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群——试论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

合集下载

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批判

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批判

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批判
唐立新
【期刊名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汉娜·阿伦特以一个政治学学者的身份审视极权主义和反犹主义.她从极权主义的结构和起因来批判极权主义,指出极权主义是恐怖与意识形态共同推动的野蛮宰制,精英、暴徒与群氓组成其基本结构.她从政治-经济而不是历史-文化的角度批判反犹主义,认为反犹主又是帝国主义的产物;同时,她认为犹太组织对纳粹屠犹同样负有责任.她站在中立的立场解剖分析艾希曼个案来阐述自己对反犹主义的独特理解.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唐立新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512
【相关文献】
1.邪恶的两张面孔:根本的邪恶和平庸的邪恶——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的批判
2.儿童的境遇与教育的危机r——汉娜·阿伦特对美国教育的批判及其启示
3.在思与行之间——汉娜·阿伦特对政治哲学的批判
4.汉娜·阿伦特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
5.劳动破坏了公共生活?——评汉娜·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娜·阿伦特行动范畴研究》范文

《汉娜·阿伦特行动范畴研究》范文

《汉娜·阿伦特行动范畴研究》篇一一、引言汉娜·阿伦特,一位德国籍的犹太裔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她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对人类社会与道德的理解。

本篇论文将围绕阿伦特的行动范畴展开研究,从其行动哲学的理论出发,分析其在社会政治理论中的运用及价值,以更好地理解阿伦特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二、汉娜·阿伦特的行动哲学汉娜·阿伦特的行动哲学强调人的行动性,认为人的存在是行动的存在,人的本质在于其行动。

她将行动分为劳动、工作和行动三个层次,其中行动是最高的层次。

在阿伦特看来,行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行为,而是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和实现。

三、行动范畴的理论构建阿伦特的行动范畴主要关注人的主体性和自我实现。

她的行动哲学将个体与社会相联系,强调个体的道德选择和社会责任的相互关系。

行动不仅仅是个人行为的集合,也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阿伦特的理论中,行动的范畴包括了诸多方面,如政治行动、道德行动和文化行动等。

这些不同层面的行动共同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政治行动方面,阿伦特强调个体参与社会政治决策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在道德行动方面,她关注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责任,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在文化行动方面,她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认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行动范畴在社会政治理论中的应用阿伦特的行动范畴在社会政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政治领域,阿伦特的思想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她强调个体参与政治决策的重要性,提倡民主制度下的公民参与和自治。

此外,阿伦特的思想还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如社会公正、人权保护等。

其次,在道德领域,阿伦特的行动范畴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

她认为道德教育应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责任感,使人们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决策。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汉娜·阿伦特在她的著作《欺骗的人性》中提出了著名的“平庸之恶”概念,她认为大多数恶行不是由于那些精明狡猾、狂热执着的人所为,而是由那些平庸的人通过履行他们的职责和责任来实现的,这种恶行甚至更为危险和破坏性。

“平庸之恶”指的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好人,也不是真正的坏人,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良心判断的能力,所有的行为都依托于社会和体制,并且往往只看重自身的利益和快乐,而不顾及别人的权利和尊严。

他们所犯的错误或不道德的行为既不出自于邪恶的本性,也不是鲁莽冲动的结果,而是源于对个人责任的逃避和对大众无知的盲从。

这种人通常不会为了个人的信仰或价值观去反抗或坚持,他们不具备自我主张的能力,并常常被官僚制度、官方口号以及集体思维冲昏了头脑。

当社会出现恶劣形势和回避责任的情况时,他们会无动于衷,或者照本宣科地执行规则,无论这是否违法、不道德,甚至危害到他人。

这种“平庸之恶”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存在,如官僚制度中的腐败,企业管理中的利益集团,政治体制中的权力游戏等等。

