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第69中学2013届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哈尔滨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哈尔滨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哈尔滨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确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 . 变化前后的状态不同B . 变化前后的颜色不同C . 变化前后物质不同D . 变化前后温度不同2. (2分)(2017·阳谷模拟) 某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中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 . PM2.5与雾霾天气B . 新春联欢晚会上的舞台烟雾C .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 . 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3. (2分)(2017·荔湾模拟)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取用碳酸钠C . 稀释浓硫酸D . 加入大理石4. (2分)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1),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2的是()A . AB . BC . CD . D5. (2分) (2017九上·渭滨期末) 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构成固体的微粒不运动B . 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C . 煤、石油、天然气、酒精都是化石能源D . 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可增加水中养分6. (2分) (2016九上·港南期中)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B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C .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S2+D . 硫原子核外共有16个电子,共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7. (2分) (2017九上·莆田期中) 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编号事实结论A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B某物质可以导电该物质一定是金属C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6D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 . AB . BC . CD . D8. (2分)(2016·河南)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 .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 .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 .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9. (2分) (2017九上·南宁月考) 用“ ”和“ ”分别代表氢气分子和氮气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B .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C .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氮气分子数比是 2︰1D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0. (2分) (2016八下·香坊期末)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 天然气泄漏,立即打电话报警B . 室内着火,立即开窗通风C . 教室等人口密集的地方二氧化碳含量高,及时通风换气D . 在煤炉上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11. (2分)某同学的实验记录有如下数据,其中不合理的是()A .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是8.1B . 用托盘天平称得5.4 g的NaClC . 用量筒量取7.4 mL盐酸D . 用温度计测得某盐水溶液的温度为﹣0.1℃12. (2分) (2016九上·北京期中)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污染空气的是()A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B . 一氧化碳C . 二氧化氮D . 二氧化硫13. (2分) (2017八下·广饶期中)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D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14. (2分)下列各反应中最适合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A . 2KClO32KCl+3O2↑B . 2H2O22H2O+O2↑C . 2Na2O2+2CO2═2Na2CO3+O2D . 2H2O2H2↑+O2↑15. (2分) (2019九上·莘县月考)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202137反应后质量/g15321未知A . 物质Y一定是单质B . 反应后物质Q的质量为129C . 反应过程中X、Q的质量比为9:4D . 物质Z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6. (2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B . 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以除去盐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2C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D . 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17. (2分)(2018·聊城)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的是()A . 干冰CO2B . 苏打NaHCO3C . 熟石灰CaOD . 纯碱NaOH18. (2分)(2018·吉林模拟)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 . 检验碳酸根离子:取样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 . 分离Cu和Ag的固体混合物: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C . 检验铵根离子: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是否有氨味产生D . 验证碱能与酸反应:取少量NaOH溶液滴入H2SO4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水产生19. (2分)(2017·株洲模拟)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 . AB . BC . CD . D20. (2分)(2014·桂林) 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 . 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B . 用燃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C . 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D . 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21. (2分)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一定量NaCl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搅拌后完全溶解,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化为()A . 变大B . 变小C . 不变D . 无法判断22. (2分)某石化厂有一种石油产品中含有质量分数为4.9%的残余硫酸,过去他们都是用NaOH溶液来清洗这些硫酸.现在石化厂进行了技术改造,采用Ca(OH)2中和这些残余硫酸.则每处理100kg这种石油产品,可以节约经费多少?()NaOH和Ca(OH)2市场价格如下表:名称Ca(OH)2NaOH价格(元/kg)6.0024.00A . 73.8元B . 72元C . 51.6元D . 22.2元23. (2分)(2018·宝安模拟) 小明对于蜡烛燃烧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减小(如图所示),蜡烛减小的质量等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B . 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上干冷烧杯,看到有水雾生成,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C . 将大烧杯罩在燃烧蜡烛中,一会儿,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 . 已知蜡烛的主要成分CxHy燃烧的方程式是CxHy+33O2 25CO2+16H2O,则物质的化学式是C25H32二、非选择题 (共10题;共38分)24. (4分) (2019九上·莱西期中) 有六种物质:A纯碱B氢氧化钠C硫酸D碳酸钙E盐酸F熟石灰。

