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
《实验者》影评观后感《实验者》影评观后感一、房间里的大象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
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
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
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
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
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
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
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
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
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
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
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
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
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米尔格兰姆实验
03
研究过程
米 尔 格 兰 姆 实 验 ( M i l g r a m experiment)
米 尔 格 兰 姆 实 验 ( M i l g r a m experiment)
二、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 具有权威的人,其命令容易被他人接受,并做出服从行为。 2.他人支持与服从 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权威的藐视。也就是和他人在一起的
时候,别人的拒绝服从行为成为了榜样力量,高度支持了人们的反抗权威意
何责任的保证后继续测验。一些人则在听到学生尖叫声时有点紧张地笑了出来。
若是参与者表示想要停止实验时,实验人员会依以下顺序这样子回复他: 1. 请继续。 2. 实验需要你继续进行,请继续。 3. 继续,这很重要。
4. 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
米 尔 格 兰 姆 实 验 ( M i l g r a m experiment) 如果经过四次回复的怂恿后,参与者仍然希望停止,那实验便会停止。否则, 实验将继续进行,直到参与者施加的惩罚电流提升至最大的450伏特并持续
不 是 眼 睛 , 而 是 心 。
而 是 用 心 灵 来 判 断 爱 用 的
和 庄 严 : 爱 情 不 用 眼 睛 辨 别 , /
算 数 , 都 可 以 被 转 化 成 美 满
卑 贱 和 劣 行 在 爱 情 看 来 都 不
一
PART ONE
篇
Things base and vile, holding no quantity, love can transpose to from and dignity: love looks not with the eyes, but with mind.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实验目的: 为了测试被试在遭遇权威者下达
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 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2、实验被试:
实验小组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和寄出许多 邮递广告信,招募参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 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校区中的一间地下 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 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美元 (大约为2006年的$20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 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 业至博士学位都有。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5、米尔格拉姆对服从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米尔格拉姆在第一次实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服从行为的产生与哪些因素 有关。他从服从的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操 纵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索。
米尔各拉姆操作的客观条件包括: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师生双方的距离分 为四等,各等级的距离均有四十名被试参加,分析“教 师”与“学生”距离的远近与被试服从的相关,结果发 现“学生”越是靠近“教师”,被试越是拒绝服从,而 距离越远,越容易服从。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3、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充当学生的假被试与教师的真被 试分别被安排在两个房间里,中间用一堵墙隔开。 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 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 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拴在椅子上, 向“教师”解释说是为了防止他逃走。“教师” 与“学生”之间不能直接看到,用电讯传声的方 式保持联系。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4、实验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有二十六名被试(占总人 数的65%)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 验最后,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另 外十四人(占总人数的35%)作了种种反抗, 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了。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对实验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理论的深入探讨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引发了对权威和服从问题的深入探讨。后续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 和理论框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和分析,例如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神经科学等。
跨学科的应用研究
除了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外,米尔格拉姆的 实验结果还引起了其他学科领域的关注。例 如,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研 究者尝试将实验结果应用于相关问题的研究, 并探讨其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启示和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与现实情境存在差异,参与者面对的是陌生人而非熟悉 的人,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中电击的强度和受害者的痛苦表情可能并非完全真实, 这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对实验结果的争议
