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人的创作心理动机

合集下载

不平则鸣及反题——中国古代文论中对创作动机的讨论

不平则鸣及反题——中国古代文论中对创作动机的讨论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圣贤发愤之作通俗说来就是牢骚之作内心有所郁结故而有所著述来疏泄情感

1 6.文史研 究 1
不 平 则 鸣及 反题
— —
中国古代 文论 中对创作动机 的讨论
范金 晶
( 四川 大 学俗 文 化 研 究 所 四川 成 都 60 6 ) 104
诗:
闷 、郁结 ,诗人 就去写诗 。这些郁结如同鱼刺哽喉般磨炼 诗人 ,使诗人 不吐不快 ,好诗正是这样诞生 的,《 文心雕 龙》 所谓 “ 蚌病成珠矣 ” 。 另外还有一点 ,司马迁认为 内心郁结 ,发愤著 书以舒愤 ,目的却是 避免 “ 名磨灭” 文采不表于后 世”,想历世而不 朽。而钟嵘 《 品》 、“ 诗 “ 凡斯种种 ,感荡心灵 ,非 陈诗何 以展其义?非长歌何 以骋其 情? “ ” 使 穷贱易安 ,幽居靡 闷,莫 尚于诗矣 ” ,则 是强调诗 在调节作 者心灵方 面 的作用 ,作诗可以使诗 人得到安慰和补偿 , “ 他能和艰辛 冷落的生涯 使 妥协相安” ( 钱锺书 《 诗可以怨》 。 )
摘 要 :本 文 从 追 究作 者创 作 动 机 的 角度 ,对 中 国 古代 文论 中关 于作 者 为 何要 创 作 的说 法做 了一 些 清 理 。 “ 可 以 怨 ” 司 马 迁 “ 愤 诗 , 发 著书说”,为先秦两汉时期 的主要观点 ,认 为诗歌 源 自内心 怨愤郁结。唐代韩愈提 出了 “ 不平则鸣” ,认 为不平静 ,情绪波动故 而作诗 ,喜 怒哀 乐皆为 “ 不平” 。宋代 崇尚理性 ,苏轼 “ 空故纳万境” 的看法可作 为其代表 ,内心空 、静 ,故 而能 容纳世 间万物 ,诗 意 自然显 露。而 与这 些看法并行的 ,还有一种 “ 不病而吟”,为文而造情 ,而不是真正的有感而发 。下文将展开详细论述。

诗人的创作心理分析

诗人的创作心理分析

诗人的创作心理分析概述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达力和审美价值。

诗人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内心情感、思想与观察到的世界相结合,以文字表达出来。

然而,诗人的创作背后隐藏着一个复杂而深入的心理过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诗人的创作心理。

创作动机与灵感内在驱动力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动机,这可能是对生活、情感、社会现象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所驱使。

对于许多诗人来说,写作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途径,同时也是对日常生活中体验和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提炼和记录。

外在因素外在环境也能够成为诗人灵感产生的源泉。

例如,美景、音乐、绘画等能够激发诗人写作欲望并带来灵感。

此外,其他文学作品、亲友关系、社会事件等也可能成为引发创作的触发点。

创作过程与困难创作阶段诗人的创作通常有以下几个阶段:灵感涌现、构思、草稿撰写、修改和推敲等。

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可能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调整和克服。

创作困难与心理压力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可能面临创意枯竭、写作技巧不足、语言表达困难等问题。

这些困难会给诗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自我怀疑和沮丧情绪。

创作风格与主题选择想象力与表现方式诗歌以其特有的语言技巧和形式美成为文学艺术中独具魅力的一部分。

诗人通过运用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押韵等技巧来塑造独特的创造性形象,并表达出深邃而富有想象力的视角。

主题选择与价值观诗人在选择主题时往往受到其个人经验、兴趣爱好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所影响。

诗歌可以体现多样化的主题,如爱情、自然、社会批判等。

诗人通过诗歌来传递自己的观点和对世界的思索。

创作心理与情感抒发情感抒发与创作诗人通常通过创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体验,以此进行情感宣泄和抒发。

写作可以成为一个倾听自己内心声音、排解负面情绪以及寻找平衡的过程。

创作中的享受与焦虑尽管创作给予诗人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焦虑和压力。

对于追求完美和更好表达的诗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陷入反复修改和完善之中。

李贺鬼诗创作心理及创作成因

李贺鬼诗创作心理及创作成因

李贺鬼诗创作心理及创作成因李贺鬼诗创作心理及创作成因李贺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李贺仕途不顺,但很早便在诗坛扬名。

李贺他是天才,更是时代逼出来的“鬼才”。

李贺是古代诗史中的怪杰,其意象的奇诡、意境的迷离、色彩的斑斓,吸引着人们不断的探究。

孟修祥曾提出:“李贺的变态心理在其诗歌创作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心理的异常使他的感受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导致对世界的深刻体验。

”他又提出:“李贺则是带着悲剧性的幽恨郁闷,寻找心理的安慰,借游仙、梦天维持一种心理的平衡。

因此,仙的一面是作为畏死畏病畏鬼的心理补偿和平衡形态显现于贺诗中的。

”宗室后裔的身份,天赋的才情都使诗人自傲自大,觉得自己非常人可比;而中唐衰败的严峻现实,疏远了的世系,窘困的家境,特别是病弱的体质,丑陋的外貌则又使其感到极度的自卑自贱,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碰撞中,造成诗人变态的心理和病态的人格,使之陷入并沉溺于这种矛盾痛苦的心境中而不能自拔。

