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共42页文档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9a0c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e.png)
3、注意事项: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宜长期使用。在使用药物治疗期 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同时,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逐渐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四、如何缓解失眠
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下方法也有助于缓解失眠:
1、音乐疗法:研究表明,音乐可以舒缓身心,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从而促进 睡眠。患者可以选择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大自然的声音,如海浪声、风声等。
一、急诊诊断
1、症状及体征
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低血压等。腹痛通常表 现为左上腹或右上腹的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恶心和呕吐通常伴有腹痛, 但也可单独出现。发热通常为中度发热,但也可出现高热。此外,患者可能出 现低血压、休克等严重病情。
在体格检查中,急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 激征象。此外,患者可能出现皮下出血、血性腹水、胸腔积液等表现。
4、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应注意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例如,急性胆囊炎、胆结石、 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等,都可能表现出与急性胰腺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 因此,在急诊诊断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明确诊断。
二、治疗
1、初始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初始治疗主要包括液体复苏、止痛、抗生素应用等。液体复苏可 以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休克状态,给予适当的止痛可以缓解患者的 疼痛症状,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
五、结论
失眠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广大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 康状况。本次演示介绍了失眠的定义、诊断方法以及药物治疗的专家共识,并 提出了多种缓解失眠的方法。
参考内容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其发病迅速,病情复杂,且具有较高 的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因此,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 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根据最新的专家共识,详细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断及 治疗方法。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dfd416195f312b3069a586.png)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问题,在成人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者在10%-15%,且呈慢性化病程,近半数严重失眠可持续10年以上。
失眠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诱发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对个体和社会都构成严重的负担。
国内外睡眠医学专家曾发表多项与失眠有关的诊疗指南,但时间上相对陈旧,且多数仅针对成人,未能较好地涵盖儿童、老年人和孕产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同时较少关注中医药和物理治疗等相关内容。
为此,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来自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涵盖与睡眠医学相关的多个科室(包括精神科、心理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儿科、中医科等)的睡眠医学专家成立指南制定专家委员会,以编制适合国情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专家组经过反复和充分论证,结合现有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历时1年时间,完成了指南的撰写。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特别是睡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
第一部分指南制定原则和方法一、循证依据本指南参考2008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成人慢性失眠评估和管理的临床指南》(以下简称AASM指南),并检索国内外的主要电子数据库(1999年7月至2015年9月)以获取相关文献。
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检索词为“失眠”及与失眠相关的评估、检测和治疗等内容的关键词。
二、推荐等级本指南采用了与AASM指南相同的文献证据级别以及推荐等级即“标准(Standard)”、“指南(Guideline)”和“临床建议(Option)”。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ICSD-3)的失眠症定义、诊断标准和流行病学等资料也作为“标准”来推荐。
