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试论完善高校预算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

1 9 9 8 年 以来 ,我 国 以部 门预 算为 核 心 的支 出改 革 开始 探 索并 完善 公共 财 政 支 出体 系 。党 中央和 国 务院 高度 重 视 预 算绩 效 管 理 工 作 。2 0 0 3 年1 0 月 .十六 届三 中全 会 发布 的 《 关 于完
T H E O R Y R E S E A R C H E娶圈
近 年 来 ,高 校 教 育 经 费 增 长 迅 速 ,但 经 费投 入 的方 向和 支 出效益 并
善 社会 主 义市 场 若 干 问 题 的 决定 》 明
确 提 出 建 立 预 算 绩 效 评价 体 系 。
财 政 部 为 进 一 步 深 化 财 政 支 出 改革 . 提 高 教 科 文 事 业 专 项 资金 的使 用效 益 和管理水平制订了 《 中央 级 教 科 文 部 门 项 目绩 效 考 评 管 理 试 行 办 法 》 。 2 0 0 5 年 财 政 部 出 台 了 《中央 部 门预 算 支 出绩 效 考 评 管理 办 法 》 .试 行预 算 支 出的 绩效 考 评 。财 政 部 《 2 0 0 9 年 工 作 要 点 》 第 二 十五 项 重 点 工 作 严 格
二 、高校 执行 预 算绩 效体 系 的
微观环境
( 一 ) 近 年 来 ,各 地 市 财 政 认 真 贯
如 果 缺 乏 监 督 ,容 易 发 生 挪 用 企 业 销 刀 俎 ,我 为鱼 肉 的处 境 。 售款 .甚至 卷款 逃跑 的事情 。 3 现金 管 理 欠缺 .现 金 收据 缺 乏 管控
行 存 款 管 理 的 有 关 规 定 . 不 得 由 一 人 取 私 利 。中 小 企 业 主须 加 强反 舞 弊 的 立 专 门 的 内 审 机 构 . 即 使 设 立 了 ,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等重要任务。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拓展,高校管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专项资金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高校面临越来越多的经费压力,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专项资金,成为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在BSC视角下,如何设计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绩效。
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构建和体系设计,可以更好地监控和评估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符合预期目标,并且能够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同时,研究的目的也在于为高校领导和管理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以指导他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从而提升高校整体的运营效率和绩效水平。
通过本研究,进一步完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促进高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基于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校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场所,其专项资金的使用对于教学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高校专项资金的有效运用至关重要,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管理资金使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本研究还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路径探讨,为高校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和借鉴经验。
通过深入研究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可以为高校管理者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正文2.1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概述随着高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专项资金使用的广泛和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随着高校专项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和运用这些资金的效率和绩效评价变得愈发重要。
在BSC(平衡记分卡)视角下,设计一套全面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管理和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从BSC视角出发,探讨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
1.1 BSC视角介绍BSC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旨在让组织管理者更全面地监督组织的运作。
它包括了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等四个维度,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更好地衡量和评价组织的整体绩效,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
1.2 高校专项资金的特点高校专项资金通常来源于政府或其他机构的专项拨款,用于支持特定的学科研究、教学改革或其他特定项目。
这些资金使用通常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管理和使用风险。
针对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预算绩效评价,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资金的使用效果和管理效率,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提高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和影响力,实现更好的教学与科研成果。
2.1 财务维度在财务维度下,可以衡量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
具体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收支情况、资金使用效率、资金使用质量等指标的制定和评价。
通过财务维度的评价,可以全面了解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和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2.3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2.4 学习成长维度3.1 指标制定制定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等四个维度下的具体指标,包括量化和非量化指标。
这些指标需要能够全面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同时需要能够使各项指标可衡量、可比较。
3.2 数据收集收集和整理各项指标所需的数据,包括财务数据、教学科研数据、管理数据等。
这些数据需要具有真实性、全面性和时效性,能够客观地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3.3 绩效评价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绩效评价,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和排名。
绩效评价需要客观、全面、公正,能够客观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保障高职院校的发展,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其中包括专项资金的投入。
然而,如何评价这些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构建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全面反映专项资金使用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教育质量等方面。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高职院校提供实际可行的改进方案。
