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次课件修改
合集下载
数电课件第八次课 无关项卡诺图化简法、门电路2
AB
CD 00
1 0 0 0
00 01 11 10
结论: F = G
18
第三章
§3.1 概述
门电路
§3.2 二极管及其构成的与、或门电路 §3.3 三极管及其构成的非门电路 §3.4 TTL门电路 §3.5 CMOS门电路
19
§3.1 概述
一、门电路的概念:
算的电子电路,叫逻辑门电路。实 实现基本和常用逻辑运 实现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叫逻辑门电路。实 现与运算的叫与门,实现或运算的叫或门,实现非运算的叫非 门,也叫做反相器,等等。 门电路主要有: 与门 、或门 、与非 门,也叫做反相器,等等。门电路主要有: 门电路主要有:与门 与门、 或门、 、异或门 等。 门、或非门 或非门、 异或门等。
∑
11 0 × 0 0
10 1 0 0 0
Y = B′C ′ + A′ B′D′
Y = B′(C ′ + D′) ( A′ + C ′ )
12
⎧ Y= m(1,2,8,9) ⎪ 【例 2】 试化简逻辑函数 ⎨ 为最简与或式、 ⎪ ⎩ A′ C ′D′ + A′BCD = 0
∑
或与式和与或非式。 CD 00 AB 00 × 01 11 10 × 0 1
01 0 0 0 0 11 0 0 1 0 10 0 0 0 0
AB
CD 00
1 0 0 0
00 01 11 10
16
G = ( A′ B + B′C + C ′D + D′A)′
G ′ = A′B + B′C + C ′D + D′A
A′B =
∑ C ′D = m(1,5,9,13)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教学课件
品味语言 (二)移动笔尖,妙笔写出美语。
请你从文中任选一种或两种景物,运用合理 想象,抓住景物特点,描摹出一幅自然美景图。 (50字左右)
课堂小结
本文写景,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 今,包罗了四季,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 兽,抒情议论,各类兼备。作者通过描画大自然生 机勃勃的景象,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会的生命愉 悦,体现了热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这样美的 风景,这样美的语言,这样美的课文,我们一定要 用心欣赏,方得其美。
(2)一日四时之美
(3)色彩搭配之美
(4)晨昏变化之美
(5)动静映衬之美
(6)视觉变化之美
(7)视听变化之美
品味语言
(一)《答谢中书书》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合作探讨:这几个词语的能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不能去掉。 “将”字刻画出轻纱似的晨雾逐渐消散,于是山水从朦胧 中依次显出。 “乱”字,充分写出了猿欢鸟叫的群动之欢。 “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鲜明的色彩和动感。 “竞”字,着力表现了鱼跃清波的无限乐趣,使整个画面 充满生机。
3.这个写景的句子有什么奇妙之处?
(1)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藻、 荇。
(2)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影子 的清丽淡雅。
(3)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好境域。
深入分析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自身经历,记述一个月下的故事。 (100字左右) 3.完成课后练习。
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阅读有关描写祖国山水美景的古文。 3.完成课后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次》优质课-课件PPT
3.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Hale Waihona Puke 使用说明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文档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资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贴近实战,注重品质。适合各个成绩层次的学生查漏补缺,学习效果翻倍。本文档为 PPT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祝孩子学有所成,金榜题名。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默读三、四自然段。思考:
1.布鲁斯王子在磨坊里看到了什么? 2.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1.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2.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 都没有结成。
3.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1.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2.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 都没有结成。
11.第八次
-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感动极了,恢复信心 充满信心。
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 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 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 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二、护国战争
根据《临时约法》规定,1913年民国两项 最重要政治任务:制定宪法和选举正式大总统。 按照法定程序应先定宪法,后选总统。
袁世凯 洪宪帝制三部曲
第一步:正式总统 第二步:终身总统 第三步:正式称帝
出卖国家主权利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护国运动粉碎 了袁世凯复辟帝制 的迷梦,恢复中华 民国的国号,但袁 世凯的继任者拒绝 恢复《中华民国临 时约法》和国会, 孙中山试图借助军 阀的军事力量开展 护法运动,结果失 败。
= 八年级上 第三单元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北洋政府
课
189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
题 陆军。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 集团。由于袁世凯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1917-1918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1922年底
1920年底
军阀混战时期,四川 爆发了 470 多次战 争,平均每月2 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31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
D.文章表达的感情是奥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
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考点:内容理解
D 智力冲浪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画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 复杂奥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前三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 人物、起因与经过,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中的“遂”“亦”二字显露出作者与张怀 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画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 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几月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 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文中写景方法,感受作者发现的美。 3.理解苏轼“闲人”二字中体现的复杂心情, 学习作者旷达的生活态度。
C (1)下面各句中对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起:起床
B.念无与为乐者
乐:快乐
C.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空形白容水的澄澈
D.水中藻、荇交横
交:交错
B (三)选择题
《高分突破》P53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流露羁縻出作
谈论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山川风景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交相辉映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
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 事长宋教仁遭暗杀。4月,袁世凯准 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7月12日,李烈钧在孙中山的指示下, 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 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 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随后, 江苏、安徽、湖南等省也相继宣布 独立。此图反映了二次革命时的形 势。
背景
护国战争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 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 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 世凯事宜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1)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
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 概况 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
人
2.二次革命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
