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0514
瓦斯事故63起,死亡149人,分别占事故总 次数和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9%和29%。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6. 2006全省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04起,
L>50
L>50
N ≤0.3,L= 25~50
塑性弯曲的顶板 是指赋存在煤层之上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能缓慢下沉,而后逐
渐与煤层底板方向接触。这一般在薄煤层或厚度不大的中厚煤层的石灰岩顶板中 才可能出现。
二、煤矿顶板与矿压规律
5.矿山压力基本知识 原岩应力— 在地下某一深处岩层未被开挖前 岩体内所具有的力。包括上覆岩层的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和膨胀应力等。其特点:三向平衡。
煤矿顶板灾害致因与预防
一、顶板事故及其危害 二、顶板与矿压规律 三、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 四、顶板灾害致因分析与技术措施 五、顶板事故预防的管理对策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40%。 (一)我省煤矿近年顶板事故情况
1. 1995-2001年 (7年) 全省煤矿伤亡事故2802起,死亡5232人。 其中:顶板事故1245起,死亡1474人,平均每年 178起,死亡210人,死亡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 别占总量的44%和28%(较2001年全国顶板死亡 人数高出3个百分点)。
①Ⅰ级基本顶 N>5,称无周期来压或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顶 板,这时基本顶的垮落与错动对工作面的支架无多大影响。
②Ⅱ级基本顶 2<N<5,为有周期来压顶板,基本顶的失稳 对工作面支架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③ Ⅲ级基本顶 N<2,甚至没有直接顶,为周期来压严重的 顶板,这时基本顶悬露与垮落都将对工作面支架有严重的影响。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模版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模版一、前言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炭生产的稳定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顶板灾害,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煤炭生产的持续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从支护技术、预防技术和监测技术三个方面,介绍顶板灾害防治的相关技术。
二、支护技术1.柔性支护技术:通过采用柔性支架和柔性顶板支护材料,在煤巷或顶板较软的地方,以增加顶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柔性支护技术具有吸能减震、易于施工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减轻顶板压力,降低顶板松动风险。
2.硬性支护技术:采用刚性支架和顶板支护材料,对矿井中的顶板进行刚性支护。
硬性支护技术适用于煤巷或顶板较硬的区域,能够有效保护顶板的稳定和矿工的安全。
常用的硬性支护技术包括锚杆支护、锚索支护和钢梁支护等。
三、预防技术1.综合治理技术:通过综合分析顶板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综合治理顶板灾害。
综合治理技术包括地质治理、支护技术和气体控制等措施,通过综合治理,对煤矿顶板进行综合性的加固和管理,有效预防顶板灾害的发生。
2.合理开采技术:合理开采是预防顶板灾害的基础,通过合理的开采方案和采场布置,减少地应力的集中和顶板松动的可能性。
合理开采技术包括采煤速度调控、合理液压支架布置、合理采场间距等。
四、监测技术1.地质监测技术:通过地质监测技术对煤矿顶板的变形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变形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地质监测技术包括测斜仪、应力监测仪器和地质雷达等。
2.支护监测技术:通过对支架应力和位移等参数的监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判断支护的有效性,及时对支护进行调整和修复。
支护监测技术包括支架应力监测、位移监测和压力监测等。
五、结语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顶板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煤炭生产的持续性。
本文介绍了支护技术、预防技术和监测技术在顶板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
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顶板重大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将会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重大事故。
为了有效防治顶板重大灾害,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顶板重大灾害的防治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顶板重大灾害的特点顶板重大灾害是指在采煤过程中,由于顶板失稳、冒落或垮塌而引发的灾害。
其特点主要包括:突发性强、危害性大、难以预测、难以控制等。
因此,防治顶板重大灾害显得尤为重要。
二、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1. 加强顶板监测通过安装各类顶板监测仪器,及时监测顶板的变形和位移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
2. 加强支护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和巷道等地方,加强支护措施的施工和管理,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规范矿工的作业行为,加强对顶板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顶板安全隐患。
