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教案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句。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
(2)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课后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否有明显变化。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以及课堂纪律。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读后感评估:关注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作者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老人形象。
教学内容: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桥边老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展示故事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老人的形象。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注意老人在故事中的行为和态度。
2. 教师展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老人的外貌和表情。
3. 学生分享对老人的第一印象。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学生的观察和分享内容。
第二章: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老人的生活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老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人的生活背景,如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老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桥的意义、周围的人群等。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人的生活背景,如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老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桥的意义、周围的人群等。
3. 学生分享对老人生活背景和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
2. 记录学生的分享内容。
第三章:讨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老人的内心感受。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老人的关注程度。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人的内心感受,如孤独、无助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老人的关注程度,如社会福利、关爱措施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人的内心感受,如孤独、无助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老人的关注程度,如社会福利、关爱措施等。
3. 学生分享对老人内心感受和社会关注程度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思考和关注能力。
2. 记录学生的分享内容。
第四章:案例研究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老人的生活状况。
2. 引导学生关注改善老人生活状况的方法。
教学内容:1. 教师提供不同社会背景下老人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其生活状况。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改善老人生活状况的方法,如政策改革、社会参与等。
2023年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4篇
2023年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4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作用【教学重点】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教学难点】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2.词语积累(读音):蹒跚,轮辐,踯躅,撇下3.海明威及其创作(海明威、“硬汉”、“迷惘的一代”)【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我们一般都能在语境中判断出对方言语的真实用意。
比如A同学问B同学:上个周末你回家去了么?”B同学回答:“我们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们还采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给你尝尝?”B显然没有回答A的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很显然,他是想让A分享他上个周末爬山的快乐,对于有没有回家这个问题,他不感兴趣。
现代西方语言家认为,对话是有原则的,即有问有答,答和问构成对应关系,显然上述对话没有遵循对话的原则,但这种破坏往往是任务内心真实感情的表现。
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通过破坏对话原则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自读课文学生代表分角色朗读(“我”、老人、旁白)三、初读小说。
关注对话者:了解“视角”。
1.对话在“我”和老人之间展开,但我们无法确定二人的具体身份。
你能否依据文本内容对他们的身份作一点推测?【明确】故事讲述者“我”可能是个共和军战士,也可能是个战地记者。
(判断依据:“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查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你的政治态度怎么样?”我问。
)老人:没有别的人,坑内一个人在家,没有工作,也可能在动物园照看动物。
2.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
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参考阅读:课本“叙述角度”部分)【明确】(可能出现的答案):(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分析老人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主题理解。
2.老人形象的分析。
3.课文语言特色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课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课文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课文结构1.分析课文开头和结尾,体会其照应关系。
2.理解课文中间部分对老人的描写,感受战争对老人的影响。
四、分析老人形象1.描述老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分析其性格特点。
2.探讨老人的象征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语言特色。
二、分析课文语言特色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课文语言的含蓄、深沉。
三、深入解读课文1.探讨课文主题,理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破坏。
2.分析课文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战争的反思。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人类的危害,树立和平观念。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老人形象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二、课堂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三、写作训练1.以“桥边的老人”为题,写一篇短文。
2.要求:描绘老人的形象,表达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四、作业布置1.深入阅读课文,体会其象征意义。
2.收集战争相关的资料,了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2.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人类的危害。
二、课堂小结2.呼吁学生珍惜和平,关爱生命。
三、课后作业2.结合课文,进行一次关于战争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演讲。
四、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危害,树立和平观念,关爱生命。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感受故事《桥边的老人》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友善相处,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关爱,并通过该故事引发学生的反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并感受故事中蕴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思考和反思。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桥边的老人的故事内容,教学PPT,教学资料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可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应该关心他人”或“你曾经做过一件与人相互关心有关的事情吗?”。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经历,预热本堂课的主题。
2.呈现故事(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故事《桥边的老人》,并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思考和分析。
3.讨论故事(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以下问题为线索:a.故事中的老人为什么要经常去桥边?b.小女孩的父母对老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c.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4.分享与总结(1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入思考,并总结故事的寓意。
5.课堂延伸(10分钟)教师根据教学材料或教学PPT,以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以下话题的讨论:a.故事中的老人可以说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却让人印象深刻。
你认为是什么让他与众不同?b.你认为自己如何能成为一个像故事中的老人一样受人尊敬的人?6.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并表达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体味故事中蕴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战争背景下人性关怀的思考和感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概述:介绍小说《桥边的老人》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
3. 主题探讨: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在战争背景下对人性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小说文本。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战争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学习。
2. 情节概述: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使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给予学生反馈。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小说情节,补全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分析并描述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释你的理由。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阅读其他有关战争背景的小说或文学作品,比较其与《桥边的老人》的异同。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人物形象的分析。
3. 故事道理的领悟。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隐含的人性思考。
2. 故事道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辅导资料:相关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的文章。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桥边的老人》,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情节: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掌握故事的发展。
4.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老人、儿子等。
5. 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八、拓展延伸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类似道德问题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
