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1课《我们的衣食之源》冀教版习题精选第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二单

《吃穿住话古今(一)》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知道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从服饰和建筑的角度,了解我国服饰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认识他们的特点。
由此体会人的创造与社会的发展。
4.学习用比较发展的眼光研究和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人类从发展到现在,在饮食服饰建筑方面的进步。
2.中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吃穿住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此之多,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活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考察一下,感受其来之不易。
二、新授: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吃什么?穿什么?住在哪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远古时代。
(一)吃:1)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北京人开始使用火。
在此之前,人类不用火甚至害怕火。
人类就开始生吃动物的肉骨髓野果鸟蛋等。
但这些东西腥臊恶臭,不能除,伤肠胃,多有疾病。
2)燧氏人发明了钻木取火,吃上了熟食物,从此告别了饮血茹毛的时代。
人类的身体得到了好转。
(思考:饮血茹毛是什么意思?)3)随着人口的增多,动物熟食已远远赶不上人口需求。
炎帝经长期实践发明了农耕。
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4)人口越来越多,需要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应,如何能够提高产量呢?古代劳动者经长期实践和总结得出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xx夏暑相连,xxxx霜降,冬雪xx小大寒。
人们掌握了节气歌,就可以适时耕种,这样就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满足人口需求。
农谚在生产上有很大作用。
5)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种植,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a)筷子可以激发大脑,而且使用方便。
这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独具风格的重要餐具。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2课《农业大家庭》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八篇

2019年精选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2课《农
业大家庭》冀教版复习特训第八篇
➢第1题【判断题】
农业生产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农业生产没有地域性。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______有很强的地域性。
A农业生产。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______。
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冀教版课后练习

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冀教版课后练习第1题【判断题】“北大仓”是指黑龙江省。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畜牧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过度的开始。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大大等于世界平均水平。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农业生产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大豆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农业生产没有地域性。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我国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破坏。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过度开采垦荒不会导致不良后果。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______不仅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而且使植物鲜嫩翠绿。
A无土栽培技术【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______是衣、食、住、行、用的主要来源。
【答案】:【解析】:第12题【填空题】______是农业发展的动力。
A科学技术【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______有很强的地域性。
A农业生产。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俗语道:民以______。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______被称为大豆王国。
【答案】:【解析】:第16题【填空题】农业所遭受的自然灾害有______。
【答案】:【解析】:第17题【填空题】______不仅具有地区性,还有季节性。
A农业生产【答案】:【解析】:第18题【填空题】______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
我们的衣食之源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我们的衣食之源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一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冀人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和发展”中的第一个主题《我们的衣食之源》。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它不仅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由此可见,农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激发学生了解农业与生活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本课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业所涵盖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懂得农业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教育。
根据这一主题,教材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二)、农业和各行各业。
学生分析:本校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城市,农业知识比农村孩子了解的少,对农业的理解也必然不够全面。
为此,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录像片和课件引领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重点,体会教材所蕴涵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展示、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学方法面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一)具体目标:情感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生命及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尊重劳动者。
知识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冀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练习题

冀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练习题
第1题【判断题】
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大大等于世界平均水平。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北大仓”是指黑龙江省。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火药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农业生产没有地域性。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灭蝗只有药物灭蝗这个办法。
( )。
冀教版小学品德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

冀教版五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教课设计第二单元农业xx 的历史发展第一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一、教材剖析:本课内容是冀人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道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和发展”中的第一个主题《我们的衣食之源》。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它不单是衣食之源、生计之本,并且是公民经济的基础。
因而可知,农业在平时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道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孩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小孩的道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激发学生认识农业与生活的关系,是本单元教课的基本出发点。
本课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农业所涵盖的内容,联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懂得农业与人们生产、生活的亲密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尊敬农业劳动者的教育。
依据这一主题,教材分红了两个部分:(一)、平时生活中看农业;(二)、农业和各行各业。
学生剖析:本校大多数学生生活在城市,农业知识比乡村孩子认识的少,对农业的理解也必定不够全面。
为此,在教课中力争从学生的生活实质出发,利用录像片和课件引领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教课方法:为了达成本课时的教课目的 `,教师一定采纳多种灵巧多样的教课方法,帮助学生真实理解教材要点,领会教材所蕴涵的感情。
在教课中我采纳图片展示、比较法、议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课方法面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引学生小组合作,主动参加,自主学习,在教课中不停创建条件丰富学生的感情体验。
二、教课目的:(一)详细目标:感情目标:认识农业对我们生命及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尊敬劳动者。
知识目标:知道平时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认识其余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技术目标:经过资料的采集,提升学生察看生活并进行初步剖析的能力。
(二)教课重难点:“衣食住行与农业”和“各行各业与农业”是本课的教课要点、教课中力争做到教为学服务,联合学生的生活实质,创建性地使用教材。
冀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课后练习

