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心理学
中国古代心理学
中国古代心理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古代心理学、哲学、宗教等多个领域。
古代中国人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始于周朝,由《周易》和《尚书》等经典著作开创,秦汉时期达到巅峰。
中国古代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认为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都是由内心的精神力量所决定的。
这与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有所不同。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的心理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社会关系的稳定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人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还包括了人格培养、情感控制、意识觉醒等方面。
例如,孔子主张人格修养,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
道家和佛家则主张通过冥想和禅修来达到心灵的平衡和觉醒。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心理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课题,涵盖了哲学、宗教、文学等众多方面。
它对于当代的心理学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1 -。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儒家经典
心理学概念知识:心理学与儒家经典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在近代得到了日益发展和普及。
然而,古代的文化传统中也存在着对于心理活动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儒家经典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探讨心理学与儒家经典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经典对于心理学的启示和借鉴。
一、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早期的心理学主要关注心理活动的描述和分析,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研究心理现象的学科。
现代心理学涵盖了认知、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观察、问卷调查等。
心理学的发展对于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儒家经典的概念和主要思想儒家经典是指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和理论体系。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对于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经典主要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提倡以仁爱为本,以礼治人,以孝悌为行为准则。
三、心理学与儒家经典的关系心理学和儒家经典都关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二者在探讨人类心理现象方面有着一定的联系。
心理学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现象,而儒家经典则通过哲学思辨和道德规范来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准则。
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学和儒家经典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以丰富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认识。
四、儒家经典对心理学的启示和借鉴儒家经典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对人的心理活动的认识有着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首先,儒家经典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提倡仁爱和孝道,这些价值观念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儒家经典关注人的道德品质和情感层面,强调情感的调控和情感的平衡,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孔子的君子人格心理思想综述
3孔子的人格心理思想对现代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31人性论的基本倾 向 . 我国现当代 的心理学是从西方传人的 , 所以很大程度上依赖着 西方心理学理论 , 且处于学 习、 吸收与验证的 阶段 。而西方的人格 论 是以人性本恶为主要倾 向的。所 以我们的人格心 理学更多地看 到了人性的弱点与易碎性 , 多地关 注非正 常的人格 , 更 并在实际的 心理咨询和治疗 中建立 和完 善。而孔子的人性论是 以人性本善为 主要倾 向 , 他对人性 的发展充满希望与信心 。 32 方法论的交叉融合 . 现代 心理学的研究都强调客 观方法的运用 。人格 的研 究也不 例外 , 它把人的心理作为 客观研究的对象 , 是可 以外 在干预的 。我 们可 以通过相应 的技术手段 去矫正人格 的缺 陷、去塑造健康 的人 格。孔子认 为人格塑造和培养 主要是一种 由榜样 引导的 自我运动 的成长和扩展 的过程 。 33 应 用 性 的现 实 意 义 . 孔子认 为理想人格主要用来提升个体 的精神境界 , 达到一种作 为群体社会的和谐 , 使人 际间的交往变得容易 , 富于人情味 。他真 正关心的是社会 , 关心具有理想人格 的人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心理 学 中人 格 的 定 义
心理学研 究中, 人格是一个有多种不同含义和多种属性 的模糊 概念。 各个心理学家对其作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黄希庭 教授将人格 定义为个体在行为上 的内部倾 向 ,它表现为个体适应 环境时在能 力、 情绪、 需要 、 动机 、 价值观 、 气质 、 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 , 是具 有动力一致性 和连续性 的 自 , 我 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 以特色 的心身组∞ 。人格具有整体性 、 定性及可塑性 、 稳 独特性 、 社 会性及生物性等特征 。一个人人格 的形成受到许 多因素的影响 , 主要包括生物遗传 因素和环境 因素两大部分 。人格 是生物遗传与 环境交互作用 的结果 。中国古代并 没有 “ 人格” 一词 和明确的人格 概念与理论流派 。但这并不意味着 我国古代没有人格 的思想和理 论。相反 , 我国丰 富的哲学史 和思想史 中蕴含着 丰富的人格思想 。 其 中有关“ 人品”“ 、为人 ”“ 、品格 ”“ 、人性” 等的描述与我们如今所说 的“ 人格” 是基 本相 同的 。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二)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二)2.4 刘劭的人格类型说刘劭,三国时魏国人。
