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高管变高官之路
国企老总们的仕途路径
国企老总们的仕途路径作者:雷辉来源:《人民文摘》2011年第06期2011年4月2日,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
同时,苏树林还将担任福建省政府党组成员、书记。
这一纸调令,让中国政坛的“国企CEO”群体更加庞大。
此前,李小鹏、卫留成、郭声琨、竺延风、苗圩等一批国企高管纷纷步入政坛,让中国政坛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国企CEO”群体。
样本:苏树林第二次从政1962年3月出生的苏树林长期在企业工作,其职业履历大致分4个阶段。
从1983年7月到1999年9月,苏树林一直在中石油大庆石油管理局工作,历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副总地质师、局长助理、常务副局长、局长、党委副书记等职位。
1999年9月开始,苏树林进入中石油的核心领导层,历任中石油股份副总裁、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等职务,此间多年兼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出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并非苏树林第一次步入政坛,早在2006年9月,他曾从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调任辽宁省委常委,同年10月兼组织部长。
但这段从政经历非常短暂,2007年6月,原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案发被拘,苏树林被空降至中石化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党组书记。
如今,苏树林实现了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二次切换。
轨迹:重要国企成官员“摇篮”近年来,像苏树林一样,由国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的例子不胜枚举。
2008年6月2日,李小鹏告别华能集团——中国最大的发电企业,赴山西任省委常委、副省长。
2008年1月25日,世界最大不锈钢生产企业——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川平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
2007年年底,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调任吉林省副省长,长城电脑掌舵人陈肇雄担任湖南省副省长。
更早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调任海南省长,后任省委书记;广西省委书记郭声琨曾任中国铝业董事长;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曾任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总经理;工信部部长苗圩曾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上海宝钢老总艾宝俊调任上海市副市长……优势:他们懂经济越来越多的央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体现出中央对国企高管的培养选拔更加重视。
从管理者到领导者国企职员如何成功转型
从管理者到领导者国企职员如何成功转型从管理者到领导者- 国企职员如何成功转型在当前快速变革的商业环境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国企的长期发展。
国企职员们需要摒弃过去单纯的管理思维,与时俱进地成为领导者,引领企业走向成功。
本文将探讨国企职员如何成功转型,从管理者到领导者的关键要素。
一、拥抱变革和学习新技能成功的转型首先需要国企职员拥抱变革并积极学习新技能。
如今,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领导者必须具备数字化、创新和战略思维等能力。
通过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新知识和了解行业动态,国企职员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适应新的管理环境。
二、发展领导力和影响力领导力和影响力是成功转型的关键要素之一。
国企职员需要培养自己的领导力,通过有效的沟通、目标设定和团队管理来影响团队成员并推动组织的发展。
同时,他们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影响力,以在组织内部获得支持和信任。
三、培养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作为领导者,国企职员需要具备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
他们要能够为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需要开放的思维方式,主动寻找市场机会和挑战,积极寻求创新和变革,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四、建立高效团队和引领团队发展作为领导者,国企职员需要具备建立高效团队和引领团队发展的能力。
他们要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并为团队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导。
通过激励和赋能团队成员,国企职员可以帮助团队充分发挥潜力,并实现集体的目标。
五、保持自我反思和不断改进在成功转型的道路上,国企职员应当保持持续的自我反思和不断改进。
他们需要关注自身的强项和弱项,并积极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
通过与其他领导者的交流和寻求反馈,国企职员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管理和领导风格,以达到更高的绩效水平。
六、树立领导者的形象和价值观成功的领导者应当树立良好的领导者形象和价值观。
他们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行为表率。
在国企环境中,领导者应该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并以身作则,引领企业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央企高管地方做官
央企高管地方做官作者:来源:《新理财·政府理财》2011年第04期4月8日,石油行业三大巨头中石化和中海油的高管开始了新一轮调整。
根据中组部的任命,原中海油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傅成玉接任原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苏树林的职位,原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王宜林则调任中海油接替傅成玉;此前的4月2日,苏树林被中共中央正式任命为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福建省政府党组书记。
中国正在扩大政府官员的选择范围,不再仅限于公务员和政府内部官员,而在让更多领域和行业的人才空降到政府部门担任领导岗位。
据分析,尤其是重要经济领域的国有企业高管,具有管理才干、市场视角、与专业的政府行政官员形成互补,有利于优化政府领导结构。
专家认为,同时重要经济领域的企业高管空降到地方政治领域担任高官,也是目前中国政界人士任命的一种尝试和趋势。
模式华蓥市投资评审“三字经”一是坚持一个“实”字。
在进行评审时,他们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原则,通过市场调查,努力掌握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根据市场价格,严格按照制度和规则行事,不走过场。
