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投入兵数是多少?死伤人数是多少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1、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2、太原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3、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4、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5、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7、枣宜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000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南昌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3、上高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4、晋南(中条山)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5、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6、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14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7、浙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8、鄂西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9、常德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0、豫中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1、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2、桂柳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伤亡统计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艰苦卓越的历史时期。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军民面对来自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战争,不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伤亡,也展现出了无畏坚强的抗日精神。

本文将对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的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 军队伤亡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面临着日寇的全面侵略,经历了艰苦的战斗。

根据历史资料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总死亡人数约为148万人,其中包括被敌军杀害、战斗牺牲、病亡等多种原因。

另外,还有大量的伤兵和失踪士兵,使军队的伤亡数字更为庞大。

这些统计数据显示了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2. 平民伤亡统计与军队一样,中国平民也是抗日战争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采取了野蛮手段,对中国平民进行了残暴的屠杀和烧杀掠夺。

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的死亡人数高达几百万人,其中包括被日军杀害的无辜百姓、被迫疏散导致的伤亡,以及由于食物匮乏和疾病爆发等因素导致的死亡。

这些数字再次揭示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平民造成的巨大伤害。

3. 女性和儿童伤亡统计抗日战争中,妇女和儿童也是日寇暴行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对妇女进行了强奸和虐杀,对儿童实施了种种暴行。

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女性和儿童的死亡人数约为几十万人,许多人在惨无人道的战争中丧生。

这些数字无情地显示了战争对弱势群体的残忍影响。

4. 战争遗留问题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军民留下了许多战争遗留问题。

例如,由于日本侵略者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武器,许多人在战后仍然受到辐射和化学物质的影响,导致长期的健康问题。

另外,许多地区仍然埋藏着未爆炸的炸弹和地雷,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威胁。

这些问题给中国军民带来了长期的苦难与困扰。

总结: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伤亡。

无数的壮士英勇奋战,在保家卫国的道路上浴血奋战;大量的妇女和儿童在战乱中丧生,无辜受害。

这些伤亡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所经历的痛苦和苦难。

然而,这一段历史铭记在我们心中,提醒我们珍惜和平,铭记历史,以期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争伤亡与人口流离失所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争伤亡与人口流离失所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争伤亡与人口流离失所在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抗日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和人口流离失所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争伤亡情况以及人口流离失所的影响。

一、战争伤亡的规模与情况中国抗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争之一。

由于双方力量不对等,中国人民军队和民众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中国军民在战争中的总伤亡人数约为3500万人,其中包括27万军队人员和3273万平民。

这一数字仅仅是抗日战争伤亡的粗略估计,在实际上可能更高。

战争伤亡主要分为战斗伤亡和非战斗伤亡两类。

战斗伤亡主要是指在战场上直接交战导致的伤亡,包括士兵的阵亡、负伤以及失踪等。

非战斗伤亡则包括由于战争带来的饥饿、疾病、屠杀等因素引起的伤亡。

二、人口流离失所的现象与影响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敌方军队的破坏和进攻,大量的中国农村居民纷纷逃离家园,成为了战争的难民。

这些人口流离失所的现象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剧烈的动荡,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流离失所导致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基础设施难以承载这一突如其来的增长。

同时,由于战争环境的不安全,人们流离失所后难以找到固定的住所和工作。

生存条件恶化,许多人饱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此外,人口流离失所还造成了经济的停滞和社会秩序的崩溃。

战争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使得工厂和农田遭到损毁,造成了大规模的失业和粮食短缺。

社会秩序的崩溃也导致了犯罪率的上升和社会道德的混乱。

三、对战争伤亡与人口流离失所的反思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争伤亡和人口流离失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教会了人们许多重要的反思。

首先,战争的残酷性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

战争不仅带来了生命的损失,也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

其次,战争伤亡和人口流离失所问题让我们意识到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伤亡与后续问题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伤亡与后续问题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民伤亡与后续问题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难而艰苦的时期,从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到1945年战争结束,中国军民为反抗日本侵略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本文将探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的伤亡情况以及战争结束后面临的后续问题。

一、战争期间的军民伤亡情况1. 军队伤亡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伤亡非常惨重。

据统计,战争开始至1945年,中国军人伤亡总人数约为400万至600万,其中死亡人数约为240万至270万。

这些伤亡人数中既包括了战斗死伤,也包括了因疾病、饥饿和长期战争导致的非战斗性伤亡。

2. 平民伤亡除了军队,中国平民也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据估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的死亡人数达到了千万级别。

其中包括了被日军屠杀、轰炸和掠夺所致的直接战争暴行,以及战争导致的饥荒、疾病等间接伤害。

二、战争结束后的后续问题1. 疾病与伤残由于抗日战争造成的伤亡数量庞大,大量的战争残疾人和伤员需要得到医疗和康复的关爱。

许多士兵战后面临着失去肢体、视力和听力等各种残疾问题,这不仅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使他们无法有效地参与到社会的重建中。

