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实验方法

合集下载

食品化学实验方案

食品化学实验方案

食品化学实验内容实验一蛋白质功能性质(2学时)一、实验材料和试剂蛋清蛋白;2%蛋清蛋白溶液:取2 g蛋清加98 mL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液;分离大豆蛋白粉;1 mol/L盐酸;1 mol/L氢氧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饱和硫酸铵溶液;酒石酸;硫酸铵;氯化钠;氯化钙饱和溶液;明胶。

水浴锅、烧杯、试管、玻璃棒、玻璃管、PH试纸等二、实验步骤⒈蛋白质的水溶性(1)在50 mL的小烧杯中加入0.5 mL蛋清蛋白,加入5 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 mL,加入3 mL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清蛋白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在四个试管中各加入0.1g~0.2 g大豆分离蛋白粉,分别加入5 mL水,5 mL饱和食盐水,5 mL 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 mL 1mol/L盐酸溶液,摇匀,在温水(40-50℃)浴中温热片刻,观察大豆蛋白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

在第一支、第二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5 mL,析出大豆球蛋白沉淀。

第三、第四支试管中分别用1 mol/L盐酸和1 mol/L氢氧化钠中和至pH4~4.5,观察沉淀的生成,解释上述现象。

2. 蛋白质的起泡性(1)在两个200mL的量筒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0 mL,一份用玻璃棒不断搅打1~2 min,另一份用玻璃管不断鼓入空气泡1~2 min,观察泡沫的生成,估计泡沫的多少以及泡沫的稳定时间。

评价不同搅拌方式对蛋白溶液起泡性的影响。

(2)取两个200 mL的量筒,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0mL,其中一份加入酒石酸0.5g,一份加入氯化钠0.1g,以相同的方式搅拌1~2min,观察泡沫产生的多少及泡沫的稳定性有何不同。

用2%的大豆蛋白溶液进行以上同样试验,比较蛋清蛋白与大豆蛋白的起泡性,记录实验结果。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引言食品化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进行实验,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性质和反应,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为日后的食品加工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一门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的设计,具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通过实验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食品化学领域的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食品样品的化学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 了解常见食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性质;2. 学习使用常规的化学实验方法和仪器进行食品分析;3. 掌握食品分析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能力;4. 培养实验室操作规范,保证安全意识。

二、实验原理1. 食品基本成分分析方法:包括水分、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如称量法、真空干燥法、黄色反应法、高压液相色谱法等。

2. 食品酸碱度的测定: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或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的酸碱度,了解食品在不同pH值下的性质和稳定性。

3. 食品添加剂检测:利用色谱仪或其他分析仪器,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甜味剂等。

并了解这些添加剂的安全性和使用限量。

4. 食品品质评价方法:通过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对食品的色、香、味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食品的品质特点和影响因素。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食品样品、试剂、仪器和设备等。

2. 实验一:食品水分测定a. 取适量食品样品;b. 称取食品样品质量并记录;c. 将食品样品放入干燥器中,使用真空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d. 计算食品样品的水分含量。

3. 实验二:食品酸碱度测定a. 取适量食品样品;b. 加入适量酸碱指示剂;c. 观察食品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d. 使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样品的酸碱度。

4. 实验三:食品添加剂检测a. 取适量食品样品;b. 提取食品样品中的添加剂;c. 使用色谱仪检测添加剂的含量;d. 分析检测结果。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实验二脂肪氧化、过氧化值及酸价的测定(滴定法)实验三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实验四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二)实验五绿色果蔬分离叶绿素及其含量测定实验一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一、原理美拉德反应即蛋白质、氨基酸或胺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拉德反应开始,以无紫外吸收的无色溶液为特征。

随着反应不断进行,还原力逐渐增强,溶液变成黄色,在近紫外区吸收增大,同时还有少量糖脱水变成5-羟甲基糖醛(HMF),以及发生健断裂形成二羰基化合物和色素的初产物,最后生成类黑精色素。

本实验利用模拟实验:即葡萄糖与甘氨酸在一定pH缓冲液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后测定HMF的含量和在波长为285nm处的紫外消光值。

HMF的测定方法是根据HMF与对-氨基甲苯和巴比妥酸在酸性条件下的呈色反应。

此反应常温下生成最大吸收波长的550nm的紫红色。

因不受糖的影响,所以可直接测定。

这种呈色物对光、氧气不稳定,操作时要注意。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一)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试管等。

(二)实验试剂:1.巴比妥酸溶液:称取巴比妥酸500mg,加约70ml水,在水浴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

2.对-氨基甲苯溶液:称取对-氨基甲苯10.0g,加50ml异丙醇在水浴上慢慢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冰醋酸10ml,然后用异丙醇定容。

溶液置于暗处保存24小时后使用。

保存4-5天后,如呈色度增加,应重新配制。

3.1mol/L葡萄糖溶液。

4.0.1mol/L甘氨酸溶液。

三、操作步骤(一)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 1.0 mol/L葡萄糖溶液和0.1mol/L赖氨酸溶液,编号为A1、A2、A3、A4、A5。

