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光与热的教案推荐7篇

光与热的教案推荐7篇

光与热的教案推荐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光与热的教案推荐7篇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光与热的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光和热教学设计1

光和热教学设计1

《光和热》教学设计【教材依据】《光与热》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本单元前四课重点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从本课开始从不同角度着手研究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本课则是通过两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的各种动手实践活动,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按照“创设情境——经历探究——建构新知——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设计。

由于学生天天和光接触,他们对光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例如寒冷的冬季在阳光下会感到暖融融的;但炎炎夏季,人们更喜欢待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那么光与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自然会引起他们的思索。

因此,本课就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问题情境引发思考: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作为教师,此时顺势利导,引领孩子们一起经历探究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收集数据、并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构建起有关光能与热能之间转化规律的科学概念。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设计对比试验的能力,因此有能力进行光和热的探究。

但由于学生将数据转化成证据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学中应该有意识进行强化训练。

课标要求,通过小学科学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的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的第四部分,呈现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并利用科学知识更好地指导工作学习,从中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2、教学目标(1).知道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2).经历探究光和热的关系的过程,并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做出合理的解释。

光与热教案

光与热教案

光与热教案光与热教案I. 教案目标:1. 理解光与热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的原理;2.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和热的传导特性;3. 掌握光与热的实际应用。

II. 教学材料:1. PowerPoint幻灯片;2. 实验材料:手电筒、镜子、黑纸、温度计。

III.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观看光与热的相关视频,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光和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光和热能互相转化吗?2. 向学生简单介绍光与热的概念。

Step 2:讲解光的传播特性1. 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光的传播特性:- 光是通过波的形式传播的;-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约为每秒30万公里;- 光是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

2. 以手电筒、镜子和墙壁为例,进行示范:- 将手电筒对准墙壁,观察光线传播的直线特性;- 用镜子对准光线,观察光线的反射特性;- 改变镜子的角度,观察光线的折射特性;- 用小孔挡住部分光线,观察光线的衍射特性。

Step 3:讲解热的传导特性1. 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介绍热的传导特性:- 热是通过分子间碰撞传播的;- 热传播的速度较慢,取决于物体的导热性能;- 热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传导。

2. 进行实际示范:- 将手放在一块金属板上,观察热的传导;- 将手放在一杯热水中,观察热的对流。

Step 4:光与热的转换1. 向学生解释光与热的相互转换原理:- 光可以被物体吸收,转换为热能;- 热能可以转换为光能,例如灯泡发光。

2. 进行实例讲解:- 学生在黑纸上晒太阳,观察黑纸变暖的过程;- 学生将温度计放在灯泡附近,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

Step 5: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组,并要求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与热的相互转换。

2. 学生在每组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每组学生依次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Step 6:归纳总结1.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光和热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光和热能互相转换吗?- 光和热有什么实际应用?2. 总结光与热的概念、传播特性和相互转换原理,并强调实际应用。

第5课 《光与热》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5课  《光与热》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光与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重点】1.知道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2.根据自然规律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夏天天气炎热,在大树下的人们纷纷说坐在这里好凉快啊,而在阳光下的交警叔叔却说真热啊!为什么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他们有些感到热,有些感到凉快呢?生:回答。

小结:说明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温暖!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光与热。

【板书课题】光与热二、光的强弱与温度1.同学们,光和热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

我们认为光强,温度高。

【板书光强温度高】2.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是不是真像我们猜测的那样呢?【板书?】我们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出示材料】如果老师给你提供五面平面镜,一个温度计,你们会怎么设计实验研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小组讨论很热烈,想必有了非常棒的计划。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先分享?要点:想怎么得到强弱不同的光;怎么操作。

3.【出示图片】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反射后的光斑亮度来判断光的强弱,光斑越亮,说明光越强。

4.测量温度,需要把光反射到温度计的哪个部位?为什么?生:回答。

温度计使用时还要注意什么?生:回答。

5.【出示表格】等一下我们就研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分别测出没有镜子、一面镜子、三面镜子、五面镜子时的温度。