2. 经济重建抗日战争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大批工厂、铁路、道路和城市遭到损毁。

战后,中国需要面对庞大的经济重建任务,包括修复基础设施、恢复生产、解决失业问题等。

这些都对战后社会的稳定和军民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 战争遗留问题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还面临着一系列战争遗留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赔偿问题。

中国政府追求公正的赔偿,以解决战争期间遭受的经济损失和平民伤亡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些战争遗留问题,如战争失散者的找寻和赔偿、墓地修缮与纪念工作等。

4. 抗战遗族的救济与安置许多抗战期间丧失亲人的遗族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救济。

政府应加强对抗战遗族的救助政策和措施,同时通过社会组织和机构,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并重返正常生活。

总结: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有多少

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有多少

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有多少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希望你喜欢。

抗日战争中国死亡人数军队伤亡日本方面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

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

);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国军方面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中共方面《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平民伤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

而据蒋梦麟的回忆录称有1400万壮丁被拉夫后死于饥饿疾病。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

抗战历次大会战中日双方兵力及伤亡对比:一、平津保卫战(1937.07.07--07.30)日军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约5万余人。

日军死亡127人,负伤384人;第29军阵亡5000余人。

二、南口会战(1937.08.07--08.27)日军第5、第20师团、察哈尔派遣兵团、独立混成第11旅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共计7万余人;中国第13军、第17军、第72师、第94师、独立第7旅、炮兵第27团等部共计6万余人。

日军伤亡2600余人,国军伤亡29376人。

三、凇沪会战(1937.08.13—11.12)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28万余人,中国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4万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四、南京保卫战(1937.12.5--12.13)日军上海派遣军(第3师团先遣队、第9师团、第16师团、第13师团一部)、第10军(第6师团、第18师团、第114师团、第五师团歩兵第九旅团)、第3飞行团共计20万人;中国第2军团、第66军、第71军、第72军、第74军、第78军、第83军、教导总队、宪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江宁要塞部队等部共计15万人。

日军伤亡12000余人;国军伤亡50000余人,另有近100000万人放下武器缴械投降。

日军进城后,展开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南京城内军民共计300000多万人丧生。

五、平型关大捷(1937.09.25)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个中队、骑兵小队加大行李;八路军115师3个团1万余人。

日军死伤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900余人。

重创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击毁汽车百余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步兵炮1门、炮弹3000余发、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六、忻口会战(1937.10.13—11.2)日军3个师团7万余人;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在抗日战争中每一场战役否牺牲了很多人,具体人数是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一、八一三凇沪抗战(1937.08.13-11.12) 日军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国军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日军伤亡97000余人,国军伤亡3335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二、平型关战役大捷(1937.0925) 日军坂垣师团两个联队,八路军一一五师1万余人。

日军死亡1000余人,八路军伤亡10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三、忻口战役(1937.10.13-11.12) 日军4个师团,国军第二战区31个师13个旅28万人。

日军伤亡近30000人,国军伤亡100000人以上。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四、太原会战(1937.10--11)(忻口战役含在太原会战中)日军四个半师团14万人,国军第二战区6个集团军52个师28万人。

日军伤亡近30000人,国军伤亡100000人以上。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五、台儿庄战役大捷(1938.03.24-04.07) 日军第十、第五师团3万余人,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军团等部10个师10万余人。

日军伤亡10000余人,国军伤亡20000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六、武汉会战(1938.06.11-10.25) 日军35万余人,国军第五、第九战区130个师110万余人。

日军伤亡近40000人,国军伤亡400000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七、广州战役(1938.10.09-10.29) 日军第21军的3个师团,国军第12集团军。

日军伤亡1923名,国军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八、南昌会战(1939.03.17-03.27) 日军4个师团12万余人,国军33个师20余万人。

日军伤亡24000余人,国军伤亡10万余人。

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九、随枣会战(1939.05.11-05.24) 日军第11军第3、第13、第16师及骑兵第4旅,10万余人;国军第31集团军、第2集团军,20余万人。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光看中国的大家的确觉得中国在2战中受害严重其实战争是残酷的被地面战争波及到本土的几个国家损失都很惨重看看二站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伤亡大家可能就知道了另外的就是这个中国军队死亡的数字可能不太准其他资料显示的到中国军队伤亡的都是130万-180万之间不过当时很多是中国人民自发组建的人民抗日队伍(象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那样)很多后来也加入了我们的正规队伍难以清晰区分计算世界上各国认可的官方统计中:在第二战中,全球军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受伤人数超过1.3亿,伤亡总数达1.9亿人。