在这些情况下,那些平凡无奇的人没有那么多的选择,他们被制度和环境所限制,自我意识被压抑,而对权力和利益的追求却无止境,甚至于将道德和法律纳入自己的私人利益,从而成为一系列罪行的幕后推手。

而且,这种“平庸之恶”也更容易被社会正常化,如果足够的人在其背后站立,他们的行为就会被视为正常的而不是反常的。

因此,如何避免“平庸之恶”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更广泛的意识形态普及,提升社会公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让人们始终坚持自我独立思考、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并坚定地维护这些价值观。

其次,对于官僚制度、政治体制、企业管理等机构,应加强监督和制度约束,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规范,以避免权力和利益集团的滋生与膨胀。

本着对人民和社会负责的态度,这些机构和他们的董事成员应该更好地了解这些机构的目标和使命,并将他们的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和公民利益之上。

作者其他文章

作者其他文章

站内留言网站地图用户列表网站首页中哲史外哲史哲学问题宗教研究学界动态相关机构交流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交流论坛>学术专区>学林春秋>本站首发作者授权网上转载网友投稿推荐阅读作者其他文章栏目广告6, 生成文件 HTDOCS/NEWXX9.HTM 备用,[返回] 极权主义的逻辑——试论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2005年11月12日 来源:论坛主题内容提要: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研究,是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对极权主义的本质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从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入手,阿伦以政治现象学的方法探讨了极权主义的起源;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探讨了极权运动和极权统治的特征。

她的极权主义研究至今仍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迪意义。

关键词: 反犹主义 帝国主义 极权主义 阿伦特近年来,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政治思想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中国学界的关注,不仅她的部分著作被译成中文,相关研究论文也不断出现。

然而,这些研究更多地关注于阿伦特的政治观念本身,例如,阿伦特关于公私领域的区分,她的公民观念和共和理念,她对政治价值的理解,等等[1]。

而她对极权主义问题的思考,虽然在一些综述性文章中略有涉及,但迄今为止尚无专文论述,更遑论专著问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事实上,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相关研究中独树一帜,她的成名之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堪称研究极权主义的必读文本。

并且,极权主义现象是阿伦特研究政治理论的契机,阿伦特后来的诸多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的结果。

英国学者加诺芬(Margaret Canovan)指出:“实际上,阿伦特的整个政治思想的论题都是由她对二十世纪中期的政治大灾难(极权主义)的反思所设定的。

”[2]探讨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极权主义本身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是我们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其政治思想关键的一环。

汉娜_阿伦特的反女权主义

汉娜_阿伦特的反女权主义
12
叛者。 成为反叛者和被孤立是几乎所有阿伦 特所描述的“自觉贱民”的共同特征, 这两个 特征都不是他们有意寻求的, 而是产生于个 人更基本的选择 —— 始终是他们“所是”的。
但是, 在阿伦特的英雄当中还有一种不 同类型的自觉贱民, 罗莎·卢森堡是其范例。 “她是一名局外人, 不仅因为她在她不喜欢的 国家 (德国) 和不久就反感的政党中, 并且始 终是一名波兰犹太人, 而且因为她是女性”, ( 阿伦特, 1966: 4425) 阿伦特这样描写卢森 堡。她的情况与拉尔类似: 两人作为犹太人和 女性都被弃为“局外人”, 尤其是, 两人都要求 身份得到承认的权利, 尽管拉尔是在反复犹 豫之后, 晚年才做出了这个决断。虽然这两位 女性相隔整一个世纪, 虽然她们的社会环境、 教育和个人品质不同, 但是诸多的相似把她 们彼此联系起来, 也把她们和阿伦特自己联 系起来。 她们都有对“幸福的渴望”, 对“简单 事物”的欣赏, 对诸如自然、诗歌、音乐等“真 正实在”的赞叹。
之所以遗憾, 是因为这种生活策略必定 导致一种不断的·自·我·否·定。“区别于自己所是 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她在描述拉尔·瓦哈根 对同化的轻蔑时这样写道。 可是一个人否定 了自我, 任何特殊的选择都不存在了, 因为在 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目标, 就是区别于自己 所是, 绝不表现自我。 (阿伦特, 1957: 9)
这就使阿伦特认同另一种可能性, 我们 与 自 己 所 是 的 关 系 的 第 三 种 选 择:“自 觉 贱 民”。渴望被同化的人不能随意挑选或选择她 他乐意同化的方面, 不能自行决定她 他的 好恶。 与之相比, 自觉贱民不仅坚持她 他是 “什么”的权利, 而且坚持她 他是“谁”的权 利, 因而能够保持独立性: 与两个团体都保持 一定距离 —— 生来所属的团体和她生活于其 中的团体。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阿伦特政治哲学片议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阿伦特政治哲学片议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阿伦特政治哲学片议作为德国现代哲学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汉娜·阿伦特以其卓越的思想深入人心,对于理解政治哲学和现代政治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贡献良多。

