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第二讲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
2017/12/17
14
自然哲学这一传统认识 来源于传统科学理论基 核之中存在着深刻矛盾: 经典科学理论提供的自 然图景进化方向的可逆 性与现实进化方向的不 逆性;以及由此产生的 科学文化与人文学说两 种文化观的对立,可以 说正是自然哲学传统思 想认识误区的根源。 15
2017/12/17
2.1 时间之矢:自然科学理论可逆性 “佯谬”.
2017/12/17
18
系统的始状和终态,过去和未来是没 有差别
‚时间是牛顿为了以数学方式描述运动的概念而引入 的;他把运动定义为位臵随时间的变化,而时间是一 个基本量,本身没有定义;运动是用时间来解释的, 而不是时间用运动来解释。‛ 因此法国科学哲学家科瑞称牛顿力学的运动是‚与时 间无关的运动,或者说得更离奇一些,在没有时间的 时间中进行的运动---和那种没有变化的变化的说法一 样,是一种佯谬的说法‛。
2017/12/17
然而,正当人类满怀自信地步入
二十一世纪信息社会之时,一幅 建立在传统科学观、自然观的征 服大自然欲望基础之上的世界图 景,正在被人类自身认识的局限 性和误区所造成的无情现实打破。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人口膨胀所导致的人类 生存危机;世界政治秩 序从两极向多转化中引 发的全球力量失衡和动 荡,世界经济贸易不合 理秩序和不平等竞争使 全球经济长期低速缓慢 增长和周期性振荡,导 致贫富两极分化加大; 以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 及社会责任的争论等等。 3
16
科学理论中时间没有方向性的实质含义
自然科学理论,无论是建立在绝对时空观基础上的牛 顿经典力学,还是标臶着二十世纪物理学革命的量子 力学和爱因斯担的相对论,对时间的描述都存在着一 个与我们真实世界相矛盾的方向性问题:即在物理学 理论中,时间(T)没有方向性,物理学公式中T与-T 并不表示运动过程的过去、现实、未来,仅表示时间 坐标原点两边的距离,并可以互换。 而从现实世界经验中我们知道,无论是自然界演化还 是社会的发展,时间无疑是单向流逝的。 时间由此成为物质运动存在和演化的方式。这就是 ‚时间之矢‛问题。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系统论的自然观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包括生物种群数量、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的平衡。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包括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旨在实现人类与 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04 系统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 用
社会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是指社会系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 通过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 能的过程。自组织是社会系统演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社 会系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社会系统的他组织是指社会系统在外部干预和强制力的作用 下,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他组织通常是在一定的 政治和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干预来实现的。
自然界的自组织与他组织
自然界的自组织
自然界中的系统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 能够通过内部机制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有 序的结构和功能。
自然界的他组织
自然界中的系统也可以通过外部干预和强制手段来 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相互作 用
在自然界中,自组织和它组织是相互作用的 ,它们共同作用,推动自然界的发展和演化 。
统等。
社会系统
03
社会系统中包括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组织,如经济系统、政治
系统等。
02 系统论的自然观
自然界的系统性
01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是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了一 个有机的整体。
02
系统层次结构
03
系统的动态平衡
自然界中的事物按照一定的层次 结构组成系统,每个层次都有其 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
希波克拉底誓词
03
(1948世界医学会全体大会的日内瓦宣言,以此作为基本精神)
04
欧几里德 (Euclid,约活跃在公元前300年左右)
《几何原本》共13篇。
第1篇讲直边形,包括全等定理、平行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初等作图法等;第2篇讲用几何方法解代数问题,即用几何方法做加减乘除法,包括求面积、体积等;第3篇讲圆,讨论了弦、切线、割线、圆心角、圆周角的一些性质;第4篇讲圆,主要讲圆的内接和外切图形;第5篇是比例论;第6篇运用已经建立的比例论讨论相似形;第7-10篇继续讨论数论;第11-13篇讲立体几何,其中第12篇讨论穷竭法.
