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规范练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索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索世界的本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别 质 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
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 联系
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
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特别提醒:全面认识相对静止: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 动。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 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新研究成果:当人类睡着后,血液会周期性地流出大脑,脑脊液随即进
入,对大脑里β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副产品进行清除。这也能解释为什么
人一觉醒来,会感到头脑清爽,而熬夜、失眠则让人头脑昏沉。该研究
成果表明
( A)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物质世界按其固有的规
律运动变化着 ③人的感觉究其本质也是一种客观实在 ④科学研究的
的关系
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四个概念: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
物质、运动、 遍的,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要遵循
静止、规律 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 考点梳理·固基础
考点剖析 (一)物质和运动 1.哲学的物质概念 (1)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___人__类__社__会___也具有客观的物 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客__观__实__在__性___。
( D)
A.物质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界
B.不同的事物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自然界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 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 物质 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 的 物质 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 社会 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 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第四页,共23页。
第六页,共23页。
3.要把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辩证唯物主义的 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 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具体的关系。我们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 质形态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 替物质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缺 陷就是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因而其认识是简单化的、肤 浅的。
②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④人的意志不能影响和决定社会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C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构成要素都具有客
观性,故①②③正确。人的意志虽然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但对其还是有影响的,④是错误的。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解析:C A 项明显错误,人与自然完全可以做到和谐相处;
B 项错误,人们可以改造自然;C 项符合题意,应选;D 项
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第二十页,共23页。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
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这是因为
()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 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在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 _生__产__方__式__。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高考总复习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同步教学课件) 课标人教版必修4

高考总复习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同步教学课件) 课标人教版必修4
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选C;ABD观点错误。
【答案】
C
【变式训练】
(2008上海卷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
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 B. C.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解析】“……无不改……无不积……无不变迁……无不移易”说明了
2.
点评
并不矛盾。前者是指世界上的一起事物都存在千差万别、千变万化 的物质形态和现象。但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是物质而不是精神,这就是世
界的统一性。
【高考题例】
(2009山东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
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所谓“能为人的意志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
人们所反映、所认识。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 在方式是运动。
【误区警示】
1. 点评
物质是从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物质与物质的
具体形态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多数与少
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认为“物质是万事万物之和”,实际上是把物质与 各种物质的具体形态看作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考点分析】
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再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规律就是事 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 最后,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 逝的联系。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2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2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 3.运动与静止
运动 静止 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根本性质 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 含 宇宙间一切事物、现 __________ 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 区 义 象的变化和过程 某种特殊的运动 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________________ 别 无条件 的、______ 永恒 性 ________ 有条件 的、_______ 暂时 的和_______ 相对 的 __________ 绝对 的 质 的和_______ 相对静止 的统一 ①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__________ 形而上学 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 联系 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__________ 相对主义 和诡辩论 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__________

• • • •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初印象容易长期在记忆中占支配地位 ;近因效应是指事物给人的最后印象在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人可 能会因近因效应突然改变对该事物的原有看法。以下从哲学角度 对这两种心理效应的评价合理的是( C ) ①首因效应忽视了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②近因效应忽视了事物是绝对静止的 ③二者都不懂得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二者都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 2.什么是运动 •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过程。 •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宏观物体是机 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 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 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 本不存在的。
• 2.物质的固有属性和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一回事吗? • 提示:(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是说物质的本 质,这个唯一特性是在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中规定的,是相 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 •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这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 或者说“客观存在”本身的属性,它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 属性而言的。 • 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永恒的,因而它的存在和发 生作用是无条件的。这一观点对吗? • 提示: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随着条件的变 化,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课件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问题探究|
(1)宇宙的颜色逐渐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宇宙的颜色从苍绿色逐渐过渡为现在的米黄色,还将逐渐
发生变化,是如何体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 提示:(1)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
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宇宙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
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
变。这说明( )
A.只有保持性质的稳定才是事物的静止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认识和改造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特别提醒](1)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 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
(2)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 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 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栏目 导引
背规律。同时,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
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名师解惑|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规律的概念
(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
定的联系。
(2)正确理解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和
方法论要求 运动不可分。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也不能离开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时政透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时政透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 时政透视
全面开启巴黎协定实施新征程
【热点聚焦】
2018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顺利闭 幕。大会如期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通过了一揽 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成果,全面落实了《巴黎协定》各项 条款要求。大会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会场内设立了“中国 角”,举行了25场边会,主题涉及低碳发展、碳市场、可再生 能源、南南合作、气候投融资、森林碳汇、地方企业气候行动 等领域,全面、立体地对外宣传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行动与成就,展现了积极推进全球生态 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
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Hale Waihona Puke 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通过改变治沙方式,促进荒漠化治理,体现了① ④;材料没有体现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②不符合题意;③ 只看到人与自然的对立,没有看到两者的统一,是片面的。
3.气候监测表明,自188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 升了0.85℃,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报告 认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在 2030年至2052年间就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气候变 化将进一步放大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气候风险并产 生各种新的风险,人类社会将置于更加不确定和更加难以控制 的气候风险之中。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 事关国际安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的重大挑 战。
【知识连线】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 律,坚持按自然界客观规律去积极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 运用规律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而为人类造 福。

