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语文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一重点班
2023年新高考仿真模拟预测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新高考仿真模拟预测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
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
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
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
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
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
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
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
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
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
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材料略)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觥”在古代指什么?(2)“恣”在这里表示什么?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析文中所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每题3分,共9分)(文言文材料略)5. 根据文中内容,解释“举”和“罔”的含义。
6. 翻译文中的“是以圣人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
7. 简述文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8-10题。
(每题3分,共9分)(现代文材料略)8.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9. 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10.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3题。
(每题3分,共9分)(现代文材料略)1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12. 文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13. 简述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及其作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4.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分)题目:《我眼中的高三》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四、写作(共20分)15. 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分)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 (1)“觥”在古代指酒杯。
(2)“恣”在这里表示放纵。
2. 翻译略。
3.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略。
4. 作者观点或态度概括略。
5. “举”表示选拔,“罔”表示欺骗。
6. 翻译略。
7. 哲学思想简述略。
二、现代文阅读8. 主要内容概括略。
9. 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略。
10. 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略。
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及答案

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及答案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1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
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
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
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
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
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
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
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
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
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
脸谱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高考语文考点模拟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淋漓尽致(lín)青翠欲滴(qīng)B. 惟妙惟肖(wéi)草长莺飞(yīng)C. 震耳欲聋(zhèn)息息相关(xī)D. 惊心动魄(pò)青出于蓝(qīng)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府决定拓宽原有的道路,并修建一条新的道路。
B. 在我国,传统文化正逐渐被现代文化所取代,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C.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传统技艺却面临失传的危险。
D.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十分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B. 最近,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C.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它不仅展现了人类对未来的憧憬,也反映了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勇气和智慧。
D.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
(2分)(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看法。
(2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道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道不仅是一种品茗的艺术,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它倡导的是“静、雅、和、敬”的价值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茶道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茶礼。
在唐代,茶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
到了宋代,茶道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以品茗为乐,茶道成为了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茶道讲究的是泡茶的技艺。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
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
例如建筑的艺术和风格,住宅的安排和使用,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戏曲、饮食、服饰的特点,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
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不能离开民族文化而存在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人们都热爱本民族的历史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习惯于本民族的习俗、生活方式,并关切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表现,通常称为民族感情。
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民族内部存在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因而在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中渗透着不同的阶级意识因素。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及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有的还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
