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文言文练习三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chì)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语:对……说。
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④昼寝:午睡。
⑤托寐:假装睡着。
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值:(_____)A.值班。
B.正当。
因:(_____)A.于是。
B.因为。
(2)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时:(_____)A.当时。
B.顿时。
觉:(_____)A.睡觉。
B.觉察。
[2]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是如何回答的?(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面对魏文帝的提问,两兄弟中谁的回答更妙?为什么?()A.钟会的回答更妙,因为他的回答表现出了他本人的镇静。
B.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了。
C.钟毓的回答更妙,因为他实事求是。
2. 课外阅读。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
图画上的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小古文练习题五年级
小古文练习题五年级小古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小古文不仅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以下是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练习题:1. 理解题:阅读以下小古文,回答问题。
- 小古文:《守株待兔》- 问题:农夫为什么不再耕田,他最后得到了什么?2. 翻译题:将下列句子从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 句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 填空题:根据所给的文言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
- 原文:《悯农》- 填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____。
4. 改错题: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文言文用法错误。
- 句子:吾欲往观花,奈何天色已晚,只得作罢。
5. 连线题:将下列成语与相应的小古文出处进行匹配。
- 成语:画蛇添足- 小古文:《战国策·齐策二》6. 简答题:简述《卖炭翁》中卖炭翁的生活状态和心情。
7. 选择题:阅读以下小古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 小古文:《孟母三迁》- 问题:孟母为什么要搬家三次?A. 因为邻居太吵B. 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学习环境C. 因为房子太小D. 因为不喜欢原来的邻居8. 阅读理解题:阅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 问题一:司马光为什么砸缸?- 问题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道理?9. 判断题: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 句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而成的。
10. 写作题:根据《草船借箭》的故事,写一篇短文,描述诸葛亮如何用草船借箭,并表达你对这个策略的看法。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小古文的理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强化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强化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①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②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其--他的,代词。
④坠--掉,落。
⑤于--在,到。
⑥遽--立刻,急忙,马上。
⑦契--用刀刻。
⑧是--指示代词,这儿。
⑨吾--我的。
⑩之--结构助词,不译。
⑪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⑫其--他,代词。
⑬者--……的地方。
⑭求--找。
⑮之--剑,代词。
⑯矣--了。
⑰而--但是。
⑱若--像。
⑲此--这样。
⑳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___________)是吾剑之所从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修辞,请变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寓言叫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晏子春秋(节选)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作业练习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假期作业练习部编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古人谈读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1]加点字注音。
不耻下问(____)诲人不倦(____)岂(_____)默而识之(_____)[2]解释下列字词意思。
士人: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耻:______________ 知:______________ 识:_______________[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谈谈你对读书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短文(一)晏子使楚晏子将①使楚。
楚王闻②之,谓左右③曰:“晏婴,齐之习辞者④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⑤?”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⑥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⑦?’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⑧晏子酒。
完整五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
完整五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
这份文档包含了完整的五年级文言文阅读练题目,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部分题目,供参考:
改正下列各句:
1.吾家有一狗,毛色黄白相间,尤善游泳。
答:我家有一狗,毛色黄白相间,尤擅游泳。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夜来风雨声,花落应难逃。
3.吾爱君如诸葛,有如施瓦辛格之爱米拉。
答:我爱你像诸葛,有如施瓦辛格之爱米拉。
阅读理解:
寒江独钓是唐朝诗人张志和所作诗,诗中借钓鱼之喻,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寒江独钓》是谁所作?
答:唐朝诗人张志和。
2.此诗借用什么比喻来表达思乡之情?