4.可比性原则。
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可比性,能够对不同高职院校进行比较,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经济效益方面。
包括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资金使用成本、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
2.社会效益方面。
包括专项资金的社会影响、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专项资金的社会贡献等方面。
3.教育质量方面。
包括专项资金的教育质量、专项资金的教育效果、专项资金的教育改革等方面。
4.管理效率方面。
包括专项资金的管理效率、专项资金的管理成本、专项资金的管理效果等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应用高职院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定期评估。
应定期对高职院校的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2.绩效奖惩。
应根据高职院校的专项资金使用效果,对其进行绩效奖惩,以激励高职院校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
3.信息公开。
应及时公开高职院校的专项资金使用效果,以便社会公众监督和评价。
4.持续改进。
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指标体系,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一、引言广西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其中财政拨款包括基本经费和专项经费,已有的研究提到专项资金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项目申报和实施缺乏计划性、项目审批分配缺乏合理性、资金使用管理缺乏监督性、绩效评价缺乏系统性,在针对绩效评价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上,也相应地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专家意见法等方法来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定性和定量的考核体系,并以“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专项资金为例,结合具体的高校来验证,以期找到更好的解决绩效管理的办法。
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 2015年度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立项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桂教职成[2018]8号)的文件,项目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主要采用的是专家意见法,即定性指标。
以文件中的“专业(群)教学团队”为例,(1)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
(2)二级指标:专业带头人。
(3)内涵及标准:①核心专业有1~2名专业带头人;②专业带头人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有标志性成果,服务行业有影响。
评分等级:A:2.5~3,B:2~ 2.5,C:0.5~2;D:0。
本文认为该评价体系量化指标不够,虽然给了专家评分的参考,但主观性还是很大,因此增加一些客观的量化指标,分值占总分值的60%,具体的分配除了保留教育厅验收评价指标外,还要根据项目资金支出的产出内容设定合理的分值和计分规则,在计算量化分数时,利用学校的实际数据,根据规则直接打分。
而原有体系的非量化指标,可以继续作为定性指标的评价,但是只占一定比例的权重(40%),这个分值的来源可以使用现有的专家意见法。
总指标是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绩效评价,评价方式包括定量考评(60%)和定性考评(40%),一级指标包括:(1)教学改革和实训总体指标(40%);(2)财务资金使用情况(20%);(3)项目建设总体情况;(4)管理创新及改革成效。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中并非每年都会 出现的非常规性事项。这些事项通常是学校根据 其发展规划在当年重点扶植的项 目。高校专项资金属于公共财政 的范畴 , 具有公共财政 的共性 , 因为融合 了高等教育这个特殊背 但
景, 并且用途上具有专 门性 , 从而有着重要性 、 平衡性 、 长期性和非
最终 的成果也是由各利益相关者共享的。所 以在选择利益相关者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内容在潜在绩效 、行 为绩效和结果绩 效三个层面之间存在密切相关 的因果关 系,构成 了一个完整的绩 效评价 内容。 具体来说 , 主要包括五个方 面: 1绩效 目标的设定情 () 况 ;2 ( )绩效 目标 的完成情况 以及专项资金支 出所取得 的经 济效 益、 社会效益和生 态环境效 益等 ;3 为完成绩效 目标安排 的专项 () 资金使用情况 、 务管理状 况和资产 配置 与使用情况 ;4 为完成 财 () 绩效 目标采取 的加强管理的制度 、 措施等 ;5 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 () 的其他评价内容 。 从高校专项资金绩效 内容上看 ,潜在绩效层 面的工作人员的
泄密等造成的损失 ; 期间费用指标分配不当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
舞弊虚假导致虚设费用 ; 自提价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 擅 赊销导致应
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 油气发 出不符合规定 ; 流虚增 收入 、 截 多计
少计应收账款 、 人账错误 ; 资金短 缺不 能满 足生 产经 营需 要 ; 资金
冗余或债务结构不合理造成资金成本过大 ; 资金调度不科学 , 出现 资金链条断裂 ; 资产负债率过高导致偿债风 险; 资金挤 占挪用管理 不当导致资金流失等。
维度替换客户维度时 , 应关注更多方面的项 目内、 外部利益者对专 项资金 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平衡。作 为高校专项资金项 目的利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的规模不断增加,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它们进行绩效评价成为当务之急。
文章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思想从财务维度、利益相关者维度、内部管理维度和核心竞争力维度四个方面来设计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引言高校专项资金广义上指由政府、社会、个人投入以及高校自筹等为来源,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除日常基本支出以外的各项资金。
狭义上仅指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高校年度预算安排下达的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资金,包括基本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大型修建和购置等专项资金。
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不断增加对高校专项资金的投入,用来重点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高校专项资金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具有使用范围广泛、投入量大、占用时间长等特征,同时用途上具有专门性,从而有着重要性、平衡性、长期性和非常规性等特征。
如何全面考核高校专项资金投入的效果,从而决定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向和份额,进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一套合适的绩效评价体系。
一般来说,绩效评价的指标通常有很多,不能简单地罗列在一起,要经过一些分析和选择,有重点和规律的进行指标的编排设计。
本文试图运用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理论的目标分解法来设计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