在形成过程中,一定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属于一个民族。
这种民族自我意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民族共同语言等特征都已发生变化,但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仍然明显存在,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因素。
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
一些处于受歧视和被压迫地位的民族,对其他民族存有隔阂和不信任心理,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和民族平等的行为颇为敏感。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频繁,民族的传统和生活习俗等随之发生变化,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也不能不发生变化。
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有参考答案

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有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5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最声。
一曰手箸匈曰揖”,“攘”即为推,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揖”。
而“让”字最早书写为“禳”,古同“攘”,意为谦让。
揖让之礼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古人对揖让之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
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
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眉齐平再行礼之别。
《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
”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
《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
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
如周代“宾礼”的“士相见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
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表达姿势有所不同。
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
尽管与其他礼仪一样,作揖礼最早也只用于贵族之间的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下庶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教化目标。
随着礼文化的推广和下移,揖礼成了规范平民之间日常交往的一种礼仪。
陕西省黄陵县2017届高考语文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一)(重点班)

2017届高三重点班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
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但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
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
所以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
世界上没有元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有性格相近的人。
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
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
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
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
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
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
更有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所以,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性格的魅力。
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
最有魅力的性格绝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
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
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却很难成为领袖。
高三语文下学期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三语⽂下学期模拟考试卷及答案 语⽂模拟试卷是提升同学们语⽂成绩的其中⼀个途径,可以通过做语⽂模拟试卷来提升⾃⼰的解题能⼒。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三语⽂下学期模拟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语⽂下学期模拟考试卷 ⼀、语⾔⽂字运⽤(15 分) 1.在下⾯⼀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 诗,表达着语⾔的最⾼理想和⽣命的最区域。
青春就是读诗的旺季,这时的你,内⼼清澈、葱茏、,没有磐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够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地跟她⾛。
A.单纯轻快⼼⽢情愿B.纯粹轻快坚定不移C.纯粹轻盈⼼⽢情愿D.单纯轻盈坚定不移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喻修辞⼿法的⼀项是(3分) A.⼭⾊蒙蒙横画轴,⽩鸥飞处带诗来。
B.江流宛转绕芳甸,⽉照花林皆似霰。
C.⾃在飞花轻似梦,⽆边丝⾬细如愁。
D.多少绿荷相倚恨,⼀时回⾸背西风。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符合语境的⼀项是(3分) A.我们相识⼏⼗年,你现在退休要回家乡养⽼了,“劝君更进⼀杯酒,西出阳关⽆故⼈”,咱们⼲了这⼀杯离别酒!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的⼿,拂醒⼀夜沉睡的⼈们;嗅着窗外桂花⾹⽓,倾听着鸟语,感到⼀天的⼼情都是愉悦的。
C.常常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地,⽽取得的是战胜敌⼈,加恢复⼟地,再加扩⼤⼟地,这是赚钱⽣意。
D.“天⽹恢恢,疏⽽不漏”,谁都逃脱不了天道的惩罚,从出⽣就⽆限接近死亡,这是⼀条永远改变不了的规律。
4.下列诗句不是描写我国传统元宵节的⼀项是(3分) A.⽕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
B.正怜⽕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阑。
C.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闹⼉童。
D.⽉⾊灯⼭满帝都,⾹车宝盖隘通衢。
5.在下⾯⼀段⽂字横线处填⼊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3分) 清秋的⽉亮,从东边的篱笆上升起来,在弧形的天顶上踽踽独步,遥望⼤地,到晨晓,⽉⾊也是微淡的了。
【高三下】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Ⅰ)

【高三下】2023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大学》讲“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
在家孝亲,推之事君;在家悌兄,推之事长。
通过“孝”与“悌”在价值观念上的延展,实现从“齐家”到“治国”的跨越,“家齐而后国治”,最终达到德化天下的境地。
所以,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家”,既具有生存论上的核心地位,同时在社会的“修齐治平”层面上也居于核心地位。
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恰恰在这里,有着“公”与“私”的鸿沟:“家”似乎属于私德,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
在以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一直受到很大诟病,似乎政治上的专制与家庭的伦理观念有着极大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家”与“国”则分属两界,有其不可通约之处。
如果不能在这个关键部位有所突破,中国文化传统的“修齐治平”就再难在现代社会立足。
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可以在更为积极的层面上来理解“家”的作用。