这是李贺诗风形成的重要愿意之一。

因此,其诗歌也常表现出一种浓厚的感伤气质和病态的美。

李贺在精神上同现实世界格格不入,既为世道所不容,亦未能退循于山水之中,诗人只能沉溺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抒写心中关于生与死的苦闷。

对死亡世界的摹写与探索,正是李贺灵魂深处求生意识的强烈表现。

李贺通过“鬼”诗的创作,对人生人性普遍性的苦闷――死与生问题,也进行了极有意义的探讨。

李贺诗风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受着时代和当时文艺思潮的影响。

陈允吉在《说李贺<秦王吟酒>中的“狞”――兼谈李贺的美感趣味和心理特征》中分析了“元和之风尚怪”的时代审美特征,“鉴于他们这种变异了的心理状态,这些诗人一般都不很乐意单纯去写人们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赏心悦目的东西,也经常有意识地去破坏作品艺术形象在感觉上的自然与和谐。

他们最大的兴趣是在搜罗一些平常人看起来是属于丑恶和可怕的东西,然后用很强的力量把它们纳入诗的世界。

”“他们就是受这种反常的美感趣味所支配,极力在诗中塑造一些容易引起精神颤栗和震动的形象,使自己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得到某种心理的满足。

中国古向代诗人的创作心理动机

中国古向代诗人的创作心理动机

中国古代诗人的创作心理动机提到中国古代诗歌,我们立刻会想到屈原、李甫、陆游、辛弃疾……这些名字,想到这些诗 人的悲剧性的命运,他们大都在忧患、焦虑中度过了 自己的一生 ;我们又会想到, 中国古代的那些杰出的诗 人,几乎没有谁仅仅想做一个诗人,然而他们又只能 做一个诗人 ;也许还会想到, 古代的诗人们彼此之间尽 管有种种差异,然而他们又似乎不约而同地反复吟诵 着某些特定的内容, 并对某些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这些现象中,是否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呢 ?本文试 图从分析古代诗人的心理动机及其与古代诗歌 (在这 里,指的是文人创作的诗歌 )的关系入手, 对这一问题 提出看法。

, 动机指人所具有的, 能引起某种活动,维持此种活动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内在动力。

人的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心理性动机 又分为成就动机、亲合动机和探求动机 (参见张春白、杜 在心理学兴《心理学》〔台〕东华书局出版 ),这些心理动机以动 机系统的形式影响着人的具体行动,其中对人的行动 起决定性作用的动机叫做 “优势动机”。

从社会心理学 的角度看,人们的心理动机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个人 接受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并将其内化的一 种结果。

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理 动机与古代诗歌的关系的一个方面 :诗人的心理动机 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特点。

中国古代诗人的成就动机, 主要是对政治成就的 追求,中国古代诗人大都出身于“ 层本身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需要的产物,这 种制度需要一定的有教养、 有才能的人 “从政”,并以 社会期望的形式、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内化为士阶层成 员的成就动机。

中国古代诗人之所以并不把诗歌创作 的成功做为主要生活目标而把政治理想的实现做为主 要目标 (所谓“济苍生”、“安社稷、“致君尧舜上,再 使风俗淳” ),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正在于此。

中国古代诗人的另阶层,这一阶 重要的心理动机是亲合动机,这种心理动机源于依亲的需要。

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

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

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1.表达情感:诗歌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他们可以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的喜悦、悲痛、失望或愤怒等情感,并通过诗歌的艺术化表达给予读者共鸣。

2.传递思想:古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传递自己的思想观点,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的看法。

他们有时候会以诗歌的形式来探讨宇宙的奥秘、人生的意义、道德伦理等重大话题,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赞美美好事物:古代诗人写诗也是为了赞美美好事物,如山水、花草、美人等等。

他们通过描绘景物、形容人物的方式来赞美自然的壮丽和人的美好品质,以增强人们对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4.记录历史:古代诗歌也是一种历史记录的形式。

许多古代诗人通过诗歌来记录自己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社会风俗、政治纷争等等。

他们的诗歌成为了后人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5.安慰自己和他人:古代诗人有时候写诗是为了安慰自己和他人。

在困境中,诗歌可以成为诗人寻求安慰和抒发苦难的一种方式。

通过诗歌的表达,诗人既可以自我慰藉,也可以给他人带来慰藉和勇气。

6.追求永恒和艺术:古代诗人写诗也是为了追求永恒和艺术。

他们通过诗歌的创作可以超越现实的限制,进入一个更加纯粹、理想化的艺术境界,并追求其诗歌作品在时间中的流传和赞赏。

总而言之,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表达情感、传递思想、赞美美好事物、记录历史等等。

他们通过诗歌的形式以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创造力,将自己与读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联结。

诗歌作为一种卓越的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文化遗产,也深刻地影响着读者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诗人的创作心理分析

诗人的创作心理分析

诗人的创作心理分析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能够通过简洁而抽象的语言形式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想法。

而诗人的创作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诗人的创作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深层次的动机和心态。

一、创作的灵感源泉诗人的创作灵感源泉多种多样,可以来自于生活、自然、情感、观察等。

不同的诗人受到不同的刺激源时,会有不同的创作反应。

比如,某些诗人可能更喜欢以大自然为主题,因为他们对自然的观察敏感,能够通过自然景色和现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而另一些诗人则更喜欢以日常生活为创作素材,他们通过对细枝末节的观察和记录,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二、创作动机的心理驱使除了灵感源泉,诗人的创作动机也是影响其创作心理的关键因素。

创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它可以让诗人倾诉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有些诗人创作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减轻内心的压力和不安,通过写作来寻找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平衡。

而另一些诗人则是出于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他们对诗歌的创作具有一种内在的驱使和欲望,渴望通过文字来传递自己的理念和审美。