光与热教案_

光与热教案_

《光与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来探究光与热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火柴【教学重、难点】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学方法】谈话法、实验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开启的白炽灯",让一名学生走近,用手来感觉它的温度.问:你感觉到了什么?(热) 教师述: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比如,太阳、蜡烛、白炽灯等属于“热光源”.还有一些光在发光的同时不发出热量如,萤火虫、水银灯等属于“冷光源”。

2、教师述:光的多少与强弱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光与热”二、光的强弱与温度1.让我们通过实际的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师启发:怎么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呢?怎么知道光强与光弱时温度有什么不同呢?2.师生共同归纳出实验的两大步骤第一步,观察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反射的光强弱有什么不同;第二步,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它们的温度。

3、将小组实验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并绘制柱状图。

4、实验提示:①使用温度计、平面镜时要小心划手.②镜子反射的光不要照到人的眼睛上.5、学生开始实验,教师一旁指导。

6、展示各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出示各组记录的表格和绘制的统计图。

三、凹面镜和凸面镜的介绍1.用图例简单展示分析凹面镜和凸面镜的聚光原理.2.我们一起到太阳下来做实验二:在阳光下用放大镜使火柴点燃.3、教师强调:要拿放大镜调节与火柴的距离,找出最亮的光斑,对准火柴头。

第5课 《光与热》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第5课  《光与热》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5课《光与热》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3、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过程与方法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2、通过用多面镜子和一面镜子照射探究光与热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教学重点】1.知道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2.根据自然规律能更好地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凹镜、凸镜,相关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小镜子、温度计、不锈钢勺、放大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引出疑问(预设:1分钟,室内)课前将手机架放置在讲台上,给学生在之后设计实验时一个暗示。

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我们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

现在,老师给大家都准备了小镜子,大家动手玩一玩。

2.教师顺势提问: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很会玩,把几面镜子反射的光集中在一起了。

这些光会聚在一起会产生什么现象?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前认知概念,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预设:5分钟,室内)1. 光的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首先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结合亲身体会自由发言,提出猜想。

真是这样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光与热》。

(板书:5.光与热)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急于回答,而是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期待。

2. 同学们已经谈了许多生活中的感受,但是用什么更具有说服力的科学方法来验证我们对光与热关系的猜想和感受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让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3.学生分小组开始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4.小组讨论时,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拿着镜子操作一下,他们会发现手持镜子难以会聚光线。

光与热教学设计4篇(教科版光与热教学实录)

光与热教学设计4篇(教科版光与热教学实录)

光与热教学设计4篇(教科版光与热教学实录)下面是收集的光与热教学设计4篇(教科版光与热教学实录),供大家阅读。

光与热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①生字卡片。

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②矛和盾的图片。

③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第一课时启发谈话,揭示课题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④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质疑提问,初步释疑①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④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指导写字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实践活动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复习问题,揭示目标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小学科学25《光与热》(教案)

小学科学25《光与热》(教案)

小学科学25《光与热》(教案)【教案】小学科学25《光与热》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和热的基本性质;2. 能够区分光和热,知道光可以传播而热不能传播;3. 能够举例光和热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包括图片和简单动画效果;2. 黑板、彩色粉笔;3. 实验器材:凸透镜、放大镜、电灯泡。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黑板上的题目“你知道什么是光?什么是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回答。

然后,老师简要解释光和热的概念,并提出“光和热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展示和讲解(15分钟)老师播放PPT,依次展示光和热的特点和性质。

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互动,回答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光和热的区别。

重点讲解光能传播而热不能传播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步:实验演示(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使用凸透镜、放大镜和电灯泡等器材。

首先,老师用凸透镜放大一个学生的手指影像,引导学生观察光的传播;然后,老师用电灯泡演示热的传导,观察电灯泡的灯丝变亮。

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学生对光和热的区分。

第四步:巩固(10分钟)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光和热有什么区别?光和热能相互转化吗?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第五步: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填写学习笔记。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总结课堂所学,加深对光和热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待下次课一起解决。

四、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答几道小题,巩固课堂所学;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深化对光和热的理解;3. 推荐有关光和热的科普读物,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导入、展示和讲解、实验演示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光和热的概念,巩固区分光和热的能力。