指南的一些重要内容在既往文献中可能找不到依据,或现有文献的结论相互之间存在矛盾,需要进行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ad62b68a45177232f60a2fb.png)
对失眠的分类基于失眠 的病 因 ,掌握此分类方法对失眠的
病因治疗有重要作用 。 临 床 治疗 失 眠 应采 用 综 合治 疗 : ( )病 因 治疗 , 1 ( )睡眠卫生和认知- 2 行为指导等 , ( )药物治疗 。病因 3
治疗是治 疗失眠的首要原则 ,正如 前文所述 ,引起失眠的
目前 , 美 国 睡 眠 专 家 强 调 在 诊 断 继 发 性 失 眠 时 应 注 意 是 否 应 为 共 病 诊断 。 目前 国 际 上 更 倾 向 于 共 病 失 眠 的 诊
原 因有很 多 ,如躯体疾病或疼痛的后果 、精神科疾病 中的
抑 郁 症 、 药 物 的 副 作 用 、生 物 节 律 周 期 障 碍 ,或 原 发 性 睡
法 、时 间限制 疗法 、睡眠健康 教育 )、放松疗 法 、认知疗 法 、光疗 等。 睡 眠卫 生 习惯纠 正在 失 眠治 疗 中也 起着 非 常重 要的 作用 ,治疗失 眠时应当帮助患者 建立 良好的 睡眠卫生 习惯 并长期坚持执行 ,否则很可能 会出现药物治疗或 其他治疗 “ 西墙 ”,而不 良睡眠卫生习惯 “ 补 拆东 墙 的情 况。
医科 大学。19 年 赴 美国哈佛 大学医学院 附属麻省 总 医院精神科焦 虑碍 障临床研 究 96
部和 美 国德 州 大学西南医学 中心精神科 t 临床精 神卫生研 究中心和睡 眠研 究室学 习,
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f5cf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05.png)
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insomnia)是最为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
失眠患病率因不同的调查人群、方法和诊断标准而变化很大。
2017年发表的一项包含17项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普通人群有临床意义的失眠患病率,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或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估为15% [1 ]。
在全球COVID-19大流行期间,数百万人的睡眠受到影响,有报道全球失眠症状的患病率为20%~45% [2 ]。
我国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失眠患病率为29.2% [3 ]。
长期失眠影响个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增加罹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
严重的睡眠缺失会降低患者的工作效率和警觉水平,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意外事故,造成巨大损失[4 , 5 ]。
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的专家于2006年发表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6 ],进而于2012年在循证医学框架内经过广泛讨论推出《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7 ],并于2018年发表了更新版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8 ]。
该系列共识、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越来越全面、规范、具有操作性的成人失眠诊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失眠相应新型治疗药物的上市、新型诊疗方法的出现和临床研究证据的不断积累,国内针对失眠的临床诊疗经验也在不断丰富,这些变化促成了本次修订工作。
本修订版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牵头,并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失眠诊疗实践的现状,经广泛讨论后形成。
修订说明和适用范围专家组参考国际失眠相关指南和临床实践标准[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回顾2017年9月至2023年8月新发表的文献资料,结合前版指南使用经验和当前具体国情,依照循证医学证据提出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意见。
失眠的定义、诊断及其药物治疗(81页)
![失眠的定义、诊断及其药物治疗(81页)](https://img.taocdn.com/s3/m/a9aea16b01f69e31433294c6.png)
失眠患者很少告知医师睡眠状况
感觉日常功能受到 影响的失眠患者
心理科医师 精神科医师 神经科医师 中医
4% 4%
失眠患者
N=1500
N=576
8% 6%
100 80 60 40 20
13
21
12% 13%
13% 16%
87
79
记不清 其他专科医生
15% 13%
25% 23%
0
非专科医生
38% 34% 0% 20% 40% 60%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SOMNIA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Cardiopulmonary Disorders chronic somatic complaints
NIH Statement. Sleep. 2005;28:1049-1057.
120 100 80 60 40 20 0 15岁 30岁 45岁 60岁 75岁 睡眠时间
REM睡眠和年龄的关系
120 100 80 60 40 20 0 15岁 30岁 45岁 60岁 75岁 睡眠时间
睡眠的生理学基础
NREM(SWS)
EEG上脑电活动 逐渐变慢。 眼睛缓慢活动或 少动。 副交感兴奋,呼 吸平稳,心率变 慢,血压和体温 下降,肌肉血流 量上升。 GH分泌增加
No Sleep Difficulties Occasional Sleep Difficulties Frequent Sleep Difficulties (n=1027)
Doghramji PP. J Clin Psychiatry. 2001;62(suppl 10):18-26.