她自发的焦虑、思考以及对人类政治的重构理论,带给人们的是思想上的冲击与启发。

而其中一部分的思想则凝聚在其政治哲学著作《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之中。

本文将结合此著作的思想要点,选取5个例子来阐述,解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并证明其思想的价值和重要性。

一、对极权主义的担忧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思想极挑战,而其最深刻的见解集中在她对极权主义的担忧与批判之中。

阿伦特怀疑人性本身,并警示我们需要寻求一些过程性的方法来保护自由与尊严,以避免极权主义的出现。

这一点在其著作《群众与政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该书中,阿伦特描述了一种狭义的思想和行为范围,使群体和各种组织成为了一个具有制定意识形态和图纸的身份群体。

她强调了这种波及全面的思想方式的危险性,同时也展示了这种方法对文化和社会的具有毁灭性的影响。

二、人权的重要性在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中,人权的思想十分重要。

多年来,她认为人权是保护人的尊严的最有力的途径。

阿伦特主张人权是不可分割且普世的,应该一视同仁的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所有人。

她还声称,即使在国家安全等非常时期,个人或群体的人权也不能受到损害。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际公认和众多哲学学者的支持。

三、欢迎异质性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中还有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所有人都值得受到尊重,甚至包括那些“社会不良分子”。

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我们必须欢迎那些人,尽管我们可能不同意他们的言论。

阿伦特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是很感性且有深度的。

我们需要这种思想,以便宽容,理解,并通过开放的辩论向前移动。

四、公民参与在今天的政治中,公民参与的话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中,这种参与始终是一种推动政治势力的重要手段。

阿伦特认为,个人必须参与到政治中来,以此发扬公民精神。

《汉娜·阿伦特行动范畴研究》范文

《汉娜·阿伦特行动范畴研究》范文

《汉娜·阿伦特行动范畴研究》篇一一、引言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是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伦理学家之一,她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伦理、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汉娜·阿伦特的行动范畴,从其思想体系出发,分析其行动哲学的核心观点、特征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二、汉娜·阿伦特行动哲学的核心观点汉娜·阿伦特的行动哲学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的理解上。

她认为,人的存在是基于其行动,而行动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因此,人的尊严在于其自主的、有意义的行动。

她进一步强调,自由并非是一种孤立的状态,而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和保障。

责任则是自由的对应物,人在自由地选择行动的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在汉娜·阿伦特看来,行动具有三个基本范畴:劳动(work)、行动(action)和习惯(habitus)。

劳动是日常生活中的基础活动,是实现物质生活的基本手段;行动则是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和实现,是对自由的体现;习惯则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稳定行为模式。

三、汉娜·阿伦特行动哲学的特征1. 强调人的主体性:汉娜·阿伦特的行动哲学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认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于其自主的、有意义的行动。

2. 关注社会与政治:她将行动哲学与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结合,认为人的行动不仅关乎个人自由和责任,也关乎社会的正义和稳定。

3. 重视实践与反思:她认为理论应当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反思和实践来不断深化对行动的理解。