4.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矿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顶板重大灾害防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
5. 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对矿井生产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
三、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的意义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顶板重大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矿井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顶板重大灾害的防治是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广大矿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顶板重大灾害的发生,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顶板灾害防治》课件
促进政策制定
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可 为政府制定顶板灾害防治 政策提供参考,推动政策 更加科学合理。
THANKS
感谢观看
新型支护材料
研发具有更高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的新型支护 材料,提高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数值模拟与仿真
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深入揭示顶板灾害发 生机理,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措施改进方向
01
02
03
完善法规标准
制定更加严格的顶板灾害 防治法规和标准,强化企 业主体责任和监管力度。
强化培训教育
安全技术方面,应采取有效的支护措 施,控制顶板暴露面积和时间,预防 顶板离层和冒落。
监测措施
01
02
03
04
对采场顶板进行实时监测,掌 握顶板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潜
在的安全隐患。
采用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 如应力计、位移计等,对顶板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
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处理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 措施,防止顶板灾害的发生。
监测技术
顶板位移监测
通过测量顶板的位移量,了解顶 板的变化情况,判断顶板的稳定
性和安全性。
顶板应力监测
通过测量顶板的应力状态,了解 顶板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判
断顶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顶板离层监测
通过测量顶板的离层深度和范围 ,了解顶板的分层情况和分层稳 定性,判断顶板的破坏风险和防
治措施。
应急处理技术
分类
根据发生机理和破坏形式,顶板灾害可分为冒顶、片帮、冲击地压等类型。
形成原因
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顶板岩层的岩性、厚度、结构、节理 裂隙发育程度等地质条件是影响顶板 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煤矿顶板灾害
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是:
• (1)在工作面上下平巷掘进时不要破坏其复合顶板,应托 住伪顶施工。 • (2)工作面初采时不要向采空区侧前进。(常说的反采) • (3)避免上下平巷与工作面斜交形成三角形。 • (4)严禁仰伪斜开采。 • (5)提高支柱的初撑力。
• (6)用拉钩器配合钢丝绳将工作面支架上下连成一体。
• (7)灵活地应用戗柱,使它们迎着顶板岩层可能推移的方 向支设。
3、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
• (一)冒顶原因 • 当煤层顶板存在由断层、裂隙、层理或薄弱岩层 切割成大块游离顶板时,这个游离顶板可能旋转 而下,把工作面支柱向煤壁推倒,造成推垮型冒 顶事故。 • (二)防治措施 • 1、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准确分析顶板破碎、节 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地质变化情况,判断游离顶板 的范围。 • 2、在游离顶板范围内加强支护,不要进行回柱作 业,特别要注意放炮震动的影响。 • 3、如果工作面使用的是金属支柱,要用木支架代 替金属支架。 • 4、待游离顶板全部都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 再用铰车回柱。
四、斜巷地压
在平巷里,顶压的方向是重力线方向,是垂 直于巷道的顶板的。 在倾斜巷道顶压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压力,一 个是垂直于顶板的垂地压力(N),另一个是 平行于顶板的倾斜压力,即下推力(H)
斜巷底板岩石重力分布: Q-重力; H-下滑力; N-对底板压力
倾斜巷道架设支架要求
• 倾斜巷道的支架既要承受垂直压力,又要承受 下推力。因此,倾斜巷道的支架就不能按垂直 于巷道顶、底板方向去架设,而必须向上迎一 个角度,支架迎山角是为了克服下推力,防止 支架向下倾倒的措施之一。 • 支架的迎山角(β)是按照巷道倾角(α)来计算的, 一般迎山角等于巷道倾角的1/6~1/8,即 β=(1/6~1/8)口,例如巷道倾角为30°,则 迎山角为5°~4°。迎山角过大、过小都会降 低支架的支撑能力,迎山角过大叫过山,迎山 角给反了叫退山,都是不允许的。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围绕顶板灾害的防治技术展开论述,不使用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以突出论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一、顶板灾害的概述顶板灾害是煤矿工作面上顶板发生破碎或崩落的现象,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