一如西方的宗教改革,改革之后的基督教新教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贡献,如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做的分析那样;在现代社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包括孩子对父母的尊重,父母对孩子的疼爱与尊重,以及孩子们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样培育出来的家庭关系对现代社会同样非常有益。
但是,在现代文化中,受限于个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家”在政治——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始终是缺位的。
霍耐特在分析现代社会时非常敏锐地看到,“自由主义思想,把家庭领域只是看成一种单纯给定的,没有什么进一步影响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它在现代社会的政治——道德的建设中的作用”。
这一评价是非常有见地的,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因自由主义作祟而在认识“家”的社会作用方面所存在的盲区。
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篇名句默写1.按要求填空。
(1)慎终如始,。
(《老子》四章)(2)携来百侣曾游,。
(《·长沙》)(3)苏洵《六国论》中的“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四句,描写了六国的祖辈创业的艰难。
二、语言文字运用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服饰是文化礼仪的载体,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读懂“新中式”热度背后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我们一定能让服饰之美绽放新光彩,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①无形中加深着人们对中式美学的理解②越来越多的“国潮”服饰现身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③“国潮”服饰彰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④提升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3.为弘扬汉服文化,学校某社团拟举办“汉服秀”,小金草拟了一段汉服推介发言稿,发言稿中的画线处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大家好!即将粉墨登场[甲]的服饰是马面裙。
马面裙原是明清时期最具特色的服饰之一,改良后的马面裙百花齐放[乙],兼顾传统与时尚,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时下穿着马面裙出游,总能引来旁人侧目而视[丙]。
中华传统服饰种类不一而足[丁],敬请各位期待接下来的精彩演出。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变迁【摘要】【关键词】传统文化 ______ 社会学仁孝忠①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学者们普遍认为,现代化进程颠覆了传统中国所构建的文明秩序,即一个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文化体系。
围绕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关系,学术史以及思想史的研究进行了诸多讨论,这里不再赘言。
本文主要围绕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结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相关社会学经验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模式。
高三下册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下册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去上古的村道,蜿蜒在山岭之间。
隔窗眺望山沟对面的岭莽,峰际线婀娜起伏,宛如美人横卧。
丛丛翠绿的林带间,掩映/掩蔽着一两家民居,灰朴的基石、①褐黄色的板壁和沧黑的瓦背,无不显露出久远的沧桑。
偶尔,你会遇到一位挑担老人,身材精瘦,②满脸皱纹,走路四平八稳,一问高寿几何?③让你吃惊:④八十几岁了,还这样挑抬有力,你不疑心走进了上古的神仙世界?途中,同伴指着远处一座/脉山岭,说那是象鼻沟。
正向眼下的山沟里斜伸下柔软细长的象鼻,似乎正要吸水,而象头左右两扇圆润丰阔的小山,似两只迎风招摇的象耳,姗姗可爱,让人惊讶这上古的造化。
在一片林莽间,一条石板古道斜伸而上,林莽幽深/幽冥,青苔班驳。
我们停下车,远眺对面气势恢弘的一道道高岭梯田。
稻谷已收割尽净,裸露着黝黑的田土,萦绕着淡淡雾岚。
那种震撼的气魄,毫不逊于龙脊梯田、哈尼梯田。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婀娜nuó 沧黑B.显露lòu 姗姗可爱C.雾岚lán 班驳D.龙脊jǐ 气势恢弘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掩映座幽深B.掩映脉幽深C.掩蔽座幽冥D.掩蔽脉幽冥3.文中划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马尔克斯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作家,不仅在南美国家耳熟能详,而且也为中国作家和读者熟知,其作品已多次再版。
B.近日,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推出,制作兼主持的董聊,谈吐文雅,反应机敏,八面玲珑,很受观众喜爱。
C.尽管人们已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许多有识之士也奔走呼号,提出把阅读作为国家战略,但我国的阅读状况仍令人担忧。
D.在里约奥运会的飞碟射击赛场上,各位选手全神贯注,目不交睫地紧紧盯着飞动的靶碟,力求枪枪击中目标,创造佳绩。
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一)答案

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一)答案一、(18分,每小题3分)1.A2.D3.B4.C5.B6.D二、(18分,每小题3分)7.C 8.B 9.D 10.D 11.C 12.A三、(12分,每小题3分)13.A 14.C 15.C 16.A四、(18分)17.博大、深邃(2分,各1分)18.“圣灵般的完美”指:是来自安琪儿围就的圣殿中的声音(或:一种慈爱的关照或:温暖心灵的阳光)。
有一种“疏远感”的原因是:这绝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而是一种慈爱的关照,是温暖心灵的阳光。
或:因为只能被她所降服、感召,对它虔诚地膜拜。
(6分,两问各3分。
意思符合即可)19.白居易、苏东坡使西湖多了一层文化积淀;西湖则慷慨地赋予他们艺术灵性。
(6分,两个要点各3分。
每超过3个字扣1分,意思符合即可)20.AC(4分,各2分)五、(6分)21.说明: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扣住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言之成理即可。
(6分,根据其内容和语言评分,内容4分,语言2分)鉴赏要点:①诗的一、二句是写景。
先写半亩方塘,水面清澈如镜,天光云影倒映塘中。
诗的三、四句是议论。
诗人提出疑问:塘水何以如此清澈?原来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流入,塘水才永不枯竭,清澈如镜。
这两句诗形象揭示了塘水清澈如镜源于活水的道理,比喻不断学习,不断获取知识的重要。
它启示人们:应该不断进取,勤奋学习,努力获取新的知识。
②朱熹的这首七绝意在讲道理,发议论,谈读书体会。
但全诗不着一个“书”字,而是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形象的描写之中。
这种寓哲理于形象中的写法,是本诗的最大特点。
六、(18分)22.①吾将上下而求索②直挂云帆济沧海③不尽长江滚滚来④春来江水绿如蓝⑤柳暗花明又一村(4分,每句1分。
错字、别字、加字、漏字不给分)23.例:①它拖延着②它飞跑着③对美妙幸福的事④它挥霍放纵着(4分,一处1分。
必须与首尾语境相适应,意思符合即可)24.(1)②⑥⑧⑨(2)②改为:将大蒜作为食物和传统药物⑥“就”改为“只”或“仅”⑧“动脉”前加“使”⑨“防治”改为“防止”[7分。
