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小学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_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7 陶罐和铁罐题《陶罐和铁罐》课《陶罐和铁罐》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

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

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提示语,体会他们的语气、态度等,并要在不同语境下会用不同的提示语。

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陶罐和铁罐》效果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通过了解铁罐和陶罐各自的优缺点再结合它们各自的结局来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一、抓对话、重朗读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提示语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内心活动。

比如:通过“轻蔑、傲慢、恼怒”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

通过“谦虚地、争辩”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

在学生自读后,让学生试着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加上提示语。

学生通过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为课文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比如:火冒三丈、蛮横无理、谦谦有礼、和颜悦色等。

二、以对比、悟道理在品析人物对话时,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品格。

教学第二部分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在这里铁罐的可悲下场和陶罐不朽的价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进一步让学生领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积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

小学语文_2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2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鲁教版三年级上册2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3 陶罐和铁罐【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和睦相处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

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课前谈话:调动气氛,与学生拉近距离。

【教学过程】:一、情景模拟,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到了盛世王朝博物馆,它是由宫殿遗址修建而成的,博物馆里有什么呢?下面有请讲解员。

(大家要仔细听哦,待会老师有问题)生: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博物馆参观,大家看,我们眼前这件文物,是一件让考古专家们都感到吃惊和兴奋的精美艺术品,它叫做陶罐,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的。

你看它多么的光洁、朴素、美观,它来自几千年前的古代,是宝贵的历史遗产,非常有价值。

师:谢谢讲解员,刚才讲解员给我们介绍的就是大屏幕上的它,那老师要考考同学们谁听的最认真?这件文物叫什么?(陶罐)今天老师也把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贴)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陶土烧制的)它有什么特点?大家太聪明了,一遍就记住了(那老师要提醒一下大家,陶土这种材料烧制的陶罐,存放时间越久,越是光洁、朴素、美观,就越有价值)陶罐还有一个亲密的兄弟,叫——铁罐(贴),铁相对于陶土的保存性长,容易生锈(看图)。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陶罐和铁罐》教案1教学目的:1、知道常见的展示故事方式;2、初步了解电子演示文稿的优点;3、了解简单电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4、能够围绕主题确定作品内容及其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图片素材。

重点难点:1、确定作品内容及其表达形式;2、简单电子演示文稿的组成。

教学过程:一、分析演示文稿,了解组成1、师组织学生分析电子演示文稿示例,了解它们的基本组成。

生根据教材内容,补充讨论电子文稿的组成,填写学习单。

2、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本组作品需多少张幻灯片,以及每张幻灯片的内容、需要的素材及其作用,填写教材的学习单。

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幻灯片要有封面和结束页,要图文并茂、背景统——,少叙述,反映对话及寓意等故事要素。

二、制定小组的制作计划1、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具体任务及分工,填写学习单。

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齐心协力。

生讨论具体分工,明确任务,填写学习单。

2、师组织学生根据故事演示文稿的需要,分析故事段落,写出段落故事和人物对白,填写教材学习单。

提示学生,演示文稿上的故事分段要合理,文字简明,对话语气因人而异。

生合理分段,确定对白和文字,确认完成者,填学习单。

师组织学生确定幻灯片张数,并搜集、整理素材,填学习单。

引导学生:封面必须有标题、演讲人等组成要素,以及所有素材应合理存放。

生确定幻灯片张数、内容,填学习单,确定素材存放位置及命名。

三、评价学习结果。

四、总结、下课。

《陶罐和铁罐》教案2《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9课:陶罐和铁罐。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步骤:(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二)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不懂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3、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介绍了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各在哪些自然段。

4、学生讨论后明确:(1)铁罐看不起陶罐(1~9),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19课:陶罐和铁罐》。

(2)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10~17)。

(三)精读课文1、自读1~9段,思考:铁罐看不起陶罐,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对比,陶罐是怎样的态度,试着把你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课文体现出来。

2、再读10~17段,请用简单的字和词语概括出铁罐和陶罐各自的命运。

3、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全班交流,此时,教师恰当点、拨、抓重点词语和感情朗读,体会铁罐的狂妄自大,陶罐的宽厚谦虚。

(四)品味含义1、说一说,你喜欢铁罐还是陶罐,为什么?2、你想对铁罐(或陶罐)说些什么?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五)重编故事重新编一个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故事,编之前,一定想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围绕这个意思去选材。

(六)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教案篇2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陶罐和铁罐》课文讲解

《陶罐和铁罐》课文讲解

《陶罐和铁罐》课文讲解一、课文背景。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寓言往往通过简短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