背景 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爆发
签订“二 十一条”
原因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 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 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 条”的大部分内容
主要 内容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 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 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 事长宋教仁遭暗杀。4月,袁世凯准 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7月12日,李烈钧在孙中山的指示下, 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 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 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随后, 江苏、安徽、湖南等省也相继宣布 独立。此图反映了二次革命时的形 势。
背景
护国战争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 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 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 世凯事宜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1)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
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 概况 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
人
2.二次革命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
背景 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爆发
签订“二 十一条”
原因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 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 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 条”的大部分内容
主要 内容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 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 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
课后作业
1.朗诵并背诵课文。 2.以谢中书的身份给陶弘景写一封信。
山川 之美
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水相映
色彩变换
钦慕先贤 惋惜众人
晨昏交替 动静结合
寄情山水 淡泊旷达
0211
第二课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导入新课
猜猜他是谁?
苏轼
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其文: 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 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 善于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其画: 善于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写信理脉
请用自己最善于的字体,把这封信的内容誊写信纸上,要 求体现文章的层次。
写信理脉
请用自己最善于的字体,把这封信的内容誊写信纸上,要 求体现文章的层次。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读信明意
清晨的薄雾 消散
坠落
争相
人间仙境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
从
参与,这里是“欣 赏”“领会”。
水中潜游的鱼
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 运,被封为康乐公。
奇丽风景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 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 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风景了。
《第八次》教案: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方法与实践
第八次教案的主题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方法与实践”,是一门针对教师的课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的方法与实践。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教师需要充分准备课件和教具,并且提前思考和设计好互动环节。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比如投影仪、白板等,来呈现教学内容。
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具和游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互动效果。
二、多样化的互动形式
在课堂上,使用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并且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互动形式可以包括问题解答、讨论、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和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三、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活动中。
同时,教师也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四、评价和总结
互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因此,在互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地评价和总结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讨论、问答等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教学内容。
同时,让学生评价教学效果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感受,也可以及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提高课堂互动效果是一项需要全方位思考和实践的工作。
教师需要充分准备课件和教具,使用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后及时评价和总结教学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在课堂上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_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3)谋帝制
①谋求帝国主义支持
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
条”
卖 “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
(1)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
国 的一切特权;
(2)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
求 满”和蒙古的权益;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
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4)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帝
“二十一条”的影响: 1.损害了中共主权,助长了日本军国主 义的气焰 2.加剧了中日民族矛盾,激发了中国人 民的反日斗争。 3.加速了袁世凯的倒台。
启 ①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示 ②任何违背历史潮流做法注定要失败
③历史发展在曲折中前进 ④学习孙中山先生坚持不懈革命精神
三、军阀割据VS继续探索(护法运动)
1.军阀割据 袁世凯
直系军阀 皖系军阀 奉系军阀
冯国璋
曹锟
段祺瑞
张作霖
江苏、江西 安徽、浙江、山 东
湖北等省
东、福建等省 北
奉系 皖系 直系
我扩张而相互攻占,毫无逻
辑、理智可言。
陆荣廷 国家—四—分徐五中约裂《,中陷国近入代军史阀》割据的局面
四、军阀割据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依附国家
直系 冯国璋、曹锟 直、苏、赣、鄂
北
洋 军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鲁、闽
阀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英、美 日 日
西南 滇系 军阀 桂系
唐继尧 陆荣廷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课堂总结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混战
袁世凯 北洋军阀 “宋案” 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混战
1913 1914 1915 1916
革命党人 二次革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 实验家、一个工程师、
一个冤仇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 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 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4、怎样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本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不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 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第一,“闲人”指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作者认为只有乐趣 高雅的人才能欣赏到这么美丽的月色。
