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1200字

合集下载

电影汉娜观后感影评5篇

电影汉娜观后感影评5篇

电影汉娜观后感影评5篇《汉娜》观后感(1):短评溢出之五#B#几乎是阿姨的独角戏是生活截面十分克制又冷眼的展现是身份确立和交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大概是都需要依靠他人)、转变为被忽略甚至被“抹除”的无助和绝望(“您的卡片已经不能使用”之类=一根根稻草)伪装得极好的外观而内在早已支离破碎观鲸的行为使我几乎要认为结尾的几分钟内心已经酝酿了一场自我谋杀镜子的意象反复出现交流的失败则与表演(念白)对比而当念白也失去时大概就是再也无法承受了吧又一个该说“很克制”的地方:对白少之又少而内心状态基本上依靠表演以及中间一段看别人表演的片段感觉也是渴望被“注视”和确立身份“人生是他人的”只是觉得剧情还可以不那么含蓄虽然感觉到了着意想要突出状态但照片是什么入狱又为何这样的细枝末节一定程度上真的会分散注意力的吧_(:з」∠)_《汉娜》观后感(2):优雅也是因为孤独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再难过也要优雅,也要微笑;孤独,无尽的孤独,孤独到不再能去游泳,到狗也不吃你的食物,到亲人也不接受你的好意,到即便如此还要在人面前优雅地活着,“他们都好”。

大概人要对抗的始终是孤独,而做一个perfect的人并不必然让你摆脱孤独,甚至有时还不如一个讨人厌的人更让人记得。

因为太好的人太压抑自己,压抑到大声哭泣都不能。

也许只有爱是解药。

(又是一个突然就结束了的电影)《汉娜》观后感(3):并不是一首诗很多地方让我想起韩国电影《诗》,但是迟迟徘徊于情绪,并没有走到诗的境界里去。

不太喜欢,但印象很深。

我心目中一个女人活到五十岁以后应该更加像一个灵魂了。

人若看透了自己,便不敢小看别人。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啊啊《汉娜》观后感(4):一个胜过多四星,三星是女主,一个人撑起了一部剧,举手投足,表情背影都是戏。

还有一星是导演,大段的留白,氛围留给观众去感受、想象。

看的是网上的资源,字幕时有时无,但对看这部电影几乎没有影响。

《汉娜阿伦特》电影解说文案稿_《汉娜.鄂兰-真理无惧》-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女巨人

《汉娜阿伦特》电影解说文案稿_《汉娜.鄂兰-真理无惧》-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女巨人

《汉娜·阿伦特》解说文案_《漢娜.鄂蘭:真理無懼》: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女巨人德国| 卢森堡| 法国传记/剧情电影《汉娜·阿伦特》,于2013年上映,由玛格雷特·冯·特洛塔导演,PamKatz 玛格雷特·冯·特洛塔编剧,影片讲述了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纳粹德国高官、素有“死刑执行者”之称的阿道夫·艾希曼,并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进行审判。

已在美国居住多年的著名犹太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受《纽约人》邀请为此次审判撰稿。

当汉娜·阿伦特前往耶路撒冷观看审判后,却在艾希曼的阐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学思考之间发现了分歧。

当阿伦特将艾希曼当年的行为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发了社会上的恶评和抨击,一些汉娜·阿伦特的老友甚至和她绝交反目。

这个当年海德格尔门下最得意的女学生在急风骤雨中想全身而退,却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简单。

德國電影節選映這部國際影壇上的話題作《漢娜.鄂蘭:真理無懼》(Hannah Arendt),未必所有觀眾讀過她的著作,若用她著作的內容評價電影更是無比的複雜,還是用電影的角度去解讀,書本的事就歸書本,電影歸電影。

電影的篇幅始終有限,利用差不多接近兩小時去把一個人的性格、生平、軼事說清是有困難的,所以電影選材了耶路撒冷大審判的篇幅帶出這個奇女子處事的態度,對思考的熱情與執著,突顯出女性的堅毅與果敢,面對學術受到質疑時那種永不退縮的姿態。

耶路撒冷大審判的詳細資料可以參閱相關的著作,電影主要呈現的是漢娜面對思考、面對回憶、還有種族的想法,主演的芭芭拉蘇古娃與導演瑪嘉列塔合作多次,從《德國姐妹》開始,認識超過三十年。

影像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容貌改變,《德國姐妹》裡的妹妹在影壇上成為了德國的影后,更演繹了漢娜鄂蘭這個女巨人。