下学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下学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第一卷〔42分〕一、〔18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自刭.陷阱.脖颈.杀一儆.百美好憧憬.B.梦魇.俨.然衍.变奄.奄一息偃.旗息鼓C.缔.造孝悌.谛.听瓜熟蒂.落递.交申请D.椒.兰跌跤.暗礁.一代天骄.骁.勇善战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跋扈惘然假设失了了无几一言以蔽之B.椭圆淹没无闻沽名钓誉万变不离其宗C.睿智沧海一粟风烛残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D.昏厥老态龙钟转瞬即逝学富五车,材高八斗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非典〞的袭击非但没有使我国人民 ,反而增强了全国人民万从一心战胜困难的凝聚力.②到记者发稿时,在这次煤矿瓦斯爆炸事件中已有16人遇难,4人失踪, 及善后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③是公安机关,任何公共权力部门不应该接受“具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和个人〞任何形式的捐助和馈赠.A.萎缩抢救不但/也B.畏缩抢救不但/都C.畏缩营救不单/也 D.萎缩营救不单/都4、以下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对不起,这件事我可办不成,你知道,我是丫环带钥匙.....呀!还是等我们领导回来再说吧.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刚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C.这些歹徒居然在警察局附近抢劫,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时机给人穿小鞋.5、以下句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B.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呢?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 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兴旺国家,包括苏联,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兴旺),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一二亿人口.D.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 , 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6、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有说不清的懊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B.一个人从一些甜美的回忆中得到的某种难以言传的慰藉和快乐,恐怕不下于地质学家和历史学家追溯某个兴衰史和自然界的演化史所得到的乐趣.C.据了解,这种碳酸饮料是专门为年轻时尚一族设计的,其发布活动也别出心裁地利用流行的身体彩绘来表达.D.当喧嚣繁杂的都市生活和跟车轮一样单调压抑的忙碌令你满脸倦容的时候,朋友,请读一点泰戈尔吧,他会让阳光重新洒满你的胸膛.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一10题.〔12分〕在禽流感出现后,研究人员觉得这种病毒(H5N1)与众不同,由于它似乎能直接从禽类传染给人.这种猜想被证实是正确的.美国亚特兰大疾病限制与预防中央的研究人员坎特·苏布劳说,他们在分折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后,证实该病毒的基因百分之百来自禽类的感冒病毒.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个解释禽流感具有强致命性的线索.他们在测定一负责合成抗原的病毒基因时,发现该基因的一小段遗传物质使得病毒不仅能侵袭呼吸系统,还能袭击其他器官的细胞.流感病毒的危害在于其基因不稳定性,这也是所有PNA(即遗传物质核糖核酸,是基因的载体)病毒的特点.大多数生命形态将遗传信息储存在双股分子链的DNA(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中,其中一股分子链上发生的突变,常常会被与之配对的另一股正常链所抵消,因此这些生命形态的基因变化是缓慢发生的.但PNA是单链分子,因此像流感病毒这种PNA病毒的基因突变能迅速累积,并能快速传递给病毒的后代.其中最重要的突变要数导致感冒病毒外层的外表蛋白即抗原的基因变化.当这些外表蛋白发生变化时,病毒将不能被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斯识别,人体也就无法有效地抵御之.这便是每年都得开发一种新型感冒疫苗的原因.美国研究人员指出,禽流感病毒能够跨越人鸟界线,直接传染给人类,这是极不寻常的.禽流感一般通过家畜传染给人类,它先感染家畜,然后与家畜染上的人类感冒病毒相结合,形成一种“混血〞病毒,这种“混血〞病毒对人体和家禽均有传染水平.研究人员还没有弄清禽流感是如何传染人体的.7、对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具有“不稳定〞这一特点,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不稳定〞指的是双股分子链上会发生基因的突变,产生新一代的病.B、“不稳定〞指的是双股分子链上的基因发生缓慢的变化.C、“不稳定〞指的是单股分子链的病毒基因能迅速积累和快速传递.D、“不稳定〞指的是单股分子链上发生基因的突变,产生新一代的病毒.8、新出现的禽流感病毒具有强致命性,以下分析不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该病毒能侵袭呼吸系统和其他器官的细胞.B、人体对该病毒尚无免疫水平.C、该病毒能在人体内反复复制,吞噬白血球.D、还没有研制出能反抗该病毒的药物与疫苗.9、以下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禽流感病毒是否能直接从禽类传染给人,在医学研究上尚无定论.B、禽流感病毒肯定与禽类的感冒病毒有联系,研究人员已证实了这一点.C、所有禽流感患者都是通过家畜被间接传染的.D、禽流感能在人与入之间迅速传播.10、对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DNA基因和PNA基因都会发生内部的变化.B、禽类感冒病毒传染给人,人类感冒病毒也能传染给家畜.C、研究人员发现,禽流感病毒主要是在基因内层的一小段遗传物质上.D、传染给人类的禽流感病毒是一种“混血〞病毒.三、〔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11—14题.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闲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假设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假设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假设彼,其轻假设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傥:假设.1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叔齐让.伯夷让:责备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C.扶而去.之去:离开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1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①岂以.其重假设彼,其轻假设此哉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国人立其中..天下..子 B.聚党数千人,横行C.假设至近世,操行..,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不轨 D.非公正不发愤1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达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迷惑.第II卷〔共108分〕四、〔18分〕15、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译句子〔8分〕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①有五六氓乘水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②“汝善游最也,今后何为?〞曰:③“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倾,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遇之甚!蔽之甚!④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柳宗元?柳河东集?①②③④1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倦夜 [唐]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达“倦’意的?(2分)答:17、将以下名言名句补写完整〔任选两小题〕〔4分〕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②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8分〕巷柯灵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时机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她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隔夜的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她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她又是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似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管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后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着着,不见一个人影,由于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她无比的悠闲,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苏,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燥,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平安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正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送你!18.