二、基于BSC理论进行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可行性(一)平衡计分卡简介平衡计分卡(BSC)来源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它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进而再细分成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
财务指标可以显示出企业的战略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最终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利润)作出贡献,包括收入的增长、生产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等。
浅谈现阶段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浅谈现阶段我国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作者:赵汝奎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2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各地高校都有自己的专项资金,一般用于提升校园管理和科研项目实施。
随着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资金逐年加大,如何确保高校专项资金合理使用,如何有效评价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变的越来越重要。
高校专项资金由政府相关部门安排下达给高校用于除基本支出以外的具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财政资金,具体用于学科建设、科研、基本建设、大型修缮和设备购置等方面。
因此,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首先指出了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专项资金;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分析中图分类号:G46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3-00-01引言近年来,我国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较大,主要是为了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办学能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因此,提升高校专项资金的投入是政府及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专项资金额度的不断增加,高校要改革管理模式,强化对这部分资金的使用管理,目前这部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经费浪费,本文就针对这类问题,探讨了构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与策略。
一、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1.整体性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一定要是全面的和整体的,要体现高校的专业设置特点和高校的办学理念,评价指标要全面,要保证不会遗漏高校教育与科研等与评价相关的内容。
2.相关性和重要性相结合高校专项资金的评价指标要与评价目标息息相关,这是一种直接性的联系,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与实际教学是息息相关的。
其次,转型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要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要结合项目的地位与作用进行科学分析,确定其重要性,将比较重要的和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一定要列入其中。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作者:魏乾梅来源:《社会科学家》 2014年第5期魏乾梅(梧州学院审计室,广西梧州543002)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高校拨款采用的补偿投入成本拨款方式及其弊端为切入点,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财务、经济、技术、生态和社会等指标,探讨以5E(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ss、公平Equity、环境environment)为绩效审计评价内容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促进高校加强绩效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资金使用率,并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发展;拨款方式;绩效审计;5E评价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4)05-0088-04一、曾经采用过的高校拨款方式及其弊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过程中,先后采用了“基数加发展”、“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和“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的财政拨款方式。
1949年-1985年采用“基数加发展”分配经费方式,即高校当年财政拨款是以上一年度经费为基数,加上当年高校发展变化增加数(如师生人数增加而相应增加的经费)。
这种拨款方式是典型的“按需分配”计划经济下资金分配模式,既没有公开透明度,也没有经费使用的激励约束机制,没有成本控制和资金使用效率可言。
1986年-2002年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财政拨款方式,即以在校生的政策参数乘以生均拨款作为“综合定额”,加高校特需专项经费补助。
此种拨款方式,在扩大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的同时,因其以上年度综合支出为基数来确定当年高校经费需求量,仍解决不了历史支出不合理中的高校实际成本问题,而且在以在校生的政策参数经济驱动下,高校的盲目扩招且由此引发的盲目扩建“大学城”、“豪华校园”、闲置浪费等系列问题相继出现。
2003年至今采用“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财政拨款方式,其中的“基本支出”仍以以往拨款模式为主,主要是维持高校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项目支出”主要用于高校大型修缮和某些专项业务经费支出。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作者:陆盛德马贵兰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1期[提要] 高校专项基金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以投入产出后的绩效评价方式较为突出。
本文试图在现有考核指标基础上,细分为定量和定性的考核指标,并以广西工商院“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例,验证考核方式的可操作性,以此找到更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
关键词:专项资金;绩效考核;定性;定量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8年7月31日广西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其中财政拨款包括基本经费和专项经费,已有的研究提到专项资金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项目申报和实施缺乏计划性、项目审批分配缺乏合理性、资金使用管理缺乏监督性、绩效评价缺乏系统性,在针对绩效评价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上,也相应地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专家意见法等方法来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定性和定量的考核体系,并以“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专项资金为例,结合具体的高校来验证,以期找到更好的解决绩效管理的办法。
