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二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_第6课_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_word版有答案

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二选修四教学案:第二单元_第6课_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_word版有答案

清单一志向远大的玄烨少年天子1.登基康熙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他聪明好学,志向远大。

2.学习(1)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

(2)对西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制造和购置科学仪器。

[深化认知]康熙帝即位时,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欧洲封建统治已经动摇,商品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联系加强,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正孕育着危机。

清单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对内措施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1.平定“三藩”(1)原因:清初,“三藩”割据势力对国家统一构成了威胁。

(2)措施:1673年,三藩反叛,康熙帝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取得平定“三藩”的胜利。

2.收复台湾(1)原因: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使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政局不稳。

(2)过程:招抚失败后,用武力收复台湾。

(3)管理: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施行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

(4)意义①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贸易的发展以及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②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深化认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朝廷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

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拒绝了郑氏请求。

这说明康熙帝认为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单三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对外措施抗击沙俄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扰黑龙江流域,并修筑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对中国东北边境构成极大的威胁。

2.过程(1)康熙亲政后,采取“永戍黑龙江”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

(2)1685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打击了俄国军队。

3.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2单元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素材)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2单元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素材)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素材)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史学资源补充1. 康熙年间对外贸易法国汉学家杜赫德指出,在清朝康熙年间,原本闭关锁国的中国逐渐向外界开放,并维持着国内、近邻贸易以及欧洲贸易。

甚至说“全欧洲的贸易量都无法跟巨大的中国贸易量相比”。

并且形容中国的各个省就相当于欧洲的王国,他们都拿各自的特产来进行贸易,而且有了联盟保护的趋势,这种趋势占据着所有的城市。

以致于大臣们都在商业领域有自己的股份,其中有许多官员都把自己的资金委托信誉好的商人代理,以图自己的资产能在贸易往来中稳健增值。

并总结说除了那最贫苦的家庭,(中国人)都能通过各自的商业活动能轻松过上小康生活。

同时他记载了清朝市集的繁华程度和中外商家的贸易情况,称“中国商人都会在做买卖时表现的看上去很真诚,特别是同外国人做生意时;他们总是尽可能的抬高商品价格,而且他们在行销自己的商品时通常没有任何顾虑。

”清朝跟日本、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马尼拉以及欧洲也有贸易来往。

甚至中国还做转手生意,把从欧洲进口的布匹出口转销日本。

《全球通史》里亦指出,康熙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膨胀且发展快速,大量的茶叶、丝绸、棉布、瓷器和漆器经广州口岸运往欧洲销售。

2. 康熙时期的经济政策一,是废止“圈田令”,即废止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康熙在诏书上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

”二,蠲免钱粮。

康熙提出“藏富于民”的思想,在陕、云、贵、川、粤等省全国二十多个省区蠲免钱粮丁银、通赋,其中重大蠲免计32次。

并从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免天下钱粮。

下令“凡遇蠲免之年,免业主七分佃,户三分。

”使佃农也能得到好处。

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间,清政府蠲免钱粮共计545次,免除天下钱粮计银1.5亿两。

三,地丁合一。

康熙对按丁征收丁税的方法进行改革。

改革的经过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廷决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丁税额数作为定额,以后新增人丁,不收丁税。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案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案岳麓版选修4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问题导学一、康熙帝收复台湾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霄贡”。

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请回答:(1)材料一中率兵收复台湾的著名人物是谁?当时处在中国哪个王朝统治时期?(2)材料二中,郑氏的议和要求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二,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二、评价康熙皇帝活动与探究材料一帝王治天下,自由本原,不专恃险阻。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

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

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

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节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功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坚固。

——《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材料二噶尔丹者……自言受达赖封为准噶尔博硕克图汗。

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至克鲁伦河。

噶尔丹败窜,慰其部下曰:“此行非我意,乃达赖使言南征大吉,是以深入。

”——柯劭忞等《清史稿》卷五二五材料三大臣皆言藏地险远,不决进兵议。

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川、滇,若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

且贼能冲雪缒险而至,何况我军。

五十七年,命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于是蒙古汗、王、贝勒、台吉各帅所部兵,或数千、或数百,于五十九年春随大兵扈从达赖喇嘛入藏。