答:钓鱼之喻。
作文题:
请用不少于100字的篇幅,写一篇《借蝉之声》的作文。
提示:
建议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者通过阅读理解所学内容进行联想,对自己的感受做出感性地思考和理性地分析,从而完成文章写作。
这些练习涵盖了文言文学习的多个方面,希望对五年级的学生有所帮助。
五年级文言文写作练习(三)
五年级文言文写作练习(三)
纲要
1. 背景介绍
2. 主要人物
3. 故事情节
4. 结尾总结
背景介绍
本文写的是一个关于勇敢和友谊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古代,主要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
主要人物
1. 小明: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乐观聪明的小男孩。
2. 小华:小明的好朋友,同样勇敢且善良。
故事情节
一天,小明和小华一起去捉鱼。
他们来到了一个湖边,发现湖里的鱼非常多。
小明和小华兴奋不已,决定捉一些回家。
他们找来
了渔网,开始伸进湖水捉鱼。
可是,越捉越不容易,鱼都往外面挤,小明和小华很苦恼。
正在他们焦急的时候,一位老人走过来。
老人告诉他们,如果
想抓到更多的鱼,要先把鱼赶到一边,然后再把渔网伸进去。
小明
和小华听了老人的话后,醍醐灌顶,他们决定一起试试。
于是,他们开始试着赶鱼。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地将鱼赶
到一边。
然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渔网放入湖里,很快就捕到了一
大串的鱼。
小明和小华非常高兴,他们继续抓鱼,每次都赶鱼、放网,最
后收获了很多的鱼。
结尾总结
通过这次捉鱼的经历,小明和小华学会了勇敢和合作的重要性。
他们明白了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够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友谊和团结是非常宝贵的。
文言文精读练习(一~三) (2)
文言文精读练习(一)(时间:40分钟分值: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9分)余村.居无事,喜钓游。
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
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
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
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
”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
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
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
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
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或一日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
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
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注],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
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
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
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清·吴敏树《说钓》) [注]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
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一)文言文精读方案设计[第1段]1.“余村.居无事”中的“村”,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推断,是名词作状语,译为________。
文言练习三
文言练习三)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敢)。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缇(tí)、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
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B.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C.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D.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外文言文阅读。
酒以成礼①钟毓②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③饮而不拜。
既而④,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⑤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题目为编者自拟。
②钟毓(yù):字稚叔,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
③会:钟会,字士季。
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
④既而:一会儿,不久。
⑤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寝:___ (2)因:___ (3)时:____[2]下面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B.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既然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C.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译文: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译文: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欧阳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时期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孤:幼年丧父。
③荻:芦苇秆。
④闾里:乡里。
⑤士人:读书人。
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衡:西汉经学家。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
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理解1. 文言文阅读。
墨鱼①自蔽②海有虫,拳然③而生者,谓之墨鱼。
其腹有墨,游于水,则以墨蔽其身,故捕者往往迹④墨而渔之。
噫!彼所自蔽者,乃所以⑤自祸⑥也欤?人有恃⑦智,亦足以鉴。
注释:①墨鱼:乌贼。
②蔽:隐蔽。
③拳然:屈曲成一团的样子。
④迹:循着踪迹,即跟踪。
⑤所以:……的原因。
⑥自祸:给自己带来祸患。
⑦恃:凭借,依仗。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故捕者往往迹墨而渔之。
(_________)(_________)(2)亦足以鉴。
(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则以墨蔽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彼所自蔽者,乃所以自祸也欤”?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B.只有掌握本领,才能保护自己C.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2. 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并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作者是_______朝的著名爱国诗人__________,他的字_________号_________。
2019年五年级课外文言文古文阅读(部编版,带答案)
2019年部编版五年级古文课外阅读文言文练习(带答案)一、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
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2)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3)立有间..()(4)寡人闻命..矣。
()2、翻译句子:(1)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2)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3、景公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这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领导者有什么借鉴意义?二、永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2)乘小船绝.湘水()(3)吾腰.千钱()(4)有顷,益.怠()2.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译文:(2)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译文:(3)汝愚之甚!蔽之甚!译文: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三、田登作郡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解: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1.解释加点词:(1)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苏教版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练习题苏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个人不能回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那个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反为其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主人与食()(2)更为益盐()(3)缘有盐故()(4)反为其患()[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而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文言文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鲧禹治水尧舜①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