二是突出一个“快”字。
对项目单位送审的招标控制价,及时组织人员、加班加点进行审查,设计比较简单的项目均能在三天之内出具招标控制价的审查文件,设计比较复杂的项目最多也不超过五天;对项目单位报送的拨款申请,及时审核相关资料、到施工现场实地了解工程进度,核实情况后当天将工程款拨付给施工单位,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两天时间。
三是狠抓一个“准”字。
2011年,华蓥市高度重视投资评审,狠抓评审环节,协助项目单位优化施工设计、完善预算编制方案。
同时深入施工现场,实地掌握相关情况,做到了工程计量准确、定额导用准确、规费费率合理。
基层江源区打造松花石文化产业近日,总投资金额18.18亿元的10个松花石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这是中国松花石之乡一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松花石产业发展的一个大手笔,必将对吉林松花石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拉动作用。
中国一批国企高管纷纷步入政坛 年纪轻学历高
国企高管的政坛舞步
4月2日,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同时,苏树林还将担任福建省政府党组成员、书记。
这一纸调令,让中国政坛的“国企CEO”群体更加庞大。此前,李小鹏、卫留成、郭声琨、竺延风、苗圩等一批国企高管纷纷步入政坛,让中国政坛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国企CEO”群体。观察人士分析认为,这体现出中央对国企高管的培养选拔更加重视。
2007年年底,中国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调任吉林省副省长,长城电脑掌舵人陈肇雄担任湖南省副省长。
更早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调任海南省长,后任省委书记;广西省委书记郭声琨曾任中国铝业董事长,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曾任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总经理;工信部部长苗圩曾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上海宝钢老总艾宝俊调任上海市副市长……
中央部委多名首长也曾任职“中”字头旗舰企业主管,例如中国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曾任中国石化总经理,水利部长陈雷曾任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中国侨联党组书记林军曾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总经理。原中国地质工程公司总经理叶冬松先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现任河南省政协主席。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陈光金表示,国企领导转任政府官员,不能成为政治企业家。因此,他们必须把政府看做是民众委托的提供公共产品的权力机构,而不能把政府当做企业去经营,更不能仅仅为政府自身的利益而使其公司化。因为政府行为企业化是一种巨大的风险,这也意味着以提供公共产品为己任的政府更深度地滑入单纯追求效率的泥淖。
中组部部务委员兼干部二局局长潘立刚称苏树林“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和经营工作”,“开拓创新精神强,有比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称苏树林“在推进中国石化战略性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和节能减排、国际化经营、做大做强企业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企升职路线一般流程
国企升职路线一般流程
1努力奋斗
在国企升职的路线,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奋斗,这意味着要工作勤奋,努力完成自己责任和担当,每天保持充沛的精神状态,做到尽力而为。
同时,要认识到自己技能,尤其是工作能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去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把责任遗忘,不把任务拖拉,能够将事情做好,才能向上获得肯定,获得更多的认可。
要从工作中学习,无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不懈努力,在工作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短处,大胆尝试新的做法,以不断进步,使自己技能达到更高水平。
2主动作为
升职不仅仅要努力奋斗,还要主动作为,在报告中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部门内的管理者交流自己的工作,与领导讨论有关的工作中的问题,了解上司的想法,为解决问题想出创新的方法,把工作做出最好的效果。
另外,和部门内其他人交流,不仅可以让自己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主意,也可以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信任,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3遵守公司规章
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也是必要的,想要升职,只有严格遵守规章,规范自己的行为,放弃违反规章的想法,把归属感转化为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促使下一次的调整。
此外,取得国企升职需要也要看自己的实力和发展,正确认识自己,清晰地看到自己将要从事的方向和工作,一步步把自己做强,才有可能取得国企升职的机会。
央企高管去哪了?
图片来源新浪网
一年后,在朱镕基的主导下,我国开始税制改革,“分税制”体系逐步确立。
有消息称,在此期间,楼继委参与设计了1994年的税制改革,是当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牵头人,也是朱镕基的得力助手。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财税事件“分税制”改革告一段落后,1995年楼继伟被“外放”到贵州省出任副省长。
开放跨国投资,楼继伟“可能很
快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基金经理之
一”。
2011年,在第一财经主办的
“2011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上,
楼继伟与当时的央行行长周小
川、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银监会主
席刘明康以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
主任委员吴晓灵一同当选“年度
金融风云人物”。
会有关文件,任洪斌任中国机械
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
副书记,中组部副部长王京清出
席会议。
王京清表示,“新国机集团
领导班子的组建,是中共中央根
据中国二重与国机集团的实际情
况,深入考察、广泛听取各方面意
见的基础上,从有利于我国机械
工业的改革发展,有利于两家企
应蒙古国财政部长乌兰的邀请,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于2014年4月28日至29日访问蒙古国
”
责任编辑 张小华。
国企高管从政,如何打开局面?