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2015年度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立项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桂教职成[2018]8号)的文件,项目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主要采用的是专家意见法,即定性指标。
以文件中的“专业(群)教学团队”为例,(1)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
(2)二级指标:专业带头人。
(3)内涵及标准:①核心专业有1~2名专业带头人;②专业带头人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有标志性成果,服务行业有影响。
评分等级:A:2.5~3,B:2~2.5,C:0.5~2;D:0。
本文认为该评价体系量化指标不够,虽然给了专家评分的参考,但主观性还是很大,因此增加一些客观的量化指标,分值占总分值的60%,具体的分配除了保留教育厅验收评价指标外,还要根据项目资金支出的产出内容设定合理的分值和计分规则,在计算量化分数时,利用学校的实际数据,根据规则直接打分。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高校专项资金是指由国家、地方或其他机构专门为高校提供的用于特定项目或活动的资金。
为了确保高校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高效管理,需要设计一套全面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目标制定、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依据四个方面。
目标制定是指在每个项目开始前明确该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目标制定需要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方和项目执行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双方对项目的目标和成果有清晰的认识和共识。
绩效指标是衡量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重要标准。
绩效指标应该具备可度量性、可比较性和可验证性,以方便对使用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绩效指标可以包括项目成本控制、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
绩效评价方法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评价依据是指评价过程中所依据的信息和数据。
评价依据应包括项目计划、项目执行过程、项目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评价依据的整理和梳理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所依据的信息和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和可信度。
评价体系设计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修改。
公正性是指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公正、公平地对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过程需要有独立的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避免利益冲突和主观评价的干扰。
公开性是指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对外公开和透明。
评价结果应在规定范围内向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评价。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应与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可以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制和考核机制,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以及项目验收和评价的机制等。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在文章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概述了设计的整体框架,然后深入探讨了BSC在高校专项资金预算中的应用、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及实施路径与方法论。
结论部分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和实际应用的价值分析。
本研究将为高校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建立更科学、全面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
【关键词】BSC、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考核指标、模型、实施路径、方法论、总结、展望、发展方向、应用价值.analysis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是高校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需要更多的专项资金支持,以提高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传统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只重视财务指标,忽视了非财务绩效的评价,导致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了教育资源。
如何设计一个全面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来科学评估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已成为高校管理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背景,本文将从平衡计分卡(BSC)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设计一个完善的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通过引入BSC理论,将不仅仅在财务指标上进行评价,还可以从客观、主观、内部和外部等多个维度来全面评估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从而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完毕。
1.2 研究意义高校专项资金是高校在特定目的下筹集的资金,用于支持和推动特定项目或活动的开展。
随着高校管理的不断发展和专项资金的规模逐渐增大,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和评估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成为高校管理者和决策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旨在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一种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管理和评估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BSC视角下的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需要明确目标和策略。
高校的目标可以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
在预算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目标和策略与投入的专项资金相结合,以实现高校整体的发展。
需要确定关键绩效指标。
在BSC视角下,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考虑关键绩效指标,包括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
财务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专项资金的使用率、资金使用效率等。
客户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教育质量满意度、科研成果转化率等。