德國電影的主流主要是呈現二戰的鏡像、或是戰後對左翼、右翼的思潮,對於我們目前所接觸到的德國影像都離不開批判、審視、政治與戰爭。

我思故我为人——由影片《汉娜·阿伦特》所想到的

我思故我为人——由影片《汉娜·阿伦特》所想到的

识, 并成为好友 。 此间 , 她继续致力于救助犹太
难 民。
1 9 4 0 年, 阿伦特与德国诗人 、 哲学家海因 里希 ・ 布 吕赫结婚。接着 , 二战爆发 , 法国被纳 粹德国占领 , 当局秉承纳粹 意志 , 开始逮捕犹 太人 , 并将其送往集中营。 阿伦特再次被捕, 在狱中组织数百名犹太
0 69
1 9 4 1 年, 一位美国外交官 自 作 主张 , 采用 非法手段向包括阿伦特与其丈夫和母亲在 内 的2 5 0 0 名犹太难民发放了签证 , 使得阿伦特得
以进 入美 国 。
制造 , 指生产一个与 自 然物有别的人工世 界, 为人类提供生存 的可能 , 受功利主义和机 械性思想的支配。
抵达纽约后 , 阿伦特成为德 国犹太侨 民中
的活跃分子, 并为德语的《 建设》 周刊撰稿。
战后 ,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恢复联系 , 并在 德国的“ 去纳粹化” 听证会上为其辩护。
行动 , 指生命体唯一具有一种特征 , 是在 没有人之外的物体等中介的情况下 , 直接在人 们中间发生的。 它的基本条件是承认人的多样
这 位不 凡人 物 。
此后 , 是阿伦特同丈夫 、 朋友们之间的嬉笑互动, 还追溯了她与海
蠖 !
0 68
德格尔的一段暖昧关系,为整部片的展开 , 奠 定了人物关系和性格特征等必备的基础。 故事的真正深入, 是其核心事件的展开。
1 9 6 1 年, 她受美 国著名杂志《 纽约客》 邀 请, 以特约记者 的身份 , 到耶鲁撒冷考察了以
能 不引 起深 思 的电影 。
其故事的主旨是: 人必须独立思考 , 而平庸是有罪的。
这对每一个观众来说 , 不能不说是一种启发 、 一个警示 、 一记鞭策。 虽然这是一部传记性质的故事片 ,但是编导并没有完整地叙述德 国著名思想家 、 政治理论家、 哲学家汉娜 ・ 阿伦特的一生, 甚至没有完整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

How self-discipline you are, how free you ar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1初次听说电影《汉娜?阿伦特》是5年前的第十六届上海电影节期间,之后也下载并观看了该电影,但一直看的不是十分透彻。

直到今天,才对阿伦特慢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要把一位哲学家的电影拍好本身就不容易,毕竟哲学是较为抽象的东西,要把哲学观点通过形象的电影手法表达出来,确实考验导演的水准。

无疑,《汉娜?阿伦特》做得非常成功。

但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哲学命题与前卫的哲学观点,即使专业人士理解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好在我慢慢的理解了这部电影还有它要表答得理论与观点。

传记电影《阿伦特》是以阿伦特在审判阿道夫·艾希曼时以哲学方式在《纽约客》上提出的“恶之平庸”概念后所带来的汉娜·阿伦特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主线的。

期间穿插以与海德格尔的情感历程,海德格尔在汉娜·阿伦特心目中曾经一度处在思想之王的地位,从1925相识并坠入爱河到1933年纳粹上台后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暗示一位20世纪女性不断强大,寻找自我的人生历程。

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认知收获有两个:第一,什么是“平庸之恶”?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曾在屠杀犹太人中扮演重要角色,战后化名逃往阿根廷,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获,1961年在耶路撒冷对其举行了刑事审判。

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

期间从阅读有关卷宗开始,到面对面冷眼观察坐在被告席上的艾希曼,以及听他满嘴空话地为自己辩护,阿伦特断定被人们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的这个人,实际上并不拥有深刻的个性,仅仅是一个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他的"个人素质是极为肤浅的"。

因此,阿伦特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是:"平庸无奇的恶。

"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

汉娜.阿伦特 影评

汉娜.阿伦特 影评

《汉娜。

阿伦特》影评很感谢陈鑫老师让我接触到了这么优秀的作品,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在整个观看影片过程中,我使用无数次的暂停和后退,我想要去理解透彻每个人所说的每句话,特别是汉娜以及他的朋友们讨论和争论的时候,让我全身心的投入去理解和思考,个人觉得整个影片相当出色,里面还有一段纪录片,很经典。

除了人数语言我们可能无法听懂,要看字幕去理解,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因为我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是我想如果大家反复去看,去思考加以了理解,应该没有问题。

影片中在逃的前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被以色列特工绑架,随后带回耶路撒冷受审,被判处绞刑。