国企高管从政,如何打开局面?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20年第4期文本刊记者李天锐2020年1月,广东梅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晓晖到位于该市的广东金雁工业集团调研生产经营和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对吴晓晖而言,并不陌生。
去年8月就任现职前,她在企业度过了20多年时光,先后在广州工程承包总公司、广东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任职。
由企业转到政府前,她担任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近年来,多名长期在国企任职的高管,开启了从政历程。
2019年,中央办公厅印发《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注意从企事业单位发现选拔党政领导干部。
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国企高管变身党政官员。
不过,国企和党政机关毕竟有所区别。
记者采访中发现,转身之初如何快速融入,对这些商而优则仕的新人们,仍是一道考题。
履新调研多看数据和问题“管理企业与管理政府,有同有异。
”记者采访中,多名曾在企业任职的政府官员表示。
先说相同。
从本质上看,都是为国分忧,为民服务;从工作形式上看,调研、开会、批示、跑项目、迎检、指挥应急、解决纠纷……这些党政机关工作日常,对企业高管也不陌生。
用在企业33年、后主政海南的卫留成的话说,在市场经济下,政府要管理经济等资源,都跟一个大型企业的运转规律、模式等有相通之处。
然而二者又有诸多区别。
多名受访者提到,一般而言,从工作范围上看,政府涉及的面比企业广,要打交道的上级下属、各方人士,数量也超过企业。
从管理重心来说,企业更重效益,而政府要完成的任务、一票否决的指标更多,作为领导或主官,必须注重统筹协调。
从行权方式来说,不少企业家刚进入党政系统是担任副职,不直接拍板。
“适应开会,适应加班,适应清贫”,由企入政半年的官员刘权如此总结。
“有企业经历的干部,善于梳理数据,发现问题。
”刘权说,“这在一众同僚中很占优势,常一语中的,很快服众。
”如长期在金融机构工作的王岐山,调任海南省委书记后,一个月内很少公开露面。
国央企中高管大换血
然而,引进标杆房企的人才也需要地方国企在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给予 相应的保障,并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机制,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 人才。
03
国央企扩充职业经理人的背后
进入新区域快速组建作战团队
快速适应新环境
人才。
薪酬改革
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 体系,激发员工积极性
。
股权激励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绑 定核心人才与企业长期
利益。
培训与发展
加强员工培训与职业发 展规划,提升人才综合
素质。
打破刻板化改革
国央企逐步融入市场竞争,接 受市场检验。
风险意识增强
强化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企业 稳健发展。
企业常规操作:大举挖人突破内部人才瓶颈
突破人才瓶颈
国央企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内 部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况,通过扩充职 业经理人,可以突破人才瓶颈,推动 企业快速发展。
引进外部新鲜血液
提高整体人才素质
通过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国央企 可以提高整体人才素质,提升企业竞 争力和市场地位。
扩充职业经理人可以为国央企带来新 的思维和创意,推动企业内部创新和 变革。
1 2 3
弥补市场信息不足
国央企在进入新区域时,可能对当地市场、政策 和文化的了解有限,通过扩充职业经理人,可以 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提升决策准确性
职业经理人通常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判断力, 能够为国央企提供更准确的市场分析和决策支持 。
降低风险
通过扩充职业经理人,国央企可以更好地了解当 地市场和环境,降低进入新区域的风险。
人员精干
通过培训、转岗、淘汰等方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打造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
“高管”变“高官”趋势背后
国企高管:干部成长的“捷径”?评述由头2011年4月2日,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
前一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王志刚出任由中国致公党主席万钢担任部长的科技部党组副书记。
近年来,像苏树林、王志刚一样的国企高管,转而出任政府高官的例子不胜枚举,分析人士称中国政坛涌现“国企高管经历”群体。
这是不是代表着某种趋势?成为国企高管,是不是干部成长的一条“捷径”?国企高管出任政府高官对于中国政坛有何长远影响?对于地方治理而言,有何利弊?国企高管步入政坛仅仅是干部交流的一个具体方面,这种状况不是固化的,也不是什么“大趋势”;进入国有企业不应该成为多数干部成长的必经途径,更不应该成为一些干部步入政坛高位的一条“捷径”时下进行的新一轮地方换届中,国企高管步入政坛又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有人预测,今后一些综合素质高、能力强、作风过硬的国企高管,有望在政治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笔者认为应当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
国企高管步入政坛有何寓意无论国企高管步入政坛,还是党政干部进入国企,都是干部交流的一种正常现象。
实现干部交流制度,历来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央2006年8月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明确规定,实行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干部交流,可以选调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才到党政机关任职。
领导干部交流制度虽然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但总的取向是积极和有效的,能够培养和砺炼干部,提高干部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并且为干部制度改革和实现决策机制科学化奠定一定的基础。