A2、A4调pH 到9.0,A5加亚硫酸钠溶液。

5支试管置于90℃水浴锅内并记时,反应1h,取A1、A2、A5管,冷却后测定它们的258nm紫外吸收和HNF 值。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目录实验一水分的测定(烘重量法)实验二食品水分活度的测定(直接测定法)实验三食品水分活度(a w)的测定(水分活度仪测定法)实验四粗灰分的测定(干式灰化法)实验五总酸的测定(滴定法)实验六还原糖的测定实验七淀粉含量的测定实验八淀粉含量的测定(碘量法)实验九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实验十果胶的提取和果酱的制备实验十一淀粉糊化及酶法制备淀粉糖浆及其葡萄糖值的测定实验十二豆类淀粉和薯类淀粉的老化(粉丝的制备与质量感官评价)实验十三粗脂肪的测定(索氏抽提法)实验十四脂肪氧化、过氧化值及酸价的测定(滴定法)实验十五大豆中油脂和蛋白质的分离实验十六蛋白质的盐析和透析实验十七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实验十八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二)实验十九粗蛋白质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实验二十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实验二十一茚三酮法测定氨基酸总量实验二十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6-二氯酚靛酚法)实验二十三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紫外快速测定法)实验二十四总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荧光法)实验二十五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实验二十六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HPLC法)实验二十七类黄酮含量的测定(HPLC法)实验二十八绿色果蔬分离叶绿素及其含量测定实验二十九水果皮颜色和淀粉白度的测量(测色色差计的使用)实验三十食品感官质量评价实验一水分的测定(烘重量法)一、原理常用的果蔬新鲜原料含水量的测定, 是将称重后的果蔬置于烘箱中烘去水分, 其失重为水分重量。

在烘干过程中, 果蔬中的结合水, 在100℃以下不易烘干, 若在105℃以上, 样品中一些有机物质(如脂肪)是易氧化使干重增加, 而果蔬中的糖分, 在100℃上下则易分解, 也可使测定产生误差, 故烘干温度先为60-70℃, 至接近全干时再改用100-105℃干燥。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一)材料: 苹果、梨、黄瓜、番茄等。

(二)仪器: 烘箱或真空干燥箱、分析天平、称量瓶、干燥器。

食品化学试验一 美拉德初始反应阶段的测定

食品化学试验一 美拉德初始反应阶段的测定

三、操作步骤
取7支洁净干燥的试管,依次编号为A1、A2、A3、 A4、A5、A6、A7。按照下表配制溶液,混匀。 并用玻璃棒蘸取少许A1、A2、A3溶液于pH试纸 上,记录测得的pH值。除A4以外,其余6支试管 置于9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40min后,取出A1、 A2、A3,冷却后测得A1、A2、A3、A4在285nm 处的紫外吸收值。A5、A6、A7继续加热,再过 50min,取出A5、A6、A7,记录试管内溶液颜色 的变化。
1mL
1mL
A5
葡萄糖5.0mL+ 甘氨酸5.0mL
1mL
1mL
A6
葡萄糖5.0mL+ 甘氨酸5.0mL
1mL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mL
A7
蔗糖5.0mL+甘 氨酸5.0mL
1mL
1mL
四、思考题:
用赖氨酸替代甘氨酸反应速度如何?为什么?
本实验利用模拟实验:即葡萄糖与甘氨酸在一定 pH缓冲液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后测定HMF在 285nm波长处的紫外消光值。
二、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水浴锅、7支试管、7支试管夹、 标签纸、4支2mL移液管、3支5mL移液管、2个小烧 杯、玻璃棒、洗耳球、pH试纸、试管架、5个试剂瓶。
2.试剂:
0.5mol/L葡萄糖溶液。9.9g葡萄糖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0.5mol/L蔗糖溶液。17.1g蔗糖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0.1mol/L甘氨酸溶液。0.75g甘氨酸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4g氢氧化钠溶解于1000mL蒸馏水
中。 0.1mol/L盐酸溶液。8mL浓盐酸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 2%亚硫酸钠溶液。5g亚硫酸钠溶解于250mL蒸馏水中。

食品化学的实验报告

食品化学的实验报告

食品化学的实验报告引言食品化学实验是研究食品成分、性质和反应的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探究食品中的化学成分以及相关反应,并结合实验结果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估。

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食品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技巧。

3.评估食品中酸碱度对其质量的影响。

实验步骤实验材料•食品样品:酸奶、苹果、白醋、碱性矿泉水。

•实验器材:容量瓶、试管、酸碱指示剂。

实验步骤1.将容量瓶分别加满约50 mL的酸奶、苹果汁、白醋和碱性矿泉水。

2.取一个试管,加入约5 mL的酸奶样品。

3.在试管中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4.逐滴加入白醋,观察颜色变化,直到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5.记录加入白醋的滴数,计算酸奶的酸碱度。

6.重复步骤2-5,分别对苹果汁、碱性矿泉水进行实验,并计算它们的酸碱度。

实验结果酸奶样品实验结果•加入白醋的滴数:10滴•酸碱度:pH值为6苹果汁样品实验结果•加入白醋的滴数:15滴•酸碱度:pH值为4碱性矿泉水样品实验结果•加入白醋的滴数:5滴•酸碱度:pH值为9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酸奶呈微酸性,pH值约为6,属于中性饮品。