四、汉娜·阿伦特行动哲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汉娜·阿伦特的行动哲学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政治领域,她的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民主、自由和责任等政治价值,为政治决策提供伦理依据。

其次,在伦理领域,她的思想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升道德意识。

此外,在文化领域,她的思想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阿伦特的政治思想

阿伦特的政治思想

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5-1975),犹太人,代表作是《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状况》,尤以前者有名。

一、极权主义及其起源极权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不管有什么特殊的民族传统,或其意识形态有什么特殊的精神来源,极权主义政府总是把阶级转变成群众,用群众运动而不是一党专政代替正常制度,把权力中心由军队转移给警察,并制定公然指向世界统治的外交政策。

”其核心是依靠宣传和恐怖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的一种全新的、史无前例的统治形式。

阿伦特认为,如果守法是非暴政体制的本质,本质守法是暴政法制的本质,那么恐怖则是极权统治的实质。

在这里,统治者滥用权力,不受法律节制,屈从于自身的利益,敌视被统治者的利益。

它蔑视一切成文法,甚至走到蔑视自己制定的法律的程度。

她认为,极权主义在宣传中利用了社会主义和种族主义等意识形态,但是取消了它们的功利主义的内容,即一个阶级或一个民族的利益。

事实上,一切意识形态的真实本性只有在它们充当杉树主义的统治工具时才会暴露出来。

阿伦特探讨了各种意识形态中包含的三种极权主义因素:一是各种意识形态都宣称一种总体的解释;二,意识形态的这种解释能力使它变得独立于一切经验;三是,所有意识形态的思维都将事实组织进一种绝对的逻辑过程。

极权主义在组织方面的特点是:呈现为一种由同情者、党员、精英组织、亲密小圈子和领袖构成的层级结构。

极权主义是如何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形成的?她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生产体系,把人固定的、满足生存需要的“财产”(property)转化成为不断投资和再投资的无限流动的财富(wealth),并且在这种转化中也孕育了“资本主义意识”。

资本主义意识的实质就是追求财富的无休止扩张,就是以征服全球为目的。

这种无限扩张一方面动摇了现代民族国家体制,使国家逐渐丧失了保障公民权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帝国主义”执行资本主义扩张的殖民经验中,孕育了“种族主义的观念和认识”,以此作为对殖民地进行征服的合理根据。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

谈阿伦特的极权主义摘要极权主义的研究在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阿伦特通过研究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得出极权主义的起源,她同时对20世纪的极权经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通过研究极权主义的本质与起源,极权运动的推动力量等几个方面学习阿伦特的极权主义,以此为踏板使我们全面而准确的把握阿伦特的极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阿伦特极权主义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颇具个性的女性思想家,她出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

她生前就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死后也引起了众多学术研究者的研究。

她主张跳出意识形态的藩篱进行思考;试图超越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政治哲学传统,又激烈批判现代社会科学的做法。

阿伦特政治思想的独特性,使她成为了一位备受争议的思想家,同时也使她的地位得以确认和巩固。

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研究独树一帜,她的成名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堪称研究极权主义的必读书目。

探讨阿伦特的极权主义,不仅为理解极权主义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是我们全面而准确把握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基础。

一、极权主义的本质阿伦特的研究表明极权主义反现实、反文明、反人性、反制度、反功利、反常识,是人类历史上最绝望,最彻底的一种统治形式。

由此,阿伦特将极权主义的本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极权主义是一种野蛮。

极权主义是彻底地反对整个人类,反对一切人性,反对所有的文明。

极权统治者的行为不是暴虐,而是野蛮。

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中指出,艾希曼犯的不是反犹太罪,而是反人类罪;在她看来,如果将艾希曼一案作为反犹太人的象征来审判,将完全误导甚至掩盖纳粹的罪行对于这个时代的真正意义。