三、表达情感的艺术诗人的创作心理中,探求表达情感的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诗歌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媒介,要求诗人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绪。

但在实际创作中,诗人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情感太过复杂,难以找到准确而简明的文字来表达;有时候又可能因为表达的方式被社会习俗和规范所束缚而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诗人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四、对读者的期待与反馈诗人不仅仅是创作者,还是读者的观众。

他们的诗歌作品往往是为了被他人欣赏和理解。

因此,诗人的创作心理中也会涉及到对读者的期待和反馈。

有些诗人可能期望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希望读者能够从诗中得到一种情感启示或思考。

而另一些诗人则更加追求独特性和前卫性,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突破传统的艺术界限,引起读者对诗歌形式和审美的重新思考。

五、创作与身份认同诗人的创作心理还与其身份认同息息相关。

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与艺术表现

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与艺术表现

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与艺术表现中国古代是一个诗歌辉煌的时代,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古代诗人们以其独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风格,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本文将就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与艺术表现展开讨论。

一、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养气为本,以修身为基,以感慨为源”。

首先,古代诗人非常重视养气,他们认为只有身体健康、内心清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因此,他们注重修养身心,追求精神上的平衡与安宁。

其次,古代诗人注重修身养性,他们相信只有修身才能臻于人格的完善,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深邃、丰富。

最后,古代诗人以感慨为源,他们时常对社会万象、人生百态产生感慨,并将这些感慨转化为作品中的诗意,使其作品充满真实的情感。

二、古代诗人的艺术表现古代诗人通过各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他们的创作思想。

他们尤其擅长运用比喻、象征、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诗篇富有韵律感和艺术美感。

古代诗人的艺术表现主要包括诗意、意境和音律。

首先,古代诗人以诗意为重要表现手法。

诗意是诗歌最为核心的特征,古代诗人运用诗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诗意,他们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独有的艺术魅力。

其次,古代诗人注重创造意境。

意境是诗歌中的一种美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的细腻描绘,诗人们将读者带入一种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境界。

古代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把握,使意境更加鲜活和具体,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最后,古代诗人非常重视音律的运用。

音律是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诗篇更加富有韵律感和美感。

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抑扬顿挫的节奏,以及韵脚、平仄等严密的音韵结构,这些都是古代诗人重视音律运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与艺术表现浑然一体,相辅相成,他们通过追求养气、修身,使自己内心的情感得以传达,并通过诗意、意境和音律等艺术手段,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古代文言文作者心理分析

古代文言文作者心理分析

古代文言文作者心理分析古代文言文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者们追求着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境界。

在理解和欣赏这些古代文言文作品时,我们也可以从作者的角度来进行心理分析,以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和心理状态。

一、社会地位和名声的追求在古代社会中,文人的社会地位和名声通常与文学创作紧密相连。

许多古代文言文作者追求着在社会上有所声望,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获得赞誉和认可。

他们希望自己的文学才华能够被人们所崇敬和赞美,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望。

这种心理追求的体现,可以在古代文言文作品中找到许多例证。

例如,诸葛亮的《出使鲁故人书》中表达了他作为丞相的追求,在信中说:“愿以无华之笔,敷述敬赠之辞,虚有顺风之言,欲为自期之不得,感时惟勤,抚事启才。

”这段话反映了诸葛亮希望通过他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才华和忠诚,以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

二、审美追求和创作欲望在古代文人的内心深处,他们怀抱着对美的追求和创作的渴望。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艺术,表达出内心深处对于美的感悟和追求。

古代文言文作者常常在创作中追求文字的精炼和优美,力求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感动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这种审美追求和创作欲望在古代文言文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在其词作《水调歌头》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句文字简练而富有绘画感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辛弃疾对美的追求,又表达了他内心的思绪和创作的欲望。

三、情感宣泄和内心寄托古代文言文作者通过创作来进行情感的宣泄和内心的寄托,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融入到作品中。

他们希望通过文字的表达,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释放。

这种情感宣泄和内心寄托在许多古代文言文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段文字充满了对于秋夕夜晚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表达,展示了杜牧对于自然和人情的深沉思考和情感交融。

探寻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心境

探寻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心境

探寻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心境古代诗人之所以被后世称颂、崇拜,源于他们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深邃的心境。

对于古代诗人来说,创作不仅仅是诉说心情,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念,是他们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的结晶。

首先,古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分重要。

在古代中国,一些伟大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局之下,他们深深感受到民间百姓的苦难与疾苦。

例如,南北朝时期的陈子昂,他对孤寂、苍凉的北方战乱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的《登幽州台歌》揭示了他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

唐代诗人王之涣也深受战乱的影响,他的《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纷扰的忧伤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些动荡不安的时代,深刻影响了古代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出对和平、富饶的向往与渴望。

其次,对于古代诗人来说,自然环境是他们深受启发的重要源泉。

无论是山河、江河还是花草树木,都成为诗人们创作的灵感之源。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鹳雀楼为契机,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形象地表达出诗人那颗追求和平康乐的心。

又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了一幅宁静、幽深的秋夜景象,使人沉浸在这一片宛如画卷般的美丽中。

最后,古代诗人的心境对于创作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诗人们往往面对生活的种种苦难,把自己的愤怒、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融入到诗歌中。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夜感怀》中写到“洞庭波涛一何壮,千里江陵一日还。

”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愁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而王之涣在描述鹳雀楼时所表达的豁达与坚定,反映出他对于时代变迁的理解和诗人宿命的思考。

总之,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境是他们创作的重要因素。

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对社会,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思考都影响着他们的创作。