九、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道德问题上的认识和做法。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阅读相关辅导资料,加深对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目标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读一篇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老人对社会的贡献与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写一篇关于老人的短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关于老人的短文《桥边的老人》的复印件;2. 每人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让学生们回顾一下上一堂课学到关于老人的知识,鼓励他们说出老人对社会的贡献。
2. 教师问学生们是否有见过老人在桥边做什么。
二、阅读(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每人分发一份短文《桥边的老人》。
2. 教师让学生先默读短文,然后找出短文的主要意思和关键词。
3. 教师以询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他们对短文的理解。
例如:-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老人在桥边做的事情有什么具体表现?- 你认为老人为什么要在桥边做这些事情?- 该老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哪些?三、讨论(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们围绕短文的主题展开讨论。
例如:- 你是否认识桥边的老人?如果认识,请谈谈他给你的印象。
- 你觉得老人在桥边做这些事情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人?- 你觉得我们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 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四、写作(15分钟)1.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以《桥边的老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控制在80词左右。
2.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指导,例如:- 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如老人的行为、老人的影响等。
- 你可以加入一些个人观点和体验,以使文章更加亲切自然。
- 你可以试试使用一些描写性的词语和句子,以提升文章的质量。
五、分享和点评(5分钟)1. 学生们在完成写作后,可以自愿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们。
2. 教师和同学们进行点评,鼓励并提供建议以改进写作。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老人对社会的贡献和重要性。
2. 教师再次强调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以及通过行动表达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6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边的老人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阅读并仔细玩味小说的情节,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2.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及其与内容题旨的呈现关系。
教学重点:1.玩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题旨;2.了解本文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研读课文,读、思、议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由旧学《老人与海》导入二.作者介绍:1.学生展示作者材料搜集成果。
2.教师补充。
3.明确(见相关资料)三.研读小说内容:(一)整体感知:你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二)重点精读:1.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明确: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慌乱。
(第一段)2.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并与之攀谈起来呢?明确:人们都竞相逃命,可这位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3.认真阅读课文中两人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提示:(1)在谈到家乡时,老人的反应怎样?明确:“露出笑容”“便高兴起来,微笑了”(2)在谈话中,老人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明确:动物,老人担心自己家的动物。
(3)老人急着逃跑吗?明确:不急。
“一动也不动”“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上的尘土中坐下去”4.思考:(1)老人为什么“微笑”?透过老人的“微笑”,你能读出什么?明确: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
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2)老人为什么不自己逃命,而只担心那些动物们呢?明确:a.老人无亲无故,动物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人。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布置的思考题: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反馈:(1)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桥边的老人》,编写一个故事梗概。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刻画,选取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人物,写一段评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分析老人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关注和思考。
3.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掌握和理解。
2. 老人形象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战争背景下人性的揭示。
2. 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分析老人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老人在战争中的抉择。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桥边的老人》2. 相关资料:关于战争背景和人性的文章、视频等。
第一章:故事背景介绍1.1 讲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让学生了解战争背景。
1.2 分析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为理解老人形象做铺垫。
第二章:老人形象分析2.1 分析老人的外貌特征,如年纪、衣着等。
2.2 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坚韧等。
2.3 讨论老人在战争中的角色和地位。
第三章:战争对人性的影响3.1 分析战争对老人生活的影响,如家庭、亲情等。
3.2 讨论战争对老人人性的考验,如生存与道义的选择。
第四章:老人的抉择4.1 分析老人在桥边的抉择,如留下还是离开。
4.2 讨论老人的抉择对战争背景下人性的体现。
第五章:课文深层次含义探讨5.1 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毁和重建。
5.2 分析老人形象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5.3 讨论如何从课文中汲取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战争的反思。
六、教学过程:6.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战争背景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战争的关注。
6.2 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6.3 情节概括: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理解老人经历的困境。
6.4 老人形象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老人的形象特点。
6.5 战争对人性的影响: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深入探讨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七、课堂互动:7.1 学生展示:学生就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话题,进行展示和分享。
7.2 问题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生活的影响。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桥边的老人》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是一首温馨而感人的诗,可用于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等课程的教学。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风采,培养学生感恩爱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桥边的老人》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学习《桥边的老人》的意义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欣赏能力;3.发现文本中诗歌的内容和韵律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亲人、老师等人,关爱他人,建立道德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将一段关于毛泽东的简短介绍投影展示给学生,同时提问“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你们是否听过他的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呈现词句教师播放《桥边的老人》的音乐和朗诵,让学生倾听音乐和声音,感受诗歌的和谐与美。
接着,教师根据诗歌的韵律、情感等要素,整体呈现诗歌的内容,如:“黄昏时我常常在天桥上,会见一个老人孤独地坐着,我们是陌生人,他可能不会再见我,我也可能不会再见他,但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讲解诗歌要素基于学生已经了解的诗歌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感受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韵律。
针对学生的认识程度,教师适度讲解诗歌的要素,如诗歌的韵律、节奏感,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意义等。
4、小组朗读教师安排小组讨论和朗诵诗歌。
小组中,每名学生都要朗读一段诗歌,其他小组成员负责听取、辨析每一段的声音、情感和韵律等。
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学生能够获取其他组员的反馈和建议,并借此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个人创作教师发放笔和纸,让学生自由地写一篇感谢父母、亲人或老师的文章。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写完后,提醒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班级分享会上,供其他同学阅读。
6、结尾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次教学过程,总结所学,并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题和作业,如:“为什么我们要感恩他人?”“你在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想过老师、朋友或亲人?”等等。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桥边的老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桥边的老人》,让学生感受人性的善良与道德的困境,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桥边的老人》是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桥边卖苹果,被一位年轻人欺骗的故事。
2.2 课文结构导入: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桥边的老人》。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的理解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
5.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桥边的老人》,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6.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6.3 课文讲解(15分钟)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课前准备:1、请学生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2、自读文章,体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