在古代,陶罐和铁罐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它们有着不同的材质特性,作者以此为基础创作了这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二、故事内容。

1. 角色特点。

- 陶罐:它质地比较脆弱,容易破碎,但很谦虚。

例如,在面对铁罐的奚落时,陶罐总是很温和地回应,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从这里可以看出陶罐明白自己的价值,并且不与铁罐争强好胜。

- 铁罐:它质地坚硬,非常骄傲。

铁罐自恃坚硬,常常奚落陶罐。

它用“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样带有挑衅的话语来显示自己的强大,还说陶罐“懦弱”,认为自己比陶罐高贵得多。

2. 情节发展。

- 故事以铁罐不断地奚落陶罐展开。

铁罐看不起陶罐,觉得自己坚硬无比,而陶罐一碰就会碎。

陶罐虽然据理力争,但始终保持着一种温和的态度。

-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它们被埋在了土里。

很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依旧完好无损,还被人们视为珍贵的文物。

而铁罐却因为长期埋在土里,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主题思想。

1. 关于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铁罐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即坚硬,却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如容易被氧化。

陶罐虽然脆弱,但它的价值并不低于铁罐。

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像铁罐那样骄傲自大,要正确认识自己,也要尊重他人的价值。

2. 关于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 陶罐的谦虚和包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它在面对铁罐的无理奚落时,没有生气,而是理智地回应。

这种内在的品质在人际交往和自身成长中是非常重要的,而铁罐的傲慢最终导致了它的消失,这也警示我们不要过于自负。

四、写作特点。

1. 对话描写生动。

- 课文主要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

这些对话生动地表现出了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铁罐的话总是盛气凌人,如“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等话语,充满了攻击性。

三年级下册 语文 6 陶罐和铁罐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 语文 6 陶罐和铁罐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 6 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却很谦虚。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寓意的理解可能还需要引导。

他们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能够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情感。

不过,在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把握文章所传达的哲理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4个字。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例如,在讲解生字词时,“奚落”这个词是理解陶罐和铁罐关系的关键。

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铁罐常常奚落陶罐”,从后面铁罐说的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等语句中,能看出“奚落”就是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2)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在课文中,铁罐的话总是充满了傲慢,如“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而陶罐则很谦虚,“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通过对这些对话的分析,能清晰地体会到二者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即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通用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发生在国王御厨里,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的故事。

骄傲的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瞧不起易碎的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克制和友善的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只罐子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消失得无踪无影。

本文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语言,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年段教学目标、本册教学目标和本专题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的。

(一)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一部份一部份地细读课文,把每部份的内容读懂,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学过的课文或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本寓言故事的道理,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的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对于本文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策略一:引导学生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策略二: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抓住重点词句,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

策略三: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道理。

策略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理解。

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精选5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精选5篇)

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精选5篇)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说课稿《陶罐和铁罐》1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课标实验教材第五册的《陶罐和铁罐》。

这是篇童话故事,主要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童话故事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接触了不少,他们想读、乐学,但要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却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我以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学生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自主理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探究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准备3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一)、看图谈话,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童话故事(随机课显:陶罐和铁罐的图片)你认识他们吗?在学生叫出他们的名字后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换偏旁识记陶,并指导书写陶。

(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极有吸引力,让生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更能激起学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时孩子们的兴趣已被激发,再加上看了立体的、鲜活的图片,孩子们会迫不及待想接触文本,想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陶罐和铁罐教材解读

陶罐和铁罐教材解读

二、教材位置(一)人文主题的位置《陶罐和铁罐》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

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的思想方法”。

既是低年级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脑筋想办法”、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心思考勇于创造”、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的承接,也是上述单元的发展,同时又为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奠定基础。

这些单元主题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脑筋想办法”侧重于“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主题来编排;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侧重于在阅读中感悟生活中的哲理,如“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做事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动脑的道理。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侧重于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本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侧重于“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侧重于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所体现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将长处集于一身”和“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而第三、四篇体现的都是“如何看待长处和短处的问题”,基于这篇课文的特殊位置,应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长处和短处,从而为学习后面的略读课文《狮子和鹿》做好铺垫。

落实本课的人文主题就是要首先引导学生理清整个小学教材中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一人文主题的体系,明确本单元人文主题的学习目标,即: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小学语文_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6.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读、识记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重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不同的内心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道去认识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点击课件)来,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1 检查词语:练读生词:师:谁来读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陶罐、谦虚、恼怒、和睦相处、朴素、掘开、争辩、感到、荒凉、御厨、流逝)2学写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谦)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感悟,体验情感1.奚落是什么意思?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因为铁罐仗着自己的坚硬,看不起陶罐,所以就常常奚落他。