作为一种抒发情怀和思想的艺术形式,古代诗人的作品深深感染着后世,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历史的变迁与人生的真谛。

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心境古代诗人之所以被后世称颂、崇拜,源于他们独特的创作背景和深邃的心境。

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与艺术追求

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与艺术追求

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与艺术追求古代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他们不仅是艺术家,更是思想家和哲学家。

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风貌。

本文将从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诗人的不同特点。

一、创作思想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认识与思考上。

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张,寄托着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首先,古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是他们创作的重要基础。

他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关注人生的短暂和脆弱。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成泪。

”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脆弱性的思考和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

其次,古代诗人对社会的观察也是他们创作的重要来源。

他们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用诗歌唤醒人们的意识,呼吁社会的改革和进步。

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是杜甫对社会不公和贫苦人民境况的认识与思考,他寄托了对社会公平的向往与呼唤。

最后,古代诗人的创作思想还表现在对自然的感悟上。

他们善于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自然的美来表达内心的世界。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叹和对大自然无穷力量的敬畏。

二、艺术追求古代诗人在创作中追求着独特的艺术境界,力求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诗歌体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传神。

首先,诗人们注重抓住事物的瞬间,将瞬间的美与内心情感相结合。

他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比喻,使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就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句子,通过这样一幅画面,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次,古代诗人重视声韵的运用,追求音韵的美感。

他们注重诗歌的韵律,力求在文字和音乐之间实现完美的融合。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就展示了他对音乐韵律的讲究,读起来优美流畅,让人心旷神怡。

汉代士人心态与辞赋创作

汉代士人心态与辞赋创作

汉代士人心态与辞赋创作
汉代士人心态与辞赋创作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汉代士人的心态与辞赋创作密不可分,他们的心态是辞赋创作的源泉。

汉代士人的心态是一种追求自由、追求自我实现的心态。

他们追求自由,不受社会的束缚,追求自我实现,不断探索自己的潜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他们把自己的心态融入到辞赋创作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汉代士人的辞赋创作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他以自己的心态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表达了自己对自我实现的渴望。

他的辞赋创作把汉代士人的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被后人称为“离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汉代士人的心态与辞赋创作密不可分,他们的心态是辞赋创作的源泉,他们的辞赋创作把汉代士人的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被后人称为“离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代士人的心态与辞赋创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珍贵的财富,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
想财富。

浅谈初唐寄赠酬答诗创作的心理机制及士人心态

浅谈初唐寄赠酬答诗创作的心理机制及士人心态

浅谈初唐寄赠酬答诗创作的心理机制及士人心态【摘要】初唐寄赠酬答诗是初唐诗歌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学价值。

本文从初唐寄赠酬答诗的背景和特点入手,探讨了初唐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分析了寄赠酬答诗创作的心理机制,以及士人心态的影响因素。

还探讨了初唐寄赠酬答诗在社会上的意义,以及对文学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通过对初唐寄赠酬答诗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复杂的心理机制和士人心态,进一步认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初唐寄赠酬答诗的创作既由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驱动,又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初唐寄赠酬答诗、心理机制、士人心态、思想情感表达、社会意义、文学发展、复杂性、重要地位。

1. 引言1.1 初唐寄赠酬答诗的背景初唐寄赠酬答诗的背景,源于初唐时期盛行的社交文化和文人相互交往的常态。

在唐代社会,文人雅士们常以诗歌为媒介来表达感情、传递情谊,互赠诗文成为一种常见的社交礼仪。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初唐寄赠酬答诗逐渐成为文人们展现才华、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初唐时期文学蓬勃发展,诗歌成为了当时文人们最喜爱的文体,他们以诗为媒,以诗为礼,以诗为交,表达内心情感,以达成人生理想。

初唐寄赠酬答诗的背景还与当时的政治风气和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初唐时期,武周政权的倒塌,唐朝的建立,使得社会风气开放,文人雅士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唐初文化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胡人文化,文人们在创作中也充分吸收了多元的文化元素,使得诗歌题材和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

初唐寄赠酬答诗充满了时代的活力和文化的多样性。

1.2 初唐寄赠酬答诗的特点初唐寄赠酬答诗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初唐寄赠酬答诗在形式上多采用五言古诗,这种古典形式的运用让诗歌更加典雅优美。

在题材上,初唐寄赠酬答诗以友情、爱情、士道风范为主题,表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

这些诗歌中还常常流露着对时代政治、社会风貌的观察和抒发。

从“不平则鸣”角度出发分析陆游“爱国记梦诗”创作的情感动力和现实原因

从“不平则鸣”角度出发分析陆游“爱国记梦诗”创作的情感动力和现实原因

从“不平则鸣”角度出发分析陆游“爱国记梦诗”创作的情感动力和现实原因“不平则鸣”是韩愈对“诗可以怨”这一文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他将“诗可以怨”所阐发的诗歌功能论演变为创作主体论,强调特殊的现实生活可以让作者产生“不平”的心境,这种心绪正是作者诗歌创作的强大情感动力,也是意象选取的重要心理因素。

而作为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其诗雄壮开阔,淋漓酣畅,汹涌澎湃的内心情感不但表现在清醒的白昼生活中,还蔓延到了寂静的黑夜梦境里。

本文便从“不平则鸣”角度出发分析陆游“记梦诗”创作的情感动力和现实原因。

【關键词】不平则鸣;陆游;爱国;记梦诗;情感动力;现实原因韩愈在其贞元十八年写的《送孟东野序》一文中明确提出“不平则鸣”观,文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

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不平则鸣”指人内心的平衡被打破时,就要把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