在吕克昂建立自己的学院,和学生边散步边讨论学术,人称“逍遥学派” 。
01
02
Physics原先有自然的意思,自然而然地生长。
大地是球形,位于宇宙中心。
自然运动:物体向天然位置的运动,土和水的本质是重性,天然处在下,向下运动;气和火本质上轻性,天然处在上,向上运动。重性越多,向下越快。
月上世界和月下世界:月下由土、水、气、火四种元素组成;第五元素构成天体。
数即万物 毕达哥拉斯定理
天文学: 地是一个圆球. 宇宙也是一个球体,它由一系列越来越小的同心球组成,每个球都是一个行星的运行轨道。 宇宙中心是“中心火”,10个天体:对地、地球、月亮、太阳、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恒星天。 灵魂轮回说
“在现世生活里有三种人,正象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来的也有三种人一样。那些来作买卖的人都属于最低的一等,比他们高一等是那些来竞赛的人。然而,最高的一种乃是那些只是来观看的人们。因此,一切中最伟大的净化便是无所为而为的科学,唯有献身于这种事业的人,亦即真正的哲学家,才真能使自己摆脱‘生之巨轮’”。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2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2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现象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第二讲的内容,包括对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自然规律与科学方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与特点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特点包括:(1)整体性: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2)动态性: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动态性,认为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矛盾性: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联系: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2)发展: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
(3)矛盾: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4)质与量:自然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质与量是相互关联的,量的积累会导致质的飞跃。
二、自然规律与科学方法1. 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
自然规律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意志为转移。
(2)普遍性:自然规律适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3)必然性:自然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作用。
2.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认识自然界,运用理性思维和实证手段,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科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观察: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
(2)实验:实验是检验科学假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3)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是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概括、抽象和推理的过程。
(4)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数学描述,揭示自然规律。
《自然辩证法》—第2讲—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它们的相对重要性,不加选择或先验的猜测。
• 第二,这些被观察和记录的事实,将会得到 分析、比较和分类,无需假说或公设,与必 然涉及思维逻辑的那些东西不同。
• 第三,关于事实之间的分类关系或因果关系 的概括将从事实的分析中归纳出来。
• 这类陈述是由一个观察者在特定的地点和时间 运用其感官得出的结果,被称为单称陈述。
观察提供科学知识 赖以确立的可靠基础B
• 另一些陈述涉及所有地点和所有时间的特定种类 的所有事件:
•
行星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
•
当一光线从平面镜上反射时,它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
•
酸使石蕊变红……
• 构成科学知识的定律和理论都作出这种一般性的 断言,这种陈述被称为全称陈述。
1.相当纯的水在0°C结冰(如果有充分的时间的话)。 2.我的汽车散热器中有相当纯的水。
3.如果温度降到0°C 以下,我的汽车散热器中的水将会 结冰(如果有充分的时间的话)。
归纳主义科学观中的预见和解释
• 科学中解释和预见的一个实例-对彩虹的解释:
1.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折射程度与颜色的关系之断言。 2.对彩虹这一受考察现象的细节的陈述,这些陈述包含太阳相对于 观察者的位置、落下雨点的云层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等断言。
特设性假定
• 为避免某一理论被证伪而新增加的假定或对现有 假定作新的修改,如果不能产生新的可检验推断, 这种新增加的或修改的假定被称为特设性假定
• 科学理论应随着科学进步越来越可证伪,并因而 具有越来越多的内容和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这 种要求排除了仅仅是为了使某一理论得以避免被 证伪的威胁而不提供新的信息所进行的理论修改
自然辩证法 第二讲 科学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
第二讲科学的发展与自然观的变革第一节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古代主要是指旧石器晚期到中国近代史开始之前的漫长历史。
根据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可以大致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远古到夏、商、西周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770)中国古代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和积累时期第二阶段:春秋战国到秦汉前(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奠基时期第三阶段:秦汉到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形成时期第四阶段:隋唐、宋、金、元时期(581——136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第五阶段:明清时期(1368——1840)中国古代传统科学技术发展逐渐停滞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入时期◆特征: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以实用为基本特征,是一种科学和技术始终未能分离的状态;与古希腊和罗马的科学技术相比,由定理、定律表现出来的理论化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少,而实用形态的知识较多。