国企高管步入政坛仅仅是干部交流的一个具体方面,现在交流力度之所以有所加大,主要是因为现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党执政越来越科学化,迫切需要一批具备驾驭市场经济经验、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现代管理经验的党政官员,而有些国企高管相比一些单纯的党务干部和政工干部,在这方面的确具有一些优势。
但是,这种状况不是固化的,也不是什么“大趋势”;进入国有企业不应该成为多数干部成长的必经途径,更不应该成为一些干部步入政坛高位的一条“捷径”。
央企“准官员”晋升模式
央企“准官员”晋升模式作者:沈念祖来源:《记者观察》2013年第08期“高管”变“高官”新一届国务院领导班子已经形成百余天,组成人员基本到位,不少官员具有央企高管的经历。
比如,新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的郭声琨,有长期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工作的经历;新任国务委员王勇,此前先后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及国资委任过要职;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是央企中投公司董事长;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跻身政坛前,曾在东风汽车公司任职高管多年。
央企高管虽然不是公务员编制,但是参照同级别的公务员管理,享受同等级别政府官员的待遇。
近年来,央企高管又充当了“经济官员孵化器”,从央企培养提拔中共党政领导干部已经形成一条固定通道。
因而,央企高管又被称为“准官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聂辉华等人通过研究2008-2011年189位央企高管的职位变动数据,发现了央企“准官员”晋升之道——“政绩”“关系”和“博士”都是晋升的重要砝码,“一个都不能少”。
从政比赚钱更具激励这一两年间,“走向政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央企高管的晋升通道。
例如,此前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任上调往福建省政府,后来被选为省长的苏树林;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任上调往河北省政府,后来被选为省长的张庆伟等。
2007年1月,中共中央在大连建立了中国高级经理学院,成为中国六大高级干部学校之一,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培训国企、金融行业高管的干校,直属中共中央组织部。
“越来越多的央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体现出中央对央企高管培养选拔的更加重视。
”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介绍说。
央企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
在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央企有196家,经过不断兼并重组,截至2012年4月,央企减至117家。
央企的经济效益占据了国企的半壁江山。
央企高管职位带来了优渥的报酬,包括高额年薪和营造“商业帝国”的精神享受。
随着“由商到官”的通道被打通,集“经济人”和“政治人”于一身的央企高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咯口:从政还是赚钱?聂辉华等人与杨瑞龙、王元共同撰写的论文《“准官员”的晋升机制:来自中国央企的证据》给出的答案是前者。
央企掌门人的晋升路线
文/识局小分队在《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95家中国企业入围,国资委监管的44家央企位列其中。
点击进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13家企业名列“央企名录”。
据统计,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113家央企中的67家参与评估,营业收入共计182,582.9亿元。
是中国500强民企收入总和的1.61倍,占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16%。
中国庞大的央企是国有企业的主要组成,掌控着资源、科技、通信等经济命脉,其掌门人可能权倾某一领域,历来受到关注。
近日,《新文化报》盘点了52个副部级与61个司局级央企掌门人晋升路径,称其接班年龄已现年轻化态势,据此未来两年央企将掀起一次掌门人集中换班。
级别区分52个副部级与61个司局级113家企业的官网,关于企业自身属性的介绍大致有两种表述,即“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资委管理的重点国有大型企业”。
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透露的信号却非常重要,即:中央企业的级别区分。
国资委是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属正部级单位。
113家企业尽管都在国资委企业名录里,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央企都在国资委直接管理之下。
比如,“国务院管理”说明企业的级别是副部级,在人事任免上,副部级的企业高管属于中央管理干部序列,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任命,在目前的113家企业中,共52家副部级企业。
其余61家企业为司局级,关于掌门人等企业高管的任命由国资委负责。
在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曾提出,“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
时至今日,央企领导的行政级别依然存在。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关于取消国企行政级别的议题再次成为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的舆论焦点。
现任“一把手”起步要求更高统计发现,52位现任副部级企业掌门人,17人在上任后晋升副部以上级别,占比32.7%;61家司局级央企中,22位现任掌门人由副厅级晋升正厅级或副部级,晋升比36.1%。
“准官员”的晋升机制来自中国央企的证据
“准官员”的晋升机制来自中国央企的证据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不断壮大,中央企业(简称央企)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这些大型企业中,一种独特的“准官员”晋升机制逐渐显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旨在探讨这种晋升机制的形成背景、运作方式以及对中国央企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文章将首先介绍“准官员”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其在中国央企中的具体表现。