这里的“不平”主要是指穷苦潦倒、怀才不遇和人生坎坷等困境。

作为诗歌创作的的指导思想,“不平则鸣”强调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抒发创作本体的内在情感,它明确揭示了客观世界、内心意识和诗歌文本之间,存有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式信息传递关系。

韩愈提出客观现实是作者创作时的题材和心理来源,“不平”的心境是作者进行诗歌创作的强大情感动力,也是意象选取的重要心理因素。

同时读者又可以秉承“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的理念,从诗歌文本自身出发,逆流而上,向现实世界寻找诗歌产生的情感动力和现实原因。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最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中国诗歌历史上创作数量最大且现存数量最多的诗人,他毕生致力于诗歌艺术创作,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直到耄耋年迈之岁还吟有“无诗三日却堪忧”等句。

他的诗作中有为数众多的记梦诗,据考证,“陆游九千四百多首诗中仅题目标明记梦的就有一百二十七首,加上其他内容中出现“梦”这一意象的共九百九十首,共出现梦之意象一千一百零八次,形成了一个十分庞大的诗歌意象体系”。

古诗词中的作者都有哪些对诗歌创作心路历程的反思

古诗词中的作者都有哪些对诗歌创作心路历程的反思

古诗词中的作者都有哪些对诗歌创作心路历程的反思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思考和人生体验。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一部分,代表了千百年来中国诗歌的精髓和艺术成就。

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不仅关乎艺术表达,更见证了诗人们在探索、研究和思考中的心路历程。

本文将通过对古诗词中作者的心路历程反思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了解古人诗歌创作的奥妙。

古代诗人崇尚自然,对于自然的感受成为他们进行创作的灵感来源。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种反思告诉我们,在诗歌创作中应该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进而将这些感受融入作品,使作品更加贴近自然,与读者更加产生共鸣。

同时,古诗词中的作者也对人生的变幻和沧桑有着深刻的反思。

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杜牧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反思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对生命的无常抱有深深的感慨。

这种反思启示我们,诗歌创作不仅仅是个人感慨的抒发,更应该包含对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思考,进而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除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反思外,古代诗人还进行了对社会和时代的思考。

宋代诗人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道:“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抒发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

他借用大自然之景,映照社会之事,抒发对于社会深层次问题的反思和关注。

这种反思告诉我们,在诗歌创作中应该关注社会现象,关注人民的疾苦,将诗歌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工具。

最后,古代诗人的心路历程反思也在于对诗歌艺术表达的探索和创新。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通过对草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一年四季变化的感概,将自然景观和人类的情感融为一体。

这种反思告诉我们,在诗歌创作中应该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创新诗歌形式,使作品更加富有生命力。

陶渊明归隐及创作的心理结构

陶渊明归隐及创作的心理结构

陶渊明归隐及创作的心理结构说到陶渊明,我们都知道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田园诗人和隐士。

作为诗人,他的诗作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作为隐士,他的归隐历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

他以他的生活方式和文学创作构筑一个崭新的审美境界。

本文试从其心理结构分析他归隐的原因和创作心路。

一、陶渊明的理想人格和现实人格在陶渊明的深层心理中,存在着双重人格。

一是理想人格,一是现实人格。

理想人格源于家庭血统积淀和东晋人士和骄前代之风之失面形成的人格理想。

现实人格主要源于陶氏家族之沦落和诗人疾患所形成的性格倾向和心理情结。

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显著,被后人推崇为“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1]的一代名人。

史书记载,他管辖地区社会安定,人民富裕,出现路不拾遗的良好风尚。

陶侃一生清正廉明,殁后既没留下丰厚的资产,也没有像当代军阀那样军权世袭。

但是,陶公却给子孙留下了良好的品德楷模。

陶渊明的祖父陶茂曾经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也做过安城太守。

陶渊明自小就接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上的儒家思想的教育,青壮时期,他尊奉孔子“进德修业”的教诲,积极入世,有佐君立业,大济苍生之志。

《拟古》诗“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正是借少年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奉上天之承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效于君亲,生信义于民乡间”[2]可见他的志向是积极的。

后来,家道中落,使他失去了官宦子弟的身份,但陶渊明并不自以为是寒门,相反,他对祖辈的公德是十分看重甚至有意标榜的。

在《命子》诗中,他历数陶门先世的功德,远推至上古陶唐氏,直至官至长沙公,“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的曾祖父陶侃,“寄迹风云的父亲,这表明他正是从家族荣耀角度来考虑人生出处的问题的。

但是,当时的士族门阀制度阻碍了非士族出身的陶渊明进身的机会,自�就修身进德,读圣贤之书,履仁义之道,慕忠孝之节,实指望有所作为的他越来越清醒地看到现实官场中到处布满了阴险的陷阱,整个社会腐败不堪。

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

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

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1.表达情感和思想:古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诗歌是一种非常独特和强有力的方式,可以让诗人直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包括喜悦、悲伤、爱情、友情、忧虑、愤怒等等。

通过写诗,诗人可以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递给读者,与读者共鸣。

2.记录和传承历史:古代诗人通过诗歌记录和传承历史。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可以把一段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等等凝结在文字中。

通过写诗,诗人可以把自己所处时代的情景、人物和事件传递给后世,成为后人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3.探索宇宙和人生的意义:古代诗人通过诗歌探索宇宙和人生的意义。

诗歌往往是诗人思考和探索生活、自然、宇宙等大问题的一种方式。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包括对人类存在的意义、生命的脆弱性、宇宙的奥秘等等。

4.传递价值观念和审美观点:古代诗人通过诗歌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点。

诗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达诗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方式。