这种灾害会造成矿井内的岩石泥浆大量涌出,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运行。
二、顶板控制技术为了有效地防止顶板灾害的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了多种顶板控制技术。
其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是岩层支护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岩石层进行支护,形成坚固的岩体结构,以保持岩层的稳定性,防止其崩落。
岩层支护技术具有多种形式,如锚杆支护、钢架支护、喷锚支护等。
这些技术都能有效地增强岩层的稳定性,防止岩层发生破碎和崩落。
三、顶板预测技术顶板预测技术是防治顶板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对岩石层的变形、破裂和位移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出顶板灾害的可能发生位置和时间,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常用的顶板预测技术有测量仪器和监测系统。
测量仪器用于准确测量岩石层的位移和变形情况,监测系统则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到中心控制室,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四、顶板加固技术顶板加固技术是对已经出现灾害的顶板进行修复和加固的技术。
它通过钻孔、注浆、爆破等方式,将强固材料注入岩石裂隙中,以填充和加固岩体,恢复顶板的稳定性。
顶板加固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迅速修复受损的顶板,恢复矿井的正常生产。
五、顶板排水技术顶板灾害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岩石泥浆涌出,给矿井的安全运营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煤矿安全生产中采用了顶板排水技术。
顶板排水技术利用井下排水泵抽取顶板泥浆,将其排至地面或其他安全地点。
通过排水,能够有效控制顶板泥浆的涌出,减少顶板灾害的危害。
六、顶板综合治理技术顶板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顶板综合治理技术综合运用了岩层支护、顶板预测、顶板加固和顶板排水等多种技术手段,以全面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范文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范文一、引言巷道顶板灾害是矿山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事故形式,也是造成矿山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巷道顶板灾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整个矿山的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巷道顶板的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冒顶作为巷道顶板灾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矿山安全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和及时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就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进行探讨。
二、巷道顶板灾害的类型及防治措施1. 巷道顶板灾害的类型(1)冒顶:顶板突然坍塌,从而造成事故。
(2)剥离:顶板与底板分离,造成高空坍塌。
(3)落石:顶板上的岩石脱落,造成伤人和堵塞巷道的情况。
(4)冲击:顶板因特殊原因发生震荡,从而造成事故。
2.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措施(1)科学施工:在巷道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和规范的施工方法,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确保顶板的系统稳定和力学均衡。
(2)定期检测:对已建设的巷道顶板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隐患,进行处理和修复,防止事故的发生。
(3)强化支护:对顶板较差、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强化支护工作,采用可靠的支护措施,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加强管理:加强对巷道顶板的管理,确保支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冒顶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1. 冒顶的处理方法(1)紧急撤离:一旦发生冒顶,首要任务是及时撤离受到威胁的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在紧急撤离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冒顶区域和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地方。
(2)查找原因:冒顶发生后,要及时对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冒顶的主要原因,以便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和防范措施。
(3)临时支护:在冒顶区域进行临时的支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冒顶。
可以使用木材、钢筋等材料进行支撑,确保冒顶区域的稳定性。
(4)修复工作:在冒顶区域修复顶板,采取有效的措施填补坍塌空洞,恢复巷道的正常使用。
修复工作需要根据冒顶情况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案和施工措施。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第一节基本理论概述一、顶板事故的形式和特点(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1. 局部冒顶事故局部冒顶事故实质上是已被破坏的顶板失去依托而造成的。