所著《人物志》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心理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里,他对人的材能、性格、智勇以及鉴定方法等作了系统的研究。
首先,刘劭从材能的角度对人进行分类。
从总体上说,他把人分为兼德、兼材和偏材。
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材,即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藏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之材,并对各材的特点和宜任官职作了界说。
其次,刘劭根据阴阳五行生成说,类推出人的五种性格:即木―弘毅、金―勇敢、火―处理、土―贞固、水―通微。
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性格分为十二种类型,并对每一种性格的总体特征及其优缺点予以精僻界说。
根据原文内容,兹列表如下(参见《体别第二》)。
方差来源性格总的特征性格的优缺点强毅之人狠刚不和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许柔顺之人缓心宽断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雄悍之人气奋勇决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惧慎之人畏患多忌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凌楷之人秉意劲特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辨博之人论理赡给论辨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弘普之人意爱周洽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溷浊狷介之人砭清激浊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扃休动之人志慕超越休动磊落,业在攀跻,失在疏越沉静之人道思回复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朴露之人申疑实@③朴露劲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韬谲之人原度取容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再次,刘劭还从智勇关系,将人分为英才型、雄才型和英雄兼备型。
《人物志》写道:“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
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
胆力者,雄之分也。
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
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
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
”“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
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体现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散见于各种文献,没有明确的“心理健康”的概念,也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的主要来源。
从这三家的思想体系人手,分析它们形成、发展的脉络,才能对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1儒家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心理健康有三大标准:较强的自我控制的能力、正确对待外界影响的能力以及保持内心平衡和满足现状的能力。
也可表述为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个人身心关系的和谐,这与儒家文化中三大和谐的理想追求一致。
作为人类智慧结晶,儒家文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
(1)“中庸之道”——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儒家文化中的心理平衡思想可追溯到“中庸之道”。
“中庸”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世间万物的总法则,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具体到心理平衡则是:使内心世界阴阳两极不至于有所“偏倚”,或“过”或“不及”,随时控制调节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心理体验,使其居于适中状态。
“中庸”用现代人的思维也可理解为“适度”。
它对于调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规范道德行为,求得人生成功起着很大作用。
同时,防止“偏倚”,保持“适度”。
适度的自信是走向成功之必需,适度的痛苦是进步的源泉。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中庸”日益显露出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
(2)“修身养性”——塑造健康人格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塑造健康人格的首要条件。
孔子说;“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诚意、正心、修身”即道德修养。
保持心理平衡,塑造健康的人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第一,正确对待欲望。
儒家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探析
文史儒家的人格心理学思想探析文/景满华摘要: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资源。
本文从西方心理学的人格思想、心理修养、和超个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儒家思想中的相关资源,希望探寻一种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资源整合的方式。
关键词:儒家思想;心理学;资源“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①稳定的行为方式指的是个体能够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特征,内部过程是指促使个体外部特征形成的内在的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
目前西方学术界对于人格的研究主要有六大流派,分别是: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其中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强调研究人格中积极的一面,认为人性本善,健康人格是可以培养的,人的潜能和创造性都是可以后天开发的。