诗人通过诗歌传递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道德和伦理的看法、对艺术和美的理解等等。

5.反映社会现实和呼吁改变:古代诗人通过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和呼吁改变。

诗歌往往是一个诗人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批评的途径。

通过写诗,诗人可以把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反思传递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唤起社会的关注和改变的呼声。

6.娱乐和享受:古代诗人写诗也是为了娱乐和享受。

写诗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可以给诗人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诗歌往往是一种自由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诗人通过写诗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从中获得乐趣。

7.提升个人声望和地位:古代诗人通过写诗可以提升自己的声望和地位。

在古代社会中,诗歌的创作和表演往往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

通过写诗,诗人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崇拜,从而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古代诗人写诗的原因是多样的,包括表达情感和思想、记录和传承历史、探索宇宙和人生的意义、传递价值观念和审美观点、反映社会现实和呼吁改变、娱乐和享受,以及提升个人声望和地位等等。

诗词创作的心理活动

诗词创作的心理活动

诗词创作的心理活动涉及表达情感、意识与潜意识的沟通以及心理治愈等多个层面。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不仅通过文字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还可能借助创作过程实现自我疗愈和心灵净化。

这一过程复杂而多层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以揭示诗词背后的深刻内涵。

下面具体分析诗词创作的心理活动:1.情感表达与宣泄情绪调整:诗词创作常常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调节。

通过诗歌形式,诗人可以将复杂的情绪如喜悦、悲伤、愤怒等转化为文字,达到一种心理平衡。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描述月光和乡愁,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思念。

精神宣泄:许多诗人在面临人生困境时,通过创作来宣泄心中的苦闷和不满。

这种情感的宣泄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

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通过写诗寻求内心的慰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意识与潜意识的连接潜意识的表达:诗歌创作不仅是意识层面的活动,更是潜意识与意识交流的桥梁。

诗人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人格倾向、心理需要、心理问题等投射到诗歌中,通过诗歌将这些隐蔽的情感和想法显性化。

梦境与幻想:许多诗词作品描绘了梦境或幻想场景,这些内容往往源自于诗人的潜意识。

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多用隐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他对爱情和人生的幻想与追求。

3.心理治愈与自我疗愈诗歌治疗:诗词创作具有显著的心理治愈功能。

许多诗人通过写作诗歌来缓解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

这种“诗歌治疗”被视作一种表达性治疗,能够帮助人们自发地揭露或追求自我。

历史案例:陶渊明通过写诗作文,在辞官后求得慰藉;现代诗人阿赫玛托娃在经历巨大痛苦后,通过代表作《安魂曲》实现自我疗愈。

4.认知与反思自我反思:诗词创作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有助于诗人深化对自身经历和心理状态的理解。

通过将个人经历转化为诗句,诗人能够以更客观的角度审视过去和现在。

社会认知:许多诗词作品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创作,诗人将个人感受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他们对时代的独特见解。

5.灵感与创作冲动灵感的涌现:诗词创作的灵感往往突然涌现,这种灵感来自于诗人的日常生活体验、自然景观的观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悟。

古代文人的创作心态与审美追求

古代文人的创作心态与审美追求

古代文人的创作心态与审美追求一、引言古代文人是指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以文学创作为主要活动的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才华横溢,思想独特,创作出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本文将探讨古代文人创作心态与审美追求,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二、古代文人的创作心态1. 内容表达古代文人注重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观点,他们致力于揭示人类情感、道德价值和社会现象等内容。

同时,他们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性和意境。

2. 自我表达与寻求共鸣古代文人倾向于通过文字来记录自身经历、感悟和思考,在作品中寻求自我表达和精神寄托。

同时,他们也希望与读者建立情感共鸣,传达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

3. 创造与反思在创作过程中,古代文人常常经历创作冲动、灵感迸发和反思思考的过程。

他们通过与自己对话,不断探索和挑战传统观念,力求创造独特而有影响力的作品。

三、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1. 崇尚自然与养生之道古代文人崇尚自然之美,并从中汲取灵感。

他们认为自然是最大的艺术家,因此追求自然的真实、朴素与和谐。

同时,他们注重养身养性,认为只有身心健康才能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品。

2. 追求真理与人性呈现古代文人在审美追求上注重真理和人性的表达。

他们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深度思考,在作品中反映出道义观念、伦理关怀和社会批判等内容,以期触动读者的内心。

3. 追求精神升华与审美享受古代文人致力于创造具有精神升华意义的作品,并希望读者在欣赏中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和放松。

他们推崇音乐、诗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提供丰富的审美享受。

四、对创作心态与审美追求重要性的分析通过了解和学习古代文人的创作心态与审美追求,我们可以认识到以下几点重要性: 1. 增强自我表达能力:古代文人追求真理和自我表达的精神鼓舞着现代人,使我们更加珍视个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 丰富审美经验:古代文人所倡导的审美追求开拓了我们的审美视野,让我们更加能够欣赏并理解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艺术作品。

宋代词人创作心理的文化阐释

宋代词人创作心理的文化阐释

宋代词人创作心理的文化阐释宋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囊括着许多伟大的诗人、曲艺家以及词人。

而宋代的词人尤其引人注目,他们的创作风格经过几经演变,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传统。

这篇文档将对宋代词人创作心理进行文化阐释,从而探究其创作的文化背景和心理特征。

一、宋代词的文化背景宋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社会层级分明,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被广泛遵循。

词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之下,这意味着他们必须遵循许多传统的礼仪规范和社会规范。