尧用鯀②(gǔn)治水,鲧用壅(yōng)堵③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④治水,禹开九州⑤,通九道⑥,陂(bēi)九泽⑦,度(duó)九山⑧。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题3
千金市骨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者。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⑤。
(选自《战国策》)【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反.以报君()(2)况生.马乎()(3)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3)不能期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3.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A.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况生.马乎B.①反.以报君②始一反.焉C.①安.事死马②安.敢毒也D.①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者②先帝不以.臣卑鄙4.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宴客铺张摆阔为耻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肴五品而已。
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
前有一士夫请赵循斋,杀鹅三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
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肴品计有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
尝作外官。
囊橐殷盛,虽不费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将来如此暴殄,宁不畏天地遣责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今寻常..宴会。
(2)且水陆毕.陈。
(3)将来..如此暴殄。
(4)宁.不畏天地遣责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
(2)将来如此暴殄,宁不畏天地遣责耶!。
3.读了这段文字,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
范元琰为人善良范元琰(yǎn),字伯珪(guī),吴郡钱塘人也。
及长(zhǎng)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
然性谦敬,不以所长(cháng)骄人。
家贫,唯以园蔬为业。
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
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于是母子秘之。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五年级文言文写作练习(三)
五年级文言文写作练习(三)
我这里为大家提供两篇文言文写作练,希望能在练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写作水平。
练一
《吾校之荣》
吾校座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空气清新,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学校有一幢幢漂亮的楼房,其中教学楼、图书馆和实验楼设备齐全,环境卫生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得到最好的研究条件。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老师们教学认真、负责、爱生如子,深得学生们的爱戴。
同学们也十分优秀,多次在各种大型比赛中获奖,为学校赢得了光辉荣誉。
总之,吾校教学设备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校园环境优美,一定会让您的孩子在这里茁壮成长。
练二
《我爱我的家》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家人们和睦相处,我很爱我的家。
妈妈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她总是耐心教我做事,带我玩乐。
每当我有困难时,妈妈总能帮我调整好心情。
爸爸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一起玩耍,一起看书,打篮球。
他还是我的研究顾问,给我提供研究上的指导和帮助。
姐姐是我的知己,我们互相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和她在一起,我从不感到孤单。
总之,我爱我的家,因为在这里有最亲密的家人,在这里我感受到最深的温暖和关爱。
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
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②。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③。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④。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⑤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yì)世为通好也⑥。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⑦。
太中大夫陈韪(wěi)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⑧。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⑨。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有删改)(注释)①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文学家。
②洛:洛阳。
③通:通报,传达。
④我是李府君亲: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李府君指李元礼。
⑤仆:我,古代谦称。
⑥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过去我的祖先仲尼(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老子)为师,这样看来,我家和您家世世代代友好往来。
⑦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李元礼和宾客们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
⑨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1]孔文举说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的理由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
[2]“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字面意思是“我猜想您小的时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说陈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言文,你认为孔文举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古文阅读。
人生小幼①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②,长成已③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④,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司马光幼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即了其大旨___________ (2)自是手不释书, ___________(3)众皆弃去 ___________ (4)光持石击瓮破之 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水迸,儿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凛然如成人”中“如”是“如果”的意思。
B.司马光小时候非常喜欢《左氏春秋》。
C.“破瓮救友”一事发生在司马光七岁时。
[4]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短文。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①,人咸易②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③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
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孟母三迁邹①孟轲之母也,号孟母。