诏加封……第六世达赖喇嘛于九月登座……以拉藏旧臣贝子康济鼐掌前藏,台吉颇罗鼎掌后藏。

——魏源《圣武记》卷五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的长城观。

(2)据材料二,指出噶尔丹叛乱与部分西藏势力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噶尔丹言论的意图。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节《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参考学案 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节《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参考学案 岳麓版选修4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课标要求】1.概述康熙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比较康熙时代的中国和西方,分析此后的中国之所以落后西方的原因,进而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知识梳理】1.康熙岁登基,岁亲政,在位年,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统治期间,开创了的繁荣景象。

2.康熙即位时,正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变的时期,、、是摆在年轻皇帝面前的巨大问题。

3.康熙亲政后,仍好学不倦,设讲官讲解、;同时对西方的 怀有浓厚兴趣。

4.清初,影响国家统一的主要威胁来自,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采取的策略,最终取得胜利。

5.康熙决定收复台湾之初,郑氏提出的要求,但康熙依然决定武力收复台湾。

6.康熙大胆启用郑氏降将在年收复台湾,之后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设官一名,澎湖设副将一员,率兵驻守。

自此台湾隶属中央行政管辖。

7.17世纪,沙俄哥萨克远征军在中国领土上修筑了、侵略据点,对东北构成威胁。

康熙采取的方法,为抗击沙俄做准备。

8.1689年中俄签订,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问题探究问题一:“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

——玄烨请思考:三藩指哪三个势力?康熙最终怎样让他“夙夜廑念”的三藩问题?问题二:康熙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了那些努力?想一想,康熙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巨大的历史功绩,他为君之道的法宝是什么?【典题解悟】1.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1)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

(2)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近代中国落后埋下隐患。

(3)总评: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岳麓版历史选修四 第二单元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案

岳麓版历史选修四  第二单元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学案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列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

2.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二、核心概念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同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将此时期称为康乾之治。

西方传统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支持的人称这段时期为"High Qing" ,即清朝的高峰期。

不支持的人之指出此期间制度僵化,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局面无法长久。

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衰败之象逐步显露出来,而清廷社会统治和管理能力日渐衰微。

乾隆后期各种民变相继爆发,也标志着清朝开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萧条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三、必修回顾必修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自主学习【课前预习】(1)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基础。

(2)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近代中国落后埋下隐患。

(3)总评:康熙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3.试评述康熙帝。

(思考历史人物的基本评价标准,予以全面评价)(1)总评:康熙帝是清朝杰出的君主,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2)功: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叛准噶尔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①政治:智擒鳌拜、恢复开科取士,稳定朝廷秩序,缓和阶级矛盾;②经济: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促进了经济发展;③文化:提倡文教,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书籍,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交流。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Word版含解析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了解康熙帝亲政后面临的主要问题,知道少年康熙帝采取的重大举措。

识记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举措及历史作用。

掌握清朝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等史实及历史作用。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说明康熙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

一、少年天子1.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

2.在祖母严格管束下,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

[特别提醒]康熙即位时,正值世界格局的巨变时期。

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和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康熙在位61年的统治时期,中国和西方沿着不同的历史轨迹发展着,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

二、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1.平定“三藩之乱”:清初,“三藩”的割据势力威胁国家的统一。

1673年三藩举兵反叛,康熙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取得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

2.收复台湾:康熙帝于1683年用武力收复了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从此,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特别提醒]康熙平定“三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避免了国家分裂,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边疆和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抗击沙俄与中国版图的奠定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侵扰黑龙江流域,修筑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极大的威胁。

2.经过:康熙帝于1685-1686年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

3.结果: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4.对康熙帝的评价: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特别提醒]抗击沙俄的入侵,在性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2单元-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选修4学案:第2单元-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少年天子1.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

2.在祖母严格管教下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

3.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组织编纂科学书籍,制造或购置科学仪器。

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1.平定“三藩”(1)原因①清初,影响国家统一的主要威胁来自“三藩”的割据势力。

②康熙帝的雄才伟略和平定决心。

(2)结果:康熙帝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最终取得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

2.收复台湾(1)背景①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

②郑氏提出将台湾“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

③在招抚失败后,康熙帝毅然决定武力收复台湾。

(2)收复:1683年,派施琅率军收复台湾。

(3)管辖①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②在台湾设总兵官一员,澎湖设副将一员,率兵驻守。

③施行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

(4)影响①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贸易的发展以及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②从此,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抗击沙俄与中国版图的奠定1.抗击沙俄(1)背景①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侵扰黑龙江流域,在中国领土上修筑尼布楚、雅克萨等城堡作为侵略据点,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威胁。

