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学会从大自然中观察和发现,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学会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和运用。

(2)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含义。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4. 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小结与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doc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主题,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2)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3)培养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析本章将针对选定的课文进行深入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者观点以及课文所传达的思想。

2.2 自然知识介绍本章将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自然知识,如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

2.3 课文实践活动本章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如观察植物、动物,进行自然写作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

3.2 实践法学生通过观察、写作等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的理解程度。

4.3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课文解析和自然知识介绍5.2 第二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5.3 第三周:作业布置和辅导5.4 第四周:课堂讨论和总结评估第六章:课文解析与自然知识介绍(续)6.1 课文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的中心思想,即大自然的美与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6.2 自然知识扩展扩展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包括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等。

第七章:课文实践活动设计7.1 观察与记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记录他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异教课方案和反省《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爽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眼光扑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显现了大自然的绚烂多姿,呼唤少年小孩热爱大自然,勇于研究,从大自然这“绿色课本”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为学生开启了大自然之门。

学情剖析本篇课文是对大自然的察看描绘,为学生供给了一个赏识、累积的平台。

所以,在指引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累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教课目的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累积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领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难点:意会诗歌的特色。

教课过程六、小结今日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清爽高兴的诗歌————《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学生自由朗诵诗歌,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朗诵。

1、分小组合作学习,出示思虑题:(1)“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详细指的是什么?如何去大自然中学习?(2)这首诗歌有什么特色?2、先给学生疏组,再沟通。

3、指引学生抓住第2、3、4 小节领会拟人的写作手法。

4、指导朗诵抓住“发现”、“描述”、“洋溢”、“饱览”、“奔向”、“送去”、“留下”等词频频品读。

1、师配音乐朗诵 2、请学生回答你忧如看到了什么,你做了些什么? 1、在熟读的基础上指明背诵全文。

2、模拟课文中的一个小节写一个片段。

1、碰到读禁止的字,可多读几遍。

2、读得流畅。

1、分组议论、沟通: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山川、野外都是“绿色的课本”只有勇于研究、勤于思虑的人材能学到知识。

2、感觉诗歌热情、高兴的感情。

1、学生闭上眼睛边赏识边想象。

2、学生配音乐朗诵 1、学生背诵课文2、学生练习在朗诵中使学生初步感知现代诗歌的特色。

经过仔细地剖析,让学生深刻领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让学生在情境中想象,在朗诵中表达,从心灵上感觉作者的感情。

在回首全文的基础上仿写,既升华了感情,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需要向来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发现翠竹、松柏描述果园、沃野联欢鸣禽野花相聚青山绿水启示:热爱、研究大自然《去翻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爽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眼光扑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显现了大自然的绚烂多姿,呼唤少年小孩热爱大自然,勇于研究大自然的神秘。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为的课本》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为的课本》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探索自然规律,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

2. 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树木、花草、农作物等。

3. 自然规律: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生态平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绿色植物的作用,自然规律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各种自然现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自然环境的看法。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自然环境的魅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自然环境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穿着舒适的服装,准备记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自然环境的多样性,讲解绿色植物的作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然规律的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

七、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自然环境的图画,展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写一篇关于自然规律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

3. 学生对自然规律的掌握程度。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自然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

2. 参观植物园、动物园等,加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十、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认识生物多样性:物种、遗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等。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doc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打开大自然的绿色课本,去探索、发现和体验自然的魅力。

1.2 适用年级本课程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学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2 自然知识普及介绍大自然的各种生物、景观和现象,让学生增长见识,激发对自然的兴趣。

2.3 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感悟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语感。

3.2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促进交流与合作。

3.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实践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4.3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课时本课程共10课时,每周1课时。

5.2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课程简介、课文朗读与感悟第二课时:自然知识普及第三课时:环保教育第四课时:小组讨论与分享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安排及要求后续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6.2 相关自然知识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6.3 户外实践活动所需道具和器材6.4 课后作业模板6.5 实践活动报告模板第七章: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7.1 课文朗读与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课时)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课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课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孙友田是当代诗人。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4、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5.练习背诵课文。

