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传变ppt课件(1)
疾病的传变
死亡
缠绵 后遗
疾病迁延 慢性过程
整理课件
病因病机 演变终结
复发
11
整理课件
4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1. 六经传变
顺传一般规律:
太
阳明
阳特殊规律:
少阳
太阴少阴 厥阴来自越经传: 如太阳 太阴
表里传: 如阳明 太阴
直中: 不经三阳经传入,直接出现三阴经证候
合病、并病
整理课件
5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2.卫气营血传变
顺传——渐进传变:
卫
气
营
血
皮毛、肺 肺、胸膈
心、心包
胆、胃肠、脾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因虚致实
整理课件
9
四、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体质因素:正气强弱、病邪从化
病邪性质:病变、传变途径差异
地域气候:燥热伤阴、寒湿伤阳
生活状况:情志、饮食、劳逸、房事
治疗、护理、意外因素
整理课件
10
第六节 疾病的转归
概念: 疾病转归,是指疾病后期阶段的变化状态和结局。
转归 形式
痊愈
三阴
三 太阳
少阳
阳明
阳
整理课件
2
表里传变
表邪入里
正不抗邪、邪气过盛
表
失治误治、护理不当
里
正气抗邪增强、治疗护理得当
里邪出表
整理课件
3
半表半里(少阳病)
——既不在太阳之表,又不在阳明之里 病机:
邪入少阳,正邪分争,少阳枢机不利, 胆火内郁,影响及胃 症状: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第五节 疾病的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一)传变的概念
病因病机PPT课件
13
5、燥邪
燥邪:致病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
燥邪性质及致病特征
致病临床表现
燥邪其性干燥,侵犯 初起干燥症状:以口唇燥裂、
燥性干涩 人体,最易损伤津液,鼻干咽燥,皮肤干燥粗糙甚皲
易伤津液 出现各种干燥、涩滞 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等;
不利的症状。
甚阴损,阴虚生内热。
燥邪伤人,常自口鼻 干咳少痰或无痰,或痰粘难咯,
血热 致瘀
瘀 血
血 瘀 发 展
34
望诊:舌有瘀斑
35
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示意图
瘀血
血脉 心肝
脏腑 血脉
脏腑 失养
影响 血行
阻滞 气机
新血 不生
胸痹心痛 口唇青紫 皮肤瘀斑 舌有瘀点 脉涩不畅 出血暗红 局部青紫 肿胀疼痛
血入营分,扰乱心神。 高热,狂躁妄动,神昏谵语。
易致肿疡
热毒入血分,聚于局部,腐蚀 痈疽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血肉 , “热胜则肿”。
15
寒 邪
寒痹—膝盖的变形
屈伸不利
燥邪
署邪
16
腹部水肿
湿
湿痹 —下肢溃疡,反复发作
邪
下肢水肿
17
火
口舌生疮
邪
高热神昏
易致疮痈
18
(二)疠气
1、疠气的基本概念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 邪。
●传染途径:空气传染;口鼻侵入;饮食、蚊虫叮 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
●疠气致病种类:大头瘟、虾蟆瘟、疫痢、白喉、 烂喉丹痧、天花、霍乱、鼠疫。
19
2、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流行病学传染病PPT课件
新发传染病的特点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发生和出现不确定性 病原体种类及其宿主种类多样,病原体具有较强的变异性 人体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常呈现人兽共患性 早期发现及诊断较为困难,缺乏特效治疗方法 病死率较高
16 16
第二节 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状出现这一段时间;
(2)临床症状期:出现疾病特异性症状和体 征
的时期;
(3)恢复期:此时疾病的传染性逐步消失,
有
些病人已不再作为传染源;
26 26
潜伏期的意义及应用
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 径;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 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潜伏期长短能够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方式
1、空气传播
air-borne transmission
飞沫传播 (droplet transmission) 飞沫核传播 (droplet nucleus transmission) 尘埃传播 (dust transmission)
33 33
飞沫传播
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 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
传染病流行病学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ology
11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第三节 流行过程及疫源地 第四节 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2
第一节 概 述
一、人类传染病的回顾
1347-1351年鼠疫导致2400万人死亡
33
2010年海地霍乱疫情暴发
(牛海绵状脑病)
31 31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ppt课件
8、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
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 的一类职业暴露。
常见的暴露途径有哪些?