就其触发原因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采煤工作(包话破煤、装煤等)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即在采煤过程中未能及时支护已出露的破碎顶板;另一部分则是单体支护回柱和整体支护的移架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
2. 大冒顶事故`采煤工作面的大冒顶事故也叫采场大面积切顶、落大顶、垮面。
1)由直接顶运动所造成的垮面事故就其作用力的始动方向可分为以下两大类:(1)推垮型事故。
包括走向推进工作面常发生的倾向推垮型事故,及倾斜推进工作面容易发生的向采空区方向推垮型事故。
(2)压垮型事故。
包括向煤壁方向压垮,及向采空区方向压垮型事故。
2)由老顶运动所造成的垮面事故(1)冲击推垮型(即砸垮型)事故。
这类事故发生时,开始运动的老顶首先将其作用力施加于靠近煤壁处已离层的直接顶上,造成煤壁片塌和顶板下切,紧接着高速运动的老顶把直接顶推垮。
(2)压垮型事故。
这种事故发生在采用木支架支护的采场。
3)大冒顶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从工作面倾斜方向来说,距离上出口 10 m范围内的事故比例通常是临近下出口部位所发生事故比例的两倍多。
其主要原因是受上侧工作面支承压力作用的影响,顶板的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坏的结果。
从工作面推进方向来说,采煤工作面从开切眼推进开始到回采结束,就顶板运动和矿压显现特征的差别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老顶各岩梁初次来压完成前的初次来压阶段,以及老顶来压完成后的正常推进阶段。
(二)巷道顶板事故巷道的变形和破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巷道中常见的顶板事故按照围岩破坏部位可分为:巷道顶部冒顶掉矸、巷道壁片帮以及巷道顶、帮三面大冒落三种类型。
按照围岩结构及冒落特征又可分为:镶嵌型围岩坠矸事故、离层型围岩片帮冒顶事故、松散破碎围岩塌漏抽冒事故以及软岩膨胀变形毁巷事故等几种形式。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巷道顶板灾害是矿山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矿工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冒顶处理方法对于确保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一、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1. 加强巷道顶板支护:巷道顶板支护是防止巷道顶板灾害的首要措施。
常见的巷道顶板支护形式有钢架支护、锚杆支护和注浆支护等。
采用合适的钢架、锚杆和注浆材料,在巷道顶板周围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使其能够承受地压力并分散荷载,有效防止巷道冒顶。
2. 加强巷道顶板的预警监测:通过安装合适的巷道顶板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顶板的变形情况,及时预警巷道顶板灾害的发生。
常见的巷道顶板监测设备有测斜仪、测距仪和应变计等。
在巷道支护过程中,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支护措施,确保巷道顶板的稳定性。
3. 加强巷道通风和湿度控制:巷道通风和湿度控制是防治巷道顶板灾害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和湿度调节措施,可以控制巷道顶板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巷道冒顶的风险。
同时,定期进行巷道排水和喷淋作业,保持巷道的湿润状态,减少顶板冒裂的可能性。
二、冒顶的处理方法1. 确保人员的安全:在发生冒顶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
立即组织矿工紧急撤离,并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如进入安全通道、使用救生设备等。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评估事故的范围和影响,并制定救援方案。
2. 加强巷道顶板的临时支护:在冒顶现场进行临时支护是防止进一步事故发生的关键步骤。
可以使用临时支撑材料,如钢架、木材和砖块等,在冒顶区域设立支护体系,增加顶板的稳定性。
同时,密切监测冒顶区域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临时支护措施。
3. 排除冒顶原因:冒顶事故发生后,需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冒顶的根本原因。
常见的冒顶原因包括地质构造、煤层岩性、巷道支护不到位等。
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加强巷道的修复和加固:在冒顶事故处理完毕后,需要对巷道进行修复和加固工作。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矿井顶板灾害主要包括顶板垮塌、顶板冒 落、顶板破碎等类型。
矿井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 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效率 具有严重影响。
矿井顶板灾害的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 要内容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 管理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矿井顶板灾害的分类
岩石垮塌:岩石因压力过大或结 构不稳定而发生垮塌
生产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不到 位:缺乏有效 的安全管理制
度和措施
设备维护不足: 设备老化、损 坏,导致顶板
稳定性下降
作业人员操作 不当:违反操 作规程,导致
顶板破坏
地质条件变化: 地质条件不稳 定,导致顶板
变形、破坏
04
矿井顶板灾害的预防措施
强化矿井地质工作
加强地质勘探, 掌握矿井地质
情况
制定合理的开 采方案,避免
过度开采
加强矿井顶板 支护,提高顶
板稳定性
加强矿井通风,பைடு நூலகம்降低瓦斯浓度, 防止瓦斯爆炸
科学合理地选择采矿方法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如长壁开采、短壁开采等 避免采用不合理的采矿方法,如过度开采、不合理的采矿顺序等 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如自动化采矿、智能化采矿等 加强采矿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如定期检查、加强培训等