(二)围绕“奚落”,学习2-9 自然段,解决问题。

1.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 - 9 自然段,把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交流,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课件。

2.铁罐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3.指导朗读:铁罐说每句话的语气、神态一样吗?(不一样)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知道的?(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傲慢:骄傲;轻蔑:轻视,看不起;恼怒:发怒)。

谁能加上自己的表情的动作选择其中的一句读一读呢?4.生交流:(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陶罐和铁罐》教案分析

《陶罐和铁罐》教案分析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们越来越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如何设计一份好的教案,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一份《陶罐和铁罐》教案的优劣。

教案一:《陶罐和铁罐》教师名:XXX学段:小学五年级教学内容:《陶罐和铁罐》时间:40分钟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陶罐和铁罐》,使学生了解到汉代陶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差异;感受到陶器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现代工业文化的发展速度。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和思考,使学生能够对汉代和现代工业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基础上进行比较。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到陶器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了解陶器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差异;并能够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比较。

2.难点: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陶器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流程:1.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与本课有关的关键词汇:“陶器”“工业”“差异”“比较”。

2.让学生通过交流思考,自己定义关键词语,并理解词语的含义。

3.教师出示陶器和铁器的图片,并请学生就两者的差异进行讨论。

4.通过阅读《陶罐和铁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陶器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情况,并对比两者的差异。

5.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对于陶器文化的独特魅力的看法。

6.整体讲解,着重介绍汉代陶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陶器文化的独特魅力。

7.学生自由发言,讲述自己对于陶器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四、教学手段:1.PPT2.图片3.讨论4.个案教学五、教学评价:1.通过讨论和个案教学,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不理解的问题也能够及时解答。

2.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看法,可以对此进行及时引导和矫正。

3.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的表现为主,主要以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

小学教案设计《陶罐和铁罐》

小学教案设计《陶罐和铁罐》

小学教案设计《陶罐和铁罐》《陶罐和铁罐》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铁罐自恃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而陶罐却很谦虚。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朝覆灭,宫殿倒塌,两只罐子被遗落在废墟中。

多年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依旧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却连影子也找不到了。

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简单的故事内容。

但对于寓言这种蕴含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他们在理解寓意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困难。

学生可能较容易理解故事的表面情节,然而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所传达的人际交往以及看待自身与他人的哲理,需要教师的引导。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己,对于富有情节性的故事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谦虚”等15个词语。

-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它们不同的神态、语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比较、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课文寓意,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

- 引导学生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体会它们的神态、语气变化,感受不同的人物形象。

- 例如,在课文中,铁罐总是带着傲慢、轻蔑的语气对陶罐说话,如“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通过对这些语句的朗读,可以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而陶罐的回答则是谦虚、平和的,如“不敢,铁罐兄弟。

小学语文_《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陶罐和铁罐学习目标:1、关注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与动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话说,在一个厨房里,有这么两个小伙伴,一个是?另一个是?——(出示图片,指课题生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到底预习得怎么样呢?敢不敢接受挑战!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谁来说一说?铁罐常常___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___,而铁罐____。

3.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二、关注神态、品读人物(一)1-6自然段1、师:看,这就是——(出示铁罐图片)他什么样儿呀?能说说看吗?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铁罐的呢?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描写铁罐的句子。

然后说一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件读读,画画,说说)谁来读你划的句子?2.(满屏出示描写铁罐的句子)师:大家画到了这些句子,我们先来看第一句(出示)。

谁来!3.师:刚才,这位同学重读了—这个词,读得真不错。

其实抓住重点词语并重读它,就能读出感觉来。

(变红敢)关注它,谁会读?师:陶罐敢碰他吗?生:不敢。

师:那铁罐为什么认为陶罐不敢碰自己呢?生:因为铁罐是铁做的,非常坚硬,陶罐是黏土做的,很容易破碎。

师:难怪铁罐会如此傲慢呢?谁再来试试?4. 好一个傲慢的铁罐!(傲慢变红)。

理解傲慢吗?就是这个意思,读。

“傲慢”是一个表示神态的词,关注了它,再加上你的表情和动作,再读,就有味道了。

试试?生读—5.这就是动作和神态描写的魅力!难怪有人说—关注神态和动作,让人物活起来。

(板书:神态动作)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句子里,还有哪些描写神态的词?6、师过渡:现在,请同学们关注这些词语,再加上动作,相信你一定会读的更生动!想读哪句,就读哪句,自己先试试吧!——谁先来!!7.师:通过这些句子,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铁罐?师:面对这样的铁罐,陶罐呢?请你来读——(生读)师:是啊,在陶罐看来,只要本本分分地尽好盛东西的义务就好了。