其次,“闲人”也表现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本文表达了作者复杂奥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 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承 天
了一个清幽XXX的艺术境域,传达了作
寺
者复杂奥妙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赏月
夜 游
的欣喜、贬谪的寂寞和自我排解的乐
观豁达的胸怀。
学习目标
1、背会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生字词,能正
记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承
天
2、积累文言词语,能准确译讲课文。(难点)
寺 夜
3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奥妙复杂的情
游
感。(重点)
4 、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难点)
苏轼,字_子__瞻_,号_东__坡__居__士_,
便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
考虑,想到
于是,就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记
介词,同、和 副词,一起
承 天 寺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睡
名词作动词,漫步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百姓的朋友、
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 实验家、一个工程师、
一个冤仇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 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 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4、怎样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本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不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 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第一,“闲人”指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作者认为只有乐趣 高雅的人才能欣赏到这么美丽的月色。
其次,“闲人”也表现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本文表达了作者复杂奥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 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承 天
了一个清幽XXX的艺术境域,传达了作
寺
者复杂奥妙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赏月
夜 游
的欣喜、贬谪的寂寞和自我排解的乐
观豁达的胸怀。
学习目标
1、背会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生字词,能正
记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承
天
2、积累文言词语,能准确译讲课文。(难点)
寺 夜
3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奥妙复杂的情
游
感。(重点)
4 、感受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难点)
苏轼,字_子__瞻_,号_东__坡__居__士_,
便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
考虑,想到
于是,就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记
介词,同、和 副词,一起
承 天 寺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睡
名词作动词,漫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十一课 第八次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仿照课文写一件自己通过努力做成的事。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会,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升华。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中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
(2)是呀,……(小结)
(3)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一下。
1、“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会成功?”现在你知道了吗?自己默读课文后说一说。
2、如果布鲁斯第八次又失败了。想一想,他会怎么做?幻灯片):
有志者,事竟成。——范晔
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钱学森
仔细研究蜘蛛结网的过程,对蜘蛛屡断屡结的不懈精神有所体会。
练说蜘蛛努力不懈织网的经过,训练说话。
通过想象、朗读、体会布鲁斯王子在蜘蛛织网的启发下重新振作起来,奋发向上的顽强意志。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加深体会。
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对“败不馁”这一好品质的体会。
读写有机结合,积累方法
积累名言名句
三、细读课文
四、感悟内涵
五、拓展
1、同学们,平时你们遇到过困难吗?当你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是怎么对待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第八次》看看布鲁斯王子是怎样面对困难的?
1、出示词卡(课件),指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王子蜘蛛)
2、交流:布鲁斯回怎么做?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写通过自己努力终于做成的一件事。
3、说说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出示幻灯片)
结合生活实际,仿照课文写一件自己通过努力做成的事。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体会,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升华。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中蜘蛛结网的故事画几幅连环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
(2)是呀,……(小结)
(3)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一下。
1、“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会成功?”现在你知道了吗?自己默读课文后说一说。
2、如果布鲁斯第八次又失败了。想一想,他会怎么做?幻灯片):
有志者,事竟成。——范晔
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钱学森
仔细研究蜘蛛结网的过程,对蜘蛛屡断屡结的不懈精神有所体会。
练说蜘蛛努力不懈织网的经过,训练说话。
通过想象、朗读、体会布鲁斯王子在蜘蛛织网的启发下重新振作起来,奋发向上的顽强意志。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加深体会。
通过这一环节,加深对“败不馁”这一好品质的体会。
读写有机结合,积累方法
积累名言名句
三、细读课文
四、感悟内涵
五、拓展
1、同学们,平时你们遇到过困难吗?当你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是怎么对待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第八次》看看布鲁斯王子是怎样面对困难的?
1、出示词卡(课件),指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王子蜘蛛)
2、交流:布鲁斯回怎么做?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写通过自己努力终于做成的一件事。
3、说说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出示幻灯片)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
材料三 “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 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 远没有人答应”.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为什么袁世凯最终“帝梦碎”?
袁世凯称帝遭到革 命派、北洋军阀内部以 及国内民众的反对,根 本上是违背了民主共和 的历史发展潮流,导致 迅速失败!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 哪些不利影响?
(1)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 济造成严重破坏。 (2)陆军人数和军费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护法运动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袁世凯能够 顺利登基吗
?
袁世凯祭天
护国战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 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反对袁世凯称帝, 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 和制度,不得民心。他 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 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经过 1915年12月-1916年6月
材料一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材料二 冯国璋虽是袁世凯的心腹干将,但到1915年袁世 凯登基当皇帝时候,受共和思想影响而与袁世凯分道扬镳, 成为北洋军阀中反对推行帝制的主要人物。
——王祖远《冯国璋反对袁世凯称帝》
扩大权力
为总统制
废除《中华民 “选举”为 国临时约法》, 正式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 国约法》
解散国民党
① ② “选举” 解散
为正式大 总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为什么袁世凯最终“帝梦碎”?