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深入感受光和热的不同特点,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光与热教案

光与热教案

光与热教案
教案名称:光与热
教学目标:
1. 了解光与热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光与热的传播方式。

3. 能够区分光与热的性质。

教学重点:
1. 光与热的传播方式。

2. 光与热的性质。

教学难点:
1. 能够区分光与热的性质。

教学准备:
PPT、实验器材、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
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答,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光与热之间有什么关系?
Step 2:学习光与热的概念
1. 通过PPT展示,简要介绍光与热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Step 3:光与热的传播方式
1. 列举常见的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散射。

2. 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探讨热的传播方式:传导、对流、辐射。

Step 4:光与热的性质
1. 通过教师讲解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区分光与热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光与热在物体上的作用有何区别?
Step 5:实验探究
1. 准备一个黑色物体和一个白色物体,用一个太阳能灯照射在它们上面。

学生观察并描述两个物体的变化。

2.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更容易吸收光与热?
Step 6:总结与拓展
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与热的关系和区别。

2. 提问拓展:光与热对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

《光与热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光与热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光与热》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光与热》。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光和热,但你知道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进修目标1. 了解光和热的观点及其产生原理。

2. 掌握光和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修内容1. 光的产生和传播2. 热的产生和传播3. 光与热的联系和区别四、进修过程1. 光的产生和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光的产生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自然光是来自太阳的光线,人造光则是人们通过光源产生的光线。

光的传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线可以被反射、折射和衍射。

2. 热的产生和传播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能量,是一种能量形式。

热的产生主要有自然热和人造热两种。

自然热是来自太阳和地球内部的热能,人造热则是人们通过燃烧、摩擦等方式产生的热能。

热的传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3. 光与热的联系和区别光和热都是能量的形式,都可以传播,但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

光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能量,需要介质传播。

另外,光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而热的传播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光和热的产生原理、传播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光和热的作用和应用。

六、教室练习1. 请简述光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什么是热?热的传播方式有哪些?3. 光和热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七、拓展延伸1. 请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光和热的存在形式。

2. 了解更多关于光和热的知识,拓展你的科学视野。

3. 实际应用:如何利用光和热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作?以上是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并掌握相关知识。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老师提问。

祝大家进修愉快!。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光与热》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单元,本单元共包含两个课题:“光的传播”和“热能的转移”。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热能的转移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光和热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观察不够细致,实验操作不够规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规范操作,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热能的转移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规律2.热能的转移方式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教学挂图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与热。

2.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的传播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光的传播规律。

3.学习热能的转移方式:教师讲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热能转移方式的原理,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三种方式。

4.实践与应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课题:《光与热》1.光的传播规律2.热能的转移方式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发言、实验操作等。

2.学生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光的传播规律和热能转移方式的掌握情况。

3.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新观点、新方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教案一. 教材分析《光与热》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热的现象。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并认识热的现象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光与热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光的传播规律、热现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光的传播规律,理解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思考和探究光与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规律2.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3.热现象的理解和应用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实验教学:利用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与热的现象。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光与热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2.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热源等3.实例材料:生活中的光与热应用案例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阳光透过树叶形成的光斑,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的思考。

提问:光是如何传播的?引导学生回顾光的基本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PPT展示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现象。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原理和作用。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传播情况,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时,光线是如何变化的?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光与热 教案

光与热 教案

光与热教案教案标题:光与热教学目标:1. 了解光和热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2. 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和热的传导方式。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和热现象。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光的特性与传播规律a. 光的产生与传播b. 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c. 光的折射和色散d. 光的干涉和衍射2. 热的传导方式a. 热的产生与传播b. 热的传导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c. 热的传导规律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盏点燃的蜡烛,引导学生思考光和热的联系和区别。

2. 提出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太阳能让我们感到温暖?为什么镜子能反射光线?知识讲解:3. 介绍光的特性与传播规律,包括光的产生、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干涉和衍射。