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 资源共享和协同救援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能力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确保救援及时有效
及时处置和报告事故
及时发现:一旦发现矿井顶板有异常变形或裂缝,应立即采取措施进 行处置。
加强生产管理
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和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坚硬顶板压垮型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是:改变顶板岩层的物理力学性
质及减小顶板悬露面积,加强工作面支护。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1)顶板高压注水。从工作面平巷向顶板打深孔,进行高压注水。通 过顶板注水可以弱化顶板和扩大岩体中的裂隙及弱面,使顶板岩石强 度显著降低。 (2)强制放顶。采用爆破方法人为地将顶板切断,控制顶板悬露和冒 落面积,减弱顶板冒落时对工作面产生的冲击力。爆破时主要在工作 面内向放顶线处进行钻孔,也有的在工作面上下平巷内向顶板进行钻 孔。 (3)加强支护。在工作面加打木垛、抬棚、戗柱等特殊支护,加密支 柱等,或选择工作阻力大的液压自移支架。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6)、漏顶。破碎的伪顶或直接顶,在大面 积冒顶以前,有时因为背顶不严实支架架设 不牢出现漏顶现象、漏顶如不及时处理,会 出现支架支而无力、扩大顶板失控面积,诱 发大型冒顶事故。
冒顶灾害预兆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2、 确定有无冒顶危险的方法有: 1)、木楔法。在裂缝中打入小木楔,过一段时间, 如果发现木楔松动或夹不住了,说明裂缝在扩大, 有冒落的危险。 2)、敲帮问顶法。用钢钎或手镐敲击顶板,声音 清脆响亮的,表明顶板完好;发出呼呼或“嗡嗡” 声的表明顶板岩层已离层,应把脱离的岩块挑掉。 3)、震动法。右手持凿子或镐头,左手指尖扶顶 板,用工具敲击时,如感到顶板震动,即说明此岩 石层已经与整体顶板分离。
冒顶预兆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顶板灾害防治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 按照发生冒顶事故的力学原因分析,可将采煤工作面顶板灾害分为三 大类,它们的防治措施也不相同。 1、坚硬顶板压垮型冒顶 坚硬顶板压垮型冒顶是指采空区内大面积悬露的坚硬顶板在短时间内 突然塌落,将工作面压垮而造成的大型顶板事故。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2篇)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为了有效地防治顶板灾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科学的顶板管理制度。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操作程序。
制定顶板管理计划,明确顶板监测、预报、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同时,应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配备专业的顶板管理人员,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加强顶板监测和预警。
通过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矿井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顶板的变形、破裂、下沉等情况。
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判断顶板灾害的风险程度,并进行预报。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另外,加强顶板支护技术。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规范,选用符合要求的支护材料,如钢架支护、锚杆支护等。
另一方面,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顶板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确保支护效果。
总之,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的矿井条件和顶板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经验和智慧,确保顶板灾害的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最终目标是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促进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要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改进矿井支护技术和设备,提高矿工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根本上减少顶板灾害的发生,为矿井生产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二)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稳定进行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顶板灾害,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顶板灾害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上覆土体的沉降和变形,导致地下工作面顶板发生断裂、冒顶、遗留大块岩石等不稳定状况,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的一类矿山灾害。
顶板灾害的发生,对矿井生产的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顶板灾害,科研人员和矿业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不断提出和应用新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1. 拱形支护技术拱形支护是指利用锚杆、锚索、钢梁等材料进行支撑和加固,形成一定的拱形结构,使得顶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这种技术在地下矿井中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顶板的沉降和断裂,减少冒顶和岩石掉块的发生。