6、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课文练习创作。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能仿照课文练习创作。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3.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的特点和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1.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生读题揭错:少了“绿色”两字。

3.师再次板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注:此处的课题中的“绿色”两字用绿色粉笔写成“绿色” )生重读后师追问:课本怎么会是绿色的呢?生恍然大悟:大自然是绿色的。

4.师板书:自然、课本,问这句话完整吗?缩句后是什么?5.生答:不完整,缩句后是“打开课本”。

6.这首诗歌是写课本吗?课本是打开读的看的,自然又是怎样“打开”的呢?你能把课题补充完整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理解了题目的含义)二、自学探究,知读课文。

1.师黑板或幻灯展示自学题: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可多读两遍;2) 补充:()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能总结文章结构吗?3) 课文重点写课本,还是写自然?又描写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2.点一生读题;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边圈划答案;4.师再让学生在四人小组范围内就疑难问题交流讨论,由小组长担任中心发言人组织交流讨论;5.师生交流,指导朗读:1) 点生开火车读6小节课文,他生边听边再次检验或思考答案,并适时纠正读音断句;(此处可进行学生暴露的读音断句的纠正教学,点也)2) 教学生字长句:(此为面也)A. 教字音:生开火车组词读10生字,正确则跟读两遍,错误则请他生帮助纠正后再跟读两遍,突出课文朗读中错误的生字;B. 记字形:逐字用加偏旁、换偏旁、两字相加等方法记字形,另“馨”、“芬”、“瀚”、“襟”要分别从笔划、位置等方面指导书写,描红;C. 析字义:字依托词解释,有“温馨”、“洋溢”、“胸襟”,可用联系生活、带到文中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单字分别组词、找近义词等方法破解;D. 再巩固:生再次整体逐字齐读两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4.(生机蓬勃、充满活力、象征生命,象征着亲身参与活力,象征着和谐、美好)
第四板块:学习第六小节(2分钟)
1.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一样的。
2.第一节似乎是在召唤我们。第一节似乎在欢迎我们。最后一节让我感受到的是鼓励,是期盼。
3.学生齐读第六小节。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课题)
2.(在课本下加点)说说你所理解的课本。
3.大家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4.有一位同学的提问中告诉了我们大自然就是(生:绿色的课本),绿色的课本就是(生:大自然)。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5.心中有这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我们先别急!先让我们打开课本,去读一读课文。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敞开芬芳描绘云锦微风相聚
饱览黄昏鸣禽攀登浩瀚洋溢
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
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
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绚丽沃野浩瀚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第一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教学
重难点
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教学
资源
1.美好的大自然是农村孩子生活的摇篮,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着热情。
2.课文中的插图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想象和表达的情境。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主要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学生品味和欣赏。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诗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和欣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步骤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步骤三: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课文中诗意的语言。

步骤四:讨论交流,深入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课堂巩固与拓展4.1 课堂巩固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4.2 课堂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课后阅读,加强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感知和理解。

5.2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审美情趣以及语文素养。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教师在课后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2)教师解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7.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生字词。

(2)学生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小作文。

六、教学拓展1. 课内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2. 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自然观察,记录下他们最喜欢的自然景物。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赏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赏析

这是⼀个明媚的上午,我步履轻松地迈进了我和50位孩⼦共同的课堂。

不知为什么,⼀想到即将学习的课⽂《去打开⼤⾃然绿⾊的课本》,⼼中就恍若升起⼀股昂然向上的⼒量和⼀种急欲分享的冲动。

描述、初读、感受、交流、读诵课,在美好地⾏进。

师:想想,诗⼈为什么说⼤⾃然是绿⾊的呢? ⽣:因为⼤⾃然⾥有绿树、翠⽵、碧草、青⼭,它们都是绿⾊的。

⽣:不对,⼤⾃然⾥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的。

出现了别样的观点?这正可形成认知冲突,得赶紧抓住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为什么偏要说它是绿⾊的呢?想想,绿⾊是不是有着某种 ⽣:我明⽩了,绿⾊是⽣命的颜⾊,象征着活⼒。