人之初,性本善,若能在积极的环境之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为乐观和善的人,健康人格是在良好人性的基础之上,通过自我意识而形成的一个健全、完整、协调的整体。
这与中国传健康人格统儒家思想之中的人格思想不谋而合。
一、仁人孔子一生把实现“仁”德、恢复周礼作为他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他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孔子最独特的贡献是把“仁”——这个作为“礼”的最内核的思想突出强调出来,并将其确立为人生修养的标准,且将实践“仁”道推而广之,用之于他人和社会,不但通过“仁”来修身,也通过它来济世,以此建立道德挺立的主体人格。
孔子的弟子有若体会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善于修德的人,一定能够抓住这个根本,“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内容,类似的还有“克己复礼”,也是“仁”的内容。
孔子甚至认为自己所负的“天命”就是教人为“仁”。
孔子认为,一个人在自我人格修养上能够做到“仁者安仁”,能够独善其身,还是远远不够的,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也就是说,要将“仁”贯彻到一切思想和行为中去,“仁”为体,事为用。
人格心理学概论
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在皮奈尔之后, 相继出现了布雷德、沙可、伯恩海姆与让内等一 大批杰出的精神病学家,大大推进了精神病学的 发展。
• 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疾病的进行了大量的科 学研究,探讨了精神疾病的分类、病因,以及催 眠和暗示等心理疗法的运用等等。
• 弗洛伊德是欧洲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 临床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
评价方式
1、 个人自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自 评。
2、 小组评价方式。小组集体根据学习者在平时小 组课程研究活动中表现进行评价。
3、 教师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 评价。
期末考核材料
1.个人撰写一份《人格心理学》课程学习的收获与体 会,包括理论知识学习、课程研究、论坛讨论方面的 收获与体会,要求尽可能详细阐述,个人自评分数要
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物 性与社会性)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体系
• 人格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 • 一是人格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关系 • 二是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外部关系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 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 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格理 论与研究的兴趣。在讲授有关人格理论时,教师要 讲明其哲学思想基础与社会文化背景,注重理论的 系统性,强调从逻辑与历史的角度理解人格心理学 理论,重视理论的分析评价,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 领悟力与评价能力。在讲研究方法时,要结合经典 的研究来讲,并能联系实际问题来分析,提高学生 分析与解决人格心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 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 理学家高尔顿。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观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观后感前一段时间我看了汪凤炎教授和郑红教授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其中《中国人的心理测量观》这一章节对我的启示很大,传统文化教育观后感。
我国古代没有严格科学意义的心理测量,却有着丰富的心理测量思想,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那时用此种方法来选拔优秀人才以充当“公务员”。
西方学者从中国此种思想中吸取精华并为其所用。
中国反而忘掉了自己的根本,盲目到国外“寻宝”。
本章的心理测量包括品德考评和能力鉴定,介绍了具体的测量方法及其这种测量思想对当代心理测量的启示。
关于品德考评方法本章介绍了他评法和自评法两大考评方法。
他评法主要介绍了四种,自评法介绍了两种。
察言观行法由孔子提出的方法,主要指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来对此人进行考评。
在对人进行综合评价时,不仅被评价者说什么,还要看其行为表现,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如孔子所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 《吕氏春秋.论人》中的八观法,即八种察言观行法对孔子的看法有所发展。
其中主张根据被试的身份和所处情境不同决定相应的考核内容。
此后此种方法继续发展。
比如《大载礼记.文王官人》提出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不同社会角色的人进行不同的考核内容,执行不同的标准。
《史记.魏世家》中记载了“五视”法,与上文八观法有相通之处。
此后刘提出“八观”,不过与上文提及的有所不同,同时他提出应在一个人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才性鉴定。
同时他强调评定者本人的德行,这样才能防止考评时“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的偏差。
总之,这种察言观行法一种经验型考评方法,是在先哲与弟子日常生活学习情境下进行的,评价较客观,但是他们缺少对弟子的长期观察。
问答鉴别法通过主考官提问被试作答的方式考评品行。
这种方法也始于孔子,并被历代学者继承。
例如王安石、王守仁、诸葛亮等人均提倡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也具有客观性,是在较自然情境下进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具有偶然性特征。
只有教师真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学生才可能如实回答,这同样是一种经验型考评。
“道”性\“水”性\人性\中国人人格
“道”性\“水”性\人性\中国人人格“道”性-“水”性-人性-中国人人格具有内在一致性,形成了一个一以贯之的有机体系。
在这一有机体系中,作为“道”性的“代言人”,“水”性成为“道”性与人性及中国人人格间的“中介者”。
以“几于道”的“水”为中介,通过对道家思想的分析,反观得到了道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人的人性建构及人格特征,具体表现为:在思维上明“道”并懂得“道”的运行规律,以联系、变化和矛盾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情绪情感上静而不躁,意志品质上柔韧而不强作妄为,行事处世上既超脱一已之私、于物寡欲,又能待人谦退不争,并能从整体上显现出“道”之“自然本真”的根本特性。