失眠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失眠的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97512787cc22bcd126ff0cc6.png)
失眠的分类
依据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失眠:偶尔发生,对生 活质量影响小 ►中度失眠:每晚发生,中度 影响生活质量,伴有一定 的症状(易激惹、焦虑、 疲乏等) ►重度失眠:每晚发生,重度 影响生活质量,临床症状 表现突出(易激惹、焦虑、 疲乏等)
20
百万正常人问卷结果
7-8h: 80% 4-5h: 短睡眠者(1-2%) 9-11h:长睡眠者(1-2%) <4h: 超短睡眠者 >11h: 超长睡眠者 历史上长睡眠者:爱因斯坦(10h) 历史上短睡眠者:拿破仑、丘吉尔、爱迪生、周恩来 英一位极超短睡眠者:70岁护士,自幼少睡眠,连续7 天睡眠监测确认每天平均睡眠67分钟
焦 没 虑 有 其 他 问 题
抑 郁
其 他
厌 食
关
节 痛
神
高 血 双 压 向 情 感 良 障 性 碍 前 列 腺 增 生
压 力 过 大
加
兴 奋
重 增
敏 /易
重 /体
经 过
超
/风
湿 /关
节 炎
服用西药的情况
服用西药的医生中,40.4%为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
6(2.0%) 122 (40.4%) 174 (57.6%)
睡眠维持困难44% 入睡困难33% 日常功能受到影响占39% , 其中职业活动最明显(66%)
中国医师睡眠状况调查
参与医院名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解放军301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医三院 宣武医院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系 上海仁济医院 长征医院 第十人民医院 华山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省精神卫生研究所 广州脑科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 西安西京医院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重庆西南医院 福建厦门中心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浙二 南京脑科 温附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
![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e7c5321b964bcf84b9d57b89.png)
Consensus on drug treatment,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for insomnia.失眠的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E. Estivill, A. Bove, D. Garcia-Borreguero, J. Gibert, J. Paniagua, G. Pin,F.J. Puertas, R. Cilveti and members of the Consensus GroupUnidad de Trastornos de Sueño, Instituto Universitario Dexeus, Barcelona, Spain.Thirty-four experts and a literature supervisor got together in order to reach a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insomnia. Insomnia is a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amount and/or quality of sleep. It includes difficulty in initiating or maintaining sleep or early awakening with inability to fall asleep again. It is associated with complaints of non-restorative sleep and dysfunction of diurnal alertness, energy, cognitive function, behaviour or emotional state, with a decrease in quality of life. The diagnosis is based on clinical and sleep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additional tests, although polysomnography is not routinely indicated. Therapy should include treatment of the underlying causes,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measures and drug treatment. Hypnotic therapy can be prescribed from the onset of insomnia and non-benzodiazepine selective agonists of the GABA-A receptor complex are the drugs of first choic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hypnotic treatment be maintained in cases where withdrawal impairs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when all other therapeutic measures have failed. Experience suggests that intermittent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continuous therapy. The available data do not confirm safety of hypnotics in pregnancy, lactation and childhood insomnia. Benzodiazepines are not indicated in decompensated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but no significant adverse effects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have been reported with zolpidem and zopiclone in stable mild to moderat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in treated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syndrome. Data for zaleplon are inconclusive. If the patient recovers subjective control over the sleep process, gradual discontinuation of hypnotic treatment can be considered. (Clin Drug Invest 2003; 23 (6): 351-385)由34名专家和1名文献顾问组成的专家组,共同讨论制定出有关失眠的定义、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的“共识”(consensus)。
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全文)
![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0d811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6.png)