内部流程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科研项目管理效率、利用专项资金推动创新等。
学习与成长方面的指标可以包括专项资金使用效果评估、专项资金管理经验总结等。
然后,需要确定权重和评价方法。
在BSC视角下,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需要通过确定权重来进行量化。
这可以通过专家评估、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确定。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和数据来进行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需要建立一个信息系统来支持整个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
这个信息系统可以用于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价,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这样可以做到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帮助高校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在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还要关注评价结果的公开和透明,让学校内外各方都能了解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BSC视角下的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目标和策略、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确定权重和评价方法以及建立信息系统的支持,可以实现对高校专项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这有助于高校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专项资金,提升整体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提升学术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许多地方政府纷纷设立了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
如何评价这些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和绩效,至关重要。
目前,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旨在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术实力,对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地方高校更好地评估资金使用情况和学科建设效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
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增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有利于监督和引导资金的合理利用,防止浪费和滥用。
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研究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1.3 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评价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研究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意义:首先需要明确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意义是什么,它对高校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怎样的,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来实现资金的最优利用。
2.研究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要点:考察在构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时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点和步骤,以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正文2.1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意义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意义在于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促进地方高校的特色发展和优势突出,加快地方高校的整体实力提升。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随着中国高教事业的飞速发展,地方高校面临着学科建设的新形势,如何评价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构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评价体系及其设计、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评价体系及其设计评价体系是指在特定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下,以多个维度和层次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一个评价框架。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价目标和标准:评价目标应围绕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等方面,基于理论研究、管理实践和相关政策,制定出科学合理、准确具体的评价标准。
(二)学科建设效益评价: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应该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学科专业建设,包括教学大纲设计、课程设置、教师资格、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等;二是研究生教育,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计划、论文质量、研究生就业等;三是科研机构建设,包括学科方向、科研成果、科研管理和团队建设等。
(三)评价维度和层次:评价维度和层次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效益、人才培养效益、科研能力提升效益、资金使用效益、管理水平提升效益、社会服务效益等,这些评价维度和层次应该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成果。
(四)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涉及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等方面。
其中,定性评价主要是针对一些难以量化的实际情况,从运行管理、绩效水平、影响程度等方面开展定性研究。
定量评价则是基于数据指标、计量方法等系统分析,利用统计技术、建模方法等科学手段,开展定量统计分析。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在构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时,需要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取一些科学性和实用性强的评价指标。
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有:(一)学科建设效益:科研成果发表数量、学科排名、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教师授课质量、学生毕业去向等。
(二)人才培养效益: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质量、学子創業等。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高校专项资金是指由政府或其它机构提供给高校的用于特定项目或任务的经费。
为了保证高校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预算绩效的评价,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