2. 预应力锚杆技术预应力锚杆技术是指在锚杆施工过程中,对锚杆进行拉力预应力处理,增加锚杆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
通过采用预应力锚杆技术,可以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降低顶板的变形和断裂风险。
3. 复合支护技术复合支护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的支护材料和结构组合应用,通过协同作用,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复合支护材料包括锚杆、钢梁、网片等,常见的复合支护结构包括拱形、平板形、蜂窝形等。
复合支护技术结合了不同材料和结构的优势,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的要求。
4. 预防性支护技术预防性支护技术是指在采矿过程中,通过提前采取支护措施,控制顶板的变形和破裂风险。
这种技术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支护设施、监测顶板的变形和应力变化、调整开采方法和速度等。
通过采取预防性支护技术,可以及早发现和修复顶板的问题,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5. 人工补强技术人工补强技术是指在存在顶板灾害风险的区域,采取加固和支护措施,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
这种技术包括补强梁的安装、人工爆破等。
人工补强技术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和施工步骤。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主要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发展。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顶板灾害是矿山开采作业中常见的一种安全隐患,指的是在采矿过程中,矿山顶板失稳或塌方而引发的事故。
它危害极大,往往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进行顶板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顶板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表立方压力。
在采矿过程中,随着矿石的开采,顶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期压力作用容易造成顶板失稳。
为了防止地表立方压力导致的顶板灾害,可以采用减压技术。
减压技术主要包括局部减压和整体减压。
局部减压是通过在顶板上安装支撑杆或者加设预应力锚杆等措施,将压力分散到周围岩体上,从而减轻了顶板的承载压力。
整体减压则是在顶板上挖掘出一定的厚度,然后填充松散物料,形成人工拉张层,通过均匀分布荷载,减轻顶板的压力。
除了地表立方压力外,矿山顶板还面临着其他外力的作用,如地震、爆破振动、采场活动等。
为了防止这些外力对顶板的破坏,可以采用增强技术。
增强技术包括加固、注浆和预应力等。
加固技术是指在顶板上铺设加固材料,如钢板、钢筋网等,以增加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注浆技术是将高强度的材料注入顶板的裂缝中,以填充空隙,并增加顶板的抗拉能力。
预应力技术是在顶板上安装预应力锚杆,通过施加预应力力量,使顶板形成相反的弯曲曲线,从而增加顶板的承载能力。
另外,顶板灾害还与岩层的性质有关。
在某些矿山中,顶板层岩层比较薄弱,易于发生塌方。
为了防止顶板层的塌方,可以采用控制技术。
控制技术包括采场结构控制、矿井护岩和矿井支护等。
采场结构控制是指根据矿层的特性,在设计采场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采场间隔、开采方法等,以减少对顶板的影响。
矿井护岩是在顶板层上方设置一定厚度的护岩层,来保护顶板的稳定性。
矿井支护是在顶板上安装支撑杆、锚杆等支撑结构,以增加顶板的承载能力。
总之,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是矿山安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减压、增强和控制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顶板灾害的发生。
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矿山顶板灾害情况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矿山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选择适合的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及防治
顶板灾害与防治姓名:题目:浅谈顶板灾害原因与防治支护技术年级:学号:顶板灾害与防治浅谈顶板灾害原因与防治支护技术摘要:采矿作业不断深入和发展,顶板灾害逐渐被人们认识,现已成为煤矿井下五大自然灾害之一,顶板事故的不断扩大和蔓延,给煤矿生产带来很多困难,甚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在煤炭行业发展整个过程中,因为顶板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很多,近年来也时有发生,顶板事故的特有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为此,掌握基本的顶板理论知识、找出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总结过去所发生事故的经验与教训、认识到顶板灾害的严重性并积极做好预防措施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另外,改进生产工艺、研究新的科学方法减少甚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词:煤矿顶板、顶板事故、顶板事故原因、顶板事故预防、顶板事故控制和处理一、前言矿井开采过程的采、掘、维修工作面或者是在已掘成的巷道、采空区等所发生的冒顶、片帮、掉矸等人身伤亡和非生产事故,统称顶板事故。