实验结果解读
对于实验结果的解读存在争议,有人 认为实验结果证明了权威的力量,也 有人认为实验结果反映了人性的弱点。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 实验介绍 • 实验参与者 • 实验影响 • 实验的争议与批评 • 实验的后续研究
01
实验介绍
实验目的
探究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米尔格拉姆设计该实验旨在探究权威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当权威给出违背个体道德和良心的命令时,个体 是否会服从。
揭示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实验结果揭示了权威与个体服从之间的关系,为理解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暴行提供了理论支持。
理论的扩展
基于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扩展了相关理论,例如探讨了权威对个 体行为的影响机制、个体差异对服从行为的影响等。
斯坦利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3、实验过程: 实验开始,充当学生的假被试与教师的真被 试分别被安排在两个房间里,中间用一堵墙隔开。 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 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 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拴在椅子上, 向“教师”解释说是为了防止他逃走。“教师” 与“学生”之间不能直接看到,用电讯传声的方 式保持联系。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5、米尔格拉姆对服从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米尔格拉姆在第一次实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服从行为的产生与哪些因素 有关。他从服从的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操 纵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索。
米尔各拉姆操作的客观条件包括: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师生双方的距离分 为四等,各等级的距离均有四十名被试参加,分析“教 师”与“学生”距离的远近与被试服从的相关,结果发 现“学生”越是靠近“教师”,被试越是拒绝服从,而 距离越远,越容易服从。 2 主试与被试的关系 双方的关系分为三种情况:主 试与被试面对面地在一起;主试向被试交待任务后离开 现场,通过电话与被试保持联系;主试不在现场,实验 要求的指导语全部由录音机播放。实验结果表明,在第 一种情况下,即主试与被试面对面地在一起时,被试的 服从次数多于其它情况下的三倍。 3 主试的地位因素 在主试的年龄、职务、权威性等 不同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主试的地位越高,被试 用最强电压电击“学生”的人数也越多。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3、实验过程: 为了测试被试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 令,实验时主试告诉这些应聘者,他们将参加一 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验。实验时,两 人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教师。谁当学生 谁当教师,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 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则必须记住这些词,然后 教师呈现某个词,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 个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 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 每组只有一个真被试,另一个是试验的助手,即 假被试。抽签结果,真的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 试总是充当学生。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假设你自愿参加耶鲁大学一个名为“学习和记忆研究”心理学实验(实际上,实验的真正目的是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到实验室后,研究者让你与另一个参加者(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结成一对,共同完成实验。
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向你们俩解释到: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实验要求你们其中一人扮演学习者,记忆一些成对的词汇;另一人扮演教师,检查学习者的记忆效果。
你们俩扮演何种角色,由抽签决定(实际上,你一定是扮演教师的角色)。
研究者(耶鲁大学一著名研究室的科学家)把你们俩领到一个“电击器”前,“电击器”的仪器控制板上一字排开共有30个开关,电压最低的开关为15伏(下面标有“轻微电击”的记号),然后依开关的顺序电压逐渐升高到中度电击,一直升到标有“危险、强电击”(450伏)。
学习者被绑到电椅上,并接上连接电击器的导线(实际上,没有通电)。
研究者要求,实验时,每当“学习者”回答错误时,教师即你就要按照实验者的命令按下开关、发出电击,而且电击强度一次要比一次大,直到学习中不再出现错误。
实验开始后,学习者答对了几次,但也答错了几次。
每答错一次,你在研究者的命令下就依次按下一个开关,电击强度也依次增大。
第五次电击的电压为75伏,你听到学习者开始哼哼,发出呻吟。
在电压为150伏时,你听到学习者请求退出实验;180伏时,学习者喊着“再也不能忍受了”;300伏时,学习者大叫,说不会再参与这类实验了,并要求立即被释放;当电击强度接近标有“危险!超强电击”记号的时候,你听到学习者敲墙,并哀求出去。
现在,请你静静地想一下,如果你真的自愿参加了该实验,你会在电压到达多少伏时拒绝研究者的命令,停止电击?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曾要求40名精神病医生预测被试在实验中的表现,他们估计大部分不会超过150伏。
在他们的专业眼光看来,不到4%的被试在300伏时仍然能够保持服从,而只有大约0.1%的被试会坚持到450伏。
你的答案是多少呢?大家可能都低估了情境的压力。
社会心理现象剖析:社会心理学实例解析
社会心理现象剖析:社会心理学实例解析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感觉和行为的科学,它着重探讨群体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社会心理现象,这些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释,揭示出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本文将通过解析几个社会心理学的实例,来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个经典的实例——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在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实验,旨在研究在监狱环境下个体行为的变化。
他将一群志愿者分为“狱警”和“囚犯”两个角色,然后安排他们在一个模拟监狱中生活。
然而,这个实验很快就失去了控制,因为参与者开始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
狱警表现出了虐待和羞辱囚犯的行为,而囚犯则表现出了无助和抵抗的情绪。
这个实验揭示了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的行为往往会被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所影响,甚至背离自己的价值观。
