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教案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
语文教案《桥边的老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人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难句。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人性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
(2)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课后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否有明显变化。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以及课堂纪律。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对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读后感评估:关注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作者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高二课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等奖
高二课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等奖1、高二课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等奖一、教材编排:八单元:本教材的理念以及编排方式,都很有创意,与以往教材有着鲜明的区别。
它以小说的基本元素来区分单元,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大单元。
四板块:每个单元又分为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
二、这套教材有什么特色?1、在分类和编排上与以往不同。
历来讲授作品无非是在内容、形式两方面机械地做些文章,作品尽管千差万别,但分析起来都是差不多的路数。
这套教科书则致力于打破这样的框架,依据小说的一些基本特质来区分为8个单元。
以这些特质作为组织教材的“纲”,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这样的编排使本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当于一本微缩型、简略型的外国小说史和小说创作论。
既有利于照顾到“面”,又有利于在“点”上纵深挖掘,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小说的系统性认识。
2、选文的可读性。
本来应该生意盎然的语文教育曾经在某一段时间里被扭曲得枯燥乏味。
恢复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力是我们的用力之所在。
故所选文章都有较强的可读性,面孔新鲜,覆盖面和地区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激情,有利于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苦差。
3、引入较新的学术成果,清洗关于文学、小说的一些陈旧认识。
有人曾经说过,教科书里的见解一般要落后于学术研究10年。
本教材致力于使新的、较有共识的研究成果进入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走出已习惯的阅读陈见,发现另样的进入作品的方式。
比如,在谈“主题”时,明确提出“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主题鲜明对于小说很难说是一个优点”。
在谈“人物”时,引入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概念。
在谈“虚构”时,区分“事实”与“真实”,明确指出“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4、深入浅出。
本书的难度按照高中生的中等水平设置。
其中许多话题其实牵涉的理论问题已经比较深入,但尽量采取较为浅显的表达方式来表述,多举例,多提示,少纠缠名词术语,使学生既易于进入,又知堂奥尚深,可以激发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桥边的老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2. 分析小说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3.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小说《桥边的老人》的背景介绍;2. 小说情节的概述;3.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形象描写;4. 小说主题思想的探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小说情节的把握;2. 小说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3. 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2 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理解;2. 小说主题思想的多元解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看法;3.2 教学手段1. 电子白板:展示小说的文本和图片,方便学生阅读和分析;2. 视频资料:播放相关小说的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further research,拓展对小说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桥边老人的形象,引发对小说的好奇心;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4.2 教学展开1.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看法;4.3 教学总结1. 总结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主题思想;3. 鼓励学生进行further research,拓展对小说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2. 讨论分析: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读后感写作能力和对小说的理解程度。
5.2 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2. 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的建议;3.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桥边的老人 教案(海明威)
桥边的老人教案(海明威)第一章:作品简介1.1 作品背景时间背景: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点背景: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某个桥梁附近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战争激烈,人民生活困苦1.2 作家简介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写作风格:简洁明了,注重节奏感,以对话和动作描绘为主1.3 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位意大利老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每天在桥梁旁边等待儿子的归来老人对战争的残酷和儿子的失踪感到痛苦和无助故事通过老人的内心独白和与其他人物的对话,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第二章:人物分析2.1 老人形象分析描述老人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经历等分析老人对战争的看法和对儿子的思念之情2.2 其他人物分析描述其他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与老人的关系等分析其他人物对老人的影响以及老人与他们之间的互动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战争的残酷性通过故事中老人的经历和其他人物的描述,探讨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分析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3.2 人性的脆弱与坚韧分析故事中人物面对战争和困境时的反应和选择探讨人性的脆弱与坚韧,以及人们在逆境中的生存意志和对希望的追求第四章:文学技巧分析4.1 对话的使用分析故事中对话的特点和作用探讨对话在推动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4.2 内心独白的手法分析故事中老人内心独白的特点和作用探讨内心独白在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展示人物情感和思考方面的作用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阅读理解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5.2 小组讨论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课堂互动和思考5.3 写作练习设计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故事中的老人或其他人物为视角,写一篇短文鼓励学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六章:文本细读6.1 关键场景分析选择故事中的关键场景,如老人等待儿子的归来、与他人的对话等分析场景中的人物行为、对话内容和场景描写,解读其深层含义6.2 象征意义的探讨探讨故事中桥梁的象征意义,如连接过去与未来、希望与绝望等分析故事中其他物象的象征意义,如老人的手表、儿子的信等第七章:文化背景与影响7.1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故事的影响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故事背景、人物命运和主题的影响探讨战争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的长远影响7.2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对故事的影响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如何体现在故事中,如简洁明了、对话驱动等探讨这种写作风格对故事叙述和主题表达的作用第八章:批判性思维训练8.1 