极权主义的野蛮本质,体现在试图对人性进行推毁,恐怖不是其统治的手段,而是它统治的本质。

极权主义最终是要使人成为被任意杀戮的动物。

极权主义是一种运动。

阿伦特提出极权主义的兴起与民族国家的衰弱是同一过程。

民族国家的建构是防止极权主义发生的一剂良药。

极权主义反对一切静态的制度约束,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运动,其根本特征在于持续不断进行斗争,永远没有休止。

阿伦特(Hannah Arendt)公民观述评

阿伦特(Hannah Arendt)公民观述评

阿伦特(Hannah Arendt)公民观述评徐贲9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这位不速之客,已经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不少的讨论,有效地促进了人们对民主政治一些基本理念的认识,如个体的尊严和权利、权利优先于共善、分配正义的范围和局限等等。

相比之下,公民民主参与问题却遭受到冷遇。

不仅如此,当今中国自由主义话语甚至常常对"公民参与"和"参与民主"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和忧虑。

公民参与或参与民主被看作是一种与自由民主相对立的理念,被看成是可能重新在中国复活大民主、平均主义和集体意志至上等极权专制思想因素的温床。

公民参与和民主政治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它所包含的政治理念是否真的与自由民主格格不入?在思考这些问题时,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公民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公民参与是健康公众生活的标志。

对于有效的民主政治来说,关注公民参与和关注权力制衡同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甚至可以说,普遍积极参与的公众生活比权力制衡制度更能体现民主政治文化的精髓。

这是因为,即便民主政治制度也不能自动防止民主公众生活的萎缩,而现有的自由民主制度恰恰正在不断受到这一萎缩趋势所困扰。

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和公众生活的问题便愈加具有现实意义。

公民理论不等于民主理论,公民理论更不是民主理论的别称。

民主是政治共同体内部的一种组成和建制形式,而公民则是个体对此共同体的依存形式。

公民的性质不仅是一种政治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而且更是一种作用和能力,自由个体以此而在民主共同体事务中成为有效成员。

因此,公民应当是政治共同体的积极成员,他的积极参与本身就是对共同体建设和发展的一种贡献。

我们不应当因为公民和民主之间的可能联系而低估它们的区别。

一个人可能参与民主活动而不在乎自己的公民身份;他也可能虽拥有公民身份,但却不关心民主或被剥夺了民主活动的权利。

公民和民主的分离在自由主义理论中表现得十分清楚。

国内对汉娜·阿伦特思想研究热点述评

国内对汉娜·阿伦特思想研究热点述评

汉娜・ 阿伦特 ( n a rn t 9 6 17 Ha nhA e d O — 9 5年 ) 1
美学 术界 的地位 。研究 者认 为 , 极 权主 义 的起 源 》 《
是 2 世 纪著 名 的政 治哲学 家 。她一 生著述 甚 丰 , 0 议 主要解 决 了三个 问题 :一是 说 明为什 么犹 太人单 单 题 广泛 , 及政 治 学 、 涉 哲学 、 理 学 、 史学 等 学科 , 伦 历 被挑选 出来 作为纳 粹大屠 杀 的对象 ,二 是解 释极 权
1 3
国 内对 汉 娜 ・ 阿伦特 思 想研 究 热点 述 评
◎秦菊波
( 昌航 空 大 学 , 西 南 江
南昌
30 6 30 3)
【 键 词】 关 阿伦 特 思想 ; 究述 评 研
【 摘
要】 近些年 国内对 阿伦特思 想的研 究和关注点越来越多 , 人们对她 的极 权主义理 论 、 公共领 域理论 、 政治思想 、 精神生 “
Ke y wor s: nn h e dt e iw nr s a c d Ha a Ar n ;rve o e e r h Absr ctI e e ty a s t a :n r c n e r,Ha na Arnd ’ t ug tha e n drwig mo e a d m o eat ni n a o e n h e tS ho h sb e a n r n r te to th m .H e o aia a im,t u h n rtt l r ns ti ho g to
活” 、 民观 以及她的马克思 主义理论 观等产牛 了浓厚兴趣。本 文对 国内阿伦特的研究热点状况进行综述 , 论 公 以期能有更多的
研 究者 从 中受 益 。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理论家之一,她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思考方式闻名于世。