黑龙江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目前,备受我市市民期待的哈尔滨地铁2号线、3号线建设正在进行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A.地铁网络全部建成以后,地铁将成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B.铺设钢轨所用的主要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C.钢的含碳量为0.03%﹣2%D.所用的铁制品表面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C.稀盐酸、Fe、Cu、Al D.FeSO4溶液、Al、Cu4.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5.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不应该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B.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厨房中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气阀,打开门窗D.用锡制灯丝6.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不锈钢制炊具B.铜丝制导线C.钛制人造骨骼D.铝合金制飞机7.多吃油炸食物对健康不利,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丙烯醛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烯醛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3:4:1B.丙烯醛为氧化物C.丙烯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1个丙烯醛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8.下列应用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及基本类型都正确的是( )A .氢气还原氧化铜 H 2+CuO═Cu+H 2O 置换反应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 2MgO 2 化合反应C .验证铜和铁的活动性:Fe+CuSO 4═FeS04+Cu 置换反应D .用天然气作燃料:CH 4+O 2CO 2+2H 2O 氧化反应9.X 、Y 、Z 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反应:Y+ZCl 2═Z+YCl 2 X+ZCl 2═Z+XCl 2Y+2HCl═YCl 2+H 2↑ X+HCl→不反应则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A .Z >X >YB .X >Y >ZC .Y >X >ZD .Y >Z >X10.向AgNO 3、Cu (NO 3)2、Zn (NO 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 .Fe 、Cu 、AgB .Cu 、AgC .Fe 、Cu 、ZnD .Fe 、Zn 、Ag 、Cu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A .锌粒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放热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C .硫酸铜溶液与适量的铁钉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D .在空气中点燃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12.区分日常生活中的各组物质,所加试剂和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13.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B .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铁C .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但不能节约能源D .自然界中,金属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15.现有640t 含 Fe 2O 380%赤铁矿石,炼制过程中Fe 2O 3利用率为90%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 )A .336tB .224tC .206 tD .112t二、填空题1.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里,活动性最强的是 ,活动性最弱的是 . (2)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3)自行车的支架的防锈措施是 (4)体温计中的液体是 (5)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2.“爱我中华,扬我国威”,中国航母“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这对于提高我国海军综合作战力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航母的船身制作使用了一定量的钛合金,动力系统为汽﹣柴油混合动力(制作材料和动力系统等均为高度机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钛合金属于 材料,该航母的船身制作使用了钛合金,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 的性质(至少答出两条);(2)液化石油气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混合物,若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 4H 8.已知C 4H 8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会生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气体和最常见的液态氧化物,请写出该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3)该航母在运行时的能量转化为 .3.“抓规律,记特殊”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有四种二氧化锰、铁粉、氧化铜、氧化铁,特殊的物质是“氧化铁”,依据: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其他都是黑色固体.请模仿上述做法找出下列物质的特殊.给出的物质有:汞、铁、镁、铜.(1)选出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是 ;(2)你的依据是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分别代表氢原子和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2)每种反应物均属于物质分类中的 ,请从微观角度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5.(1)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钢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A 、写出②③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B 、在炼铁过程中石灰石的作用是(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某学生想弄清楚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 、B 、C 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①一周后,编号为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②铁生锈的条件是.③如何防止家庭中常见的铁制品生锈,简单易行的方法有(列举二种方法)、.6.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两个圆形表示C(氢氧化钾溶液)、D(硫酸铜溶液)两种物质,请将C、D两个圆画到图中A、B周围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名称;(2)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A、B反应的现象.三、探究题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以“铁、铜、银的化学性质”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已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提出问题】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制定计划】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在实验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收集证据】你认为实验①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释与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有错误,其理由是;【反思小结】反思后甲同学对自己的实验进行了改正只需将②中的改为就可证明了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四、计算题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黄铜样品100克于烧杯中,加入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是199.2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克;(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O 60%赤铜矿(杂质中不含铜)可炼得这种黄铜的质量为吨.(5)用288吨含Cu2(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黑龙江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目前,备受我市市民期待的哈尔滨地铁2号线、3号线建设正在进行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A.地铁网络全部建成以后,地铁将成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B.铺设钢轨所用的主要材料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C.钢的含碳量为0.03%﹣2%D.所用的铁制品表面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答案】B【解析】A、地铁网络全部建成以后,地铁将成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正确;B、铺设钢轨所用的主要材料是锰钢,不是不锈钢,错误;C、钢的含碳量为0.03%﹣2%,正确;D、铁制品表面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是正确的答案,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已伸入到试管内,图中操作错误,会污染胶头滴管,故B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图中液体太多,故C错误;D、量取液体时,俯视,引起的后果是: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量筒的使用及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3.为验证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A.FeSO4溶液、Cu、AlCl3溶液B.CuSO4溶液、Fe、AlCl3溶液C.稀盐酸、Fe、Cu、Al D.FeSO4溶液、Al、Cu【答案】A【解析】A、Cu不能与FeSO4溶液、AlCl3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铝>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铝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B、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Fe不能与AlCl3溶液,说明了活动性铝>铁,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铝>铁>铜;故该方案合理.C、Fe、Al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铝与稀盐酸的反应比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则可得铝>铁>H;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了活动性氢>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铝>铁>铜;故该方案合理.D、铝能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铝>铁;Cu不能与FeSO4溶液反应,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铝>铁>铜;故该方案合理.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C【解析】A 、火箭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铝表面生成红色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 、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不应该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B .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厨房中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气阀,打开门窗D .用锡制灯丝【答案】D【解析】A 、铝的耐腐蚀是因铝易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钢丝球用力打磨会破坏保护层,所以不能经常用它清洁铝制品,故此选项正确.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保鲜,从而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故此选项正确.C 、天然气泄露应先关闭开关,并开窗使其尽快散失,以防中毒,故此选项正确.D 、锡的熔点较低,不能做灯丝,故此选项错误.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6.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不锈钢制炊具B .铜丝制导线C .钛制人造骨骼D .铝合金制飞机【答案】C【解析】A 、不锈钢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常用于制作炊具;B 、铜的导电性能强,常用于制作导线;C 、因钛合金和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常用钛合金制人造骨骼而不是钛;D 、铝合金具有密度小,质量轻的特点,常用于制作飞机管件;故选C .【点评】性质决定用途,熟练掌握金属的性质是正确选择用途的关键.7.多吃油炸食物对健康不利,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丙烯醛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醛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 3:4:1B .丙烯醛为氧化物C .丙烯醛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1个丙烯醛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答案】D【解析】丙烯醛的化学式为:C 3H 4O ,由化学式进行分析:A .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B .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而丙烯醛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D .由丙烯醛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8个原子,故正确.故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应用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及基本类型都正确的是( )A .氢气还原氧化铜 H 2+CuO═Cu+H 2O 置换反应B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O 2MgO 2 化合反应C .验证铜和铁的活动性:Fe+CuSO 4═FeS04+Cu 置换反应D .用天然气作燃料:CH 4+O 2CO 2+2H 2O 氧化反应【答案】C【解析】A .该反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的,正确的为:H 2+CuO Cu+H 2O ,故错误;B .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 ,正确的方程式为:2Mg+O 22MgO ,故错误;C .铁比铜活泼,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硫酸亚铁,故正确;D .该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CH 4+2O 2CO 2+2H 2O .故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9.X 、Y 、Z 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反应:Y+ZCl 2═Z+YCl 2 X+ZCl 2═Z+XCl 2Y+2HCl═YCl 2+H 2↑ X+HCl→不反应则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 )A .Z >X >YB .X >Y >ZC .Y >X >ZD .Y >Z >X【答案】C【解析】由反应Y+ZCl 2═Z+YCl 2,可得Y 的活动性比Z 强;由反应X+ZCl 2═Z+XCl 2,可得X 的活动性比Z 强;由反应Y+2HCl═YCl 2+H 2↑,可知Y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 之前;由X+HCl→不反应,可知X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 之后;综合以上分析,可知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Y >X >Z ;故选C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0.向AgNO 3、Cu (NO 3)2、Zn (NO 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A .Fe 、Cu 、AgB .Cu 、AgC .Fe 、Cu 、ZnD .Fe 、Zn 、Ag 、Cu【答案】A【解析】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知:Zn >Fe >Cu >Ag ;故铁不能与Zn (NO 3)2反应,而AgNO 3、Cu (NO 3)2全部反应,从而得到Cu 、Ag ,铁粉过量,所以滤出固体中含Fe ;故滤出的固体中含有:Fe 、Cu 、Ag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的发生,从而确定物质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A .锌粒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放热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强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雾C .硫酸铜溶液与适量的铁钉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D .在空气中点燃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答案】AC【解析】A 、锌粒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放热,故A 说法正确;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而非“白雾”,故B说法不正确;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铜是红色固体,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故说法正确;D、在氧气中点燃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2.区分日常生活中的各组物质,所加试剂和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与石灰水反应,可以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生铁和钢都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硫酸铜反应,都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取样品,闻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汽油,没有气味的是水,可以鉴别,取样品,点燃,可以燃烧的是汽油.不能燃烧的是水,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C正确;D、黄金和黄铜都是金黄的,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3.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B.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铁C.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但不能节约能源D.自然界中,金属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答案】C【解析】A.合金与组成它的成分相比,一般具有熔点低、硬度大、抗腐蚀性强等方面的优点,现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所以大量使用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故A正确;B.目前,铁是人类开采最多的金属,故B正确;C.回收废旧金属节约了金属资源,从而节约了能源,故C错误;D.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非常丰富,除少数极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D正确;故选C.【点评】资源及能源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及操作均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 、加水溶解后,过量铁粉能与CuCl 2溶液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加水溶解后,铁能与CuSO 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采取的方法错误.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KCl 易溶于水,MnO 2固体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5.现有640t 含 Fe 2O 380%赤铁矿石,炼制过程中Fe 2O 3利用率为90%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 )A .336tB .224tC .206 tD .112t【答案】A【解析】设可炼出含杂质2%的生铁质量为x .Fe 2O 3+3CO2Fe+3CO 2 160 112640t×80%×90% (1﹣4%)xx=336t答案: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注意代入方程式计算的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里,活动性最强的是 ,活动性最弱的是 . (2)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3)自行车的支架的防锈措施是(4)体温计中的液体是(5)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答案】(1)钾,金;(2)Fe 3O 4;(3)刷漆;(4)汞;(5)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解析】(1)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在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里,活动性最强的是钾,活动性最弱的是金.(2)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 3O 4;(3)自行车的支架的防锈措施是:刷漆;(4)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汞.(5)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矿石的主要成分以及防止生锈的方法等即可顺利解答.2.“爱我中华,扬我国威”,中国航母“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这对于提高我国海军综合作战力水平、增强防卫作战能力,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航母的船身制作使用了一定量的钛合金,动力系统为汽﹣柴油混合动力(制作材料和动力系统等均为高度机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钛合金属于 材料,该航母的船身制作使用了钛合金,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 的性质(至少答出两条);(2)液化石油气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混合物,若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 4H 8.已知C 4H 8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会生成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气体和最常见的液态氧化物,请写出该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3)该航母在运行时的能量转化为 .【答案】(1)金属,抗腐蚀性强、硬度大;(2)C 4H 8+6O 24CO 2+4H 2O ;(3)化学能转化为动能.【解析】(1)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该航母的船身制作使用了钛合金,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抗腐蚀性强、硬度大的性质,故填:金属,抗腐蚀性强、硬度大;(2)C 4H 8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 4H 8+6O 24CO 2+4H 2O ;(3)该航母在运行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故填: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材料的应用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抓规律,记特殊”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有四种二氧化锰、铁粉、氧化铜、氧化铁,特殊的物质是“氧化铁”,依据: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其他都是黑色固体.请模仿上述做法找出下列物质的特殊.给出的物质有:汞、铁、镁、铜.(1)选出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是 ; (2)你的依据是 . 【答案】(1)Hg ;(2)在常温下汞是液态,其它物质都是固态; 【解析】汞、铁、镁、铜中,在常温下汞是液态,其它物质都是固态,汞的化学式为:Hg ;【点评】熟记各种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分别代表氢原子和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2)每种反应物均属于物质分类中的 ,请从微观角度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答案】(1)氢原子、氧原子;(2)单质,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分子.【解析】(1)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此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2)由反应的微观构成可知,每种反应物质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掌握微观图示的结构及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1)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钢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A 、写出②③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B 、在炼铁过程中石灰石的作用是(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某学生想弄清楚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 、B 、C 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①一周后,编号为 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 ②铁生锈的条件是 . ③如何防止家庭中常见的铁制品生锈,简单易行的方法有(列举二种方法) 、 .【答案】(1)Zn (NO 3)2、Fe (NO 3)2;Fe+2AgNO 3=Fe (NO 3)2+2Ag(2)CO 2+C 2CO ,Fe 2O 3+3CO 2Fe+3CO 2;除去二氧化硫(3)C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菜刀用后擦干涂上植物油,铁锅刷后及时擦干放在干燥处.【解析】(1)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硝酸锌、硝酸银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说明铁已经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硝酸锌和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硝酸锌和硝酸亚铁的化学式为Zn (NO 3)2、Fe (NO 3)2;加入铁粉后,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 3=Fe (NO 3)2+2Ag .(2)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 2CO ,Fe 2O 3+3CO 2Fe+3CO 2;在炼铁过程中石灰石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

