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诗六义说
诗六义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诗六义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嘿,你知道啥是诗六义不?诗六义呀,那可是古代文学里超级重要的东西呢!就好比是打开古代诗歌宝藏的一把钥匙。
风,那可不是刮的风哦!它就像是民间的歌谣,反映着老百姓的生活百态,喜怒哀乐都在里面啦。
比如说里的那些风诗,不就把老百姓的日常展现得淋漓尽致嘛!“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这就是风的魅力呀!
雅呢,就像是朝堂上的雅乐,端庄、典雅。
这可是贵族们在一些正式场合演奏的呢,带着一种高贵的气息。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听着就感觉很有范儿,对吧?
颂呢,那可是对祖宗、神明的赞歌呀!充满了崇敬和庄严。
就好像我们对伟大的人表达敬意一样,颂就是这样一种崇高的表达。
赋,就像直接给你展示一幅画,明明白白地把事情摆在你眼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你知道了季节和要做的事呀?
比呢,就像是用一个东西去比喻另一个东西,让你更容易理解。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把剥削者比作大老鼠,多形象啊!
兴呢,就像是个引子,引出后面要说的内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看似说雎鸠,其实是引出后面的爱情故事呢。
诗六义啊,就是这么神奇,它们相互配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古代诗歌世界。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懂的,得好好琢磨琢磨。
我觉得呀,诗六义就是古代文学的瑰宝,没有它们,古代诗歌哪有这么大的魅力呢!它们让我们能穿越时空,去感受古人的情感和生活,这多有意思呀!所以呀,一定要好好了解诗六义,才能真正领略古代文学的美妙哦!。
名词解释诗六义诗经学名词
名词解释诗六义诗经学名词,也叫“六诗”,即风、雅、颂、赋、比、兴。
一般来讲,风、雅、颂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对《诗经》进行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经》所用的表现手法。
风分15国风,是十五个地区的土风歌谣;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即铺叙陈述;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引譬设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托物起兴。
春秋三传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有人认为这三部书是解释《春秋》的,故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楚辞产生于战国后期的楚国,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中原文化的精髓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句式以六、七言为主,多用“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因《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故后人又把楚辞称为“骚”或“骚体”。
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以及汉代东方朔、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编为一集,名为《楚辞》。
乐府、汉乐府、汉乐府民歌乐府原指音乐机构(乐指音乐,府指官署),始于秦,汉武帝时规模甚大。
魏晋六朝时,又把乐府所唱的诗歌也叫“乐府”,于是乐府机构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就是汉代的乐府诗。
汉乐府包括贵族文人制作的歌辞和采集来的民间歌辞两类作品,后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是汉乐府的精华所在,因此,我们常说的汉乐府,多是指汉乐府民歌而言。
(注意:宋元以后的词、曲,有时也称“乐府”,如《东坡乐府》是苏轼的词集,《东篱乐府》是马致远的散曲集。
)汉赋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汉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汉初流行骚体赋,承楚辞余绪,多带“兮”字,抒情性较浓,代表作家是贾谊;汉武帝起盛行散体大赋,篇幅加长,多采用主客问答形式,铺陈夸张,词藻华丽,气势恢宏,“劝百而讽一”,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扬雄等;东汉中叶以后兴起抒情小赋,篇幅短小,针砭时弊,语言整饬,感情浓郁,代表作家是张衡、赵壹等。
(完整版)《诗经》的六义
《诗经》的六义《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
《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12] “诗六义”是《诗大序》(《毛诗序》)最先提出,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 [12]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 [13]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14]一、比,就是譬喻。
朱熹《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这是在今天仍常常使用的一个主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与象征。
比喻可以使描述形象化。
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因为有前后的一系列比喻,所以末尾的点睛之句才能使其形象跃然纸上。
[14]比喻还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六义说的名词解释
六义说的名词解释
六义是一个修辞手法,用于对一个词汇进行多义解释和引申,以
便达到修辞手法的效果。
1.名:六义中的“名”指的是事物的名称或字面义。
它是词语最
基本的意义,通常与其它义相辅相成,用于给词语的其他义进行衬托
和对比。
例子:花园的花,红红的煤。
2.实:六义中的“实”指的是词语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存在。
它
可以扩展为从字面意义上延伸到具体的事物、人或物品的描述。
例子:新郎实在是帅呆了!这个手机的外形实在太漂亮了!