艾希曼在犹太人大屠杀中扮演重要角色,六百万人犹太人的被杀都间接和艾希曼有关,阿伦特答应《纽约客》为其撰稿,因而目睹了审判的全过程,根据有关材料,写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篇关于平庸的恶魔的报告》连续发表,引起轩然大波。

面对几乎所有人甚至最亲密的朋友的指责和误解,汉娜发表了自己的演讲,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邪恶通常会被看成魔界的代表,比如撒旦的化身,怀着最好的希望我们在艾希曼身上,无法感觉任何极度的的邪恶或者特别的凶狠,他只是没有能力去思考,对艾希曼的审判人们关注的是寻求公平的正义,艾希曼的罪责在法典中找不到,审判艾希曼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体系,艾希曼没有做过任何的自主行为,他最终做的只是遵循命令,履行自己的职责,典型的纳粹借口。

这个世界上最极端的恶其实是无名小辈所犯的,那些没有动机没有经过思考的,没有凶狠性格和邪恶念头的的人所做的恶,这些人拒绝让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人类,汉娜将这一种表现称为“平庸的恶”,残忍的施暴者也存在于受害者里。

那么我想说的是正常人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有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艾希曼在选择执行上级任务时事实上表达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他无疑要为他的行为负责。

但是他从没有想过自己要屠杀六百万人的生命,他也觉得者六百万生命的终结者不是自己,那么谁应该为死去的六百万犹太人生命负责?艾希曼那样的平庸者?是希特勒?还是整个纳粹德国?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惨绝人寰的事件?人类作为理性的存在者,万物生灵中最智者,为什么做出这种没有理性,没有底线和原则事情?“平庸的邪恶”,早已上升到嗜血为命、杀生成瘾的地步了我们应该怎么规避这种类似的屠杀和战争的出现!我们希望在制度和契约的约束下人们更加的理性,更加的具有道德。

汉娜阿伦特电影观后感

汉娜阿伦特电影观后感

汉娜阿伦特电影观后感《汉娜·阿伦特》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和强烈触动的电影。

这部影片以汉娜·阿伦特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的生平为背景,通过对她的生活和思想的深入描写,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影片以汉娜·阿伦特的家庭背景为开端。

汉娜出生于1906年的德国,在一个犹太人家庭中长大。

这个时期正值纳粹兴起的时期,这对汉娜的成长产生了重大影响。

她目睹了犹太人的迫害和种族歧视,这使得她对政治和社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为了一个反对权威和压迫的思想家。

影片展现了汉娜·阿伦特在德国的求学经历,她在这一时期受到了一位名叫海德格尔的哲学家的影响。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启发了汉娜,激发了她对人类自由与责任的思考。

这段描写不仅展示了汉娜的求知欲望和对哲学的热爱,同时也揭示了她作为一个犹太人在纳粹时期的困境与挣扎。

影片紧接着展示了汉娜·阿伦特作为一名犹太人从德国逃离到美国的经历。

在美国,汉娜在普林斯顿大学得到了教授的职位,并在那里结识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合作伙伴——卡尔·约斯特勒。

他们共同探讨和研究了哲学、政治和历史等诸多领域,并一起发表了《人的条件》等重要著作。

影片通过对汉娜·阿伦特与卡尔·约斯特勒之间深厚的学术合作的描写,突出了她作为一个思想家的独特魅力。

她的思想非常前卫和深邃,尤其是她对权力和权威的批判,以及对自由、责任和行动的强调。

这与当时传统的哲学思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当代的政治学和社会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影片的另一个亮点是对汉娜·阿伦特的个人生活的描绘。

影片展示了她与丈夫海因里希和儿子约翰的关系,以及她与其他知名学者和政治家的友谊。

通过这些细节,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汉娜作为一个思想家的背后故事,并对她的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我看来,影片对汉娜·阿伦特的人生和思想进行了精彩的呈现。

她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社会和政治的诸多问题,引人深思。

朗读者眼泪读后感

朗读者眼泪读后感

朗读者眼泪读后感
影片中的朗读者汉娜是一个文盲,她因为一次意外而被捕入狱,在狱中她被要求朗读给其他囚犯听。

而后来,她被释放了,但她的
过去却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秘密。

在她的一次审判中,她选择了沉默,而她的沉默却成为了她终身的悔恨。

她的秘密最终被揭露,她在法
庭上的悲痛和绝望,让我感到了无比的心痛。

影片中的男主角迈克尔是一个年轻的律师,他在法庭上代表汉娜,却在后来发现了汉娜的秘密。

他的内心煎熬和挣扎,让我感到
了深深的同情。

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汉娜的秘密,他不知道如何面对
自己的内心。

他最终选择了坦白,但这个坦白却让他陷入了更深的
痛苦之中。

影片中的故事情节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人性和生活的意义。

人性
是复杂的,生活是充满了挑战和磨难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
密和悲伤,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但是,我们也
都有着勇敢和坚强的一面,我们都有着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影片中的朗读者汉娜和迈克尔都是勇敢的,他们都在面对自己
的内心挣扎和痛苦时选择了坦白和勇敢。