2. 苹果汁呈酸性,pH值约为4,属于酸性饮品。

3. 碱性矿泉水呈碱性,pH值约为9,属于碱性饮品。

实验意义食品的酸碱度对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食品样品的酸碱性质,帮助消费者选择符合自己口味和身体需求的食品。

同时,也为食品生产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帮助其调整食品的酸碱度,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市场需求。

总结本实验通过测定酸奶、苹果汁和碱性矿泉水的酸碱度,揭示了食品样品的化学性质。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食品样品的酸碱性质存在差异,这对消费者选择食品和食品生产商调整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该实验报告仅为示例,具体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可能因实际实验条件而有所不同。

实验前请参考实验指导书。

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预测实验结果
利用计算机模拟预测实验结果,为实验提供理论 指导,优化实验方案。
3
实验与模拟相互补充
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各有优缺点,相互补充,提高 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实验与模拟的协同优化
协同优化实验与模拟过程
通过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的协同优化,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协同优化参数和模型
根据实验和模拟结果,协同优化模型参数和模型结构,提高模型的 预测能力。
计算机模拟指导实验设计
02
利用计算机模拟结果,指导实验方案的设计,提高实验效率和
准确性。
实验与模拟相互印证
03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相互印证,提高研究的
可信度。
实验数据与计算机模拟的相互支持
1 2
实验数据为计算机模拟提供参数
通过实验获取食品成分、结构等参数,为计算机 模拟提供数据支持。
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适用于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分 离分析。
将样品在薄层板上展开,通过不同组 分的吸附、解吸等特性进行分离。
液相色谱法
适用于液体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分析 。
质谱法
01
电喷雾质谱法
通过电喷雾技术将样品离子化, 然后测定其质荷比,从而确定化 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
02
激光解吸质谱法
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
通过研究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和变化过程,可以发现影响食品质量和安 全的关键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提供支持。
开发新型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食品化学研究有助于发现和开发新型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的 口感、色泽、风味等品质特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促进食品工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食品化学研究为食品工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推动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化学的实验报告

食品化学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

2. 熟悉滴定实验的操作技能。

3. 了解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重要性及其含量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采用碘量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碘量法是利用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根据碘单质的消耗量来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量筒、电子天平、碘量瓶、棕色试剂瓶、滴定管夹、滴定台等。

2. 试剂:碘标准溶液(0.01mol/L)、淀粉指示剂、维生素C标准溶液(0.01mol/L)、盐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称取适量样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捣碎,用蒸馏水提取,过滤,得到维生素C提取液。

2. 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移取0.01mol/L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3. 样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移取5.00mL维生素C提取液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4. 滴定:在锥形瓶中加入10.00mL样品溶液,滴加2滴淀粉指示剂,用0.01mol/L的碘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溶液变为蓝色,记录消耗的碘标准溶液体积。

5. 计算维生素C含量:根据消耗的碘标准溶液体积,计算维生素C含量。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处理1. 实验数据:样品名称 | 维生素C含量(mg/100g) | 平均值 | 标准偏差-------- | ------------------------ | ------ | --------苹果 | 4.56 | 4.45 | 0.15香蕉 | 10.23 | 10.18 | 0.15橙子 | 22.34 | 22.29 | 0.192. 结果处理:(1)计算维生素C含量的标准差:s = √[Σ(x - x̄)² / (n - 1)](2)计算维生素C含量的置信区间:x̄± t(α/2, n-1) s / √n其中,x̄为平均值,s为标准偏差,n为样品数量,t(α/2, n-1)为t分布值。

大学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食品化学实验报告引言食品化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食品组成与性质以及食品加工与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本次实验将重点研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和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以提高大家对食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2. 掌握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3. 学会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

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器材:- 称量仪- 分析天平- 显微镜- 离心机试剂:1. 淀粉溶液2. 蔗糖溶液3. 脂肪油4. 水溶性维生素C片5. 食品添加剂酒精试剂盒6. 植物蛋白溶液7. 白醋8. 食品中的酒精含量检测试剂实验方法定性分析1. 淀粉分析:取适量样品加入碘试液滴定,观察颜色变化。

蓝紫色为阳性反应,表明食品中含有淀粉。

2. 蔗糖分析:取适量样品加入苏木精试剂涂片,经显微镜观察。

苏木精试剂结晶呈方形,则表明食品中含有蔗糖。

3. 脂肪分析:将样品加入乙醇中,搅拌均匀,置入冷冻离心机中离心,观察上部固体是否产生。

产生固体即表明食品中含有脂肪。

4. 维生素C分析:将样品加入少量水中,搅拌均匀,加入酸性溶液滴定至酸性溶液酸碱指示剂显红色为止。

转色时间越短,食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越高。

定量分析1. 淀粉定量分析:将样品加入1% I2-KI试液中,蒸发至干燥,加入稀盐酸,用水稀释至定容,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淀粉的含量。

2. 蛋白质定量分析:取一定量植物蛋白溶液,与样品溶液进行对照,用2% CuSO4滴定至溶液中大量白沉淀出现止滴,计算蛋白质含量。

3. 酒精定量分析:取适量样品,加入水稀释,利用酒精浓度检测试剂盒测定酒精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1. 样品A经淀粉分析呈现阳性反应,说明样品中含有淀粉。

