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代史第九单元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 .(2007广东单科)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 广东单科) 月间, .( 广东单科 年 、 月间 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 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万城镇人口。 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 万城镇人口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 .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 . 2.( .(2007广东理科基础)“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 广东理科基础)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 .( 广东理科基础 多斤的高产‘卫星’ 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 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 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 . 大跃进” C.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 . . 3.(2007山东文综)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 山东文综) ( 山东文综 年 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 过去15 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 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 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 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 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 年代末经济建设中 缺点和错误” 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4.( 全国)20世纪 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 .(01全国 世纪60年代初 .( 全国) 世纪 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 的方针,其中“调整” 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 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 . 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 .
第九章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
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 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论十大关系》
3.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 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 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二
大炼钢铁
“大跃进”时期宣传 画
“大跃进”时期浮夸风
“大跃进”时期浮夸 风
在发动“大跃进”的同时,还开展了人民公社
化运动。1958年7、8月,毛泽东在视察期间对小社
并大社的做法给予肯定。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
局北戴河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
题的决议》,提出“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 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1958年9月初,《人民日报》公布了这一决议, 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在
1958年底毛泽东觉察到“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的某些错误,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 会议开始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毛泽东领导 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初步纠“左”的努力。
(2)调整国民经济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加上 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 撤走全部专家,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 发生严重困难。 针对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决定认真 进行调查研究,调整政策,纠正错误。毛泽东号 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 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第三,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 到严重破坏。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专题研读本章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为寻找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其取得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的理论成果;同时,还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历程中接受的经验和教训的概括。
一、良好的开局(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提出关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今本的知道原则,同时,也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发展《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论十大关系》主要是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围绕“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地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让社会主义成为广大民众的事业”为基本方针,重点发展国内重工业,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论述。
同时,它在新的历史条件先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来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
1956年9月,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并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并指出,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盒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路线的正确制定,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957年2月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但仍然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必须争取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故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文献,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矛盾学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良 好 的 开 局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党的八大表明,我们党在探索中国自己 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表 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工作重心将转 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去,并将在经济体制、政 治体制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因此,八大 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良 好 的 开 局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在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造性地阐述了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重要贡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 指导意义。它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2、“大跃进”及其纠正经过
11 动 ( 到 1 高) 19 潮 “ 58 阶 大 段跃 11 ( 进 ) 19 ” 57 由 发 —— . .
7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今 年夏季丰收说明了什么》宣称:“只 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 出多少粮食来”。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大跃进”发动的原因
第四,国际上,受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的鼓舞和赫鲁晓夫提出苏联要在15年内超过美国 的启发,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十五年赶上英国的口号。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2、“大跃进”及其纠正经过 从1957年11月《人民日报》社论提出 “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揭开 “大跃进”的序幕,到1966年5月“文化 大革命”开始这十年,可以分作4个阶段。
0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从国际来看,1956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 从国际来看,1956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 严重挑战。 严重挑战。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报告比较 系统地揭露了斯大林个人专断、 系统地揭露了斯大林个人专断、滥用权力和破坏 法制的错误,但没指出斯大林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法制的错误,但没指出斯大林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也没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上找原因。 也没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上找原因。对斯大林 的批判,一方面是一个思想解放, 的批判,一方面是一个思想解放,而另一方面却 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 引起了思想上的混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 在如何评价斯大林、 在如何评价斯大林、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等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 等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
中国近现代史概要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
1956年后, 1956年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年后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局良好,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局良好,各方面建 设成就显著,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但是, 设成就显著,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但是,由 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 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对中国基本国情判 断的某些失误,1957年下半年后 年下半年后, 断的某些失误,1957年下半年后,中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出现了反复与曲折, 主义建设出现了反复与曲折,探索的指导思想 上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向。1966年开始的 年开始的“ 上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向。1966年开始的“文化 大革命” 是错误趋向发展的结果。 大革命”,是错误趋向发展的结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因苏联专家撤走而停产的工厂
1960年,全国大面积受灾
由于纠“左”进程的中断,加上苏联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因 而出现了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不应有的灾难。
6000
5726.1
5000
4000
3000
2263.6 2000
1000 0
137 1949年
316 1976年
粮食总产量(单 位:亿斤)