本文将从BSC(平衡计分卡)的视角出发,设计一个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在BSC的视角中,高校专项资金的预算绩效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包括财务绩效、客户绩效、内部运营绩效和学习与成长绩效。
第一维度是财务绩效。
这是评价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核心维度。
可以通过比较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执行情况,评估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财务收益。
指标可以包括预算执行率、经费使用率、项目成本效益等。
第二维度是客户绩效。
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应该能够满足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的需求。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反馈意见等方式,评估专项资金在提供服务和满足需求方面的效果。
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满意度、教师满意度、研究人员满意度等。
第三维度是内部运营绩效。
这是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的维度。
可以通过评估预算管理、资金监控、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效果,评估内部运营的效率和优化情况。
指标可以包括项目流程优化率、项目绩效评估等。
第四维度是学习与成长绩效。
这是评价高校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学习和改善的维度。
可以通过评估专项资金使用经验的总结、反思和转化情况,评估学校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指标可以包括经验总结率、创新实施率等。
以上四个维度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通过收集和分析各个维度的数据,可以对高校专项资金的预算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为高校和政府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这个评价体系还可以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时间段进行多维度比较,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高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高校专项资金的管理机制相对薄弱,存在着缺乏全面预算和绩效评价的问题。
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缺乏对非财务绩效的评价,导致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
BSC视角下的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本文将探讨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旨在为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BSC视角下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其中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高校专项资金的定义与作用,深入理解专项资金在高校经费运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借助BSC视角下的资金全面预算理论,探讨如何将平衡计分卡理念与高校专项资金管理相结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绩效监控与评价的目标。
明确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探讨如何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全面性,从而有效评估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探讨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为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落地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文研究,旨在推动高校专项资金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升高校运作效率和绩效水平。
1.3 研究意义高校专项资金是高校的重要财务资源,对于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当前大环境下,高校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更加需要精准和有效的评价体系来指导,以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益。
设计一个符合BSC视角的高校专项资金全面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此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高校专项资金预算,如何通过绩效评价体系来全面评估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优化建议。
这将有助于提高高校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也为高校财务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产生的各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为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高校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目标和任务评价。
包括评价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的目标和任务是否明确,是否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否形成了高校学科建设的有效导向作用。
2.项目投入评价。
包括评价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程度,资金是否落实到位,资金是否用于学科建设的重点环节,是否实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3.项目成果评价。
包括评价项目所产生的学术成果、教学成果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成果质量、数量、影响力,以及项目成果对学科发展的推动效应。
4.管理和效率评价。
包括评价资金管理的机制是否健全,资金使用中是否存在浪费和失控等管理问题,以及评价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是否高效。
1.确定评价指标:制定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必须涵盖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各个环节,既能客观反映项目的实施情况,也要求评价标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2.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确保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公正性、可靠性和正确性。
3.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和分析各项数据,评估各项指标的表现,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
4.分析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分析项目实际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推动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规划和实际实施。
1.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对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利用,实现专项资金的优化配置。