黑龙江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初三初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哈尔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倡导环境保护。

以下做法不符合“创城”理念的是A.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B.对辖区河道截污治污C.讲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D.郊区禁止随意焚烧秸秆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乙烯是制塑料的主要原料,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C.乙烯分子中碳、氢的元素个数比为1:2D.一个乙烯分子含有16个质子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蓝紫色,放热,生成二氧化硫刺鼻气体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淡黄色,放出大量的热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会变红色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变成紫红色,溶液蓝色逐渐变为绿色5.新教材有丰富的图片,它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6.用分子原子离子解释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7.下列物质的应用,能体现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8.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工业用赤铁矿炼铁: 4CO+Fe3O43Fe+4CO2置换反应B.点燃天然气发生主要反应: CH4+2O22H2O+CO2氧化反应C.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2HCl==MgCl2+2H2O复分解反应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2H2O 2H2↑+ O2↑分解反应9.下面是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10.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浸泡虾仁,减缓虾仁变质B.将厨房铁炊具放在通风处,可减缓铁锈蚀C.焙制糕点时添加苏打,烘烤时糕点疏松D.屋内着火要迅速打开门窗,避免窒息11.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金属资源中,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也是保护化石燃料和金属资源的表现C.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就不会淡水危机D.可燃冰和甲烷不是一种物质,可燃冰是未来的替代能源12.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无结晶水,两种物质溶解度不干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0℃时,X、Y的两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B.无法判断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YD.降温30℃的X、Y两者饱和的混合溶液到10℃时,析出X比Y质量多1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错误的是14.区别下列物质,且两种方法均能区别开的是15.金属氧化物陶瓷着色,有时测定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含量。

69中2月理化综合考试试题

69中2月理化综合考试试题

2012—2013(下)哈六十九中学初四学年二月月考综合试题命题人:刘振军梁颖(建设校区)审题人:林新莉褚利民(建设校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23 Cl-35.5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单选)1. 目前,哈尔滨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做出的贡献,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3. 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只有②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③5. 人体进食摄入的六大营养物质中,一些做为细胞再生的原料,一些为人体提供活动的能量,另一些则肩负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重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6.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