1
针刺(90%) 切割 直接接触 空气飞沫
2
3 4
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哪些?
9、职业暴露后的防护
紧急处理局部 无伤口 有皮肤伤口
皮肤
黏膜
从远端轻轻挤压伤口 挤出损伤处血液,再 清水冲洗
先肥皂和水清洗, 在清水清洗
用清水生理盐水长时 间彻底冲洗
用70%乙醇、0.5%的碘伏,3%的过氧化氢,0.2%~0.5%的过 氧化酸等消毒液消毒创面,有伤口包扎好
10、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
11、暴露级别评估
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 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标准预防
手卫生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
防护设备
手套—保护双手 防护服/围裙—保护皮肤/自己的衣物 口罩—保护口鼻 防护口罩(N95)– 呼吸防护(空气传播性病原体) 防护眼镜—保护眼部 防护面罩—面部防护
• •
•
•
•
2、隔离对象
隔离对象
所有患者
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3、防护原则
实施双向预防,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 防
一、实施标准预防
1、概念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 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 露部位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 罩,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 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 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 的原则。
性传播疾病 ppt课件
致病菌:淋球菌 人是唯一天然宿主,主要侵犯粘膜组织, 对物理因素的抵抗力很弱。
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
传播途径,可间接接触传播。 女性症状比男性轻,但传染然性强。
潜伏期短(3-5天)。
可播散感染,危及生命。 治疗简单,但目前耐药菌多。 判愈标准。 病人应不与家人尤其是小孩同浴。
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um
致病体:人类乳头瘤病毒 病毒传染性强,人类普遍易感,停留于 感染部位的皮肤和粘膜,主要引起局部角质 增生。
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
潜伏期长(2周-8月)。 巨大型尖锐湿疣癌变率高。 治疗以物理方法为主,可配合使用干扰素。
避孕套可减少感染几率。
艾滋病目前尚不能治愈,其疫苗的研究尚未成功,预防尤 为重要。该病的发生与人们的各种高危行为密切相关,其 传播途径已很明确,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高 危行为以及对各种可能造成传播的途径加强管理。
开展健康教育,治疗其他性传播疾病,提倡安全性行为, 禁止静脉药瘾者共用注射器、针头,患艾滋病或感染 HIV 的妇女应避免妊娠,防止医源性感染。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概 述
定义:病原体经 性传播(主要) 间接传播(母婴、输血、医疗操作等) 引起人性器官及其他脏器病变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流行状况:
非常严峻!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的性病病例约 3.4 亿,这和性观念改变、卖淫嫖娼及吸毒贩毒猖獗、性病诊 疗市场混乱有关。
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人群普遍易感。
传播途径:①性行为;②静脉注射吸毒;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 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 乐设施等日常生活会传播HIV。
第八章:病机 第二节:疾病的传变
正确治疗中止疾病治疗,失治、误治助邪伤正
思考题
1、病机的概念? 2、实性病机与虚性病机的概念? 3、阳偏胜与阴偏胜的概念? 4、阳偏衰与阴偏衰的定义? 5、亡阴与亡阳的概念? 6、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及气脱的定义? 7、“内生五邪”的概念? 8、津液代谢障碍与哪些脏腑有关?机理如何? 9、内风的种类有哪些?基各自的机理如何?