同时,宋代社会也是一个相对宽容开放的时期,农民和商人逐渐崛起,科技发展和文化变迁也在进行中。

这样的文化背景对于宋代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宋代词人的文化心理1.追求自由:封建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范使得很多宋代词人感到束缚,因此他们渴望自由,追求自由,试图打破封建的束缚。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宋代社会中的低落。

2.挖掘人性:宋代词人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开始从人性方面探索人们内心世界的感受。

他们通过词歌表达对人世疾苦、人生无奈的感慨,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人性中的痛苦和哀伤。

这样的创作心理,也反映了词人们对人性的关注以及他们认识到了文学艺术的世俗性质。

3.艺术追求:宋代词人在创作中,也注重个人的表达和艺术追求。

他们深知形式美和意义美的融合,追求文字和意义的统一。

在此过程中,他们也把对自己的艺术追求转化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和引导。

三、宋代词人的创作特点1.以“悲”为主题的词更多:这是因为宋代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条件较差,农民的社会地位也很低下,这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无望和痛苦的体验加深,从而更多地关注人生的苦涩。

因此,宋代的词也更多的以“悲”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悲痛的情感。

2.词的曲调特别注重:宋代是音乐和曲艺文化的鼎盛时期。

其中,以晋、唐六代琴曲为基础的“南曲”一度成为宋代甚至以后音乐的主要典范。

而在唱词的创作上,宋代词人推崇的是以曲为师、以乐为本的创作思想,重视曲调对词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人的创作心理动机提到中国古代诗歌,我们立刻会想到屈原、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这些名字,想到这些诗人的悲剧性的命运,他们大都在忧患、焦虑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我们又会想到,中国古代的那些杰出的诗人,几乎没有谁仅仅想做一个诗人,然而他们又只能做一个诗人;也许还会想到,古代的诗人们彼此之间尽管有种种差异,然而他们又似乎不约而同地反复吟诵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并对某些意象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这些现象中,是否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呢?本文试图从分析古代诗人的心理动机及其与古代诗歌(在这里,指的是文人创作的诗歌)的关系入手,对这一问题提出看法。

一在心理学上,动机指人所具有的,能引起某种活动,维持此种活动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内在动力。

人的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又分为成就动机、亲合动机和探求动机(参见张春兴《心理学》〔台〕东华书局出版),这些心理动机以动机系统的形式影响着人的具体行动,其中对人的行动起决定性作用的动机叫做“优势动机”。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的心理动机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个人接受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并将其内化的一种结果。

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理动机与古代诗歌的关系的一个方面:诗人的心理动机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特点。

中国古代诗人的成就动机,主要是对政治成就的追求,中国古代诗人大都出身于“士”阶层,这一阶层本身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需要的产物,这种制度需要一定的有教养、有才能的人“从政”,并以社会期望的形式、通过社会化过程而内化为士阶层成员的成就动机。

中国古代诗人之所以并不把诗歌创作的成功做为主要生活目标而把政治理想的实现做为主要目标(所谓“济苍生”、“安社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正在于此。

中国古代诗人的另一重要的心理动机是亲合动机,这种心理动机源于依亲的需要。

依亲是人类共有的社会化心理需要,对于士阶层的成员来说,这种需要更有不同寻常之处,这是因为,他们大都出生于中小地主阶级家庭,在中国封建时代,这种家庭尤其需要(并且有可能)通过全家的共同努力来支持其某一子弟以读书求取功名(参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一般说来,达官贵人之家无此必要,而贫苦农民则无此可能,这种士人易于产生一种对家乡及亲人的特殊的感情,而在长期的羁旅生涯又往往加强了这种感情,造成一种强烈的依亲的要求。

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理动机,对古代诗歌的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

诗人对政治的强烈关注,使政治抒情诗在整个古代诗歌中占有极大的份量(史诗、叙事诗则因其不能满足“言志”的要求,而无法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体裁),中国古代诗人既不象古希腊及欧洲中世纪诗人那样致力于叙述远古传说,描绘异域风光,也不象近代诗人那样倾心于抒写各种情怀,他们首先用诗来“言志”。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许多著名的诗篇,如屈原的《离骚》,杜甫的《自京赴攀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等等,都是述说自己的政治志向的诗篇。

中国古代诗人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促成了古代诗歌的“讽喻”的传统。

诗人们渴望着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从政”的愿望并非总能达到,诗人们往往不得不久久地等待着某种机会,正是在这种等待中,人生的美好年华可能一去不返,无怪乎诗人对时光的流逝格外敏感,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使“惜时”成为古代诗歌中的重要题材。

在“日落似有竞,好逝恒若催”(陆机),“盛衰各有时,立身若不早”(古诗十九首),“骋哉日月逝,年令将西倾,建功不及时,铸鼎何所铭”(陈琳)”之中,充溢着的正是一种深切的惜时的情感。

古代诗人面对“日暮”所发出的叹息,不单是对年华流逝的感伤,更是对功业未成的惋惜。

古代的诗人们对现实感到失望时,往往把目光移向历史。

因为古人建功立业的伟绩,既使他们羡慕,又触动了他们的生不逢时之感。

这使咏史和怀古成为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

中国古代诗人大都从童年起就受到古代各种典籍的熏陶,有着良好的历史素养,这使他们能够“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刘禹锡),一方面从历史中得到教益,另方面又通过“自居作用”(个人接受了他人的态度、价值观并将其内在化,从而把自己看作是他所钦佩的那个人)而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如果说诗人的成就动机促成了古代诗歌中的述志、惜时、咏史、怀古等题材的繁荣,那么,诗人的亲合动机则有力地促成了古代诗歌中的思乡、怀人等题材的繁荣。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依恋故乡与思念故乡一直是常见的题材,无数知名与不知名的诗人反复抒发了恋乡与思乡之情。

