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初中生物地理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和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掌握好这门学科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生物地理知识,下面将提供一些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生物方面的复习资料1. 生物分类学: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和规律是学习生物的基础。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了解不同生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层次。

2. 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了解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

3.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学习细胞的组成、功能和分裂过程等知识,来加深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

4. 遗传学: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学习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规律,可以了解到生物的遗传方式和遗传变异的原因。

5.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学习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以了解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生物的适应性。

二、地理方面的复习资料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可以通过查阅地理教材和地理参考书籍,了解到地球的球形和地球的内部结构。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运动,通过学习地球的运动规律,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等现象。

3.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的学科,包括气候、水文、地貌、植被等内容。

通过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可以了解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内容。

通过学习人文地理的基本知识,可以了解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特点。

5.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学中的新兴技术,通过学习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可以了解到地理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等过程。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资料总汇

初中-地理+-生物-会考资料总汇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

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

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

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精品】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精品】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资料汇编超级全面(共77页)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资料汇编超级全面(共77页)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汇编说明生物、地理在初中阶段是一门副科,因此,一些学生并不重视。

但是,你知道吗?多地初一初二的生物、地理会考成绩,也会纳入中考成绩,所以说,如果你这2科没学好,其它学科又有所欠缺,那离考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就渺茫了!“提高1分,干掉千人”,小韩老师熬夜为你准备了一份:生物、地理会考知识要点汇总。

帮你快速梳理生物、地理的重点、必考点,让你轻松拿下高数。

生物部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初二地理、生物小中考复习资料

初二地理、生物小中考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初中地理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②特殊经线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西经)(东经)愈向南愈大本初子午线赤道愈向西愈大愈向东愈大4、利用经纬网定位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第二单元9、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镜座—稳定镜身。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

初二生地会考复习资料初二的同学们,生地会考可是我们初中阶段的一次重要考试,它的成绩会对我们未来的升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复习资料。

一、生物复习要点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要清楚了解细胞的各个部分,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的结构和功能。

比如,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控制中心。

2、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细胞的分裂使得生物体细胞数量增加,生长则让细胞体积增大。

这部分要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生物的营养方式包括自养和异养两种。

自养生物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异养生物则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比如动物。

4、动植物的结构层次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要能区分两者的不同。

5、生态系统这是一个重点内容,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

还要明白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特点。

6、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遗传使生物的性状得以延续,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要掌握遗传物质 DNA 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概念,以及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7、生物的进化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要理解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地理复习要点1、地球和地图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比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要能够熟练运用地图获取信息。

2、世界的气候气候的主要类型、分布地区、特点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3、世界的地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区的位置和特点。

4、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不同人种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5、中国的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中国的人口、民族、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特点。

(完整版)初二地理生物小中考复习资料汇总

(完整版)初二地理生物小中考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部分初中地理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⑪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⑫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⑬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⑪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⑫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⑬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⑭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⑫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⑪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⑫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⑬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⑭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⑮经、纬线的特点:⑯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1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精品】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精品】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初中生地会考资料重点

初中生地会考资料重点
植物生长
植物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有机物等,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
人体生殖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受精后形成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胎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分,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细胞分裂分化
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组织器官系统
细胞分化后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次序结合构成器官,多个器官按次序组合构成系统
植物类群
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结构
种子包括种皮、胚等结构,胚是种子的核心部分
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自身条件如活的、完整的胚等
地形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生物部分
类别
重点内容
生物特征
生物具有生活需要、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等特征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等
地球运动
自转周期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公转周期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地图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海陆分布
世界海陆比例7:3,四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气候类型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终年寒冷
初中生地会考资料重点
地理部分
类别

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

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地理生物会考复习资料1、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2、地球内部圈层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外部圈层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最活跃的是生物圈。

3、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

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

主要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岩、板岩、大理岩等。

4、地质构造两种类型:褶皱和断层。

褶皱有两种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是里面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里面岩层向下弯曲。

断层向上升的为地垒(华山、泰山、庐山),向下沉的为地堑(渭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5、背斜成谷原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内力)作用,常常发生断裂,易被外力侵蚀破坏,而形成山谷。

向斜成山原因:向斜槽部岩石受挤压,比较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6、板块相撞形成消亡边界:高山高原、海沟、岛弧。

张裂形成生长边界:海洋、裂谷、海岭。

7、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热的地方空气垂直上升运动,冷的地方空气垂直下沉,导致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而冷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8、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0度)、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30度))、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60度)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90度)。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近地面风带:信风带(2个)、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2个)。

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

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注:多雨的气压带是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多雨的风带为盛行西风带。

)9、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原因: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受西风带影响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精品】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精品】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精品】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精品】

4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人体内三大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43 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 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 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 B1 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 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 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 p”。
1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 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② 用刀片将这粒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
③ 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 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果皮和种皮、

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9、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常见的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苏铁等等。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40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 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41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 1 )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总4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初中会考资料(地理,生物)

初中会考资料(地理,生物)

七年级上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M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C时才会出汗。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疏松土壤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全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全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复习卷及答案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复习卷及答案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围越小,要表示的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大部分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

亚洲和非洲以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

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

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

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

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

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

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

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

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

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

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

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

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

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

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

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

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

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

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

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

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9、世界的人种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

30、世界上的国家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

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

最小的是梵蒂冈。

31、国界和领土国界线围以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

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共分为13个地区。

图见书本第一册P83。

33、东亚概述图见P85。

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国、蒙古、日本等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