α一丙氨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α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一丙氨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B.氮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C.含有四种元素D.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有机物7.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发现家中燃气泄漏,应及时打开门窗,但不要触动电器开关B.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C.沾在衣服上的油污可以先用适量的汽油洗涤,再用大量的清水洗D.实验中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8.在实验室里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9. 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03+2HCl==NaCl+H20+C02↑复分解反应B.闻气味鉴别碳铵: NH4HC03 ==NH3↑+H20+C02↑分解反应C.用稀硫酸除去锌粉中混有铁粉:Fe+H2S04==FeS04+H2↑置换反应D.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02==CaC03↓+H20 复分解反应10.下列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灼烧硫酸钾:不熔化,跳动有爆裂声B.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根铜丝: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物质,溶液变成蓝色C.向无色的酚酞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粉末:溶液变成红色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冒白烟12.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B.地壳中含有丰富的金属矿物,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C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其中氮气和氙气都可以用于医疗麻醉D .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中都含有碳元素13.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60℃的A 、B 、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A 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最多B .60℃时A 、B 、C 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C .40℃时A 物质60g 放入50g 水溶解后升温至6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D .物质C 中混有少量A 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物质C15. 取l0g 变质的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向烧杯中加入l00g 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则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是( )A. 107.8gB. 7.8gC. 110gD. 102.2g二、选择题(16-27题,每题2分,共24分)1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C.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沙尘暴时,尘土满天17.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压缩气体做功 克服摩擦做功 气体对外做功 钻木取火 A B C D18. 同学们学过“比热容”的知识后,知道它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利用水的这种特性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 .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介质B .炎热的夏天同学们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会变干C .北方冬季暖气供热设备用水作热循环工作物质D .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有时要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23. 实验室中有一种蓄电池,它的正负极的字样已经看不出来了,几名同学想通过实验来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其中不可行的是哪种方案-30.6-315A.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B.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C.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发电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27. 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升高到10V,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变化了0.1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A.0.4WB.4.0WC.1.6WD.3.4W三、非选择题(28-37小题,共40分)28.天然彩色蔬菜面条由蔬菜和面粉制成,把榨好的各种颜色的蔬菜汁放在面粉里和面,就变成蔬菜面条了,具有口味独特和营养丰富的特点。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九年级化学下学期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九年级化学下学期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六十九中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果说“龙塔”让人们感受到了某某的“高度”,那么地铁的正式开通又让人们感受到了某某的“速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作为公共交通设施,地铁的投入运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B.地铁的铁轨都是用不锈钢铺设而成C.龙塔的主体结构是钢,钢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纯铁D.地铁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合金,所应用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支架生锈C.用炭黑制墨汁D.用汽油溶解油污形成溶液的方法除去餐具上的油污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指示剂遇酸或碱变色B.浓盐酸罐车翻倒产生白雾C.用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D.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食盐水B.滴管的使用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5.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不锈钢做硬币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C.用硫酸填充蓄电池D.纯碱制洗涤剂6.观察下列物质变化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A.向装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向已经变蓝的石蕊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会变为紫色C.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会有气泡产生D.铁丝跟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7.维生素(C6H8O6)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维生素C对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很大帮助.下列关于维生素C(简称V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V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B.Vc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C.Vc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l:l2D.Vc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l:18.下列应用和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B.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2)2化合反应C.实验室制取氢气: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 中和反应9.关注安全和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胃液正常的pHX围在0.9﹣﹣1.5之间,若胃酸过多,则应尽量少食用橘子等水果B.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用石灰石作补钙剂C.不慎把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成人每天约需3﹣﹣5g食盐,长期食用过多的食盐会影响人体健10.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A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改变B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一氧化碳分子有毒C 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颜色不同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D NaOH溶液能够导电溶液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A.A B.B C.C D.D11.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壳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铁C.金属资源主要存在于地壳中,海水中不可能含有金属资源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气体,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 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入酚酞试液加入稀盐酸B 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盖观察滴在纸上观察C 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D 生石灰和熟石灰加水观察加水后分别加入酚酞试液A.A B.B C.C D.D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稀盐酸硫酸过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B KCl MnO2适量的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 铁铁锈过量硫酸过滤、洗涤D 氧气水蒸气足量氢氧化钠固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装置A.A B.B C.C D.D14.如图是a、b、c、三种不同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分别取出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c B.t2℃,将a、b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a>b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a和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 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提取b晶体时最好采用冷却b物质的热饱和溶液的办法15.取一定量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80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向该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固体质量恰好不再增加,过滤,得滤液800.18g,干燥后得2g滤渣,则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是()二、非选择题(28-35小题,共40分)16.高压锅又叫压力锅,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种炊具,它以独特的功能普及到千家万户,大大缩短了做饭的时间,节约了能源,还能做出一般锅做不出来的味道.而近几年电压力锅的出现,再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锅的概念,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1)早期的高压锅是铝合金制成的,这种高压锅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填化学式)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性能.(2)用高压锅烹饪食物更快熟易烂,节约能源,其原因是因为烹饪时锅内压强变,水的沸点变,锅内温度升高.(3)高压锅内的油污可以用洗涤剂去除,但是炉具上的顽固污渍应该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原因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该物质能与油脂,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去除油污.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许多家庭的代步工具.也许你的家庭就拥有一台不错得轿车,那就请根据你对汽车的了解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为高铁蓄电池,其在行驶过程中能量转化是(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钢材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反应的结果,可以采取的方法来防止钢材生锈.(3)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气囊.制备工业级NaN3如下:将NaNH2与N2O气体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溶于水呈碱性的刺激性气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8.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①洗涤剂去油污②氢氧化钠去除油污③浓硫酸做干燥剂④盐酸制作药物⑤铜用作导线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请你从用途中体现出的主要性质角度,将上述用途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的分类标准是(1),包括事例为(2)填(填序号).19.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2)此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3)正确补图后该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一切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结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而的缘故.20.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火柴、药匙、镊子、弹簧夹、棉花及以下仪器如图1(1)若补充仪器(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要制备并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需补充的一种溶液是.①请连接A、B,并将装置图如图2补充完整;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1.如图所示,B、D为黑色粉末,A为蓝色的硫酸铜溶液,C和E发生中和反应,并且产生白色沉淀.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B、C、D、E 四种物质的化学式;(2)写出能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B和适量的C反应的现象.22.小明和小艳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小明同学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他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艳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艳同学的理由是.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充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乙同学猜想是CaCO3你认为是.【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溶液.,猜想正确【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密封保存熟石灰.23.为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镁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求解混合物中发生反应物质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3)混合物中氯化钠和氯化镁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4)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若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所需要上述实验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所用的4种玻璃仪器有.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六十九中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如果说“龙塔”让人们感受到了某某的“高度”,那么地铁的正式开通又让人们感受到了某某的“速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作为公共交通设施,地铁的投入运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B.地铁的铁轨都是用不锈钢铺设而成C.龙塔的主体结构是钢,钢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纯铁D.地铁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合金,所应用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考点】生铁和钢;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地铁建成的意义以及使用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地铁的投入运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正确;B、高铁的铁轨主要是强度大的锰钢,不是不锈钢,错误;C、合金的性能比它们的组分金属性能好,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正确;D、地铁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合金,所应用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材料的类别以及具体建设项目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支架生锈C.用炭黑制墨汁D.用汽油溶解油污形成溶液的方法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B、用喷漆的方法可以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能防止自行车支架生锈,正确;C、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早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用炭黑制造墨汁,正确;D、餐具上的油污不能用汽油清洗,不符合实际,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指示剂遇酸或碱变色B.浓盐酸罐车翻倒产生白雾C.用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D.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指示剂遇酸或碱变色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浓盐酸罐车翻到产生白雾是浓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所以能形成白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自制汽水的原理: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NaOH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此过程生成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食盐水B.滴管的使用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蒸发溶液是,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液体飞溅;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C、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解答】解:A、蒸发溶液是,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蒸发溶液、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5.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不锈钢做硬币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C.用硫酸填充蓄电池D.纯碱制洗涤剂【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盐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不锈钢硬度大、不易生锈,可以用于制造硬币,故A正确;B、亚硝酸钠有致癌作用,不能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故B错误;C、硫酸可用来填充蓄电池,故C正确;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制洗涤剂,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6.观察下列物质变化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A.向装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向已经变蓝的石蕊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会变为紫色C.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会有气泡产生D.铁丝跟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铜难溶于水,向装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已经变蓝的石蕊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仍为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一段时间后,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会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跟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维生素(C6H8O6)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维生素C对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很大帮助.下列关于维生素C(简称V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V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B.Vc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C.Vc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l:l2D.Vc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l: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一个Vc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Vc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结合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个V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中分别含有1个原子核,则1个V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但不是V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故选项说法错误.B、Vc是由Vc分子构成的,Vc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V 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Vc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不显电性,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l: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下列应用和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 复分解反应B.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2)2化合反应C.实验室制取氢气: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 中和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C、实验室制取氢气常采用锌和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较慢,不能用于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镁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9.关注安全和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胃液正常的pHX围在0.9﹣﹣1.5之间,若胃酸过多,则应尽量少食用橘子等水果B.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用石灰石作补钙剂C.不慎把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成人每天约需3﹣﹣5g食盐,长期食用过多的食盐会影响人体健【考点】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橘子显酸性来分析;B.根据石灰石的成分来分析;C.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氯化钠是人体所必须的无机盐,起到平衡体液维持新陈代谢促进合成胃酸等作用;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解答】解:A.橘子显酸性,因为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过多的橘子,故正确;B.石灰石中含有杂质,不宜用作补钙剂,故错误;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D.长期食用过多食盐过多会引发高血压,不利于人体健康;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人类生活、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10.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A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改变B 一氧化碳使人中毒一氧化碳分子有毒C 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颜色不同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D NaOH溶液能够导电溶液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因为原子(而不是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一氧化碳分子有毒,故选项解释正确.C、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颜色不同,是因为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NaOH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壳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铁C.金属资源主要存在于地壳中,海水中不可能含有金属资源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气体,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自然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B、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分布和人类对金属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解答;C、根据海水中的资源分析解答;D、根据可燃冰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资源.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耗竭性自然资源,它以一定量蕴藏在一定的地点,并且随着人们的使用渐减少,直至最后消耗殆尽.矿藏资源就是一种典型的耗竭性自然资源.故说法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铁是最常见的金属,也是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故说法正确;。