②康熙帝亲政后,开始采取“永戍黑龙江”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

③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未果。

(2)经过:1685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

(3)结果:1689年,两国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2.历史评价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执政61年间,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康熙初年清朝面临的主要形势1.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矛盾尖锐。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学案选修4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河东教育】高中历史岳麓版学案选修4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标要求: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二、预习提纲:(一)少年皇帝1、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⑴清政府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大体结束⑵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繁重①②③④⑶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⑷辅政鳌拜专权2、康熙亲政——智擒鳌拜(二)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三藩”⑴“三藩”问题的由来⑵平定“三藩”的经过(3)试分析康熙平定三藩的历史影响。

2、收复台湾⑴措施:⑵影响:思考:如何认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收复台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3、三征噶尔丹⑴背景⑵主要战役:⑶结果影响:4、加强民族团结⑴尊崇儒家文化①表现:②影响:⑵加强与蒙、藏民族团结,尊重喇嘛教①表现:②影响: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1、背景:2、经过:(1)(2)(3)3、结果:俄国战败同清政府签定《尼布楚条约》意义:影响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康乾盛世的繁盛时代。

(四)如何评价康熙帝:★功绩:①管理边疆,巩固统一:平息“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尊重文化传统②抗击沙俄,维护主权:雅克萨反击战;划定边界③发展经济,奠定盛世:治理黄河,奖励垦荒,厉行节俭等★消极:①兴文字狱;②实行闭关政策三、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A唐太宗 B秦始皇 C康熙 D乾隆2、康熙即位时,清王朝面临的严峻形势有()①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②台湾被荷兰殖民侵略者占据③沙俄势力正在东来④东南沿海有倭寇骚扰边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青少年时期的玄烨聪明好学,志向远大,下列有关他刻苦奋斗的是()①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严格管教下,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②跟随默尔根学习骑马射箭③设讲官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为君之道④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并编纂一批科学书籍,购置科学仪器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康熙平定三藩,显示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当时他采用的军事策略是()A武力征服 B剿抚并用 C先和平谈判,然后进行武力剿灭 D和平招抚5、标志着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的历史事件是()A康熙亲政 B清中央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有效管辖台湾C康熙收复台湾 D1686年雅克萨之战6、康熙收复台湾,最深远的历史影响体现在()A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台湾从此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C有利于发展经济D促进了台湾和大陆之间友好往来7、为抗击沙俄的侵略,康熙曾两次亲赴塞外,积极为抗俄做准备,采用的方法是()A在黑龙江设立伊犁将军B和平解决东北边境 C永戍黑龙江 D一举歼灭沙俄侵略者8、我国历史上和西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是()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北京条约》9、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的跳跃是()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北京条约》10、下列属于康熙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有()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②反击侵略,签订条约③亲征朔漠,和善蒙古。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优秀教学案例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故事导入法,以康熙皇帝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康熙时期的历史背景。
2.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康熙时期的历史场景,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结合史料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逻辑思维。
4.设计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自主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3.指出历史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呼吁学生珍惜民族团结,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康熙皇帝治国策略的短文,字数不限。
2.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要求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康熙皇帝治国策略的成功之处。
3.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康熙皇帝的民族政策有哪些特点?”“这些政策对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哪些积极影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康熙皇帝在多民族国家巩固中的贡献。
2.强调康熙皇帝的治国策略对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段关于康熙皇帝的历史故事引入新课,如康熙皇帝南巡时如何体察民情、关心民生,激发学生对康熙皇帝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康熙皇帝有什么了解?”“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我国的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实现巩固的?”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利用多媒体展示康熙皇帝的画像、清朝地图等,让学生对康熙时期的历史背景有直观的认识。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习题精选第五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

这一战役( )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境降清C、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包括( )①建立新王朝政权②对边疆地区未有效控制③沙俄势力威胁边防安全④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B、是清朝军事胜利后的又一重大胜利C、用法律手段维护了领土主权D、收回了尼布楚等地的主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的这首诗写在(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B、平定“三藩叛乱”之时C、收复雅克萨之时D、收复台湾之时【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康熙帝曾说“朕生来不好仙佛”,他多次在他的宫廷教师面前“斥责了佛教和道教”,但另一方面,”康熙帝保护了喇嘛教,频繁地拜谒佛教的圣山(五台山),并且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