粮食亩产量(单 位:市斤)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2.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的原因
➢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但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片面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 ➢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不足 ➢ 国际因素
中共八大二次 会议主席台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又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 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即使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犯了严重 错误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事业仍 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要成就。
03 PART THREE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Constract get great schievements Expioration results
【毕业论文】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重要地方:1、《论十大关系》。
2、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5、1956-1978年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与经验教训。
一、《论十大关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起点1956年2月到4月,毛泽东先后听取国务院工业、农业、商业等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
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
报告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问题,为八大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建国后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的第一篇理论著作。
该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木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报告论述了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一方面是从总结我国经验、研究我国建设发展的问题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是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提出来的。
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
二、中共八大路线: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功绩■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政治建设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执政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初步探索。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政策: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教学目的:通过对1956年到1976年这段历史的学习,明白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经历了巨大的挫折,这些挫折给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也为中国人民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必要的经验和教训。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阶段取得的理论成就和经济成就“大跃进”的主要内容及危害“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教学难点:教学时间:2学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就变成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并与之相应地进行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
从1956年开始,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艰辛的、开创性的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迂回和曲折,为下一代中共领导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教训,做了认识和实践方面的准备。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论十大关系》1955年底,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并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连续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听取了各方面关于经济建设状况的汇报,在4月25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方针政策,报告的主旨就是“要调动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报告中阐述的十个问题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十大关系,涉及经济发展战略的有:“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涉及经济管理的有:“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报告还论述了我国的民族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关系以及中外关系等,提出了在国家生活各个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相应原则。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简)
结果:
由于“大跃进”中片面地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 指标,在各项高指标中又特别地强调钢铁指 和标 粮和 食粮 指 食标指,标严, 重严 地重 破地 坏破 了坏国了民国经民济经各济部各门部的门综的 合综 平合 衡平 。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 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现实指导意义:
(1)《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对于社 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判断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真理,仍 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正确判断各种复杂矛盾的指 针;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提出了 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 中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人民应该有 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 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 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 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 界的先进水平。”
——毛泽东(1956年1月)
1956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知 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发表讲话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1995566年年44月月 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956年9月 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重大意义:
(1)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 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的巨大理论勇气,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
(2)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促 进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
(4)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 导意义。
送”。
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独立的、 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一)较快的发展 速度 (二)从根本上解决 从无到有” “从无到有”的问题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及扩大化 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 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 的社论。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一场全 国规摸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国规摸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1956年 1956年, 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的全面确 立,标志着中 国进入开始全 面建设社会主 义的历史阶段
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 1953-1957)的 ) 胜利完成, 胜利完成,建 立了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初步 基础, 基础,积累了 社会主义有计 划建设的宝贵 经验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挫折 第三节 艰难曲折中的成就和成果
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泽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次结合”是在(1956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2、(1956年),⽑泽东等⼈听取了国务院多部门的⼯作汇报,经过深⼊调查研究,于5⽉份在最⾼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关系》的报告3、★★体现中共⼋⼤的指导思想的是(《论⼗⼤关系》的报告)4、★★1956年4⽉,⽑泽东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经验,⾸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的著作是(《论⼗⼤关系》)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保护和发展⽣产⼒)6、★★新中国成⽴以来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次⼴泛⽽深⼊的对经济⼯作的调查研究,其思想成果就是(⽑泽东《论⼗⼤关系》的形成)7、1956年中共⼋⼤上,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的是(刘少奇)8、★中共⼋⼤提出的党和全国⼈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业国)9、1956年被⽑泽东称作“新经济政策”的是(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搞资本主义)10、《关于正确处理⼈民内部⽭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11、★⽑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民内部⽭盾,主要是为了(团结⼀切⼒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12、★1957年,整风运动全⾯展开的标志是(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13、1957年整风运动的形式是(开门整风)14、认为中国国内的主要⽭盾仍然是⽆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盾的会议是(中共⼋届三中全会)15、★1958年5⽉,党的⼋⼤⼆次会议通过了(⿎⾜⼲劲、⼒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6、造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这⼀失误的思想根源是(夸⼤⼈的主观能动作⽤,忽视客观规律)17、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缺点是(忽视客观规律)18、将⼈民公社化运动推向⾼潮的会议是(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会议)19、★★标志着开始初步纠正“左”的错误的会议是(第⼀次郑州会议)20、⼈民公社实⾏的体制是(政社合⼀)21、1959年,(彭德怀)给⽑泽东写信,认为⼤跃进“成绩确是伟⼤的,但也有不少深刻的经验教训”22、“七千⼈⼤会”召开于(1962年1、2⽉间)23、在“七千⼈⼤会”上系统阐述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是(⽑泽东)24、★党和政府第⼀次郑重地向全国⼈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标是在(第三届全国⼈民代表⼤会第⼀次会议上)25、对“⽂化⼤⾰命”负有主要责任的是(⽑泽东)26、1962年9⽉召开的中共⼋届⼗中全会进⼀步发展了(“以阶级⽃争为纲”的理论)27、★★★发动“⽂化⼤⾰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成为(“⽆产阶级专政下继续⾰命的理论”)28、“⽂化⼤⾰命”中全⾯内乱形成于(上海造反派“⼀⽉⾰命”的发动)29、★★客观上宣告了“⽂化⼤⾰命”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是(林彪反⾰命集团阴谋夺取最⾼权⼒、策动反⾰命武装政变事件的发⽣)30、★使“⽂化⼤⾰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的会议是(中共九⼤)31、以江青为⾸的“四⼈帮”的结成是在(中共⼗⼤)32、★“⽂化⼤⾰命”的性质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命集团利⽤的内乱)33、★★⽑泽东在1975年底发动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其根本原因是(⽑泽东不能容忍邓⼩平系统地纠正“⽂化⼤⾰命”的错误)34、1964年10⽉,中国爆炸了(第⼀颗原⼦弹)35、1967年6⽉,中国爆炸了(第⼀颗氢弹)36、1970年4⽉,我国(成功发射第⼀颗⼈造地球卫星)37、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11)个38、⽑泽东号召全党提⾼警惕,同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作⽃争。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本章主要概述1956-1976年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的历史时期。