其中,平民死亡人数约2730万人。

盟军军队中,苏联军队死亡人数890万,中国军队死亡148万,英国军队死亡人数38万,美军38万。

法西斯国家也受到重创:德国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士兵死亡人数达600万;日本军队伤亡人数为216.1万人。

也就是说中国平民死亡数占了世界总认输的的1/4 而军队死亡数只是苏联的1/7,德国的1/9,日本的1/2。

以当时中国远远落后于这3个国家的军事科技(人家坦克飞机就几万辆中国抗战初期连机枪炮兵部队都没有)只损失这个数字我们就打败了有先进武器的日本的确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其中人民抗日起到了很大作用也付出了很多代价(应该里面还算上了国民党抗日部队的伤亡了)要不说打的是日本是被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没的呢。

哎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吧各大战场死伤数: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

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

双方死亡比例1.54:1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1.7:1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0:总表:国名死亡受伤合计死伤苏联2680万3300万6000万中国1800万1700万3500万德国800万2000万2800万波兰650万100万750万日本290万400万690万南斯拉夫170万300万470万美国38万150万190万英国40万120万160万意大利20万50万70万法国30万20万50万二战伤亡概况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抗日战争中的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伤亡统计在陈述抗日战争中的伤亡统计之前,必须强调这场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段时期。

抗日战争始于1937年,结束于1945年,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长达8年时间的抵抗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伤亡和破坏,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个不可磨灭的痛苦记忆。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军队和民众的伤亡总数超过了3000万。

其中,军队的伤亡人数约为100万,平民的伤亡人数约为2900万。

这些数字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和惨烈程度。

抗日战争中的伤亡主要包括战场上的军事伤亡和平民的受伤和死亡。

在军事伤亡方面,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殊死搏斗。

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游击战,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战斗中的伤亡主要来自于枪炮的轰击、爆炸物的破坏和化学武器的攻击。

同时,由于医疗设施的不完善,许多伤员无法及时得到救治,导致伤亡人数进一步增加。

平民的伤亡也是抗日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日本侵略者不仅炮轰村庄、城市,还对无辜的平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其中最为令人震惊的事件之一。

在此惨案中,日军对南京市的居民实施了残忍的杀戮,估计有几十万甚至更多的中国平民被杀害。

此外,日军还对其他地区的平民进行了虐杀、掠夺和强迫劳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除了直接的伤亡人数,抗日战争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大量的财产和基础设施损失。

日本侵略者破坏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摧毁了桥梁、铁路和公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损失不仅严重影响了战争期间的经济发展,也对战后的重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抗日战争中的伤亡统计还需要指出,这些数字并不是最终准确的。

由于战争期间数据的不完全和统计的困难,真实的伤亡人数可能要高于以上所述。

然而,即使是这些初步统计的数字已经足以说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无尽痛苦。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伟大抗争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通过深入了解和准确统计战争中的伤亡情况,我们能更好地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并借此向为国家独立和繁荣奉献的抗战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

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正面战场、敌后战争战争规模及伤亡对比文库1、凇沪会战国军战报:日寇伤亡16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公布自身死亡16万人,伤31157人(引自《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2、太原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万余人日寇战报:伤亡6.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3、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1.3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10.6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4、徐州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寇在1937年承认伤亡13.2万余人5、武汉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25万余人日寇战报:自身伤亡2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6、随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寇伤亡13万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7、枣宜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7.3万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69000余人(日本《支那事变陆军作战》)8、南昌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9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3、上高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4万人日寇战报:日寇伤亡39000余人,病减员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4、晋南(中条山)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39900人日寇战报:日军损失计战死33670名,负伤2292名(《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5、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也有说7.4万)日寇战报:日寇伤亡57000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6、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5万余人日军战报:伤亡146000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17、浙赣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8万余人日寇战报:日军伤亡71714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8、鄂西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4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34000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19、常德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28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0、豫中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40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3350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1、长衡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16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15.2万余人(《中国事变陆军作战》)22、桂柳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军6.3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损失5.6万余人(日本《战史丛书--大本营陆军部》)23、缅北会战国军战报:毙伤日寇9万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伤亡8.4万余人(《支那事变陆军作战》)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为同一本书,都是日本防卫厅在20世纪60-70年代编写的,是日本军事院校的教科书。

侵华日军总共在中国战场投入多少兵力?