接着,通过深入剖析相关案例和数据,揭示这一晋升机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该机制对中国央企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
文章将总结“准官员”晋升机制对中国央企发展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中国央企“准官员”晋升机制的视角,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准官员概念及其在中国央企的表现“准官员”这一概念,通常指的是那些在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拥有一定权力,但并未正式获得公务员身份的人员。
在中国央企的语境下,准官员通常指的是那些担任高层管理职务,拥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但并未通过正式的公务员选拔程序进入政府体系的职业经理人或高管。
在中国央企中,准官员的晋升机制通常与其业绩、能力和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紧密相关。
一般来说,准官员的晋升需要经过多轮考核和选拔,包括对其在任期内的业绩评估、领导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考察。
同时,央企内部通常也会设立一系列的培训和发展计划,为准官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发展支持。
在央企内部,准官员的晋升渠道通常包括职务晋升和岗位轮换两种方式。
职务晋升是指准官员通过表现优异,逐步从低级别职务晋升到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力和责任。
岗位轮换则是指准官员在不同部门或不同岗位之间进行轮换,以拓宽其视野和经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中国央企中的准官员晋升机制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市场环境等。
官员晋升流程
官员晋升流程
官员晋升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官员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和选拔,才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官员晋升的流程。
官员晋升的第一步是选拔。
选拔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考试、面试、绩效评估等方式进行。
这些选拔方式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秀的官员,确保他们具备出色的能力和素质。
在选拔过程中,官员需要展现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他们需要展示自己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以及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和理解。
同时,官员还需要展现自己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经过选拔后,官员进入到晋升的候选名单中。
在这个阶段,官员需要接受更加严格的考核和评估。
这些考核和评估主要针对官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包括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
在考核和评估中,官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才能。
他们需要参与模拟演练、解决实际问题等活动,以展示自己的能力。
同时,官员还需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经过一系列的考核和评估后,官员会被确定为晋升的对象。
晋升的决定是由相关领导进行的,他们会综合考虑官员的能力、表现和需求,做出最终的决策。
官员晋升的流程是一个严谨而公正的过程,旨在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员,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官员通过不断努力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每一位官员都能够努力奋斗,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从国企中层跳到民企高层一年来的感受
从国企中层跳到民企高层一年来的感受:痛并快乐着文/再就业小好手第一我想做个说明,不论国企仍是民企,都是心里有数,且国企和民企差异太大了,自己这篇文章不过针对我个人的状况,不具普适性。
我今年五十多岁,于 2014 年 4 月份从一家国企跳槽到民企。
就在那个月,珠海市国资委部下公交公司董事长范锦文离职,到民营公司担当副董事长和 CEO,当时我看到这个信息时,也是感同身受。
为什么那时要跳槽,说来也很简单,因为我儿子昨年大学毕业了,忽然间我就感觉轻松了,没有太多经济压力了。
好多人会奇异,儿子毕业后不是要买房成婚啥的,为啥做家长的压力小了。
其实吧,做家长的不要太焦急,儿子是成年人了,要让他自己先担当些。
实在到了成婚年纪买不起房,我们做家长的再去帮忙,而不可以一开始就帮儿童买好房屋,这样对他们将来发展极为不利。
压力一小,我就开始考虑将来的事情了。
忽然感觉一定换个生活。
在国企待了这么多年,千篇一律的生活也确实有点厌烦,但也没有仔细考虑过新的人生规划。
于是,我就开始存心无心地对照国企和民企、外资,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竟然发现我们的收入比同行业的大民企少好多。
我所在的是制造业,偏传统的行业。
此刻年薪在30 万左右,依据一般人见解,这个收入是中等了,但我和几个民企一接触,基本都开给我 80 万。
在多次接触后,我正式离职,去了一家民企当副总。
到了我这个年纪,既想做一番事业,又相对想得通,实在待不下去,那就回家养老算了。
这一年多,既能够用“磕磕碰碰”,也能够用“换骨脱胎”来形容。
磕磕碰碰:1、生活节奏的磕磕碰碰。
从前习惯了慢生活,到了民企,这类速度就是拖后腿了。
我适应这类生活起码花了 2 个月时间。
从从前优哉游哉到此刻抓紧利用每一分每一秒。
2、心态上的磕磕碰碰。
我从前在国企各处受人敬爱,但到了这家民企,我好多时候都是求人家。
当时有点不适应,此刻特别之适应了。
3、和老板相处的磕磕碰碰。
从前在国企,讲究和睦,着重程序,老板对我们仍是很好的,很客气;但此刻民企就不一样,结果导向,老板只看结果,我这个分管副总刚开始的时候,被责备过好多次,并且是公然场合。
从央企高管到中央委员
从央企高管到中央委员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43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资料显示,中央企业系统(在京)选举出来52名十八大代表,比十七大再增5人。