〔1〕第二段中,作者对“乡村的陋巷〞和“上海的里弄〞都作了描述,根据这些描述, 清楚用三个评述性的词语概括出它的各自的特点.〔6分〕答:乡村的陋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上海的里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2〕这些描述衬托了“巷〞的什么特点?也用三个评述性词语来表达.答:衬托了“巷〞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19.第三段说“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而第五段却说“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考虑,这种写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20.文章中对“巷〞所用的代词一忽儿是“她〞,又忽儿是“它〞,这种用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21.以下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用两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巷〞在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又作为全文的纲领,展开下文;结尾含蓄婉曲,表达了作者赞美“巷〞的意义所在.B.第三段中“你望着前面,好似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这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照,崭新的前景使人心境豁然开朗.C.第四段中,作者说小巷“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但又反刘禹锡?乌衣巷?的诗意,尽管“家家有一本哀乐帐,一部辛酸史〞,但全然没有今非昔比的伤感.D.文章隐含了作者对这不平等社会的不满情绪,为排遣这种怨气,这“小巷〞便成了好的去处.一进小巷,便别有洞天,虽是人间,但胜似天堂,宠辱偕忘.E.最后一段,铺陈芸芸众生、社会百相,句式整洁而富有变化,人以群分,应各归其所;言辞简洁却锋芒犀利,一个“请〞字,实那么是一个“滚〞字.作者爱悦直书纸上. 【】【】22、把以下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分〕①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荒谬感②又倒映在昆明湖如镜的水面上③站在昆明湖边,我看着天,看着云,看着这一幅园林美景④皇家园林在这秋阳照耀下显得既庄严灿烂⑤天高日朗,缕缕白云飘在蓝天⑥又典雅秀丽⑦真是一幅“云淡风轻两无心〞的悠闲画图答案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在划线局部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6分)如同险峻的高山挡不住汹涌的波涛,汹涌的波涛也挡不住你前行的孤舟;就像广阔的晴空挡不住突来的风暴,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了你万丈豪情,但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了满天星斗, ;即使岁月的樊篱挡住了你坚强的躯体, .24、将下面的文字概括为说明海洋的重要性的两个比喻句,每句不得超过12个字.〔4分〕大约32亿年以前,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在海洋里,这些原始生命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生存、开展,经过亿万年的进化,逐步形成了原生生物、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以至出现了鱼类这样比拟高级的海洋脊椎动物.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直接间接地依靠海洋中的“牧草〞——单细胞海藻生存,成为人类副食品的重要来源.人类每年从海洋里捕获的鱼虾已达几千万吨,将来每年的海洋食品可望到达两亿吨.比喻句(1):比喻句(2):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三个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个人拿了根拐杖,一个人拿了把雨伞,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拿.晚上回来时,拿伞的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浑身是伤,而什么也没有拿的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问第三个旅行者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个旅行者答复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走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既没淋湿也没跌伤.你们失误是由于你们凭借了优势.〞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以“优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下学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1.B〔A组“颈〞读“gěng〞,其他加点的字都读“jǐng〞B组加点的字都读“yǎn〞C组“悌〞读“tì〞,其他加点的字读“dì〞,D组“骁〞读“xiāo〞,其他加点的字都读“jiāo〞〕2.C〔A“了了〞应为“寥寥〞B“淹没〞应为“湮没〞D“材〞应为“才〞〕3.C〔①“萎缩〞,指身体草木等枯槁,也指经济衰退,“畏缩〞指因害怕而不敢向前,应选“畏缩〞②“抢救〞指在危急情况下突击救护,其对象可以是能够直接救护的人,也可以是文化遗产等;“营救〞是援救的意思,其对象是暂时遇到灾难急需救助而又不能直接救助的人.句中用于煤矿瓦斯爆炸后的失踪者,应选“营救〞③句间不是递进关系,应排除表示递进关系的“不但/也〞〕4、B、沸沸扬扬〞意为“像沸腾的水一样〞,多形容议论纷纷,不能用来形容大雪〔A项歇后语为“作不了主〞,G项“无法无天〞恰当,D项“鸡肠小肚〞意为心胸狭隘〕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顿号和逗号的用法.A B两项中间不应加顿号,由于是概数连用.D 项不需要加顿号,现在新规定在两个引号或两个书名号之间,不要加标点符号.如假设加,这里应为逗号,C项如果改为逗号,新西兰就不是“大洋洲〞的了.6、答案:D.A“和自己〞之前缺介词“与〞;B 照应不周,将“历史学家〞与“地质学家〞的位置互换,或将“某个王朝的兴衰史〞与“自然界的演化史〞互换亦可.C“活动……表达〞搭配不当.二、答案:7、D 8、C 9、B 10、C三、【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在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最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称他为文王,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用兵器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两位是义士啊!〞把他们搀扶开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直到他们饿到快要死的时候,作了一首诗歌,那歌词说:“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摘薇菜来充饥,用残暴取代暴虐呀,还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很快就消逝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可叹我们的死期已近,生命已经衰弱了!〞于是,伯夷、叔齐就饿死在首阳山.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那么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们.〞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到达这般地步,却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糟糠都难得吃饱,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到底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将人的肝炙成肉脯,残暴恶毒,放肆地行凶,他聚集党徒几千人,到处横行霸道,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又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那些操行不端正,做事违法乱纪的人,却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财产富裕,子孙也不断绝.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可是他们却要横遭灾祸,这样的例子多得没法数了.我对此十分迷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天道究竟是对呢?还是不对呢?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难以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又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根据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露出来.