《陶罐和铁罐》说课、教案、反思

《陶罐和铁罐》说课、教案、反思

《陶罐和铁罐》说课、教案、反思一、说课1. 说教材《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本文通过讲述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 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寓言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理解文中寓意和表达方式上还需加以引导。

3.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态度;(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分析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二、教案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态度;(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分析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态度;(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学会与人相处的道理。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谈谈对陶罐和铁罐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1. 陶罐和铁罐分别代表了什么?2. 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 你认为陶罐和铁罐的态度如何?(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与人相处的道理。

三、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2. 教学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可以适当增加课后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课后作业1. 朗读课文,巩固对陶罐和铁罐的认识;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与人相处,并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了铁罐傲慢无礼、陶罐谦虚友善的形象,揭示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能够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但对于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1、会认“陶、罐”等 10 个生字,会写“骄、傲”等 11 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 15 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3、能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4、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的道理。

2、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陶罐和铁罐的头饰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2、教师提问:如果这两个罐子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奚落、傲慢、轻蔑、懦弱”等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 1-9 自然段(1)分角色朗读 1-9 自然段,注意读出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

(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铁罐的神态和语言。

小学语文_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6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人物语言,了解人物性格。

3.学会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又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全面看待人的事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预习,我们认识了国王橱柜里的两位好朋友,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他们分别是谁啊,这时候板书课题---6陶罐和铁罐.二. 复习。

让学生开火车领读上一节课学的词语。

陶罐骄傲懦弱谦虚感到傲慢神气恼怒理会荒凉光洁朴素价值兴奋奚落轻蔑够受相提并论三. 自主学习1.让学生把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并回答多年后他们怎么样了?2.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可以两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组为单位开始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 合作探究认真读读描写铁罐和陶罐的句子,领悟他们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在组内讨论。

最后找同学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我能画让学生认真读读描写铁罐和陶罐的句子,边读边想他们的样子,小组合作,根据课文的描写,画出铁罐和陶罐的样子。

六.小结同学们,想一想铁罐为什么这么傲慢自大呢?在铁罐的眼中,坚硬是自己的(),易碎是陶罐的()。

那就是铁罐在用自己的()和陶罐的()做对比。

这样做对吗?你有什么想说的?我想对铁罐说:我想对陶罐说:我想对自己说:七.作业送给同学们两句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罐和铁罐
教材分析:智乐园教育网提供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

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

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

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

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

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

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策略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

读中想象,拓展想象。

剧本表演,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头饰。

教学过程: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赵四小郝玥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我本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特点展开教学,我的主要设计思路及比较成功的地方为:
1、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

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法。

教学设计循着学生的学路,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探究、感悟,彻底摒弃了老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

2、在教学中坚持自读自画自悟,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主讨论、交流、自觉地练习应用在讲读课上学会的一些读书方法。

无论是朗读效果,理解多少,情感体验,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3、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进行“评议”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积累和应用语言,在具体学习语文的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4、激发想象、拓展延伸都是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为实践。

由哲理知识向生活实践延伸,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懂得要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改编寓言——重构文本,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没有被教材所设定的思路限制住,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从“解读文本”到“重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实现阅读创新。

5、游戏化的课堂为学生营造出快乐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同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一个大舞台。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只教会学生会做书上的题,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给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学生只有通过亲自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为此,我设计了画表情一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动起来之后,智慧的砝码逐渐加重,深入感悟。

由于本课我设计了很多的教学环节,课堂时间有限,导致本课在教学实施过程显得各环节有些做得不到位,例如最重要的“读、议、画中感悟”的“议”,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学生拿在手中的作品,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我没有想到学生手中的画是如此的传神,可我却没有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没能让他们尽情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展现自我,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体验成功。

(这是课后学生告诉我他们还想说自己的见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


本来我想用这个“演——表现的舞台”,让优美的文字跳起来,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让沉闷的课堂活起来。

可指导朗读这一环节,在教学实施过程也显得不够味。

设计好的让学生用动作、表情来体会语句的感情再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由于我自身的紧张被忘记了,这让
我后悔莫及,我还要多给自己创造这样的环境来锻炼自己,争取一次比一次更好、更完美无缺。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觉得作为教师,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是最为重要的,今后我要让学生在“高”、“阔”的空间里,“任飞”、“凭跃”。

2006.05.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