(二)中国古代自然观及其特征1、原始思维形态的古代自然观神话和巫术是原始思维的两个基本形态。
而中国原始思维自然观的理论形态,主要是:(1)“阴阳学说”(2)“五行说”(3)“八卦说”——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2、理性思维形态的古代自然观二、古希腊科学技术与自然观(一)古希腊的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数学方面;毕达哥拉斯、欧几立得天文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球中心说”)静力学方面:阿基米德(“物理学之父”)(二)古希腊自然观的演进和基本内容1、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2、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前546)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限者”3、阿那克西米尼(约前585——前525 )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4、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70)提出“火”是万物的“本原”5、阿那克萨哥拉(约前500——前428)的“种子说”自然观6、恩培多克勒(约前490——前430)“四根说”自然观7、德谟克利特(约前460——前370)的原子论自然观8、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四因论”、“形式质料说”和“原性说”自然观(三)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自然观特征1、确定自然或者宇宙为其哲学思考的对象2、具有鲜明的理性批判特征3、强烈的思辨特征◆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主要特点1、力求简单2、认为万物的本原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物质3、整体直观性4、富于想象5、深刻和谐6、相信守恒7、合乎常识◆历史局限性:由于古代自然科学技术还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系统科学实验作为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不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手段,人们只能靠简单的、直观经验,在缺乏充分的科学事实根据的情况下,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力量,进行推理和概括。
自然辩证法 第二讲
• 主要命题与观点 • 天人合一 • 天地之大德曰生 • 道法自然 • 和实生物, 和实生物,和而不同 • 生生之谓易 • 生生不息
(二)基本特征
第二讲 中西传统文化中 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一、西方古典文化中的自然辩证法 思想
(一)古希腊哲学
1. 古希腊自然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 古希腊自然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 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2. 古希腊后苏格拉底哲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3. 基督教的自然观
(二)近现代西方自然观
1.机械论的物理学:形式逻辑、几何学、 机械论的物理学:形式逻辑、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经典物理学(牛顿、伽利略等) 经典物理学(牛顿、伽利略等) 2.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启蒙精神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及其社会化 4.形式逻辑、资本逻辑与社会逻辑(文化 形式逻辑、资本逻辑与社会逻辑( 价值与文化逻辑) 价值与文化逻辑) 5.形而上学的科学化及科学化形而上学的 危险与界限 6.形而上学批判、自由主义批判、技术主 形而上学批判、自由主义批判、 义批判
1. 2. 3. 4. 5. 6. 7. 朴素性 经验性 伦理性 神化而非神圣 循环论的运动观 空间性 内在的超越性
总 结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一、生命的本性与人的生命特性 二、人与自然关系视野的“ 二、人与自然关系视野的“道”与“德” 养生之道:养自然之生,养人之生 三、生态性与现代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科学技术创新与运用的现代产业结构
思考题
□分析中西文化中的生命观与自然观。 分析中西文化中的生命观与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自然观的历史发展精品PPT课件
自然观成了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理论思维的“不自觉 的和无条件的前提”。
2020/10/25
生态问题的出现及对自然观的反思
当代生态问题的涌现,从根本上导源于笛卡尔-牛顿所建 立的机械自然观和科学模式。正如1989年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二次“科学和文化” 国际学术会议通过的《温哥华宣言》指出:“我们已 面临生态危机,造成这种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机 械论,它赋予人类一种驾驭大自然的能力。
气不仅是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基本成分,而 且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成分。庄子说:“人之 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2020/10/25
阴阳学说
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及其性质均可划分为阴和阳。
阴——有形、黑暗、静止、雌性的、下降的 阳——无形、明亮、运动、雄性的、上升的
阴阳: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相互 包含、相互转化。
木头着火时的观察结果。 易经:八卦(天、地、风、雷、水、火、山、
泽)、 用自然的原因来说明自然,从多样性中追求统一
性,在万物流变中寻找统一的本原
2020/10/25
中国的元气学说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 的气组成的。这种气就叫“元气”。
元气是天地万物之原始,万物皆由气之聚合而 产生。
第二讲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2020/10/25
本讲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自然观及其研究的意义 古代朴素自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系统自然观的提出
2020/10/25
➢ 什么是自然观?