难道是由于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四、15、永州一带的人民都很会游泳.一天,水忽然涨起很大,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船破了,有一人用尽全力来游却不能和平常一样,他的同伴说:“你最会游水,今天为什么落后了?〞他说:“我的腰带上系着很重的千文钱,因此落后了.〞他的同伴说:“为什么不丢掉它?〞这个人不做声,摇着头,过了一会儿,更加往下沉;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大场呼喊道:“你太愚蠢了!太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了!眼看将要死,还不愿丢掉身上的钱,留着干什么?〞那人又摇头,之后就淹死了.16、(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时,报国无门.(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17、〔1〕更也,人皆仰之.〔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五、18.〔1〕乡村的陋巷破败、杂乱、肮脏上海的里弄拥挤、嘈杂、庸俗〔2〕“巷〞幽静、秀美、悠闲19.不矛盾.无人和有人都是根据文章需要而定的.第三段为了表现“巷〞的“幽静〞、“悄悄的〞、“寂寂的〞就不必有人出现.第五段说明“巷〞里没有“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便显现出一个“娇羞〞的姑娘,用来比照,表现“巷〞超凡脱俗的圣洁,是“爱宁静淡泊〞的人的好去处.20.在拟人段中用“她〞,增加“巷〞的形象性和美感.在平实表达的文段中用“它〞,有利直接表述.21.C E 〔A.文章结尾并非“含蓄婉曲〞,而是直抒胸臆. B.第三段中的“一转弯〞的前面“依然是巷陌深深〞. D.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不满,但没有涉及社会政治.〕22、正确答案:⑤②⑦④⑥③①23、突来的风暴也挡不住你远行的背影但挡不住你心中点燃的一盏灯火但挡不住你渴望的信念24、(1)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海洋是天然的牧场.。
精选高考语文下学期考前模拟试题一重点班

2017届高三重点班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
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但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
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
所以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
世界上没有元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有性格相近的人。
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
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
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
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
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
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
更有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所以,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性格的魅力。
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
最有魅力的性格绝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
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
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却很难成为领袖。
高三语文下册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下册模拟考试题及答案第Ⅰ卷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全国美术作品展终于在多方协调运作下成功地拉开了帷幕。
B.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那些来自乡村的选手个个都是锦心绣口,演唱的歌曲优美动听,展示的才艺令人惊叹。
C.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D.现有产品的条形码很容易被仿造,且让消费者很难识别。
最近,科学家们发明出一种DNA产品条码,有了它,造假者只能望其项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都要不断巩固和提高经济发展的成果,争取在2020年前全面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B.台湾选务部门在将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证书送给马英九时,马英九在致词中表示,他收下当选证书的同时,也收下了台湾民众的托付与期许。
C.1月15日,知了一篇《人造韩寒》的博文。
文章称韩寒的成功是其父韩仁均和出版人路金波“人造”和“包装”的结果掀起轩然大波。
D.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等事宜,以保证平安出行。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也许是由于狭窄弯曲的加查峡谷把顺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湿气流断然截住,翻过布达拉山,放眼一望,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①村庄和小镇散落其间,到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东一堆西一堆的沙丘散布在宽阔的河谷里,如同一个个令人头疼却又无奈的脓包。
③很多村子里还保留了许多刷了白灰的土坯老房子,低矮而狭小,简洁而朴素,一如“x 藏”在人心里的印象。
④一块块田地铺在河谷里,田埂上高大的柳树一排排纵横林立,为这些珍贵脆弱的耕地防风挡沙。
⑤山上的灌木更少了,山坡上薄薄地覆盖着一层干黄的草皮。
高考语文重点中学模拟试卷

出院指导是医院对患者出院后所提供的一系列指导和建议,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饮食调理、药物使用等多个方面。
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是用来评估医院出院指导质量的一种标准,通过对出院指导的内容、形式、实施等各个方面进行评分,可以客观地评价出院指导的质量,帮助医院改进出院指导的工作。
出院指导质量量表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出院指导内容的完整性出院指导内容应当覆盖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饮食调理、药物使用、康复建议等多个方面。
评分标准应当包括出院指导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具体,是否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等方面。
2. 出院指导形式的易懂性出院指导的形式应当简洁明了,易于患者理解和接受。
评分标准应当包括出院指导是否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图片、图表等形式,是否符合患者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等方面。
3. 出院指导实施的可行性出院指导的实施应当考虑到医院、患者和家属的实际情况,便于落实和执行。
评分标准应当包括出院指导是否考虑到患者的个人特点、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是否能够顺利地在出院后得到贯彻执行。
4. 出院指导效果的评估出院指导的效果应当能够被客观评估和监测,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
评分标准应当包括出院指导的效果是否可以被衡量和评估,是否有相关的监测机制和反馈系统等方面。
通过以上标准的评估,可以为医院的出院指导工作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帮助医院不断改进出院指导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当然,出院指导的质量量表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医疗服务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
出院指导的质量量表的制定和使用也需要结合当地的医疗制度、法规和文化特点,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是对医院出院指导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监控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医院出院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重视出院指导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出院指导的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出院指导作为医院对患者出院后的重要服务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高考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B.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C. 由于天气突变,导致比赛被迫推迟,这使得参赛选手们感到非常遗憾。