讨论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结局的合理性和可能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结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8.2 分析故事的道德观探讨故事中人物的道德选择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第九章:拓展阅读与比较9.1 推荐相关作品推荐与《桥边的老人》主题相关的其他作品,如《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和深入思考9.2 分析比较作品引导学生比较《桥边的老人》与其他作品的异同之处探讨这些作品在主题、人物塑造和写作风格上的相似与差异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课程回顾回顾整个教案的内容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10.2 创作与分享鼓励学生创作一篇以战争为主题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信件等形式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文本细读:关键场景分析和象征意义的探讨是文本细读环节的重点。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并分析《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掌握并运用相关的文学鉴赏技巧,如描述、分析、比较等。
1.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桥边的老人》的阅读与理解。
2.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2.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老人是否应该让年轻人先走。
2.4 探索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4 文化探索:通过查找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4.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4.4 文化探索报告:评估学生对故事背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桥边的老人》。
5.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如历史书籍、文化背景介绍等。
5.3 阅读理解测试题。
5.4 小组讨论报告模板。
5.5 文化探索报告模板。
第六章:教学安排6.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背景,阅读课文《桥边的老人》。
6.2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情节,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
6.3 第三课时:探索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6.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文化探索成果。
6.5 第五课时:总结课堂内容,进行阅读理解测试。
第七章:教学建议7.1 在阅读课文时,鼓励学生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疑问。
7.2 在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战争背景下人性关怀的思考和感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概述:介绍小说《桥边的老人》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
3. 主题探讨: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在战争背景下对人性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小说文本。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战争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学习。
2. 情节概述: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使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给予学生反馈。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小说情节,补全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分析并描述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释你的理由。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阅读其他有关战争背景的小说或文学作品,比较其与《桥边的老人》的异同。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人物形象的分析。
3. 故事道理的领悟。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隐含的人性思考。
2. 故事道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辅导资料:相关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的文章。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桥边的老人》,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情节: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掌握故事的发展。
4.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老人、儿子等。
5. 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八、拓展延伸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类似道德问题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
九、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道德问题上的认识和做法。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阅读相关辅导资料,加深对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目标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桥边的老人教案4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4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一、品析鉴赏(一)老人形象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效果的画面,又佐以后文对于“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边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等动作的描写,剔透地写出生活现实,烘托出了在人们竞相逃命之际,一个朴实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
通过其好似不断在重复着同样内容的质朴语言,表现出一个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战争,一个简简单单的饲养员,一个最普通的人在战争是的心态,这与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面对战争的那种一心想着撤离的恐慌,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时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将坐化的老僧,表现不出一丝对死亡的畏惧,然而并非他不恐惧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来临,死亡的即将到来,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老人充满爱心,其形象闪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辉,与践踏人类生命的残酷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旨在呼唤人性与爱的回归,斥责非正义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灾难。
(二)我的形象“我”只是充当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一个观察者,并没有发表议论和流露感情。
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动了”,以及“我”与老人的对话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测而已。
尽管如此,我们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场面描写和与老人的谈话以及催促老人离开这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我”是对老人同情的,对战争厌恶的。
(三)叙述视角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作者—叙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2、介绍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全知视角基本上是叙述者等同于作者,他超越小说的所有人物和事件,了解小说的全部细节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运。