袁世凯称帝遭到革 命派、北洋军阀内部以 及国内民众的反对,根 本上是违背了民主共和 的历史发展潮流,导致 迅速失败!
根据材料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 哪些不利影响?
(1)农户和耕地的大量减少、荒地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对经 济造成严重破坏。 (2)陆军人数和军费的大量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护法运动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袁世凯能够 顺利登基吗
?
袁世凯祭天
护国战争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 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反对袁世凯称帝, 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 和制度,不得民心。他 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 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经过 1915年12月-1916年6月
材料一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 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材料二 冯国璋虽是袁世凯的心腹干将,但到1915年袁世 凯登基当皇帝时候,受共和思想影响而与袁世凯分道扬镳, 成为北洋军阀中反对推行帝制的主要人物。
——王祖远《冯国璋反对袁世凯称帝》
扩大权力
为总统制
废除《中华民 “选举”为 国临时约法》, 正式大总统 颁布《中华民 国约法》
解散国民党
① ② “选举” 解散
为正式大 总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短文二篇习题课件
第三单元
第11课 短文二篇
第11课 短文二篇
第11课 短文二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知识导航 ……………
2
课外赏读 ……………
3
新题专列 ……………
第11课 短文二篇
知识导航
【重点词语解释】
①晓雾将歇. (歇: 消散。) ②夕日欲颓. (颓: 坠落。) ③念. 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 会”的意思。)
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
3.文章多次写到“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表__现__出__作__者__悠__然__自__得__的__心__境___,__并__由__此__悟__出__一__种__因___ __缘__自__适__、__随__遇__而__安__、__达__观__的__生__活__态__度__。________
第11课 短文二篇
知识导航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 也。 __月__光__照__在__院__中__,__如__积__水__一__般__清__明__澄__澈__,__水__中__藻__、___ __荇__交__错__纵__横__,__大__概__是__竹__子__和__松__柏__的__影__子__。__
知识导航
(3)“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_有__高__雅__情__怀__的__自__豪__感__以__及__期__望__与__古__往__今__来__的__林__泉____ _高__士__相__比__肩__之__情__。____________
(4)“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表__达__了__作__者__沉__醉__山__水__的__愉__悦__之__情__和__与__古__今__知__音__共____ _赏__美__景__的__得__意__之__感__。__与__谢__公__比__肩__之__意__溢__于__言__表__。___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1章第8课时 多边形的外角和
又∵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
∴∠1+∠2+∠3+∠4=360°-∠5=300°.
小结:将已知角转化到外角中去,再利用外角和定理求解.
★16.如图,∠α,∠β 分别是四边形 ABCD 的外角,求证: ∠α+∠β=∠A+∠C.
证明:∵∠α 与∠ADC 是邻补角,∠β 与∠ABC 是邻补角, ∴∠α=180°-∠ADC,∠β=180°-∠ABC, ∴∠α+∠β=360°-(∠ADC+∠ABC). ∵∠A,∠ABC,∠C,∠ADC 是四边形 ABCD 的内角, ∴∠A+∠C=360°-(∠ADC+∠ABC). ∴∠α+∠β=∠A+∠C.
知识点二:运用多边形的外角和进行相关计算 (1)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求该多边形的边数; (2)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求该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 (3)注:①正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②正 n 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则有 n 个外角; ③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
3.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 . 4.一个正 n 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90°,则 n 的值等于 4 . 5.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都是 60° .
关系,构建方程.
15.(2019 鞍山)如图,某人从点 A 出发,前进 8m 后向右转 60°, 再前进 8 m 后又向右转 60°,…,按照这样的方式一直走下去, 当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 A 时,共走了( D )
A.24m C.40m
B.32 m D.48m
解:如图,由题意得∠5=180°-∠EAB=60°,
变式练习
13.一个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 45°,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
和为( B )
A.1260°
B.1080°
C.1620°
D.360°
∴∠1+∠2+∠3+∠4=360°-∠5=300°.
小结:将已知角转化到外角中去,再利用外角和定理求解.
★16.如图,∠α,∠β 分别是四边形 ABCD 的外角,求证: ∠α+∠β=∠A+∠C.
证明:∵∠α 与∠ADC 是邻补角,∠β 与∠ABC 是邻补角, ∴∠α=180°-∠ADC,∠β=180°-∠ABC, ∴∠α+∠β=360°-(∠ADC+∠ABC). ∵∠A,∠ABC,∠C,∠ADC 是四边形 ABCD 的内角, ∴∠A+∠C=360°-(∠ADC+∠ABC). ∴∠α+∠β=∠A+∠C.