3.比:六义中的“比”指的是词语的类比或比拟义。
它是通过将
词语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
例子:她的笑容美如花朵绽放。
玛丽安像一只优雅而敏捷的猎豹。
4.借:六义中的“借”指的是词语借用其他词语的引申义。
它通
过另外一个词的暗示或引用,扩展词语的意义。
例子:今天工作效率真是火烧眉毛。
请你帮忙一下,借用一下你的手。
5.喻:六义中的“喻”指的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描述事物。
它通过将词语与别的事物进行隐喻联系,以便更好地表达意义。
例子:他是我心中的太阳,照亮了我的生活。
她的眼睛像两颗深邃的湖泊。
6.移:六义中的“移”指的是指代或移用他词义。
它通过用其他词语代替原词语的意义,以产生变化和效果。
例子:这把灿烂的笑容是她的专利。
他的硕果累累,一望数十年便是一家人。
通过六义的运用,单纯的字面意义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带给读者更多的感知和理解。
同时,六义也能增加修辞的表现力,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名词解释诗六义诗经学名词
名词解释诗六义诗经学名词,也叫“六诗”,即风、雅、颂、赋、比、兴。
一般来讲,风、雅、颂是根据音乐的不同而对《诗经》进行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经》所用的表现手法。
风分15国风,是十五个地区的土风歌谣;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即铺叙陈述;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引譬设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托物起兴。
春秋三传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有人认为这三部书是解释《春秋》的,故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楚辞产生于战国后期的楚国,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中原文化的精髓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句式以六、七言为主,多用“兮”字,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因《离骚》是楚辞的代表,故后人又把楚辞称为“骚”或“骚体”。
西汉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以及汉代东方朔、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编为一集,名为《楚辞》。
乐府、汉乐府、汉乐府民歌乐府原指音乐机构(乐指音乐,府指官署),始于秦,汉武帝时规模甚大。
魏晋六朝时,又把乐府所唱的诗歌也叫“乐府”,于是乐府机构的名称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就是汉代的乐府诗。
汉乐府包括贵族文人制作的歌辞和采集来的民间歌辞两类作品,后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是汉乐府的精华所在,因此,我们常说的汉乐府,多是指汉乐府民歌而言。
(注意:宋元以后的词、曲,有时也称“乐府”,如《东坡乐府》是苏轼的词集,《东篱乐府》是马致远的散曲集。
)汉赋汉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汉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汉初流行骚体赋,承楚辞余绪,多带“兮”字,抒情性较浓,代表作家是贾谊;汉武帝起盛行散体大赋,篇幅加长,多采用主客问答形式,铺陈夸张,词藻华丽,气势恢宏,“劝百而讽一”,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扬雄等;东汉中叶以后兴起抒情小赋,篇幅短小,针砭时弊,语言整饬,感情浓郁,代表作家是张衡、赵壹等。
《诗经》的六义
《诗经》的六义《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宗周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至于“大雅”和“小雅”当从音乐分,“广大而静,疏达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
《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12] “诗六义”是《诗大序》(《毛诗序》)最先提出,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解释:“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
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 [12]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其中风、雅、颂是按不同的音乐分的 [13] ,赋、比、兴的按表现手法分的。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
简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14]一、比,就是譬喻。
朱熹《诗集传》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这是在今天仍常常使用的一个主要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与象征。
比喻可以使描述形象化。
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因为有前后的一系列比喻,所以末尾的点睛之句才能使其形象跃然纸上。
[14]比喻还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整理资料解析
论述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他
主张言辞通晓畅达即可。“辞”指
语言,文学。达:表达。“文质”
说,孔子在《论语·雍也》云:“子
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关于文
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的论述,后来
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
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