师:好,⼈们常说⽣命之树常青。

⽣:确实,在沙漠⾥,只要看到了绿洲,就等于获得了⽣命的希望。

⽣:因为绿⾊充满活⼒,像⼀个少年,朝⽓蓬勃,热⼒四射。

⽣:王安⽯春风⼜绿江南岸中,绿的运⽤被历代称颂呢! ⽣:绿⾊还是环保的同义语,现在⼈们要吃绿⾊⾷品,要住绿⾊住宅。

师:是的,有⼈甚⾄把充满温馨的课堂叫做绿⾊(⽣:课堂)总不会说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

哈!同学们哄的笑了起来,课堂⽓氛宽松⽽愉悦。

就在这时,⼀个⾓落⾥传出⼀声嘀咕 ⽣:我就不同意,难道其他颜⾊就不能代表⼤⾃然的⾊彩了? 哦,是许欣。

再看其他同学,受了他的'影响,有不少在频频点头呢。

好,⼲脆抓住这个有意思的话题伸展下去 师:好啊,那你说说看,你认为⼤⾃然是什么颜⾊的? ⽣:我认为⼤⾃然是红⾊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

红⾊代表着喜⽓洋洋,象征着红红⽕⽕。

师:红⾊的⼤⾃然,好!蕴藏着热烈,昭⽰着兴旺,传递着幸福。

古诗中对红的吟咏也很多,像 ⽣:霜叶红于⼆⽉花。

⽣:⼈⾯桃花相映红。

⽣:⽇出江花红胜⽕。

⽣:映⽇荷花别样红。

⽣:我认为⼤⾃然是⽩⾊的。

⽩⾊象征着圣洁、⾼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灵。

师:不错,民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

⽣:我觉得⼤⾃然是彩⾊的,⼈们不是常说绿树红花五颜六⾊五彩缤纷橙黄橘绿吗?你们想,如果只是⼀种颜⾊那多单调啊! 师:⼤家说得可真好。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漂亮。

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内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早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奇妙,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芳香。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四、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

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驾驭生字新词。

3、同桌沟通,相互检查朗读状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5、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绽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其次课时教学重点:品尝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二、细读品尝,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2、引导学生体会:“去呼吸”、“去发觉”、“去描绘”、“请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等词中所饱含的深情。

3、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曾呼吸、发觉、描绘、倾听等接触大自然的事例与感受。

4、学习第一节与最终一节,从“放开”一词,感受祖国的绚丽多彩。

反复朗读这两节,体会诗的内涵。

5、体会开头与结尾反复的作用。

三、朗读体会,深化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节,诵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朗读。

3、全班朗读沟通,先指名读,再评析指导,读出诗的明快、豪情万丈、舒缓,读出诗的内在的旋律。

4、最终全班齐读。

四、作业:A:完成练习册。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第一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解析一、分析教材:1、教材简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

在诗歌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并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召唤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朗读。

全诗共有6小节。

诗人从祖国的召唤起笔,又以祖国的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

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三、四、五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比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孙友田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在形象的选择和诗节的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和发现的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

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文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文本解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诗歌。

标题十分新颖,将“大自然”比喻为“绿色的课本”,给人深刻的启迪,而“去打开”的召唤,读者触题即生感应,真可谓独出心裁。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己的理解。

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

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五、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六、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五篇模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五篇模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五篇模版)第一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分享。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说课稿11、说教材分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

全诗共有6个小节。

第一小节与第六小节诗内容的反复,首尾呼应,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三、四、五小节写只要少年儿童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他们以丰富的馈赠。

2、说教育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3、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绘自然,赞美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二、说教法、学法: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根据课文特色和课标精神,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是考虑到以下三方面:把握诗意;领悟意境;超越课本。

在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问、悟、创,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程序: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示错解题,导读课文。