其中,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国电集团党组书记乔保平、华电集团党组书记李庆奎、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任建新、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等来自石油、电力、煤炭、化工能源领域的代表达到14名,超过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总数的1/4。
约111位代表来自国企、国有金融机构据《中国经济周刊》不完全统计,加上从地方选举出来的央企系统十八大代表,包括主要负责人代表和一线工人代表,整个中央企业系统(在京及地方)产生的十八大代表总规模逾百人,这将是影响中国未来5年经济政策走向的重要力量之一。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央金融系统共选举产生42名十八大代表。
其中,四大国有银行的负责人——来自中国银行的董事长肖钢、行长李礼辉,来自工商银行的董事长姜建清、行长杨凯生,来自建设银行的董事长王洪章、行长张建国,来自农业银行的董事长蒋超良、行长张云全部当选。
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不完全统计,约有111位来自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及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代表参加党的十八大。
毫无疑问,对于国企、国有金融机构的负责人而言,当选党代表成为其政治生涯中的重要荣耀之一,同时也是对其职业生涯的肯定。
而他们中的佼佼者,还有可能“更进一步”。
按照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2002年举行的党的十六大选出中央委员198名,中央候补委员158名。
其中,20位来自大型央企、金融机构和地方国企的负责人成为中央候补委员,而时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的张庆伟,和时任中石化总经理、党组书记的李毅中当选中央委员。
2007年举行的党的十七大选出中央委员204名,中央候补委员167名,同样有20位中央候补委员来自大型央企、金融机构和地方国企。
国企高管角色转型的新趋势
国企高管角色转型的新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国企高管的角色也在不断转变。
过去,国企高管通常被认为是权威且刚性的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监督和控制员工。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企业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国企高管不得不适应新的变革,转变其角色,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战略规划者在过去,国企高管主要是运营者和管理者,他们负责制定企业的年度计划和预算。
然而,如今的高管不仅需要制定战略规划,还需要为企业未来发展找寻新的增长点。
他们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创新的思维方式,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二、变革推动者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企高管需要成为变革的推动者。
他们需要树立一个积极的变革文化,并推动组织的变革和创新。
这包括引入新的技术和工作方法,改进流程和业务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作为变革推动者,高管还需要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动力,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三、战略伙伴过去,国企高管主要是从上层管理者向下层员工传递指令的角色。
然而,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加,高管不再是单纯的权威者,而是成为员工的战略伙伴。
他们需要与员工密切合作,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
四、全球领导者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国企高管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领导力。
他们需要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竞争对手,发展全球化的战略,并在跨文化环境中管理团队和合作伙伴。
作为全球领导者,他们需要跨越文化差异,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推动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发展。
五、社会责任担当者随着社会责任观念的提升,国企高管需要成为社会责任担当者。
他们需要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性紧密结合,关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问题。
作为社会责任担当者,高管需要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企高管角色转型的新趋势是战略规划者、变革推动者、战略伙伴、全球领导者和社会责任担当者。
国企员工职级晋升方案
国企员工职级晋升方案以下是 9 条关于国企员工职级晋升方案:1. 嘿,你知道吗?晋升不应该只看工作年限,得看真本事啊!就像开车,光开得久可不行,还得开得稳开得好!咱国企员工的职级晋升方案,就得突出能力和业绩呀!比如小李,业绩那叫一个突出,不晋升他晋升谁?这样才让大家有奔头啊!2. 咱国企的职级晋升,不能是死板的呀!得像活水一样,流到该去的地方。
你想想,要是光按资排辈,那有能力有激情的年轻人不得憋坏啦?比如说小王,点子多干活也卖力,这样的人才就得给他机会往上走呀,是不是?3. 晋升方案要公平公正啊!这可比啥都重要。
不能说有关系的就上,没关系的就干瞪眼吧!这就好比比赛,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谁跑得快谁赢!老张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就该在晋升时有他的一席之地,对不?4. 职级晋升也得跟上时代步伐呀!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咱不能还是老一套。
就像手机要不断更新系统,咱的晋升方案也得创新呀!像小赵搞的那个新方案,多新颖多有效,这样的创新就该得到鼓励和晋升呀!5. 员工的成长也得考虑在晋升方案里呀!不能光让人干活,不帮人提升吧!好比种花,得浇水施肥它才能长得好。
咱要多给员工培训学习的机会,然后让他们凭本事晋升,这多棒呀!6. 哎呀,晋升可不能光看领导喜好呀!这哪行?得有一套明确的标准和流程。
这就像考驾照,达到标准就过,达不到就不行。
可不能模棱两可呀!不然大家心里都没底,能好好干吗?7. 晋升方案要能激励大家呀!不能让人觉得升不升都无所谓。