一方面共产党人积极务实,努力工作,全国人民满腔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另一方面中共未对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有完整地认识,这就使得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失误、挫折,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成绩与失误并存,即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本章主要内容:按照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进程分为两个阶段,1956至1966年是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曲折探索时期,期间面临的两大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八大提出的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八字方针的提出和七千人大会的总结等都是这个时期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成果。
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派斗争等,是在曲折的探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但能有错必纠,时错时纠,经历了一段曲折发展的过程后,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1966年至1976十年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危害,是全局性的错误。
不过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受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本节的主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以及1957年前为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的早期积极探索。
本节的知识要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第二次合作”的思考,《论十大关系》的内容、中共八大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长远指导意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艰巨事业。
刚刚取得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只能根据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以及苏联的建设经验来建设新中国。
大学近现代史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2课件
本经验是什么?(P173-3) 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P204-2) 8.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
些理论建树?(P232-1)
22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1956.9.15-27)
毛泽东致开幕词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8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论断: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 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一)提出马—克—思毛主泽义东和:中《国论实人际民民的主“专第政二》次(结19合49”.6)
(1) 以苏联为榜样 (2) 以苏联为鉴戒
2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以苏联为榜样
斯大林 (1879-1953)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2)
5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以苏联为借鉴 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
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
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道路。
——毛泽东
6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1965. P208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 文,是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这篇文章的写作和发表是江青秘密策划的。文 章发表后,《人民日报》和北京各报在十多天内没有转载。北京市被批评为‚针插不 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毛泽东说:《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 这使对《海瑞罢官》的批判带上更为严重的政治色彩。此后,批判涉及的范围迅速扩 大。 1966年2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召集文化革命五人 小组开会,起草《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被称为‚二月提纲‛),试图 对学术批判中已经出现的‚左‛的倾向加以适当约束。 就在‚二月提纲‛拟定的同 时,江青在林彪的支持下,在上海召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这次座谈会的《纪要》, 认定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号召要‚坚决进行一场 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为了在全国发动‚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4日至 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于5月16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 知》(简称‚五一六通知‛)对‚二月提纲‛进行了全面批判,并指出:‚混进党里、 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 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林彪在会 上的讲话中大肆散布党中央内部有人要搞政变的谎言,竭力鼓吹个人崇拜。会议决定 撤销以彭真为首的文化革命小组,成立陈伯达任组长,康生为顾问,江青、张春桥等 任副组长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简称中央文革小组),使之实际上成为不受中央政治 局约束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此后,‚文化大革命‛异常迅猛地发动 起来。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 良好的开局
第0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的发表(1957年2月 ) 1.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 论 2.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出科学分 析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957年) 1.整风运动的形式——开门整风 2.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 3.反右派运动的全面展开及扩大化 4.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重要影响
3.“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二)全面内乱的形成 (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四)挫败“四人帮”“组阁”图谋 (五)1975年整顿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一)错误的性质 1957年下半年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所犯的 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是中国共产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错误。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 ) 2.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和主要任务作了正确分析 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 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方针 4.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探索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二)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三)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1959 年)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 查研究之风。 (五)“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七千人大会”的召开(1962年) 2.调整国民经济任务基本完成 (1965年) (六)“左”倾错误指导的继续发展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956年)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 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 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 备。它所阐述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在当时乃至后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良好的开局识记:1、(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P172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P174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P175-176整风运动: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全面开展。
(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反右派斗争: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社论,全面群众性的反右派运动开展起来了。
领会:2、《论十大关系》及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P171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系统阐述了经济政治十方面关系。
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成为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
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简单运用:3、(1)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 P172-173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
1)路线: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第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识记)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识记)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讲话,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识记)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全面展开。
这次整风运动,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957年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
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的反右运动全面开展起来。
4.《论十大关系》及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领会)毛泽东先后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这个报告,总结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系统地阐述了十大关系。
基本方针:①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基本精神是要在着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并且充分发挥中亚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