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感
动和震撼。

他们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痛苦和挣扎
都是一种成长,每一个挑战和困难都是一种锻炼。

影片中的朗读者眼泪读后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悲伤和挣扎,但是我们也都有着自己的勇
敢和坚强。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学会勇敢和坚强,要学会面
对自己的内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哲学思考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哲学思考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哲学思考今天介绍的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有关“恶”的理论。

从“根本恶”的理论到“平庸之恶”理论,是她的“恶”体系真正的完善和构建。

阿伦特有关恶的理论主要包括根本恶理论、平庸的恶理论以及克服平庸之恶的方法,这一“恶”的理论体系,是对康德对于恶的理解与思考的借鉴、超越与回归。

一、汉娜.阿伦特的“根本恶”:不同于康德的理解1、康德的“根本恶”:颠倒的恶意康德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对人性中“恶”的问题进行理性反思的哲学家,这一反思集中表现为他对“根本恶”的道德形而上学论证,他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提出了“根本恶”这个概念。

康德认为,在人性中存在着两个相反的潜在维度:向善的禀性和向恶的倾向。

而后者被康德称之为“根本恶”,也就是人性中不愿意反抗恶行的理性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知道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对的和善的,但是总是出于自己的动机和利益去选择不道德的、违反自己心中的道德准则的行为,它是德性的真正的敌人。

康德为什么把这种恶称为根本恶呢?其出发点主要有二:一是这种恶违背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中的道德依据;二是因为这种向恶的倾向是天生存于人们心中而无法去消除的。

通过对恶的再进一步考察,康德将恶的习性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人性的脆弱。

所谓人性的脆弱也就是说人们的内心拥有道德准则,可是出于我们意志的薄弱和社会环境等造成的人性的一种脆弱,而使得人们放弃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向恶的方向行驶。

正如康德所言,“人所愿意的道德法则不及偏好作为动机来得强烈”。

•第二,人心的不纯。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总是怀有各种动机,这也就是说,一个人他可能在尽心尽力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可是这其中总会夹杂着其他的利益,这种人心的不纯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

•第三,人心的恶劣。

这一点是康德着重强调的。

人心的恶劣就是说人们直接抛弃善的道德准则,用非道德的准则代替道德的准则,可以说这是一种“人心的颠倒”,其特征表现为人性中的自我欺骗和虚伪,由于这种自我欺骗和虚伪,人们落入根本恶之中。

《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观后感

《生死朗读》观后感《生死朗读》这部电影以爱情为线索,以战后德国为故事背景,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性,战争,道德,正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引人深思。

这部影片前后反差较大,到后半部分基调越发沉重,已经远远超出了成长、爱情的范围,而逐渐进入了罪恶与救赎、忏悔与宽恕等领域。

首先,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的悲剧其直接原因在于她对人格尊严的追求。

而这种追求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汉娜是一个文盲,但她对知识非常渴求,在集中营时她会让很多小女孩为她朗读,跟男主角在一起后,也喜欢听他朗读。

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下,没有文化就没有尊严。

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感也就越强烈,于是汉娜尽力掩饰自己的缺陷,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甚至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可以说汉娜是时代悲剧的结果。

其次,汉娜的悲剧不禁让我们思考所谓的法律与正义。

法律是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工具,归根结底法律只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

正如影片中的法学教授所认为的,社会要依靠法律来运作,问题不在于对错,而在于是否合法。

然而这本身就是悖论。

因为法律处理的只是表面,而难以触及到内心,法律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时代发展、随统治阶级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的。