桥边的老人教案锦集6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锦集6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阅读并仔细玩味小说的情节,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2.了解小说的表达角度和表达人称及其与内容题旨的呈现关系。
教学重点:1.玩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题旨;2.了解本文的表达角度和表达人称。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研读课文,读、思、议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由旧学《老人与海》导入二.作者介绍:1.学生展示作者材料搜集成果。
2.教师补充。
3.明确〔见相关资料〕三.研读小说内容:〔一〕整体感知:你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二〕重点精读:1.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明确: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慌乱。
〔第一段〕2.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并与之攀谈起来呢?明确:人们都竞相逃命,可这位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3.认真阅读课文中两人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提示:〔1〕在谈到家乡时,老人的反响怎样?明确:“露出笑容〞“便快乐起来,微笑了〞(2)在谈话中,老人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明确:动物,老人担忧自己家的动物。
〔3〕老人急着逃跑吗?明确:不急。
“一动也不动〞“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上的尘土中坐下去〞4.思考:〔1〕老人为什么“微笑〞?透过老人的“微笑〞,你能读出什么?明确: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
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2〕老人为什么不自己逃命,而只担忧那些动物们呢?明确:a.老人无亲无故,动物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人。
表现了老人的孤独和蔼良。
而且此处爱的温暖与正发生着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老人太累了,走不动了。
c.老人对家乡爱恋,对动物不舍。
d.老人对未来的生活茫然,家没了,他不知该去何方。
5.把握题旨:通过阅读这篇小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揭示了战争的残忍与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悲悯情怀。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布置的思考题: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反馈:(1)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桥边的老人》,编写一个故事梗概。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刻画,选取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人物,写一段评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桥边的老人》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是一首温馨而感人的诗,可用于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等课程的教学。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风采,培养学生感恩爱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桥边的老人》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学习《桥边的老人》的意义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欣赏能力;3.发现文本中诗歌的内容和韵律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亲人、老师等人,关爱他人,建立道德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将一段关于毛泽东的简短介绍投影展示给学生,同时提问“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你们是否听过他的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呈现词句教师播放《桥边的老人》的音乐和朗诵,让学生倾听音乐和声音,感受诗歌的和谐与美。
接着,教师根据诗歌的韵律、情感等要素,整体呈现诗歌的内容,如:“黄昏时我常常在天桥上,会见一个老人孤独地坐着,我们是陌生人,他可能不会再见我,我也可能不会再见他,但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讲解诗歌要素基于学生已经了解的诗歌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感受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韵律。
针对学生的认识程度,教师适度讲解诗歌的要素,如诗歌的韵律、节奏感,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意义等。
4、小组朗读教师安排小组讨论和朗诵诗歌。
小组中,每名学生都要朗读一段诗歌,其他小组成员负责听取、辨析每一段的声音、情感和韵律等。
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学生能够获取其他组员的反馈和建议,并借此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个人创作教师发放笔和纸,让学生自由地写一篇感谢父母、亲人或老师的文章。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写完后,提醒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班级分享会上,供其他同学阅读。
6、结尾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次教学过程,总结所学,并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题和作业,如:“为什么我们要感恩他人?”“你在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想过老师、朋友或亲人?”等等。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桥边的老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桥边的老人》,让学生感受人性的善良与道德的困境,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桥边的老人》是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桥边卖苹果,被一位年轻人欺骗的故事。
2.2 课文结构导入: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桥边的老人》。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的理解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
5.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桥边的老人》,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6.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6.3 课文讲解(15分钟)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课前准备:1、请学生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2、自读文章,体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
说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这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出自什么作品?明确:老人与海海明威曾经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强悍的老人形象――“硬汉子”圣地亚哥。
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
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
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
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
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
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海明威也正是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创作上有何特点?明确: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欣赏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为我们叙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并欣赏小说的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小说中老人的形象和特点。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组讨论,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
3. 欣赏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语言美。
(2)学生分享对小说写作手法的感悟。