侵华日军总共在中国战场投入多少兵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侵华日军总共在中国战场投入多少兵力?导语: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亚战事的主要部分。

抗日战场主要在中国境内,同时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邻接地区。

中国全面抗战,一般以1937年的七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亚战事的主要部分。

抗日战场主要在中国境内,同时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邻接地区。

中国全面抗战,一般以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为起始点,但广义上,也可将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视为抗战的开始。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在100天内占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同年3月1日,日本在东北建立新政权「满洲国」。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战争全面爆发。

日本占领中国本土大片精华地带,并继续施行「以华制华」的策略,建立傀儡政权。

根据估计,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有3,500多万人死伤,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

而究竟,在整个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到底派了多少万军队呢?一、东北和内蒙地区驻军90万当时日本一直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包括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俄国远东在内的大帝国,因此日本认为,中国东北是重中之重,而日本国土狭小,缺少战略纵深,所以将满蒙作为后方基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为了控制东北不断增兵,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已经增兵65万,后来日本又夺去了内蒙地区,又增兵25万之眾。

二、直接与中国军队开战的军队高达170万全面战争爆发于1937年,战争刚开始,日军就有约60万军队与中国开战。

后来随着战线的拉长,不断从本土调遣军队,他们先是乘坐轮船从本土出发,然后在山东、江苏等地上岸。

到了1941年末,直接生活常识分享。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对日寇的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对日寇的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对日寇的伤亡统计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抵抗和坚定的意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为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侧重于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寇的伤亡统计以及与此相关的数据和事实,以展现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

二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领土,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面对强大的日寇,在拼死抗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根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在与日本军队的战斗中,中国军队总共伤亡超过300万人。

其中,阵亡将士近100万人,负伤者约200万人。

这些数字无法完全反映出中国军队对日寇的伤亡统计,因为在战争中还有大量的战俘和失踪者,这些壮烈牺牲的将士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中国军队对日寇的伤亡统计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痛苦和不可替代的损失。

许多家庭失去了父亲、子女、丈夫,无法挽回的痛苦使人心碎。

然而,这种巨大的牺牲并没有动摇中国人民坚持抵抗的意志,反而激发了更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决心,使得抗日战争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伤亡统计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对抗侵略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

中国军队以自愿入伍、浴血奋战的士兵为主力,这些英勇的战士们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面对敌人的重兵包围和疯狂进攻,中国军队士兵坚守阵地,誓死抵抗,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敬佩和感动。

除了军队的伤亡统计之外,抗日战争还造成了中国军民的巨大伤亡。

根据统计,抗战期间中国民众伤亡的总人数超过2000万。

这些人民包括被轰炸、屠杀、饥饿和疾病夺走生命的平民,他们没有穿上军装,却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国家的抗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是英雄,是无名的英雄,他们的伤亡统计证明了他们作为抗日战争中最坚决的斗士之一。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寇的伤亡统计仅仅是战争的冷冰冷数据,这些牺牲并无法真正衡量士兵们的英勇和付出。

然而,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数字,它们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中国人民揭示历史真相和守护国家苦难的证据。

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统计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的中国军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英勇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统计。

首先,我们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统计。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和民兵共有近4000万人参战,其中死亡近300万人,受伤超过1000万人。

这些数字令人痛心,也反映出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和艰辛。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生命的逝去,每一个伤痛都是家庭的痛苦和国家的损失。

其次,我们可以从不同军事行动的角度来分析兵员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进行了许多重要的军事行动,如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等。

这些战役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伤亡人数也相对较多。

例如,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死亡和受伤人数超过10万,而平型关大捷中,中国军队的伤亡人数更是高达20万之多。

这些数字反映了中国军队在战斗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牺牲。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不同兵种的角度来观察兵员伤亡统计。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包括步兵、炮兵、工兵、装甲兵等不同兵种。

每个兵种在战斗中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职责,因此在伤亡统计上也有所不同。

例如,步兵作为主力兵种,在战斗中伤亡人数相对较多,而炮兵和工兵则在战斗中承担了更多的支援和工程任务,因此伤亡人数相对较少。

这些不同兵种的伤亡统计反映了不同兵种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贡献。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地域的角度来分析兵员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国范围的战争,不同地区的战斗情况也有所不同。

例如,东北地区是日本侵略最早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在这个地区的伤亡人数相对较多。

而西南地区则是中国军队的后方基地,因此伤亡人数相对较少。

这些地域差异的伤亡统计反映了不同地区在战争中所承受的压力和牺牲。

总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战争。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看了这个表格,你有何感想?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看了这个表格,你有何感想?

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看了这个表格,你有何感想?抗日战争损失及伤亡人数统计表,看了这个表格,你有何感想?光看中国的大家的确觉得中国在2战中受害严重其实战争是残酷的被地面战争波及到本土的几个国家损失都很惨重看看二站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伤亡大家可能就知道了另外的就是这个中国军队死亡的数字可能不太准其他资料显示的到中国军队伤亡的都是130万-180万之间不过当时很多是中国人民自发组建的人民抗日队伍(象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那样)很多后来也加入了我们的正规队伍难以清晰区分计算世界上各国认可的官方统计中:在第二战中,全球军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受伤人数超过1.3亿,伤亡总数达1.9亿人。