2. 样品B经蔗糖分析呈现方形结晶,说明样品中含有蔗糖。

3. 样品C经冷冻离心分析产生上部固体,说明样品中含有脂肪。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和作用。

2. 学习食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1.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2.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食品的化学变化等。

3. 食品保存的方法:低温保存、高温杀菌、干燥保存、腌制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蛋、牛奶、面包、水果、蔬菜等。

2. 实验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试管、滴定管、pH计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步骤:(1) 准备样品,如面包、水果等。

(2) 采用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3) 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2. 实验二: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步骤:(1) 准备样品,如鸡蛋、牛奶等。

(2)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3) 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3. 实验三: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步骤:(1) 准备样品,如肉类、植物油等。

(2) 采用酸价法或皂化法测定样品中的脂肪含量。

(3) 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4. 实验四: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步骤:(1) 准备样品,如水果、蔬菜等。

(2) 采用碘量法测定样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

(3) 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5. 实验五:食品中矿物质的测定步骤:(1) 准备样品,如面包、牛奶等。

(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矿物质含量。

(3) 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五、实验报告要求2.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与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3. 实验报告要求条理清晰,数据准确,分析深入。

六、实验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检测1. 实验目的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限量标准。

学习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2. 实验原理食品添加剂包括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香料等,它们可以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

但过量使用对人体有害,需掌握其检测方法。

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1. 实验法呀,就像大厨做菜一样!你想想,要知道一种食材在不同条件下会有啥变化,不就得亲自动手试试嘛。

比如研究面包发酵,咱就不断调整温度、时间这些因素,看看最后面包发得好不好,这多有意思啊!
2. 分析法也超重要呢!可以类比成侦探破案呀。

我们得把食品里的各种成分像线索一样找出来,弄清楚它们是怎么相互作用的。

比如说分析巧克力里都有啥,这就像在解开一个美味的谜团呢!
3. 观察法呢,就好像我们拿着放大镜在观察小生物一样仔细。

比如观察水果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看着它一点点变皱或者颜色改变,这过程多神奇呀,难道你不想知道吗?
4. 模拟法就如同搭建一个迷你的食品世界!我们可以模仿食品生产的过程或者环境条件,来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就像模拟果汁加工的流程,不是很好玩吗?
5. 对比法呀,不就是像比较两个不同口味的冰淇淋一样嘛!可以拿不同种类的食品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差异和特点。

比如说比较两种牛奶,这能让我们更清楚它们的不同呢,多棒!
6. 统计法呢,就像在给食品的数据拍全家福!把各种实验结果整理起来,通过统计来发现规律。

像统计不同蛋糕配方的成功率,从中找到最佳的那个,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我觉得呀,这些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都超有趣超有用的,就像打开食品世界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食品的奥秘呀!。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

食品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

2. 学习食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1. 食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2. 食品化学反应:淀粉的水解、蛋白质的变性、脂肪的氧化等。

3.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安全性:防腐剂、色素、调味剂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小麦面粉、鸡蛋、牛奶、食盐、糖、食用油等。

2. 实验仪器:天平、烧杯、试管、量筒、滴定管、显微镜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淀粉的水解a. 取一定量的小麦面粉,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b. 加热搅拌后的混合物,观察其糊化现象。

c. 用滴定管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淀粉的水解程度。

2. 实验二:蛋白质的变性a. 取一定量的鸡蛋清,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

b. 加热搅拌后的混合物,观察其变性现象。

c. 用显微镜观察蛋白质颗粒的变化。

3. 实验三:脂肪的氧化a. 取一定量的食用油,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

b. 加热食用油,观察其氧化程度。

c. 品尝实验前后的食用油,评价其风味变化。

4. 实验四:食品添加剂的应用a. 制作饼干或蛋糕,添加适量的防腐剂、色素、调味剂等。

b. 观察添加不同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

c. 品尝实验前后的食品,评价其口感、色泽等变化。

5. 实验五:矿物质的检测a. 取一定量的食品样品,加入适量的酸溶液,加热。

b. 用滴定管滴加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判断矿物质的存在。

c. 计算样品中矿物质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淀粉的水解观察到加热后混合物糊化,滴定管滴加碘液后颜色变深,说明淀粉发生了水解。

分析:淀粉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糊化,滴定管滴加碘液后颜色变深,说明淀粉被水解成了糖类。

2. 实验二:蛋白质的变性观察到加热后混合物出现白色固体,显微镜下观察到蛋白质颗粒变大。

分析: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性,形成了白色固体,显微镜下观察到蛋白质颗粒变大。

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

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

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摘要食品安全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而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则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的意义、实验方法、检测指标等内容,以期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的了解。

引言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等手段,可准确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及其数量,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降低人们因食物中毒等问题的风险。

实验方法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可以使用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方法。

首先,将食品样品进行处理,如将固态食品样品研磨成细粉,液态食品样品进行稀释。

然后,根据有害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等进行检测。

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食品样品的安全性。

实验方法二:微生物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是一种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首先,将食品样品进行处理,如将固态食品样品进行稀释等。