其舍②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③游为墓间之事④。
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⑤。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⑥炫卖⑦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⑧,揖让进退⑨。
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
”遂居。
(注释)①邹:周朝国名,在今山东邹城一带。
②舍:房屋,住宅。
③嬉:游戏,玩耍。
④墓间之事:指祭扫坟墓一类的事情。
⑤居处子:安置儿子的地方。
⑥贾人:商人。
⑦炫卖:沿街叫卖。
⑧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
⑨揖让进退: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结合注释,写出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母曰:“真可以居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母两次认为“此非吾所以居处子”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了这则故事,你在学习方面有哪些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文精彩回放(按原文填空,再回答问题)。
楚人有__________于郑者,为________之柜,薰以___________,缀以___________,饰以___________,辑以___________,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在文中画出朗读时的节奏。
(2)“薰”通________,“辑”通________。
(3)课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后世称他为__________,战国末期_____家。
文言文小练习三《鹬蚌相争》注释+题目+答案
文言文小练习三鹬蚌相争今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解释加点字。
①蚌方.出曝:②今日不雨.:③蚌亦谓.鹬曰:④渔者得而并禽之.:2.人们常用“,渔翁得利”来()。
A.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B.说明鹬和蚌太愚蠢,渔翁太狡猾。
C.说明争吵是不对的。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鹬蚌相争今臣来,过易水①,蚌②方出曝③,而鹬④啄其肉,蚌合而箝⑤其喙⑥。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⑦之。
【注释】①易水:易水河,地名。
②蚌(bàng):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③曝(pù):晒。
④鹬(yù):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⑤箝(qián):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⑥喙(huì):嘴,专指鸟兽的嘴。
⑦禽:同“擒”,捕捉,抓住。
【译文】今天我来的路上,路过易水时,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
”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出来,明天你的嘴不取出来,就会饿死你。
”鹬和蚌都不肯先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
文言文小练习三答案鹬蚌相争今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解释加点字。
①蚌方.出曝:正在,正要②今日不雨.:下雨③蚌亦谓.鹬曰:对……说④渔者得而并禽之.:代词,指鹬、蚌。
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
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匡衡苦学[汉]刘歆匡衡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③大姓④文不识⑤,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⑥,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⑦以书,遂⑧成大学⑨。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逮,及.达到。
②穿壁:在墙上打洞。
穿,凿。
③邑人:同县的人。
④大姓:大户人家。
⑤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⑥佣:做工。
⑦资给:资助,供给。
⑧遂:于是,就。
⑨大学:大学问家。
[1]下列词语中的“逮”与“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意思相同的是()A.私逮刑讯B.狗逮老鼠C.逮捕犯人D.力有不逮[2]“主人怪问衡”主人“怪”的原因是()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B.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C.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D.(匡衡)勒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3]结合上下文和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匡衡身上,你发现了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言文《晏子使楚》,完成练习。
晏子使①楚。
楚人以②晏子短③,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④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⑤使,各有所主⑥。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⑦者使使不肖主。
2021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
2021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秋季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匡衡苦学[汉]刘歆匡衡字稚圭(guī),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②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③大姓④文不识⑤,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⑥,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⑦以书,遂⑧成大学⑨。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逮,及.达到。
②穿壁:在墙上打洞。
穿,凿。
③邑人:同县的人。
④大姓:大户人家。
⑤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⑥佣:做工。
⑦资给:资助,供给。
⑧遂:于是,就。
⑨大学:大学问家。
[1]下列词语中的“逮”与“邻居有烛而不逮”中的“逮”意思相同的是()A.私逮刑讯B.狗逮老鼠C.逮捕犯人D.力有不逮[2]“主人怪问衡”主人“怪”的原因是()A.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B.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C.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D.(匡衡)勒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3]结合上下文和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匡衡身上,你发现了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齐心抗疫①己亥末,荆楚①初有疾,人蔑②之。
庚子春,染者剧增,溢至九州,人皆惶恐。
此疾曰新冠,或因③愚人以鸟兽蛇虫为上肴④,滥食,终致疫至。
②京师得讯,颁令战疫,封三镇之城,召九州之医。
子离高堂,母别稚子。
临别无他言,唯曰:国有召,召必前,前必胜。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吾辈必不辱使命也。
嗟夫⑤!世间无天降之英雄,唯⑥挺身之凡人耳⑦。
③数万白衣医者聚至荆楚重地,共议疫,同抗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文言文练习三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五年级文言文阅读练习(三)
一、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①衣冠而之市。
适②鬻③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
【注释】①清旦:清早。
②适:往,去,到。
③鬻: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1)昔.齐人有欲金者()(2)因攫其金而去.()
(3)吏捕.得之()(4)徒.见金()
2.翻译下面句子。
(3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分)
因攫.其金而去。
4.这则寓言讽刺了社会上哪类人(3分)
二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三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四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
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五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个故事讲的是成语。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