文末探讨了道家思想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人独特的人格特征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可能的适应情形。
标签:道;水;人性;中国人人格基金项目(07JAXLX013),湖南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无论是就中国哲学及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特征而论,还是从文化影响中国人独特人格特征的形成来看,均显现出了儒道互补的特征。
同儒家以伦理见长相比,道家以其哲学思辨的视角和宇宙论为特色,不但对儒家产生了补遗、补漏、补缺的作用,并在儒道互补的历史流变中,对中国人人性的感悟和展现,以及对中国人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迄今为止,它仍然是笼罩中国人思想的主流,相信将来还有很长的一段时期会是如此〖1〗。
在影响并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过程中,道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中国人的许多人格特征,均导引自道家思想的影响。
譬如,“老猾俏皮”就导源于道家人生观,其对待人生的消极眼光,成为了永生不灭的中国民族的德性,是中国民族生命所赖以活动的基础〖3〗。
时至今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一步推进,非常需要有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现代化的中国人,他们要有“现代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态度和处事之道。
如若不然,藉由西方高科技的现代化及所进行的相关改革,最终收获的可能只能是失败与沮丧〖4〗。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杨春晓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亦称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心理学基本分支学科。
在这方面,中国古代亦有着丰富的思想。
综合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三大方面:即人格形成思想、人格分类思想、人格鉴定思想。
兹分析如下。
一、人格形成思想中国古代关于人格形成的思想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即染积说、差异说、阶段说。
(1)染积说这一观点的意思是说,人格是在各种因素的“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染”和“积”最初是两个概念。
最早提出“染”的概念的是墨子。
他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1]这里的“染”即指由外向内渗透。
后来,荀子又提出一个与之内涵一样的概念“渐”,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所渐者然也。
”[2]这里的“渐”也是由外向内靠近、渗透之意,与“染”同。
故此,东汉的王充将两个概念合用,称“渐染”。
王充说:“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兰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
……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
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
”[3]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指“渐染”的作用。
但是外界因素的“渐染”作用,只是人格形成过程的一个方面的作用。
“渐染”要发挥好的效果,还离不开被“渐染”者的能动作用。
正所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里,内因的能动作用体现为“接受和积累”。
对此,荀子用一个概念“积”来表述。
其意是说,人只有不断接受,长期积累外界信息,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
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陶渊明的人格之分析
陶渊明的人格之分析 陶渊明 的人格之分析 摘要: 关于陶渊明的人格分析, 向来有不少意见。
有人认为他的性格是“寡默任放 “,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本文认为是“独立率真”、“任放中和”,并从 陶渊明的人生观、哲学思想以及家庭教育、传统文化、时代背景对他的影响来分 析其原因, 同时结合机能主义哲学家瞻姆士关于“人的社会形象”理论和现代心 理学的性格理论来共同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人格;独立率真;任放中和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性格作为一个人稳定的心理 因素,它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在其哲学思想、人生观以及人生经历等诸多因 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它与气质、 能力、 兴趣等一起成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想就陶渊明的人格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要评述。
谈到陶渊明的性格, 前人和今人有太多的观点和看法, 有人认为是“寡默与 任放”《读陶丛札》,也有人说是“明彻达观”《明彻达观,新奇真实》。
我认 为陶渊明的性格是“独立率真”、“中和任放”。
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陶渊 明是“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这在陶诗中就能得到很好的印证。
如“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 迹拘。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
《庄子·渔父篇》说:“真者所以 受于天也, 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 不拘于俗。
”可见“真”就是自然。
在陶渊明而言就是如何保持自然,也就是如何才能不被异化。
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家瞻姆士将人的“自我”分析为“客我” 和“主我”。
“主我是行动的自我,人格的动力和独特性均来自于主我;客我则 是社会的自我,以及角色的扮演,反映的是社会的经验 。
”渊明想保持自然就必须任“主我”而同“客我”进行斗争。
这种斗争的 力量来自向往自由的生命本性, 斗争的目的也是为了解放被束缚的心灵。
所以对 生活在两汉经学统治相对松弛的陶渊明, 出于对形体和精神双重自由的追求, 言 行举止表征为对自然的向往热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中 国古代人格心理学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人格,是一个复杂而又迷人的话题。