初中化学哈尔滨市69中校化学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哈尔滨市69中校化学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哈尔滨市69中校化学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4题)评卷人得分1.下列标志中属于安全标志的是 ()①②③④⑤A. ①③B.②④C.①②⑤D.③④【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燃烧和灭火2.在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煮粥时为了快点熟加少量面碱。

B.可以用炉具清洁剂除去水垢。

C.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排风扇,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3.下列实验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粉尘爆炸B.洗涤剂除油污C.浓硫酸稀释D.氢气吹肥皂泡【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4.随着科学的进步,大大改善了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卫生健康等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下列有关健康叙述正确的是()①花生米不但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糖类的含量也较高,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食品②随着癌症患病率的增加,应多吃含硒的食品③维生素由200多种,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饮食中要注意补充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品④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人更多的钙A. ②③④B.②④C.①④D. ④【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5.据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进行饲养。

“瘦肉精” 学名盐酸克伦特罗, 化学式为C12H18Cl2N2O,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下列对于瘦肉精认识正确的是()A.瘦肉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2:2:1B.每个瘦肉精分子中质子数为146C.瘦肉精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每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34个原子核【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A.稀盐酸除铁锈2HCl+FeO=FeCl2+H20B.钟乳石的形成Ca(HC03)2=CaC03↓+H20+CO2↑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02↑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2Mg+02=MgO【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7.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事实解释A乙醇可以制造饮料,而甲醇有毒物质组成元素不同,分子结构也不同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间隔发生改变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DKMnO4溶液和K2SO4溶液的颜色不同两种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8.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铜制作机械零件B.氮气作闪光灯C.二氧化碳作肥料D.氧气供给呼吸【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氧气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豆科植物因根部有根瘤菌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B.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C. 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蔗糖D.用草木灰改良过的酸性土壤,不能立即施加氮肥【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肥料10.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 D. 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加稀盐酸加氯化钙溶液B水和过氧化氢溶液观察颜色加硫酸铜溶液C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加石灰水D锦纶和蚕丝灼烧闻气味观察颜色【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1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境等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B.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C.pH < 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它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有关D.使燃料充分燃烧,既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又可以节约化石能源【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HCl( CO2)适量NaOH溶液洗气BNaCl (NaOH)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CCO2(CO)足量O2点燃D稀盐酸(稀硫酸)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14.由Fe和FeO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取该混合物14g,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 40 gB. 80 gC. 15.2 gD. 30.4g【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5题)1.下列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这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鸡蛋酱油蔬菜醋洗涤剂面包(1)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2)写出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013届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2013届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者黑中学八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 给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 .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食物腐败 B 、水结成冰 C 、大米酿酒 D 、铜变成铜绿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酒精能挥发B 、甲烷密度小于空气C 、汽油能燃烧D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5.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B 、酒精 +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 、氢气 + 氧气−→−水 D 、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6. 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7. 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可燃性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 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 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8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 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9 .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可以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C.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10. 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A. 空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 11.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 A. 木炭 B. 红磷 C. 石蜡 D. 硫 12. 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 ①气焊 ②动植物呼吸 ③医疗 ④潜水 ⑤宇航A. ①②③B. ①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 13. 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水槽B .蒸发皿C .试管D .石棉网15.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 16.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B.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 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D. 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烟雾 17.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2013年初中毕业学年训练测试化学