”康熙帝这一行动,最主要出于( )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B、争取社会政治势力的支持C、通过宗教手段控制思想言论D、对宗教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变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的措施,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定三藩之乱②统一台湾③乌兰布通战役打败噶尔丹④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关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新王朝的建立者B、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或巩固发展作出了贡献C、都捍卫和维护了国家主权D、在他们统治期间都出现了盛世景象【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第六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教学目标】
1.知道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侵略等。

2.了解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识,奠定中国的版
图。

3.学会对康熙帝进行评价
【重难点】
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

难点: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设计思路】
本课从谥号和血缘、年号和功绩、评价三个不同的角度看康熙皇帝,力求学生对康熙皇帝有全面的了解。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基本信息:爱新觉罗·玄烨 1654年康熙圣祖仁
康一看康熙:看帝王之气满蒙汉三种血缘

帝二看康熙:看帝王之业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
三看康熙:看帝王之评贡献
局限性
历史影响。

高中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第二单元《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岳麓版选修4)

了中西关系进入新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农业文明与工业文 明的冲突、封建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较量。
【角度4】► 从康熙帝对内巩固统一的意义角度分析
提示
通过康熙帝的努力,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步走
向空前的巩固和发展,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 国家统一,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反映了各族人民 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同时也说明康熙帝的实践顺应了历 史发展潮流。
熙帝面前的重大任务。
【角度2】► 从康熙帝采取的措施角度分析 提示 消灭割据势力,主要表现为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 湾;反击沙俄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崇尚儒学,延揽汉族
文士,缓和满汉民族矛盾;举行多伦会盟,加强与内外蒙
古的关系,促进民族团结。 【角度3】► 从巩固统一措施的特点角度分析
提示
将维护内部统一与反抗外来侵略结合起来。这反映
丹,控制西北;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进军台湾,设置台湾
府;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国家主权。 (任答两点即可)。
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角度1】► 从康熙帝即位时面临的形势角度分析
提示 中央与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矛盾尖锐;汉族与满洲 贵族的矛盾尚未平息;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日益激 化。因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反击外国侵略是摆在康
用:人口、耕地增加;贸易繁荣;社会安定。
拓展3
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
缔结条约;重农治河,兴修水利;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移天缩地,兴修园林;兴文重教,编撰典籍;吸纳西学,
学习科技。
——阎崇年评康熙的功绩 根据材料,列举康熙帝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方面所作的突出贡献。 答案 贡献:平定三藩之乱,维护西南稳定;三征噶尔

高中历史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岳麓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案 岳麓版选修4

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康熙帝初年面临的形势;掌握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分析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结合相关资料,学生具备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初步具备结合史料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结合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学会用表格来整理历史问题的方法;学会史论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感受他作为杰出政治家的超人的胆识与智慧,从而逐渐树立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2学情分析高二文科班的学生经过一年半历史课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研读史料、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康熙皇帝这个人物相对熟悉,具有一定的兴趣。

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阅,收集和整理感兴趣相关的资料,具有合作学习的精神。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康熙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大措施;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作用。

教学难点: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以农历甲午年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过渡】一个人能够有所作为,很大程度上同他年少时期所处的环境与所受的文化熏陶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就先从少年时期的康熙说起。

【总结】1、孝庄训教,兼学满汉2、博才多能,学贯中西3、智擒鳌拜,稳定朝政【过渡】年轻的康熙皇帝,他的江山是否已经稳固了呢?“全国虽统于一,而郑氏据台而抗之;沙俄为吾体癣之疼,漠西、漠北尚待管理。