D.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生命。
B. 风雨同舟: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彼此共同扶持。
C. 胸无点墨:形容人没有文化,知识贫乏。
D. 翻箱倒柜:形容彻底翻检,无所遗漏。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著名诗人杜甫,有“诗圣”之称,他的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B.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认识自己,是最难的。
”C. 这本书中包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生物、物理、化学等。
D. 春天的阳光明媚,小草绿油油,花儿争相开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工作非常努力,几乎每天加班到很晚。
改句:他几乎每天加班到很晚,工作非常努力。
B. 原句: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
改句:她的歌声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非常优美动听。
C. 原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改句:只有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我们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D. 原句: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让所有人都深受启发。
改句:他的演讲让所有人都深受启发,非常精彩。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夕阳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朋友。
她含泪送我们远去,我们挥挥手,她便转身离去。
朋友,你是我生命中的那一抹夕阳,照亮了我的世界。
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刺骨,我裹紧了衣服,却依然抵挡不住寒冷。
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面前,她穿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笑容满面地向我走来。
新高考语文试卷重点高中模拟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书写了无数精彩的故事。
从《诗经》的朴素,到《楚辞》的浪漫;从唐诗的豪放,到宋词的婉约;从元曲的幽默,到明清小说的细腻,中国文学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语文考试内容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评价、探究创新等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中国文学的特点。
(6分)(2)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新高考语文考试改革的认识。
(6分)(3)请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写一段话,谈谈你对中国文学的看法。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国小说之最”。
材料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他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沉迷于酒色的纨绔子弟;他既是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志士,又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逃避者。
这种矛盾的性格,使贾宝玉成为了一个极具魅力的文学形象。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6分)(5)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6分)(6)请以“矛盾与统一”为主题,写一段话,谈谈你对《红楼梦》的阅读感受。
(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甲: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
武帝,天监中,迁侍中,迁尚书左仆射。
帝素与王俭、沈约善,常以师友处之。
俭等尝与帝宴于鸡笼山,俭等各言志,帝曰:“愿得富贵,无所用之。
”俭等皆大笑,曰:“公所谓‘田舍翁得千里马’,何可量也!”帝曰:“何忽见赐以金帛,当思所施,岂可以滥乎!”俭等益奇之。
乙:帝性爱山水,每游宴必携书自随,或乘轻舸,遍历名胜。
尝游钟山,见道旁有道士卖药,帝问其术,道士曰:“吾年三十,自少至老,不知其几,但见松柏长青,山水不老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重点班高考考前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性格即命运”,这是舶来品。
人的性格如何,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但命运并不全然与性格相关。
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人际环境、事业成败确实拥有不可小觑的强大影响力。
性格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特色,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
所以真正的人生是一种性格人生。
世界上没有元性格的人,也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只有性格相近的人。
就像树上的叶子,看似相同,其实不同。
而性格的构成是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能太绝对了,但只有在一个人身上相对稳定的那些东西才被称为性格。
这“性”字有本性、习性的含义;而这“格”字既有品格也有定格的含义。
因而,性格既反映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又不与人的品质完全一致。
比如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温柔,但骨子里却很阴毒苛刻;有的人性格上看似暴戾,但心地却非常善良。
性格是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本身,只是性格而已,并不能以此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因为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外在性的特征,所以对人的影响有时比品质的真实更大。
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首先不是品质问题,而是看着你的感觉舒不舒服。
更有许多交际是一次性的、短时期的,而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所以,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个人习惯、喜恶等感情的表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即使在长期的人际生活中,性格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性格的人际影响力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性格的魅力。
人的性格的人际魅力不在于相同,而在于不同。
最有魅力的性格绝不是那种伪装、粉饰、压抑后的“标准”性格。
一种真实的不掩饰的只属于你的,而不似他人的性格往往更能获得人际的引力。
但这种人虽适合做朋友、当英雄,却很难成为领袖。
性格的亲和力。
“世俗标准”的性格尽管不具有个人魅力,但对大众具有亲和力。
虽然这种人可能没人会成为他的朋友,他也永远不会是英雄,但却适合做领导。
因为他会让人们觉得很舒服,至于他心里怎么想,人们倒不过多计较苛求。
性格的破坏力。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处处不合时宜地显示自己,或者挖苦、打击、讽刺他人,无论对人际、对群体都有极大的破坏力,这种人只能是“孤家寡人”。
这种人既不可做朋友,也不能当领导,也不会成为好下属。
好在性格远非本质,性格也是会改变的。
但应该改变的只是那令人不舒服的部分,而没有必要连同那份真实也抛掉,那就失去了自我。
(摘编自周殿富《你是老榆木,我便伐你做门槛》)1.下列关于“性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格即命运”是从国外传入的意识,但作者认为性格未必决定人的命运,环境、条件、际遇有时比性格更能影响和决定人的命运。
B.性格在本质上是个体生命区别于其他生命的一种标志,世界上没有性格相同的人,就像世上本无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
C.一个人的性格是相对稳定的,因为它的构成是这个人的气质、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态度方式、脾气秉性等特点的综合外在表现。