对于同样的案件,在不同年代不同的法律体制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局。

影片中关于教堂火灾事件审判的场面让我记忆犹新。

当法官问起汉娜当时为什么把门锁了的时候?汉娜说很明显的,我们是警卫,我们的职责就是看管囚犯,我们不能让他们逃跑了。

法官又接着说,你们是怕他们跑了,你们将受到惩罚,甚至被处决。

汉娜否认,她说外面在着火在爆炸,如果我们打开门,一切都会混乱的,我们将无法恢复秩序。

汉娜就这样承认了一切罪行。

所以,汉娜的罪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当时秩序、法律的恪守。

汉娜正是按照自己所处年代的法律来行事的。

电影《朗读者》观后感2000字

电影《朗读者》观后感2000字

电影《朗读者》观后感2000字How far would you go to protect a secret?一支笔,一沓纸。

汉娜哆嗦着。

她底气不足,眼里满是惶恐。

她甚至不敢去看它们。

这些东西对于她,是羞耻的象征。

羞耻,是她最大的恐惧。

“没有这个必要。

报告是我写的。

”而代价是终身的牢狱监禁生活。

电影《朗读者》将复杂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如此生动而精准,它将外表干练的汉娜·施密茨内心的软弱、偏执与自我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汉娜是一个文盲,不识字也是她内心中最深的羞耻和伤疤,她的软弱恰恰体现在对羞耻的逃避,为了维护她自己极强却又极脆弱的自尊心,努力假装强势,她用命令的语气伪装成控制的一方,来隐藏自己最恐惧的秘密,甚至因此一次次拒绝更好的生活,也最终将自己囚进牢笼。

汉娜,一枚纳粹丑陋机器的螺丝钉,一个罪恶时代的牺牲品。

但是一颗螺丝钉难道就没有情感吗?当汉娜坐在曾经被大火烧过的教堂中,在唱诗班的歌声里泪流满面,心中难道没有自责和愧疚之情吗?当她在麦克怀中像个小孩子一样因为悲剧的结局哭泣,甚至在她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仍然坚持脱掉鞋子,赤脚踩在书本上,这样热爱生活的汉娜怎么可能是一个麻木的战争螺丝?只是,在那一个狂热的时代浪潮笼罩下,每个人其实都没有选择,这也是汉娜(包括麦克的父亲)这一代人的悲哀。

她只能坚持于Do her job,服从任务、维护秩序对她来说甚至重于三百多个犹太人的生命。

很多人在问,汉娜究竟爱麦克吗?当麦克对她说,“离开你我活不下去”,当他问她,“你爱我吗?”汉娜皱眉看他,轻轻点头。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所谓的“爱”仍然无法让她克服对羞耻的逃避。

因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汉娜的确被麦克的少年炽热的爱所打动,但她还没有主动地爱上麦克,在内心里,她更在乎的依然是自己。

而当爱上一个人,就有一种力量让一个人决定跳出黑暗去拥抱清风和阳光。

收到录音磁带的那一刻,汉娜真正确认了对麦克的爱,并决定学习阅读和拼写,甚至开始给麦克写信。

《汉娜·阿伦特》读书笔记范文

《汉娜·阿伦特》读书笔记范文

《汉娜·阿伦特》读书笔记范文
《汉娜·阿伦特》读书笔记范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书笔记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汉娜·阿伦特》读书笔记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阿伦特告诉我们要过一种清醒的负责任的生活,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也不要放弃启明的光亮。

不要退守自我,不要躲藏到世界后面,不要放弃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不要漠视政治。

在任何时刻,自由的.活动都是我们的责任和承诺。

认清现实性,坚守我们的世界,关怀我们的公共领域,在不断的思考和行动中巩固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我们能够对抗黑暗的时代和非人的世界。

在对世界的谈话和友爱中达至人性。

不要迷恋真理,不要沉醉与过分亲密私人的激情中,让世界在我们之间揭示。

人性太复杂太容易扭曲,人类灵魂中的激情难以捉摸,我们深处的现代世界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危机四伏。

固然,人类是一个危机重重的物种,但阿伦特这样的人们依旧让我们相信人类仍有希望,只要我们向光亮努力,便能够带着人性在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阿伦特以自己对古今、“世界”、行动和人性的理解,指出了一条启明之路:带着古典的高贵和希望,不放弃现代,并拯救现代性。

用人性替代真理。

汉娜《论暴力》读后感

汉娜《论暴力》读后感

汉娜《论暴力》读后感
暴力问题在萨特的哲学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直是其研究的关键主题之一。

在《共和的危机:论暴力》中,汉娜阿伦特对萨特的暴力理论进行了批判,并主张一种工具性的暴力观。

与之相反,萨特表明,暴力作为一种模棱两可的概念,不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是以任何手段实现目的的有意选择,即一种使用手段的特定方式。

在《共和的危机:论暴力》中,汉娜阿伦特主张一种工具性的暴力理论,即暴力本质上是一种工具。

同时,她将萨特视为一位暴力的鼓吹者。

在法农的《全世界受苦的人》的序言中,萨特声称,法农充分指出这种抑制不住的暴力不是一场荒谬的风暴,也不是野蛮天性死灰复燃,甚至也不是一种怨恨的结果:这是人本身的重新组成,战士的武器就是他的人道。