这个实验中出现的社会心理现象被称为“角色扮演效应”。
它揭示了人们往往会根据所处的社会角色来定位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据以往的个人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是因为在社会中,人们往往被要求适应不同的角色,并且在特定的角色中具有特定的行为期望。
这种影响是长期社会化过程的结果,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的约束来学习如何适应不同的角色。
从而,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的行为。
除了角色扮演效应,社会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被称为“从众行为”。
这个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观察到。
从众行为描述的是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和意见。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所谓的“非国民效应”,当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有其他人没有对危险做出反应,其他人也会认为没有危险,从而导致集体不作为。
这个现象在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著名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进行一项关于学习和电击的实验。
实际上,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被权威人物指导下是否会服从不道德的命令。
十大经典社会学实验
十大经典社会学实验尊敬的用户,以下是十个经典的社会学实验,我将依序回答您的问题并用易于理解的术语解释它们。
1.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波提曼于1971年设计的。
该实验旨在探究社会角色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实验中,参与者被分配为监狱狱警或囚犯,结果展现了狱警对囚犯的残酷行为和囚犯对狱警的抵抗行为。
这个实验引发了对道德、权力和集体行为的讨论。
2. 米尔格拉姆实验(Milgram Experiment)米尔格拉姆实验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于1961年设计。
该实验探究了个体在权威压力下的顺从程度。
参与者被告知参与一项学习实验,但实际上是在执行一系列可能伤害他人的电击任务。
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在被权威人士指示下,愿意继续给予电击,这引发了对道德和个体责任的深思。
3. 阿西奥实验(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阿西奥实验由社会心理学家索洛蒙·阿西奥于1951年设计。
实验中,参与者需要在一个视觉任务中选择与大多数人一致的选项,尽管他们自己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
结果表明,大多数参与者会选择与他人一致,即使他们知道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们对社会压力的顺从和群体影响的力量。
4. 小红帽实验(Little Red Riding Hood Experiment)小红帽实验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爱丽丝·伊内斯·斯科特于1980年设计的。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讲述童话故事《小红帽》。
实验者修改了故事的结局,使其更加积极或消极。
结果显示,故事的结局影响了参与者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揭示了我们对信息加工的偏差和记忆的可塑性。
5. 罗宾汉效应实验(Robin Hood Effect Experiment)罗宾汉效应实验由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于1976年设计。
我对密尔格莱姆关于服从的实验的理解
关于密尔格莱姆关于服从的实验1963年,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密尔格莱姆做了一个关于服从的心理实验。
这个实验的结果是如此令人震惊,使它在以后的心理学史上被无数次地提起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调查人们会如何服从一个损害他人的命令。
他之所以有这个主意是因为看到在二次大战中那些人为服从所犯下的耸人听闻的暴行,以及贯穿在历史中无数由于服从而做出的不人道的事例。
密尔格莱姆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命令变得如此紧要以致使人失去了按照基本道德伦理行动的能力,甚至同情心。
要做这样一个实验是相当困难的,因为你不能在实验中真的去伤害别人。
密尔格莱姆设计了一个相貌可怕的电机,上面有30个标明伏特的开关,从30伏一直到450伏并且注明了'轻度电击','中度电击'及'危险:重度电击'。
但实际上这只是具模型,并不能发出真正的电击。
被试是40个年龄20岁到50岁的男性。
其中15个是蓝领或白领工人,16人从事商业,还有9个专业人士。
他们是从报纸广告或邮中得知耶鲁大学要做一个有关学习和记忆的心理实验而自愿来应徵的。
他们将得到报酬,但事先也说明了不管他们来到实验室后如何表现,他们的报酬不变。
这是因为怕被试在实验中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还有两个工作人员装扮成一个被试,一个'实验主持人'。
这个主持人穿一身灰色的实验室制服,显得很权威的样子。
每个被试都是单独进入实验室的,并安排坐在那个假扮的被试旁边。
'实验主持人'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研究惩罚对学习作用的实验。
他们一个做'老师',一个做'学生',由抽签决定谁当哪个角色。
真的被试总是被抽中当'老师',假的被试总是当'学生' (安排好的)。
然后'学生'被带到隔壁一间房中,当着'老师'的面,在手臂上套上通向另一间房中的电机的电极。
'学生'的手臂仍可活动,可以按在他面前标着ABCD的按钮,这是为回答'老师'的提问准备的。
群体思维的典型例子
群体思维的典型例子群体思维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决策、行为和意识受到群体的影响和压力,导致产生与个体思维不同的行为模式和认知方式。
群体思维的典型例子可以从社会心理学和历史事件中找到相关参考内容。
1.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1971年,心理学家菲利普·蒙巴迪(Philip Zimbardo)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
实验中,一群学生志愿者分为犯人和监狱官员两组,被安排在一个模拟监狱中生活。
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人们在角色扮演的情况下如何表现。
然而,很快实验就失去了控制,犯人受到了严重的虐待和压迫,而监狱官员则变得残暴且专横。
这个实验显示了群体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强大影响,揭示了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可能会采取的道德和行为取向。
2. 罗夫灾难(Rohingya Crisis)罗夫灾难是指缅甸境内的罗夫亚族人遭受迫害、迁徙和被称为种族清洗的事件。
在这场灾难中,罗夫亚族人成为了政治冲突的牺牲品,成千上万的人被杀害、强奸和迫害。
罗夫亚族人面临着丧失家园和族群身份的危机。
罗夫灾难暴露了个体在集体决策和行动中受群体思维影响的情况,政府和民众普遍接受并支持这样的行为。
3. 过度服从的实验(Milgram Experiment)1961年,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测试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
实验者以听从指令的名义,require参与者对一名素不相识的人施以电击,虽然实际上没有真正的电流。
然而,参与者不了解这一点,他们仍然毫不犹豫地对受试对象施以电击,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们在面对权威和群体压力时,对个体判断力和道德观念的丧失。