寒热转化
由寒化热 由热转寒
寒热转化一般规律
阳盛阴虚体质—易热化、燥化; 阴盛阳虚体质—易寒化、湿化 受邪脏腑经络属阳—多从阳化热、化燥 受邪脏腑经络属阴—多从阴化寒、化湿 误治伤阳从寒化;误治伤阴从热化
虚实转化
因实致虚:邪气过盛损伤正气或失治误治
因虚致实:脏腑机能减退,气化不行,导致 气血津液代谢障碍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疾病的传变
病位的传移 病性的变化
(一)病位传变
病位传变
(病变部位发生相对 转移的病理过程)
表里出入 外感病传变
表邪入里
里病出表 六经 三焦 卫气营血
内伤病传变
脏与脏传变[不间脏传(乘侮)、 间脏传(母子)]
脏与腑传变 腑与腑传变
形脏内外传变
(二)病性转化
从化:又称从类化。是指病邪侵入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 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 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的素质一致 的病理变化。
虚实转化的形式
突变:以外感病多见 渐变:以内伤病多见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体质
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气的强弱,决定发病 和传变的迟速 2.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素体 阳盛,邪易从火化;素体阴盛,邪易从寒化。
常见疾病ppt课件
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 2.合理添加辅助食品 3.注意饮食卫生 4.加强体格锻炼,增加免疫力
26
腹痛
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症状 疼痛的程度和病情并不一致 二岁以上小儿会自述,小婴儿以哭吵表示,家长必需仔细观 察
常见的原因有: 肠绞痛 胃部疼痛 肠虫症 急性阑尾炎 肠套叠 急性胃肠炎
27
肠绞痛(肠痉挛)
45
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易感者:儿童至成人 一岁以下少见 3-4岁高发 成人患病为带状疱疹 潜伏期:14-21天 症状:发热 轻微的呼吸道感染症状 发热后1天出疹,先是斑疹,逐步转变为丘疹、疱疹, 最后结痂,皮疹分批出,所以在皮肤上可以见到4种不同 类型的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 病期1-2周 皮疹消退不留有痕迹
31
32
急性阑尾炎
多见于4-12岁的儿童,婴幼儿不多见 早期腹痛不明显,轻微 先是脐周疼痛,再转到右下腹部,(转移性腹痛) 伴有发热、呕吐、腹泻 小儿阑尾炎的特点:腹痛不典型、右下腹压痛不明显、 容易穿孔,形成腹膜炎
33
34
肠套叠
多见于6个月足有的小儿(4-10个月) 起病急,阵发性哭闹 腹痛 呕吐 便血,大便呈果酱样 腹部可摸到香肠样套叠样的肿块 不能盲目按揉腹部
52
53
护理: 隔离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营养 吃易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 避免刺激性的气味(油味 烟味) 注意小儿心情愉快 根据医嘱服药(抗菌素) 咳嗽药水一般无用 预防:避免与患儿接触 预防接种
54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病毒侵犯脊髓前角产生运动神经损伤和麻痹 潜伏期:14天 症状:开始为发热、呼吸道感染和腹泻 逐渐出现肌肉疼痛、肢体瘫痪、不愿抚抱、盖被等 一侧或二侧肢体 严重者留有后遗症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疾病的传变与转归疾病的传变与转归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此过程称之为病程。
邪正交争是疾病变化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的决定性因素。
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不同,患者体质的差异,外在环境条件的不一致,以及医护措施的差别,均会影响到病程的演化,从而导致疾病过程复杂多变。
但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从病位来看,不外乎表里之间、脏腑之间的传变;从病性变化来看,不外乎虚与实、寒与热的相互转化;就疾病的转归而言,不外乎痊愈、死亡、迁延、后遗、复发等结局。
这些演变发展规律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变化。
本疾病传变,是指病变部位在脏腑等之间的传递转移,以及疾病性质的转化和改变。
从本质上讲,传变是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层次上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代谢失调等病理矛盾的复杂联系和变化,是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衔接、重叠和转化,反映了疾病过程中各种病理变化的演变发展规律。
(一)传变的形式病疾的传变,不外两种形式:一是病位传变,二是病性转化。
1.病位传变病位,指疾病发生的部位或场所。
病位传变,是指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变部位发生相对转移和变化的病理过程。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脏腑经络、肢体官窍,以及精、气、血、津液等,都可以成为病变所在的部位,但不同类别的疾病或具体的病症,各有其不同的病位转变规律。
从总体上讲,病位传变涉及病邪的表里出入和具体病变部位的传递转移等。
一般而言,外感病发于表,其病位主要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或里病出表,故外感病的主要传变形式是表里之间的传变,表邪入里后也可引起内脏之间的传变。
内伤病起于脏腑,常由有病脏器波及其他脏腑,故其传变形式主要是内脏之间的传变,也常见脏腑与经络、内脏与形体之间的传变。