冀教版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课后练习
第1题【判断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农业生产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农业包括:农、林、牧、副以及渔。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我国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破坏。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无论是农业工具,还是耕作方式,从历史到现在的变迁中,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历程。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
( )。
2019-2020年冀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1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知识点练习

B、错误
【答案】:
【解析】:
农业包括:农、林、牧、副以及渔。(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华北平原是鱼米之乡。(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俗语道:民以______。
【答案】:
【解析】:
______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A农业
【答案】:
【解析】:
人类的文明首先是从______开始的。
【答案】:
【解析】:
A农业文明
【答案】:
【解析】:
______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A农业生产
【答案】:
【解析】:
______是衣、食、住、行、用的主要来源。
【答案】:
【解析】:
五谷指的是______。
A玉米、小麦、大豆、高粱、水稻
【答案】:
【解析】:
______、林业、畜牧业等都属于农业的范畴。
2019-2020年冀教版小学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1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知识点练习第二十九篇
“北大仓”是指黑龙江省。(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大大等于世界平均水平。( )
A渔业(水产品)
【答案】:
【解析】:
______是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部门。
A农业
【答案】:
【解析】:
______不
【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一、填空1、经过了解发现,我们今天的生活,我们的_____、_____、_____、都与祖先有着扯不断的联系。
2、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环境的考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巨大的威胁。
面对这样的艰苦条件,我们的祖先运用自己的__________,不断地摸索、开拓,经过漫长的岁月,一步步从_____ 走向_____ 。
3、人类是从远古时期的_____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化而来的。
距今约_____至_____,在北京周口店生活着一群古人类,我们称为_____ 。
据考证,北京人已经能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了。
4、人类最初过着__________的生活。
5、炎帝以发明__________而著称。
据说炎帝氏族开始是以_____为主要生活手段。
后来发明了__________。
人们称它为“_________”。
也有“__________”的传说。
6、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野生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_____和__________。
7、据考古发现,早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北方就有了_____的种植,南方也有了_____的种植。
我国是最早种植_____和_____的国家之一。
8、原来人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了解我们祖先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9、一千七百多年前,人们已经学会__________和_____。
10、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在全世界________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我国的有________,占________以上。
11、“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中国人不仅学会了________和________,还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
12、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普遍使用________。
13、________虽小,却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
河北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河北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课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一课:我们的衣食之源1、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人们穿的(衣服),吃的(饭菜),用的(日用品)等都是农业提供的。
2、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
3、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
4、(民以食为天)代表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5、生活与农业密切相关,(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6、工业织布用的原材料来自(养蚕)和(棉花)。
酿酒业的原料来自(小麦)和(高粱)。
制油业的原料来自(大豆)和(花生)。
造纸业的原料来自(树木)。
第二课:家业大家庭1、珍惜每寸地(留给子孙种)。
(土地)是人类基本的生活条件。
2、(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俗称(黑土地),人们形容它(“一把能攥出油来”)。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基本是(黄土地),适合种植(温带植物)。
我国南方主要是(红土地),适合种植(茶业等经济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3、“土地资源的多少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多变少,也可以由少变多。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对照由多变少的原因列出由少变多的条件。
答:土地资源的多少是相对的,如果人们不珍惜就会由多变少,如果人们合理利用又会由少变多。
由少变多的条件:①节约使用土地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③合理利用土地,差地变好地;④提高土地资源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利用率。
4、人们常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形容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生活习惯、特点的不同。
5、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主要粮食作物有(青稞),主要牧业有(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也称(江南水乡),是(稻米)的故乡,也是(茶叶)的故乡,盛产(水稻、油菜)等农作物,还有夏末秋初划小船(采菱角和莲蓬)。
云南是(药材之乡)和(橡胶园地)。
黑龙江省已由(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甜菜)等温带作物。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品德各课知识点