2013年初中毕业学年训练测试化学

2013哈尔滨69中学初中毕业学年训练测试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l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Cl-35.5 K-39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为了加快哈尔滨向现代化大都市迈进的脚步,在市政府的全面规划下,江北、哈西、群力等新城区发展已初具规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促进了经济发展B.城市建设过程中用到的钢材属于金属材料C.道路建设中设置的护栏大多都喷有油漆,其目的主要为了美观D.磨盘山引水工程,提高了市民饮用水的质量2.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下列元素与其处于同一族的是()A B C D3.下图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4.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氢气做高能燃料 B 纯碱制洗涤剂 C 氮气制化肥 D.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5.下列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6.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锡、铁、碘、锌、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有些食品中添加代可可脂,不仅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而且可以节约自然资源C.食用海产品、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所以应该多吃D.某些矿泉水瓶中锑元素超标,对人体有害7.过氧乙酸(CH3COOOH)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氧乙酸属于有机化合物B.过氧乙酸是由多原子构成的化合物C.过氧乙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3:38.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人的皮肤被蚊虫叮咬后涂一些含有氨水的药水止痒B. 冬天某户人家为了避免煤气中毒在炉子上放一盆水C. 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D. 可以用适量的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9.观察下列物质变化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向装有氢氧化钠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一开始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C.向已经变蓝的石蕊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会变为紫色D.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1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铜片反应制取氢气:Cu+H2SO4===CuSO4+H2↑B.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K2CO3+2HCl===2KCl+H2O+CO2↑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13.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2℃时,a溶液的质量分数比c大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相等D.n点表示在t2℃,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5.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混合物10g,继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固体变为9.04g,再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干燥得到1.59g黑色固体。

初中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六十九中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5题)1.如果说“龙塔”让人们感受到了哈尔滨的“高度”,那么地铁的正式开通又让人们感受到了哈尔滨的“速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作为公共交通设施,地铁的投入运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B.地铁的铁轨都是用不锈钢铺设而成C.龙塔的主体结构是钢,钢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纯铁D.地铁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合金,所应用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答案】【考点】生铁和钢;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地铁建成的意义以及使用的材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地铁的投入运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面的交通压力,正确;B、高铁的铁轨主要是强度大的锰钢,不是不锈钢,错误;C、合金的性能比它们的组分金属性能好,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正确;D、地铁的建造使用了大量的合金,所应用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材料的类别以及具体建设项目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难度:容易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2.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支架生锈C.用炭黑制墨汁D.用汽油溶解油污形成溶液的方法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答案】【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评卷人得分【解答】解:A、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正确;B、用喷漆的方法可以使铁与水和氧气隔绝,能防止自行车支架生锈,正确;C、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早常温下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用炭黑制造墨汁,正确;D、餐具上的油污不能用汽油清洗,不符合实际,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3.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指示剂遇酸或碱变色B.浓盐酸罐车翻倒产生白雾C.用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D.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指示剂遇酸或碱变色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浓盐酸罐车翻到产生白雾是浓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了盐酸的小液滴,所以能形成白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自制汽水的原理:小苏打与柠檬酸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NaOH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了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此过程生成新的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蒸发食盐水B.滴管的使用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答案】【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蒸发溶液是,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防止液体飞溅;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lD、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蒸发溶液、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难度:容易知识点:走进化学单元测试5.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不锈钢做硬币B.用亚硝酸钠腌渍鱼C.用硫酸填充蓄电池D.纯碱制洗涤剂【答案】【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用盐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不锈钢硬度大、不易生锈,可以用于制造硬币,故A正确;B、亚硝酸钠有致癌作用,不能用亚硝酸钠腌渍鱼肉,故B错误;C、硫酸可用来填充蓄电池,故C正确;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制洗涤剂,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6.观察下列物质变化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A.向装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向已经变蓝的石蕊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会变为紫色C.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会有气泡产生D.铁丝跟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答案】【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铜难溶于水,向装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试液不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已经变蓝的石蕊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仍为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一段时间后,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会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跟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7.维生素(C6H8O6)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维生素C对提高自身免疫力有很大帮助.下列关于维生素C(简称V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V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B.Vc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C.Vc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9:l:l2D.Vc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l:1【答案】【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一个Vc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Vc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结合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个V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中分别含有1个原子核,则1个V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但不是Vc分子中含20个原子核,故选项说法错误.B、Vc是由Vc分子构成的,Vc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V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Vc分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不显电性,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为l: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8.下列应用和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CO2+2NaOH═Na2CO3+H2O复分解反应B.溶洞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2)2化合反应C.实验室制取氢气: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D.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中和反应【答案】【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C、实验室制取氢气常采用锌和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较慢,不能用于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镁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9.关注安全和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在0.9﹣﹣1.5之间,若胃酸过多,则应尽量少食用橘子等水果B.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用石灰石作补钙剂C.不慎把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成人每天约需3﹣﹣5g食盐,长期食用过多的食盐会影响人体健【答案】【考点】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常用盐的用途.【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橘子显酸性来分析;B.根据石灰石的成分来分析;C.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氯化钠是人体所必须的无机盐,起到平衡体液维持新陈代谢促进合成胃酸等作用;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解答】解:A.橘子显酸性,因为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用过多的橘子,故正确;B.石灰石中含有杂质,不宜用作补钙剂,故错误;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D.长期食用过多食盐过多会引发高血压,不利于人体健康;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人类生活、身体健康的密切关系,难度不大.难度:容易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10.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A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一氧化碳使人中毒一氧化碳分子有毒C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颜色不同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DNaOH溶液能够导电溶液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A.A B.B C.C D.D【答案】【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因为原子(而不是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一氧化碳分子有毒,故选项解释正确.C、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颜色不同,是因为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种类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NaOH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11.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壳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铁C.金属资源主要存在于地壳中,海水中不可能含有金属资源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气体,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答案】【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自然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B、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分布和人类对金属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解答;C、根据海水中的资源分析解答;D、根据可燃冰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资源.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耗竭性自然资源,它以一定量蕴藏在一定的地点,并且随着人们的使用渐减少,直至最后消耗殆尽.矿藏资源就是一种典型的耗竭性自然资源.故说法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铁是最常见的金属,也是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故说法正确l 加入酚酞试液加入稀盐酸B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盖观察滴在纸上观察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紫色石蕊溶液D生石灰和熟石灰加水观察加水后分别加入酚酞试液A.A B.B C.C D.D【答案】【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物质需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解答,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即可鉴别.【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是碱性的,加入酚酞试液会变红,无法鉴别,错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现象相同,无法鉴别,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产生白雾,而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不会产生白雾,可以鉴别;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滴在纸上,浓硫酸会使纸变黑,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现象,可以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会使石蕊试液变蓝,不能鉴别;D、生石灰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熟石灰与水混合不能产生热量,可以鉴别;加水后两种物质的水溶液都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不能鉴别;故选B.【点评】本道题目考查了一些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有物理方法,也有化学方法,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为例,通过此题我们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稀盐酸硫酸过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BKClMnO2适量的水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C铁铁锈过量硫酸过滤、洗涤D氧气水蒸气足量氢氧化钠固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装置A.A B.B C.C D.D【答案】【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气体的干燥(除水);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稀盐酸和硫酸均能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铁锈和铁均能与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14.如图是a、b、c、三种不同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分别取出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cB.t2℃,将a、b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a>b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a和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提取b晶体时最好采用冷却b物质的热饱和溶液的办法【答案】【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及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情况解答.B、根据析出晶体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有关分析判断;C、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D、根据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解答】解:A、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1℃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a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c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据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c.故A正确;B、析出晶体的质量与不仅与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ab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c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由于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提取b晶体时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办法.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了溶解度如何比较大小,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15.取一定量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800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向该溶液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固体质量恰好不再增加,过滤,得滤液800.18g,干燥后得2g滤渣,则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钙的质量是()A.0.56g B.1.12g C.0.74g D.1.48g【答案】【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可知,800.18g滤液为水,增加的质量为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钙与CO2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由此解答.【解答】解:800克水,变为800.18克滤液,增加的质量为: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钙与CO2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即:0.18克设混合物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Ca(OH)2+CO2=CaCO3↓+H2O7418x0.18g解得:x=0.74g故选C.【点评】要学会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难度:中等知识点:碳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4题)1.高压锅又叫压力锅,是近几十年来新兴的一种炊具,它以独特的功能普及到千家万户,大大缩短了做饭的时间,节约了能源,还能做出一般锅做不出来的味道.而近几年电压力锅的出现,再次颠覆了传统意义上锅的概念,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1)早期的高压锅是铝合金制成的,这种高压锅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__________________性能.(2)用高压锅烹饪食物更快熟易烂,节约能源,其原因是因为烹饪时锅内压强变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沸点变__________________,锅内温度升高.(3)高压锅内的油污可以用洗涤剂去除,但是炉具上的顽固污渍应该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原因是炉具清洁剂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能与油脂__________________,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去除油污.【答案】【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1)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进行分析;(2)根据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进行分析;(3)根据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该物质能与油脂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去除油污进行分析.【解答】解:(1)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2)水的沸点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所烹饪时锅内压强变大,水的沸点变升高,锅内温度升高;(3)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该物质能与油脂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去除油污.故答案为:(1)Al2O3,抗腐蚀;(2)大,升高;(3)NaOH,反应.【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许多家庭的代步工具.也许你的家庭就拥有一台不错得轿车,那就请根据你对汽车的了解及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为高铁蓄电池,其在行驶过程中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钢材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反应的结果,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防止钢材生锈.(3)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气囊.制备工业级NaN3如下:将NaNH2与N2O气体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溶于水呈碱性的刺激性气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内燃机的能量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2)根据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解答;(3)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的电池为高铁蓄电池,其在行驶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钢材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反应的结果,可以采取喷漆的方法来防止钢材生锈.(3)将NaNH2与N2O气体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水溶液呈碱性的刺激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气体是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2+N2O═NaN3+NaOH+NH3↑.反应前NaNH2中Na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因此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1)+x+(+1)=0,x=﹣3;反应前N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因此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2y+(﹣2)=0,y=+1;。