D.性格既指人的本性,也指人的品质,作为一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性格的好坏是不能用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性格对人的影响比品质的真实更大,因为人们在评价他人时,更看重语言方式、态度、处事方式等给人的感觉。
B.因为人的品质的表露需要时间,在短期的人际交往中,个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C.性格的人际魅力在于与众不同。
最有魅力的性格不是伪装、压抑后的“标准”性格,而是真实的有个人特色的性格。
D.“世俗标准”的性格虽然没有个人魅力,却具有大众亲和力。
有这种性格的人更适合做领导,而不是英雄。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是初次见而还是在长期交往的人际生活中,性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也就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B.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张扬自我,或者不惜手段伤害他人,这些都是性格的破坏力的表现。
C.魅力性格、亲和力性格、破坏力性格都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这些同时也决定了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
D.人不能为他人而失去真实的自我,但改变自己性格中让人不舒服的部分,是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综艺节目需注入更多文化价值近期,《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优异的表现,在收视率和口碑上都双线飘红。
然而,这股被称赞为“清流”的文化综艺节目热潮,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将要开启中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文化综艺节目走红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其原因深植于我国综艺节目近30年来的内在演化脉络中。
从1990年代初开始,我国综艺节目大致经历了港台综艺模式、欧洲综艺模式、韩国综艺模式三个阶段。
在上世纪90年代,与《综艺大观》同期的《正大综艺》,是内地引进港台综艺节目模式的发轫。
1999年,也是我国综艺节目自身发展周期的第一个历史阶段。
当年,所有省级电视台的综合频道陆续全部“上星”,由于成本高企、竞争压力大,综艺节目迅速成了各省级卫视的救命稻草。
这一阶段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为代表,包括央视后来的《幸运52》《非常6+1》等。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是省级卫视电视综艺节目中最早的成功案例,中国社会第一次出现因为家庭内部代际审美趣味差异而争夺电视遥控器的社会文化现象。
而第二个阶段,是以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从欧洲引进的选秀综艺模式。
至于第三阶段,则是主要来自韩国的诸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室外真人秀模式。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的快速发展,普通观众的眼界被迅速打开,第一阶段以《正大综艺》等为代表的港台综艺节目模式很快过时。
然而,尽管以综艺节目为代表的我国广电行业在第二、第三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隐忧。
以流行歌曲选秀类综艺模式为例,无论是标榜唱功技巧的《中国好声音》,还是自恃可以推陈出新的《中国好歌曲》,抑或是主打怀旧牌的《我是歌手》等综艺节目,在种种的炫技、励志、煽情的背后,还有多少流行歌曲表达出了歌唱者对人生、对命运、对社会的理解和感悟?还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够像20世纪那样,被全社会广为传唱并经久不衰?正是由于《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选秀式的欧洲综艺节目模式的最大缺点是规则相对死板,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角色,选手发挥的空间非常有限。
和这个阶段相比,第三阶段的《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室外真人秀综艺节目模式则有相对更大的发挥余地,这一类综艺节目模式近年来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只不过这一阶段的综艺节目模式,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了同质化、过度娱乐化的趋势,并在时下引发了大牌艺人的天价薪酬的争议。
当前,一线明星参与录制一季综艺真人秀的收入至少都在3000万元左右,也就是每集综艺真人秀的薪酬不低于200万元。
以上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爆发的基本背景。
和此前的三阶段的综艺节目模式不同,近期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可以看成是我国综艺节目发展历程的第四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我国不得不探索原创综艺节目模式的阶段。
从《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综艺节目开始,我们的综艺节目模式开始探寻中国观众的基本价值认同,试图从我国传统的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中探索可持续的空间。
文化综艺,这种“接地气”的综艺节目模式,既不像港台综艺模式的“嘻嘻哈哈”,也不像欧美选秀综艺模式的“条条框框”,更不像韩国综艺模式的“大喊大叫”,在情感结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上与当下的普通观众更为贴近;同时由于有大量普通人的参与,也没有继续助长大牌明星天价薪酬的恶劣风气,自然受到了持续的热捧。
但面对文化综艺节目这股“清流”,我们依然还不能过于乐观,以我国目前文化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在编剧、分镜师、剪辑师等一系列相关环节上,还是相对薄弱,还不能在较为丰富的层次上满足普通观众的文娱需求。
在这个意义上,这一波文化综艺节目的原创探索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的综艺节目模式才能够当之无愧地被冠以“中国”字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无论从收视率还是口碑上来看都处在前列,被誉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开启了中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
B.室外真人秀综艺节目模式克服了规则相对死板,选手发挥的空间有限的缺点,在近年来爆炸式的增长中也引发了天价薪酬的争议。
C.目前我国综艺节目发展历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第四阶段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D.这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主要探讨了综艺发展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告诫当前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不要昙花一现。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伴随我国综艺节目近30年来的内在演化发展,出现文化综艺节目走红的现象是一种必然,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深受观众好评。
B.在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港台综艺模式阶段,中国社会出现因为家庭内部代际审美趣味差异而争夺电视遥控器的社会文化现象。
C.《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韩国综艺模式虽然因为有相对更大的发挥余地受到观众追捧,但也开创了大牌明星天价薪酬的恶劣风气。
D.只要加快我国目前文化工业的平均发展水平,满足普通观众的文娱需求,中国的综艺节目模式就能够当之无愧地被冠以“中国”字眼。
E.这篇新闻报道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综艺节目前三个阶段失败的原因,最后提出现阶段如何解决问题。
6.你认为我国目前文化类综艺节目飘红不要陷入昙花一现的状况,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木匠刘亮程①赵木匠家弟兄五个,以前都是木匠,现在剩下他一个干木匠活儿。
菜籽沟村的老木匠活儿只剩下一件:做棺材。
这个活儿一个木匠就够做了,做多少都有数,只少不多。
村里七十岁以上的,一人一个,六十岁以上的也一人一个,算好的。
也有人一直活到八九十岁,木匠先走了,干不上他的活儿,这个不知道赵木匠想过没有。
也有人被儿女接到城里住,但人没了都会接回来。
赵木匠的工棚里,堆了够做几十个寿房的厚松木板,一个寿房五块板,所谓三长两短。
我在里面看了好一阵,想选几块做书院的板桌,又觉得不合适,那些板子在赵木匠心里早有了下家,哪五块给哪个人,都定了。
做一个寿房多少钱,也都定了,不会有多大出入的。
村里的老人或许不知道赵木匠心里定的事。
有时哪家儿子看着老父亲气儿不够可能活不过冬天,就早早地给赵木匠搁下些定金,让把寿房的料备好,到时候很快能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