在她的著作中,有一篇文章《关于平庸之恶》,在这篇文章中,她对纳粹德国的纳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他在大屠杀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的行为表现。

这篇文章为我们揭露了平庸之恶的本质,引起了人们对罪恶的思考和反省。

平庸之恶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人性和道德责任。

在《关于平庸之恶》中,阿伦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是在政治、社会还是个人生活中。

她呼吁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是否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艾希曼式的平庸之恶。

对于艾希曼这样的平庸之恶的产生,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作为个体,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社会层面,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我们还需要注重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让每个人都成为有责任感的公民。

汉娜·阿伦特的思想对我们的启发是深远的。

她的分析揭示了平庸之恶的本质,让我们对人性和道德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

面对这样的分析,我们不能只是对其进行批判和谴责,更需要从中汲取教训,警惕自己的行为,努力避免自己成为平庸之恶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公正、更加和平的世界,如何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如何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

汉娜·阿伦特的《关于平庸之恶》是一篇富有深刻洞察力的文章,她通过对阿道夫·艾希曼的分析,揭示了平庸之恶的本质,呼吁人们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重视道德责任。

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对我们今后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牢记这些教训,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在汉娜·阿伦特的思想中,她提出了“平庸之恶”的概念。

她认为,纳粹德国的种种恶行能够发生和持续,不仅仅是因为少数极端分子的独裁统治,更重要的是普通人的中庸心态和对道德责任的放弃。

所谓“平庸之恶”,指的是普通人在面对集体罪行时,虽然并非恶意所致,但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却成为邪恶的助推力量。

阿伦特通过对纳粹统治德国的研究,发现一大部分参与者并非纯粹的恶徒,他们既不具备邪恶的心理,也没有明确的反犹主义信仰,但他们却在纳粹政权的构建和维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人被她称为“善良的中庸者”。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是普通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出一定的善良和友善,但在纳粹统治的背景下,他们却选择了适应和迎合这个邪恶的体系。

阿伦特认为,这种中庸心态是与平庸之恶紧密相连的。

平庸之恶的核心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的普通性和中庸性,因为它们反映了社会中价值观的弱化和道德责任的淡漠。

在纳粹统治的背景下,善良的中庸者放弃了他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将责任和决策交给了集体意识和权威。

他们接受了国家和集体的评价标准,为了社会认同和个人利益而妥协和迎合纳粹的政策和行动。

阿伦特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个体责任和道德判断的思考。

她认为,当个人主动抛弃对道德责任的思索和行动时,邪恶就有机会在社会中蔓延。

平庸之恶成为了人们对正义和道德的冷漠和中庸的适应,这不仅仅是少数极端分子的问题,更是普通人的缺失。

阿伦特的观点也引起了一些质疑。

有人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纳粹统治的恶势力面前,他们是无力改变和抵抗的。

他们也许在精神上反对,但在实际行动中无法独善其身。

阿伦特的观点过于侧重普通人的道德缺失,而忽略了那些一直抵抗纳粹统治的英勇者。

这些人虽然在极端环境下也没有完全摆脱恶的影响,但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论,保持了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并对社会发挥了正面的影响。

汉娜·阿伦特对“平庸之恶”的思考,揭示了在集体罪行发生时,普通人心态和行动方式对邪恶的助推力量。

孤独的思想者

孤独的思想者

孤独的思想者孤独的思想者——电影《汉娜·阿伦特》双语对照阅读Amy Roger Berkowitz 09/23 100 0 挑错量: 0摘要: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月之后好多年,人们要么谴责《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要么为其辩护,而很少把它看作一本值得阅读和理解的书。

