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合集下载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艺术源于生活的概念,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了解高于生活的概念,认识艺术对生活的提升作用。

3.学习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艺术源于生活的概念及其意义。

2.高于生活的概念及其意义。

3.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概念。

2.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2.示范法: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模仿并掌握技能。

3.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作。

五、教材及工具1.教材:《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等相关教材资料。

2.工具:铅笔、彩色笔、颜料、画笔、画布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2.讲授(30分钟)(1)艺术源于生活讲解艺术源于生活的概念及其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作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

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高于生活讲解高于生活的概念及其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还可以超越现实,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也提醒学生要有高远的审美追求和创造力。

3.示范与练习(40分钟)(1)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创作的帮助和重要性。

(2)创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自由发挥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绘画创作。

同时,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帮助。

4.总结(10分钟)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和讨论,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强调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发现和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艺术手法来表现生活,提升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探讨艺术是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2. 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形式,如民间艺术、建筑艺术、自然景观等。

3. 艺术的表现手法: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绘画、摄影、雕塑等手法来表现生活。

4. 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艺术作品。

5.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的艺术元素,艺术的表现手法等理论知识。

2. 示范法:展示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评价。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活中的艺术现象,促进学生互动与思考。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材料:准备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创作的必备材料。

3. 场地:安排适合艺术创作的活动场地。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学生创作能力:评价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创意、技巧、表达能力等。

3. 学生作品:收集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 讲解理论知识:讲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理,分析生活中的艺术元素。

3. 示范艺术表现手法:以绘画、摄影、雕塑等为例,展示艺术的表现手法。

4. 学生创作实践:布置艺术创作任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人教新版美术)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人教新版美术)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人教新版美术)第一章:生活中的美术1.1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美术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学习欣赏生活中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自然景观、建筑、广告、服饰等。

生活中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摄影等。

1.3 教学活动观察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欣赏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

进行绘画或创作活动,将生活中的美术元素融入作品中。

第二章:美术与生活的关系2.1 教学目标了解美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美术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学习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2.2 教学内容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美术对生活的装饰、美化、传达等功能。

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广告、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2.3 教学活动讨论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享生活中的美术应用案例。

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分析其艺术价值和实际应用。

进行设计实践活动,尝试将美术元素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生活中的创意美术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创意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习创意美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2 教学内容创意美术的概念和特点:独特的艺术表达、创新思维的体现。

创意美术的方法和技巧:组合、变形、夸张等。

3.3 教学活动欣赏创意美术作品,分析其创新点和艺术特色。

学习创意美术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小组合作创作活动。

展示和评价作品,鼓励学生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第四章:生活中的美术欣赏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摄影等。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简,只画出几条线条,却能表现出虾的形态和动感。

②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齐白石的虾并不是一幅完全真实的画作,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处理,达到了高于生活的效果。

这正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体现。

艺术家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运用自己的技能和想象力,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让人们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美和情感。

三、讨论交流教师:那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例子可以体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呢?学生:电影、小说、音乐、舞蹈、建筑等。

教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就以建筑为例,看看一些建筑设计师是如何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的。

请看课本上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学生:这些建筑很独特,既美观又实用,让人们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

学生:建筑设计师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象,让人们感受到高于生活的美和情感。

四、练教师:现在,我们来练一下欣赏艺术作品的技能。

请看这幅画,它的作者是谁?它的画面描述了什么?它表达了什么情感?学生:这幅画的作者是梵高,它的画面描述了一个星空和一些松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师:非常好,那么现在请你们分组,选择一幅你们喜欢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写下你们的感受和想法。

五、总结教师:今天我们研究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了解了艺术家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

我们还练了欣赏艺术作品的技能,锻炼了我们的评述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感受到。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设计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设计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设计
一、定义: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一句经典的艺术口号,它表达了艺术超越生活的理念,引导着艺术家仰望生活,把实际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但也要把创造力和想象力高度发挥出来,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来提升生活的质量。

二、教学设计:
1、激发课前兴趣:让学生了解艺术源于生活这一思想,安排一些生活中熟悉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自身体验,去思考艺术为何“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实践操作:结合具体的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去体验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以及“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思想能够如何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3、启发思考: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和引导,通过比较,让学生思考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比起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有哪些不同之处,激发学生思考艺术家如何以自己的想象力,将生活中的细节和理想实现出来。