4. 介绍热的传导方式,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以及热的传导规律。

实验探究:5. 进行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规律。

例如,使用激光笔和反射镜进行光的反射实验。

6. 进行实验,观察热的传导方式。

例如,用不同材料的棍子在火上加热,观察热的传导情况。

知识巩固:7.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以及对光和热的理解。

8.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和热现象。

例如,解释为什么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会产生热量。

拓展应用:9. 提供更多光和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光和热来改善生活。

10.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项目,设计并实施一个与光和热相关的实验或创意作品。

总结回顾:1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光和热的关系和应用。

12. 检查学生对光和热的掌握情况,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问。

教学评估:13. 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作业,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写出光和热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14. 对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形式的测验,检查他们对光和热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激光笔- 反射镜- 不同材料的棍子- 实验记录表格- 学生小组讨论指导问题教学延伸:- 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光和热的应用领域和前沿研究。

《光和热》教学设计

《光和热》教学设计

《光和热》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光和热》教学目标:1.理解光和热是物质传递的两种方式;2.理解光是电磁波,能够传播的物质有介质和真空;3.理解热是物质内部粒子的运动方式,并能够解释湿度、温度和常温的概念;4.掌握光和热的转换方式及其应用;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图画,引起学生对光和热的思考。

提问学生,光和热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能够感受到阳光和火热?第二步:引入光的特性1.向学生介绍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是光源发射物质,能够以直线传播,能够穿过透明的介质,被不透明的物体吸收或反射。

2.进行实验展示:用激光笔照射在光敏纸上,观察光照射的效果。

引导学生思考激光笔为什么可以照亮纸张,并解释光的传播方式。

3.指导学生探究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物质对光的穿透、反射和吸收的影响,并编写观察记录。

第三步:引入热的特性1.向学生介绍热的特性:热是物质内部粒子的运动方式,热能是粒子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2.进行实验展示:将一根铁棍的一端放在火炉上加热,观察另一端铁棍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加热铁棍后,它另一端的变化原因,并解释热的传导方式。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材质的物体对热的传导、吸收和反射的影响,并编写实验报告。

第四步:光和热的转换1.向学生介绍光和热的转换方式:光能被各种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热能,热能也能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光能。

2.进行实验展示:用一块黑色物体和一块白色物体各自放置在太阳光下,观察它们温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黑色物体会比白色物体更容易吸收阳光的热能,并解释热能的吸收和转换。

3.引导学生思考光和热的转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光电站的发电原理等,并进行讨论。

第五步:小结与总结复习课堂上所学的光和热的特性及转换方式,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总结和思考。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能力表现;2.批评分析学生在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3.以及课堂讨论和小结的表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与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光与热》这一单元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以及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光和热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一些光和热的现象有所了解。

但在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索光和热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掌握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主动探索光和热的奥秘。

2.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光和热的知识。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光和热的相关知识,以及实验动画等。

2.实验器材: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如光源、镜子、温度计等。

3.教学素材:收集生活中的光和热的实例,用于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以及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光和热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以及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巩固对光和热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光和热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光和热的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光与热教学设计和反思推荐5篇

光与热教学设计和反思推荐5篇

光与热教学设计和反思推荐5篇光与热教学设计和反思篇1第一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生理想的分类;中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我们的正确态度和启示;2、三步走战略的含义和实现情况;3、总体小康的含义及其局限性;4、全面小康的目标、以及与共同理想的关系;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有关的特征,基本要求等等;(二)能力目标:1、认识各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2、通过学习自己可以认识总结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认识共同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努力学习,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共同理想的含义、重要性、启示;三步走战略;全面小康的目标;2、难点:认识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全面小康与共同理想的关系;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本框以教师讲解为主,讨论法等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布置预习任务计算p119的数据;做好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一)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说一说:你的人生理想有哪些?由同学们各自交流。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人生理想的分类问题。

了解人生理想的具体内容的含义和特征。

1、认识人生理想的分类。

2、认识人生理想中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

可以每人谈谈对未来社会的期望,从这种期望中对共同理想有个切身的理解。

(1)认识共同理想的含义。

指出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2)掌握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说明共同理想也是精神动力、精神支撑;(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来认识。