”——《清史稿圣祖实录》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

——玄烨【动动手】请尝试在地图中标出材料中所提到名称的方位。

【设问】结合地图,你能够发现当时的康熙皇帝面临什么问题?【板书】面临问题地方割据民族关系外来入侵。

【过渡】面对内忧外患,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多民族国家。

【板书】重大举措(一)平定三藩吴三桂等封藩之后,拥兵自重……三藩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设立税卡,私行铸钱……自行选派官员。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教案岳麓版选修
五、课后作业
步步高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一、康熙面临的局面(内忧外患)
二、巩固统一措施
三、台湾
四、评价
七、教学反思
整体教学环节较完善,对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较为充足。但教学过程中讲解较多,在“措施”、“台湾”等环节上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加以学习了解,可以节省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作探究活动,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史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
重难点
1、重点:康熙在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进程中的主要功绩。
2、难点:如何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对处于历史转折点上的康熙给予客观而辩证而的历史评价。
四、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问题:
1.康熙在中原、北国、江南分别遇到什么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得以太平美满?
2.再活五百年,康熙能延续自己的太平美满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康熙的勤奋好学、文治武功中体会康熙积极进取的精神。
2.通过学习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感受他作为杰出政治家的超人的胆识与智慧,从而逐渐树立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选修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康熙帝统一措施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最终奠定。本课内容是对必修一、必修二关于明清历史的补充。
通过图示,使学生直观了解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贡献,感悟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
课堂小结
(探究材料,呼应开题)
合作探究:
1.再活五百年,康熙能不能延续自己的太平美满
2.评价康熙。
1.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解读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2.6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4岳麓版选修4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2.6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4岳麓版选修4

的哪些门类比较感兴趣,他是如何学习和运用西学 的?阅读课本30页“阅读与思考”,康熙帝在学 习西方科技时的局限性? 代数、几何、测量、天文、机械、解刨学。张诚、 徐日升、白晋、安多等传教士几乎每天进宫讲解。 没有形成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的政策,也没有形成为 一种制度,造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重要原因 之一。
B
《尼布楚条约》与近代史上清政府签订的其他条约


相比,不同点是 A.清政府在战争中失败 B.签约双方平等协商 C.赔款求和 D.都是不平等条约
D
下列各项中,属于封建国家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性


质的是( ) A.商朝末年牧野之战 B.辽宋夏金蒙之间的争战 C.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斗争 D.康熙对蒙古贵族噶尓丹的战争
内部文件,请勿外传
5.西南:册封五世班禅(1713年)
识读教材第29页《清朝疆域图(1820年)》,它与中国今天的行政 区划在疆域面积上有什么区别?
北部边界的变动
那年,康熙帝

丧父、登极——那年,康熙帝8岁。
丧母——那年,康熙帝10岁。
亲政——那年,康熙帝14岁。 智擒鳌拜——那年,康熙帝16岁。
问题:鸦片战争前,中俄东段边界是通过什么条约
确定的?请根据教材第29页的地图说出中俄东段 边界的分界线。 通过《尼布楚条约》确定。以外兴安岭和格尔比齐 河、额尔古纳河为界,但没有确定外兴安岭和乌第 河之间地区的归属。
4.西北:平定噶(ga)尔丹叛乱(1690年、 1696年、1697年)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问题
歌曲 “向天再借五百年”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康熙王朝》
康,安宁; 熙,兴盛——取万民 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单一志向远大的玄烨少年天子1.登基康熙帝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于1654年,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他聪明好学,志向远大。

2.学习(1)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

(2)对西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制造和购置科学仪器。

[深化认知]康熙帝即位时,世界形势发生变化:欧洲封建统治已经动摇,商品经济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联系加强,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正孕育着危机。

清单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对内措施平定“三藩”与收复台湾1.平定“三藩”(1)原因:清初,“三藩”割据势力对国家统一构成了威胁。

(2)措施:1673年,三藩反叛,康熙帝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历时八年,取得平定“三藩”的胜利。

2.收复台湾(1)原因:郑氏政权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使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政局不稳。

(2)过程:招抚失败后,用武力收复台湾。

(3)管理: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施行了“展界开海”和轻税政策。

(4)意义①促进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贸易的发展以及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②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深化认知]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朝廷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

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拒绝了郑氏请求。

这说明康熙帝认为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单三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对外措施抗击沙俄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扰黑龙江流域,并修筑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对中国东北边境构成极大的威胁。

2.过程(1)康熙亲政后,采取“永戍黑龙江”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

(2)1685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打击了俄国军队。

3.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清单四康熙帝的历史贡献中国版图的奠定1.康熙的措施励精图治,开拓疆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

2.中国版图的奠定东临太平洋,北至外兴安岭,西达葱岭,南包南海诸岛。

[深化认知]清军抗击沙俄的入侵,实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

《尼布楚条约》平等协商签订后,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北方的版图,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探究点一康熙帝的功过是非[史料探究]材料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两首诗指出材料中诗歌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评价康熙帝的贡献。

[答案] 事件: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

贡献:康熙帝打击了各种分裂势力,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形成]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背景、措施及影响1.背景康熙时期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变的时期,中华民族面临诸多内外矛盾:(1)满洲贵族和中原汉族的矛盾。