就像跑马拉松,有个目标在那,大家才有动力往前冲!你看人家小孙,就为了晋升努力得不行,多赞!8. 咱得给优秀人才开绿灯呀!别让那些繁琐的程序把人拦住了。
这就好像过海关,手续简单点才能让好人顺利通过啊!那些优秀的员工,就该快速得到晋升,有错吗?9. 国企员工职级晋升方案就得做到让人心服口服!这是必须的呀!不能让人觉得有猫腻。
要像阳光一样透明,照到每一个人。
大家努力工作,就为了能晋升,得让他们的努力有回报啊!这就是我的观点,大家觉得呢?。
国企职员的升职秘籍突破职业瓶颈的有效策略
国企职员的升职秘籍突破职业瓶颈的有效策略在国企工作意味着稳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国企员工可能会遇到职业瓶颈,难以获得升职机会。
为了帮助这些员工突破职业瓶颈,本文将分享一些有效的策略和秘籍。
1. 了解公司文化和价值观要想在国企中获得升职机会,了解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国企通常注重忠诚、稳定性和责任感,因此,你应该展现出这些特质。
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中长期规划,与公司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这样有助于你在升职过程中得到认可。
2. 提升专业技能国企通常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此,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来增加自己的价值是升职的关键。
参加行业内的培训课程、参与专业学习小组、获取相关证书和资格认证等,都能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加获得升职机会的可能性。
3. 培养领导力在国企中,拥有良好的领导能力是升职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一名职员,你可以从小事做起,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在团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同时,学会与同事合作、引导下属、推动项目进展等,可以不断展现出你的领导能力,为以后的升职做好准备。
4. 加强人际关系人脉在升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同事、上级和其他部门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让你更好地被认可和推荐。
参加公司内外的活动、沟通交流,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项目合作,能够扩大你的人际关系网,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5. 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在国企中,积极主动地承担更多的责任是升职的有效策略之一。
主动参与公司重要项目,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展示出你的能力和付出,将会引起上级的注意。
虽然这样的付出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是结果往往是值得的。
6. 养成自我评估习惯在职场中,定期自我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回顾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表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明确的成长计划。
定期与上级沟通,接受来自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
7. 提升沟通和表达能力在国企中,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对于升职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企高管变高官之路:政绩、关系和博士学位都是砝码
原题:“高管”变“高官”央企“准官员”晋升模式
沈念祖
新一届国务院领导班子已经形成百余天,组成人员基本到位,不少官员具有央企高管的经历。
比如,新任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长的郭声琨,有长期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工作的经历;新任国务委员王勇,此前先后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及国资委任过要职;新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是央企中投公司董事长;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跻身政坛前,曾在东风汽车公司任职高管多年。
央企高管虽然不是公务员编制,但是参照同级别的公务员管理,享受同等级别政府官员的待遇。
近年来,央企高管又充当了“经济官员孵化器”,从央企培养提拔中共党政领导干部已经形成一条固定通道。
因而,央企高管又被称为“准官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聂辉华等人通过研究2008-2011 年189 位央企高管的职位变动数据,发现了央企“准官员”晋升之道——“政绩”、“关系”和“博士”都是晋升的重要砝码,“一个都不能少”。
从政比赚钱更具激励
这一两年间,“走向政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央企高管的晋升通道。
例如,此前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任上调往福建省政府,后来被选为省长的苏树林;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任上调往河北省政府,后来被选为省长的张庆伟等。
2007年1月,中共中央在大连建立了中国高级经理学院,成为中国六大高级干部学校之一,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培训国企、金融行业高管的干校,直属中共中央组织部。
“越来越多的央企高管出任地方高官,体现出中央对央企高管培养选拔的更加重视。
”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介绍说。
央企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
在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央企有196家,经过不断兼并重组,截至2012年4月,央企减至117家。
央企的经济效益占据了国企的半壁江山。
央企高管职位带来了优渥的报酬,包括高额年薪和营造“商业帝国”的精神享受。
随着“由商到官”的通道被打通,集“经济人”和“政治人”于一身的央企高管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从政还是赚钱?