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缘情”而不讲言志,使诗从“止乎 礼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缘情” 就是要诗歌注重感情的抒发。说明 陆机对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又 在前人基础上大大深入了一步。 18.《文心雕龙》的“神思”说: 《神思》篇重点论述了艺术思维中 的想象问题,提出了“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的创作观:作者阐述了 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 刘勰认识到了艺术创作活动中思 维与语言的非对应关系,即是认为 思维中想象容易奇特,写成却往往 大打折扣。 19.《文心雕龙》的“才、气、学、 习”说:刘勰的《体性》篇中提出, 才、气、学、习。才,指作家才能; 气,指作家的气质个性;学和习指 后天的,指作家的学识和习染。刘 勰实际上把后天的学和习放在先 天的才和气之上。这种认识比曹丕 只强调先天作用大大进步了一步。 20.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 中的重要概念,对后世文学理论产 生了深远影响。风是一种表现得鲜 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是一种精要 劲健的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 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 种艺术风格,但又不同于表达作家 个性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它具 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 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 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 就此而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 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 21.钟嵘的“性情”说:钟嵘在《诗 品序》里认为诗歌的本性是表达人 的感情的,他指出:诗歌既是人的 “性情摇荡”的产物,又可反作用 于人的“性灵”,使之受陶冶感化。 性情之所以摇荡,是因为“物之感 人”。“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 人事两者,这就对文艺和现实的关 系作了正确的解释,具有进步积极 的社会内容,《诗品序》还特别强 调诗歌要抒发怨情,“诗可以怨”, 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一个 进步传统。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一、1.(《毛诗大序》的)“讽谏”说"讽谏"就是讽刺的意思,“讽谏"是讽而谏,就是在讽刺之中包含着"谏(劝说)"的意思。
《毛诗大序》提出了 "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这就充分肯定了文艺批判现实的意义和作用。
老百姓可以用用文艺的形式对上层统治者进行批判,而且"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就包含着一定的民主因素。
它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用文学创作干预现实,批判社会黑暗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文艺与现实的关系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
2.(《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毛诗大序》提到"诗有六义"的说法:"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教材的注释说:"风,指风教臣民百姓,并且可以表达臣民心声,讥刺上政。
""赋,用作动词,指铺叙直说。
""比,比喻。
""兴,起的意思。
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
""雅是正的意思。
""颂,周王朝和鲁、宋二国祭祀时用以赞神的歌舞。
""题解"只是笼统地说:它(按,指《毛诗大序》)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与典型性的特征,所谓"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者,是说诗歌创作以具体的个别来表现一般的特点。
也就是说,它对风、雅的解释符合现代文艺理论中以个别表现一般的观点。
3.(《毛诗大序》的)情志统一说"情志统一"说是《毛诗大序》提出来的一个诗论观点,文章里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毛诗大序》是承认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情与志是统一的。
中国文化对“六”的钟爱:六经、六艺、六书、六学、六义都是哪些
中国文化对“六”的钟爱:六经、六艺、六书、六学、六义都
是哪些
1、六学
是唐朝官学,号称“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
这是大唐的最高学府,不过崇文馆设立于贞观十三年,在贞观十一年,长安只有一个弘文馆而已。
2、六书
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3、六艺
.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是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4、六经
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
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
5、六义
是诗经学名词。
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论孔颖达对《诗经》“六义”问题的贡献-最新年文档
论孔颖达对《诗经》“六义”问题的贡献基金项目:第4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0471512)。
一、《诗经》学史关于“六义”说的悬疑问题在《诗经》学史上,往往存在这样的疑问:“六诗”是不是六类诗?“六义”和“六诗”是不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六义”之间是并列还是主从?为什么《诗经》中只有风、雅、颂,而没有赋、比、兴?诸如此类,在初唐孔颖达主撰《毛诗正义》以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六诗”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而“六义”则最早见之于《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周礼》“六诗”与《毛诗序》“六义”所述六类术语和错综次序完全相同。