(2)清朝中央政府与地方分裂势力的矛盾。

(3)中华民族和西方殖民势力之间的矛盾。

2.措施及影响(1)通过加强君主专制,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使清朝统治得到巩固,出现“康乾盛世”局面;但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也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

(2)平定“三藩”之乱,使国家避免了一次大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4)打败沙俄入侵者,在平等基础上签订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维护了边界170多年的稳定。

探究点二评价康熙帝[史料探究]材料一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

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清圣祖实录》(1)康熙帝“施恩于喀尔喀”指的是什么?康熙帝怎样看待两个“城”?[答案] 帮喀尔喀蒙古驱逐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叛乱。

众志成“城”比长城更坚固。

材料二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

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

——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2)为什么说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

[答案] 内弥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康乾盛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的原因。

[答案] 强化君主专制,固守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

[结论形成]评价康熙帝1.历史贡献(1)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了三藩之乱,镇压了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抗击沙俄的侵略,为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2)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组织编撰《康熙字典》等,弘扬了中国古代文化。

(3)康熙帝统治时的中国,政局稳定,领土广阔,经济发展并趋于繁荣,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150余年的“康乾盛世”。

2.不足之处康熙帝统治时期,世界历史正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高度强化的地步,闭关政策开始实行,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这就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的侵略埋下了伏笔。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康熙是我国古代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政治家。

下列对康熙帝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收复台湾,设台湾行省B.首次册封达赖、班禅等活佛C.南巡到曲阜,亲书“万世师表”D.御驾亲征,收复雅克萨解析:选C 台湾设行省是在1885年,故A项错误;册封达赖是在顺治帝时,故B项错误;收复雅克萨,康熙帝并没有亲征,故D项错误。

2.判断以下电视剧场景,哪个符合历史史实( )A.《康熙王朝》中,康熙派彭春率军平定了三藩之乱B.《鹿鼎记》中,清政府派施琅进攻台湾,并从郑克塽手里收回台湾C.《小宝与康熙》中,康熙帝亲自御驾亲征,指挥清军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D.《康熙秘史》中,康熙帝在多伦、乌兰布通战役中打败噶尔丹,迫使其兵败自杀解析:选B 平定三藩之乱的将领是赵良栋等人,彭春是雅克萨战役的将领,雅克萨战役康熙帝未亲自御驾亲征,A、C两项错误;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主要战役是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C项错误。

3.“闽之海外有台湾……初为颜思齐问津,继为荷兰人窃据……(后)归于圣代,入版图而输赋税。

”这里的“圣代”是指( )A.汉朝B.唐朝C.元朝D.清朝解析:选D 从材料来看,台湾在被荷兰人窃据后又归于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这是在清朝,因此答案为D。

4.下列属于康熙帝的成就的有(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②反击侵略,签订条约③亲征朔漠,和善蒙古④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引进西学,A.①②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分析、对比等能力,并引导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查,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康熙帝的阶级属性,他不可能引进西学,所以④错误。

5.“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下列与康熙帝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平定三藩之乱B.清军进入台湾C.平定噶尔丹叛乱D.收复雅克萨之战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天山”等信息判断A、B、D三项不符,17世纪末,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维护了西北地区的稳定。

6.有人认为对康熙帝应该重新评价。

中国近代的落后,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改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苦难。

此评价采用的方法是( )A.全球化理论B.文明史观C.辩证法D.阶级分析法解析:选B 材料反映出康熙帝时固守农耕文明和封建制度,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迈进的最佳时机,这是文明史观的研究角度,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

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

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

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

——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材料二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

《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材料三然而,以康乾盛世到订立屈辱的《南京条约》,不过相隔45年,这个质量互变也未免太快太突然了,历史的必然性与逻辑性何在?……实际上,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郭长庚《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1)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为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 (5分)(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作者否定康熙帝的理由。

(3分)解析:第(1)问,从“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导致“苍生涂炭”中分析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反映了康熙帝勇于反思自己的过错,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品质。

第(2)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敦孝弟以重人伦”“黜异端以崇正学”“重农桑以足衣食”“联保甲以弭盗贼”从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秩序等方面概括了其方式;其特点是德法并重。

第(3)问,从材料二可见,康熙帝对内强化封建统治,材料三中作者认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这些表明“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

答案:(1)原因: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

(2)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

特点:德法并重。

(3)理由:康熙帝注重对内控制;强化封建统治;拒绝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