当我们回溯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会发现古人对于人格的探讨和思考早已蕴含在丰富的文化典籍和哲学思想之中。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人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强调“仁”,认为具备仁德的人,应当具备善良、宽厚、爱人等品质。
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就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典范。
君子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同时,君子还应当博学多才,“学而时习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行为举止上,君子要“温、良、恭、俭、让”,表现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品质。
这种君子人格,成为了古代社会中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崇高目标。
道家的思想则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独特的人格类型。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超脱和自由的人格境界。
道家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刻意去追求功名利禄,不为世俗的事物所束缚。
“逍遥游”中的大鹏,展翅高飞,自由翱翔,象征着道家所向往的那种超越尘世、自由自在的人格精神。
老子所提倡的“柔弱胜刚强”,也反映出道家对于一种内敛、含蓄、柔韧人格的推崇。
墨家则注重“兼爱”,倡导平等地关爱所有人,不分亲疏贵贱。
具有墨家理想人格的人,应当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为了实现天下大同而努力奋斗。
他们不畏艰难,敢于牺牲,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对各种人格类型的描绘。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他忠诚、勇敢、义气,成为了忠义人格的代表;《水浒传》中的鲁智深,豪爽、正直、嫉恶如仇,展现出了一种率真洒脱的人格魅力。
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中,也有关于人格与健康关系的探讨。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性格急躁易怒的人,容易肝火旺盛;而性格忧郁的人,则可能肝气郁结。
这种观点体现了古人对于人格与生理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于人格的研究和思考,虽然没有形成像现代心理学那样系统的学科体系,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宝库。
中国传统的五类型人格理论与超稳定心理结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学版) 哲
Ju a o hnh i oma U iesy P isp y& Sca S i csE io ) orl fSa ga N r l n ri ( hl o h n v t o oi ce e dt n l n i
位 。侯外庐等著 的《 中国思想通史》 就曾举 出苟
子 的分类 7例 : ( ) 子小人 之 分类 ;2 士 之分 “ 1君 ()
闻的具体事物而通晓天地万物。在《 诗经》 《 、尚 书》 《 、 国语》 有不少圣字 , 中, 但也 只是聪明能干
1 .孔子 : 圣人地位 的提 升与五 类型 的发 端 圣人 的概念在 中 国文 化 中 出现 得较 早 , 语 从
端, 以致 “ 仁极 仁 、 极 义 、 极 礼 、 极 智 ” 《 义 礼 智 ( 王
阳明全书 ・ 传习录》 中卷《 答顾东桥书》 的境地。 )
3 .荀子 : 类型人 格理论 的 集大成 者 五 苟子 作 为先秦末 期集 各派 思想之 大成 的儒家 宗师 , 著《 其论 苟子 》 蕴含 的人 格 心 理学 思 想宏 中 阔且 富有 创见 。他是 先秦儒 家 中对人 格分类 着 墨 最多、 概念 最 清 晰 、 别 最 完善 、 类 内涵 最 丰富 的一
中国古代关于人格的理解 , 并非如今人想 当然般 认 为 的只是道 德 领域 的狭 隘 概 念 , 而是 如 笔者 在
相关 研究 中所 作 的界 定 , 人 格 看 作 是 一 个 以个 将 体 的存在 为基点 、 以价值 观为 核心 、 以智 能特 征 和 非智 能特征 为 内容 , 全面处 理 各种关 系 、 出具体 作 应 答 , 以此指 导 个 体 生 涯发 展 的综 合 系 统 。 中 并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doc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儒家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度上,体现了人类追求道德的真善美。
儒家对人生理想和真善美的不甘放弃,对美好事物的不舍追求,正是积极心理的反映。
二、道家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道家强调“出世”,崇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豁达,培养了中国人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操。
以老、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论文资料由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积极心理学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却是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本文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流派儒、释、道三方面深入探讨其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思想对中国人人格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释道;积极心理学;中国人人格1004-7387(2013)01-0116-03美国积极心理学大师Tai Ben-Shahar博士在其《幸福的策略》一书中强调:积极心理学虽然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但积极心理学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却是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孔子提出,身心的修养是家庭健康、社会完善以及国家富强的核心。
而这正是现代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感理论的基本假设:要帮助别人,就得先学会帮助自己。
Knnon·M·Sheldon和Law Ra King是这样定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