4. 德克萨斯州曼托维尔面包店抢购事件2001年,曼托维尔面包店发布了一则促销广告,宣布在当周末提供特价面包。
当周末一到,数千名消费者涌入面包店,导致踩踏事件和混乱。
尽管许多顾客清楚这是一个普通面包的抢购事件,但他们依然加入了抢购的行列,这种行为疯狂地蔓延开来。
斯坦利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3、实验过程: 为了测试被试在遭遇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 令,实验时主试告诉这些应聘者,他们将参加一 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验。实验时,两 人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教师。谁当学生 谁当教师,用抽签的方式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 读配对的关联词,学生则必须记住这些词,然后 教师呈现某个词,学生在给定的四个词中选择一 个正确的答案。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 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 每组只有一个真被试,另一个是试验的助手,即 假被试。抽签结果,真的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 试总是充当学生。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4、实验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有二十六名被试(占总人 数的65%)服从了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 验最后,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另 外十四人(占总人数的35%)作了种种反抗, 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了。 米尔格拉姆在实验结束之后,把真相告诉了 所有参加实验的受试者,以消除他们内心的焦 虑和不安。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1、实验目的: 为了测试被试在遭遇权威者下达 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 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2、实验被试:
实与者前来耶鲁大学协助实 验。实验地点选在大学的老校区中的一间地下 室,地下室有两个以墙壁隔开的房间。广告上 说明实验将进行约一小时,报酬是$4.50美元 (大约为2006年的$20美元)。参与者年龄从20 岁至50岁不等,包含各种教育背景,从小学毕 业至博士学位都有。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权威实验 (1961年)
3、实验过程:
给"学生"施以电惩罚的按钮共有三十个,每个电钮上 都标有它所控制的电压强度,从15伏特开始累计,依次增 加到450伏特,每四个电钮为一组,共七组零两个,各组 下面分别写着“弱电击”、“中等强度”、“强电击”、 “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击”、“危险电 击”,最后两个用XX标记。 事实上这些电击都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被 试深信不疑,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特的真电击, 作为处罚学生的体验。虽然实验者说这种电击是很轻微的, 但已使“教师”感到难以忍受。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故意多次出错,“教师”在指 出他的错误后,随即给予电击,“学生”发生阵阵呻吟。随 着电压值的升高,“学生”叫喊怒骂,尔后哀求讨饶,踢打 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经昏厥过去。“教师”不忍心 再继续下去,问实验者怎么办。实验者严厉地督促“教师” 继续进行实验,一切后果由实验者承担。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这是一个在心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探讨人性、权威、以及社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这个实验的感悟。
米尔格拉姆实验,也被称为服从实验,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在1960年代进行的一项研究。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权威的命令下,人们是否会顺从并执行可能被视为不道德或非法的行为。
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将参加一个关于“惩罚对于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
他们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扮演教师,另一部分扮演学生。
每次实验中,教师会被要求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错误进行惩罚,而学生会被电击。
尽管这些惩罚被标明是“必要的”和“为了学习”,但许多教师对于电击学生感到不安,这可以从他们的言行中明显看出。
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惊。
虽然实验前米尔格拉姆对参与者进行了关于电击对学生无害的解释,但还是有大约65%的教师选择在学生的错误答题上给予最高的电击强度。
更重要的是,这些教师并非冷漠无情,他们大多数在执行电击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面对权威的压力时,即使他们对于权威的命令有所怀疑,甚至知道这些命令可能是不道德的,他们仍然可能会选择服从。
这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复杂性和脆弱性。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深刻的见解。
首先,它揭示了权威的影响力。
在实验中,尽管参与者对于电击学生感到不安,但是在权威的命令下,他们还是选择了服从。
这表明了权威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影响,即使在面对道德或伦理问题时也是如此。
其次,实验结果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社会压力的作用。
在实验中,虽然参与者对于电击学生感到不安,但是在其他观察者和权威的面前,他们仍然选择继续进行实验。
这表明了社会压力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即使这种压力是不合理的或者不道德的。
此外,这个实验也让我们思考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中,许多参与者知道电击学生是不道德的,但是他们仍然选择执行电击。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实验者..我突然对心理学的实验感兴趣;我发现心理学其实很有趣;只是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很少罢了;今天我就来谈一下观看了实验者后我自己的一种想法和想要分享的一些东西..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是一项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即使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人可能对此也略有耳闻;电影就讲述了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故事..人物传记电影如果拍不好很容易变得平庸寡淡;而实验者的导演显然不愿意跟平淡二字沾边;于是想法设法打破常规;尽管电影风格怪癖;却难逃沉闷;很多时候人们自己眼里的“别出心裁”;可能是他人眼里的“过犹不及”..可以说;影片的有趣程度随时间递减;开头算是惊艳一笔;直接把心理学实验室呈现在人们面前;风格考究;也吸引人看下去..在“服从实验”中;实验者告诉被试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如果通过学习之后回答错误;就要接受不断升高的电击作为惩罚..