2.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可为项目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实现更为优质的发展。
3.有利于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绩效的不断检验和提升,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还有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使学校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评价魏乾梅(梧州学院审计室,广西梧州543002)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高校拨款采用的补偿投入成本拨款方式及其弊端为切入点,采用层次分析法,运用财务、经济、技术、生态和社会等指标,探讨以5E (经济Economy 、效率Efficiency 、效果Effectivens s 、公平Equity 、环境environ-ment )为绩效审计评价内容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促进高校加强绩效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资金使用率,并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发展;拨款方式;绩效审计;5E 评价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4)05-0088-04收稿日期:2014-04-06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教育审计学会2013-2014年度教育审计科研课题《广西高校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中教审通[2013]第11号)和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财务专项课题《广西高校绩效审计研究》(立项编号:2013ZCW058;批准文号:桂教科学〔2013〕15号)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魏乾梅(1963-),女,广西藤县人,梧州学院审计室主任,正高级会计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校财务管理、审计实务。
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4年5月(第5期,总第205期)May,2014(No.5,郧eneral No.205)一、曾经采用过的高校拨款方式及其弊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过程中,先后采用了“基数加发展”、“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和“基本支出加项目支出”的财政拨款方式。
1949年-1985年采用“基数加发展”分配经费方式,即高校当年财政拨款是以上一年度经费为基数,加上当年高校发展变化增加数(如师生人数增加而相应增加的经费)。
这种拨款方式是典型的“按需分配”计划经济下资金分配模式,既没有公开透明度,也没有经费使用的激励约束机制,没有成本控制和资金使用效率可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 衡计分 卡能很 好地处理财 务指标 和非财 务指标 、 长
期 目标 和短期 目标 、 结果性指标和动 因性指标 、 内部指 标和
高校专项 资金 属于公共财 政的范 畴 , 具有使 用范 围广 外部指 标、 领 先指标和 滞后指标 之 间的平衡 。 同时, 这 四个
泛、 投入量大、 占用 时 间长 等特 征 , 同 时用 途上 具 有专 门 维度之 间又具有 内在 的因果关 系 : 员工的素质 和能 力决定
性, 从而 有着重 要 性 、 平衡 性 、 长 期性 和非 常规 性等特 征 。 企 业 的经 营能力 , 企 业的经 营能力决定 顾客 的满意度 和忠 如何全 面考核 高校专项 资金投 入的效果 , 从 而决定 专项资 诚 度 、 顾 客 的满意 度和 忠诚 度决 定企 业的 财务 状况 , 企 业 金 的投 入方 向和份额 ,进 而提 高专项资 金的使 用效益 , 关 的财 务状 况又 一定 程度 上决定 了企 业对 员 工的投 入 。它 键在于 选择适 当的绩效评 价指标 , 建立一套合 适 的绩效评 们之 间是一个循 环的 因果关 系 , 又共 同 为企 业的战略 目标
行 性
间存在着密切相 关的因果 关系 。 专项 资金的运 行可 以看 作是一个 企业 的投资 活动 , 有
( 一) 平衡计分卡简介
平衡 计分卡 ( B S C) 来源于 企业 的战 略管理 , 它把企业 维度 。 进而再细分成具体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 目标值。 财务 指标 可 以显示 出企业 的战略实施 和执行是否正在 为最 终战 略 目标的实现 ( 如利润 ) 作出贡献 , 包括 收入的增长 、 生产率
度; 结 果绩效层 面 的办 学条件 和质量 的提高 、 发表论 文 、 申
的提 高 、 成本 的降低 等。但是 , 有的长期策略并不能很快 产 请 专利 的数 量和 项 目产生 的经 济 、社 会效 益等 可 以 归为 生短期 的财务盈利 , 有些非财务 性指标 ( 如 质量 、 生产率 和 B S C的财务维 度和客户维度 。基于 B S C理论 的平衡思 想 , 新产品 )等 的改善 和提 高对企业最终战略 的实现 影响也很 结合高校专项资金绩 效评 价的特殊性 , 本文从财务控制 、 利 大。客户指 标能反映出企 业实现 战略 目标 的潜在 能力, 企业 益相关者 、内部管理和核心 竞争力这 四个维度来建 立基于 应以 目标客户和 目标市 场为导向 ,最大程度满足核心 客户 B S C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模 型。 基于 B S C高校专项资 的需求 , 包括顾客满意度 、 市场 占有率 、 客户贡献率等 。内部 金绩效评价 框架图如图 1 。
■ _
务 校 O F A c 财 C O
TI NG
高校专项 资金绩效评价体 系 的建立
河北农 业大学商学院 李 超 宋金 杰①
【 摘 要 】近年 来, 我 国高校专项 资金的规模不 断增加 , 如何客观公正地对它们进行 绩效评 价成为 当务之 急。文章基 于平衡 计分卡的
思想从 财务维度、 利益相 关者维度 、 内部 管理 维度和核心 竞争力维度 四个方面来设计 高校 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的指标 , 运用层次分析 法计算 最终的绩效评价结果 , 初 步建立 了高校 专项资金 绩效评 价体 系的框 架。
它的目标价值取 向和 实现过程 。同样类似 的, 专项 资金潜 在
以归为 B S C的学 习与成长维度 ; 行 为绩效层 面的行 为方 式 方法 、 决策过 程 、 制度流 程等可 以归为 B S C的 内部流程 维
的战略 目标 划分 为财 务 、 客户 、 内部 运营 、 学 习和成长 四个 绩效层 面的工作人员 的知识水 平 , 学历结构 、 技术水平等 可
价体 系。
一
服务 。
般来说 , 绩效评价 的指标通 常有很多 , 不 能简单地 罗
( 二) 基于 B S C理论评价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的合理性 高校专 项资金绩 效评价 既要关注 项 目的短期 目标 , 也
列在一起 , 要经过一些分析和 选择 , 有重 点和规 律的进行指
标 的编排设计 。本 文试 图运用基于平 衡计 分卡( B S C) 理论 要兼顾学校 发展 的长期 目标 ; 既要关注资金的运行成果 , 也 的目标分解法来设计高校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 要对资金 的运用过程进行评价 ; 既要审视历史 的财 务成 果 , 也要关注未来的发展潜力。也就是说 , 专项资金 的评价要从 =、 基于 B S C理论 进行 高校 专项 资 金绩 效评 价 的可 潜在绩效 、 行 为绩效和结果 绩效 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 它们 之
【 关键词 】平衡 计分卡 ; 专项 资金 ; 绩效评价 ; 指标体 系 一、Fra bibliotek引 言
运营指标 既有短期业务的改善 ,也 有长 期产 品和服务 的革
是企业 战略 目标 实现的保障 , 包括企业的经营过程 和售 高校 专项资金广义上指 由政府 、 社会 、 个人投入 以及 高 新 ,
校 自筹等为来源 , 具有指定项 目和用途 , 除 日常基本 支出以 后服务 等。学习和成长指标确立 了企 业长期的成长和 改善 外 的各项资金 。狭义上仅指 由政府相关部 门通过高校 年度 的成 功的关键因素 , 是上述三个方面取得卓越成果 的动力。 预算安排下达 的除基本 支出 以外的具有指定项 目和用途的 企 业要想增加 自身 的竞争 力 , 必须要对 员工的技能 , 组 织程 资金 , 包括基 本建设 、 学科 建设 、 科研 、 大型修建和购 置等 专 序 和 日常工作的理顺进行投 资 , 包括 员工技能 培训 、 员工满 项资金。为了促 进我 国高等教 育事 业的发展 , 政府不断增加 意 度、 员工保持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