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一、教案概述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教学对象: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概念,认识到大自然是我们学习的宝库。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大自然绿色课本的含义。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教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辅助材料:1. 大自然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或案例。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环境,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看法和经历。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每组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计划。

四、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心中的大自然绿色课本”。

2. 学生现场写作,表达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想法。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一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课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写作成果。

二、环境保护教育(1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或案例。

2.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根据讨论的结果,设计一个保护环境的活动。

2. 每组分享他们的活动和计划。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2024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学科:四年级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会正确书写。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表达大自然美丽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4. 写作技巧: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让学生谈谈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含义,会正确书写。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探讨作者表达大自然美丽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 写作技巧学习: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以大自然为题材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 大自然图片:收集一些大自然的美景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激发学生兴趣。

4. 写作模板:提供一份写作模板,帮助学生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解析一、分析教材:1、教材简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语言流畅,清新活泼;构思精巧,首尾呼应;情感饱满,充满激情。

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情趣。

在诗歌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并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激情,召唤贯穿始终,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朗读。

全诗共有6小节。

诗人从祖国的召唤起笔,又以祖国的召唤收束全诗,首尾呼应,构思精巧。

都是写可爱的祖国号召少年儿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二、三、四、五小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紧紧围绕“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驰骋想象,探索大自然神奇的秘密,感受大自然绚丽的景色。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比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作者孙友田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在形象的选择和诗节的布局上,诗人随着对大自然探索和发现的深入,次第、有序地展示大自然绚丽和神奇的景色。

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文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3)大体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二、文本解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诗歌。

标题十分新颖,将“大自然”比喻为“绿色的课本”,给人深刻的启迪,而“去打开”的召唤,读者触题即生感应,真可谓独出心裁。

具体从两个方面理解:①“课本”一般指教科书,即课本。

“绿色的课本”实际上指的是“大自然”。

“绿色”通常指颜色,但“绿色的课本”并非指颜色碧绿的课本,而是特指“大自然”,蕴含着大自然这一课本神奇、美妙、生机蓬勃、充满活力的意思。

作者将“大自然”与“课本”连成一体,用意是大自然需要我们去感受、去学习、去理解,把“大自然”当作自己的“课本”。

②既然“大自然”是我们的“绿色的课本”,里边充满了神奇、美妙,就不能让它一直合在哪儿,我们要“去打开”这一课本,有所接触,有所认识,有所探索。

“去打开”是祖国向我们广大青少年发出的深情号召,号召我们投入到绿色大自然黎、里,挖掘隐藏的秘密,获取丰富的收获。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这是诗歌的第一部分。

置于开头,揭示题旨、点明题意。

写祖国召唤孩子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绿色的大门”、“清凉的绿荫”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可爱,“敞开”、“给”则运用了拟人手法,表明大自然热情欢迎、接纳孩子们投入它的怀抱,显得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亲切感人。

两个“去吧“表达了祖国已经发出号召,号召孩子们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召唤他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满含深情,具有点明题意的作用。

】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这一部分主要描绘了大自然的动人画面:翠竹挺拔、松柏苍劲、果园丰收、沃野耕耘。

这两句中的“发现”和“描绘”虽然极其普通,但在整体上却含义深刻:大自然翠竹挺拔,松柏苍劲,这是客观存在,如果我们不去接触,不去感受,不去想象,只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睁开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去联想,去体会,必将有所发现----这“发现”里隐含着观察、感受、喜悦,它与“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密切相关。

这里,诗人启发读者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从而产生愉悦的情感。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这一部分描绘了大自然的友好情态:鸣禽友好、野花绽放,落脚在欢乐、温馨;青山点头、绿水歌唱,涌动着盼望相聚、召唤朋友的心声。