但是,两者究竟是何关系呢?郑玄曾为群经作注,注《周礼》,也笺《诗经》。
他注《周礼》“六诗”云:“风,言贤圣治道之遗化。
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
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
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
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美之。
”郑玄对“六诗”的六项内容从写法的角度逐一作了解释,看不出与“六义”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他在笺《毛诗》的时候,没有解释“六义”。
不过,“根据用词看来,表明他是依据《毛诗》的风、雅正变及美刺说来作解的。
也就是说,他把《周礼》的‘六诗’跟《诗序》的‘六义’似乎等同起来,故笺《诗》时于《大序》‘《诗》有六义焉’下无解,表示解彼见此之义。
”但,郑玄毕竟没有明说,“六诗”与“六义”关系的问题仍然悬解。
并且,又因此而生发出更多的疑问:“六诗”是否就是六类诗?为什么《诗经》中只有风雅颂三类诗,而没有赋比兴?为什么《周礼》言“六诗”,而《毛诗序》言“六义”?如东汉郑玄的学生张逸就问:“何诗近于比、赋、兴?”(《关雎序》疏引)意思是说,张逸怀疑“六诗”就是六类不同的诗,但是,逸见风、雅、颂有分段,以为比、赋、兴亦有分段,那么,《诗经》中也应该有全篇为比,全篇为兴者,因此想请教郑玄一一指摘。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名词解释
1、六义说:源自《毛诗序》,六义说实本于《周礼》,六义为风、雅、颂、赋、比、兴。
风即《国风》,主要是各地方民歌;雅包括《大雅》、《小雅》,主要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歌曲;颂包括《鲁颂》、《商颂》、《周颂》,主要是宗庙祭祀的舞曲。
2、赋比兴:赋、比、兴都是《诗经》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者,直言之也,也就是直接敷陈。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也就是比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也就是兴发。
3、《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理解楚辞(代表屈原的《离骚》)的特点与《山鬼》的思想内容,背《山鬼》楚辞感情热烈奔放,句式自由变化,多用“兮”,想象丰富,多使用象征意象,典型“香草、美人”,辞藻缤纷富丽。
楚辞兴起是承接《诗经》之后先秦诗歌的二度繁荣,风骚并美,构成中国诗歌两大源头和创作传统。
13、建安风骨的涵义及其代表作家建安风骨:指汉魏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建安时期的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中心,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
作品往往羔羊政治理想,或抒发人生短暂的哀叹,具有鲜明的作家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建安风骨的内涵:诗歌以五言为主,内容丰富,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悲剧色彩以及突出的形式美是他们创作的时代风格。
代表作家:曹氏父子(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曹丕:《燕歌行》是最早的成熟的七言诗。
曹操:《观沧海》是我国第一首山水诗。
曹植:文章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五言诗成就突出。
40、建安风骨:汉魏之际,三曹,建安七子诗文俊爽刚健的风格。
他们的诗歌以五言诗为主,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叹息,壮烈的悲剧色彩以及突出的形式美的追求是他们创作的整体风貌,形成了特定的时代风格。
4、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创作活动都基本集中在高宗和武后时期,以出众的文才盛名当时。
中国古代文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诗言志”说:出自《尚书》中的《尧典》,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情感等。
“诗言志”说是现存古籍对文学观念的最早资料,价值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说明古人对诗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已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诗言志”应当是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其二,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诗的感染、教育作用。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兴观群怨”说对文学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乃至知识学习方面的作用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以意逆志”说:出自孟子的《孟子·万章上》,“意”指读者之意,既不断章取义,也不牵强附会。
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
“以意逆志”说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这种方法解说《诗》,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实在客观的批评原则。
“大美”“天籁”“天乐”说:出自庄子的《庄子·知北游》、《庄子·齐物论》、《庄子·天道》,“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天籁”指没有任何外在条件下,天所发出的“自鸣”之音;“与天和者”即天乐,是档次最高的文艺。
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为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
“虚静”说:由庄子提出,其本意主要不在文学或文艺,而是讲哲学的认识论,是说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在体认和把握认识的对象特别是玄妙的“道”时,极不容易,必须排除一切外来干扰,诸如功名、情爱等世俗观念,即精神上要彻底解放,心灵世界应做到极度虚无空明,一尘不染。
“诗六义”学术史研究