然后,将处理后的食品样品接种到富养基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最后,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数量、形状等情况,判断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检测指标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需要根据不同食品样品的特性确定相应的检测指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检测指标。

有害物质检测指标常见的有害物质检测指标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重金属如铅、汞等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因此需要检测其含量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农药残留包括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等,同样需要检测其残留量是否超过安全标准。

微生物检测指标微生物检测指标包括细菌、霉菌、致病菌等。

细菌常见的检测指标有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

霉菌常见的检测指标有曲霉菌、黄曲霉菌等。

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同样需要进行检测。

结论食品安全管理化检测实验的意义重大,通过对食品进行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微生物及其数量,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化学实验

食品化学实验

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化学与分析教研室实验一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一、引言对羟基苯甲酸酯(尼泊金酯类)是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制品中的防腐剂,它具有毒性低、防腐作用强、无刺激性,可在较宽的pH 范围内使用等特点。

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使用最为广泛,它是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的,反应方程式如下:OHCOOHC 2H 5OHH +COOC 2H 5OHH 2O二、原料与试剂对羟基苯甲酸14g 95%乙醇24ml 98%浓硫酸2ml 50%氢氧化钠溶液 10%碳酸氢钠溶液 活性炭三、实验步骤制备:在250ml 的园底烧瓶中加入24ml 95%的乙醇,慢慢滴加2ml 98%的浓硫酸,边加边摇动烧瓶,混合均匀,加入对羟基苯甲酸14g ,摇匀,装上球形冷凝管。

在热水浴中加热至微沸,经常摇动烧瓶使对羟基苯甲酸溶解均匀,保持微沸状态回流反应4h ,,酯化完毕。

冷却后,滴加50%氢氧化钠调节pH 为6,轻轻摇动烧瓶,防止加碱过量,在水浴上蒸出过量的乙醇,至没有乙醇馏出,冷却倒入200ml 冷水中,搅拌,析出结晶,抽滤,用10%碳酸氢钠溶液25ml 洗涤晶体二次,抽干,再用水洗至pH 为6~7,抽干,得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结晶,80℃常压烘干得到粗品。

重结晶:将粗品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置于250ml 园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水、活性炭,重量比为粗品:95%乙醇:水:活性炭为1:1:4:0.05,在水浴上加热回流15min ,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加少量水搅拌,析出结晶,抽滤,用少量水洗涤结晶,抽干,并在80℃左右烘干,得到白色结晶,计算产率,测定熔点。

四、思考题粗品用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实验二豆类淀粉和薯类淀粉的老化粉丝的制备与质量感官评价一、引言淀粉加入适量水,加热搅拌糊化成淀粉糊(α—淀粉),冷却或冷冻后,会变得不透明甚至凝结而沉淀,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老化。

将淀粉拌水制成糊状物,用悬垂法或挤出法成型,后在沸水中煮沸片刻,令其糊化,捞出水冷(老化),干燥即得粉丝。

【精品】食品化学实验

【精品】食品化学实验

【精品】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化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食品是必不可少的,而了解食品化学则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食品,更好地了解食品的烹饪方法和营养成分。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化学实验。

一、酸碱滴定法测定饮用水PH值酸碱滴定法是一种用酸和碱溶液反应来确定样品酸碱性质的方法。

在饮用水中,PH值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水的PH值太高或太低,就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饮用水PH值的方法,实验步骤如下:试剂:0.1mol/L NaOH、0.1mol/L HCl。

1. 取50mL饮用水样品,转移到烧杯中,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颜色变成浅红色。

2. 用0.1mol/L NaOH溶液滴加至颜色变为粉红色为止,记录滴加的体积。

4. 计算出样品的PH值。

二、食盐含量测定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它对食品味道和口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过量摄入食盐也容易对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食盐的用量。

食盐含量测定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实验步骤如下:试剂:硝酸银0.02mol/L、钾氰化铁0.02mol/L、硝酸0.5mol/L、盐酸0.5mol/L。

1. 取1g食品样品粉碎成粉末,加入50mL纯净水中,充分混合使样品溶解。

2. 取10mL溶液,加入10mL硝酸银溶液中搅拌。

3. 将溶液分别滴入2-3滴硝酸和盐酸,待样品沉淀。

4. 将沉淀用纯净水洗涤,去除杂质。

5. 将沉淀用钾氰化铁转换为红棕色沉淀。

6. 用溶液滴定至颜色变化为黄色时,取滴定体积,计算样品中的食盐含量。

三、脂肪酸含量测定脂肪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对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了解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多少对保持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测定食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常用的酸值法。