而事实是;学生一直是由实验者的助手扮演;这些被试者被蒙在鼓里;而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在实验的进行中;可以看到一个个被实验的人不同的反应;有人挣扎后继续按下点击按钮;伤害另一个人;也有少部分人在实验进行一半反抗心理学家;拒绝进行下去..这个实验想说明的是;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们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去伤害无辜的人..这个实验有三种要求:1、请继续..2、这个实验需要你;请继续..3、你务必继续实验..不过;“服从实验”也让米尔格拉姆受到争议;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声势不断浩大的人权运动时代;人们从实验伦理的角度驳斥这类研究所获得的成功..作为电影;它有着有趣的主题;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人性的东西大有可挖掘的潜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被实验的角色..不过;影片在讲述这个“服从实验”后;将重心转至米尔格拉姆的家庭生活以及他带领学生做实验的故事;拖沓冗长;缺乏高潮;直到讲述到主角死亡..而实验者的怪异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影片中不仅穿插不少旁边与独白;主角米尔格拉姆动不动就抽离场景来一段内心独白;或者向观众透露“我女儿快出生了”、“就快演到我死了”之类的信息..每当米尔格拉姆在走廊中边走边独白;他的身后总会出现一头大象;导演或许是想说“房间里的大象”这个谚语;表现人们不愿意公开讨论他们看到的东西;但放在片中显得有些莫名其妙..另外;片中一些室内镜头使用背景图像;颇具实验性;有种模仿的感觉;最诡异的是;影片结尾处;米尔格拉姆不念独白而是唱出来了;实在是让人感觉突兀;花哨有余;有趣不足..一、房间里的大象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ElephantintheRoom..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年哈佛教社会关系学的老师跑剑桥度假了;就邀请阿希以客座讲师的身份来顶替他..当时阿希在心理学界已经广受赞誉..米尔格拉姆被派做阿希的助教..阿希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当时还特意写信给系主任夸了他..1959年阿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写一本关于从众的书;邀请米尔格拉姆协助他做编辑工作..收到邀请米尔格拉姆很纠结;他觉得自己在哈佛当了一年助教已经把阿希学得差不多了;这份工作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不大有用..但拒绝一位大牛前辈显然不好;况且这份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抵学分;以后写在简历上也漂亮..最后他还是选择接受了..结果现实很残酷;米尔格拉姆在研究院丝毫找不到归属感;用一张纸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研究院也没给他安排住处;他不得不独自租了一间小屋子..此外他在研究院就像一个隐形人;阿希和学院管理层之间的来往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编辑工作很繁重;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自己的博士论文只好挪到晚上和周末写..虽然论文和编辑工作最后都如期完成了;沉重压力和在研究院的憋屈日子也让他一年以来倍感压抑沮丧..三、米尔格拉姆与汉娜阿伦特以及乔治奥威尔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把他与两个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一个是汉娜阿伦特;一个是乔治奥威尔..1960年;阿根廷政府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道夫艾希曼家中将其秘密逮捕;空运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对其进行了漫长的审判..1961年12月15日;因为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艾希曼被判处死刑..死刑执行日是1962年5月31日午夜前..就在四天前;5月27日星期日;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最后一名被试走出实验室..第二年;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发表..米尔格拉姆谈及这本书时表示:在服从实验中;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而阿伦特在谈及米尔格拉姆时却表示出忧虑;她担心米尔格拉姆做的这类实验会把人们道德上的软弱正常化..在六十年代;关于阿伦特的争议绝不少于米尔格拉姆受到的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辩护;真正静下来揣摩书中思想或实验结果的人却并不多..二十年后;1983年秋天;米尔格拉姆又和乔治奥威尔一起被提及;成为公众热点..这时距离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中描述的年份已经不远了..米尔格拉姆五十岁;这是他世的前一年;心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演讲邀请;主题多是探究服从研究和小说中的极权社会之间的关系..米尔格拉姆没有回避这一文化热点;在1983到1984的学年中;他在各大院校进行的演讲都以1984中虚构的国家为主题..电影中也多次出现和奥威尔有关的元素;在“熟悉的陌生人“实验里;车站里的女人手里拿着奥威尔的书;在独白段落;米尔格拉姆也阐述了自己的实验和1984的关系..1、服从实验电影中最核心的实验;包括四个变体实验;即四段距离系列2、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3、丢信实验4、六度分隔理论5、电梯从众6、仰望天空从众7、“熟悉的陌生人”总结可能不全;但已经俨然一部社会心理学从众专题经典实验科教片了..六、看见提线的木偶耶鲁大学的蓝灰色走廊在电影中不断复现;正如米尔格拉姆的一生从未成功走出服从研究的影子..他一生参加过约140场演讲和研讨会;超过三分之一都与服从实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976年他写信给友人说:“我1960年开始研究服从;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应该继续前进……但是职业生涯将我带进了一个蜗牛壳;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围着一个点绕圈;蜗牛壳绕得越来越大;怎么也走不出..”听到人们把服从实验称为“米尔格拉姆实验”;他会很生气地反驳道:“你说的是我的哪一个实验”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服从实验都已经成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核心;正如他在家里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朋友聊天;说起自己准备进行新的实验;朋友说;相信我;你总会回到服从实验的问题上来..大概这是米尔格拉姆和阿伦特这样被贴上标签的二十世纪犹太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看到自己新书的德文版封面上狰狞的铁丝网时;米尔格拉姆能做的;也只是苦笑一下罢了..正如电影里同样反复出现的克尔凯郭尔的名言:“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这句话正是米尔格拉姆在服从实验之后希望做到的..米尔格拉姆一生都在为他的服从实验带来的伦理质疑进行强有力的辩护;而服从实验的余波从未离他远..如今半个世纪过了;经历过种种争议和攻击的服从研究终于得到了冷静的看待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米尔格拉姆的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必修专题..我们可以说这个实验非常冷酷;根本不应该进行;我们可以质疑这种复杂的欺骗到底可以得出多少真相;但是实验结果就摆在那里;真实地摆在那里;并且被不断地重复着..其撼动人心的意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最后;电影不忘给观众留一个光明的尾巴..米尔格拉姆对着镜头缓缓诉说:这些实验结果;以及所谓的“代理状态”;可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只是木偶;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看得见上方的牵线;我们意识到这些线的存在;并且有能力抵抗..。