4、拓展应用:让学生利用艺术提升生活的思想,把它实践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安排一些子文化活动,让学生利用自身的创造力,将普通的事物变成有趣的作品,增强自我实践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2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2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源于生活的概念,理解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欣赏能力。

3. 通过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源于生活的定义与例子2. 生活中的艺术元素识别3. 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与方法4. 学生艺术创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源于生活的概念,分享生活中的艺术例子。

2.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度。

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艺术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3. 参考案例或图片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艺术例子,如街头艺术、家居装饰等,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2. 讲解艺术源于生活的概念(10分钟)讲解艺术源于生活的定义,阐述艺术是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创造出高于生活的作品。

3. 识别生活中的艺术元素(1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如颜色、形状、纹理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4. 艺术创作实践(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艺术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艺术元素和技巧,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探讨作品中的生活元素和艺术价值。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艺术、创造艺术,提高审美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表现,评估其对艺术源于生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了解学生对生活中的艺术元素的识别和运用情况。

3. 收集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反馈,分析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案
1、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2、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3、师讲述《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上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张变形的手法)。
4、思考讨论
《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那几个人物?
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
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二)通过表现性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
1、回忆上学期学习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2、它来源于什么?
书写部分课题——
源于生活
二、新课:
(一)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
思考讨论:
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重点突破
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分析
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步骤
一、引课:
抽象——表现性艺术具有变形的特点。
四、评述:
请同学谈对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第一章: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定义与特点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1.2 教学内容:艺术的定义与特点艺术与生活的互动关系生活中的艺术元素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员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艺术元素,让学员体验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4 教学活动:1.4.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艺术作品,引发学员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1.4.2 讲解艺术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员理解艺术的内涵1.4.3 分析生活中的艺术元素,让学员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1.4.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讨论生活中的艺术实例,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1.4.5 总结: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引导学员关注生活中的艺术之美第二章:艺术的创造力与表现手法2.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创造力的重要性掌握艺术的表现手法与技巧艺术的创造力的重要性艺术的表现手法与技巧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与表现手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的创造力和表现手法,引导学员思考艺术创作的过程实践操作法:让学员亲自动手创作,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2.4 教学活动:2.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引发学员对艺术创作手法的思考2.4.2 讲解艺术的创造力的重要性,引导学员认识到艺术创作的价值2.4.3 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与表现手法,让学员了解艺术创作的多样性2.4.4 实践操作:学员分组进行艺术创作,亲身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2.4.5 总结:强调艺术的创造力与表现手法的重要性,鼓励学员积极进行艺术创作第三章: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3.1 教学目标:培养学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会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与方法3.2 教学内容: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与技巧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与方法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与评价讲授法:讲解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员思考评价艺术作品的标准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让学员实践欣赏与评价的过程3.4 教学活动:3.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引发学员对艺术作品欣赏与评价的思考3.4.2 讲解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员学会欣赏艺术作品3.4.3 分析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让学员实践评价艺术作品的过程3.4.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讨论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3.4.5 总结:强调艺术作品欣赏与评价的重要性,引导学员关注生活中的艺术作品第四章:艺术与文化背景的关系4.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与文化背景的联系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4.2 教学内容:艺术与文化背景的关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与表现形式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意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与文化背景的关系,引导学员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让学员了解文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4.4 教学活动:4.4.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引发学员对艺术与文化背景关系的思考4.4.2 讲解艺术与文化背景的联系,引导学员认识到文化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4.4.3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与表现形式,让学员了解艺术的多样性4.4.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4.4.5 总结:强调艺术与文化背景的紧密关系,引导学员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第五章:艺术的社会功能与影响5.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认识艺术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5.2 教学内容:艺术的社会功能与影响-第六章:艺术治疗与心理健康6.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治疗的概念与方法认识到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6.2 教学内容:艺术治疗的概念与方法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艺术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治疗的概念与方法,引导学员思考艺术对心理健康的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艺术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让学员了解艺术治疗的实际效果6.4 教学活动:6.4.1 导入:通过展示艺术治疗的应用案例,引发学员对艺术治疗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思考6.4.2 讲解艺术治疗的概念与方法,引导学员认识到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6.4.3 分析艺术治疗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让学员了解艺术治疗的具体实践方法6.4.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讨论艺术治疗的方法与效果,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6.4.5 总结:强调艺术治疗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导学员关注艺术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第七章:艺术教育与创意培养7.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教育的意义与方法掌握艺术教育在创意培养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艺术教育的意义与方法艺术教育在创意培养中的作用艺术教育实践案例分享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教育的意义与方法,引导学员思考艺术教育在创意培养中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艺术教育实践案例,让学员了解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7.4 教学活动:7.4.1 导入:通过展示艺术教育实践案例,引发学员对艺术教育与创意培养关系的思考7.4.2 讲解艺术教育的意义与方法,引导学员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创意培养中的积极作用7.4.3 分析艺术教育实践案例,让学员了解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方法7.4.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讨论艺术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7.4.5 总结:强调艺术教育与创意培养的关系,引导学员关注艺术教育在创意培养中的作用第八章:艺术市场与艺术家职业规划8.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艺术家的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8.2 教学内容:艺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艺术家的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艺术市场对艺术家成长的影响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导学员思考艺术家的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艺术家的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案例,让学员了解艺术市场对艺术家成长的影响8.4 教学活动:8.4.1 导入:通过展示艺术家的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案例,引发学员对艺术市场与艺术家职业规划关系的思考8.4.2 讲解艺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导学员认识到艺术家的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的重要性8.4.3 分析艺术家的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案例,让学员了解艺术市场对艺术家成长的影响8.4.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讨论艺术家的职业规划与事业发展,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8.4.5 总结:强调艺术市场与艺术家职业规划的关系,引导学员关注艺术市场对艺术家成长的影响第九章:艺术伦理与法律保护9.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伦理的重要性与实践掌握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与维权方法9.2 教学内容:艺术伦理的重要性与实践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与维权方法艺术伦理与法律保护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艺术伦理的重要性与实践,引导学员思考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方法与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艺术伦理与法律保护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让学员了解艺术作品的维权方法9.4 教学活动:9.4.1 导入:通过展示艺术伦理与法律保护的案例,引发学员对艺术伦理与法律保护关系的思考9.4.2 讲解艺术伦理的重要性与实践,引导学员认识到艺术伦理与法律保护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9.4.3 分析艺术作品的维权方法与案例,让学员了解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与维权方法9.4.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讨论艺术伦理与法律保护的实践方法,分享彼此的想法重点解析本教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的创造力与表现手法、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艺术与文化背景的关系、艺术的社会功能与影响、艺术治疗与心理健康、艺术教育与创意培养、艺术市场与艺术家职业规划、艺术伦理与法律保护等多个方面。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含义;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事物,并体会其中的艺术元素;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和解释“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概念;2.分析生活中的事物,并提取其中的艺术元素。

