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腐败及所引发的冲突在中西社会中的差异——从《甲申三百年祭》和《潜规则》谈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户部 ( 财政局 )每次收税都在法码外另加一铜块 。四川 《 荣县志》记载官 吏们在正税之外 ,明 日张胆
索要 “ 房费” 火耗” 票钱”和 “ 、“ 、“ 升尾”等诸多名 目 加赋。开征钱粮时 ,差役还虎视 眈眈限百姓在指
定时间和地点交纳 ,晚交或拒交者多被抓到衙 门。户部 书吏 ( 县财政局干部 )征 收钱粮时 ,晚来早 走 ,
官吏腐败及 占有过 多的 国民生产总值 总是使政 府失去合 法性 ,并被人 民所抛弃 。本 文对比朱元 璋反腐倡廉 的种种举措和效果 ,以及 英法在政 治腐败所引起 的大革命 以后 的制度 建设 ,来探讨 中国传统社会政 治腐败 的制度性原 因,并认 为只有从政 府体制和权 力架构上去进行 改革 ,才能从根 本上 防范官吏贪 污腐败和社会
郭文意在以史为鉴 ,告诫国民党政府应铲除腐败 ,实施政治改革。文章也从另一侧面提醒当时的中共 及其武装力量吸取历史教训 。这篇文章从此成为以史为鉴、警告世人腐败会亡国的名篇 ,在近年来的反腐 倡廉 、 提倡政治改革的讨论 中,引用颇多。笔者近来拜读了民间另一 本以史为鉴反腐倡廉 的著作 《 潜规 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作者吴思原为 《 中国农 民日报》 记者 ,18 年追踪报道河南开封地 区农 93 资部门利用双轨制牟利事件 ,萌发探究中国社会腐败传统延续的原 因和形式的兴趣 。《 潜规则》列举了中 国 “ 封建”社会官吏滥用职权 、贪赃枉法 、谋取私利等劣行 ,形成 了官场中所谓的 “ 潜规则” ,严重败坏
了行政程序的 “ 合理性”和社会公平。《 潜规则》 自20 年 出版 ,目 已付 印三次 ,《 00 前 南方周末》评论说 该书 “ 能帮助我们洞察中国腐败政治传统的隐秘和真相” 中华读书报》 悲感交集地评论说 ,该书包含 ,《
“
一
种苦涩的黑色幽默 , 读之令人悲欣交集 ,欲哭无 泪” 。的确,吴思的书从更深层次诠释了郭沫若文章
所引发的问题。以关心民间疾苦 ,刻意铲除腐败 ,并在制度上多所创新而开国的明朝 ,何以不能避免政治 腐败 , 终被人民起义所推翻?这些问题的确令人深思 。
作者简介 何平 ,四川大学历史 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 成都 ,60 6 ) 四川 104 。
① 郭沫若的文章 《 新华 日 报》 3月 1 起连载 4 , 4 日国民党 《 9日 天 2 中央 日 》 撰社 论抨 击郭文。但 郭的文章却 受到 报
的大动 荡。
[ 关键词 ]潜规则 政 治腐败 比较 史学
[ 中图分 类号 ]D 9 [ 6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7 2 (0 6 2— 0 6 0 0 0— 3 6 2 0 )1 0 8 — 6
14 ,郭沫若在重庆 《 94年 新华 日报》 上发表 《 甲申三百年祭》 祭 14 , 64年李 自成率军攻 占北京 ,崇 祯皇帝煤山 自 ,明朝倾覆 ;奠李 自成大顺政权建立 4 尽 2天后被入关的清军逐出北京 ,兵败身亡。郭文讨 论 的主题是明朝的倾覆和李 白 成丢失政权的原因。郭沫若认为,明朝的灭亡是由于政治腐败 ,官吏横征暴
敛 、欺压百姓 ,以及明末遍及北方数省的连年的旱灾和蝗灾加剧了社会矛盾。李 自成迅速败亡是由于夺得