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4

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4

命题点
高考命题的重点,主 要考查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 识,其中意识的能动 考向4 意 2017·课标全国卷 Ⅰ·23 作用还多次以非选择 识的能动作 2016·课标全国卷Ⅱ·23 用 2015·课标全国卷Ⅱ·39(1) 题形式出现,与规律、 物质和 实践等知识结合考查 意识 智慧备考:高考可能会延续以往的命题特点和风格,重视对意 识的能动作用的考查。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依托新的科学发现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特别是意识 的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 (2)依托动物或机器人的相关材料考查动物本能、人工智能与人 的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联系
• 2.哲学的运动概念 • (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第一,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 根本属性 的__________ 和存在方式。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 承担者 。 的_________ • 特别提醒:注意区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 • 1.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是相对于 意识而言的特性。它概括了一切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是物质绝对 的、不变的特性。 •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属 性,如可知性等而言的。因为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所以运 动属性是物质的其他属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绝对的 •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__________ ,静 相对的 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__________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 静止的统一。
实践 和认 识
(1)依托最新科学实验活动,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的分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等知识。 (2)依托科学新发现、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等。考查真理的 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考查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精练(含2019高考题)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精练(含2019高考题)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十三五”时期,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增长,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这一发展道路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可以为自然界立法B.社会发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世界具有客观的物质性解析:选D。

中国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是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性的表现,D 项正确。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它们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B两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

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

这些发现表明( )A.宇宙中并不存在统一的本质B.科学家的发现决定了宇宙间物质的形态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科学的证明D.人们可以穷尽对宇宙的认识解析:选C。

天文学家发现了许多宇宙间的物质形态,表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科学的证明,C项符合题意;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A 项说法错误;B项中“决定”说法错误;人们不能穷尽对宇宙的认识,D项说法错误。

3.目前,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一些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我国重视气候变化有关工作,是因为( )①自然界具有物质性②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③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我国重视气候变化有关工作,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因为自然界具有物质性,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不是我国重视气候变化有关工作的原因,应排除。

4.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③物质是运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江苏专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

江苏专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讲义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理知识体系明高考趋向考查内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近五年的高频考点。

材料设置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贴近生活的实例或自然科学成就、诗词古语等为背景考查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理解。

题型设计江苏卷对本课的考查以选择题居多,以体现类设问为主。

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基本知识—理清楚] 1.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原因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基本构成要素上看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意识依赖于物质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图示为:(1)物质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2)理论意义澄清错误认识1.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改造自然需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人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对自然界客观性的否定。

2.并非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都是物质现象。

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因此,二者之间不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

基础巩固训练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解析:选B 客观实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但不等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故A项错误;也不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故D项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新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必修

新人教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教案必修

核心素养术语必背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有关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树立崇高理想,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科学精神:理解物质的概念;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唯意志主义和无所作为的思想。

3.公共参与: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知识体系考点一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运动概念错误!1.什么是物质2.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

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这个实验表明世界万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

(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如何从三个方面准确把握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配套K12】[学习]2018-2019版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

【配套K12】[学习]2018-2019版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1 世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3)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试判断: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一回事。

( )提示错误。

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和总结,二者不能等同。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其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从其构成来说: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请思考: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所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提示观点错误。

人类社会的发展受自身规律的支配。

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不了社会发展的方向,改变不了由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探究点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议题:世界是神创造的吗世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呢?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对世界、宇宙有探寻,从肉眼发展到望远镜和人造卫星,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蒙昧时期的神话,古代哲人的猜测,文艺复兴以来的科学革命,直到20世纪现代宇宙学的诞生,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