第一篇:辣妈辣妹观后感

第一篇:辣妈辣妹观后感

第一篇:辣妈辣妹观后感
《辣妈辣妹》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它描绘了两个非常不同的女性形象:一个是辣妈,一个是辣妹,并且将它们建立在对另一个有着深厚感情和对彼此尊重的基础之上。

整部影片充满了各种温情,也突出表现了女性的强大和勇气。

辣妈汉娜(Hannah)和辣妹米兰达(Miranda)的故事就像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慢慢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什么是激情,什么是真正的家庭。

作为母亲,汉娜很尽责,她给米兰达提供了家庭温暖,而米兰达则是正直、忠诚和勇敢的,在逆境中能够坚持自我,追求自己的梦想。

整部影片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就是汉娜和米兰达之间所拥有的友情,他们之间形成了深厚的感情,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互相支持、欣赏彼此、信任彼此,这种深厚的感情让人感到对生活的期盼,对人性的温柔以及对爱和友谊的坚定信念。

《辣妈辣妹》真实地描绘了一个女性的故事,它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爱、感情、勇气和家庭的思考,让人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爱等丰富的感受,也让我们学会放下自己的性别角色,去探寻更加完美的价值观。

浅评电影《朗读者》

浅评电影《朗读者》

浅评电影《朗读者》作者:范晶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4期摘要:《朗读者》是一部思想严肃的电影。

如题目所显示的,对于汉娜来说,识字与朗读不仅仅意味着掌握了技能,也意味着生的尊严,更意味着对生命、对时代的反思和责任。

汉娜因反思、悔悟而以死谢罪。

电影也展示了哲学家阿伦特发明的一个新词:平庸的恶。

恶之平庸而非极端,意味着那个时代的人大众判断力的普遍缺失,由此导致犯罪而不自知。

同样的,电影中所展示的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也告诉人们,有一种自然法或道德法,高于所有的成文法。

如果说成文法具有历史性,因国家不同而不同,那么自然法则具有超越性,它规范着人类的行为,是评判人类行为的最高标准。

此外,电影中汉娜,在监狱学会了阅读,学会了爱,也承担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关键词:平庸的恶阅读爱中图分类号:I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118-02一部好的电影,总能让观影者深入其中,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催逼理性的思索,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净化和提升。

不过,在娱乐至死,商业当道的现时代,这样的影片是少见的,更多是迎合和挑拨感官欲望的缺乏深意的商业大片,或者说,金钱而非艺术的深度决定了现时代的电影。

然而,有一部影片与众不同,它就是《朗读者》。

这部电影并没有宏大的场面和绚丽的景色,但它对人性的深度剖析可谓深刻,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汉娜,二战前是德国的一个普通的公汽售票员,她对爱情充满憧憬。

不过,她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没有受过教育,不认识字,但她对此又非常敏感,以为识字与个人的尊严关联在一起。

后来,汉娜辞掉了售票员的工作,进入集中营做了监狱的看守。

在此期间,她参与了对犹太人的杀害。

德国战败后,汉娜被送上法庭,她亦在法庭上为自己做了辩护。

入狱后,她在男朋友的帮助下,自学识字读书,阅读了大量文献。

在出狱的前一天,汉娜脚踩书本,自尽于狱内。

于笔者而言,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2023年观看朗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3年观看朗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3年观看朗读者观后感心得体会标题:《朗读者》——观后感及心得体会2023年,我有幸观看了电影《朗读者》,这是一部由德国导演冯·特雷尔执导的作品,改编自德国作家贝尔恩哈德·希尔曼的同名小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影片以其悲剧和触动人心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带给了我许多思考。