掌握病位的传变规律,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证时运用动态的观点对待疾病,在疾病已发而未深,微而未甚之时,便能见微知著,掌握病变发展的趋势,从而抓住最佳时机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将疾病治愈在初期阶段。
传染病病理学PPT课件
患者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
心理干预
传染病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 理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心 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以缓解患 者心理压力。
康复指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调整、运动锻炼、 生活作息等方面的指导,以促进患者 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机体防御反应及免疫机制
非特异性免疫
01
皮肤黏膜屏障、吞噬细胞、补体系统等,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
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
02
T细胞、B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针对特定病原苗接种
03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产生记忆,再次感染时能够快速应答;疫苗
接种可模拟自然感染,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肝肾功能损害
部分传染病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表现为黄 疸、水肿、蛋白尿等。
后遗症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源;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后遗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 治疗等。同时,加强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消化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通过食物或水传播,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和 里急后重。
伤寒
由伤寒杆菌引起,通过食物或水传播,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相对 缓脉、玫瑰疹和肝脾肿大。
甲型肝炎
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通过食物或水传播,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 不振、恶心和呕吐。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疾病的分子机制PPT课件
20世纪初到80年代,由于技术限制,生物大分子缺陷所导致的疾 病的早期研究成果基本上来自于对单基因罕见遗传性疾病的 研究,这些研究为常见病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并开发和积累了相应的技术能力。这些疾病中最常 见的包括:
2020/12/20
疾病
代谢酶类缺陷
血红蛋白病
其他基因缺陷导致的
--
┄
AAG
┄
转录
转录
转录
mRNA ┄UGC ┄
┄ UAC ┄
┄ UUC ┄
翻译
翻译
翻译
多肽链 ┄半胱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如果错义突变不影响蛋白质或酶的生物活性,不出现明显的表
型改变(效应),称为中性突变(Neu--tral mutation)。
12
3. 无义突变 (non-sense mutation)
2020/12/20
--
5
多基因病
• 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骨质疏松 症、原发性癫痫、风湿病、免疫性疾病等,对人来健康 危害较大,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
• 主要涉及两个以上基因的结构或表达调控的改变;(或 等同或主次)
• 多基因病的发生也受生活方式、饮食结构、自然环境、 年龄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
┄精氨酸┄
┄ GCC ┄ 转录 ┄ CGG ┄ 翻译 ┄精氨酸┄
--
11
2. 错义突变 (missense mutation)
一个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取代,产生异常蛋白质,或部分降低 活性的酶,有的不影响酶或蛋白质的活性。
DNA
┄ ACG ┄
Transition
C←T
┄
ATG
第67 讲 疾病的传变(一):概念、形式(一)
第67 讲疾病的传变(一):概念、形式(一)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
上一节我们讲了病机里面的脏腑病机,以脏腑病机为重点,讲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以后,它产生的基本病理变化。
那么病理变化是指在病因作用下机体气血阴阳失调以后所发生的变化,因此疾病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由于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所以在病因作用下,一旦机体发生了病理改变,它就有一个传移和变化的规律,就是它的动态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把这种规律,中医学经过长期的总结归纳,最后提升为理论,形成一个中医学的疾病的传变理论。