自然观:即人们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 自然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科学方法论
科学历史主义
库恩(T. S. Kuhn, 1922.7.18--1996.6.17), 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和 科学哲学家。
不能只从科学理论与经验 事实的关系方面来思考科 学划界问题;应当从历史 的、社会的角度来研究。
科学家按照一定的范式解 决难题的活动,便是科学。
科学无政府主义
奥地利哲学家费耶阿本德 (Paul Karl Feyerabend,1924-1994 )代表 作《反对方法》
逻辑经验主义的中性观察说
20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经验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 古典经验主义的理论传统,提出了“中性观察说”。 美籍科学家卡尔纳普所构造的关于科学知识结构的 “两层语言模型”集中体现了他们对观察性质的理 解。该模型将科学语言分为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两 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层次。其中观察语言反映个别对 象的性质、状态,表达经验知识和经验事实,其意 义是固定的、也是清楚明白的,因而不受任何理论 的影响,而理论语言则表达不可观察的事件或事件 的不可观察的方面,其意义从观察语言获得。
可行性原则:选择课题时必须考虑完成课题的主客 观条件,根据实际具备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 来确定课题。
(二)科学事实及其获取途径
1.科学事实: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事件、现象和 过程的真实陈述和判断。
2.科学事实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个体性; 可传达性和主体间性;可重复性
和可检验性; 具有可精确性、可定量性; 具有基 础性、稳定性、可靠性; 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差 异性。 作用:它是科学抽象和形成科学理论的事实基础;它 是检验和评价理论的事实依据;它是发展科学理论 的事实条件。
这一争论引起了科学界和科学哲学界关于科学划界 问题的进一步争论。
(二)科学的划界标准
《自然辩证法》教案第2讲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案第2讲绪论科学、技术、工程的一般特点主要内容一、科学、技术、工程的含义与特征二、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系与区别三、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第一节、科学、技术、工程的含义与特征1.科学1)科学的含义从词源来看,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cientia,学或知),即“学问”或“知识”的意思。
从表现来看,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变化的。
关于科学的定义存在着种种观点:(1)把科学看作系统化的知识的观点。
(2)把科学看作是探索活动和工具的观点。
(3)把科学看作是信念和约定的观点。
从实质来看,“科学”表示两种互相联系的含义:(1)是研究和探索活动,作为一种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它表现为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即系统化的知识;(2)是研究和探索结果,作为人类认识最完美的成果,是对现实世界给出正确反映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表现为概念的和精神的现象,即理论化的知识。
综上所述,科学的含义已从单纯的对知识及知识体系的理解,逐步有了丰富的内涵。
科学作为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也只能采取阐明性的叙述,从历史的进程中来把握。
科学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特指自然科学。
2)科学的基本特征从上述概念可以引申出科学的几个个基本特征:(1)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科学不是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揭示事实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是有组织的知识体系,能够提供对事实的解释和预见。
(科学与常识的区别)(2)科学的精确性科学的精确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任何科学定律或原理都只能在特定条件下、有限的范围内成立。
同时,科学的应用也有边界(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其次,科学结论的表述也必须系统、严格、精确、明晰,科学不接受任何模棱两可的、有歧义的陈述。
(3)科学的可检验性(常识、巫术、宗教、伪科学的区别)(4)科学的可错性或可变性允许科学出错是科学不断发展的原因之一。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对技术的理解
这样的技术会导致对人类生存极具破坏性的后果。 第一个后果就是现代技术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不可 预测,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风险社会。现在的风险理论认 为,现代技术里蕴含的巨大的不确定性给人类带来了威胁。 过去我们认为人是可以完全控制技术的,即使出现小的问 题也可以解决,这是早期技术中立说的强大后盾。但现在 人类越来越发现随着技术系统越来越复杂,技术本身呈现 出极度的不确定性。有一年北美地区出现大规模停电,人 们开始反省在美国这样一个高科技国家怎么会出现大面积 电网的瘫痪,结果人们就发现巨大的电网的联网系统非常 复杂,这一系统就呈现出不确定性,对某种效应非常敏感, 一个小地方出现问题就会被慢慢放大,造成全面崩溃。再 比如说,基因技术所带来的风险。所以说技术并不是完全 被人类控制的,自身的逻辑具有不确定性。
概括一下现代技术的特征有: 1.现代技术是一个普遍化的技术,是一个整 齐划一的全球化的技术。古代技术是本土化、生 活化、人性化的,很多技术都与人的生活有关的 。生活在不同地区会熟悉不同的技术,可以说过 去的技术都是多元化、因地制宜的。但现代技术 的特点就是力求超越地方性,所有技术都希望是 普适的,到哪里都可以运用。比如我们现在的标 准化作业,流水线生产都是现代技术的思想。