它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类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在这过程中找寻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幸福的各种因素。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西方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三个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 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登(F. Galton)。作 为达尔文的表弟,他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 不同而遗传的。他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可 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他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 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K. Pearson)加 以发展,创立积差相关法,这使判定心理测验 的信度、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
法则有好坏之分,使用较好的法则可以得到比较理想 的结果,而较差的法则所获得的结果则不令人满意。心 理现象难以测量,是因为我们很难设计清晰而良好的法 则。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测量法则不断完善,测 量也就越来越精确。
整理课件
测量要素
任何测量都具备两个要素:即参照点和单位。
㈠、参照点: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起点,这个起 点叫做参照点。
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 医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研 究公立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方法。作为 委员之一,比内(A.Binet)极力主张用一种 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后的儿童。经 过他与助手西蒙(T.Simon)的精心研究,次 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 “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 中他介绍了一个包括30个项目的量表。它是世 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 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
– 心理测验是了解人的工具,一般作名词用,而心理测 量则是运用工具,达到了解人类心理的实践活动,它 主要作动词使用。
• 心理测验就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 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 –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 虽然我们不能像身高、体重那样来量,但是它必定会
周敦颐的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周敦颐的理想人格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周敦颐作为我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理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理想人格思想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他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与建构,是对中国以往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他的理想人格思想中:基本要求是“无欲”;核心思想是“诚”;可贵之处是“独立”;完善过程是“修养”;终极状态是“和谐”。
周敦颐的理想人格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如何塑造理性人格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代中国大力提倡的大公无私、诚实守信、人格独立、修身养性、身心和谐,无不与周敦颐的理想人格思想相对应。
标签:周敦颐;理想人格;当代启示人格在不同学科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哲学中,人格是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既具有感觉、意志和情感等机能的全体,它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的基础。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中,人格被不同时代的哲学家深入探究。
在当代,人格在心理学上即指个性。
个性是“在某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三个方面[1]。
理想人格是特定时期社会理想在人身上的体现,表达了社会存在与发展对人的要求。
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和哲学家周敦颐(1017—1073),又名廉溪先生,其流传至今的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他所开创的理学,起“上承孔孟,下启程朱”的作用。
为学,他知识渊博,独树一帜;为官,他胸怀洒落,清正廉洁[2]。
周敦颐的理想人格思想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既是对以往哲学的继承,又是对以往哲学的超越。
分析周敦颐的人格思想,对于当代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与构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周敦颐的理想人格思想人生的意义何在?人怎样成为一个完人?如何处理义利关系?不同时代、不同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不同的回答。
任何社会阶级或集团,皆有自己的理想人格。
作为宋代理学开山鼻祖的周敦颐通过他的著作与为官中,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理想人格思想:基本要求是“无欲”;核心思想是“诚”;难能可贵是“独立”;完善途径是“修养”;完美状态是“和谐”。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三、人格的基本特性
o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人格中任何因素 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改变。
o 人格成分的分裂 案例1:某男生的强迫症 案例2:《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
人格的轻度分裂:心理冲突
人格的中度分裂:多重人格
视频
人格的重度分裂:精神分裂症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人格生动如外表, 人格神秘如魂灵。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人类行为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行为更重要。但是, 它却不是我们最理解的东西。 ——B.F.斯金纳
一个有趣的人格测试
o L小姐和M先生是一对恋人, 两人隔河而居, 那条河不宽,也不阔。有一天,M先生得了急病,L 小姐知道了心急如焚,但是那一天出现了暴风雨,河水暴涨,风急雨劲,M先生叫她不要去探望他, 可L小姐还是要不顾一切去看看他。