1. 取样品粉末约10g,加入250mL比重为0.815的石油醚、丙酮混合液中进行提取。

食品化学实验

食品化学实验
(3) 样品中糖含量的测定:
取7支25×250 mm试管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
项目
管号
样品溶液(ml) 蒸馏水(ml)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ml)
空白
还原糖
总糖
0
1
2
3
4
5
6
0
1.0
1.0
1.0
1.0
1.0
1.0
2
1.0
1.0
1.0
1.0
1.0
1.0
1.5
1.5
1.5
1.5
1.5
1.5
1.5
加完试剂后,其余操作均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相同。测定后,取样品 的OD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处相应的糖量。
因硫酸作用甚缓,需加硫酸铜作为催化剂,并加硫酸钾 以提高溶液之沸点。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所组成,含有C、H、O及一定量的N和 少量的S,所有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都有一定的比例,其平均 值(百分比)是碳为50.6-54.6;氢为6.5-7.3;氧为21.523.5;氮为15.0-17.6;硫为0.3-2.5。
2 样品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以测定藕粉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为例。 (1) 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准确称取4 g藕粉,放在100 mL烧杯中,先以少量水调成糊 状,然后加50-60 mL蒸馏水,于50 ℃恒温水浴中保温20分钟, 过滤,将滤液收集在100 mL容量瓶中,再定容至100 mL。
(2) 样品中总糖的水解及提取:
思考题
1、试述粗脂肪与脂肪概念的区别。 2、为什么待测粗脂肪的试样须干燥?
实验三 油脂过氧化值的测定
一、原理
过氧化值指油脂中的过氧化物总含量,是油脂中不 饱和脂肪酸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所产生的氢过氧 化物,为油脂氧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它很不稳定,能继续 分解成醛、酮类和氧化物等,使油脂进一步酸败变质。氢 过氧化物对人体健康有害,过氧化值超标的油脂不能食 用。因此,过氧化值是油脂初期氧化程度的标志,是反 映食用油脂新鲜度和氧化酸败程度的重要指标。

食品化学实验

食品化学实验

实验一卵磷脂提取及乳化性能分析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蛋黄中卵磷脂提取纯化工艺及其验证方法,分析蛋黄卵磷脂这种乳化剂的乳化性能。

2.实验原理利用蛋黄中的各种脂类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卵磷脂与其他脂类分开。

首先,利用醇将脂类物质从蛋黄中提取出来,将醇蒸干后,即为脂类物质。

然后根据卵磷脂不溶于丙酮的特性,将卵磷脂提取出来。

乳化剂是一种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物质。

它可介于油和水的中间,使一方很好地分散于另一方的中间而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卵磷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中B为含氮的残基):卵磷脂中含有亲油基R和亲水基N、OH,是良好的天然乳化剂。

3. 试剂与仪器:丙酮,95%乙醇,食用油,高速均质机4. 操作步骤①卵磷脂的粗提工艺流程:清洗鸡蛋→打蛋→取蛋黄(约20g,蛋白回收)→95%乙醇搅拌提取→过滤,取上清液→乙醇挥发→残余物浓缩、净化→粗卵磷脂。

95%乙醇提取:加入60mL95%乙醇,搅拌20min左右,静置30min,乙醇浸泡液即为黄色,过滤(三角漏斗、滤纸),滤液澄清。

乙醇挥发:采用水浴加热方法进行,因乙醇的沸点为78.4℃,故蒸发温度选取90℃。

蒸发至烧杯中物质呈厚油状物,即可停止蒸馏,准备沉淀净化。

沉淀净化:沉淀净化是用丙酮进行的,方法是,往烧杯中加入油状物二倍量的丙酮(约3mL),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形成沉淀后,将上层浑浊的丙酮液倾出(丙酮回收),再加同量的丙酮洗净,这样重复2~3次,即得到蜡状的卵磷脂。

②卵磷脂的验证取少量卵磷脂置入试管,加10%NaOH溶液2mL,并在水浴上加热,产生腥味。

③卵磷脂乳化性能检测剩下的磷脂在玻璃棒搅拌下分散到30mL的色拉油中, 然后加入30 mL 蒸馏水, 经高速均质机分散15sec, 得到乳状液。

将乳化液转移到50mL 的量筒, 放置24h以上,观察分层情况, 并计算乳化层比例(%) 以衡量磷脂的乳化稳定性和乳化能力。

乳化层比例越大, 磷脂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越好。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食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

2. 学习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3. 熟悉食品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现象。

二、实验原理食品化学实验是研究食品成分、性质、加工和保藏等方面的科学实验。

本实验主要涉及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析天平、烧杯、漏斗、滤纸、试管、移液管、滴定管、蒸发皿、酒精灯、电炉、离心机等。

2. 试剂: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锌、氢氧化钠、碳酸钠、碘化钾、淀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1)称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样品,加入适量水,搅拌溶解。

(2)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 脂肪的提取与鉴定(1)称取一定量的脂肪样品,加入适量乙醚,搅拌溶解。

(2)将溶液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3)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碘化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碳水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1)称取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样品,加入适量水,搅拌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4. 维生素的提取与鉴定(1)称取一定量的维生素样品,加入适量乙醇,搅拌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5. 矿物质的提取与鉴定(1)称取一定量的矿物质样品,加入适量水,搅拌溶解。

(2)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加入硫酸铜溶液后,溶液呈现蓝色,证明蛋白质存在。

2. 脂肪:加入碘化钾溶液后,溶液呈现棕黄色,证明脂肪存在。

3. 碳水化合物:加入碘液后,溶液呈现蓝紫色,证明碳水化合物存在。

4. 维生素: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呈现蓝色,证明维生素存在。

5. 矿物质:加入氯化钠溶液后,溶液呈现白色沉淀,证明矿物质存在。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食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学会了食品中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了解了食品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一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 a CL式中:a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a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2.电子顶载天平(感量);3.研钵;4•棕色容量瓶;5.小漏斗;6.定量滤纸;7.吸水纸;8.擦境纸;9.滴管。