米尔格莱姆权威试验报告
米尔格莱姆权威试验指导老师:符国奕组员:翁晓萍1008100072 周琳琳1008100101张雪伊1008100084 余品1008100078张紫林1008100088 张瑗瑗1008100086钟怡婷1008100098上交日期:组员贡献:每位组员都有参与了实验前期的讨论准备。
翁晓萍:主要负责撰写该实验报告中有关群体释放效应部分的内容。
周琳琳:主要负责撰写试验报告中的有关情感距离部分的内容。
以及实验报告的审核部分。
张雪伊:主要负责撰写实验报告中有关权威部分的内容。
余品:在试验中扮演实验对象,以及撰写实验报告中的实验过程。
张紫林:主要负责实验报告的英文翻译。
张瑗瑗:主要负责实验报告的目的部分,以及实验报告的英文翻译钟怡婷:主要负责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结果部分,以及实验报告的排版。
一、实验背景及目的背景:1961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米尔格兰姆做的心理学实验,证明了: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们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去伤害无辜的人。
米尔格兰姆的实验中,这些被试中没有一个人是虐待狂,甚至没有任何人格上的缺陷,在家庭中都是好儿子、好丈夫,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没有任何不良嗜好。
更有意思的是,任何一个被试,无论他们在哪个电压等级上拒绝服从权威,人格上都没有的明显差异。
这便证明了米尔格兰姆之前的假设——人们会服从权威的命令做一些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不是因为其具有服从性的人格,而是当时的权威服从暗示的情景所致。
服从权威,大概是每人心中的天性之一,只要情景适宜,它就会被“激发”出来——天使和魔鬼有时只有一步之遥。
本学期我们对社会心理学之从众进行了学习,并在学习其中阶段以从众试验为主要考核内容,以上介绍的米尔格兰姆的电击试验正是我们小组要模拟进行的,所以就有了一下权威试验的进行。
目的:看人们是否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们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尊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去伤害无辜的人。
米尔格拉姆服从权威实验
米尔格拉姆服从权威实验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1974年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请一批实验志愿者在一群实验组织者——心理学家们的监督下,考察一群被实验对象的单词记忆能力。
每个实验对象的身体被联接到一根电击棒上,电击棒由志愿者们操控,被实验对象每次背错一个单词,志愿者就要对他进行电击一次,电压强度逐次提高15伏,最高达到300伏。
实验过程中,很多被实验对象在高压电流的刺激下,反复挣扎,发出惨叫,请求停止试验,当时情形如同梦魇,按照一般人的逻辑,目睹被实验对象的种种挣扎,很多志愿者会一定会停止电击,放弃实验。
但事实是,所有40名志愿者中,只有很少的人停下来,其余全部完成了实验,也就是说,对被实验对象都实施了电击,最高达到450伏。
这当然不是真的,被实验对象其实也是一组心理学家,而该实验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如同表面上说是为了测试单词记忆,而是为了了解人们在权威面前会怎样表现。
其实实验过程中,很多志愿者目睹被实验对象被电击时的痛苦,都有过动摇犹豫,可是,当他们从一旁监督实验、穿灰色制服的心理学家那里得到了继续实验的暗示后,绝大部分人继续狠狠地按下了电压开关。
排除实验中志愿者的性别因素、志愿者的暴力倾向等,实验的最后揭示的,是根植于人们心中对权威深深的服从心理。
Milgram 本来打算在美国完成这次实验后,再把实验复制到德国,想了解纳粹统治期间,为什么几乎所有德国人都会加入到以集中营方式迫害上百万无辜者的行动中去,但是,实验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
后来,又有一个事件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
越战后,一名美国陆军上尉受到审判,因为他下令手下士兵杀死了越南一个村子里所有的村民,包括老少妇孺,而他的士兵们忠实执行了他的命令。
后来,有个组织就此事调查了全美国很多人的意见,有51%的人回答说,如果自己当时也是处在同样的情形之下,也会执行上尉的命令,因为这是权威。
其实,关于权威的隐喻还有很多。
《圣经》中就有故事说,上帝要Abraham将匕首插入他儿子的心脏,Abrham就无条件地照做了,以此表现对上帝的权威的忠诚。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实验,以下是其中的10个著名的实验:
1. 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模拟监狱环境,研究人员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结果表明,监狱环境容易引发暴力和虐待行为。
2. 米尔格拉姆实验:研究人员让参与者相信他们正在给另一个人电击,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愿意服从权威者的命令,即使这种命令可能会造成伤害。
3. 亨茨实验:研究人员将狗养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果发现狗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会产生愤怒和攻击性。
4. 帕文定向实验:参与者被盲目旋转后,需要根据自身感觉的定向找到方向,结果表明,人类在没有定向线索的情况下很难判断方向。
5. 阿斯套利实验:参与者被告知需要做出判断,是否抛出两个硬币中的一个,结果表明,人类在判断概率时常常会犯错,不符合理性经济学预期。
6. 白鼠实验:实验者给白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行为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药物对动物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7. 诺维加实验:参与者需要在一个虚拟环境中完成任务,结果表明,虚拟环境对人类行为和情绪产生了影响。
8. 蓝眼睛/棕眼睛实验:实验者将一群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被告知具有优越感,结果表明,被赋予优越感的学生表现更好。
9. 莫西实验:研究人员在婴儿的前额贴上标签,结果表明,即使这些标签没有科学根据,也会影响人们对婴儿的看法和行为。
10.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验: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和观察,建立了需要层次的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满足不同的需求。
《死亡实验》观后感
《死亡实验》观后感无论怎样实验,得出的结果都一样:人总是邪恶的。
片子取自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结果似乎更加残酷了一些,至少在各种介绍中,还没有出现两死三伤的惨剧。
实验实验内容:找20个精神行为一切正常的平凡人,12个扮演囚犯,8个扮演狱卒,过14天真实的监狱生活。
狱卒承担着维护秩序和保证囚犯完成义务的职责。
囚犯需要遵守狱卒命令,规则包括按时睡觉、不许剩饭。
所有人不得使用暴力实验结果:在一天之后,所有人就基本进入状态。
当狱卒严厉地实施了第一次惩罚措施之后,囚犯就开始遵守规矩。
当然,仍有“害群之马”不依不挠,并且一再导致狱卒行为程度加剧。
其间,有两名囚犯不堪重负,提前退出实验。
有一名狱卒,因为不愿参与到其他狱卒的各种行为中,而被其他狱卒贬为囚犯。
6天之后,由于实验受到了过多的非议,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过多不可预计的过激状况,原计划14天的实验被迫中止。