(3)教师分析小说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提问等。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
3. 写作能力:学生运用课文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桥边的老人》。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1. 讲授法:教师介绍课文作者、作品背景等。
2. 阅读理解法: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讨论等。
3. 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小说语言美,分析写作手法等。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感悟等。
八、教学内容:1. 课文《桥边的老人》的阅读与理解。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3)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桥边的老人这一特殊群体。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桥边的老人》,巩固生字词。
(1)桥边的老人代表了哪个群体?(2)课文通过桥边的老人这一形象,传达了怎样的价值观?3. 选做:以桥边的老人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4. 学生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桥边的老人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能够概述故事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就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和分析。
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桥边的老人》这篇短篇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故事概述: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
3. 人物分析: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4. 社会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3. 问答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4.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社会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故事概述:学生总结故事主要情节,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主题思想。
4.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动机。
5. 社会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社会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讨论积极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1. 小说原文:《桥边的老人》原文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小说背景的历史资料,社会新闻报道等。
3.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
4. 讨论指南:提供一系列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桥边的老人》为主题,通过分析桥边老人的形象、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人性、道义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目标(1)了解《桥边的老人》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分析桥边老人的形象特点,认识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故事梗概《桥边的老人》讲述了一位在战争年代,发生在桥梁旁边的悲剧故事。
老人在桥边等待着已经失踪的儿子,经历种种磨难,在战争的残酷中离世。
2.2 人物分析(1)老人:善良、坚韧、充满爱心,代表了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
(2)战争:残酷无情,摧毁了人类的美好生活。
2.3 象征意义(1)桥: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象征着希望和绝望。
(2)老人:代表着战争中的弱势群体,象征着人性的光辉。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战争与人性讨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人们在战争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3.2 道义与抉择分析作品中所涉及的道义问题,如老人是否应该离开桥梁,以及战争双方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等。
第四章:批判性思维训练4.1 作品中的矛盾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矛盾之处,如老人与战争的对立,战争双方的行为矛盾等。
4.2 批判性思维训练让学生针对作品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对战争、人性、道义的思考。
5.2 课程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战争、人性的文学作品,如《活着》、《平凡的世界》等,扩大阅读视野。
第六章:作品深入解读6.1 文本细节分析通过深入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描述,如语言、动作、心理等,来进一步理解老人角色的复杂性以及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6.2 文学手法探讨探讨作品中使用的象征手法、讽刺手法等文学技巧,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加深读者对战争和人性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 教案(海明威)
桥边的老人教案(海明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小说《桥边的老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3)运用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对战争的厌恶;(2)提高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关注弱势群体;(3)引导学生反思人生和社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梗概:《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战争期间,守候在桥边等待儿子的故事。
小说通过老人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给无辜百姓带来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
2. 教学重点:(1)海明威的生平背景和创作风格;(2)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3)人物形象分析和情节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小说情节,初步感受作品氛围;2. 课堂讲解:结合小说内容,讲解海明威的写作技巧和作品主题;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的理解;4. 写作训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篇以“老人与孩子”为主题的故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自主阅读: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预习中的感悟和疑问;3. 课堂讲解:讲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5. 写作训练: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篇以“老人与孩子”为主题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的理解。
(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桥边的老人》。
2. 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参考译文、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引发对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信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关注点。
4. 选择一篇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教案
【目标展示】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弄清小说的情节、主题,品味重点语句;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叙述人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尊重生命和渴望和平的题旨。
【重、难点确认】重、难点: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内涵、思想主旨。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多种读法 (浏览、齐读、自读)。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人类永远的阴霾,和平乃是人类永远的福祉。
