·石家庄模拟]东汉末年,关羽是一个带兵的将 领,刚傲而缺乏处世的谨慎周详,他不顾利害让自己两面受 敌,最后弄得战败授首。千年之后的宋朝,关公被中国人奉 为战神、财神,戏曲脸谱中特具枣红色。这反映了( )
A.儒学的神学化、宗教化 B.戏曲可以体现真实的历史 C.理学的社会化、世俗化 D.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
第二十五页,共34页。
2.[2013·全国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 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 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分类汇编11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分类汇编一、单选题1.(2019•全国ni)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答案】D【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分析】儒家思想强调的是礼义廉耻,端庄娴雅。
材料中注重对佛像服饰的修饰体现的是佛教在传入过程中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
经济发展水平与佛像服饰变化无关,A选项排除。
绘画技术与佛像造型和服饰变化无关,B选项排除。
政治权力干预佛教发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汉代儒学发展的准确把握,由材料中佛像的裸体到服饰整齐可知体现佛教受到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
2. (2019・全国H)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考点】宋明理学【解析】【分析】〃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意思是春夏秋冬四时,也都有各自的美好时光与特殊盛景,这些都需要人去品味。
〃道通天地有形外〃指的是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务,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体现的是人与万物皆同理,B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作者享受自然的人生态度,A选项排除。
材料体现的是作者享受自然的人生态度,C选项排除。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程朱理学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3. (2019・全国II)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1宋明理学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5.[2017·湖南衡阳模拟]有学者认为:朱熹生活的南宋 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 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 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针对当时朝 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 即要求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这说明程朱 理学( )
A.否定了孔子思想至高无上 B.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强调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动摇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 王阳明认为:学贵在合乎本心,与本心不一致, 即便是孔子的言论,也不能认同;与本心一致,即便是庸常 之人所说,也不能否定。由此可见,王阳明并不认为孔子思 想是至高无上的,也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 A 项正确, C 项错误。B、D 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
A.主张恢复察举制度 B.反对礼教虚伪僵化 C.重申儒家伦理道德 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司马光不可 能主张恢复西汉时期的察举制,故 A 项错误;材料反对“进 士专尚属辞,不本经术”,不是反对礼教虚伪僵化,故 B 项错误;司马光认为,隋唐以来的进士科使得儒生“专尚属 辞,不本经术”,明经科“止于诵书,不识义理”,即科举 考试只让儒生懂得辞藻华章、经文词句,而对其中所蕴含的 儒家义理,却毫无所知,导致“儒雅之风日益颓坏”,儒生 日益浅薄。因此有识之士主张应重申儒家伦理道德,注重儒 家经典的内在义理,故 C 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想是明清时 期三大思想家提出的,故 D 项错误。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不 是冲击,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父母恩重经》的内容, 不能据此得出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故 B 项错 误;材料信息反映佛教文化的传入适应中国传统,不是二者 的合流,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40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人教版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 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 儒思想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 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 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017·河南开封模拟]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 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 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 )
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
解析 题干中“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 人也”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 D 项正确。
3.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有哪些? 试答
提示:(1)新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封建统治者 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2)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3)社会的发展,要求新的思想。
4.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试答
提示:(1)政治:设中朝加强君权,颁行“推恩令”解 决王国问题。
(2)经济:盐、铁官营,重农抑商。 (3)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该摒弃;“五 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 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综合点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 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 面,削弱和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 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 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 教有一定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厘清目标与途径。
目标 限制性条件
途径
评述 帕特里克·奥布莱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
恩的观点
学知识
步骤二:套用模板分析材料,得出材料观点是什么。
划分材料层次
概括关键信息
由①得出
欧洲的工业化
由②得出
步骤四:联系所学知识,根据要求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说 明。
要求
阐释说明
主题立意明 任选一个步骤二中提炼的主题
确
关键词选择 关键词要对应准确,补充的关键词要
准确
符合本主题
文字说明逻 注意关键词之间的内在联系
辑清晰
史论结合
要运用相关史实,并注意历史概念、 历史名词等的准确表述
[答案] 以法治文明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与借鉴为例。
(3)仁和礼二者在孔子那里是一对范畴,仁和礼共同构成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4)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中庸。认为孔子思想是一 个复杂的整体,但被中庸所制驭着。
(5)认为孔子思想的模糊性与庞杂性,很难用单一的核心 来概括。
2 学术界对董仲舒的不同评价 (1)观点 1:董仲舒的一生是治经著述、改造儒学、实践 儒学的一生。董仲舒的理论和实践活动,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因而巩固和加强了以刘氏皇帝为核 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 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 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都具有不容忽 视的重大意义。据此即可论定,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 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有建树
的成果,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法国 1875 年宪法汲取
了启蒙思想和英美等国法律的成果,最终确立了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政体
再见
“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 义大
由③得出
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步骤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第二步观点的原因, 即“为什么”。
步骤四:结合上述分析,调动所学知识,指出帕特里克·奥 布莱恩的观点是片面的,应坚持全球史观,全面地分析问题。