政权后未能坚持争取 民心为上的政策 ,义军人京后军纪松懈 ,乱施刑罚,强取豪夺 ,领导集团内部有识之
土不被重用 ,反被诛杀。李 自 成也未能迅速采取措施巩固统治,反使拥重兵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叛降 清军合力进攻北京。
各州县从征收的田赋正额和地 丁银 中拨付。道光十九年 (89年) 13 ,山西巡抚申启贤到代州视查 ,遇里正 ( 村长 )和绅耆拦轿告状 ,反映驿站向百姓无偿摊派号草 ,且使用黑秤 ,并加收 “ 使费” 。申肩贤不仅不 追究地方官吏 “ 违规” ,反命掌责告状老人。具有象征意义 的是 ,在申启贤们听任 贪官污吏横征暴敛 ,鱼 肉乡民 1 年以后 ,广西就爆发了以建立 “ 1 非常公平” 的社会的太平天国起义。 官吏们不仅肆无忌禅地盘剥百姓 ,而且利用 自己拥有的潜在的 “ 合法地祸害别人 的能力” 剥刮同僚 。 明朝军队将校升官 ,按杀敌首级多少论功行赏 ,兵部 ( 国防部 )小 吏故意把将校们报告 上的字涂改 ,然 后上报存疑。等到收受 了将校们的贿赂后 ,再 申报说字虽涂改 ,并无作弊。清嘉庆 四年 (7 9年 )编修 19 《 高宗实录》 的著名学者洪亮吉呈军机大 臣成亲王一文,分析官场 中制度化的收受 礼品贿赂的惯例 。官员 出巡每到一站有按规矩应得 的礼物 ,还有 “ 门包 ” “ 、 站观”等名 目的馈赠 ,平 时在家 ,则有 “铝 ” 礼 、
栅f ̄ 人山人海 ,百姓十天半月也交 不上去 ,只得贿赂或请人代理 ,激起 民变 ,书生刘舂棠上省为 民告 l' F
状 ,却 反被 拘 留。
腐败官吏们不仅在政府正式规定 的办事程序 、收费标准和税 收外加码设障 ,而且敢于公然置政府明文 法规于不顾而盘剥百姓。清康熙帝也许受李 白成因家里被摊派供养驿站马匹后破产而走上造反之路的故事 的影响,特别改 民间摊派养马任务为官养官用 。《 钦定大清会典》规定官方驿站夫役和马匹粮草 的使用 由
安贫乐道 ,反腐倡廉是儒家政治伦理哲学的一个 中心论题。儒家先贤为士大夫和官吏们制定了很高的
行为处世准则 ,包括 “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宋以后的最高伦理哲学权威朱熹更是屡次告诫士 大夫们要 “ 存天理 ,灭人欲” ,警惕私欲的膨胀。儒家为士大夫们规定 了一条规范的人生道路 : “ 身 , 修 养性,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然而 ,明、清两朝违背朝廷法制和儒家道德秩序的 “ 潜规则” 可以说表现 在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官吏与百姓 、官吏与 上级以及同僚之间。 最常见的是官吏们利用 自己管理社会 的职权巧取豪夺 ,盘剥百姓。 《 山县志》 记载 :清光绪年问 , 眉
维普资讯
荦 砗宜 2 6 0 年第1期 0 2
历 史 学 ・
・
官场腐败及所引发的冲突在中西社会中的差异
— —
从 《 甲申三百年祭》 和 《 潜规则》 谈起
◎何 平
[ 摘
要 ]从吴思所描 述的明清官场腐败的潜规则和郭沫若所揭示的腐败 与明朝亡 国的联 系可以看 出,
毛泽 东的重视 ,他 " 3即指示印行郭文,并要 党 内 “ - 同志们 引 以为戒 ,不要重犯胜 利 时骄傲 的错误 ” 0 4年 ,温 家宝总理 。2 0
在谈到建立反腐制度体 系时又提到郭沫若的这篇文章。
维普资讯
一
、
明清官 场腐 败 的 “ 规 则” 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