所以第五节,我们讲疾病的传变。
这种理论肇始于《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逐渐地系统起来、完善起来,它是中医病机学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疾病的传变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所谓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传移和变化。
传是指病理变化的传变,循着一定的趋向传移。
注意这里面,按照一定的趋向,循着一定的规律发生部位的变移;变,是指病变在某种条件下的性质变化。
变,又可以称变化,既有位置的改变,也有病变性质改变。
把疾病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脏腑经络之间的位置的变化和病变性质的变化,概括起来称之为疾病的传变。
疾病的传变,是疾病本身发展过程中表现,它反映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过程。
这样一个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而且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疾病的发展,推断疾病的预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疾病传变的形式二、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的传变。
传移和变化,传变。
有病位的传变;有性质的传变。
第一个讲病位的传变。
这里所谓的病位是指病变的部位,具体病变的部位;所谓病位的传变是指在病理变化的发展过程中,病变部位发生相对传移的过程。
换句话说,某一个部位的病变,它可以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引起另外一个部位发生病变。
人体的组织、脏腑经络、官窍肢体、气血津液都可以称之为疾病发生的场所。
因此,无论某一脏腑、某一经络、某一形体官窍发生疾病,它都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位置的改变。
病理学说中医学基础课件
•3
一、发病原理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2、邪气是发病的外在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 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理学说中医学基础
•4
第二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病理学说中医学基础
•5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 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 生的盛衰变化。主要说明病证的虚实,所谓 邪正盛衰判虚实。
一是以精与气、血与气、津液与气等分属 阴阳,表现为精气两虚、气血两虚、津气两虚, 以及气随血脱、气随津脱等。这在后面有专论, 目前一般也不再以阴阳互损来解说。
二是以气自身分阴阳,阴气亏虚日久,不 能化生阳气,或阳气虚衰日久,不能化生阴气, 从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变。这是与寒热病证相 关的阴阳互损。
•病理学说中医学基础
正不敌邪 脏腑经络及 精血津液的 功能衰惫 阴阳离决
好转 痊愈 邪退 正虚
正虚 邪恋
恶化 死亡
•15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 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 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主 要说明病证的寒热变化,所谓阴阳失调定寒热。
临床特征:阴偏衰时,主要表现为阴气的凉润、 抑制与宁静的功能减退,从而出现虚热及虚性 亢奋的症状: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 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病理学说中医学基础
•26
阴气不足,可见于肺阴虚、脾阴虚、胃阴虚、 心阴虚、肝阴虚和肾阴虚,但以肾阴亏虚为 主。
阴气一般由精血津液中属阴的部分化生,尤 其以津液为主要化生之源,故阳热亢盛,必 耗津液而致阴气不足,而津液大伤,又可致 阴气化生无源而亏虚,阴不制阳,发为虚热 性病证。
病因病机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健康宣教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提 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定期检查
鼓励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疫苗接种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应疫 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治则
综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03 疾病传变
传变的形式
01
02
03
04
传经
疾病按照一定的经络脏腑顺序 相传。
直中
病邪直接侵犯某一脏腑,不经 过经络而发病。
转属
疾病由某一脏腑转到另一脏腑 ,以相生相克的关系相传。
转由
疾病由某一脏腑转归到另一脏 腑,以表里关系相传。
传变的规律
脏腑经络先后发病
疾病多从皮毛、肌肤、经脉开始,逐渐深入 脏腑,按照经络脏腑的顺序发病。
等。
饮食不节
过饥、过饱、饮食不规律等造 成脾胃损伤,影响气血生化。 如食积、泄泻等。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长期缺乏运动导致 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如 劳倦过度、虚劳等。