其中,平民死亡人数约2730万人。

盟军军队中,苏联军队死亡人数890万,中国军队死亡148万,英国军队死亡人数38万,美军38万。

法西斯国家也受到重创:德国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士兵死亡人数达600万;日本军队伤亡人数为216.1万人。

也就是说中国平民死亡数占了世界总认输的的1/4 而军队死亡数只是苏联的1/7,德国的1/9,日本的1/2。

以当时中国远远落后于这3个国家的军事科技(人家坦克飞机就几万辆中国抗战初期连机枪炮兵部队都没有)只损失这个数字我们就打败了有先进武器的日本的确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其中人民抗日起到了很大作用也付出了很多代价(应该里面还算上了国民党抗日部队的伤亡了)要不说打的是日本是被我们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淹没的呢。

哎再看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吧各大战场死伤数:苏德战场:苏联红军共死亡880万人。

德军以及7个仆从国军队共死亡572万人。

双方死亡比例1.54:1北非和西南欧战场:盟军共死亡90万人(美军25万,英军35万,法军20万,其他国家10万人),轴心国军队共死亡55万人(德军50万,意军5万),双方死亡比例 1.7:1中国战场:中国军队共死亡148万人,日军死亡44万人,双方死亡比例约3.36:1太平洋战场:日军死亡138万人,美军死亡12万人,英军3万,双方死亡比例约9.2:1远东战场:日军死亡10万人,苏军死亡1万人,双方死亡比例10:总表:国名死亡受伤合计死伤苏联 2680万 3300万 6000万中国 1800万 1700万 3500万德国 800万 2000万 2800万波兰 650万 100万 750万日本 290万 400万 690万南斯拉夫 170万 300万 470万美国 38万 150万 190万英国 40万 120万 160万意大利 20万 50万 70万法国 30万 20万 50万二战伤亡概况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损失:(1)苏芬战争(1939年11月至1940年3月):苏军死亡4.9万,受伤15.9万人次。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统计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统计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统计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从1937年7月7日开始,持续了8年之久,对中国人民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本文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兵员伤亡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总体伤亡情况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惨重。

根据相关研究和统计数据,中国军队伤亡人数超过400万人,其中包括阵亡、负伤、被俘以及失踪的士兵。

中国军民总共遭受的伤亡人数甚至更加庞大,据估计超过2000万人。

二、军队伤亡统计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经历了艰苦的战斗。

无论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都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军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1. 正规军伤亡情况中国军队中的正规军是主要的战斗力量。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遭受了严重的伤亡,尤其是在一些重要战役中。

据统计,中国军队的阵亡人数约为130万人左右,负伤人数超过250万人。

2. 游击队伤亡情况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游击队对于中国的抗战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给日军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据统计,中国游击队在战争中遭受的伤亡人数约有50万人,其中阵亡与负伤人数各占一半。

三、民众伤亡统计除了军队伤亡外,中国人民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日军在侵华期间实行了种种残暴行为,包括无差别轰炸、屠杀平民以及实施“三光”政策等。

据统计,中国民众在战争期间的伤亡人数高达1800万人以上,其中包括直接被杀害的和间接死亡的人数。

四、战争后的伤亡统计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并没有意味着伤亡统计的终结。

战争对于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代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例如,许多战争老兵和平民伤残以及未能恢复正常生活,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五、伤亡统计问题与争议伤亡统计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由于战争期间信息传播不畅,地域广阔,伤亡数据的准确性一直备受争议。

同时,还存在着日本侵华军队对伤亡数据进行掩盖和篡改的问题。

因此,在确定具体的伤亡统计数据时需要审慎对待。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损与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损与伤亡统计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军队战损与伤亡统计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牺牲,为国家的独立与解放做出了极大贡献。

本文将对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战损与伤亡统计进行探讨。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抗日战争是指中国抗击来自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抗日战争的初期,以淞沪抗战和武汉会战为代表;第二个阶段则是抗日战争的白纸黑字,以辽沈、平津、淮海、渡江战役为代表。

二、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战损与伤亡统计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所遭受的战损与伤亡数量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战时中国军队因战争行动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其中包括战斗中牺牲和病亡等。

军队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顾自身安危,许多士兵为了捍卫领土、保卫家园,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用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奋斗。

军队中的伤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战士在战斗中负伤,包括受到枪炮火焰伤、爆炸伤等;另一方面是战士受到疾病的侵袭,由于敌人的生化战不断升级,导致许多士兵染上疾病,病故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抗日战争中,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但在战争中中国军队也获得了众多的胜利,取得了淞沪、武汉、辽沈、平津、淮海、渡江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这些都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中国军队战损与伤亡统计的意义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战损与伤亡,为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独立和解放的艰难道路铺下了坚实基石。

他们不畏艰险、不惜生命,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

中国军队的战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彰显,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和建设事业树立了榜样。

中国军队战损与伤亡统计的意义还表现在对历史与民族记忆的保存和传承上。

通过进行战损与伤亡统计,可以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付出与牺牲,同时也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对和平的珍惜。

八年抗日,我们中国到底死伤多少?