②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肃反中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
③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提出“双百”方针。
即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5.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
(简单运用)中共八大的基本任务是:总结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第九章 社会主义曲折前进
1、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 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 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 讲,号召“千万不 要忘记阶级斗争”。 2、毛泽东说:如果不抓阶级斗争,“中国、少则几 年,多则几十年,就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全国性的反革 命复辟,马列主义的党一定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党,变 成法西斯的党,整个中国就要改变颜色了。” 3、毛泽东:“凡用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电报,必 须经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过去数次中央会 议不经我看,擅自发出,是错误的,是破坏纪律的。” 4、康生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关于真理 标准讨论 十一届三 中全会 改革开放与 拨乱反正
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新局面的展开
毛泽东认为: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
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 部,它有一条修 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 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 代理人。 过去的各种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 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自 下而上地发动广 大群众来揭发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资派篡 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这实质上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 革命,以后还要进行多次。
真 实 材 料
5、林彪:学习毛著是学习马列的“捷径”,可以“一本万 利”。
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 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
历史证明,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 克思主义离异不符合中国实际.完全是错误的! 然而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 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 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 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
一九六六年五月至 一九七六年十月的 “文化大革命”,使 党、国家和人民遭到 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 折和损失。这场“文 化大革命”是毛泽东 发动和领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6)
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
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 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
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 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 文化大革命 (1966.5~1976.10) 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 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第一次郑州会议(1958.11)
武昌会议(1958.11) 八届六中全会(1958.11)
第二次郑州会议(1959.2)
上海会议(1959.3) 八届七中全会(1959.4) 第二届全国人大(1959.4) 庐山会议(1959.7) 八届九中全会(1961.1) 彭德怀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 七千人大会(1962.1) 七千人大会(1962.1) (1898-1974) 针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1965)
12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1957.4.27-1958.夏) P211
13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 “大跃进”及其纠正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
1、“大跃进”的历史背景 P212
① 良好初衷
② 骄傲自满 ③ 错误批判反冒进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总 路线。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5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以苏联为借鉴 “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 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 是懵懵懂懂的,只能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 不满意,心情不舒畅。”
6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以苏联为借鉴
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
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P204-2)
8.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 些理论建树?(P232-1)
23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P229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3国提案 (乔冠华、黄华.1971.10.25 )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2.2.21)
21
三、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p230
1.经济建设: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正确处理
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
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
道路。
——毛泽东
7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1965. P208 ① ② ③ 背景:大规模的调查研究(1956.2~4) 基本内容 历史意义
报告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前五大关系, 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 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
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后五个关系,主要是讨论政 治思想问题,即: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
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 毛泽东阐述十大关系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8 第七次最高国务会议.1956.5.2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中曲折发展
良好的开局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
“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 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 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们已经建设起来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6)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3、经济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0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
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
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
题”。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1、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丰衣足食 3、科技研发:硕果累累 P227
2、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稳步提升
中国原子罗布泊首爆 中国氢弹首爆 (1964.10.16) (1967.6.17)
东方红1号(1970.4)
20
三、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11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政治、思想领域:民主、说服、教育 经济领域: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科学文化领域: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共、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各民族之间: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讲话提纲(1957.2.27)
(1) 以苏联为榜样 (2) 以苏联为鉴戒
3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以苏联为榜样
斯大林 (1879-1953)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2)
4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以苏联为榜样
周恩来、米高扬 签定苏援项目协定
50年代鞍钢迅速恢复和重建
毛泽东致开幕词
中共八大(1956.9.15-27)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9
二、 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论断: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群众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 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4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 动 2、“大跃进”的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 风
一个米粒煮一锅 ,一个玉米运一车,高粱杆上安电线, 坐着瓜皮过黄河
全民炼钢
15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 动 3、人民公社化运动
北戴河会议(1958.8)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16
(二)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民主政治建设:集中、民主;纪律、自由;统一意志,个 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3.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
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
5.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和平演变”的警惕,警惕种种消极 现象……
22
论述题: 1.中国近代历史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P35-3) 2.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50-3)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P66-3)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 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P85-3) 5.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 新道路的?(P124-1) 6.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 本经验是什么?(P173-3)ຫໍສະໝຸດ 18三、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
1、较快的发展速度(1952~1978): P226
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3番
2、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铁路、交通运输
粮食丰收
纺织业
玉门油矿
19
三、 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