技术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构造人的? 首先是技术对人的身体本身的构造。人的身体构造 其实是通过技术来完成的。和任何动物都不一样,人的身 体是自我雕饰的。人的手的运用是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发 达起来的。也就是说,人的手和脚是后天技术发展的产物, 是人自我创造的产物。人的最早的觉醒是对自己身体的觉 醒,对身体的自我塑造是人类自我塑造的第一步。整个技 术的演化史都能在人身体的改造中体现出来。过去,对身 体的研究和对技术的研究一样都被人忽视,人们都相信人 类最重要的是灵魂、思想。但实际上心灵和身体是不能被 区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身体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工具记 载了人类一切的进化成就,它也反映了社会关系。在身体 的构建中,每一种方式都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烙印,通过对 自己的身体进行反省,就会发现里面有很深的文化积淀。
自然辩证法科学观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3.2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P1 —— TT —— EE —— P2
problem 1 — tentative theory — elimination of error — problem 2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一、科学的本质
二、科学知识的构成 三、科学的发展模式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一、科学的本质
1.1 科学的涵义 1.2 科学的特征 1.3 科学、非科学、伪科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1.1 科学的涵义
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文化精神:怀疑、探索、实证、理性
观点百家争鸣,互相竞争,但是没有一种得到公认。在常规
科学时期,范式已经形成,并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公认,科
学共同体在这种范式的指导下,进行常规的科学研究,解决
范式提出的疑难问题。在科学革命时期,范式面临一系列反
常现象的挑战而陷入危机,这使得科学家对范式产生动摇,
科学共同体因而产生分化和新组合,有人抛弃旧范式,提出
现问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科研选题
科研选题原则: ① 需要性原则 ② 创新性原则 ③ 科学性原则 ④ 可行性原则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 研究生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2自然辩证法
第二讲 自然观的演变
一、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爱奥尼亚学派:注重自然、崇尚自 然,试图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自然 原因来考察自然。
基本点:(1)探讨了世界的本原,认为 世界及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东西演变 而来的 (2)关于运动的一般认识,认为世界是 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处于不断 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变化的原因在事物内 部.万物从本原中产生,又复归于本原.运 动变化遵循规律。
(2)形而上学自然观 形而上学自然观
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 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的并列 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物质不可再分的 最小粒子,具有不可入性 如1830年发生的地质学史上的第一次大争论: 1830年发生的地质学史上的第一次大争论: “水火之争”
评价 肯定方面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首先是唯物主义自然观, 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阶段,是一种进步, 它对当时的自然科学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对“经院哲学”的一种背叛,并在细节上 超过了古代的朴素的自然观。 否定方面 1、不科学:用机械运动的方法观察自然 界;2、唯物主义的不彻底。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本原说
事物的本质寓于事物本身 中,是内在的,不可超越 的。为了把握真理,必须 重视感性经验。 四因说来说明存在的原因
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 的因
自然界的事物都可用目的 因来解释如对运动 的解释
特征: (1)朴素的唯物论(占主导地位,当然也有 唯心的部分) (2)朴素的、辩证的。因为它从事物的联系、 变化、演化、运动的方面来看待事物,但由 于当时科技的落后,没有建立在大量的科学 技术发现的基础之上,这种自然观只能是朴 素的,这是人类早期智慧显示的标记。
牛顿第一次提出了力 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机械运动 状态的、能够精确度量 的力学上的一种物理量。 把全部科学归结于力, 从种种运动现象来研究 力,再用力去解释各种 自然现象。
第二讲 自然辩证法历史概览(前史与本史)
“道”是天地万物之源
“道”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先天地万 物而生,乃为天下万物之母;道是一种莫可名 状的神秘能量,利益滋养天地万物,损有余而 补不足;道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支配 主宰天地万物,却从来都是顺其自然而不加干 预。
阴阳、五行学说
演化论
“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 偶然读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我长期不断地观察过的动植物 的情况,对于到处进行的生存竞 争有着深切的了解,我因此立刻 就想到,在这些情况下,适于环 境的变种将会保存下来,不适的 必归消灭。其结果则是新种的形 成。这样,在进行工作时,我就 有一个理论可以凭持。”
创立的科技基础 创立的哲学基础 马、恩的创造与贡献
一、自然辩证法创立的科技基础
“在自然科学中,由 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 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 可能的了。”