八年抗日,我们中国到底死伤多少?

⼋年抗⽇,我们中国到底死伤多少?抗⽇战争对于我们来说⼀直是⼼中永远的痛,每每提及,⼼如⼑绞。

但是历史是需要去正视的,我们如今的幸福⽣活离不开⾰命先烈的鲜⾎和⽣命。

下⾯就来解读中国抗⽇战争⼋年,死伤的同胞到底有多少:⽇本发动侵华战争,把中国逼到了亡国灭种的境地。

捍卫国家独⽴、实现民族解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核⼼利益;共赴国难、抗⽇救亡成为全国⼈民的共同使命,凝聚成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敌⽓概和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

整个抗⽇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总计歼灭⽇军150余万⼈、伪军118万⼈。

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军128万余⼈,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

⼋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积600余万平⽅公⾥,⼈民受战争损害者⾄少在2亿⼈以上。

⾃1937年7⽉7⽇⾄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民伤亡842万多⼈,因逃避战⽕,流离颠沛,冻饿疾病⽽死伤者不可胜计。

此数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

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所受损失也不在内。

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战争中,中国在⼆战中的死亡⼈数在1000万⼈左右,⽽说中国在⼆战中伤亡3500万⼈,则把受伤的⼈数也算进去了,这些⼈有2400万左右,加上死亡的⼈,基本上是在3500万左右的,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抗⽇战争,是中国⼈民反抗⽇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捍卫⾃由独⽴的正义战争,是铲除法西斯、保卫世界和平、拯救⼈类⽂明的殊死较量。

在这场中国近代规模最⼤、时间最长、范围最⼴和对⼿最凶残、牺牲最惨重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民实现了伟⼤的民族觉醒,迸发出空前的团结抗敌巨⼤能量,展现出⽓贯长虹的抗战精神,终结了百年来列强侵华的历史。

抗⽇战争不但是中国近代第⼀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且是中华民族由灾难深重⾛向伟⼤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抗日战争中每一场战役中日两军都有牺牲,那么具体损失是多少呢?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迪。

主要将领:蒋介石、张治中、陈诚、谢晋元(四行仓库)“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

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主要将领:阎锡山、林彪(平型关)、卫立煌(忻口)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

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台儿庄)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主要将领:陈诚、白崇禧(代)、薛岳(万家岭)、徐焕升(空军东征)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万人、近10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抗日战争日本各战役战损失;;广州战役:1938年10月主要将领:余汉谋日军控制了广州及附近要地,广州失陷。

广增之战,双方伤亡不少:日本防卫厅的《中国事变中国作战史》载:日军伤亡1923名。

中国军方记载:中国官兵阵亡2954名,伤5645名,失踪2643名。

中国抗日战争牺牲统计

中国抗日战争牺牲统计

中国抗日战争牺牲统计抗日战争中,给我过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牺牲统计,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战后中国军民伤亡统计数字国统区军民伤亡数字。

1947年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关于抗战损失和日本赔偿问题报告》中全国军民人口伤亡统计:军人作战伤亡3227926人(其中死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军人因病死亡422479人,平民伤亡9134569人(其中死亡4397504人,负伤4739065人)。

全国军民人口伤亡总计12784974人。

此数字不包括台湾省、东北地区和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解放区晋察冀等7个抗日根据地民众伤亡数字。

1946年4月,《中国解放区抗战8年中人口损失初步统计表》统计:“据初步统计: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冀热辽、山东、苏皖、中原7个解放区在抗战期间共计被敌伪杀死或被虐待而伤病致死者3176123人,被捕壮丁2760227人,鳏寡孤独及肢体伤残者2963582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伤亡数字。

《抗日战争8年敌我兵力损失统计》载:“中共军队负伤29万人,阵亡16万人,被俘4.6万人,失踪8.7万人,合计58.3万人。

”全国军民伤亡总数。

约为2200万人,剔除国统区军队因病死亡的40多万人的数字,为2100多万人。

此统计数字未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东北地区和没列入统计的其他解放区军民的伤亡数字。

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的调查统计数字1987年在北京“七七”事变50周年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提出:“中国在8年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人数有20xx万人。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刘大年在《近代史研究》第5期也提出:“抗战8年,中国人民生命牺牲多达20xx万。