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全文)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不仅增加多种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风险,而且带来沉重的社会卫生经济学负担。
基层医疗机构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我国三级医疗制度的基础,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对失眠症的诊疗手段相对有限,而且国内缺乏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失眠症的诊疗规范。
因此,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国内睡眠医学领域的专家,以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依据,结合国内现状,经过反复讨论,制订本专家共识,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失眠症诊疗提供规范化参考和依据。
第一部分专家共识的制订方法(略)第二部分失眠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失眠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假说简述如下:一、三因素假说该假说从易感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s)、促发因素(p recipitating factors)和维持因素(perpetuating factors)三方面因素探讨失眠的心理学机制,也称3P假说。
易感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及性格特征等,可影响个体的失眠易感性;促发因素包括生活事件及应激等,可诱发短期失眠;维持因素是失眠得以持续的行为和信念,包括应对短期失眠的不良行为(如延长在床时间)及对失眠本身的焦虑和恐惧等,进而发展为慢性失眠。
二、过度觉醒假说该假说认为失眠是一种过度觉醒。
这种过度觉醒呈持续性,横跨24h日周期,既包括担心、紧张、反刍等认知觉醒水平升高,也包括躯体、皮质等生理水平升高。
失眠患者表现为睡眠期觉醒增多、日间小睡潜伏期延长、24 h代谢率增加,以及清醒期更多B波活动、睡眠期的频繁a波和B波、自主神经功能活性增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跃及炎症因子释放增加等。
三、情绪应对假说该假说提出,在快速眼动睡眠(r apid eyes movement, REM)期间,健康人的大脑蓝斑停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失眠诊断与药物治疗
![失眠诊断与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c39bd27ba1aa8114531d91d.png)
氯硝西泮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 80%,达峰时间为1 ~4 h,半衰期24 ~ 56 h,经肝脏完全代谢,由肾脏排出,CYP450 代谢酶为 3A4。
该药能透过胎盘屏障,可分布于母乳,且其具有致畸作用,故而妊 娠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该药抗惊厥作用强,可用于各种类型癫痫发作、肌阵挛相关的异常 运动。同时,该药在抗焦虑方面同样具有优势,对于急性发作的焦 虑,如惊恐障碍,低剂量 (0.5 mg) 使用即可产生快速缓解作用。
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
传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BZDs
GABAA上不同的亚基 具有镇静、抗焦虑、肌松和抗惊厥作用
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non-BZDs
GABAA上的1亚基更具选择性 主要发挥催眠作用
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
地西泮
属长效、中等强度药物,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主要在肝脏代 谢,经肾排泄。生物利用度为100%,达峰时间为 0.5 ~ 1.5 h, 半衰期为 26 ~ 50 h,细胞色素 P450(CYP450) 代谢酶为 2C19、 3A4。
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其常用于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兴 奋激越等。虽然在联合用药的情况下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用量, 但在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治疗中其作用尚无定论。
艾司唑仑
是中等半衰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其平均半衰期为 10 ~ 24 h,口 服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 90%,达峰时间< 2 h,主要在肝脏 代谢,CYP450 代谢酶为 3A4,经肾排泄,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 30 ml/min 时,艾司唑仑须谨慎使用。
临床评估和诊断
客观评估
主要用于睡眠障碍的评估和鉴别诊断,不作为常 规检查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 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上传--《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摘要
![上传--《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04fb459f51e79b8968022696.png)
《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摘要睡眠障碍已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
根据赛诺菲圣德拉堡制药集团2002年在全球的睡眠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地区有45.4%的人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为了有效解决睡眠问题 集团与数十位神经和精神科专家以2003年欧洲公布的《西班牙失眠治疗指南共识》为基础 历经三次讨论 制定了符合中国医生使用的《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
现将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失眠定义及分类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按临床表现分类:①睡眠潜入期: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②睡眠维持:夜间觉醒次数超过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多恶梦;④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
按病程分类: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个月;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
按严重程度分类:轻度:偶发,对生活质量影响小;中度:每晚发生,中度影响生活质量,伴一定症状(易怒、焦虑、疲乏等);重度:每晚发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症状表现突出。
失眠诊断一般情况问诊临床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伴再入睡困难)等。
同时应考虑患者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甲亢等。