—《自然辩证法》
打开机械论自然哲学的六个缺口
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 赖尔的地壳“渐变论”。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 维勒合成有机物尿素。 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 1898年,威尔逊云室 测得电子电荷;
❖ 1895年,发现X射线 ❖ 1897年,超原子微粒
不断被发现,物理学的 新时代开始; ❖ 1900年,镭、钋、锕 被发现。
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
❖ 量子论 ❖ 相对论 ❖ 量子力学 ❖ 现代化学 ❖ 现代地学 ❖ 现代生命科学
很多时候,感情往往能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淡;友情往往能经得起平淡,却经不起风雨。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爱因斯坦 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卢梭 人不仅要做好事,更要以准确的方式做好事。 不要回避苦恼和困难,挺起身来向它挑战,进而克服它。——池田大作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音,你送出了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了什么就是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爱生而败仁者,其下愚之得欤?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系统论的自然观-精共62页文档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Nhomakorabea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自然辩证法第二讲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问题?
概念: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 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 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 规定性: (1)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同一问题, 在不同的事实和经验背景下,其内涵深度是不同的。 如针对遗传的奥妙这一个古老的科学问题,19世纪 末魏斯曼思考出的是“种质”问题,20世纪初摩尔 根讨论出的是“基因”问题,20世纪50年代沃森和 克里克则提出了生物大分子DNA的结构问题。 (2)科学问题是有结构的。蕴涵着问题的指向、 研究的目标和求解的应答域。
1宇宙是突然从无到有地创生2虽然自然选择起了一定作用但不足以解释所有生物物种的起源3大多数动植物是创生的动植物只在很有限的范围内改变4人和猿有着不同的祖先人不是由猿进化而来的5灾异是地理变化的原因
科学的本质与科 学认识
本讲内容
科学的本质 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的划界标准;科学的 形象和特征 科学认识的形成 科学问题及其主要来源;科学事实及其获取 的途径;科学事实中的认识论问题
观察渗透理论的例子
氧的发现史 最先制得较纯氧气的是瑞典药剂师席勒, 1773年,他通过分解硝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等制 得了氧气。当他将燃烧的蜡烛放入这种气体中时, 发现蜡烛更明亮,于是车称之为火气。他从燃素说 出发,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火气与物体中的燃素相 结合的过程。席勒实际上并没有发现氧气,一年以 后,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又独立制得了氧气。他 用凸透镜聚光加热氧化汞时,发现该物质分解出了 一种气体,老鼠在其中生活的时间比在等体积的空 气中的时间长4倍,人吸入它觉得呼吸轻快多了。 但普利斯特列只是将这种气体看作氧化氮,因为他
( 三)科学的形象和特征
1.科学的各种形象 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生产知识的实践活动;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是一种方法; 科学是一种生产力; 科学是一种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思路: 一是它的整体性
二是它的非加性
三是它的开放性
四是它的非线性
掌握系统思维方式对于提高领导、管理能力所具有 的更直接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领导者注重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整体效益
其二,有利于领导者注重结构的优化,提高结构效益
其三,有利于领导者注重系统的分层管理,提高能级效益
三、生态自然观的主要思想和重大意义
② 动态性
③ 整体性
④ 层次性
(4)自然系统演化有哪些规律? ① 自然演化具有不可逆性;
② 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
统一,也叫“有序度”;
③ 自然界的进化是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
3、系统自然观的重大意义
第一,从理论上看,系统自然观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 主义自然观
第二,从实践上看,系统自然观为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 世界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这样一种崭新的科学思 维方式
第二,它以自然哲学的面目出现,揭示了哲学它用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 思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自然观提供了思想渊源; 为科学发展提出了许多被后人证实的天才预见。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 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 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 腊人那里去”。 恩格斯
主要探索了三个问题:
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宇宙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
什么叫自然?