”日本为了解决国内劳动力枯竭的问题,强掳中国平民和战俘押往日本国内从事繁重劳役。

据日本官方统计,侵华日军在中国共强掳青壮年人41758名,押解上船之前死亡2823人,乘船以后以及在各企业单位共死亡6830人,占乘船总数38935人的1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苏军兵力, 二是德军进攻苏联形势。
当德军受挫于莫斯科城下时,日军已基本放弃“北进”苏联的方针。加上美国对日本
进行石油禁运,日本为避免军事机器瘫痪(日本90%的石油需要进口),为夺取东南亚石油
资源而最终决定“南进”太平洋。可见,中国战场形势对日军无论北进还是南进影响不是
很大。
3.日本的陆军精锐,海军和空军的有生力量都不是中国消灭的。
绳岛等战役中大败,以及数百万吨海运船只无法弥补的损失,日本世界性军事大国的地位受
到了根本性的动摇。1945年8月盟军本土登陆在即,严重地威协着日本国家政权的生存,从而
最直接地促成了日本的投降。(需要指出的是,当时中国和苏联的海上力量都很薄弱,即使能
够全歼日本在亚洲大陆上的陆军,也没有在日本本土登陆的能力。)其四,和海军日新月异的

日本军国主义入侵中国,削弱了国民党;发展和壮大了共产党。抗日战争中,国共无
时不在进行明的和暗的斗争,这个拆那个的台,那个挖这个的墙角。在如此艰难的此巨大的作用呢?
以上研究资料表明了一些新的观点,使我获得了全新的感受,也为人们重新分析和认
识“抗战”提供了全新的平台。
战爆发时总吨位仅5.6万吨,只及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并很快丧失殆尽。苏联海军的主力在欧
洲,其太平洋舰队兵力单薄。与之对阵的日军“中国方面舰队”和“松花江区舰队”亦长年
保持在数万吨左右,战争中几乎没有损失过巡洋舰以上的舰种。日本绝大多数的主力舰艇在
“联合舰队”的编成内,它们是被以美国为主的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场上歼灭的。日军
海战、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海大海战,比其陆军同时间的满洲旷野之战,对于两次战争的最后
成败更具有一锤定音的意义。1941年日本一搏国运的珍珠港事件也是以海军突击的形式发
动的。其三,太平洋战场上海空战役所能带来的军事、政治后果,远远超过亚洲大陆上的陆
军战役。由于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所罗门群岛、马里亚纳、菲律宾、塞班岛、硫磺岛、冲
2.中国战场仅是抗日的主战场之一 。我们还长期接受一种说法,就是中国战场始终
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 这个说法有点夸大之嫌。实际上它一是只看战争前期情况而
不提整个战争全局,二是混肴了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和在中国的日军这两个概念。日本陆
军二战中有四大战略集团:在日本本土的“国内军”(含驻台湾、朝鲜的日军)、太平洋
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的主力舰艇具体如下:
战列舰:金钢(32156吨)、比睿(32156吨)、榛名(32156吨)、雾岛(32156吨)、扶桑(34700吨
)、山城(34700吨)、伊势(36000吨)、陆奥(39130吨)、日向(36000吨)、大和(64000吨)、
武藏(64000吨)。巡洋舰:龙田(3230吨)、天龙(3230吨)、球磨(5100吨)、多摩(5100吨)、
对“中国战场决定性地位”的再思考
(一)
中国人民的关内战场(通常也称中国战场)、苏联红军的满洲战场和美、英等国武装力量的
太平洋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三大组成部分。虽然亚太各国人民
都为击败日本军国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平等的成员。但在军事上毕竟有主次之分,何者
是主战场?一直是“二战”史学界热烈争论的问题。
干一般特征,但若不具备根本特征——即没有在战场上取得彻底击败日本战争机器的决定性
军事胜利,便不能算作是主战场。
(二)
众所周知,日本武装力量由陆军和海军两大军种组成,航空兵分别隶属于两大军种。与其他
列强不同的是,日本海军在实践国家军事学说的战略作用上,往往比陆军有着更重要的价值
。其一,作为海岛国家的日本,历来侧重发展海军,明治维新以来未曾有过丝毫的松懈。20-
木曾(5100吨)、大井(5100吨)、长良(5170吨)、名取(5170吨)、鬼怒(5170吨)、由良(517
0吨)、夕张(2890吨)、五十铃(5170吨)、川内(5195吨)、阿武隈(5170吨)、神通(5195吨)
日本统计:二战中日军总计战死185万人(另截止投降时有10万残废伤员,这就是19
5万这个数字的由来),其中在中国八年战死40万人。也就是说,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数
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我们的历史书用日军在中国的死亡数和累计受伤数去和
日军绝对损失总数对比,就得出了70%这个障眼法。是偷换概念计算出来的。)
笔者认为,上述四大论据中,第三条存在着明显的漏洞,缺乏严密性和说服力。第一、二、四
条虽然本身是正确的,但却不是欲得结论的必备条件。退一步说,即使四项论据均能成立,亦
不足以论证“中国关内战场是主战场”的观点,因为是不是主战场,关键在于看它是否具有
构成主战场的基本特征。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反法西斯各国对日作战的总政治,是力图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达成
抗日战争中国消灭日军数量
1945年09月03日
这一天,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我国大量书籍宣称:“八年抗战”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歼灭日军133万,占日
军二战总损失195万的70%。 因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使日军无法集中力量攻击苏联
,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1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日军死亡1000余人。“长沙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
树起的一个“抗战神话”,宣布歼灭日军5万。共军方面发动的战役:“平型关”、“广阳
”、“神头岭”、“陈庄”等伏击战,每役仅仅击毙日军1000余众 。“百团大战”出动1
02个团40万人,前后击毙日军2万余人。
“八年抗战”实际击毙日军40余万人。
这一目的,必须实施一系列战争行为。笔者认为,主战场应当是主要战争行为的发生地域,它
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汇集了敌对双方武装力量的主力,一系列战役直接反映了国家军事力
量最精锐部分的较量,其结果既能对辅助战场产生影响力,同时又决定着——而不仅仅是影
响——整个联盟战争的成败。例如,苏德战场被公认为是欧洲战场的主战场,其最基本的依
。不消灭它庞大的海军,要赢得战争是一种奢望。对日本来说,一旦其海军悉数被歼,即使陆
军主力犹存,有五、六百万之众,亦难继续战争,日本的最后败降即出于此。
显然,在界定“日本武装力量主力”时,不能紧紧局限于陆军,还应将更重要、更强大的海军
兵力考虑在内。事实是,中国关内战场和满洲战场对消灭日本海军贡献甚微。中国海军在抗
近年来,国内学者大多数坚持“中国主战场说”,其理由大致有以下几条:
一、中国作战时间最长,从“七七事变”算起,有8年之久,若从“九一八”算起,则长达14年