(1)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说明自然界是怎样形成的?(2)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与哲学上的物质是一回事吗?为什么?答案(1)从宇宙大爆炸到演化出生命,证明了自然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上帝突然之间创造出来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课件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和发展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②从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
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
会一起产生的。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世界的物质性 (1)原理:①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 在与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②整个世界 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 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名师解惑| 1.世界的物质性原因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②宇宙间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Βιβλιοθήκη 栏目 导引思想政治 必修4
|对应训练|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
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物质有其产生、发展和灭
亡的过程 ③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
形态 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
具体的物质形态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质的稳定 ③事物在绝对运动中总是保持着某种相对静止 ④事物在其自身的运动
演变中得以生存和延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命题试解:B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学生对运动与静止、部分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等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情况。武汉方言虽然受到普通话的挤压,但是不断有新的词汇的融入,其生命 力得到延续和发展,同时这些新词汇有带有明显的武汉方言特色,③和④符合题意; 事物的表象和本质都可能变化,①排除;局部变化的积累,特别是关键的局部的变 化可能会导致事物的质变,②排除。
考点归纳突破
考点归纳突破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特点。变化不等于发展,B 项表述不准确;运动是物质 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 项错误;D 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A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腾笼 换鸟”思路,体现了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B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A错 误。C体现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D错误。
考点归纳突破
2.魔术是一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艺术,它是魔术表演者 依据科学的原理,运用特制的道具,进行的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关于魔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制造的奇幻现象是不存在的 C.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条件的利用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现象的来源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人只能认识规律,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 规律,而不能改造规律,A 项错误。奇幻现象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积极能动 的反映,B 项错误。奇幻现象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D 项错误。 答案:C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回顾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知识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回顾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知识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五个概念”:物质、意识、规律、真理和实践。 “八个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 系原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 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 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的 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体现类主观题 1.题型特点。 体现类主观题的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 词语为题眼,要求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经济、政治、文化、 哲学道理。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指材料)是 如何体现××( 指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理) 的”,二是 “××(指材料)体现了哪些××(指经济、政治、文化、哲学道 理)”。第一种设问模式的指向比较单一,在设问中明确了所要
【跟踪训练】 1.位于闽西山区的某村,是一个有着 800 多年历史、具有 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的古村落。在过去 很长时期内,该村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无人看管、自生自灭、 干部对古村落漠视、群众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资金缺乏、 旅游设施落后等问题。许多村民认为,几百年的老房子了,居 住条件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拆旧房建新居。古村落的保 护与村民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近几年,全国 兴起了古村落的抢救和保护热潮。当地政府意识到,必须本着
[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 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的变化。②认识具
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人们对古村落和传统文化的态度 的变化体现了这一点。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当地对古村落 的态度从自生自灭到主动保护的转变体现了这一点。④实践具 有社会历史性。该古村落前后遭遇,以及当地干部和村民的不 同态度,体现了人们实践的历史性和局限性。
本单元应该重点把握哪些知识精华? 本单元从唯物论与认识论两个角度阐明了世界的本原是什 么。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2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六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2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六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考部分第2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六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①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②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人类所特有)、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①客观物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首先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

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还是实践的对象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②主观能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③社会历史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

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且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实践的形式、内容、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②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③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例1] (2016年4月浙江高校选考,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到底对不对,就看大家的。

(F)[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4

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4探究世界的本质课件4
“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包含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应选①;同 时材料也包含了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故应选②;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矛
盾的观点,故不选④。 A
解析
关闭
答案
-8-
1 2 3 4 5
2.(2014· 福建)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 ) ①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② (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 一 关闭 A.①② B.③④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体现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没有体现出实践是认识 C.①④ D.②③
-14考点一 考点二
2.为什么——世界物质性的原因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 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 一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 动起了决定性作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构成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3.怎么办——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界具有客观性,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有意识处理人与自 然关系的前提,在顺应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认识、利用、改造自然。
关闭
环境污染是违背自然规律、遭受自然规律惩罚的体现,D项正确。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关键是要顺应自然规律,A项错误。向污染宣战是对现有物质
生活方式的改造,而不是根本变革,B项错误。人与自然的矛盾具有客观性,

近年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20

近年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20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难易度哲学的物质概念1、2易、中运动和物质的关系3、4中、易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5、6、9易、易、难规律的概念7、9易、难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8中一、选择题1.有人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它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也有人认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这两种认识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③哲学上的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

①② B.①③C。

②④D。

③④解析:B 本题考查对物质及物质具体形态关系的理解。

哲学上的物质是抽象出来的客观实在,因此它是永恒的,而物质具体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事物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②④错误。

2.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该诗所蕴含的哲理是()A。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

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选择题1.达尔文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还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

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为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化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现行理论认为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时产生了等量的正物质和反物质,但我们很难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质。

近期,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使其存在了0.17秒,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也是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

材料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反物质是人类意识的产物C.物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可知性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有(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漫画中父亲的做法( )①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②体现了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③忽视了运动的无条件性、永恒性和绝对性④体现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欧布里德向邻居借了一笔钱后,一直拖着不还,邻居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一个月前向你借钱的我了,你怎么能叫现在的我为过去的我还钱呢?”下列选项中与欧布里德犯了同样错误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②子非鱼,焉知鱼之乐③白马非马④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这一观点( )①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④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7.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

”仲尼曰:“生无所息。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仲尼观点相近的是( )①“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③“世间万物,变动不惊,明者因时而变”④“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三体》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2015年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想象、预见。