知识点二:运用多边形的外角和进行相关计算 (1)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求该多边形的边数; (2)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求该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 (3)注:①正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 ②正 n 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则有 n 个外角; ③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
3.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 . 4.一个正 n 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90°,则 n 的值等于 4 . 5.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都是 60° .
关系,构建方程.
15.(2019 鞍山)如图,某人从点 A 出发,前进 8m 后向右转 60°, 再前进 8 m 后又向右转 60°,…,按照这样的方式一直走下去, 当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 A 时,共走了( D )
A.24m C.40m
B.32 m D.48m
解:如图,由题意得∠5=180°-∠EAB=60°,
变式练习
13.一个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 45°,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
和为( B )
A.1260°
B.1080°
C.1620°
D.36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课件
A.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随堂检测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题 目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信。 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 C.《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反映了他胸怀愤懑 ,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D.《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称“闲人”,即清闲的人,指闲极无 聊,无所事事之人。
提示: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元丰六年……步于中庭。 记叙:寻伴夜游
庭下如……竹柏影也。 描写:庭中月色
何夜……如吾两人者耳。 议论、抒情:月下感叹
探究文本
3.赏析庭中月色,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用了哪些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水中的 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空明澄澈。
联系实际
“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黑暗污浊的社 会,陶弘景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渴求寄托 于名山大川之中,陶醉山水,在自然中寻 求精神上的解脱。苏轼与友人欣赏月夜美 景,微妙复杂的心境交错其中,即使身遭 贬谪,依旧闲适乐观,显示了他在逆境中 的旷达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
这两位文豪告诉我们,人生失意时不要沉沦,以乐观的心态 去面对低谷,在山川大河、日月星辰中寻找平静,做一个热爱自 然、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 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 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诵读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随堂检测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题 目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信。 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 C.《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反映了他胸怀愤懑 ,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D.《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称“闲人”,即清闲的人,指闲极无 聊,无所事事之人。
提示: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元丰六年……步于中庭。 记叙:寻伴夜游
庭下如……竹柏影也。 描写:庭中月色
何夜……如吾两人者耳。 议论、抒情:月下感叹
探究文本
3.赏析庭中月色,说说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用了哪些手法, 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水中的 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空明澄澈。
联系实际
“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黑暗污浊的社 会,陶弘景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渴求寄托 于名山大川之中,陶醉山水,在自然中寻 求精神上的解脱。苏轼与友人欣赏月夜美 景,微妙复杂的心境交错其中,即使身遭 贬谪,依旧闲适乐观,显示了他在逆境中 的旷达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
这两位文豪告诉我们,人生失意时不要沉沦,以乐观的心态 去面对低谷,在山川大河、日月星辰中寻找平静,做一个热爱自 然、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 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 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诵读课文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 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 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 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 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 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 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 八次!”
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 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 八次!”
他四处奔走,招集被 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 来反抗。
他四处奔走,招集被打散的军队, 动员人民起来反抗。经过激烈的战斗, 苏格兰军队赶跑了外国侵略军。布鲁 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
苏格兰的父老乡亲们、亲爱的同胞(bāo)们: 苏格兰在遭(zāo)受侵略(qīn lüè ),
苏格兰在经受磨难,苏格兰人民在哭泣、在流血 啊!
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 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 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 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1.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2.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 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 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 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 成。
我们失败了七次,但并不表示我们永远失败 了。你们知道吗,我曾经看到过一只小小的蜘蛛, 它结网失败了七次都没有灰心,终于在第八次结 成了一张网。难道我们连一只小小的蜘蛛都不如 吗?不,我们一定能像蜘蛛一样,获得第八次抵 抗的胜利!
勇敢的苏格兰人民,拿起你们的武器,跟我 前进吧!胜利属于苏格兰!
名言
• 有志者,事竟成。 ——范 晔
• 不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
一定能成功。
——钱学森
11 第 八 次
大丰市白驹镇第二中心小学 唐付荣
苏格兰 侵 略 抗 击 打仗 几乎 受伤 磨坊 招集 抵抗 信心 灰心 几乎
欧洲 遭到 布鲁斯 磨坊 蜘蛛 唉声叹气 猛地 激烈 细丝
布鲁斯
欧洲苏Biblioteka 兰古时候,欧洲的苏格兰遭到了别
国的侵略。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英 勇地抗击外国侵略军。
可是,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 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他 躺在山上的一间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 气。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