二、中国军队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既使其无法北侵苏联远东,又削弱了南进东南亚的军
力。
三、中国歼灭日军的人数最多,战绩超过美军和苏军。
四、中国人民在战争中蒙受了巨大的人员牺牲和财产损失。
团作为关东军核心主力,最后在菲律宾莱特岛被美军全歼;第2师团以日俄战争时夜袭弓长
岭著名,“九一八”事变时几乎以自己一个师团之力攻占全东北(也有东北军不抵抗因素
),号称不败的常胜师团,哪知1942年投入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时即被打残,残余官兵患
了“恐战症”;第5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了进攻新加坡的战役,随后驻守印尼直至战
日本号称精锐之师的关东军是被苏联红军所消灭。中国八年抗战丝毫不能损伤其半根
头发的关东军,苏联红军只用8天,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似的,把它给消灭了。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其他精锐主要也是为美国所消灭 。美军在太平洋上击毙日军120万
,而且大多为精锐 。日本陆军有五大主力师团,即近卫师团和第1、2、5、6师团。第1师
0万,占76%。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73万人,数量和质量均居第一;“南方军
”40万人,精锐程度仅次于关东军;“国内军”38万人;“中国派遣军”虽然有62万人,
论数量居第二位 。所以只能说是牵制了部分主力。
日军在中国损失133万是个累计数,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个数据。战争的损失,一般
争结束;第6师团因由谷寿夫指挥参加南京大屠杀而为中国人民熟知并切齿痛恨,该师团战
斗力排名日本陆军第一,最后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上精锐丧尽。近卫师团长期驻守
皇宫 。“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的16个师团也为“皇军之花”,大部覆灭于太平洋战场。1
944年2月,关东军第一个调出的精锐师团是第29师团,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关岛上全军覆灭
军在中国战死多少呢?
根据史料统计,国共两方面发动的歼灭战和歼敌数可以清楚地统计如下。国军:“台
儿庄大捷”,国民党军部队20万人,日军参战仅2个旅团。此役日军2个旅团伤亡约1万。“
武汉会战”乃八年抗战最大一次会战。国民党军投入上百万大军,日军进攻兵力为9个师
团,27万人 。武汉会战参战日军伤亡3.5万人。“昆仑关之战” , 击毙日军第5师团第2
只统计绝对损失数(死亡),只有某场战役才统计伤亡数。因为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军队的
伤员75―80%能重返前线,因此往往造成重复计算。正如一些老红军多年身经百战受伤几十
次,如进行累计就有会出现几十人受伤,实际受伤的只是一个人。所以战争损失只统计绝
对损失(死亡)。 八年抗战中国战场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不到22% 。那么日
;还有第24师团覆没于冲绳岛。整个军被全歼的,有马里亚纳群岛的31军,冲绳岛上的32
军10万人也全被击毙。菲律宾有以第14方面军为骨干的63万日军,指挥官是著名的“马来
之虎”山下奉文,结果有52万人战死(对比一下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40万人!)。其中
莱特岛的第35军7万人全军覆没,除上述第1师团外,还包括南京大屠杀另一元凶第16师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