痰饮瘀血
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痰饮, 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痰瘀 互结导致多种病变。如瘿瘤、
瘰疬等。
其他病因
外伤
包括跌打损伤、烫伤、 冻伤等,直接伤害人体
03
暑邪
暑为阳邪,耗气伤津,易致热扰心神。 如中暑、暑湿感冒等。
燥邪
燥为阳邪,易耗伤津液,造成阴津亏 损。如秋燥、温燥等。
05
04
湿邪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课件
结语
1 重视传染病防控
了解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防控措施,重视个人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是保护健康的关键。
2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的防控需要各个层面的努力和合作,共同做好疾病预防、监测和控制工作,维护 公共卫生安全。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1 直接接触传播
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感染 源的体液、分泌物、皮肤 病变等途径传播,如性传 播和血液传播。
2 飞沫传播
传染病通过飞沫携带病原 体传播,如咳嗽、打喷嚏 时释放的小水滴中的病菌 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3 空气传播
传染病通过空气中的病原 体传播,如结核病和麻风 病。
4 食源性传播
• 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
传染病防控实例
SARS
非典型肺炎(SARS)是一种由 冠,世 界各地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高 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在流 感季节造成大规模的疫情,需要 全面防控。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的呼吸道传染病,自2019年底暴 发以来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 大流行,引起广泛关注。
3
流行病学指标
通过测算传染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潜伏期等指标,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评估 防控效果。
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个人防护
• 勤洗手 • 戴口罩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社区防控
• 加强宣传教育 • 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 • 建立疫情监测体系
医院感染防控
• 严格执行洗手、消毒等 防护措施
• 加强医院环境清洁和空 气消毒
5 虫媒传播
传染病通过食物或饮水中存在的病原体传播, 如食物中存在的细菌、寄生虫等。
传染病由媒介生物(例如蚊子、跳蚤、蜱虫) 叮咬传播,如疟疾和登革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传——暴发形成:
心、肝、肾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
6
3. 三焦传变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肺 上焦
顺传 脾胃 中焦
逆传
肝肾 下焦
.
7
(三)内伤杂病的传变
顺传:
母病及子 相乘
脏腑
经络
内伤
经络
.
脏腑
逆传:
子病及母 相侮
8
三、病性转化
寒热转化—— 由阴转阳、由阳转阴 寒热 热 寒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因虚致实
.
9
四、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体质因素:正气强弱、病邪从化
病邪性质:病变、传变途径差异
地域气候:燥热伤阴、寒湿伤阳
生活状况:情志、饮食、劳逸、房事
治疗、护理、意外因素
.
10
第六节 疾病的转归
概念: 疾病转归,是指疾病后期阶段的变化状态和结局。
转归 形式
痊愈
死亡
缠绵 后遗
疾病迁延 慢性过程
.
病因病机 演变终结
复发
11
三阳 太阳
少阳
阳明
.
2
表里传变
表邪入里
正不抗邪、邪气过盛
表
失治误治、护理不当
里
正气抗邪增强、治疗护理得当
里邪出表
.
3
半表半里(少阳病)
——既不在太阳之表,又不在阳明之里 病机:
邪入少阳,正邪分争,少阳枢机不利, 胆火内郁,影响及胃 症状: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 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第五节 疾病的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概念 (一)传变的概念
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传移和变化。
(二)传变的形式 病位传变
疾病传变
外感疾病传变 内伤疾病传变
寒热转化 病性转化
虚实转化
.
1
二、病位传变
(一)表里出入(表里传变) ——代表病位的深浅、病变的趋势
表
肌肤
经络
半 表
里
半 里
脏腑
脏腑
经络 三阳
三阴
.
4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1. 六经传变 顺传一般规律: 太阳 阳明 少阳 特殊规律:
太阴
少阴
厥阴
越经传: 如太阳 太阴
表里传: 如阳明 太阴
直中: 不经三阳经传入,直接出现三阴经证候
合病、并病
.
5
(二)外感疾病的传变
2.卫气营血传变
顺传——渐进传变:
卫
气
营
血
皮毛、肺 肺、胸膈
心、心包
胆、胃肠、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