第一单元 锦绣中华在我心中1课 祖国各地不同的生活一,填空1.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 ,雄伟壮丽的(高原) ,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各种地形齐全,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2. 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我国南部粉红色地区,海拔大约是(3000)米以上,中部和北部的土黄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3000)米,东部的绿色地区,海拔大约是(500)米以下。
3. 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
我国(人口)多,(山地)多,(平原)少,(耕地十分)有限。
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和(合理利用一寸土地)。
4. (1991)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这是我国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各项社会活动的大法。
5.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 :(四川盆地) (准葛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紫达木盆地)。
三大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6. 我国(云南)的(南部)有一个神奇的地方——(西双版纳)是个美丽的(热带植物王国)。
西双版纳还有(药材之乡)的美称,西双版纳还是我国(第二大橡胶生产基地),也是闻名全国的(普洱茶故乡).7.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天高地寒)是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8. (糌粑)是藏族人民喜欢的主食9. 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林),被称为我国的(森林宝库), 10.丹顶鹤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二、判断题 12、我们每个同学要有爱心,2课 多种多样的住房 一:填空。
1.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外,构木为巢)。
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冀教版习题精选

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冀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判断题】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农业生产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农业包括:农、林、牧、副以及渔。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火药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华北平原是鱼米之乡。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灭蝗只有药物灭蝗这个办法。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北大仓”是指黑龙江省。
( )
A、正确
B、错误。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教案

课题
第二单元追根寻源
1、吃穿住话古今(一)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执教人:徐书林
综合教研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2.从食的角度,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养民族自豪。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2.出示教材,图片,刀耕水种,人拉犁,牛拉犁。。。。。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
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思考: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3.出示小资料
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
师向学生介绍我国当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全班交流,相互点评。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看教材P31——P32。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作业:收集天气、节气、自然和其他的农谚
第
古人的歌谣
1.出示课前收集的农谚。(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社会与生活五年级下册中国的农业发展教学解析

社会与生活五年级下册中国的农业发展教学解析社会与生活是学校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年级下册的社会与生活课程涵盖了中国的农业发展,本文将对该课程进行解析与讲解。
一、课程简介中国的农业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课将让学生了解中国农业的历史演变、现状以及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农业的基本概念,了解农业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农耕时代、机械化时代等不同阶段;2. 掌握中国农业的现状和主要农产品;3. 了解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绿色农业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1. 农业的定义和分类农业是指利用土地和天然资源生产农产品的经济活动,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
2. 中国农业的历史演变介绍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农耕时代到现代的机械化农业时代。
3. 中国农业的现状和主要农产品分析中国农业的现状,包括农业产值、粮食产量等指标,并介绍中国的主要农产品,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4. 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讲解农业过度化、土地荒漠化、气候变化等问题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之道。
5. 绿色农业的发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介绍绿色农业的概念和发展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的实践。
四、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 观摩农业现场带领学生参观农田、农场,亲身感受农民的劳动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2. 图片与视频展示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不同农业阶段和农产品的形象,加深理解和记忆。
3. 分组讨论与互动答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和互动答题,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 角色扮演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农民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和困难。
五、教学评价及反馈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农业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冀教版习题精选

政治思品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冀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判断题】
大豆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火药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蔓延之势。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华北平原是鱼米之乡。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过度开采垦荒不会导致不良后果。
( )。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知识点练习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知识点练习
第1题【判断题】
现代工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快捷。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华北平原是鱼米之乡。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农业生产没有地域性。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无论是农业工具,还是耕作方式,从历史到现在的变迁中,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历程。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农业生产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火药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 )。
五年级下册品德课件-考察农业的历史 冀教版