因此,当我听说德国导演玛格丽特·冯·特洛塔(Margarethe von Trotta)要拍一部关于阿伦特报道艾希曼审讯的电影时,我有一些担忧。

但是在半个世纪以来对阿伦特夸张的批判中,电影《汉娜·阿伦特》达到了闻所未闻的深度,且在一切传记片中达到了少有的高度:该片实际上让我们重新聚焦阿伦特的作品,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易于理解的焦点。

1963年,《纽约客》发表了五篇关于阿道夫·艾希曼审讯的文章。

艾希曼是纳粹德国党卫队国家安全部四局B处四科的科长;那是盖世太保【1】专门负责“犹太人事务”的部门。

政治思想家和犹太活动家汉娜·阿伦特写的这些文章以及后来出版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在纽约的知识分子中引起了欧文·豪【2】所谓的“内战”。

一些书评咒骂阿伦特,说她是自怨自艾的犹太人和热爱纳粹的人,而犹太进步日报【3】指责她“有争议的鄙俗”,罗伯特·洛威尔【4】把她对艾克曼的描述称为“杰作”,布鲁诺·贝特兰【5】说这本书是我们免于“非人性化的极权主义”的最佳保护伞。

在整个纽约城,阿伦特的朋友们都表明各自的立场。

当《异议》【6】杂志在外交旅馆召开会议之际,有一群人集会抗议,想阻止阿尔弗雷德·卡津【7】和劳尔·希尔伯格【8】(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犹太人大屠杀【9】学者)为阿伦特作辩护,莱昂内尔·阿贝尔【10】在《党派评论》【11】上说,在阿伦特的书中,艾希曼“比他的受害者形象要好得多"。

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月之后好多年,人们要么谴责《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要么为其辩护,而很少把它看作一本值得阅读和理解的书。

汉娜·阿伦特的复杂而又迷人的一生

汉娜·阿伦特的复杂而又迷人的一生

汉娜·阿伦特的复杂而又迷人的一生因为,孤独几乎是完美的lordofwar闲言 Additional comment汉娜·阿伦特,犹太人,14岁时开始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7岁醉心于克尔凯郭尔的著作和神学研究,后拜海德格尔为师,20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著名的“平庸之恶”“极端之恶”。

当阿伦特第一次见到海德格尔的时候,她18岁,是个年轻漂亮且求知欲旺盛的女大学生;而海德格尔是一位内敛沉静的学者,35岁的哲学教授。

今天就来说说他们之间的故事,一段20世纪最富争议的爱和思的往事。

只要爱人的面容还残留在你的心底,世界就仍是你的家。

——奥尔罕·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1975年,秋末。

我已经老了,很老很老。

他也老了,比我老的更厉害。

自八年前,我每年都会来看他。

这次,我们俩都有预感:恐怕这是今生最后一次见面了。

去年,在阿伯丁做演讲时,突发的心肌梗死差点儿要了我的命。

自那以后,我就不再那么玩命了。

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女人来说,68岁的身体已经无力再承担《精神生活》的写作。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写完。

但我需要休息,真的需要休息,哪怕只是为了短暂停留,回忆一下我绝称不上传奇的一生。

是的,他比我老的更厉害,都85岁的老头子了,还能不老么(请原谅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的絮叨)?他生着病,而且几乎都耳聋了。

我们见面,语言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或许我们都知道是诀别了,所以这次见面,气氛显得并不轻松。

其实这也没什么,自51年前我遇见他开始,我这一生,就再也没轻松过。

1924年,德国,马尔堡大学。

在此之前,父亲在7岁时就离开了我们,随后的战争又迫使母亲带着我从哥尼斯堡逃到了柏林。

阴郁、悲痛的生活促使我开始阅读康德的著作。

真的没想到,对哲学的兴趣竟然决定了我的一生。

中学时期,我为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的批判性观念而痴迷不已。

这份痴迷最终让我走进了他所执教的这所大学。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作为一名哲学系的学生,在希腊语和神学之间徘徊良久之后,我终于还是决定选择他的现象学。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