下列对科幻文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A.科幻文学架起了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B.科幻文学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包含谬误成分C.创作科幻文学需要遵循客观规律D.作家的审美创造是科幻文学的根本源泉9.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下列诗句中与荀子观点相近的选项是( )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C.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10.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

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发生②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③地理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④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经过近5年的考古挖掘,有2 000多年历史的海昏侯墓葬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在海昏侯墓内,出土了几千件漆木器和竹简,这一数量的确很震撼人,但同时修复的难度也很大。

为了让这些汉简“开口说话”,有关文物修复专家选取少量竹简,进行表面清洗,然后通过红外扫描还原墨痕,最后再形成合理流程加以推广。

不过,这一过程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下列对此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少量竹简的还原墨痕修复综合构成了对漆木器和竹简修复的客观规律性认识②少量竹简的还原墨痕修复包含了对其他漆木器和竹简修复的一般规律③少量竹简的还原墨痕修复寓于最终形成的合理流程之中并发挥作用④少量竹简的还原墨痕修复基础上形成的经验对漆木器和竹简修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2.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类需要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②人类利用自然就必须改造自然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与基础④尊重自然规律是人类活动成功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非选择题13.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2016年的工作重点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的精神理念,其内涵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在“品质从99%提高到99.99%”的极致追求中努力求索,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国家制造整体实力。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本然体现。

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就说过“技进乎道”。

“技”就是今天的工匠精神,就是对所做事情有追求极致的专注。

我们的祖先曾经制造出美妙绝伦的陶瓷、丝绸、青铜器等生活用品,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建造出震惊世界的故宫、天坛、长城、都江堰等伟大工程,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

还有精于解牛的“庖丁”、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等能工巧匠,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佼佼者,都无一例外地将工匠精神为我所用,发扬光大。

这就是我们对工匠精神一种很好的传承。

(1)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

(2)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请就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14.2015年12月,文化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当前我国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做出了安排和部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贫困地区是劳动力净流出地区,从而产生大量的农村留守家庭,这些家庭多由老人、妇女和幼童组成,家庭结构不完整使他们在精神文化层面拥有更强烈的需求。

但是,贫困地区面向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产品严重不足。

《规划纲要》要求将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纳入重点保障的特殊群体,要求切实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并就具体保障内容做出了十分具体的规定,比如要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配备儿童康乐设施,增加儿童课外读物,并为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之间的视频沟通提供便利”。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满足农村留守群体的文化需求问题上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

参考答案考点规范练34探究世界的本质1.A ①③都属于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自然选择说应该是生物进化的外部原因,而不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②说法错误;④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属于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A项。

2.A 欧洲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人类首次捕获到反物质,这表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B、C两项说法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项说法错误。

3.B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前两句诗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雨后荷花池塘幽静迷人的静态;后两句诗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的一种动态之美。

本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故B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

4.C 漫画中的父亲以成长中的小树为尺度来衡量孩子的身高,他只看到了孩子的身高,但没有看到小树也在不断长高,而且树的生长速度要远远快于孩子的成长,因此父亲的做法忽视了树静止的条件性和相对性,忽视了树运动的无条件性、永恒性和绝对性,①③认识正确,②认识有误;④与漫画寓意无关。

故本题答案选C项。

5.D 欧布里德犯的错误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属于不可知论。

“白马非马”只承认白马与马的个性,而不承认二者的共性,也是不可知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是不可知论,故②③符合题意;①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④是唯物主义观点,均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D项。

6.D 周敦颐的观点表明五行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看到了动与静的关系,即看到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①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观点并未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答案选D项。

7.B “生无所息”表明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故②③符合题意;①强调的是事物的相对静止,④强调的是可知论,均与仲尼的观点不符,故排除。

8.C 对科幻文学的认识属于意识的范畴。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产物。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C项表述正确;A项错误,实践架起了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B项错误,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D项明显是错误的。

9.C 荀子的观点体现了规律具有普遍性,C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了要抓住主要矛盾,B项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D项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均不符合题意。

10.C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防止灾害发生”的说法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①错误。

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防灾减灾的关键,④中“突破地质地貌的复杂条件”这个表述不科学。

之所以要“防灾减灾”,是因为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良好的地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之所以要“科学防灾减灾”,是因为地理环境是客观的,地理气候变化是有其内在规律的,这体现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③符合题意。

11.D 少量竹简的还原墨痕修复属于特殊现象,不能形成规律性认识,①错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少量竹简的还原墨痕修复包含了对其他漆木器和竹简修复的一般规律,②符合题意;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最终形成的合理流程寓于少量竹简的还原墨痕修复之中,③错误;通过少量竹简的还原墨痕修复过程总结出一般方法,能够为漆木器和竹简修复提供一般方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④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