此外,医生还要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正在进行药物治疗、进食情况以及是否受到精神刺激等。
睡眠习惯(本人及配偶):每日所需睡眠时间;睡前是否看书、进食等;睡前是否不安;有无打酣、梦语等;是否与配偶同睡一间卧室;是否起夜;更换环境是否会造成入睡困难等。
体检。
此外,必须做脑电图(EEG)。
睡眠专项问诊睡眠日记、睡眠问卷、视觉类比量表(VAS)等;多导睡眠图(PSG);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体动记录仪(Actigraph);催眠药物使用情况;其他(包括睡眠剥夺EEG等)。
失眠的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的失眠有不同的治疗原则。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74f7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2.png)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完整版)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问题,指难以入睡、早醒、睡眠质量差以及白天疲乏等症状。
根据ICSD-3的定义,失眠症可以分为原发性失眠症和继发性失眠症。
原发性失眠症指无明显诱因引起的长期失眠,而继发性失眠症则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失眠。
二、失眠症的流行病学失眠症在成人中的患病率约为10%-15%,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失眠症。
失眠症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患病率更高。
此外,失眠症在心理疾病、慢性疾病和应激事件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三、失眠症的影响失眠症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等意外而危及个人及公共安全。
此外,失眠症还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第三部分失眠症的诊断一、诊断标准根据ICSD-3的定义,诊断原发性失眠症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存在睡眠障碍症状至少3个月;2)睡眠障碍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状。
继发性失眠症的诊断则需要确定引起失眠症的原因。
二、评估工具评估失眠症需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包括睡眠日志、睡眠质量问卷、白天疲乏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等。
第四部分失眠症的治疗一、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睡眠保健教育、睡眠环境调整、物理治疗和中医药治疗等。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睡眠限制、睡眠压力管理和睡眠卫生教育等。
睡眠保健教育包括睡眠惯的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睡眠环境调整包括改善睡眠环境的噪音、光线和温度等。
物理治疗包括音乐疗法、温泉疗法和按摩等。
中医药治疗则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催眠药和抗抑郁药等。
药物治疗应该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依赖和滥用药物。
三、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和依赖。
总之,本指南为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药剂师和心理学家等提供了规范化的失眠诊疗框架,旨在提高失眠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轻失眠症对患者和社会的负担。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最新版本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最新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ae0d3b26f61fb7360a4c6598.png)
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处理
❖药物治疗无效
部分失眠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有限 或仅能获得一过性的睡眠改善 同时罹患多种疾病,多种药物同时应用存在药物
交互反应,干扰治疗效果
❖推荐将认知行为干预作为添加或替代的治疗 手段(I级推荐)
推荐的药物治疗策略
❖失眠继发于或伴发于其它疾病时,应同时治 疗原发或伴发疾病
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
应首先鉴别和处理此年龄组中影响睡眠的常见 疾病
依据症状和激素水平给予必要的激素替代治疗
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BZDs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合征患者中慎用
高碳酸血症明显的COPD急性加重期、限制性通气 功能障碍失代偿期的患者禁用BZDs
❖对于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慢性失眠患者
不提倡药物连续治疗 建议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的服药方式 同时建议每4周进行一次评估
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老年患者 ❖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 ❖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共病精神障碍患者 ❖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失眠患者
特殊类型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
❖反跳性失眠,戒断症状 ❖老年患者应用时尤须注意药物的肌松作用和
跌倒风险 ❖禁用于妊娠或泌乳期的妇女、肝肾功能损害
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以及重 度通气功能缺损者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唑吡坦 ❖佐匹克隆 ❖扎来普隆
❖唑吡坦控释剂 ❖右佐匹克隆
❖ 半衰期短,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 ❖ 长期使用无显著药物不良反应 ❖ 有可能会在突然停药后发生一过性的失眠反弹
推荐的药物治疗策略
❖添加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尤其适用 于伴随焦虑/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II级推荐 )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1d5af3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5.png)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失眠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诊断和治疗失眠,我们制定了《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且科学的指导框架,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准确地认识失眠,实现精准诊断,以及合理应用药物治疗。