聂辉华等人与杨瑞龙、王元共同撰写的论文《“准官员”的晋升机制:来自中国央企的证据》给出的答案是前者。
对央企高管而言,政治晋升比经济利益更加重要。
聂辉华分析,央企负责人大多主观上希望能转换为实权在握的党政大员。
原因在于,即便他们做到央企“一把手”,行政级别最多是副部级,无法继续晋升。
只有由“准官员”转变为真正的官员,央企高管才有可能在行政级别上有更高的提升,使其政治生命得以延续,如提拔为中央部委或地方省委省政府负责人(正部级)。
因此,央企高管有很强的动力通过提高企业业绩获得政治上的回报。
晋升资本与模式
已经明确了晋升的目标,那么,如何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为晋升铺平道路,则成为央企“准官员”亟需考虑的问题。
回顾已经“商而优则仕”的央企高管,他们大都生于上世纪60年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上大学、参加工作的,年富力强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例如,福建省长、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苏树林生于1962年;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原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川平生于1962年;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原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1960年出生;吉林省委副书记、原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1961年出生;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肇雄1961年出生。
高学历是另一个重要特征。
前述研究里的189位央企高管中,约4%获得升迁,拥有博士学位的占升迁比例的1/4。
例如,早在1989年,陈肇雄就已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事实上,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成立之初,即制定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将考核结果作为央企高管薪酬和职务任免的重要依据。
“政绩和关系都很重要,两者通常是互补的关系。
就我们研究的央企高管样本而言,政绩能够解释升迁原因的大约占2%,而关系能够解释的大约占3%。
”聂辉华介绍说。
真正的晋升,一般是从央企负责人调到同等级别党政机关担任负责人开始。
“这一变动虽然并未提升央企高管的行政级别,但却令他们有了进一步的晋升空间。
”聂辉华说。
事实上,从央企负责人进入公务员系统的第一次变动,很少伴随行政级别的提升。
晋升轨迹通常是,先调动到同等行政级别的党政系统岗位转变成官员身份,然后再在党政系统内进一步升迁。
例如,2005 年时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的苗圩调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紧接着又于2008年3月调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这两步调动的行政级别并未提升,都是副部级。
后来,苗圩于2010年12月调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此职位为正部级。
“在央企高管被提拔的进程中,进入公务员系统的第一次职位变动至关重要。
”聂辉华说。
论文设立了四个指标对“政治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发现仅有“是否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及候补委员或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这一指标对晋升影响较大。
其他三个指标为:是否当选或曾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否有中央党政机关的工作经历、央企的总部是否在北京。
不过,这些对于央企“准官员”的晋升影响甚微。
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由于央企职位的经济报酬对央企官员的升迁没有显著的影响,使得央企高管更像是政府官员而非职业经理人。
事实上,这百余家央企高管的行政级别还要再分出“高低”。
在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央企名录中排名前53 位的央企为“副部级央企”,又称骨干央企。
这些企业高管比照副部级官员,由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一局共同任命和管理,所以他们又被称为“中管干部”,其余央企则为“正厅级央企”。
尽管聂辉华等人的论文发现副部级央企高管与正厅央企高管相比,在政治晋升方面并不占显著优势,但王贵秀认为,根据企业级别配备相应级别的央企高管,任命人选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让一些有经营才能者因级别不够不能入选,而级别够标准的又未必具有经营才能。
央企高管与官员的角色经常互串,央企高管的价值取向往往朝向“官场”而非市场。
剪断央企高管与官员之间的“脐带”十分必要。
取消国企的行政级别,一度是国企改革方向。
早在2000年9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试行)》,明确规定,企业不再套用党政机关的行政级别,也不再比照党政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确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待遇,实行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办法。
2008年9月和2009年6月,上海和广东分别就“取消国企行政级别”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试点改革。
但时至今日,国企和国企高管的行政级别制度仍然根深蒂固。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室主任桁林表示,现在的国企仍有行政级别,并且以此来标榜自己,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究其原因,这些国企高管实质上只是“准”职业经理人,本质上还是官员。
官员的任命、升迁抑或贬谪、考核自成体系,一个部级企业,其管理者必然要从部级官员产生,从市场上是不会产生的,这就意味着,央企高管一定是官场中的佼佼者,但未必是市场中的优胜者,制约他们的实质上是行政因素而非经济因素。
此外,一些政府官员在升迁无望或者临近退休时,被调至央企担任高管,合法地拿取丰厚的报酬。
聂辉华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绝不能把国企或央企当作官员的"养老院",这会损害国企的活力,而且会导致权力寻租。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说"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可见作为央企高管,你不能既享有行政级别,又获得高额的经济报酬。
”
从央企发展本身来看,聂辉华等人发现营业收入增长的速度越快,央企高管越容易升迁。
与此同时,反映企业经营“质量”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却没有显著发挥作用。
这说明国资委还是相对更看重央企规模的扩张,而不是管理水平和生产率的提升。
2013年4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发挥好“稳增长”的骨干作用,增加值增长要达到8%以上,利润增长要达到10%以上。
聂辉华认为,此时央企承担了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能,要充当“烫平经济波动”的重任,其考核指标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不过,从官员或央企高管的角度讲,考核方式就是指挥棒。
只有考核重心转向增长质量,比如资本保值增值率,央企高管才会更加重视增长质量。
”聂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