七、(三)试剂:96%乙醇(或80%丙酮);石英砂;碳酸钙粉。

八、九、三、实验步骤十、1.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共3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2〜3ml95 %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

5. 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

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5nm、649nm下测定吸光度。

十^一、十二、四、实验结果计算: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值代入下面的式子:Ca—; Cb= ―。

据此即可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的浓度(Ca、Cb: mg/L),二者之和为总叶绿素的浓度。

最后根据下式可进一步求出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含量:十三、叶绿素的含量(mg/g )=[叶绿素的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或干重)。

实验一蛋白质的沉淀及变性发布时间:2010-12-23 浏览次数:3395一、实验目的1.熟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2.进一步掌握蛋白质的有关性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因受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并失去原有的生物学活性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变性作用并不引起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而是二级结构以上的高级结构的破坏,变性后的蛋白质称为变性蛋白。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物理因素有高温、紫外线、X-射线、超声波、高压、剧烈的搅拌、震荡等。

化学因素有强酸、强碱、尿素、胍盐、去污剂、重金属盐(如Hg2+、Ag+、Pb2+等)三氯乙酸,浓乙醇等。

不同蛋白质对各种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用大量中性盐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盐析作用。

蛋白质是亲水胶体,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影响下脱去水化层,同时,蛋白质分子所带的电荷被中和,结果蛋白质的胶体稳定性遭到破坏而沉淀析出。

经透析或用水稀释时又可溶解,故蛋白质的盐析作用是可逆过程。

盐析不同的蛋白质所需中性盐浓度与蛋白质种类及pH 有关。

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如球蛋白)比分子量小的(如白蛋白)易于析出。

改变盐浓度,使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别析出。

三、实验材料1.新鲜蛋清或血清,蛋白质溶液。

2.固体硫酸铵及饱和硫酸铵溶液。

3. 95%乙醇,1% CuSO,饱和苦味酸,LHAC, NaCI,4.试管,三角漏斗、玻棒,滤纸,试管架酒精灯,移液管。

四、操作方法1 .卵清蛋白的分离( 1 )、取卵清约2 mI 于试管中,加等体积的饱和硫酸铵溶液,搅拌均匀,蛋白质析出,静置,用滤纸过滤致滤液澄清,沉淀为卵球蛋白,将此沉淀用 2 mI 半饱和硫酸铵洗涤一次。

(2)、将析出卵清球蛋白后的滤液放人试管中,再加人固体硫酸铵使之达饱和,观察有无沉淀产生,若有沉淀,则过滤之,滤出的沉淀却为卵清白蛋白。

2. 乙醇沉淀蛋白质(乙醇为脱水剂,能破坏蛋白质胶体质的水化层而使其沉淀析出)。

取蛋白质滤液 1 mI ,加晶体NaCI 少许(加速沉淀并使沉淀完全)。

带溶解后再加入95%乙醇2mI 混匀,观察有无沉淀析出。

3. 重金属盐沉淀蛋白质。

蛋白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成不容性盐类而沉淀。

取试管 1 支加蛋白质溶液2mI ,滴加 1 % CuSO4 溶液,至有沉淀生成。

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还有哪些方法'哪些变性了哪些没有变性4 .生物碱试剂沉淀蛋白质。

植物体内具有显着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称为生物碱。

能沉淀生物碱或与其产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苦味酸。

生物碱试剂能和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可能因蛋白质和生物碱含有相似的含氮基团。

2mI 蛋白质溶液及1%醋酸溶液4-5滴,加5%苦味酸数滴。

五、思考蛋白质的沉淀作用还有哪些方法'哪些变性了哪些没有变性实验三:马铃薯淀粉的制备马铃薯可溶性淀粉探究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第一次:用同种、不同浓度的酸在不同温度下水解不同时间,探讨上述因素对可溶性淀粉的影响。

1、马铃薯可溶性淀粉糊化液制备:称取3 g 马铃薯可溶性淀粉,用蒸馏水定容至120ml ,将装有混合物的烧杯做如下处理,盐酸的加入量、水解时间和水解温度如下表所示:试验号加酸量(%)水解时间( min) 温度「C) 19155529206539257549308551115556112065711257581130859131555101320651113257512133085131515551415206515152575161530852、恒温干燥成膜:将水浴后的马铃薯淀粉成膜溶液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中搅拌30min (温度保持与之前的水解温度一致)将膜液倒入安全瓶中,瓶口用插有胶头滴管的瓶塞塞紧,支管口通过橡皮管连接真空泵,冷却后在真空下脱气20 分钟。

3、将处理后的膜液均匀倒入培养皿中,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干燥,温度控制在70 C,保持10小时取出。