2012—2013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2—2013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2—2013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24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混合物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C.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D.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2、(2011烟台市)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问的间隔变小(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B.花香四溢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4、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最小粒子B.水通电后变成气体,是因为它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C.分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粒子D. 氢原子和氧原子是电解水变化中的最小微粒5、(陕西省)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B.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C.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D. 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6、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

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7、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水的密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室温到4℃)C.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蒸馏、吸附等D.水生动植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含有氧元素9.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10、.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的是A.汽车排放的尾气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C.随意丢弃的废旧电池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11、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和固态外,还有玻璃态。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尔滨69中初三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尔滨69中初三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黑龙江省哈尔滨69中初三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2分)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以下是生产、生活中一些物质的用途:①大理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②氢氧化钠去除油污③浓硫酸做干燥剂④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⑤铜用作导线⑥用氯化钠制取碳酸钠请你从用途中体现出的主要性质角度,将上述用途平均分为两类:其中一类的分类标准是(1)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事例为(2)________ __(填序号)。

2.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回收废旧电池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B.海洋资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C.天然气是较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3.化学与我们密不可分,请回答如下问题(11分)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3)(1)图是叶边发黄的大豆和遭病的甘蓝,这是因为它们生长时缺少__________ ___肥;(2)尿素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尿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袁隆平院士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水稻加工后就是大米,其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在东北地区种植时,因为气温较低,应比南方额外施加的化肥种类为(4)______________。

在实际生产中,为满足水稻生长需要,需要施加复合肥,请你写出这种化肥的特点是(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高。

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对空气会造成污染,可利用氨气在400℃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将其转化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气体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液体.则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6)_________________,(4)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7)____________。

201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69中学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

201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69中学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

201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第69中学九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C.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沙尘暴时,尘土满天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压缩气体做功 克服摩擦做功气体对外做功钻木取火ABC D3.同学们学过“比热容”的知识后,知道它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利用水的这种特性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 .工厂里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介质B .炎热的夏天同学们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会变干C .北方冬季暖气供热设备用水作热循环工作物质D .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有时要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4.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对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灯亮,铃一定响B .铃响,灯一定亮C .灯亮,铃一定不响D .铃响,灯一定不亮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 ,如图所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选择镜后与镜前等大的蜡烛是为了准确比较出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B.把镜前的蜡烛再远离玻璃板一些,对探究像的大小没有影响C.镜后的蜡烛点燃后,才能与镜中的像重合D.镜后的蜡烛替代镜前蜡烛像,可准确测量出像到镜面的距离6.如图所示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滑动时,以下关于表1、表2的性质和灯泡发光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表l是电流表,示数变大;表2是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B.表1是电流表,示数变小;表2是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C.表1是电压表,示数变小;表2是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D.表1是电压表,示数变大;表2是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暗7.关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的电路在课本中是相同的B.两个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C.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相同的D.两个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8.实验室中有一种蓄电池,它的正负极的字样已经看不出来了,几名同学想通过实验来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其中不可行的是哪种方案-30.6-315A B D9.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A.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 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C.丙车在10s内行驶0.3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10.甲是标有“16Ω1A”的定值电阻,乙是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

哈尔滨市69中学九年级(下)化学阶段性测试卷(含答案)

哈尔滨市69中学九年级(下)化学阶段性测试卷(含答案)

CaH2+ H2O—
(在答题卡上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32.(7 分)在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仪器和稀盐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
氯酸钾及火柴和棉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双孔






4


( 1 ) 仪器①在一般实验中的用途为

( 2 ) 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工业制氧气的原理属于分解反应
B. 浓硫酸沾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 3%-5%的碳酸钠溶液
C.可用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D.用 pH 试纸测得唾液的 pH 为 6.6-7.1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的验满 B.浓硫酸的稀释 5.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溶液变成红色,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3)
现象,于是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猜想正确。请你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及结论
(4)
; 乙同学实验:取 B 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
淀生成,乙同学结合甲同学实验确定了溶液中溶质为(5)
(填化学式);
同学们根据探究结果合理的处理了废液。