首先,影片以二战后的德国为背景,通过情感故事展现了历史的残酷和复杂。

电影中,主角汉娜是一个被识字的女车道员,在审判过程中被揭露为纳粹战犯。

她因卷入战争罪行而被判刑,而男主角迈克尔则是一位读法学的大学生,被指派为汉娜的看守。

随着迈克尔对汉娜的好奇和了解的深入,影片逐渐展现了二战时期对德国人民的摧残以及后世审判和反思的过程。

影片通过展现汉娜的个人成长和人性的复杂性,深刻地揭示了罪行与背后的动机之间的关系。

汉娜的罪恶行为源于她所经历的人性扭曲和对权威的绝对服从。

然而,通过她与迈克尔之间的关系,观众逐渐发现,汉娜并非一位冷血的恶棍,她内心深处也有着悔改的渴望。

这种对于罪犯的人性化展示,使我不禁思考,一个人如何在极端环境下保持自己的良知和善良?其次,影片强调了阅读和文字的力量。

电影中,汉娜每天都要求迈克尔朗读文学经典给她听。

这种朗读过程不仅仅是满足汉娜对文字的渴望,更是展现了文字对于人的心灵和精神的启迪与救赎。

文字和阅读不仅能够带给人内心的抚慰和希望,更是启迪人思维和扩大人的世界观的重要工具。

正是通过阅读,迈克尔渐渐理解了汉娜多年前的选择,并愿意为她做出奇迹般的改变。

这种通过文字传递情感和拯救灵魂的力量,让我深思文字对于我们个体和整个社会的价值。

此外,影片展现了战后德国人民逐渐认识和面对历史的过程。

在片中,德国的司法系统展现了其尝试审判过去罪行和推动国民对历史负责的努力。

然而,电影中也提醒我们,历史的记忆和审判往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娜的审判过程中,她选择坦白自己的罪行,但并未表达出对方式的悔意。

这引发了人们对于对罪行的真正理解和宽恕的讨论。

电影《朗读者》观感

电影《朗读者》观感

一段夏天的短暂恋情,深深影响了男孩迈克伯格的一生。

当16岁遇见36岁,刚开始青春萌动的少年遇见历经世事,成熟不失风韵的女人。

这一段不伦恋,注定只是吹皱春水乍起的风,飘忽而来飘忽而去,或是密室里的游戏,幽暗的隐秘增添了趣味,却不可与外人言。

如果仅仅是一段affair,还不足以震撼一个人的一生。

女人汉娜复杂的纳粹身份以及由此将记忆牵出的泥沼,才是迈克伯格挥之不去的痛苦心结。

多年后,迈克已成长为法学系大学生,恰巧旁听了汉娜作为纳粹的庭审。

那段尘封往事的诸般疑团,在审讯中一一揭示:朗读,曾是男孩与女人间最温情的游戏。

只有在这样的时刻,女人才放下坚硬的外壳,变得软弱与真实,在那些闪现人性光辉的作品中,感动地瑟瑟发抖,蜷缩在男孩的怀里啜泣。

除此以外,她总是强势而现实的,只念及自己的感受。

男孩更像是任她摆布的小玩偶。

在庭审中,男孩才顿悟女人根本不认字,也羞于承认自己是文盲。

原来,自己跟集中营那些被拣选为她朗读的女孩没有区别,只是她满足私欲的工具。

爱情,男孩在第一次亲密接触后,曾有过万丈豪情,男人与生俱来的征服欲得到极大满足。

有一段镜头很有意思,一家人围聚餐桌旁,男孩悄悄观察着每一名家庭成员,镜头却不断切换到与汉娜的缠绵,男孩的眼神中满是骄傲与轻蔑,为了这不为人知的征服。

然而法庭上汉娜迥异常人的冷血与漠然,再一次印证了男孩对汉娜是否真正爱他的怀疑。

他那么义无反顾,满心满眼全是她,而她总是冷静的可怕,包括最后的不辞而别。

庭审中,男孩几次离席,无法忍受内心翻腾的波澜。

往事并不如烟,而今清晰在眼前的,却是残忍的物是人非。

或者更准确的说,他只是所遇非人啊。

所有这一切,一定会激起男孩深深的耻辱与伤心失落。

在这段完全不对等的爱情中,他被轻视被侮辱,甚而衍生出“不够好,不值得被爱”的苦痛,导致男孩萦绕一生的封闭与自卑。

于是在他本可以出手相救,帮助汉娜以“阅读障碍”(文盲)为由推翻其他被告的诬陷时,他退缩了。

是为了尊重汉娜,保全她的面子吗?如果是这样,他就不会在探监的最后一刻转身离去。

不能忘却的记忆观后感

不能忘却的记忆观后感

不能忘却的记忆观后感生命中的记忆是无处不在的。

我们经历的每个时刻,都会留下痕迹,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

这些记忆或甜或苦,或美好或痛苦,却总是和我们紧密相连,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支持。

电影《不能忘却》就是以这样的主题为核心,深刻描绘了一个个细小而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使观众感受到了真挚、温暖、震撼和感动。

电影《不能忘却》讲述了六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它们都有着两个共同的主题:家庭和记忆。

每个故事都涵盖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从出生到死亡,从童年到晚年,从痛苦到喜悦,从爱到失落。

它们不仅深刻描绘了人性的多面性,还表现了我们在生命中所取得的各种成就和失落,包括人际关系、信仰和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看法。