看图说话,说一说农业、工具的 变化过程。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原始石器
铁农具
传统农具
现代农机
无论是农业工具,还是耕作方式,从历史到
现在的变迁中,体现出了社会的进步历程。
快速阅读67页并回答问题:
有了现代农机,那传统农具能 淘汰吗?为什么?
现代农业的呼唤: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农业注入了 新的活力。农民看到了希望, 人类文明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你知道哪些现代农业?
1、无土栽培技术。 2、杂交水稻。
无土栽培技术是由美国一位农学家1929年发明 的。采用无土栽培,不仅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 而且使植物鲜嫩翠绿。我国很多地方引进了这 一技术,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农作物都是采用无 土栽培技术生产的。
杂交水稻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 色革命”。它的发明者是我国的工程院 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之一。四千 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蚕 进行饲养驯化了。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饮茶已形成了一种 独特的文化。现在,茶叶就像一位杰出的外交 使节,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播种中国人民和世界 人民之间的友谊。
我国素有
“大豆王国”之称。 大豆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1873年,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第 一次展出了中国大豆,人们奔走相告,视作珍 品。从此,中国大豆驰名世界。
为了表彰他做出的突出贡献,2001年2月,
他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天上还有一颗星星是由袁隆平的名字
命名的,以表彰为人类做出突出贡献的
科学家!
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
温室技术
大 棚 种 植
节 水 灌 溉 喷 灌
五年级下册品德课件-2.4《考察农业的历史》 (1)| 冀教版 (共24张PPT) PPT

2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节 奏有关 当我们立下FLAG的时候,可能一开始都 会忍不 住下狠 劲儿。 之前一步都不想跑,决定健身了,就2公 里开跑 ,冲刺 5公里 。 之前一页书也不想看,决定勤奋了,就 焚膏油 以继晷 ,好像 不熬夜 都不好 意思说 自己看 书。 之前从没拉过筋,决定瑜伽了,就恨不 得立刻 把那支 僵硬了 几十年 的老腿 想掰哪 儿就掰 哪儿。 这种激情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打 回原形 。 坚持从来就不是持续消耗,所以太用力 的人一 般都跑 不远。 作家村上春树的生活里有两件非常重要 的事情 :写作 和跑步 。 他全职写作没多久,发现身体变差,便 开始跑 步。 在普通人眼中,职业小说家应该是不舍 昼夜地 伏案工 作,资 深跑者 的锻炼 强度更 难以想 象。可 村上春 树的生 活却有 张有弛 ,十分 规律。 每天早 起后的 三四个 小时集 中精力 写作, 午休后 跑步, 日暮时 读书、 听音乐 。 在与写作和跑步相伴的几十年里,他既 勤勉耐 劳、不 惜体力 ,又谨 小慎微 地呵护 自己的 热情, 既怕惰 性来袭 ,又怕 用力过 猛。 他说: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 确无误 地旋转 到最后 。 坚持,从长远看,要循序渐进,就每一 天来说 ,要量 力而为 。 既要摸清自己的节奏,也要管住自己按 这样的 节奏坚 持下去 。不盲 从,也 不随性 ,不蛮 干,也 不懒散 。 只有不乱节奏,才能持之以恒。
来了福音。
•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60年代
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12年的努力,
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1976至1987年
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小学五年级下册政治思品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1课《我们的衣食之源》冀教版习题精选第九篇
第1题【判断题】
“北大仓”是指黑龙江省。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我国虽然土地广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大大等于世界平均水平。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华北平原是鱼米之乡。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农业包括:农、林、牧、副以及渔。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______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A农业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俗语道:民以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______是衣、食、住、行、用的主要来源。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人类的文明首先是从______开始的。
A农业文明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______是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部门。
A农业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______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A土地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五谷指的是______。
A玉米、小麦、大豆、高粱、水稻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______、林业、畜牧业等都属于农业的范畴。
A渔业(水产品)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______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A农业生产
【答案】:
【解析】:
第15题【问答题】
列举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对世界农业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那些巨大贡献?
A①、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
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蚕进行饲养驯化了。
②、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饮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③、我国素有“大豆王国”之称。
大豆在我国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