说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这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出自什么作品?明确:老人与海海明威曾经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强悍的老人形象――“硬汉子”圣地亚哥。
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
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
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
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
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
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海明威也正是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创作上有何特点?明确: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欣赏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为我们叙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内容和情节。
2.分析短篇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分析能力。
4.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短篇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分析短篇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
3.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短篇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2.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思维分析和表达。
教学准备:1.电子设备或者投影仪。
2.教师准备相应的课件。
3.印制好短篇小说的文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老人孤独傲立在桥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境。
2. 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讨论,鼓励他们描述老人的心情和可能发生的故事。
Step 2:阅读与理解(20分钟)1. 分发短篇小说《桥边的老人》的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课内阅读,教师观察学生阅读表现并提供帮助。
3. 学生自主讨论和解答一些基础问题,例如: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Step 3:分析与探讨(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短篇小说的内容,引导学生回答一些问题:短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示了主题?2. 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意见,展开讨论并互相交流。
3.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感悟,鼓励他们表达对短篇小说的不同解读和理解。
Step 4:写作与表达(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个人写作,例如通过描述老人的形象和心情来表达自己对短篇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进行个人写作,教师巡查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进行互评,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Step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发表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短篇小说进行阅读和分享,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
桥边的老人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能够概述故事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就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和分析。
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桥边的老人》这篇短篇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故事概述: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
3. 人物分析: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4. 社会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3. 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4.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社会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故事概述:学生总结故事主要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主题思想。
4.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动机。
5. 社会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社会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积极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1. 小说原文:《桥边的老人》原文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小说背景的历史资料,社会新闻报道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4. 讨论指南:提供一系列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三篇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三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二、教学过程(一)准备与预习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出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5.试着思考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二)体验与建构1.赏析作品(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2.叙述分析(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桥边的老人 教案(海明威)
桥边的老人教案(海明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小说《桥边的老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运用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对战争的厌恶;(2)提高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注弱势群体;(3)引导学生反思人生和社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梗概:《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战争期间,守候在桥边等待儿子的故事。
小说通过老人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
2. 教学重点:(1)海明威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2)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3)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小说情节,初步感受作品氛围;2. 课堂讲解:结合小说内容,讲解海明威的写作技巧和作品主题;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的理解;4. 写作训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篇以“老人与孩子”为主题的故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预习中的感悟和疑问;3. 课堂讲解:讲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5. 写作训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篇以“老人与孩子”为主题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的理解。
(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桥边的老人》。
2. 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参考译文、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引发对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信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关注点。
4. 选择一篇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导学案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海明威的“硬汉”人生及其创作上的“冰山理论”。
2.了解分析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其作用。
3.品味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灵独白,明确人物的形象,把握课文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 过程:自学——用不同人称换角度叙述故事——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
2.方法:朗读、讨论、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谴责战争珍视生命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懂得珍爱和平、珍爱
1、重点: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人物形象和主题
2、难点: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及其作用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了解相关知识:
1、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剧本《第五纵队》1938),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50年代后,他继续发展20年代短篇小说《打不败的人》和《五万大洋》的宁折不弯主题,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
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迷惘的一代”: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一代。
这些作家中,大多数人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战场上,他们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经历了战争的折磨,了解到普通士兵中的厌战情绪。
当时,他们大多还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激情。
面对现实,他们深深感到“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不过是当初美国政府用来迷惑自己为帝国主义战争卖命的虚伪幌子,深知上当受骗,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于是心灵深处受到无法医治的创伤。
大战结束后,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法令,但又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因而悲观、失望、彷徨、忧虑,处于一种迷茫,不知走向何处的精神状态之中。
“迷惘的一代”的作家没有统一的组织团体及共同的纲领,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在作品里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反映了战后青年一代的悲剧,他们在艺术上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新颖及独创性。
3、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谓的“冰山理论”是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在海面以下。
即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在作品中。
4、创作背景: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1936年7 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与前两部反映战争的作品不同,《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二、导学过程:
(一)、问题探究、分组展示。
1、教师提示并要求:按上节课所讲叙述的相关内容开展讨论并在小组内交流。
(1)小说中的“我”是谁?属于什么视角?其作用是什么?