It'sntagae所有人都以为是一场游戏。
人们抱着刺激、经历新生活的心情走近科学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说笑、对着监视器做鬼脸、唱歌、讲黄段子。
人群中,只有上校知道,这根本不是一场游戏。
让一个人放弃游戏人生的态度认真起来,很简单。
实验中,只用4000马克。
所有人都想安安心心完成实验,拿钱走人。
所以狱警开始履行职责,而囚犯,就可以光着身子让人拿水管冲自己,穿着白色长裙蜷缩在高低床上,听到“做俯卧撑”的指令就立刻趴下,平时乖乖蹲在监狱里。
领头羊或者“人之初,性本恶”的表达并不能真实概括这个实验所暴露的人性。
事实是,人之初,都是脆弱懦弱的。
我们都像行进于草原上的羊,会默默的跟着走在前面的那只。
狱卒并不都是邪恶的,但他们会看着暴力发生,唯一的思索,是怎样让自己开始习惯所面临的现实。
所以,其实这是个权力与服从的故事,是在无组织情况下,领导者怎样产生、权威怎样建立的故事。
而关于服从,米尔格拉姆实验已经很明白的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呵斥,就可以让60%人的良心退缩。
心理学实验:著名实验案例解析
心理学实验:著名实验案例解析1. 引言心理学实验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分析,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背后的原理。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案例,并对其目的、方法和结果进行解析。
2.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实验目的:了解个体所处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探索“囚徒”和“看守”的角色认同程度。
•实验方法:在斯坦福大学内搭建监狱模拟环境,并随机分配志愿者为“囚徒”或“看守”。
记录参与者在角色认同、权力滥用等方面的表现。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被赋予权力和被剥夺自由感的参与者在行为上表现出戏剧性变化,看守展示出冷酷、残酷甚至虐待行为。
“囚徒”则逐渐失去自我、遭受压迫。
该实验引发了关于道德伦理和实验伦理的讨论。
3. 米尔格拉姆实验(Milgram Experiment)•实验目的:研究个体对权威性命令的服从程度,探索人们是否会放弃个人道德观念以追随权威。
•实验方法:参与者被告知执行“学习者”的电击任务,并受到“教师”(实验者)以声音指令促使执行。
实际上,“学习者”是演员,没有真正遭受电击。
•结果与讨论:结果表明,大多数参与者在被要求施加严重电击的情况下仍会服从权威指令。
该实验揭示了人们的服从性和对权威的盲从,引发了伦理上的争议。
4. 纳粹集体犯罪与哈特岛实验(Nazi War Crimes and the Robbers Cave Experiment)•实验目的:通过模拟集体冲突和竞争环境,探索人类行为中群体动力、偏见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实验方法:纳粹战犯审判后进行心理分析,揭示他们在纳粹组织内如何参与集体罪行。
哈特岛实验通过将两个互不了解的小组进行竞争,观察其之间如何产生敌对情绪和团队合作。
•结果与讨论:这些实验展示了集体行为中的群体动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揭示了人类偏见和仇恨的根源。
这些实验提醒我们要警惕群体性极端行为和暴力。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五篇
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五篇《死亡实验》讲述的是一群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各不相同的普通人参加了一个实验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电影《死亡实验》观后感影评一这是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名的一个案例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我的主角,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这个颇具争议的著名实验已先后两次被拍成电影。
从拍成的影片角度来看,第一天还算是风平浪静的,‘犯人’一向是嘻嘻哈哈,而‘看守’处于中立态度,既看不出严肃,也看不出随便。
而到第二天,状况开始出现微妙变化,‘看守’的态度开始出现严肃的端倪,‘犯人’则出现轻微的抵制情绪,但总体上看出行为有一点点收敛。
到第三天,第四天,‘看守’的态度明显开始严肃,并且带有轻微的暴力暗示,‘犯人’则表现的开始乖顺,但仍有挣扎的行为。
到第五天,第六天,‘看守’和‘犯人’完全开始暴力斗争。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这个实验涉及到的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而看上去更像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当一个个个体刚开始组成一个群体的时候,大家的地位全是平等的。
此时,若给其中一个或部份个体一些高于其它群体的权力的时候,群体的平衡将会被打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者》米尔格拉姆实验感悟我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实验者》。
我突然对心理学的实验感兴趣,我发现心理学其实很有趣,只是我们在生活中用的很少罢了,今天我就来谈一下观看了《实验者》后我自己的一种想法和想要分享的一些东西。
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是一项关于服从的经典研究,即使不是心理学专业的人可能对此也略有耳闻,电影《实验者》就讲述了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的故事。
人物传记电影如果拍不好很容易变得平庸寡淡,而《实验者》的导演米歇尔·阿米瑞亚德显然不愿意跟平淡二字沾边,于是想法设法打破常规,尽管电影风格怪癖,却难逃沉闷,很多时候人们自己眼里的“别出心裁”,可能是他人眼里的“过犹不及”。
可以说,影片的有趣程度随时间递减,开头算是惊艳一笔,直接把心理学实验室呈现在人们面前,风格考究,也吸引人看下去。
在“服从实验”中,实验者告诉被试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的实验,要求两人一组,用抽签的方式决定其中一人当学生,另一人当教师。
如果通过学习之后回答错误,就要接受不断升高的电击作为惩罚。
而事实是,学生一直是由实验者的助手扮演,这些被试者被蒙在鼓里,而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教师相信整个实验,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V的电击作为体验。
在实验的进行中,可以看到一个个被实验的人不同的反应,有人挣扎后继续按下点击按钮,伤害另一个人,也有少部分人在实验进行一半反抗心理学家,拒绝进行下去。
这个实验想说明的是,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们会背叛自己一直以来遵守的道德规范,听从权威人士去伤害无辜的人。
这个实验有三种要求:1、请继续。
2、这个实验需要你,请继续。
3、你务必继续实验。
不过,“服从实验”也让米尔格拉姆受到争议,当时的美国正处于声势不断浩大的人权运动时代,人们从实验伦理的角度驳斥这类研究所获得的成功。
作为电影,它有着有趣的主题,心理学、社会学乃至人性的东西大有可挖掘的潜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被实验的角色。
不过,影片在讲述这个“服从实验”后,将重心转至米尔格拉姆的家庭生活以及他带领学生做实验的故事,拖沓冗长,缺乏高潮,直到讲述到主角死亡。
而《实验者》的怪异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影片中不仅穿插不少旁边与独白,主角米尔格拉姆动不动就抽离场景来一段内心独白,或者向观众透露“我女儿快出生了”、“就快演到我死了”之类的信息。
每当米尔格拉姆在走廊中边走边独白,他的身后总会出现一头大象,导演或许是想说“房间里的大象”这个谚语,表现人们不愿意公开讨论他们看到的东西,但放在片中显得有些莫名其妙。
另外,片中一些室内镜头使用背景图像,颇具实验性,有种模仿拉斯·冯·提尔《狗镇》的感觉,最诡异的是,影片结尾处,米尔格拉姆不念独白而是唱出来了,实在是让人感觉突兀,花哨有余,有趣不足。