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故事是发生在肯尼亚的“汉娜之死”。

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去取饮用水的路上被野猫袭击受伤后的故事。

垂死的汉娜看到了父亲塞勒姆在一次节公众演讲中的讲话:“如果所有的人都捐赠一角钱,我们就能拯救孩子的生命。

”她深深地爱着她的父亲,也尊重并且崇拜他。

听到他的话后,她决定把自己的所有积蓄全部捐出去,帮助其他孩子们得到救治。

这个故事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关于爱的力量,也是关于使命、责任以及家庭纽带的力量。

除此之外,故事中还有一些细微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一个老绅士对他战斗过的敌人的仁慈;一个被外面世界冷漠对待的年轻女子,完全不知道她对世界所做的贡献;一个坚持信仰和家庭的年轻母亲,尽管她身处在权力不均和不确定性中,但她必须决定自己要做什么才能保护她的家人。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尽管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和困境,但是他们的选择和行动都反映了他们的性格,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生命中的各种机遇和难题。

电影《不能忘却》主题的核心在于记忆。

人们总是被时间和事件追击,痛苦的回忆铭刻在心中。

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成为我们今天的样子。

电影中所有的人,都曾经有过恩恩怨怨、爱恨情仇,但他们的人生道路都以积极的方式结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汉娜阿伦特观后感1200字
《汉娜阿伦特》是一部由芭芭拉·苏科瓦主演的传记电影,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讲述了著名犹太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因为自己的哲学思考和民意之间的分歧所引起的一系列的事情。

网友看完这部电影有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来看看吧!
初次听说电影《汉娜阿伦特》是5年前的第十六届上海电影节期间,之后也下载并观看了该电影,但一直看的不是十分透彻。

直到今天,才对阿伦特慢慢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要把一位哲学家的电影拍好本身就不容易,毕竟哲学是较为抽象的东西,要把哲学观点通过形象的电影手法表达出来,确实考验导演的水准。

无疑,《汉娜阿伦特》做得非常成功。

但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哲学命题与前卫的哲学观点,即使专业人士理解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好在我慢慢的理解了这部电影还有它要表答得理论与观点。

传记电影《阿伦特》是以阿伦特在审判阿道夫·艾希曼时以哲学方式在《纽约客》上提出的“恶之平庸”概念后所带来的汉娜·阿伦特生活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主线的。

期间穿插以与海德格尔的情感历程,海德格尔在汉娜·阿伦特心目中曾经一度处在思想之王的地位,从1925相识并坠入爱
河到1933年纳粹上台后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暗示一位20世纪女性不断强大,寻找自我的人生历程。

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认知收获有两个:
第一,什么是“平庸之恶”?
屠杀犹太人的刽子手之一的阿道夫艾希曼,曾在屠杀犹太人中扮演重要角色,战后化名逃往阿根廷,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获,1961年在耶路撒冷对其举行了刑事审判。

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

期间从阅读有关卷宗开始,到面对面冷眼观察坐在被告席上的艾希曼,以及听他满嘴空话地为自己辩护,阿伦特断定被人们描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的这个人,实际上并不拥有深刻的个性,仅仅是一个平凡无趣、近乎乏味的人,他的"个人素质是极为肤浅的"。

因此,阿伦特提出的一个著名观点是:"平庸无奇的恶。

"艾希曼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

她再次运用极权制度的意识形态性质来分析这样一个平庸无奇的人为什么卷入深渊般的恶而无法自拔,问题在于纳粹通过使用新的"语言规则"来解说他们的反常行为:"灭绝"、"杀掉"、"消灭"都由"最终解决"、"疏散"、"特殊处理"来表达。

对于追求观念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

"
另外,阿伦特对于犹太人在历史上处于边缘状态的"无根基性"、"无政治性",以及犹太组织的领导的消极做法提
出了直言不讳的批评,导致了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轩然大波。

尽管对审判的结果同样表示满意,但阿伦特对审判的性质和过程还是表达了疑问--"审判的目的是表现正义,而不是别",不是"复仇"及展示"耻辱"。

这种眼光超出了对于种族和地方的认同,她着眼的不是受害者,而是行为本身。

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认为艾克曼应为他的"反人类罪"而不是"反犹太人罪"受审。

第二,谁是“思想之王”?
电影中通过海德格尔这条线索,将要说明的是她的哲学思想之中的思想之王是谁?沿着这条线索,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交往一幕幕相呼应,突出了阿伦特在这一过称之中逐步完成了自己"思想世界"的构建,其思想之王已不再是最初的崇拜对象海德格尔,也并非汉娜·阿伦特自己,她的思想之王,就是思考本身。

我的观影历史上没有一部电影如《汉娜.阿伦特》一样持续关注5年之久,当然也没有一部电影如《汉娜.阿伦特》一样在思想上的收获如此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