见p`117讨论(略)(二)惠及亿万人民的小康蓝图1、了解中国共同理想实现的三步走战略。

完成下列表格:步骤时间目标经济目标人民生活水平目标实现情况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2、认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还要了解小康水平的含义和表现从而认识总体小康的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与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本课开始,将研究光与热的关系,这里的“光”主要是指太阳光。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比如白炽灯、蜡烛、太阳。

学生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冬日,太阳底下暖洋洋的;夏日,树荫底下比阳光下凉快;手靠近点燃的蜡烛,有热的感觉。

但是光和热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不一定很清楚。

本课重点指导学生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探究“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第二部分知道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能会聚光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3、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

过程与方法:
1、对光和热的关系作出推测。

2、通过观察、测量阴影下、阳光下、不同面镜子反射光和凸透镜聚光等多种阳光的强度和温度,对比探究光与热的关系。

3、整理获得的信息,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制出柱状图。

4、能够对实验结果和假设进行对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2、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的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资源准备
1、每小组两支温度计、实验记录单、一个放大镜、五面小镜子
2、演示用40W、100W白炽灯及灯座、插头两套、温度计、凹面镜和凸透镜
3、自制课件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导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工是怎么孵化小鸡的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观看孵化室(亮着电灯)人工孵化小鸡的过程。

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孵化小鸡时都有电灯)
师:为什么孵化室都要亮盏电灯呢,这有什么用呢?(让学生纷纷猜测)
师:是这样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光与热》,探究这其中的
奥秘!
(板书课题:光与热)
二、观察、实验,探究规律
(一)初步感知白炽灯光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师:老师也有这样的一盏白炽灯,大家想看吗?你想摸一下吗?有什么感觉?大家还想弄明白什么?
师:好,我们现在点亮它,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发光、可能会说到会发热)
师:它发光时周围的温度会上升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想现场体会一下吗?
请学生用手感知灯泡发光时周围的温度,由远及近的感知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灯泡发光时也在发热,离灯泡越近温度越高,碰到白炽灯可能还会烫伤人)
师:现在老师在旁边再点亮两只同样的白炽灯,这两组灯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两只灯的光线更强、周围的温度更高)
师:光线一看确实更亮更强了,温度是不是也更高呢,有办法知道吗?(学生说方法后再请学生用手直接感知)
(二)实验探究阳光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师:光线的强弱跟温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到阳光下用实验来探究其中的规律。

不过去实验之前,请小组议一议,我们有什么办法创设强弱不同的太阳光吗?并用什么方法验证阳光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1、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交流实验设想
各小组试验设想预设:
a、我们组准备选取阳光下是强光组,阴影下是弱光组,分别用温度计测出温度;
b、我们组准备用放大镜聚光得到强光,不用放大镜是弱光组; c、我们组准备用若干面镜子反光聚于一点分别得到强弱不同的阳光。

2、教师指导完善实验方案。

学生讲到放大镜时老师借机给学生介绍放大镜和凹面镜(课件演示)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它能将阳光折射汇聚于一点,这一点光很强,温度很高。

凹面镜也能汇聚阳光,阳光照到凹面镜上,经弯曲的镜面反射后,汇聚到一点产生强光高温。

强调:如果用温度计去测试这一点的温度,要注意安全,看温度急剧上升就不能再测啦,但是我们可以想想有没有其他办法可以验证是否高温。

3、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温馨提示:
(1)实验之前先进行合理分工,讲究合作,确保实验有序地进行。

(2)实验过程要认真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想想怎样让实验结果更准确些,比如,每组测温的时间控制相同,阳光要反射或汇聚到温度计的液泡处等。

(3)注意安全,不能把光折射到眼睛,以免损伤眼睛并注意防晒。

4、引导他们到户外进行实验。

A、学生进行实验分工并开始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附后)
B、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C、学生实验后填写记录单(指导学生绘制柱状图)
5、各组汇报,展示实验结果。