正因为战争会摧毁一切,所以人们才会对和平如此的珍视。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小说《桥边的老人》(板书),感受一下战争中一位普通老人的生存状态。
二、作者回顾:
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迷惘的一代”(指由于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青年一代,他们面对战争流露出“彷徨、苦闷、失望”的情绪)的代表作家——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凭借中篇《老人与海》(与群鱼殊死搏斗的桑地亚哥)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小说的语言简洁明快,俗称“电报式”,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着称。
三、关于作品:
这篇小说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叛军之间的战争。
《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海明威笔下的小人物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去体会一下战争对无辜者的摧残,去感受一下小说因对生命价值的珍视而充满的悲悯力量。
四内容探究:
学生迅速浏览全文。
问1: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第一段)交待主人公及故事背景。
2、(第二段到倒数第二段)“我”与老人交谈,并劝其撤离。
3、(最后一段)老人没走,“我”为老人庆幸。
学生齐读第一段。
问2:第一段主要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面气氛有何特点
明确:第一段主要是以白描式的笔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战前撤退场景:除了坐在路旁的老人外,涌过桥去的人群、推着骡车的士兵、嘎嘎远去的卡车、尘土中踯躅的农夫,一切显得都那么紧张忙碌。
问3:为什么老人会引起我的注意
明确:别人都在忙着撤退、避难,而老人却坐在桥边一动不动。
他的“静”与别人的“动”形成鲜明的反差,自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太累,走不动了”交代了原因。
“我”出于对老人处境的关心,“我”开始了与老人之间的交谈。
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小说的这个主体部分,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来理解小说的思想主旨。
学生大声朗读文章的主体部分。
问4:老人的“微笑”、语言描写中的“最后一个离开”,这两处细节描写有怎样的情味意义
明确:因为谈到了老人的故乡,所以他“微笑了”。
身处战争险境却“微笑”的细节表明,老人热爱故乡、留恋故土,那里有他温暖的回忆。
所有人之中他“最后一个离开”家乡圣卡洛斯,说明他不愿意离开他朝夕生活的故乡,更不愿意离开他那些朝夕相伴的小动物,但毕竟还是因为战争而使他离开了家乡和心爱的动物。
“最后一个”把内心那种不愿离开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矛盾、痛苦表露无疑。
问5:老人在战火将至时却反复唠叨着他的动物,你读出了什么呢(性格、心情、处境等)
明确:①读出“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
②读出“战争的残酷”:战争不仅使他被迫离开家园,连他最后精神的寄托也要毁掉。
③读出“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的逃命,老人还放不下可怜的动物。
④读出“老人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背井离乡。
⑤读出“老人的茫然”:想到精神寄托都将没了,老人连生死都不在意了,干脆坐在桥边不走了。
问6:前面老人已经多次提到“照看动物”,而倒数第二段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多用了一个“只是”却显得意味深长。
谁能说一说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明确:“只是”一词中交织着一种复杂的情绪:1、“冤”:我只是在照看我的动物罢了,招谁惹谁了,我2、“怨”:我只是在照看我的动物罢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
问7:倒数第二段作者说“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
“木然”一词说
明了什么老人为何“不再对我讲了”呢
明确:“木然”说明战争将会摧毁他最后的精神寄托,他已经悲观绝望、缺乏生活热情了。
“老人不再对我讲了”的原因是:先前是“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才向我问及动物的安危,而我的回答却心不在焉,我心里更加关心的是敌情,而且要赶紧离开,所以他也不愿意再去打搅我了。
山羊肯定是无法幸免于难的了,再说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学生齐读结尾段。
问8:小说的结尾部分为什么要提到“复活节”
明确: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
“复活节”就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时间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某一天。
它象征重生和希望。
“复活节”、“仅有的幸运”暗含着对老人的美好希望和祝福。
问9:谁能概括一下小说的思想主题
明确:《桥边的老人》通过叙写一位在战争中逃难的老人念念不忘自己的故乡和小动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善良、孤独、痛苦、茫然以及战争的残酷,表达了控诉战争、尊重生命、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小说却能透过一个“小小的窗口”普通老者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战争的罪恶、人性的善良,就这一点来看,可以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师说:我们把小说的叙述角度【即“谁来说”】分为两种:1、“全知视角”[即“上帝俯瞰”]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述者相当于“上帝”全知全能,他了解事件的全部详情,明了所有人物的心理、行为及命运,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感情判断。
这种叙述角度通常采用第三人称。
例如
莫泊桑的《项链》“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
她不能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
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2、“有限视角”{即“凡人目光”}即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而该叙述者只了解故事中的部分情节,而那些隐藏了的一些环节读者要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
例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中“我”一位侦察兵或一个战地记者,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心理,他的具体身世、经历和未来,“我”并不知道,小说并没有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这种叙述角度通常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问10: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明确:1、由于是“我”的亲历亲为,所以小说中的人和事就更具真实感——接受效果2、由于是“我”将小说中的人和事串联起来的,所以“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文章结构3、小说借“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他的情感态度——“同情和关心老人”——关心老人,主动询问情况,忧虑老人,劝其快点撤离,安慰老人,说鸽子能飞走,来揭示全文的主旨——小说主体4、小说通过“我”与老人的交谈、来突出老人这个人物形象——人物形象。
五教师拓展
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之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与这个世界诀别,就是因为他无法面对二战中人性的泯灭,无法忍受人类堕落成自相残杀的野兽。
茨威格的自杀事件本身就是对战争的控诉。
只是他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来控诉战争的罪恶,而海明威在这里则是通过一个极其普通的老人,通过小人物和弱者,通过无辜的受害者,来表达控诉战争的主题。
11.联系现实:钓鱼岛事件
去年9月7日,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遭遇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渔船船长詹其雄被扣押。
12我们该怎么看待钓鱼岛事件中日本的挑衅与强硬态度呢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从法律上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领土。
但日本却敢如此挑衅,除了美国这个后盾以外,除了历史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还不够强大。
真正的强大才能杜绝钓鱼岛事件。
豺狼是从来不敢攻击大象和狮子的。
-----------所以大日本的挑衅与强硬说明我们还不够强,有一天我们足够强大了,日本是绝对不敢这样做的。
13.所以面对今天的钓鱼岛事件,中国该怎么做
-----------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使自己强大到让敌人感到畏惧。
14.作为青少年,我们该怎么做
----------借用周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总结:《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谴责的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而我们要做是好好读书让祖国强大,让战争不再发生,维护世界的和平。
布置作业;
预习《墙上的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