一、房间里的大象当米尔格拉姆教授从耶鲁大学灰蓝色的走廊尽头缓缓走近,直面镜头说起大屠杀时,一头大象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不远处。
正在讲述的主人公没有做出任何回应,镜头也没有给予这头大象任何关注。
这头庞然大物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显然导演想用看似荒诞的画面告诉观众,这就是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社会学家伊维塔泽鲁巴维尔于2006年出版过一本关注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的着作,书名就叫做《房间里的大象》。
作者用房间里的大象比喻“我们知道,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大屠杀就是一头房间里的大象。
要说一个普通的德国人想不明白远处大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和散发的恶臭是怎么回事,未免太不可信。
历史将记取的社会转变的最大悲剧,不是坏人的喧嚣,而是好人的沉默。
只是因为没有人站出来说“房间里有大象”,大象也就不存在了。
大象再一次出现的场景与第一次十分类似,教授依然直面镜头,但他谈的不是大屠杀。
而是服从实验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二次出现的大象与第一次相互呼应,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照。
集体性沉默不仅发生在大屠杀的时代,在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当中以及成果出来之后仍然阴魂不散。
二十世纪的人们不断地反思,批判,而这头大象如同梦魇一般时不时地从走廊镜头突然出现,考验所有人直面现实的勇气。
米尔格拉姆的老师所罗门?阿希在听说他这个实验之后放下咖啡杯慢条斯理地说:“你怎么不看看人性光明的一面呢?”在米尔格拉姆告诉他,这个实验换了地点换了施测方式换了被试人群结果依然如故之后,阿希沉默。
在学术评委会讨论米尔格拉姆的实验结果,质疑这个实验的目的时,米尔格拉姆拿出不容置疑的数据,回答他的依然是沉默。
米尔格拉姆在学术界磕磕绊绊几十年,不管他愿不愿意,服从实验终究是他始终绕不过的话题,正因如此,房间里的大象也像一个巨大的幽灵一般跟了他几十年。
二、米尔格拉姆与所罗门?阿希米尔格拉姆在哈佛的第二年师从所罗门?阿希,这位导师对他确定未来研究方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年哈佛教社会关系学的老师跑剑桥度假了,就邀请阿希以客座讲师的身份来顶替他。
当时阿希在心理学界已经广受赞誉。
米尔格拉姆被派做阿希的助教。
阿希觉得这小伙子很不错,当时还特意写信给系主任夸了他。
1959年阿希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写一本关于从众的书,邀请米尔格拉姆协助他做编辑工作。
收到邀请米尔格拉姆很纠结,他觉得自己在哈佛当了一年助教已经把阿希学得差不多了,这份工作在提升学术水平方面不大有用。
但拒绝一位大牛前辈显然不好,况且这份工作又能挣钱,又能抵学分,以后写在简历上也漂亮。
最后他还是选择接受了。
结果现实很残酷,米尔格拉姆在研究院丝毫找不到归属感,用一张纸都要早请示晚汇报,研究院也没给他安排住处,他不得不独自租了一间小屋子。
此外他在研究院就像一个隐形人,阿希和学院管理层之间的来往信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
编辑工作很繁重,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自己的博士论文只好挪到晚上和周末写。
虽然论文和编辑工作最后都如期完成了,沉重压力和在研究院的憋屈日子也让他一年以来倍感压抑沮丧。
三、米尔格拉姆与汉娜?阿伦特以及乔治?奥威尔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把他与两个二十世纪文化名人联系起来,一个是汉娜?阿伦特,一个是乔治?奥威尔。
1960年,阿根廷政府特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阿道夫?艾希曼家中将其秘密逮捕,空运回以色列,并在耶路撒冷对其进行了漫长的审判。
1961年12月15日,因为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滔天罪行,艾希曼被判处死刑。
死刑执行日是1962年5月31日午夜前。
就在四天前,5月27日星期日,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的最后一名被试走出实验室。
第二年,汉娜?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发表。
米尔格拉姆谈及这本书时表示:在服从实验中,数百名普通群众臣服于权威。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阿伦特的“平庸的恶”如此接近真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那些埋头分内工作、对自我角色毫无异议的普通人,会成为可怕的破坏性行为的媒介。
而阿伦特在谈及米尔格拉姆时却表示出忧虑,她担心米尔格拉姆做的这类实验会把人们道德上的软弱正常化。
在六十年代,关于阿伦特的争议绝不少于米尔格拉姆受到的质疑,有人嘲讽,有人辩护,真正静下来揣摩书中思想或实验结果的人却并不多。
二十年后,1983年秋天,米尔格拉姆又和乔治?奥威尔一起被提及,成为公众热点。
这时距离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1984》中描述的年份已经不远了。
米尔格拉姆五十岁,这是他世的前一年,心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
他收到了雪片般的演讲邀请,主题多是探究服从研究和小说中的极权社会之间的关系。
米尔格拉姆没有回避这一文化热点,在1983到1984的学年中,他在各大院校进行的演讲都以《1984》中虚构的国家为主题。
电影中也多次出现和奥威尔有关的元素,在“熟悉的陌生人“实验里,车站里的女人手里拿着奥威尔的书,在独白段落,米尔格拉姆也阐述了自己的实验和《1984》的关系。
1、服从实验(电影中最核心的实验,包括四个变体实验,即四段距离系列)2、阿希的群体压力实验3、丢信实验4、六度分隔理论5、电梯从众6、仰望天空从众7、“熟悉的陌生人”总结可能不全,但已经俨然一部社会心理学从众专题经典实验科教片了。
六、看见提线的木偶耶鲁大学的蓝灰色走廊在电影中不断复现,正如米尔格拉姆的一生从未成功走出服从研究的影子。
他一生参加过约140场演讲和研讨会,超过三分之一都与服从实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1976年他写信给友人说:“我1960年开始研究服从,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应该继续前进……但是职业生涯将我带进了一个蜗牛壳,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围着一个点绕圈,蜗牛壳绕得越来越大,怎么也走不出。
”听到人们把服从实验称为“米尔格拉姆实验”,他会很生气地反驳道:“你说的是我的哪一个实验?”但不管他自己怎么想,服从实验都已经成为了他学术生涯中的核心,正如他在家里和同样是少数族裔的朋友聊天,说起自己准备进行新的实验,朋友说,相信我,你总会回到服从实验的问题上来。
大概这是米尔格拉姆和阿伦特这样被贴上标签的二十世纪犹太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看到自己新书的德文版封面上狰狞的铁丝网时,米尔格拉姆能做的,也只是苦笑一下罢了。
正如电影里同样反复出现的克尔凯郭尔的名言:“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
”这句话正是米尔格拉姆在服从实验之后希望做到的。
米尔格拉姆一生都在为他的服从实验带来的伦理质疑进行强有力的辩护,而服从实验的余波从未离他远。
如今半个世纪过了,经历过种种争议和攻击的服从研究终于得到了冷静的看待和客观公正的评价,米尔格拉姆的众多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的必修专题。
我们可以说这个实验非常冷酷,根本不应该进行;我们可以质疑这种复杂的欺骗到底可以得出多少真相,但是实验结果就摆在那里,真实地摆在那里,并且被不断地重复着。
其撼动人心的意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最后,电影不忘给观众留一个光明的尾巴。
米尔格拉姆对着镜头缓缓诉说:这些实验结果,以及所谓的“代理状态”,可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只是木偶,但是不要忘记,我们看得见上方的牵线,我们意识到这些线的存在,并且有能力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