我们将从失眠的定义、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失眠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二、失眠定义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
失眠不仅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
因此,对失眠的准确定义和理解对于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根据《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失眠被定义为“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这一定义强调了失眠的主观性,即患者必须对自己的睡眠状况感到不满足,并且这种不满足已经对日常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共识还指出,失眠的诊断应基于患者的症状描述和临床医生的评估,而非仅仅依赖于单一的睡眠参数(如睡眠时间)。
失眠的诊断还应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问题的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和药物使用等因素。
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的不满足,并对日间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三、失眠诊断失眠的诊断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
正确的诊断需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精神状态评估以及可能的实验室检查。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睡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精神压力、慢性疾病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可能导致失眠的潜在原因。
体格检查:虽然失眠本身通常不会导致明显的体征改变,但体格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的躯体疾病,如疼痛、呼吸困难、鼻塞等。
中国民族医药治疗成人失眠的专家共识
![中国民族医药治疗成人失眠的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18af99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d.png)
近年来,针对成人暴发性心肌炎开展了一系列临床试验,以期找到更有效的 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其中一项试验结果显示,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病毒 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此外,另一项试验表明,对于暴发性心肌炎患 者,机械辅助循环装置的应用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然而,由于 暴发性心肌炎的罕见性及临床试验的局限性,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现有结论并 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3、心理治疗:中国民族医药学认为,情志失调是失眠的重要病因之一。因 此,心理治疗在失眠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专家们推荐运用传统心理疗法,如认 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睡眠质量。
四、中国民族医药治疗失眠症的 特点
1、强调整体观念:中国民族医药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治疗失眠症需 从调理整体入手,患者的全面健康状况。
参考内容
引言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以心肌组织严重炎症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在成人 中,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虽较低,但病情严重,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临床 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得到了广泛。本次演示就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定义与病因、症状和体征、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方法、治疗 原则、预防措施及临床试验及其结果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 提供有益的参考。
5、心脏移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作为挽救 生命的手段。
预防措施
预防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措施包括:增强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对于已知患有自身免疫性疾 病或结缔组织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临床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感谢观看
治疗原则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失眠的临床诊疗和药物治疗
![失眠的临床诊疗和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ee38e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9.png)
失眠旳严重程度原则
• 失眠是睡眠时间数量旳缺乏和质量欠佳。例如, 有人以为他们整个晚上睡眠很差,二分之一时间 是清醒,二分之一时间在睡觉,而入睡和在睡眠 之中都没有问题,主要问题是睡眠较浅和睡眠之 后不能恢复精神状态,同步有杂乱思维影响进入 深睡眠状态。
• 睡眠问题旳出现频率和连续时间必须考虑严重程 度问题。一般人都偶尔经历晚上睡眠不好,但一 般不以为是失眠。临床失眠目前被以为是一周内 有3天以上睡眠困难,而且临床症状严重。
失眠旳治疗
3,睡眠刺激控制疗法:假如躺在床上睡不 着,应立即起床,到另一间房间去。
4,时辰生物治疗和光照治疗:用光照来调 整褪黑激素旳分泌,以治疗失眠。
5,心理学措施 主要为认知和行为疗法 6, 药物治疗
注意睡眠卫生,是很主要旳治疗措施
• 每天按时起床(涉及节假日) • 睡在床上旳时间不要超出睡眠障碍此前旳时间 • 防止服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旳食物和药物(如咖啡、
(3) 临床症状
1、临床症状涉及下列1或2项情况:入睡困难、睡 眠维持障碍(或早醒伴再入睡困难);
2、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觉醒时旳各项功能或造成明 显不安。
3、伴发疾病(躯体、心理方面旳); 4、药物治疗; 5、药物滥用情况(咖啡、可乐、酒精、烟草等)。
(4 )睡眠习惯
l 睡眠参数(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早醒、 睡眠质量等);
• 睡眠潜伏期(入睡时间) • 睡眠维持(夜间觉醒次数、早醒) • 睡眠质量 • 睡眠中断旳次数及时间 • 日间残留效应(diurnal residual effects) • 对家庭、社会活动及工作旳影响 • 生活质量
失眠旳分类
根据病程分类:
• 一过性或急性失眠: 病程不不小于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