教学难点:1.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分析。

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例如艺术品、建筑物等;2.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具有艺术特色的图片或实物,例如名画、雕塑、建筑物等。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事物与生活的关系,并引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观点。

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解释“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含义。

生活是艺术的创作基础,艺术家从生活中观察、思考、表达,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艺术超越了生活的局限,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性的提升,使事物超出了日常生活的平凡和庸俗,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意义。

Step 3:案例分析(15分钟)选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例如花朵、彩虹、建筑物等),请学生分析其中的艺术元素。

指导学生从形状、颜色、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思考艺术家是如何通过这些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境。

Step 4:艺术创作任务(2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或者对象,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形状、颜色、材质等的选择和搭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Step 5:展示与分享(10分钟)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创作,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引导其他学生对同学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论,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让学生寻找身边的艺术元素,并写一篇关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心得体会。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的本质,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的发现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艺术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的定义与特点2.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3. 艺术的表现手法与风格4. 生活中的艺术元素5. 艺术创作的基本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概念,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艺术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表现手法与风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和优秀艺术作品。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步骤。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 课件:艺术作品、生活场景图片等3. 艺术创作材料: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4. 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艺术作品(如街头艺术、民间艺术等)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2. 提问:你们觉得艺术与生活有什么关系?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艺术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审美价值。

2. 分析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 介绍艺术的表现手法与风格,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特点。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如建筑、设计、摄影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分析优秀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生活元素。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学生运用艺术表达情感、思想和观念。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第一章: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和提升。

1.2 教学内容:介绍艺术的定义,探讨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配合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章:生活中的艺术元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艺术元素,提高对周围艺术品的感知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艺术元素,分析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观察法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第三章:艺术作品的在生活中体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是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并创作的。

3.2 教学内容: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探讨其与生活的联系和表达方式。

3.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展示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四章:生活中的艺术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行艺术创作。