句中的“温馨”指温和芳香。

一个“鸣”字,不仅让我们仿佛听见了禽鸟的鸣叫,声声悦耳,而且还和后面的“要和你们联欢”联系起来,这个“鸣”字就是亲鸟的招呼。

一个“野”字就与人工培植的花圃、花盆里的鲜花有了区别,它是大自然里野生自长的,富有更多鲜活气息,同时也与“打开大自然了彩色的课本”挂起钩来,“联欢” 才更有风味,“鸣”和“野”是作者精心提炼的。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这一部分展现了青山风光、绿水浩瀚的大自然的山水特点。

启示读者去认识,去探索,享受自然的赐予。

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青山、绿水人格化,它们在召唤少年朋友“攀登”、“前进”,因为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去勇敢地攀登,才能饱览巍巍青山的无限风光,从而显示出少年朋友的所向无前的豪迈之情。

同样,只有排除一切险阻障碍,毫不迟疑地前进,才能奔向浩瀚大海,以搏击险风恶浪来显示少年朋友的阔大胸襟,从而实现美好的抱负。

这两句是激情的召唤,意蕴丰富。

】去吧,天空会撒开片片云锦,给你们送去明媚的早晨。

去吧,大地会吹来阵阵微风,给你们留下愉快的黄昏。

【这个部分展现了天空明媚之晨景和大地怡人之黄昏,字里行间透露出大自然敞开胸怀,要我们去无畏探索,尽情享受。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一部分呼应开头,激发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召唤贯穿始终,饱蕴着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激情,富有感召力,造成了思想感情上的进一步升华了。

】三、设计思路: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诗歌。

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比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

教学时,先安排学生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诗歌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然后再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姿,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最后朗诵并背诵课文。

四、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根据课文特色和课标精神,教学时,我会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

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将贯穿于全过程,我会时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采取朗读感悟、启发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力求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五、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主要以“创设情境,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朗读感悟”为主。

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时,指导学生运用“自主读、分角色读、个人美读、师生合作读、分组读、pk读、配乐读、整体诵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想象情境,正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六、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我采用了自主读书、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启发想象的教学方式,以读为本,以读促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力求达到本文的教学目标。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激趣引题,质疑探究兴趣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更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伊始,我就通过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唤起学生已有经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情趣。

我又从质疑入手,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积累、好奇和探究之心走向文本。

(二)自学诗文,整体感知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一遍,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结构,在细细地去品读文本内容。

这首现代诗语言比较浅显,内容不深奥,学生初读后对诗意会有所领悟。

但由于文本容量较大,又有些“形散”,因此,我把导入时学生的质疑问题由浅而深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美读诗文,感悟诗意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中我就安排了充分的读,让学生采用“自主读、分角色读、个人美读、师生合作读、分组读、pk读、配乐读、整体诵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从读中感受和体会诗意。

如引导学生想象绿色大自然向我们徐徐展开,两个“去吧”充满了对少年儿童热切的召唤。

又如教学时,调动经验,引导交流,抓取景物,寻找特点,想象画面,引领学生在读中不知不觉身临其境。

通过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使学生从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到言中之情,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美的熏陶。

在学生朗读后我又及时和学生进行评议,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在教学时,我还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让文字返回到原本真实的状态,让诗歌所描绘的形象、声音、情感,逼真地再现出来,使学生欣赏着最美的画面,逐步进入诗歌的境界之中。

再如指导学生朗读第六小节时,我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体会在诗的意境和情感上的变化,让学生初步认识诗句反复的特点和作用。

(四)合作探究,深化主题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我把学生质疑的内容进行有效选择,并一一罗列,作为一个个学习交流的板块,与学生一起细读品味。

如诗中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组织学生分组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紧扣诗句去体会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作探究后,问题基本明朗化,学生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五)升华感情,拓展延伸1、课内拓展:引发学生思考,“在我们的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绿色的课本等待我们去打开,我们将如何打开更多的自然的课本?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写出心中对大自然的理解!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

”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但加强了诗歌的仿写、创作能力,同时更加深了对诗歌理解,对诗情的领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立足文本,超越课堂,回归自然,多渠道、多途径地去亲近自然,享受自然,描绘自然,赞美自然,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