师:同学们在实验中,一定有不少的发现与收获,哪一组下面请各小组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
引导各组汇报实验过程中的发现与收获,交流、解决实验中产生的问题,比较、共享各组好的实验方法,肯定各小组团结协作、认真观察实验的表现,表扬他们在不断对比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探究精神等。

6、观察比较,总结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还未贴到黑板上的小组请汇报员把记录单都贴到黑板上。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板书: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
(三)回忆正午和傍晚,验证阳光强弱与温度变化规律
看后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忆正午温度高,傍晚温度下降,明白是因为阳光更弱的缘故。

三、拓展应用,尝试创新
师:人们正是利用光与热的这些关系以及凸透镜、凹面镜的聚光原理,让它为我们带来很多帮助。

比如,人们很早就会用凹面镜来取火、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也是用凹面镜取火采集的,你能说说这是利用什么原
理吗?课前我们看到孵化室使用白炽灯,又是利用什么原理呢?(引导学生呼应课前孵化小鸡时使用电灯的目的。

)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或者说说你还能利用这些原理做些什么吗?
学生可能说到例子和创意预设:便携、折叠式太阳灶,普里斯特列用凸透镜制得氧气,利用凸透镜取火,冬天用白炽灯既能照明又能取暖,提醒人们不要把白炽灯碰到墙壁上小心着火,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小心灼伤眼睛,夏天阳光强烈时人们要把花卉搬到阴处,人们在阳光下活动要注意遮阳防晒等。

四、交流收获,拓展延伸
1、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谈话: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用课上学到的知识来指导我们健康的生活,科学利用光和热。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网络上搜索阅读“阿基米德用千面镜子引火烧退敌军的故事”等,学习科学家的智慧,从小立志长大成为科学家。

五、整理材料,养成习惯
板书设计
光与热
光越强温度越高
弱低
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五上《光》单元的教学是需要看老天的脸孔的,尤其是《阳光下的影子》、《光与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这三课,离开了阳光,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两个周总算天公作美,但令我气恼的是这节课上课前阳光灿烂,等我们都已经准备好拿材料到教室外就晴转多云,太阳忽隐忽现,万幸的是学生的实验都得以完成。

下面就说说我教《光与热》一课的体会与思考。

室外课一向是学生喜欢老师头疼的课。

因为科学课在室外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纪律不容易维持,学生在室外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让学生集中排队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这无疑会大大耗费了课堂教学时间,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我在教学《光与热》这一课时,做到精讲,留出时间给学生做实验。

在课前就与学生约好,要遵守探究纪律,鼓励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

教师精讲,学生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本课教学时我根据学具数量以及探究活动的内容,要求学生小组内合作,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分工如下:一人负责手持温度计站在阴影里,三人负责三块平面镜,一人读数,一人记录。

如果人数多或不够,组长可以根据小组探究情况进行调整。

对于学生而言,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学习的重点,又因室外课时间的原因,我在引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设计了一个梯度,让学生能沿着阶梯尽快地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的问题是我直接抛给学生的,让学生猜测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

然后我用提问的方式进行了引领:“怎样才能获得强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听后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多用几块平面镜,把光线反射到一个地方,那样光就强了;有的说可以用放大镜,因为放大镜下面有一个很强的光斑……孩子们的回答很精彩,我出示3块平面镜和一个温度计,继续问:“怎样才能得到强弱不同的光?给你们这些材料,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你们的观点吗?”小组讨论与交流后,学生便开始了探究活动……导入与讨论实验方案所用的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内。

在科学课上,收集数据十分重要,它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珍贵素材,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前提。

当学生获得这些数据后,就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我把全班学生获得的数据记录到汇总表里,然后让学生横向进行比较,得出4次数据都是越来越大的,说明了光强时温度高,光弱时温度低。

然后我又让学生纵向看这些数据,他们会发现不同小组,在使用同样数量平面镜的情况下测得的温度读数也不尽相同,这又是为什么呢?学生们是这样分析的:使用的平面镜数量一样,而温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有些同学在拿镜子反射阳光时手不稳,光斑抖动导致反射到的阳光多少不同;不同的温度计可能也存在误差;读数时可能也会产生误差。

从学生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深入分析数据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培养是非常有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