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
陈伟
【期刊名称】《学海》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对极权主义的研究,是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分析反犹主义和帝国主义入手,阿伦特以政治现象学的方法探讨了极权主义的起源;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探讨了极权运动和极权统治的特征.探讨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不仅为我们考察极权主义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是我们全面而准确地把握阿伦特政治思想的关键.
【总页数】9页(P43-51)
【作者】陈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
【相关文献】
1.汉娜·阿伦特对极权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批判 [J], 唐立新
2.极权主义与公民教育:对阿伦特的一种新的综合 [J], 刘磊明
3.虚假与神圣--从叙事学角度解读阿伦特极权主义语境下的宣传 [J], 聂婷
4.孤独的人群——试论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研究 [J], 周煜闳
5.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理论再评价 [J], 玛格丽特·卡诺万;陶东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权的曙光”——汉娜·阿伦特人权观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权的曙光”——汉娜·阿伦特人权观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权的曙光”——汉娜·阿伦特人权观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作为一个跨越世纪的概念,人权一直备受关注与重视。

人们对人权的理解、认识以及实践,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涵。

而在这个问题上,立场不同的人们对人权的解释也不相同。

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对汉娜·阿伦特人权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人权的内涵,发掘人权实践与理论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著名的政治哲学家、文化批评家,其对人类存在各个方面的深刻探讨在国内外学术界广泛传播。

但是,至今对于汉娜·阿伦特人权观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这就给我们加强研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三、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针对汉娜·阿伦特人权观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以及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包括:(1)汉娜·阿伦特的人权观基本概念的解析与比较分析,揭示其对人权的本质定义及其内在机制的深刻探讨。

(2)汉娜·阿伦特的人权观在政治哲学中的地位,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探究其人权理论框架中所涉及的重要思想体系以及其理论实践的意义。

(3)通过实践案例对汉娜·阿伦特人权观中主张的实践方式进行探究,分析其理论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挖掘制约和壮大其人权思想实践的力量与作用。

四、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借鉴文献资料法和研究方法论结合,其中文献资料法主要是对汉娜·阿伦特的人权观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研究方法论方面则利用归纳、演绎、比较和案例等研究方法。

五、预期结果本论文预期通过对汉娜·阿伦特人权观的详细阐述,探究其人权理论框架的内涵,系统剖析其政治哲学意义及其实践意义,为人权研究提供理论思路,为完善人权实践提供实践指导。

在此基础上,针对人权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启示性的建议。

汉娜·阿伦特的观察

汉娜·阿伦特的观察

汉娜阿伦特的观察
蔡猜
【期刊名称】《现代苏州》
【年(卷),期】2014(000)035
【摘要】很久没有看到如此感动我的电影了。

自始至终,汉娜都在保持着自己的尊严。

为了时刻保持清醒和敏感,汉娜对于烟的渴望,胜于其它。

她是个犹太人,战争期间遭遇过离别和逃亡。

她的导师告诉她,思考是件孤独的事情。

但她喜欢思考,喜欢哲学,更喜欢那些喜欢思考问题的人。

电影是围绕着一宗审判开始的,一名纳粹,在审判中争辩自己的行为,只是在执行命令。

而所有战争中遭遇过不幸的人们,把这个事实放大,悲痛地控述那些不同的经历。

当汉娜把这个观点提出来之后,波澜一场接一场地向她掀过来。

【总页数】1页(P113-113)
【作者】蔡猜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1.13
【相关文献】
1.汉娜·阿伦特"积极活动"理论的内在逻辑与问题
2.汉娜·阿伦特思想的"决断主义批评"之反思
3.汉娜·阿伦特"诞生性"的三个向度
4.关于人类自由领域建构的探讨
——驳汉娜·阿伦特对马克思理论的误解5.汉娜·阿伦特的自由概念——一种康德式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