其与矿井瓦斯、矿尘、火灾、水灾一起构成了煤矿通常所说的“五大自然灾害”;顶板事故是煤矿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根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煤矿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煤矿事故总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0%、40%,80%的顶板事故发生在回采工作面。
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顶板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顶板事故的主要因素(一)影响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因素1.自然因素(1)煤层倾角(2)采煤工作面的围岩组成(3)地质构造(4)开采深度(5)煤层厚度2.开采技术开采技术对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与支护方式有关,还受到回采工艺及其参数(采高、控顶距、循环进度等)、采空区处理方式、是否分层开采等开采技术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巷道顶板事故的因素1.自然因素(1)岩石性质及其构造特征(2)开采深度(3)煤层倾角(4)地质构造因素(5)水的影响(6)时间因素的影响2. 开采技术因素(l)巷道与开采工作的关系,如巷道是处于一侧采动还是两侧采动的条件下,是受初次采动还是受多次采动影响; (2)巷道的保护方法,如巷道是依靠留煤柱保护还是在巷旁用专门的刚性充填带保护; (3)巷道本身采用的支架类型和支护方式。
顶板灾害防治及防备
顶板灾害防治及防备一、影响矿山压力显现基本因素矿山压力显现,受采动压力、巷道围岩变形、巷道围岩性质、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力学性质、煤岩层的赋存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一般顶板冒落灾害的防治措施及装备1、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工作面采用“三、四控顶”,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回采工作面支护选择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采煤工作面采用支柱支护顶板,根据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岩性和采高,分别选用DW800单体液压支柱。
3、采区巷道支护的选择采区全煤巷道采用戴帽点柱或架木厢支护;半煤岩巷采用架金属厢、锚杆支护;岩巷采用锚喷支护,顶板特别破碎巷道采用锚网、砌碹支护。
4、顶板灾害防治措施(1)、合理选择巷道位置和支护方式,采面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支柱排距、柱距、支柱迎山角及顶板初撑力等主要参数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严禁缺柱。
(2)、严格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者不准生产。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凡无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或没有组织学习,不准生产。
(4)、采掘工作面空顶距不得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严禁空顶作业。
(5)、单体液压支柱要定期进行检修、试压,禁止使用不合格支柱。
(6)、架厢掘进工作面,必须坚持使用前探梁和固棚器,支架和顶帮之间空隙,必须用排柴塞紧,接顶背实。
锚喷支护的巷道坚持锚喷跟拢碛头。
对顶板特别破碎段,生产科和有关科室必须到现场调查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方能继续作业。
(7)、采掘各队严格执行干部跟班制度,无队干部跟班负责安全,不准上班。
跟班队干部负责解决当班不安全的事故隐患,一时处理不了的必须向下班交待清楚。
(8)、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时必须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悬顶面积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要实施强制性放顶。
周期来压必须在放顶线内掺加强支护,采面收尾时要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要有主管生产、安全的人员跟班作业监护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顶板事故分类一、分类方法: 1、按冒顶范围分:大型冒顶——冒顶范围在几十平米至几百平米;局部冒顶——冒顶范围在几平米以下;小型冒顶——介于二者之间。
2、按冒顶地点分:端头冒顶煤壁侧冒顶放顶线冒顶3、按力学原因分:压垮型冒顶——由垂直于层面方向顶板压力压坏支架,致冒;漏冒型冒顶——已破碎顶板未得到有效维护,发生漏冒、空顶、支架失稳致冒;推垮型冒顶——由平行于层面方向顶板压力推倒支架,致冒;综合型冒顶——压、漏、推综合作用致冒;地质条件不利致冒。
二、冒顶事故分级:一般事故——一次死亡1—2人;较大事故——一次死亡3—9人;重大事故——一次死亡10—29人;特大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
第二节压垮型冒顶机理及预防措施一、采动后顶板活动的一般规律:直接顶初次垮落——直接顶第一次大面积垮落。
老顶初次来压——老顶周期来压——压垮型冒顶——主要在老顶来压时发生。
二、压垮型冒顶的机理:1、顶板条件:——直接顶比较薄;——直接顶上老顶的分层厚度小于5—6m, 2、冒顶机理:①垮落带老顶岩块静力压垮支架:支架支撑力不足,被压坏发生压垮型冒顶。
最不利状态:老顶岩块前端脱离煤壁支撑,后端未触矸,全部重量压在支架上。
②垮落带老顶岩块冲击压垮支架:支架初撑力不足,直接顶与老顶间离层,老顶岩块断裂下移,冲击压垮支架发生。
威胁最大,压死、压坏、压入底板。
③裂隙带老顶压垮支架:裂隙带老顶断裂、下沉、旋转、触矸时,支架可缩量不足,被压坏产生;压垮后冒落的只是垮落带岩层。
3、特征:支柱被压坏有折损,支架被压入底板。
三、预防措施:1、支架要有足够的支撑力2、支架要有较高的初撑力3、支架要有足够的可缩量第三节漏冒型冒顶机理及预防措施漏冒型冒顶的原因:直接顶软弱破碎。
主要措施:支架护好顶板一、大面积漏垮型冒顶:漏冒——软弱破碎直接顶因护顶不好,破碎岩石沿支架缝隙产生连续不断的冒落;漏冒型冒顶——破碎顶板发生漏冒,顶板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支架失效,造成冒顶。
漏垮型冒顶类型:大面积漏垮型;煤壁附近局部冒顶;上下端头局部冒顶;放顶线附近局部冒顶。
1、冒顶的条件:直接顶异常破碎;煤层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