(2)请用第一人称从“我”(老人)的角度讲叙述故事,思考第一人称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3)请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故事,思考第三人称叙述的好处?
2、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3、教师小结叙述的角度和好处。
(二)、关注对话者,理解叙述。
1、对话在“我”和老人之间展开,通过对小说的阅读,你能确定叙述者“我”和老人的具体身份吗?
点拨要点:不能。
只能依据文本内容对他们的身份作一点猜测。
故事讲述者“我”可能是战士,也可能是战地记者。
(判断依据:“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
老人:没有别的亲人,可能一人在家,没有工作,也或许在动物园照看动物。
2小说中只写了老人曾在圣卡洛斯照看动物,但叙述者既没有明确交代老人与“我”的明确身份,也没有确定老人照看动物的缘由,这是为什么?
点拨要点:调动我们读者的日常经历、生活经验参与其中,让故事更加丰富。
如果全部填满了,小说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张力。
3这篇小说的叙述有什么特征?是什么造成了叙述上的这一特征?
点拨要点:叙述者的这一身份使小说的叙述风格显得冷峻、简洁,整篇小说几乎没有运用修辞手法,也很少用修饰词。
第二课时
(三)关注人物对话,理解作品主题
1、仔细阅读这篇小说,请用横线划出老人答非所问或者无问也答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小组讨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引导点拔)
附:教师点拨内容。
(1)、“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
【理解:“我”并没有问他在圣卡洛斯干什么,这是老人主动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他谈话的兴趣所在。
】
(2)、“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
【理解:“我”并没有问老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圣卡洛斯的,但他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其用意在于表明动物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会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的。
】
(3)、“唉,只得把他们撇下了。
”
【理解:“我”问的是“什么动物”,他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离开动物的无奈,表明其恋恋不舍。
】
(4)、“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
【理解:在“我”再次问及“什么动物”时,老人终于回过神来,但没有只回答什么动物,他把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说得很清楚,他并不在意对方对此是否感兴趣。
在谈论起动物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如同谈论自己的家人一样,在老人看来,他所照看每一只动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
(5)、“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理解:“我”问的的是老人有没有家,但老人除了回答这个问题外,还提到了动物的安危,他念念不忘自己照看的动物,为它们的安危担心,并在后文中不断重复这种担心,表明他对自己照看的动物发自内心的牵挂。
】
(6)、“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理解:老人的自言自语表明了老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一旦爆发,便是全民都要卷入战争,不管你是照看动物还是种植庄稼。
】
2、教师对主题进行点拔:
对战争的谴责和对和平的渴望。
小说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谴责的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四、当堂检测,拓展运用。
1.字词注音
蹒跚
..()踯躅
..()脚踝.()岔.
..()踌躇
()路
疲惫.()瞅.()撇.()嘎.()2.下列有关课文及作者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桥边的老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品还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
B.《桥边的老人》关注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战争毁了他们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
对战争的谴责、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对善良的人性的揭示是这部小说的主旨。
C.《桥边的老人》由“我”来作为故事里的人物,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但“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不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这样就避免了作者的介入,显得比较客观。
D.《桥边的老人》里的对话简单高效,蕴涵了所有该有的生动细节,反映出人物的个性和心理。
如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啊。
3.叙述时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好处分别是什么?
4、按照下列人称和角度,延续下面这段话的叙述腔调,将故事扩写成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们欢乐的放学场面,我便禁不住回忆童年,不知有多少次我在梦中又把自己变成了可爱的小姑娘(小男孩儿),同儿时的伙伴在老地方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