“诗六义”学术史研究“诗六义”学术史研究引言中国古代文学历来被视为一项重要的艺术形式,诗歌是中国文学中最受推崇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
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诗六义”是一门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对于我们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诗六义”的划分、发展、特点以及对于古代诗歌研究的贡献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诗六义”的划分和发展1. “诗六义”的划分方法“诗六义”是根据古代文献中对诗歌的描写、评价以及创作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而来的。
其中,六义包括颂、赋、比、兴、道、咏。
这六个义分别代表了古代文人对于诗歌的不同认知和理解。
2. “诗六义”的发展历程“诗六义”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诗三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人学者们对于诗歌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于“诗六义”也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划分。
尤其在唐代以后,“诗六义”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诗六义”的特点和功用1. 不同义的特点- 颂:是对事物美好的赞美和颂扬,以及对于事物真实本质的描绘。
- 赋:是对于事物特点的描写和表达,注重抒写感受和意境的表达。
- 比:是通过比较和类比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和内涵。
- 兴:是通过形象生动的叙述,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 道:是表达思想、价值观和哲理的一种手法,使诗歌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 咏:是对于事物的描写和揭示,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传达作者的感受和观察。
2. “诗六义”的功用“诗六义”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歌创作观念和审美追求。
通过对诗歌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之处。
同时,研究“诗六义”也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文人学者们的努力下,中国古代诗歌得以传承和发展,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诗六义”对古代诗歌研究的贡献1. 丰富了古代诗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诗六义”的提出和研究为古代诗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方法。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诗六义说
“六诗”“六义”说
与《序》有关的一个问题,是六诗和六义说。
《周礼?春官?大师》称“六诗”:“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毛诗序》则称诗六义:“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对于六诗和六义的解释,自郑玄起,就夹缠不清。
他似乎是把“六诗”和“六义”等同起来,把它们都当作诗体; 但又似乎是把比、赋、兴当作诗的表现方法。
到刘勰,已经把比、兴作为方法来论述了。
明确将“六诗”分成三体三用的是唐人孔颖达。
但同是唐人的贾公彦,却认为六诗皆体。
究系三体三用,还是六诗皆体,以后就一直没有明确过。
而正确的解读,对了解早期文学观念的形成与特点来说,却至关重要。
特别是对赋、比、兴的解读,不仅关系到对其原始义的的理解,实也关联到对于以后诗歌理论批评的认识,因为在我国古代的诗歌理论批评的发展过程中,赋、比、兴一直处于核心的理论范畴之列。
如果认为六诗皆体,那么就应该从功用上来理解早期的诗歌观念;如果赋、比、兴是诗之用,那么就应该从艺术的角度来理解早期的诗歌观念;如果先是体,后是用,那么就应该把前后分开说明诗歌观念是如何发展的。
或者正是由于它的重要性,近百年来,学者们下了很大的功夫,穷其究竟,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章太炎讲六诗皆体,但已指出作为诗体的兴与《毛诗序》的兴的不同。
郭绍虞进一步发展,指出“关键就在‘六诗’与‘六义’的区别。
讲‘六诗’,只能指诗体;讲‘六义’,就可以兼讲体和用。
”这就可以这样理解:“六诗”与“六义”是不同的概念。
当然他和章太炎一样,也认为六诗皆体,风、雅、颂与赋、比、兴的差别,只在于合乐与不合乐。
章必功则提出“六诗”皆用说,认为“六诗”是诗歌教学的纲领,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教授的内容由低到高的过程。
对此一问题作了更为
深入的研究的,是王昆吾。
他明确论证了“六诗”是西周乐教的六个项目,服务于仪式上史诗的唱诵和乐舞。
其中风与赋是用言语传述诗的两种方式,分别指方音诵和雅言诵;比与兴是用歌唱传述诗的两种方式,分别指赓歌与和歌;雅和颂则是加入器乐因素来传述诗的方式,分别指乐歌和舞歌。
他还详细论述了从“六诗”到“六义”的演变过程及其成因。
看来“六诗”和“六义”的区别及其演变的脉络是清晰可见了。
但事实上还有一些不同的解释。
1986年,周策纵出版了他的《古巫医与
六诗考》,他认为“六诗”中风、赋、比、兴与古巫的名字相同或相关,雅、颂则和古巫的工作相关。
他是把“六诗”推原到更早的阶段去解释了,早到可以说与诗之创作相关。
与之相似的是赵霈林的《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他从原始兴象的产生与宗教观念的关系,到兴义的规范,作
了大量的论证,说明兴义的演变过程。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此一问题的复杂性。
从文学观念的演变考察,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六诗”中是否遗存有诗的创作之初(献诗或者所采之诗的创作之初)的原始义;二是诗教和诗之用(典礼用诗与外交场合用诗)的含义;三是“六义”的概念。
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内在脉络如何,似乎还有待于新材料的发现来说明。
第一个层面与第三个层面(特别是其中的赋、比、兴)在作诗法上可能还有某些重合。
这些重合被后人囫囵为作诗法,如把“兴”解成“兴发感动”之类,并且用于解释后来的诗评,作诗法遂逐步成为赋、比、兴的正统解读。
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有待专题研究来进一步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