[答案] 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 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 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厘清目标与途径。
目标
限制性条件
途径
选出三个关键词;再 从“文明的发展 提炼一个
补充一个符合该主 与借鉴”的某个 主题并简
题的关键词;运用这 侧面;运用这 4 个 要阐释
4 个关键词进行阐释 关键词
步骤二: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
选出关键词
提炼主题
由①②③得出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 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 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 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 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主题
法治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关键词
拿破仑颁布《民法典》、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法国 1875 年宪法
添加的关 键词
美国 1787 年宪法
美国 1787 年宪法吸取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建
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共和政体。拿破仑的《民法典》继承
发展了古代罗马法的精髓,确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法律
简要阐释 规范。亚历山大二世司法改革学习和借鉴欧洲大陆法系
3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 (1)观点 1: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存在的。 ①翦伯赞认为,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以后,诸子百家的学说就被当作邪辟之说受 到抑压,而儒家学说则被当作天经地义的真理提升到一尊的 地位。
②《中国通史纲要》写道:“武帝即位不久,董仲舒提 出了一个在理论上维护‘大一统’的任务,就是要求树立为 封建专制政权服务的思想体系。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推崇 儒术,罢黜儒家以外的学派,只有通晓儒学的人才能做官。 从此,儒家经典逐渐成为学者们的主要教材,儒家学说成为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评价:通过责任制内阁的建立、1832 年议会改革、实行 两党制等逐步完善代议制,使民众获得一定的政治权利;通 过立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英国改 革成为西方各国改革的样板,但与建立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 还有一定的距离。
[例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的发展与借鉴
阅读上表,从“文明的发展与借鉴”的某个侧面,选出 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 词。运用这 4 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 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③张传玺指出,西汉前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亦很活跃, 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即位,董仲舒就 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基本上采 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 思想”。(翦伯赞、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 出版社 1980 年版)
(2)观点 2: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存在的。 郭志坤认为:汉武帝的“独尊儒术”采取了“综合的办 法”“吸收了各种学派的思想,甚至包括对立派的思想中的 有用的东西,收罗进‘儒术’这个思想体系之中,然后要人 们去‘独尊’,同时,对于思想上的各派别,既不‘焚’, 也不‘坑’,而是让其存在”。董仲舒“所鼓吹的儒术跟原 始的儒家思想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已经糅 合了各家各派的主张,成了‘博采百家,自成一体’的思想 体系,它兼顾了各方,顺乎时务,也就成为封建统治者得心
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教育家。以上这都是值 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 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 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 特别是到封建社会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 方面。(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例 2] 民主改革与发展经济事关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 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英国改革简表
——摘编自特里维廉《英格兰史》
根据材料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 价英国的改革。
[解题突破] 步骤一:整理设问,厘清目标与途径。
目标
限制性条件
途径
评价英国 改革
简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 所学知识
应手的思想统治工具”。“董仲舒所提的‘罢黜百家’的建 议,被汉武帝采纳了,但实际上‘百家’并没有罢黜。相反, 汉武帝的指导思想是博采百家,运用各家各派学说的长处, 加以综合利用”,即“汉武帝所独尊的儒术,实际上是一套 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各家各派思 想的封建专制理论”。(郭志坤《评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光明日报》1980 年 6 月 10 日)
4 关于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学术界的权威看法是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 的《宋明理学史》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封建社会后期, 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地 位;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锐,这些 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 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 所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治思想。”
03学科素养培优
——非选择题之评价、评述类设问
[例 1]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 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①,“世界视野”对于 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②。对于 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 的作用微不足道③。
(2)还有学者认为,理学的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 关或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在政治上, 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 上层统治者极度荒淫,“三冗”问题严重等;在思想上,大 力宣扬文治,学术上主张儒、释、道合流,思想禁锢等。
5 关于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的学术争议 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主要有两种意见。 (1)肯定说。侯外庐认为,李贽的思想具有封建叛逆者的 鲜明性格,他在不少文章中对儒家的经典和道学进行了批 判。李贽以人的物质生活作为道德观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 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世,从而打击了道家的正统地位。 (2)否定说。华山认为李贽是一个反道学的战士,但是 “他反对的是假道学不是真道学,对于真道学他是竭力赞扬 的,所以他反对道学不等于反封建”。陈曼平、张克认为, “李贽的政治思想不是别的,正是传统的儒家政治观”。
必考部分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演变
单元整合 备考提能
知识整合/百家争鸣/素养培优
01单元知识整合
(一)宏观体系构建
(二)专题知识总结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地位及原因
(三)中外关联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 起源的异同
02史学前沿 百家争鸣
1 学术界关于孔子思想体系核心的不同看法 究竟什么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目前学术界还存在几 种不同的看法: (1)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教材取该观 点。 (2)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把孔子的学说概括为 “礼学”。一般说来,凡是肯定孔子积极作用较多的,都主 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而对孔子否定较多的,则多强 调礼是他思想体系的核心。
(2)观点 2:董仲舒的哲学思想比其前辈的哲学思想,在 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问题上,不仅没有提供什么新的东西, 而且还使人的认识更远地背离了客观真理。因此对董仲舒的 哲学思想,基本上应持否定态度。董仲舒思想在中国历史上 长期发生重大影响,主要原因是他编造了一套“三纲五常” 封建伦理规范,高度集中地反映了整个地主阶级的根本利 益,以致尽管各个封建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它们却 都直接间接,或明或暗地为“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永 恒性”作论证。(于首奎《西汉哲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