4、揭膜:将干燥成膜后的培养皿放在石棉网上,以免温度过高损坏实验台,迅速用刀片将膜的四周与培养皿底部分离冷却5min 后迅速揭膜。

揭膜时,先将膜与玻璃板四周分离,放在相对湿度50%条件下,平衡48h 进行指标测定。

指标测定如下:1 、膜的微观形貌将薄膜固定在载玻片上,糙面向上,用显微成像系统在不倍数下对样品进行观察和拍照。

2、膜厚度测定:用螺旋测微器 ()在被测膜上随机取8 点测定,取平均值,膜厚单位为mm.3、淀粉膜水蒸汽透过性的测定: 参照拟杯子法。

具体方法如下: 称取5g 无水氯化钙放置在小锥形瓶中,挑选均匀无破损的样品膜,测量其厚度后,将样品膜密封于小锥形瓶口,并称取锥形瓶重量,然后将小锥形瓶放入相对湿度为50%的恒湿箱中,每天称重一次,直到平衡不变,最后得出小锥形瓶质量的变化。

计算公式如下:Wv= △ m\ (A*t)式中:wv为水蒸气透过系数;△ m为水蒸气迁移量(g);A为膜的面积(m2);T 为测定时间(d)。

4、透油系数测定将1mL 色拉油加入到试管中,挑选完整均匀的样品膜封口,倒置于滤纸上,称量滤纸片重量,在相对湿度为50%的恒湿箱中放置,每天称重一次,称量得出滤纸质量的变化。

计算公式如下:Po= △ WF T/ST。

式中:PO为透油系数(g • mm/cm 2• d); △ W为滤纸质量前后的变化(g);FT为膜厚度(mm);S为膜面积(m2);T为放置时间(d)。

5、透明度测定:将贮藏2d的淀粉膜切成 1 cm x 3 cm的长条垂直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槽中,测定其在波长585nm 处的吸光值A 585。

按照下式计算膜的透明度( T) :T=A585\n。

其中,n为膜的厚度(mm)。

T越大表示膜对光的通透性越差。

6、膜溶胀性的测定将制备好的不同组成的膜裁剪成4cm*2cm的样品,于50C真空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量(W1),然后将膜样品浸入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以聚乙烯薄膜封口,在25C放置24h, 定期轻轻晃动烧杯,24 h后将膜取出,用滤纸吸干膜表面的水分,称重(W2),每个配方样品重复3次,根据膜溶胀前后重量的变化来计算溶胀率(Sol), Sol=(W-W0)/W0*100(%) 式中:W0 :试样实验前质量(g );W :试样实验后质量(g )7、膜的耐酸耐碱性能的测定将制备好的不同组成的膜裁剪成4cm*4cm的样品,分别放入L的盐酸标准溶液或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烧杯中,以聚乙烯薄膜圭寸口,并定期轻轻摇晃烧杯。

通过拍照,观察和记录淀粉膜的表观形态随时间的变化。

&热水速溶率:朕的热水速濬率指臆任沸水中短时潘解的重量与原畫最的百分比.本试脸将膜放入旳100 的沸水中搅ffi?<K3irihi施用滤网过馆•将滤网及残留物放入干燥ML中十燥至恒尬-嚨的速幣串按下式汁皿|- 5厂叭丿“1- “饰丿X】加,式中x诧为膜巾水的质量分数;m i为膜的£1;矶为干操皿和滤网的1B:叭为干燥皿、滤网和残留物的重最。

第二次:在第一次试验的基础上,确定酸的最佳浓度、水解温度与时间,添加不同的增强剂、增塑剂和交联剂等,找出使膜性能更加完善的最佳组合初甘胎翻S!性釧跚Table 3 Kffi't nf jhi ITLJ .L MtUHl nil film 卩HqW'iliiS砸鱼#継0皿色津SC(^ft[ag/(i'ni:<cD |;V .'Xfl |ti『'.i1.010顾翩性為眠无顒施io漆貴色.透明松血40.74600094$5Wb1朋21.8470.01257244L9H630.6350.013札&止;:匚壬..4WJ2删JI IS70016表4海藻敲馆倔对離此能的形叫TJ J J-.-4 Lffti'i 订S M I LUII]ditp 4itLt iMi filjiL色泽柔紙战趺\)逾刀曲唧li汩划透水tt|m“(ctn 诃|MtM0.5樂常案就血9S61.弼24J8T0.0120.6涣黄包溯711S71,22620.197i).0|4 0.7黄色威透瞪80.176IW16.1470.017嘿責也,絞透明磴86.46801H6ILS64泗0,9黄哲MS92,6750,542畑<),026表8 硫酸铝钾用戢村膜件能的影响陆酸t]艸戸(§Ji</7( WT1)和(MPa)]s (n^n)Ts (tnin /mil)透明度(知03922.60 1.5921165.90.0023826.22 1.72524«67.20.0043X26.05L727247Ml0.013S25.82 1.73367,50.0163824.60 1.6S7233圉斗00203921.56 1.44622167_11. 马铃薯可溶性淀粉糊化液制备:称取3 g马铃薯可溶性淀粉,用蒸馏水定容至120ml,加入最佳浓度的盐酸,将装有混合物的烧杯,放入最佳温度恒温水浴锅中,不断搅拌直至淀粉糊化完全,保温最佳时间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