o 好了,问题来了:参考故事内容,然后把故事的五位人物 (L,M,B,S,F),按照你喜欢他 们的程度,由好至坏排上一个等级。例如 ( 1 ) ~L , ( 2 )~ F ,( 3 )~ B, ( 4 )~ M, ( 5 )~ S。
人格测试的解释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出的一个略有名气的心理测验,其实每一个故事人物都代表一个意义: o L小姐 - Love ( 爱情 ) o M先生 - Morality ( 道德 ) o B先生 - Business ( 事业 / 金钱 ) o S先生 - Sex ( 性 ) o F先生 - Family ( 家庭 ) o 当你领会故事情节之后,对故事人物所排列出来的喜爱次序,正反映以上人性观念在你心目中
o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杨春晓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亦称个性心理学,是以研究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心理学基本分支学科。
在这方面,中国古代亦有着丰富的思想。
综合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三大方面:即人格形成思想、人格分类思想、人格鉴定思想。
兹分析如下。
一、人格形成思想中国古代关于人格形成的思想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即染积说、差异说、阶段说。
(1)染积说这一观点的意思是说,人格是在各种因素的“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染”和“积”最初是两个概念。
最早提出“染”的概念的是墨子。
他说:“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1]这里的“染”即指由外向内渗透。
后来,荀子又提出一个与之内涵一样的概念“渐”,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所渐者然也。
”[2]这里的“渐”也是由外向内靠近、渗透之意,与“染”同。
故此,东汉的王充将两个概念合用,称“渐染”。
王充说:“十五之子其犹丝也,其有所渐化为善恶,犹兰丹之染练丝,使之为青赤也。
……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
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
”[3]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指“渐染”的作用。
但是外界因素的“渐染”作用,只是人格形成过程的一个方面的作用。
“渐染”要发挥好的效果,还离不开被“渐染”者的能动作用。
正所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里,内因的能动作用体现为“接受和积累”。
对此,荀子用一个概念“积”来表述。
其意是说,人只有不断接受,长期积累外界信息,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
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又说:“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
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2]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把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格形成的过程称作“染积”说。
究竟哪些外在因素对人格的形成发生“渐染”作用呢?对此,古人亦有清晰的认识。
古人认为,家庭、师友、邻里、社区、民族、教育(教学)、圣人之言等都对人格的形成发挥“渐染”作用。
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慎交友”、“慎居处”、“慎择师”等等。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格受到积极因素的“渐染”作用。
(2)阶段说古人不仅认识到人格的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形成过程,而且还认识到人格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
也就是说,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发生质的飞跃。
孔子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淮南子》也写道:“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是强暴,老则好利。
一人之身既数变矣。
”[5]这一点,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其一致性。
(3)差异说孔子所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所言“生而同声,长而异俗”等,都道出了人格发展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是性质的差异。
不仅如此,古代思想家还认识到由于发展速度的快慢而造成的早晚差异。
如三国魏时的刘劭就说:“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而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有少无智而终无所成者,有少有令材遂为隽器者。
……早智者浅惠而见速,晚成者奇识而舒迟,终暗者并困于不足,遂务者周达而有余。
”[6]毫无疑问,刘劭的这一论断是非常正确的。
总的来看,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格形成过程的“染积说”、“阶段说”、“差异说”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格形成的规律。
二、人格分类思想古代思想家为了增进对人的认识,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进行分类。
如孔子、荀子、刘劭等人以及《黄帝内经》等著作,都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
兹分述如下。
(1)孔子的人格类型说孔子从德行、智能和气禀三个方面对人格进行分类,提出自己的人格类型说。
首先,孔子从德行方面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
这一划分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全部历史,直至今日,仍深入人心。
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界说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士;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岔思难,见得思义。
”(以上引文见[4])此后,《荀子》《淮南子》等著作对孔子的界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扬。
其次,孔子从人的气禀方面将人分为狂、狷和中行三种。
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4]“狂”即敢说敢为,积极进取;“狷”即遇事拘谨,不敢作为;“中行”则是言行合乎中庸。
再次,孔子从智能的角度将人划分为上智、下愚和中人。