从汉魏六朝诗歌中的“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古歌),“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古诗十九首),“伫立望故乡,顾影读自怜”(陆机),到唐诗中的“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陈子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无一不凝结着恋乡与思乡的情绪,这种思乡之情又自然地唤起’“归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萎萎”(《招隐士》),“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王籍),“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着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怀人”是与思乡有某种联系的题材,它既包括着诗人与友人的相互怀念,也包括着诗人对家人的怀念。

诗人们彼此因“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而易于产生共鸣,又因忧患和焦虑而加强了亲合动机,这种心理需要通过怀念友人的形式反复表现出来;同时,远离家乡的诗人与家人也相互怀念,家里人是“自言并食寻常事,帷念山深骚路长”(元植),诗人则盼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总之,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理动机对古代诗歌题材的“分布”状况有重要的影响,如果说诗人的成就动机促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从政”的轴线,并延展出述志、惜时、咏史、怀古等题材的话,那么,诗人的亲合动机则促成了“依亲”的轴线,并延展出思乡、思归、怀人等题材。

古代诗歌中另外一些比较常见的题材,如边塞、宫怨等等,也常以不同的方式同“从政”、“依亲”发生着联系(边塞诗一方面表现着对政治成就的揭望,另一方面也表现着对家乡的思念,而宫怨题材,则往往注入了诗人自己的“不遇”之感)。

也许可以说,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绝大多数,都分布在由“从政”的纵轴与“依亲”的横轴交叉而形成的“题材面”上。

二心理动机与“需要”、“目标”(目的)有密切的联系,它反映着人的心理需要。

当人的心理需未能满足时,即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衡状态,并因心理固有的机制而自动形成一种导向平衡的内驱力,这也就是动机。

动机因需要而引起并自动导向某一能够使需要得到满足的目标,达到此目标时,需要得到满足,心理也就恢复到平衡状态,如果这种目标久久不能达到,心座上的失衡状态就会一直持续着,做为一种内在驱力的动机也就不会消失(参见高觉敷主编《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根据心理学上能原理,个人强烈的欲望受阻碍时,可能产生认知改变,如感受力、想象力异常,这时人对与自已的目标有关(事实上的及想象中的)的事物,往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而且容易将这些对象人格化(参见郝继隆《社会心理学》,〔台〕开明书店出版)。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诗人的心理动机与古代诗歌的关系的又一个方面:诗人的心理动机及所受的挫折作用于其感受方式,并间接影响到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构成。

中国古代诗人对那些与政治生活有着一事实上或联想上的关系的事物,是格外敏感的。

自然界的道路,使他们联想到政治道路的崎岖,历代诗人对“路远”或“行路难”的叹息,正凝聚着“理想难成”的感慨,暮春和落日,使他们联想到白己年华的流逝,诗人对“日暮”的描写中,寓寄的是一种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诗人关注着自然,也留心着自身的变化,“白发”的意象正因此而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个常见意象。

中国古代诗人这种未能满足的“从政”愿望,使他们常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道德化。

兰蕙是一种植物,在古代诗歌中,它却有了与不幸的诗人相似的命运,诗人以满腔同情来描写它,“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衰哉二芳草,不植大山阿”,“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古诗十九首),“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百卉皆含荣,已独失时姿”。

本为自然物的“云”,在诗歌中形成了不同的意象:青云常是人仕的象征(李白:“功略盖夭地,名飞青云上”;刘禹锡:“几年侍从作名巨,却向青云索得身”,“墩踢青云寻人仕,萧条白发且飞翁”;刘克庄:“青云失脚访零陵,十载溪边意未平”),而白云却因其高远、纯洁、自由而与归隐相联系(陈子昂:“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李白:“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吴国伦:“欲向匡庐卧白云,官亭水色尽氨氯”),浮云的意象则有两种,有时,它是“小人”、“佞臣”的象征(“不见雀来入燕室,但是浮云蔽白日”,“总为浮云能遮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辛弃疾:“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妆”),有时,它又因飘荡无依而比喻游子(季白:“独用夭地心,浮云乃吾身”,杜甫:“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与浮云的意象相类的是“青山”,这一意象同样与诗人的不同的心理需求有联系。

当诗人羁旅他卜乡时,他觉得青山是“清苦”的;当他被贬远方,回首京华时,会觉得“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当诗人对政治失望,投身于自然的怀抱,“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之时,青山又成为诗人的挚友:“青山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写,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辛弃疾),诗人觉得青山同自己“情与貌,略相似”了。

在飘泊无定的生涯中,诗人们往往以一种悲切的情怀去感受自然,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杜鹃”这一意象正说明这一点。

杜鹃的叫声,在近代西方诗人那里只引起一种好奇心,诗人向:它“是一种鸟,还是一个飘荡的声音?”在中世纪的日本诗人笔下,这种鸟的叫声充满着得意之情,然而对中国古代诗人来说,杜鹃的声音却总是含着无尽的悲苦。

在“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声声只道不如归”(晏几道),“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李重元),“可怜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还啼血”(辛弃疾),“故国门掩东风尽,无限杜鹃啼落花”(文天祥)等等诗句中,杜鹃总是“一叫一回肠一断”的悲啼者的形象。

与杜鹃相类似的是“猿鸣”的意象:“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李白),“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令),“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搓”(杜甫),“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刘禹锡),“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猿啼频下孤臣泪,日落重增旅客愁”(清•王恕)。

不难看出,杜鹃与猿鸣的意象都反映着中国古代诗人独特的心态,“筒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刘禹锡)己说明,正是诗人的愁怀别绪使自然事物染上了悲切的色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