4.2 教学内容:介绍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艺术创作实践。

4.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提供指导和反馈。

第五章:艺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提升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提升作用,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析艺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提升,介绍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5.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配合艺术作品欣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六章:艺术流派与生活的关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流派是如何反映和影响生活的。

6.2 教学内容:介绍印象派、现代派、抽象表现主义等不同艺术流派,分析其与生活的联系。

6.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配合作品展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七章:生活中的摄影艺术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摄影艺术是如何捕捉和表达生活的。

7.2 教学内容:介绍摄影艺术的基本技巧,分析生活中的摄影作品。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艺术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2. 生活中的艺术元素3. 艺术的表现手法4. 艺术作品欣赏5. 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元素转化为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的艺术元素等理论知识。

2. 示范法:展示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生活元素和表现手法。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和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论知识、艺术作品欣赏等。

2. 教学素材:包括绘画、摄影、雕塑等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3. 创作工具:如画纸、画笔、彩泥等。

4. 展示平台:如黑板、展示柜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组生活中的照片或绘画作品为例,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的艺术元素,以及艺术的表现手法等理论知识。

3. 示范:展示一系列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生活元素和表现手法,让学生体会艺术作品是如何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4. 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让学生尝试将生活中的元素转化为艺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艺术表现手法。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水平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或物品,尝试用艺术手法进行创作。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人教新版美术)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人教新版美术)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人教新版美术)第一章:生活中的美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自然景观、建筑、工艺品、广告等。

美术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

美术的表现手法:写实、抽象、夸张等。

1.3 教学活动观察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进行图片展示和讨论。

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展示并互相评价。

分析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和表现手法,进行实践练习。

第二章:美术与情感表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美术与情感的关系:情感表达的方式、情感共鸣的产生。

美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色彩、线条、形状等的表现力。

情感表达的技巧:观察、感悟、创作等。

2.3 教学活动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图片展示和讨论。

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美术作品创作,展示并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进行实践练习。

第三章:美术与创意想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作为一种创意想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创意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2 教学内容美术与创意的关系:创意想象的重要性、创意灵感的来源。

创意美术作品的特点:独特性、创新性、想象力。

创意想象的方法:观察、联想、组合等。

3.3 教学活动分析创意美术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方法,进行图片展示和讨论。

学生进行创意美术作品的创作,展示并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进行实践练习。

第四章:美术与传统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艺术的起源和本质,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鼓励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内容1. 艺术的起源:介绍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艺术的表现形式:介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并分析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艺术作品的欣赏: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4. 艺术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生活和情感。

5. 艺术与社会的互动: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了解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欣赏法: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生活和情感。

4.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深入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艺术作品欣赏:评估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时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艺术创作实践:评估学生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和分享: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艺术作品图片和视频:用于欣赏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

2. 艺术创作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等,用于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

3. 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和演示艺术作品和教学内容。

4. 教学PPT: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艺术实例,如街头艺术、装饰艺术等,引发学生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2. 讲解:介绍艺术的历史背景和起源,阐述艺术是如何从生活中发展出来的。

3. 欣赏:展示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艺术作品中的生活元素。

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教案设计

初中美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1《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教案设计

七年级美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七年级美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一、知识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欣赏与评述基础知识与理论,探究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培养对绘画作品的审美能力。

锻炼运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对绘画作品理解和感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感受、认真参与对作品与实物、实景的比较、分析和讨论。

以个人钻研和集体讨论等形式完成对本课内容的学习。

依照本课要求拓展相关内容,将课本知识迁延至其他绘画作品以及艺术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关注,尤其是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主动关注。

帮助学生逐步建树对于绘画作品乃至其他艺术作品的兴趣,懂得艺术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乐于学做一个懂得艺术、热爱艺术的人。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美术作品欣赏的初级阶段,往往以画得“像不像”作为评判的标准,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应该反应生活的朴素理解。

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却与生活中的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不理解,尤其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非但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会欣赏也很难评述。

所以,《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课,以经典作品为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三、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齐白石的《虾》与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2、教学难点:对于抽象派和超现实主义之类的绘画创作是否源于生活的问题,是学生最易感觉困惑的问题,虽然本着降低难度的原则,课内未涉及此类绘画,但很可能在讨论中提及。

教师应有所准备。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课欣赏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

出示一幅现实生活中羊的照片和动画片的照片,引导学生说出两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羊的形象,说明美术作品源于生活。