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2)荀子的人格类型说荀子除了继承孔子的君子、小人观之外,又提出了新的人格类型说。
首先,他根据“勇”的程度,把人分为上勇之人、中勇之人和下勇之人,荀子说:“天下有中(正道之意),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共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礼恭而意俭,大齐信焉,而轻货财;贤者敢推而尚之,不肖者敢援而废之:是中勇也。
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
”[2]这里的上勇是大智大勇,中勇次之,下勇是匹夫之勇,逞一时之快。
其次,荀子根据“勇”的性质,将人分为狗彘之勇者,贾盗之勇者,小人之勇者,士君子之勇者。
荀子说:“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
为事例,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
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视,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士君子之勇也”。
[2]这一划分,实质上是在小人之勇与君子之勇的基础上,将小人之勇分化为三种,并与士君子之勇相对。
再次,荀子根据德行,将人分为通士、公士、直士、悫(què,诚实之意)士、小人五种。
荀子说:“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若是则可谓通士矣。
不下比以暗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
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
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若是则可谓悫士矣。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2]这实质上是在君子与小人的划分基础上,将君子分成四种,并与小人相对。
这样进一步分化而具体,更增进了此依据的准确性。
(3)《黄帝内经》的人格类型说《黄帝内经》对人的划分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
一是从秉持阴阳之气的多少,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少阳之人,太阳之人。
二是从五行的角度,将人分为金形之人,木形之人,水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
前者侧重于心理,后者侧重于生理。
两类相互搭配,又形成二十五种复合型之人。
就阴阳五种人格的本性、德行而言,《黄帝内经·灵枢》写道:“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容,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得意自足的样子),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是谛(shīdī,做事精细审慎)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7]此外,《黄帝内经》还从情态、年龄、体型、勇怯等方面揭示人格的特征,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刘劭的人格类型说刘劭,三国时魏国人。
所著《人物志》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心理学著作。
在这部著作里,他对人的材能、性格、智勇以及鉴定方法等作了系统的研究。
首先,刘劭从材能的角度对人进行分类。
从总体上说,他把人分为兼德、兼材和偏材。
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材,即清节家、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藏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雄杰之材,并对各材的特点和宜任官职作了界说。
其次,刘劭根据阴阳五行生成说,类推出人的五种性格:即木--弘毅、金--勇敢、火--处理、土--贞固、水--通微。
然后在此基础上把人的性格分为十二种类型,并对每一种性格的总体特征及其优缺点予以精僻界说。
根据原文内容,兹列表如下(参见《体别第二》)。
方差来源 性格总的特征 性格的优缺点强毅之人 狠刚不和 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许柔顺之人 缓心宽断 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雄悍之人 气奋勇决 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惧慎之人 畏患多忌 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凌楷之人 秉意劲特 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辨博之人 论理赡给 论辨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弘普之人 意爱周洽 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溷浊狷介之人 砭清激浊 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扃休动之人 志慕超越 休动磊落,业在攀跻,失在疏越沉静之人 道思回复 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朴露之人 申疑实[石舀] 朴露劲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韬谲之人 原度取容 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再次,刘劭还从智勇关系,将人分为英才型、雄才型和英雄兼备型。
《人物志》写道:“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
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
胆力者,雄之分也。
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
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
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
”“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
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
……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
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
”“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zhǎng)世。
高祖、项羽是也。
……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
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
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
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6]刘劭的这一界说是从人的心理素质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