古代朴素的辩证法自然观有三大特点:
其一,具有直观性 其二,具有思辨性
其三,具有猜测性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 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第一,它冲破了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创了人类用 理性思维探索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历史;
时空观 — 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矛盾观 —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 联系观 —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之网; 发展观 — 发展是永恒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重要特征
“四个统一”: 一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二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三是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3、联系实际论述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谢
谢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自然科学的背景: 其一,是哥白尼革命 其二,是牛顿巨大发现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观点主要是两大方面: 第一,机器论的自然图景 把整个世界描绘为一幅机器式的图画。
第二,严格的机械决定论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 (1)强调了自然界的独立性、客观性,否认了宗教神 学的“上帝创世说”,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自然科学的产生,以及一系列重大自然科学的发现,为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提供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康德 — 拉普拉斯星云说” 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尿素的人工合成
细胞学说
达尔文的进化论
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创立的哲学思想渊源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最大的功绩就
是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也就
是把整个世界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 中,并企图解释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主要特征 基本思想:
物质观 — 自然界是物质的,是万物的本原;
运动观 —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不变的; 意识观 — 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四个要义:
A、 要素 — 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单一要素构不成系统
B、 系 — 系统内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的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 C、 统 — 系统各要素之间构成有机联系的统一的整体 D、 功能 —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
(3)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① 开放性
② 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③ 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④ 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依据和科学基础
第一,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催生了生态自然观
第二,生态科学的兴起呼唤出了生态自然观
3、生态自然观的主要思想
第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第二,生态系统是整体性极强的系统
(2)强调了经验和实证方法,否认了古代朴素辩证法 自然观的笼统、抽象的思辨,坚持了科学的分析
研究的方法。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
(1)机械性
(2)形而上学性
(3)不彻底性
3、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创立具有坚实的自然科 学基础。 自然科学从分门别类搜集材料的阶段转入对经验材 料进行综合整理、理论概括的阶段。整体性研究的理论
所谓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 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 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 法论。
自然观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及意义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突出的特点: 其一,哲学与自然科学是浑然一体的 其二,自然科学只限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第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第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第五,生态系统是由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的平衡系统
4、生态自然观的重大意义
坚持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是什么?
四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划时代意义 一是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 二是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方法论以及社会研究奠定了 理论基础; 三是为人类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世界观、方法论的理 论前提; 四是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系统自然观的主要思想和重大意义
1、马恩的生态思想及其特征
主要观点: 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人创造环境,但环境应合乎人性
第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第四,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第五,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 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恩的生态思想具有“四大特征”: ①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
1、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条件
一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发生了物理学革命 1905年,爱因斯坦创建了狭义相对论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
和威尔金斯创立了分子生物学
二是系统科学的兴起,为系统自然观提供了直接的科学依据 所谓“老三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 所谓“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
2、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的新阶段,它
是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所进行的哲学探索。
基本内涵(“四个统一”):
存在与演化的统一 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2)什么是“系统”及其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