不同点:老动画片里的羊更拟人化更聪明,像人一样会思考,同学们是喜欢动画中的羊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羊?如果现实中没有这个动物,艺术家能创造出这么生动的形象吗?这说明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高于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第一章: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1 引言介绍本章主题:探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引发学生对艺术与生活之间联系的思考。

1.2 艺术的定义解释艺术的含义和定义。

强调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

1.3 生活的多样性讨论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艺术的灵感来源。

1.4 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分析艺术如何反映生活,以及生活如何影响艺术创作。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事件、情感和价值观如何转化为艺术作品。

1.5 小结引发学生对生活与艺术相互作用的思考。

第二章: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2.1 引言介绍本章主题:探讨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引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灵感的关注和探索。

2.2 自然界的灵感讨论自然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灵感来源。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体验自然之美。

2.3 人类情感的体现分析艺术作品中对人类情感的体现和表达。

引导学生探索自身情感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2.4 文化背景的影响探讨文化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灵感来源。

举例说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2.5 小结引发学生对自身创作灵感的探索和思考。

第三章:艺术作品的表达与传达3.1 引言介绍本章主题:探讨艺术作品的表达与传达。

引发学生对艺术作品传达的重要性的思考。

3.2 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分析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风格的特点。

3.3 艺术作品的传达目标讨论艺术作品传达的目标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作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3.4 艺术作品的传达技巧探讨艺术作品中传达技巧的运用和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传达技巧的应用。

3.5 小结引发学生对艺术作品传达目标和技巧的思考。

第四章: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实践4.1 引言介绍本章主题: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实践。

引发学生对生活中艺术创作实践的关注和探索。

4.2 观察与记录讨论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和记录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第一章:艺术与生活的关系1.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认识到艺术是生活的反映和表达。

探索生活中的艺术元素。

1.2 教学内容:艺术与生活的相互作用。

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形状、颜色、纹理等。

艺术作品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1.3 教学活动:观察生活中的艺术元素:自然景观、建筑、日常用品等。

分享个人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看法。

创作一幅以生活为灵感的艺术作品。

第二章: 艺术的表现形式2.1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探索每种表现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培养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绘画:色彩、线条、构图等。

雕塑:立体造型、质感和空间感。

摄影:瞬间捕捉、光影效果、视觉冲击。

2.3 教学活动:欣赏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

尝试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创作。

讨论每种表现形式的表达效果和特点。

第三章:艺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

掌握常用的艺术创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3.2 教学内容:艺术创作的过程:构思、草图、制作、反思等。

创作方法:拼贴、雕塑、绘画等。

创新思维与创作能力的培养。

3.3 教学活动: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选择一种创作方法,完成一件作品。

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讨论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第四章:艺术的社会影响4.1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认识到艺术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探索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艺术的社会功能:表达、沟通、启发、批判等。

艺术与社会事件的联系:政治、文化、经济等。

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4.3 教学活动:研究艺术作品与社会事件的联系。

讨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影响。

创作一件具有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

第五章:艺术欣赏与批评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学习如何进行艺术批评和评价。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艺术欣赏的要素:形式、内容、情感等。

艺术批评的方法和技巧:分析、比较、评价等。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道理。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2)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教具:图片、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欣赏动画片片段:喜洋洋与灰太狼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形象与生活中羊与狼的异同3、点出本课重点:艺术生活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来学习《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欣赏国画作品《虾》(齐白石)1、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

他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形神兼备。

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

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虾是充满生命力的,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3、他画的虾表现了什么样的美感?写神的美,墨色的美三、油画作品《开国大典》(1)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

(2)展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教材P4)油画作品: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

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

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3)画家运用了哪些美术手法更集中更典型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用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减少了近处的柱廊,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氛围;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值金秋丰收季节。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5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5

[ 初中美术教课设计 ]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赏识课一、教材剖析:《整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赏识评论"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洁评论"。

"赏识评论"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剖析、解说、判断的教课活动。

评论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议论的表达。

当前,学生赏识美术作品常常以 "像不像 "来权衡,这表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为艺术应当反应生活的朴实的理解。

但是,很多美术作品所创建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切原型不同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特别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可以理解且迷惑甚多,既不行能 "赏识 "也不会评论了。

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为赏识评论美术作品确立基础。

二、教课思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

学生都夸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幸亏哪里,画面的艺术办理怎样高于生活的,只需将 "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品加以比较,再运用供给的有关艺术办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剖析,学生就能够领悟。