7
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A A B D D A C C A A D
二、非选择题(共40 分)
28. (6 分,每空1分)
(1) 蛋白质、糖类;
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2月月考九年级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单选)1. 目前,哈尔滨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做出的贡献,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3. 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只有②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③5. 人体进食摄入的六大营养物质中,一些做为细胞再生的原料,一些为人体提供活动的能量,另一些则肩负调节新陈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重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6.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

α一丙氨酸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右图是α一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一丙氨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7B.氮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C.含有四种元素D.是由四种原子构成的有机物7.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发现家中燃气泄漏,应及时打开门窗,但不要触动电器开关B.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C.沾在衣服上的油污可以先用适量的汽油洗涤,再用大量的清水洗D.实验中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8.在实验室里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9. 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03+2HCl==NaCl+H20+C02↑复分解反应B.闻气味鉴别碳铵: NH4HC03 ==NH3↑+H20+C02↑分解反应C.用稀硫酸除去锌粉中混有铁粉:Fe+H2S04==FeS04+H2↑置换反应D.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02==CaC03↓+H20 复分解反应10.下列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灼烧硫酸钾:不熔化,跳动有爆裂声B.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根铜丝:铜丝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物质,溶液变成蓝色C.向无色的酚酞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粉末:溶液变成红色D.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冒白烟12.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洋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最多的元素是钠元素B.地壳中含有丰富的金属矿物,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C.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其中氮气和氙气都可以用于医疗麻醉D.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中都含有碳元素1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60℃的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A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最多B.60℃时A、B、C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C.40℃时A物质60g放入50g水溶解后升温至6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溶液D.物质C中混有少量A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物质C14.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有不正确的是( )15. 取l0g变质的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向烧杯中加入l00g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则反应结束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是( )A. 107.8gB. 7.8gC. 110gD. 102.2g二、非选择题16.天然彩色蔬菜面条由蔬菜和面粉制成,把榨好的各种颜色的蔬菜汁放在面粉里和面,就变成蔬菜面条了,具有口味独特和营养丰富的特点。

天然彩色蔬菜面条提供了(1) 营养素;小麦在生产过程中长期施用某种氮肥,导致土壤酸化和板结,这种氮肥的化学式是(2) ;这种氮肥也不能与熟石灰一起施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3) 。

17.现代交通已经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的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全世界范围内都提倡绿色出行,少开车多骑自行车,既健身又环保。

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行车的材质多采用铝合金,主要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是;(2)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3)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灌装充气罐,只需稍稍振荡就可快速的为车胎充气,同时还能修补被扎坏的车胎。

其充气的原理可认为是罐中的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8.下图为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2)画出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19.化学的学习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等,初中化学我们做过许多的实验,观察过许多的实验现象,例如:若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图中C 可以归为 组,理由是: 。

20.右图是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的实验装置图的一部分,请回答:(1)在图中标出仪器A 的名称,并补充完整装置图;(2)若含有碳酸根离子,你能观察到右侧装置内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21.在我们学校的洗手间、水房内都粘贴了右图所示的标志。

学校粘贴这个标志的目的是(1) ;请写出符合这一主题的另一种做法(2) 。

22. 如图所示,用分液漏斗向盛有碳酸钙粉末的锥形瓶内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至图中位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中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请你解释原因: 。

23.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3个圆形表示C(氢氧化钡溶液)、D(碳酸钠溶液)、E(氯化钡溶液)三种物质,将C 、D 、E 三个圆画到图中A 、B 周围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用化学式表示);(2)写出生成水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 与B 反应的现象: 。

24.一次探究实验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三杯溶液,分别是镁盐、铁盐、银盐的溶液中的一种,将三杯溶液标记为l 、2、3号,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三种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什么?【探究实验1】【表达与交流】甲同学认为l号溶液中的溶质不是硫酸铁,一定是硝酸铵,你认为他的结论(1) (填“正确”或“不正确”)。

【探究实验2】【反思与评价】乙同学认为2号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硫酸镁,请你对乙同学的结论给与评价(2)。

【探究实验3】根据上述实验,丙同学取少量2号溶液少量分别与l号和3号溶液混合,均立即出现有(3) 生成的现象,由此小组同学确定了三种溶液中分别含有的溶质。

(实验中不涉及微溶性物质)【解释与结论】探究实验3中2号与3号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请帮助他们将三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写在烧杯的标签上。

25.某化学活动小组欲用纯碱制取烧碱,做了如下实验:现取20g纯碱样品(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向其中加入34.1g 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100g的溶质质量分数为l7.1%的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一种不饱和溶液。

请回答问题:(1)上述实验步骤中,请指出操作中的错误;(2)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列出参加反应固体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4)求纯碱样品的纯度为;(5)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DADC 6-10、BDDBB 11-15、AABCA二、非选择题16.(4分)(1)维生素和糖类 (2)(NH 4)2SO 4(3)(NH 4)2SO 4+Ca(OH)2=CaSO 4+2H 2O+2NH 3↑(2分)17.(5分,化学方程式2分)(1)密度小、硬度大 (2)使链条与氧气和水隔绝 (3)2NH 4NO 3===2N 2↑+O 2↑+4H 2O -3价、+5价、0价18.(2分)(1)每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氨气分子 (2)略19.(2分)(1)A 组 (2)都是燃烧,都是剧烈的氧化反应20.(5分)(1)如图所示(仪器1分,图2分。

共3分)(2)导管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Ca(OH)2+CO 2==CaCO 3↓+H 2O (1分)21.(2分)(1)号召大家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2)合理即可22.(4分)(1)锥形瓶内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到消失,产生气泡,锥形瓶中的液体沿导管进入右侧烧杯内;烧杯内的液体中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2分)(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使锥形瓶内气体量增 振荡(锥形瓶)加,气压增大,大于外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瓶内液体进入烧杯中;溶于水的固体。

(2分)23.(4分,化学方程式2分)(1)如图所示(2)Ba(OH)2+H2SO4==BaSO4↓+2H2O(3)红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24.(6分)(1)不正确(2)不正确。

2号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镁,因为硫酸镁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也可能含有硝酸银,因为硝酸银也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因此乙同学认为2号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硫酸镁是错误的。

(2分)(3)白色沉淀(4)MgCl2+2AgNO3==Mg(NO3)2+2AgCl↓(2分)25.(6分)(1)过滤时没用玻璃棒引流(2)Na2CO3+ Ba(OH)2==BaCO3↓+2NaOH(2分)(3)106/171==X/17.1g (4)53% (5)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