三、教课目的:1、经过艺术作品的赏识和剖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道理。

2、经过艺术作品的赏识和剖析,使学生初步学会赏识艺术作品。

在思虑和议论中培育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论能力。

3、培育学生的参加意识,加强学生的民族骄傲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

四、教课要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建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课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五、教课准备:教师:教材,教课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教材,查找和收集有关资料,如各种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

教案

教案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2.能初步以作品的形式体现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激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

二、重点:生活是创作之源,艺术是无法脱离生活的。

难点:艺术来自于生活,但不等同于生活,是人对生活的一种主观表现与创造。

关键:紧紧围绕主题,全面展开(讨论法、展示法、启发法、合作法、实践法)三、教学过程1.直接导入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并请同学看书。

(板书课题)①艺术源于生活吗?②艺术高于生活吗?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吗?(反问生)生:源于。

师:有没有不源于生活的?生:有/没有。

师:有,那是什么?举个例子。

生:神、鬼、梦、龙…师:噢,有同学认为这些不是来源于生活,好,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们到底是不是来源于生活?就以大家喜欢的龙为例吧。

(教师手绘龙的线条图象,并与同学一起说出组成龙的各个部分。

如鹿的角、鱼的鳞、蛇的身、鹰的爪)师:虽然龙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构成其形象的各个部分来不来源于生活啊?生:来源。

师:那么,把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形象这么一组合,就变成我们大家都喜欢的“大龙”的形象。

这妙不妙啊?生:妙。

师:是不是一种创造?:生:是。

师:高不高于生活?生:高于。

师:所以说,艺术是不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是。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幅大家并不陌生的作品(课件展示齐白石的《虾》)师:画的是什么?生:虾。

师:生活中有没有虾?生:有。

师:说明齐白石画的虾来不来源于生活?生:来源。

师:那么,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

我们再来看一看齐白石画的虾是否高于生活?是否有自己的创造?师:齐白石画的虾和生活中的虾一样吗?生:不完全一样。

师:都哪里不一样?(作引导)a.虾眼 b.虾身c.虾腿(师作引导:看看眼睛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真虾的眼睛什么样?很大吗?生:不大,很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案
课程名称:美术任课教师:陆文静
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型:欣赏·展示教学时间:45分钟
授课班级:初一年段
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道理。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2)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教学方法: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
教具:图片、教材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四页。

一、欣赏国画作品《虾》(齐白石)(教材P4)
1、提问: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

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

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讨论: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

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

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3、讲述: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

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

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
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4、讨论分析:他画的虾表现力什么样的美感?
写神的美,墨色的美
二、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
问:它的题材内容是怎么来的?
它是以1949年的开国大典为原型创造的。

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

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

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1、思考: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样的一件事情,艺术家还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
2、讨论:两幅作品相比,哪一张图中的毛主席像更突出?画家是用什么手法突出毛主席形象的?
油画,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
毛主席的中心位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3、问:油画中有菊花,说明了什么?两张作品哪一张更明确表现了季节的时间性?
油画作品,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4、在对人物的表现上,油画《开国大典》与照片相比较,哪个更集中、更典型地表现了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
作者曾经亲身参加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他把自己的切身感受倾注于作品之中。

作品不是照相式地复原当时的情景,而是根据自己的深切感受,对真实的情景作了必要的强调和删繁就简,特别是大胆地将国家领导人群集中在画面的左侧,同时衬以一排顶天立地的大红柱子,画面的右边集中表现了宏大的游行队伍和辽阔的天空,从而突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宏伟的气势。

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

借鉴了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和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强调色彩的单纯和强烈对比,从而增强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

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红旗与蓝天、绿树相对比,黄色的菊花与金灿灿的灯穗相呼应,使人感到即富丽堂皇,又热烈亲切。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

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
生活!
三、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
塞尚的油画作品《拜克托瓦尔山》于真实景物的不同,反映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三、凡高的油画【夜咖啡馆】
学生尝试分析梵高的《夜咖啡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之处
四、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开国大典》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艺术具有抽象的特点,那么抽象画也是源于生活吗?
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灰色的树》《红树》(荷兰)(蒙得里安)、中国画《松魂》(吴冠中)《夜咖啡馆》
课堂总结:艺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可是,它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而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典型生活的艺术化处理。

艺术作品比普通的生
活更高,更强烈,更具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给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使艺术家发现了美。

生活还给予艺术家以激情,使艺术家凭着感悟创造美。

然后他们以各种艺术手段为媒介,再现或表现美。

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由此而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